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再至壺口


    說實話,周夢臣並不覺得,他在陝西賑災這一件事情,做得很完美。


    無他,他來得太遲了,等他到這裏的時候。已經差不多十天過去了。可以說,已經錯過了黃金搶救時間,很多人掩埋在地下的人,已經沒有了生機,才有死亡三十多萬,這個恐怖的數字。


    周夢臣能做的,其實就善後問題。減少次生災害,與二次傷害,然後就是恢複生產,讓所有沒有死在地震之中的,盡快能的活下去的。


    但是礙於很多時代的因素,周夢臣覺得自己很多事情上,都是有問題。最少沒有做到盡善盡美的地步。


    在百姓看來,卻是已經超過了不知道多少人。


    別的不說,不管周夢臣哪裏搞來的前,在今年之內,他在關中已經附近受災的地方,投入了數百萬兩銀子。給關中百姓第一感覺,那就是日子好過了,甚至比尋常太平年份都好過。


    這個年代,各地方交流並不發達。周夢臣在這裏投入這麽多貨幣,其實人為了增加了貨幣供給量。才有了大家覺得生活景氣,錢好賺了的感覺。


    再加上周夢臣在賑災的事情上,也是很盡力的。在剛剛到災區那一段時間,到處視察,將大腿都磨掉數層皮。還有關學一脈的一些吹捧,才會出現這樣的局麵。


    周夢臣覺得這種感覺非常好。


    固然,讓人擁戴與喜歡,是每一個人都拒絕不了的感覺。


    隻是周夢臣僅僅是沉醉了一會兒,就再次進入工作之中。他要在短時間之內,理清關於鐵路的一切問題,在他離開這裏之前。做一個了結。他而今還掛著三省總督的官銜。但是這個官銜是一個臨時性的差遣。在周夢臣到京師之後,就會掛上句號。自然要榨幹最後一點權力。


    從朝邑坐船到壺口,並不算遠。


    周夢臣遠遠看見壺口的時候,就覺得與往日不同。在黃河東岸,有了一個港口,而在這個港口對麵,也有一個小小的港口,這兩個港口給人的感覺,卻大為不同,東岸的港口用了大量的水泥。泊位要比西岸的港口多得多,而西岸的港口,更像是一個渡口。


    周夢臣提出疑問之後,很快有人給周夢臣解答。


    東岸港口,乃是原本設計的兩個港口之一,但是西岸港口卻不是,那是百姓自發的建立起來的港口,就是為了聯係東岸的壺口港。


    因為壺口鐵路在東岸。在此之前


    ,即便是少數旱地行舟,但是大多數時候,沒有人這麽走的。而今卻不一樣,壺口這邊形成了一個大工地,自然聚集了無數人員。不僅僅是山西人,還有陝西人。


    畢竟,兩省隻有一河之隔,如果不是陝西這邊的地質條件不適合修鐵路。周夢臣未必不會將鐵路修到陝西。


    省界這東西,在地圖上表現得很明顯。但是對百姓來說,並不存在什麽天然屏障。既然山西這裏有活幹,能討生活,自然有大批人過來。也就形成了這一個港口。


    正如周夢臣所預料的一樣,雖然有個別船隻是以此為目的地,畢竟從這裏到陝西一些地方,比如宜川。還是比較近的。


    周夢臣心中暗道:“恐怕未來的壺口鎮將是天下名鎮了。與朱仙鎮,景德鎮。佛山鎮,漢口鎮,這天下四大名鎮相提並論了。”


    就好像大運河修建好之後,大運河沿線就成為非常繁華的地帶,清江浦這個地方,後世很多人都沒有聽過,但是卻是當時長江以北最繁華的幾個地方之一,就是因為清江浦在運河之中重要地位,有天下糧倉等一係列稱號。


    而壺口也有成為秦晉北方交通樞紐的潛力,如果真能做到這個地步。壺口的未來也是不可限量的。


    就好像很多個因鐵路而興起的城市一樣。


    後世的壺口不過一個旅遊區而已,並沒有什麽可稱道的。但是在這個時空的壺口,必然在曆史上綻放出濃墨重彩的一筆。當然了。或許將來因為鐵路的普及還是衰弱。但也遮掩不住他曾經的輝煌。


    一想到這裏。周夢臣就有一種極大的滿足感,以鐵路為筆,在萬裏江山上作畫。這是一種男人才能明白的浪漫。


    很快,船就靠岸了。


    周夢臣踩在碼頭結實的水泥地麵之上,感受到腳下的觸感,忽然有一種恍如隔世的感覺,這種在後世尋常看見的地麵,已經在大地上漸漸的鋪陳開來。


    “拜見大人。”“見過老師。”一行人行禮道。


    周夢臣說道:“起來吧。徐杲,鐵路怎麽樣了?”


    徐杲說道:“已經修建好了,並且投入運行了。”


    周夢臣一愣,才想起現在不是後世,後世鐵路投入運行,有很多項檢查與驗收的,但是而今鐵路是第一條,全長也不過十五公裏。而且沒有人比修建鐵路這一批人更懂鐵路,即便是檢查驗收,也是這些人來。


    <a href="https://m.wucuoxs.com" id="wzsy">wucuoxs.com</a>


    更不要說,這年頭的火車,未必有馬跑得快。能有


    什麽事情,不過是半路拋錨,十幾公裏,就是抬也能將火車抬回去。所以,根本沒有那麽麻煩,幾乎是蒸汽機車運回過,組裝好之後,就開始上路使用了。


    其中也出了很多問題,甚至出現過脫軌。但是因為車輛慢的驚人的速度,也沒有出什麽大事情。


    周夢臣說道:“那去看看吧。”隨即周夢臣大步走向車站。


    不管壺口鎮的未來是多光明,而今的壺口鎮還是一片荒地,最大的建築,就是港口鐵路,與車站。


    車站與港口距離相當近,周夢臣一下船就看見了。不用人指引,也知道該往什麽地方走。不過,他忽然看見一排排整齊的木頭箱子,立即想明白這是什麽東西,就是他設想的集裝箱。


    當然了,因為這年頭起重動力有限,這箱子也不大。周夢臣沒有細細測量,但是僅僅看目測,就是一米到一米五之間的一個正方體。周夢臣說道:“集裝箱也搞出來了。”


    徐杲說道:“有老師的指點,弟子豈能不做好。隻是-----”


    周夢臣說道:“隻是怎麽了?”


    徐杲說道:“單個一個集裝箱根本不算什麽。無非是一個木匠話而已。但是需要用大量的集裝箱,卻有問題了。”


    周夢臣說道:“什麽問題?”


    徐杲說道:“一是船的問題,二是木材的問題。”


    “船少,木材也少。”


    “本來吧,黃河航運的船隻就不多,能接受集裝箱規格的船隻更不多了。木材更不要說,老師您看,這兩岸的山都是光禿禿的。根本沒有樹木,沒有樹木哪來船隻?”


    周夢臣聽了,眉頭一緊,看了看黃河兩岸的山。不得不承認,徐杲說得對。山上幾乎沒有大樹。


    山西是華夏先民最先開始生活的地方,多少年下來,樹木都被砍光了。這也是黃河泛濫的原因,水土流失。而周夢臣打通了黃河航道,需要的不僅僅是通暢的航道,還有運輸量足夠多的船隻。


    周夢臣忽然發現自己忽略了這一點。


    因為黃河的特殊性,周夢臣搞出來的方式,是水陸聯運。也就是說,黃河之中的船隻僅僅是跑黃河之中一段路程,而不是全部。這樣的情況下,也造成了各地船隻難以補充。


    需要各地各自造船。但黃河中上遊,都不是木頭多的地方。漢唐已經將西北大樹砍的差不多了。後麵的宋夏百年戰爭,幾乎將西北的小樹給砍光了。幾乎絕種。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奮鬥在大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名劍山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名劍山莊並收藏奮鬥在大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