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東風不至
辛愛在青城等了一個夏天,結果,三次訓斥之後。大同軍隊一點反應都沒有。
辛愛隻能一邊想辦法打通北京的關係,另外暗暗覺得自己中了周夢臣的計。隻覺得晦氣。
這半年之內,北京圍繞著張經的事情,反複爭鬥,最後還是趙文華接替了張經掌管東南戰事。但是這一件事情並沒有結束,反而更加劇烈了。因為張文華為了確立自己的權威,一心一意要誅殺張經。
既然趙文華獲勝了,也就是朝廷承認了張文華的彈劾,也就是張經見死不救,坐觀成敗,諱敗為勝。欺君罔上。如此罪名,不死何為?
但是天下都知道張經是冤枉的。很多人都為張經奔走,想要救張經一條性命。徐階在後麵煽風點火。給嚴嵩帶來很大的衝擊。徐階並不在乎張經死活,如果張經的死,更能傷到嚴嵩,徐階不介意張經去死。
嚴嵩,不,應該說是嚴世蕃。嚴世蕃反應劇烈。
或許很多人沒有感覺。但是嚴世蕃是要感覺的。而今嚴黨如日中天,但是誰都知道在太陽在中天之際,就是他要走下坡路的時候了。嚴嵩可接受這個現實,嚴世蕃不可以接受。在他看來,張經已經去職了。屬於可殺可不殺的人。但是麵對如此輿情,他反而覺得被冒犯了,一心一意要弄死張經。
所謂圍繞張經的生死,更是一場風波。
周夢臣這大半年沉默的好像石頭一般,對北京的時候,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對張經固然同情。但是比起複套大計。張經的性命就變得不那麽重要了。而且他也沒有什麽辦法。
他就在等。等秋收。等東風。
時間在焦急地等待之中,似乎變得非常慢了。
好容易等到了八月秋收。
正如楊繼盛預料得一般,嘉靖三十四年一個少見的豐年。風調雨順。當然了,這也是周夢臣修繕水利的後果。沒有完善的水利工程。即便是風調雨順,也不可能將效果發揮得最大化。
還有玉米的大量種植。
玉米本來就比小麥耐旱。而且在雨水條件充沛的情況下,玉米要比小麥的產量要高一點。
秋收之後。用了半個月的時間,顆粒歸倉。周夢臣得到了一個總數,大同乃至各衛的倉庫之中,一共屯了三百萬石糧食。有這一批糧食,足夠周夢臣打一仗了。隻是周夢臣萬萬沒有想到的事情發生了。
秋雨來了。
一般來說,在北方都是秋高氣爽的。秋天更是胡馬南下的時候,最適合用兵了。但是周夢臣萬萬沒有想到,在秋收之後,就開始下雨,一場雨接著一場雨的下。周夢臣看著窗外清涼的雨水,內心之中,簡直是有一團火在燒。
他很清楚路況。
別的路不說了。從大同到玉林的道路,他還進行了一些修繕。即便下雨了,影響還是比較小的。大軍通過是沒有問題的。但問題是在草原上,從玉林到青城這一條路,是商人經過形成的一條路。
也就是說根本沒有什麽修繕。一場大雨之後,會是什麽情況,周夢臣再清楚不過了。程度最低的是變成泥地,馬車要過,就要用人推,本來一個人一天能步行三十裏,在這樣的路況之下,一日能行十裏都是問題。
最可怕的是,道路直接中斷了,在大雨過後,雨水在草原之上形成一個個小小的湖泊。這積水要好長一段時間才能散去,明麵上的湖泊還好,最可怕的是,看上去與之前一點變化都沒有。但地平線下麵已經被泡軟了。
大車路過,直接陷進去了。
簡直就是沼澤地了。
當然了,周夢臣也知道,後兩者直接的情況,或許不大可能大麵積發生。但是僅僅第一種情況,就足夠周夢臣傷腦筋了。這樣的路況,他快速挺進,直撲青城的戰略,如何進行。
本來騎兵奔襲一晝夜,最多兩晝夜就能到達青城城下的路程,變成了十天半月走不出去。
好像一切計劃都被雨水衝走了。
周夢臣急火攻心,嘴巴肉眼看見的腫了起來。
隻是周夢臣再著急又有什麽用處?誰又能左右老天爺。
一連到了九月末,十月初,才算放晴了幾日。
周夢臣卻已經由小疾而大病了。
他半躺在床上,讓太陽照了進來。徐渭站在周夢臣身邊說道:“京師那邊已經定下了,張經十月初一問斬。”
周夢臣臉色蒼白,冷哼一聲,說道:“徐閣老做得太過了。”
徐渭說道:“王世貞也寫信給我,說這一次營救張經,天下有誌之士無不發指,嚴黨父子用事,摧折士大夫。已經到了孰可忍孰不可忍的地步。天下人除嚴黨之心,與日俱增。他請大人相助。”
周夢臣臉色蒼白,說道:“陛下之心,誰可轉移,陛下真不知江南是怎麽回事?真正讓張經死的,不是趙文華如何,而是徐階。而今朝廷,朝堂之上沒有
靠山,在地方上根本不能辦成事情。張經的靠山是徐階。徐階都放棄了張經,陛下判斷張經是無法成事了。有用之臣,無用之臣,在陛下哪裏是不同區別。當然了,未必沒有陛下錯判江南形勢,以為這一戰摧折之後,倭寇就不敢上岸了。”
“嚴嵩對陛下有用,張經已經沒有用了。陛下自然不會為了一個沒有用的人,去駁了嚴嵩的麵子。”
“隻要徐階撐著,張經縱然罷職。也不至於死。可惜。徐階靠不住。”
徐渭說道:“怎麽給王世貞回信?”
周夢臣問道:“王世貞而今在做什麽?”
徐渭說道:“他而今已經起複,在南京刑部。不過恐怕很快要轉任地方了。”
王世貞之前一直在刑部,但是在父親死後,就回家守孝了。問題是,王世貞是得罪了嚴嵩,嚴嵩能讓王世貞好過。不過當地王世貞不是尋常人。太倉王家,也是一等一的門戶。數代為官,關係網在,即便嚴嵩也不能怎麽樣。
隻是嚴嵩輕輕一動筆,本來在北京刑部的,就到了南京刑部。但同樣是刑部。兩者的權力,就不可同日而語了。王世貞在南京刑部,即便是伴食而已。如果尋常時候,這也罷了。
<a href="https://m.ranwen.la" id="wzsy">ranwen.la</a>
反正王世貞文名動天下,金陵又是煙花之地。王世貞掛個官職,在南京逍遙快活,也未必不行。隻是而今是非常時刻。王世貞在家裏守孝的時候,沒有一日不想為父親報仇。這才是他回到官場的原因,否則真當富貴閑人,以王家之富貴,需要區區一個南京刑部員外郎的點綴?而且整個江南披兵。無數一直在家的官員被倭寇打到麵前了。紛紛要求出仕對抗倭寇。這樣的官員不少,最典型的是唐順之。他此刻就在抗倭的第一線,甚至王涇江一戰,未必沒有唐順之出力。
王世貞又怎麽能安坐?
所以,這一次營救張經。王世貞就奔走其間。而今也想轉任地方。到了抗倭第一線去。
周夢臣搖搖頭說道:“王世貞還是在南京吧。江南局勢,抗倭隻是題眼而已。真正搏殺,不是戰場上的,而是戰場背後的,徐階不可能讓嚴嵩獨占江南。之後,還有一陣血雨腥風。逼一逼才好。將這些告訴他,然後讓他等待時機。”
周夢臣說到等待時機。忽然看見外麵又陰起來的天。頓時心中一陣難受,臉色又白了幾分。
徐渭見狀,心中也不好受,說道:“行事在人,成事在天。而今局麵,乃是天意。大人何必自責。”
辛愛在青城等了一個夏天,結果,三次訓斥之後。大同軍隊一點反應都沒有。
辛愛隻能一邊想辦法打通北京的關係,另外暗暗覺得自己中了周夢臣的計。隻覺得晦氣。
這半年之內,北京圍繞著張經的事情,反複爭鬥,最後還是趙文華接替了張經掌管東南戰事。但是這一件事情並沒有結束,反而更加劇烈了。因為張文華為了確立自己的權威,一心一意要誅殺張經。
既然趙文華獲勝了,也就是朝廷承認了張文華的彈劾,也就是張經見死不救,坐觀成敗,諱敗為勝。欺君罔上。如此罪名,不死何為?
但是天下都知道張經是冤枉的。很多人都為張經奔走,想要救張經一條性命。徐階在後麵煽風點火。給嚴嵩帶來很大的衝擊。徐階並不在乎張經死活,如果張經的死,更能傷到嚴嵩,徐階不介意張經去死。
嚴嵩,不,應該說是嚴世蕃。嚴世蕃反應劇烈。
或許很多人沒有感覺。但是嚴世蕃是要感覺的。而今嚴黨如日中天,但是誰都知道在太陽在中天之際,就是他要走下坡路的時候了。嚴嵩可接受這個現實,嚴世蕃不可以接受。在他看來,張經已經去職了。屬於可殺可不殺的人。但是麵對如此輿情,他反而覺得被冒犯了,一心一意要弄死張經。
所謂圍繞張經的生死,更是一場風波。
周夢臣這大半年沉默的好像石頭一般,對北京的時候,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對張經固然同情。但是比起複套大計。張經的性命就變得不那麽重要了。而且他也沒有什麽辦法。
他就在等。等秋收。等東風。
時間在焦急地等待之中,似乎變得非常慢了。
好容易等到了八月秋收。
正如楊繼盛預料得一般,嘉靖三十四年一個少見的豐年。風調雨順。當然了,這也是周夢臣修繕水利的後果。沒有完善的水利工程。即便是風調雨順,也不可能將效果發揮得最大化。
還有玉米的大量種植。
玉米本來就比小麥耐旱。而且在雨水條件充沛的情況下,玉米要比小麥的產量要高一點。
秋收之後。用了半個月的時間,顆粒歸倉。周夢臣得到了一個總數,大同乃至各衛的倉庫之中,一共屯了三百萬石糧食。有這一批糧食,足夠周夢臣打一仗了。隻是周夢臣萬萬沒有想到的事情發生了。
秋雨來了。
一般來說,在北方都是秋高氣爽的。秋天更是胡馬南下的時候,最適合用兵了。但是周夢臣萬萬沒有想到,在秋收之後,就開始下雨,一場雨接著一場雨的下。周夢臣看著窗外清涼的雨水,內心之中,簡直是有一團火在燒。
他很清楚路況。
別的路不說了。從大同到玉林的道路,他還進行了一些修繕。即便下雨了,影響還是比較小的。大軍通過是沒有問題的。但問題是在草原上,從玉林到青城這一條路,是商人經過形成的一條路。
也就是說根本沒有什麽修繕。一場大雨之後,會是什麽情況,周夢臣再清楚不過了。程度最低的是變成泥地,馬車要過,就要用人推,本來一個人一天能步行三十裏,在這樣的路況之下,一日能行十裏都是問題。
最可怕的是,道路直接中斷了,在大雨過後,雨水在草原之上形成一個個小小的湖泊。這積水要好長一段時間才能散去,明麵上的湖泊還好,最可怕的是,看上去與之前一點變化都沒有。但地平線下麵已經被泡軟了。
大車路過,直接陷進去了。
簡直就是沼澤地了。
當然了,周夢臣也知道,後兩者直接的情況,或許不大可能大麵積發生。但是僅僅第一種情況,就足夠周夢臣傷腦筋了。這樣的路況,他快速挺進,直撲青城的戰略,如何進行。
本來騎兵奔襲一晝夜,最多兩晝夜就能到達青城城下的路程,變成了十天半月走不出去。
好像一切計劃都被雨水衝走了。
周夢臣急火攻心,嘴巴肉眼看見的腫了起來。
隻是周夢臣再著急又有什麽用處?誰又能左右老天爺。
一連到了九月末,十月初,才算放晴了幾日。
周夢臣卻已經由小疾而大病了。
他半躺在床上,讓太陽照了進來。徐渭站在周夢臣身邊說道:“京師那邊已經定下了,張經十月初一問斬。”
周夢臣臉色蒼白,冷哼一聲,說道:“徐閣老做得太過了。”
徐渭說道:“王世貞也寫信給我,說這一次營救張經,天下有誌之士無不發指,嚴黨父子用事,摧折士大夫。已經到了孰可忍孰不可忍的地步。天下人除嚴黨之心,與日俱增。他請大人相助。”
周夢臣臉色蒼白,說道:“陛下之心,誰可轉移,陛下真不知江南是怎麽回事?真正讓張經死的,不是趙文華如何,而是徐階。而今朝廷,朝堂之上沒有
靠山,在地方上根本不能辦成事情。張經的靠山是徐階。徐階都放棄了張經,陛下判斷張經是無法成事了。有用之臣,無用之臣,在陛下哪裏是不同區別。當然了,未必沒有陛下錯判江南形勢,以為這一戰摧折之後,倭寇就不敢上岸了。”
“嚴嵩對陛下有用,張經已經沒有用了。陛下自然不會為了一個沒有用的人,去駁了嚴嵩的麵子。”
“隻要徐階撐著,張經縱然罷職。也不至於死。可惜。徐階靠不住。”
徐渭說道:“怎麽給王世貞回信?”
周夢臣問道:“王世貞而今在做什麽?”
徐渭說道:“他而今已經起複,在南京刑部。不過恐怕很快要轉任地方了。”
王世貞之前一直在刑部,但是在父親死後,就回家守孝了。問題是,王世貞是得罪了嚴嵩,嚴嵩能讓王世貞好過。不過當地王世貞不是尋常人。太倉王家,也是一等一的門戶。數代為官,關係網在,即便嚴嵩也不能怎麽樣。
隻是嚴嵩輕輕一動筆,本來在北京刑部的,就到了南京刑部。但同樣是刑部。兩者的權力,就不可同日而語了。王世貞在南京刑部,即便是伴食而已。如果尋常時候,這也罷了。
<a href="https://m.ranwen.la" id="wzsy">ranwen.la</a>
反正王世貞文名動天下,金陵又是煙花之地。王世貞掛個官職,在南京逍遙快活,也未必不行。隻是而今是非常時刻。王世貞在家裏守孝的時候,沒有一日不想為父親報仇。這才是他回到官場的原因,否則真當富貴閑人,以王家之富貴,需要區區一個南京刑部員外郎的點綴?而且整個江南披兵。無數一直在家的官員被倭寇打到麵前了。紛紛要求出仕對抗倭寇。這樣的官員不少,最典型的是唐順之。他此刻就在抗倭的第一線,甚至王涇江一戰,未必沒有唐順之出力。
王世貞又怎麽能安坐?
所以,這一次營救張經。王世貞就奔走其間。而今也想轉任地方。到了抗倭第一線去。
周夢臣搖搖頭說道:“王世貞還是在南京吧。江南局勢,抗倭隻是題眼而已。真正搏殺,不是戰場上的,而是戰場背後的,徐階不可能讓嚴嵩獨占江南。之後,還有一陣血雨腥風。逼一逼才好。將這些告訴他,然後讓他等待時機。”
周夢臣說到等待時機。忽然看見外麵又陰起來的天。頓時心中一陣難受,臉色又白了幾分。
徐渭見狀,心中也不好受,說道:“行事在人,成事在天。而今局麵,乃是天意。大人何必自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