第九十六章印花稅
即便如此,一個上午也過去了。
等中午之後,他們再次見到了嘉靖。
嘉靖午睡過後,打了一趟拳法,而今精神真好,見周夢臣呈上兩疊章程,好幾頁紙。嘉靖頓時不想看了,對周夢臣說道:“揀重要的說。”
嘉靖在宮中散步,周夢臣與方鈍在後麵跟隨著。
周夢臣答應一聲,說道:“銀行章程,最重要的時候準入門檻,管理章程,如何收稅,等等。”
“首先,在戶部之中設銀行司,掌管銀行國債一事,臣以為當新設一戶部侍郎掌管,隻是方尚書認為,凡是剛剛開始,就不要弄得那麽大,以一戶部主事掌管就行了。”
“想要辦銀行,必須到京師戶部報備,報備掌管人,以及所有的股東。然後銀行司辦理執照。沒有執照私下運行的,一律查沒入官。其次,就是必須購買一百萬兩的無息國債。隻有在破產或者麵對擠兌的時候,才能取出。”
周夢臣一開始就沒有降低銀行門檻的意思。不管是戶部辦理銀行執照。還是繳納一百萬兩的保證金。
本來周夢臣想要的是保證金。但是方鈍告訴他,他不可能容忍有一百萬兩銀子放在戶部賬上,而他不能用。倒不是方鈍有超強的掌控欲,而是大明朝廷太窮了。根本不可能不動這一百萬兩的。所以保證金就變成了國債了。
周夢臣本來還覺得有些不好意思,但是想想北洋,民國,乃至新中國的某些時期,承銷國債這事情,將銀行搞得欲仙欲死。周夢臣就不覺得自己做得太過分。
畢竟,周夢臣隻準備讓大明有七八家銀行。每家的資本最少在千萬級別。之所以如此,就是為減少政府的工作量。
周夢臣可知道,大明戶部那些官員與吏員,如果不挺高門檻,讓銀行家數超過一百家以上,他們都不知道該怎麽辦事了。
畢竟一個司最多幾十個上百個人。對接七八家銀行的業務還行,如果對接一百多家,讓他們忙死,也做不出效果來。
“其三,就是對銀行征收賦稅,我個人覺得分為兩種,一種是印花稅,凡是銀行出局的所有票據,必須在朝廷備案。有朝廷的印章,才能算數,如果沒有,那麽一旦有了糾紛,到了官府,官府不承認票據的有效性。這一個稅,每一分合同,或者支票,收取千分之一。”
嘉靖根本沒有在乎,他不覺得千分之一,能弄出多少錢來
。
周夢臣卻是知道,這如果真能辦好了,是一個非常大的稅種。在周夢臣的規劃之中,很長一段時間,百姓是接觸不到銀行業務的。能接觸到銀行業務的,都是大戶人家,一次銀行業務,少說要幾百兩銀子,否則根本不值當銀行跑一趟。
就拿一百兩銀子來說,一次印花稅也要一錢銀子。
而一個千萬級別的銀行,業務到底有多少,周夢臣並不知道。但是他大概知道,黃河銀行在賑災貸款上花了大概三百萬兩上下,這就是單單這一筆,朝廷就能到手三萬兩了。
而且周夢臣怎麽都覺得,一家銀行業務再查一年也要將自己的本金貸出去一次的。如果這都辦不到,豈不是要賠錢了。
這就給了一個底數,一家千萬資本的銀行,最少每年也要交十萬兩。而且周夢臣覺得,如果大明向工業社會轉型順利的話,單單這一項賦稅,就有超過農業稅的潛力。
一年兩千多萬石的糧食,看起來不少。但是折合銀子,因為糧價不同,大部分時候也不過一千多萬兩。而大明整體貨幣存量,在一兩億兩之多,這都是實物貨幣,也就是銀子,加銅錢,加黃金的總和。其實到底有多少,周夢臣也沒有估計,因為這是估計不出來的,大明是沒有那麽統計能力,統計出來大明市場上流通的貨幣總量。
周夢臣隻是一個估算,誤差到底有多少,真有天知道了。
因為銀行支票,等金融工具,將原本的資金放大化了,也就是加了杠杆,也就是銀行乘數效應。隻是時代不同,這個杠杆也不可能太高。
如此一來,考慮資金流轉速度,以及其他效益。周夢臣覺得,到時候這一項賦稅,一年上千萬兩,也點問題都沒有。
當然了,問題是,怎麽將賦稅收上來。
周夢臣想的是理想化的局麵,而現實要太多的問題了。比如,這個稅那個部門來收,總不能讓人家做一次生意來北京一次的,下麵要設銀行國債司占點?如果要的話,設立多少,是省裏有,還是府裏有?如此一來就需要大量的人手,養這些人也是要錢的。
還有其他一些不好處置的地方。
不過,周夢臣又不是戶部尚書,他管這些做什麽?他先敲定章程,占據道義的製高點,將來在慢慢推行就行了,
隻是周夢臣這分激動,僅僅是他自己激動而已。嘉靖一點感覺都沒有,他並不覺得千分之一的稅,有什麽好收的。
周夢臣隻是接著說道:“再有就是銀行的商稅,臣以為當以十稅一收取。”
嘉靖聽了,微微皺眉,一揮手說道:“無所謂。”
周夢臣這才鬆了一口氣。本來大部分商稅都是三十稅一的,但是周夢臣對提高銀行的賦稅,傷了很多腦筋,一方麵固然是祖製問題。另外一方麵,周夢臣對金融很陌生,不知道對銀行增稅對整體經濟是好還是不好。但是周夢臣回頭一想,隻要不將銀行當作一個已有的非常完善的事務,而當成一個新興的事務來看,不求十全十美,隻求能向前推進,周夢臣內心之中,就覺得好多了。
周夢臣說道:“接下來,臣講一下,國家對銀行具體的管理與指導,銀行國債司所肩負起監督銀行的責任,已經銀行的經營範圍------”
嘉靖眉頭微微一皺,說道:“這些卿等既然已經商議好了,就無須報給朕聽了。隻是這銀行國債司關係重大。兩位可有人選推薦?”
周夢臣心中自然想過很多人選,最後他隻能推薦一個人,他說道:“陛下,臣有一人推薦。”
嘉靖說道:“何人?”
周夢臣說道:“翰林編修張四維。”
嘉靖說道:“此人是何人?”
周夢臣說道:“張四維乃蒲州人,蒲州張允齡之子。嘉靖三十二年進士,後選入庶吉士,而今已經三年,應該要散館了。”
嘉靖一愣,說道:“以子管父,周卿就不怕他們私相授受?損公肥私?”
周夢臣說道:“臣這樣做原因有二,蒲州張家三代富商,家中富貴,堪比公侯,多一些錢,少一些錢,對他們來說根本沒有意思,張家想要的是改換門庭成為官宦人家。所以對張四維寄以厚望。寧可損自己家生意,也要支撐張四維。”
“他們決計不會傷害張四維的仕途。”
“此其一也。”
“其二,說實話,銀行到底該怎麽辦?其中賬目該怎麽查?局勢時候該怎麽辦,稅該怎麽收最合適。臣也是一團霧水,唯有局內人最清楚,而張四維就是局內人之中,朝廷的人。”
其實,這才是主要原因。
如果有可能,周夢臣也不願意用張四維。倒不是對張四維有什麽意見,而是單純的回避與平衡。回避自然是回避張四維與張家的關係,平衡。自然是不能讓晉商在銀行這一件事情上,既有先發優勢,又掌控銀行國債司,豈不是既當選手,又做裁判。
<a href="http://m.xiaoshuting.org" id="wzsy">xiaoshuting.org</a>
即便如此,一個上午也過去了。
等中午之後,他們再次見到了嘉靖。
嘉靖午睡過後,打了一趟拳法,而今精神真好,見周夢臣呈上兩疊章程,好幾頁紙。嘉靖頓時不想看了,對周夢臣說道:“揀重要的說。”
嘉靖在宮中散步,周夢臣與方鈍在後麵跟隨著。
周夢臣答應一聲,說道:“銀行章程,最重要的時候準入門檻,管理章程,如何收稅,等等。”
“首先,在戶部之中設銀行司,掌管銀行國債一事,臣以為當新設一戶部侍郎掌管,隻是方尚書認為,凡是剛剛開始,就不要弄得那麽大,以一戶部主事掌管就行了。”
“想要辦銀行,必須到京師戶部報備,報備掌管人,以及所有的股東。然後銀行司辦理執照。沒有執照私下運行的,一律查沒入官。其次,就是必須購買一百萬兩的無息國債。隻有在破產或者麵對擠兌的時候,才能取出。”
周夢臣一開始就沒有降低銀行門檻的意思。不管是戶部辦理銀行執照。還是繳納一百萬兩的保證金。
本來周夢臣想要的是保證金。但是方鈍告訴他,他不可能容忍有一百萬兩銀子放在戶部賬上,而他不能用。倒不是方鈍有超強的掌控欲,而是大明朝廷太窮了。根本不可能不動這一百萬兩的。所以保證金就變成了國債了。
周夢臣本來還覺得有些不好意思,但是想想北洋,民國,乃至新中國的某些時期,承銷國債這事情,將銀行搞得欲仙欲死。周夢臣就不覺得自己做得太過分。
畢竟,周夢臣隻準備讓大明有七八家銀行。每家的資本最少在千萬級別。之所以如此,就是為減少政府的工作量。
周夢臣可知道,大明戶部那些官員與吏員,如果不挺高門檻,讓銀行家數超過一百家以上,他們都不知道該怎麽辦事了。
畢竟一個司最多幾十個上百個人。對接七八家銀行的業務還行,如果對接一百多家,讓他們忙死,也做不出效果來。
“其三,就是對銀行征收賦稅,我個人覺得分為兩種,一種是印花稅,凡是銀行出局的所有票據,必須在朝廷備案。有朝廷的印章,才能算數,如果沒有,那麽一旦有了糾紛,到了官府,官府不承認票據的有效性。這一個稅,每一分合同,或者支票,收取千分之一。”
嘉靖根本沒有在乎,他不覺得千分之一,能弄出多少錢來
。
周夢臣卻是知道,這如果真能辦好了,是一個非常大的稅種。在周夢臣的規劃之中,很長一段時間,百姓是接觸不到銀行業務的。能接觸到銀行業務的,都是大戶人家,一次銀行業務,少說要幾百兩銀子,否則根本不值當銀行跑一趟。
就拿一百兩銀子來說,一次印花稅也要一錢銀子。
而一個千萬級別的銀行,業務到底有多少,周夢臣並不知道。但是他大概知道,黃河銀行在賑災貸款上花了大概三百萬兩上下,這就是單單這一筆,朝廷就能到手三萬兩了。
而且周夢臣怎麽都覺得,一家銀行業務再查一年也要將自己的本金貸出去一次的。如果這都辦不到,豈不是要賠錢了。
這就給了一個底數,一家千萬資本的銀行,最少每年也要交十萬兩。而且周夢臣覺得,如果大明向工業社會轉型順利的話,單單這一項賦稅,就有超過農業稅的潛力。
一年兩千多萬石的糧食,看起來不少。但是折合銀子,因為糧價不同,大部分時候也不過一千多萬兩。而大明整體貨幣存量,在一兩億兩之多,這都是實物貨幣,也就是銀子,加銅錢,加黃金的總和。其實到底有多少,周夢臣也沒有估計,因為這是估計不出來的,大明是沒有那麽統計能力,統計出來大明市場上流通的貨幣總量。
周夢臣隻是一個估算,誤差到底有多少,真有天知道了。
因為銀行支票,等金融工具,將原本的資金放大化了,也就是加了杠杆,也就是銀行乘數效應。隻是時代不同,這個杠杆也不可能太高。
如此一來,考慮資金流轉速度,以及其他效益。周夢臣覺得,到時候這一項賦稅,一年上千萬兩,也點問題都沒有。
當然了,問題是,怎麽將賦稅收上來。
周夢臣想的是理想化的局麵,而現實要太多的問題了。比如,這個稅那個部門來收,總不能讓人家做一次生意來北京一次的,下麵要設銀行國債司占點?如果要的話,設立多少,是省裏有,還是府裏有?如此一來就需要大量的人手,養這些人也是要錢的。
還有其他一些不好處置的地方。
不過,周夢臣又不是戶部尚書,他管這些做什麽?他先敲定章程,占據道義的製高點,將來在慢慢推行就行了,
隻是周夢臣這分激動,僅僅是他自己激動而已。嘉靖一點感覺都沒有,他並不覺得千分之一的稅,有什麽好收的。
周夢臣隻是接著說道:“再有就是銀行的商稅,臣以為當以十稅一收取。”
嘉靖聽了,微微皺眉,一揮手說道:“無所謂。”
周夢臣這才鬆了一口氣。本來大部分商稅都是三十稅一的,但是周夢臣對提高銀行的賦稅,傷了很多腦筋,一方麵固然是祖製問題。另外一方麵,周夢臣對金融很陌生,不知道對銀行增稅對整體經濟是好還是不好。但是周夢臣回頭一想,隻要不將銀行當作一個已有的非常完善的事務,而當成一個新興的事務來看,不求十全十美,隻求能向前推進,周夢臣內心之中,就覺得好多了。
周夢臣說道:“接下來,臣講一下,國家對銀行具體的管理與指導,銀行國債司所肩負起監督銀行的責任,已經銀行的經營範圍------”
嘉靖眉頭微微一皺,說道:“這些卿等既然已經商議好了,就無須報給朕聽了。隻是這銀行國債司關係重大。兩位可有人選推薦?”
周夢臣心中自然想過很多人選,最後他隻能推薦一個人,他說道:“陛下,臣有一人推薦。”
嘉靖說道:“何人?”
周夢臣說道:“翰林編修張四維。”
嘉靖說道:“此人是何人?”
周夢臣說道:“張四維乃蒲州人,蒲州張允齡之子。嘉靖三十二年進士,後選入庶吉士,而今已經三年,應該要散館了。”
嘉靖一愣,說道:“以子管父,周卿就不怕他們私相授受?損公肥私?”
周夢臣說道:“臣這樣做原因有二,蒲州張家三代富商,家中富貴,堪比公侯,多一些錢,少一些錢,對他們來說根本沒有意思,張家想要的是改換門庭成為官宦人家。所以對張四維寄以厚望。寧可損自己家生意,也要支撐張四維。”
“他們決計不會傷害張四維的仕途。”
“此其一也。”
“其二,說實話,銀行到底該怎麽辦?其中賬目該怎麽查?局勢時候該怎麽辦,稅該怎麽收最合適。臣也是一團霧水,唯有局內人最清楚,而張四維就是局內人之中,朝廷的人。”
其實,這才是主要原因。
如果有可能,周夢臣也不願意用張四維。倒不是對張四維有什麽意見,而是單純的回避與平衡。回避自然是回避張四維與張家的關係,平衡。自然是不能讓晉商在銀行這一件事情上,既有先發優勢,又掌控銀行國債司,豈不是既當選手,又做裁判。
<a href="http://m.xiaoshuting.org" id="wzsy">xiaoshuting.org</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