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師兄再次北上
無為到底不是倭寇的主戰場。
偶爾有一兩支流竄到這裏,還是有的。但是有成群結隊的數以千計的倭寇進入無為,將南京置於何處?而區區百餘步卒,如果在船上的話,大同騎兵自然拿他們沒有辦法,但是如果上岸。在這個數量級,十餘精騎,足夠讓百人崩潰了。
北方邊軍從來是鄙夷內地衛所的戰鬥力。也同樣鄙夷倭寇的戰鬥力,這種鄙夷也是沒有來由的。大概僅僅是自信。
不過,也不能說不對。壬辰之役中碧蹄館之戰。遼東精騎數千與日軍五萬主力相遇,打了不上不下。而而今的大同精騎,一點不弱於李成梁的家丁,甚至還有勝之。
吳廷翰雖然有些擔心,但是既然兒子這麽說了。
也就由吳國賞去辦了。
吳國賞立即帶著周夢臣的名刺。去拜見無為知州。
周夢臣而今的名聲,響徹天下。
無為知州不敢不給麵子。甚至他如果提前知道吳廷翰與周夢臣的關係。估計這一次征收錢糧,就沒有吳家的事情。至於吳國賞留下的騎兵,更是被無為知州大包大攬,以年薪二十兩,殺倭。每一個首級五十兩。想這這十餘騎拉到州城。
好在這些精騎,雖然愛財。但也知道自己的使命。最後折中一二。留十騎在吳家。留十騎在州城之中。並承擔起訓練民壯的責任。
如此一來,才算是將這一件事情安頓好了。
吳廷翰早就按捺不住了。立即要北上。
隻是這一次北上,卻並沒有順流之下,乘船到揚州換船沿運河北上。
有兩個原因。第一個原因就是長江下遊水麵上治安狀況堪憂。正鬧倭寇的。而且周夢臣派出的護衛人馬,都是騎兵,在陸地上,自然是縱橫無敵,即便是千百人也留不住。但是在船上,卻是沒有辦法了。自然要走陸路了。
第二個原因,卻是黃河發洪水了,衝決運河。以至於有數百艘漕船滯留。不能北上。運河不通了。
隻能北上一路到開封,然後渡過黃河北上。
然後再看看能不能從衛河到運河使用運河北斷。畢竟吳廷翰年紀大了。而陸路上的顛簸太重了,還是水路舒服一些。
隻是吳廷翰一路所見,實在是讓他傷神。
他在黃河堤壩上眺望,隻見滾滾黃河就好像是黃沙滾動。充斥兩岸。雖然下遊已經決堤了。但依舊沒有讓上遊
的水量有減少的跡象。無數百姓在官員的指揮之下,在加固河堤。
吳廷翰並沒有看見。周圍的一個人忽然停下了腳步看著他們一行人。他見過吳廷翰。也記得吳廷翰。吳廷翰卻沒有記住他。
他並不是別人。正是劉修水。
當日劉修水離開北京之後,說是要回家成親。但是一路到了南下,在黃河邊上待了數日。卻下定決心,給家中留書一封,退了婚事。從黃河入海口開始丈量黃河,調查黃河的第一手數據。
很快劉修水覺得自己一個人做太慢了。於是他就與修河的河工混在一起了,通過這些河工的渠道。來了解黃河詳細情況。而劉修水本身就是讀書人。自然被人尊重。
大家都知道,他精於水利。於是地方官員修河的時候,都請他來看看。
而劉修水從黃河出海口開始,一路上在每一段黃河邊都待數月,調查清楚之後,才繼續往西走。而今已經到了開封府段。
隻是,他正猶豫要不要去打一個招呼。
畢竟這位是師伯,隻是一想到自己斷絕了所有關係。與家裏也斷了聯係。而今他也沒有辦法麵對家裏,如何說他的這個選擇。他又擔心家裏會不會有什麽事情,老師會不會怪自己。
隻是他稍微猶豫了一下。
就有人來向他匯報河堤的事情,劉修水立即打起精神。畢竟河堤一個不小心,就是兩岸數百萬百姓的生死存亡。絲毫怠慢不得。隻是等他忙完之後,吳廷翰早就渡河北上了。
劉修水隻能悵然看著黃河水。心中也不知道後悔還是不後悔。
吳廷翰見了黃河水災。但是到了河北山東一帶,再次看見的就大旱,赤地千裏。
去歲冬天少雨雪,今春更是滴雨未落。山東,河北,陝西,大半個北方都是蔓延著饑荒。從這裏看出來楊繼盛的先見之明。這也讓吳國賞擔心起來,他擔心大同會不會也鬧饑荒?
這一路到了北京附近,才算是好一點。
之所以好一點。一來是這一次大旱似乎對北邊,北京,宣府,大同。薊州鎮這一帶,稍稍好一點,雖然也大旱。但是好歹有一點點雨,不至於顆粒無收。再也就是北京存糧極多。雖然大旱年頭,但是好歹有一些收成。
就在吳廷翰一行人進入北京的時候。住進了周家。由李雲珍接待的時候。
內閣之中。嚴嵩與徐階也為當前的局麵傷腦筋。
嚴嵩說道:“今年年景不好
,陝西,山東大旱。繼續南方的糧食,而南方又在鬧什麽倭寇,這日子實在難過。事情總是要解決的。天災我們沒有辦法,但是人禍總要是了結一二吧。”
“徐閣老,兵事你是負責的。事到如今你有什麽話說?”
嚴嵩一開始就居高臨下,要將而今整個局麵的責任蓋在徐階身上,徐階說道:“首輔說的是,江南的局麵,定然不能這樣下去了。我建議,而今議和也成了。周夢臣有軍功,還有議和之功。還在大同,有些屈才了。我建議讓周夢臣專任江南。總督江南江北浙江福建軍務。專司剿倭,你覺得如何?”
嚴嵩聽了,眼神之中有一些微妙的變化。
對於這個任命,嚴嵩是很糾結的。一方麵他也想試試,試試周夢臣能不能收拾江南的爛攤子。嚴嵩或許貪贓枉法,不辦正事。但是絕對不是傻子。他對南方倭亂的根結太了解不過了。
首先是衛所軍不能戰,其次是江南人地矛盾。還有巨額海外貿易的誘惑等等。很多問題糾結在一起,形成了而今複雜難解的江南局麵。一般人到任,非栽跟頭不可。以至於嚴嵩都不敢將自己夾帶中的人,放在江南。
就擔心沒有好處,反而被擔了責任。
這也是為什麽嚴嵩想讓徐階擔這個責任的原因。說實話,雖然徐階分管兵事,但是奈何,真要說起來,江南那一片地方,打大明建國以來,打得就是錢糧之地標簽。那裏算是邊地。再加上南邊還有一個南京兵部。
徐階很少能插手的。
但是嚴嵩一想到周夢臣在大同的所作所為,大刀闊斧,殺人盈野,他有一種直覺,這個難題,應該是難不倒周夢臣的。
既然難不倒周夢臣,而周夢臣如果再到江南建功立業。恐怕嚴嵩也擋不住周夢臣回中樞了。
嚴嵩還有一個擔心,擔心周夢臣在江南太用力了,有些事情就瞞不過他了。江南作為大明財賦之地,想要搞錢,嚴黨怎麽可能放過江南。嚴嵩雖然不知道細節,但是知道自己的好兒子,與義子們在江南做到好大的勾當。
每年都有幾十萬兩幾十萬兩往府裏送。
這些事情,一般人是不敢掀翻的。但是周夢臣是一般人嗎?
想來想去,嚴嵩還是覺得,周夢臣還是老老實實在大同待著吧。
嚴嵩想到這裏,說道:“而是邊事為重,韃子雖然降服,但是素無信義,周夢臣在大同,北京無憂,陛下也能安心。就委屈一下他吧。”
<a id="wzsy" href="http://m.beqege.cc">筆趣閣</a>
無為到底不是倭寇的主戰場。
偶爾有一兩支流竄到這裏,還是有的。但是有成群結隊的數以千計的倭寇進入無為,將南京置於何處?而區區百餘步卒,如果在船上的話,大同騎兵自然拿他們沒有辦法,但是如果上岸。在這個數量級,十餘精騎,足夠讓百人崩潰了。
北方邊軍從來是鄙夷內地衛所的戰鬥力。也同樣鄙夷倭寇的戰鬥力,這種鄙夷也是沒有來由的。大概僅僅是自信。
不過,也不能說不對。壬辰之役中碧蹄館之戰。遼東精騎數千與日軍五萬主力相遇,打了不上不下。而而今的大同精騎,一點不弱於李成梁的家丁,甚至還有勝之。
吳廷翰雖然有些擔心,但是既然兒子這麽說了。
也就由吳國賞去辦了。
吳國賞立即帶著周夢臣的名刺。去拜見無為知州。
周夢臣而今的名聲,響徹天下。
無為知州不敢不給麵子。甚至他如果提前知道吳廷翰與周夢臣的關係。估計這一次征收錢糧,就沒有吳家的事情。至於吳國賞留下的騎兵,更是被無為知州大包大攬,以年薪二十兩,殺倭。每一個首級五十兩。想這這十餘騎拉到州城。
好在這些精騎,雖然愛財。但也知道自己的使命。最後折中一二。留十騎在吳家。留十騎在州城之中。並承擔起訓練民壯的責任。
如此一來,才算是將這一件事情安頓好了。
吳廷翰早就按捺不住了。立即要北上。
隻是這一次北上,卻並沒有順流之下,乘船到揚州換船沿運河北上。
有兩個原因。第一個原因就是長江下遊水麵上治安狀況堪憂。正鬧倭寇的。而且周夢臣派出的護衛人馬,都是騎兵,在陸地上,自然是縱橫無敵,即便是千百人也留不住。但是在船上,卻是沒有辦法了。自然要走陸路了。
第二個原因,卻是黃河發洪水了,衝決運河。以至於有數百艘漕船滯留。不能北上。運河不通了。
隻能北上一路到開封,然後渡過黃河北上。
然後再看看能不能從衛河到運河使用運河北斷。畢竟吳廷翰年紀大了。而陸路上的顛簸太重了,還是水路舒服一些。
隻是吳廷翰一路所見,實在是讓他傷神。
他在黃河堤壩上眺望,隻見滾滾黃河就好像是黃沙滾動。充斥兩岸。雖然下遊已經決堤了。但依舊沒有讓上遊
的水量有減少的跡象。無數百姓在官員的指揮之下,在加固河堤。
吳廷翰並沒有看見。周圍的一個人忽然停下了腳步看著他們一行人。他見過吳廷翰。也記得吳廷翰。吳廷翰卻沒有記住他。
他並不是別人。正是劉修水。
當日劉修水離開北京之後,說是要回家成親。但是一路到了南下,在黃河邊上待了數日。卻下定決心,給家中留書一封,退了婚事。從黃河入海口開始丈量黃河,調查黃河的第一手數據。
很快劉修水覺得自己一個人做太慢了。於是他就與修河的河工混在一起了,通過這些河工的渠道。來了解黃河詳細情況。而劉修水本身就是讀書人。自然被人尊重。
大家都知道,他精於水利。於是地方官員修河的時候,都請他來看看。
而劉修水從黃河出海口開始,一路上在每一段黃河邊都待數月,調查清楚之後,才繼續往西走。而今已經到了開封府段。
隻是,他正猶豫要不要去打一個招呼。
畢竟這位是師伯,隻是一想到自己斷絕了所有關係。與家裏也斷了聯係。而今他也沒有辦法麵對家裏,如何說他的這個選擇。他又擔心家裏會不會有什麽事情,老師會不會怪自己。
隻是他稍微猶豫了一下。
就有人來向他匯報河堤的事情,劉修水立即打起精神。畢竟河堤一個不小心,就是兩岸數百萬百姓的生死存亡。絲毫怠慢不得。隻是等他忙完之後,吳廷翰早就渡河北上了。
劉修水隻能悵然看著黃河水。心中也不知道後悔還是不後悔。
吳廷翰見了黃河水災。但是到了河北山東一帶,再次看見的就大旱,赤地千裏。
去歲冬天少雨雪,今春更是滴雨未落。山東,河北,陝西,大半個北方都是蔓延著饑荒。從這裏看出來楊繼盛的先見之明。這也讓吳國賞擔心起來,他擔心大同會不會也鬧饑荒?
這一路到了北京附近,才算是好一點。
之所以好一點。一來是這一次大旱似乎對北邊,北京,宣府,大同。薊州鎮這一帶,稍稍好一點,雖然也大旱。但是好歹有一點點雨,不至於顆粒無收。再也就是北京存糧極多。雖然大旱年頭,但是好歹有一些收成。
就在吳廷翰一行人進入北京的時候。住進了周家。由李雲珍接待的時候。
內閣之中。嚴嵩與徐階也為當前的局麵傷腦筋。
嚴嵩說道:“今年年景不好
,陝西,山東大旱。繼續南方的糧食,而南方又在鬧什麽倭寇,這日子實在難過。事情總是要解決的。天災我們沒有辦法,但是人禍總要是了結一二吧。”
“徐閣老,兵事你是負責的。事到如今你有什麽話說?”
嚴嵩一開始就居高臨下,要將而今整個局麵的責任蓋在徐階身上,徐階說道:“首輔說的是,江南的局麵,定然不能這樣下去了。我建議,而今議和也成了。周夢臣有軍功,還有議和之功。還在大同,有些屈才了。我建議讓周夢臣專任江南。總督江南江北浙江福建軍務。專司剿倭,你覺得如何?”
嚴嵩聽了,眼神之中有一些微妙的變化。
對於這個任命,嚴嵩是很糾結的。一方麵他也想試試,試試周夢臣能不能收拾江南的爛攤子。嚴嵩或許貪贓枉法,不辦正事。但是絕對不是傻子。他對南方倭亂的根結太了解不過了。
首先是衛所軍不能戰,其次是江南人地矛盾。還有巨額海外貿易的誘惑等等。很多問題糾結在一起,形成了而今複雜難解的江南局麵。一般人到任,非栽跟頭不可。以至於嚴嵩都不敢將自己夾帶中的人,放在江南。
就擔心沒有好處,反而被擔了責任。
這也是為什麽嚴嵩想讓徐階擔這個責任的原因。說實話,雖然徐階分管兵事,但是奈何,真要說起來,江南那一片地方,打大明建國以來,打得就是錢糧之地標簽。那裏算是邊地。再加上南邊還有一個南京兵部。
徐階很少能插手的。
但是嚴嵩一想到周夢臣在大同的所作所為,大刀闊斧,殺人盈野,他有一種直覺,這個難題,應該是難不倒周夢臣的。
既然難不倒周夢臣,而周夢臣如果再到江南建功立業。恐怕嚴嵩也擋不住周夢臣回中樞了。
嚴嵩還有一個擔心,擔心周夢臣在江南太用力了,有些事情就瞞不過他了。江南作為大明財賦之地,想要搞錢,嚴黨怎麽可能放過江南。嚴嵩雖然不知道細節,但是知道自己的好兒子,與義子們在江南做到好大的勾當。
每年都有幾十萬兩幾十萬兩往府裏送。
這些事情,一般人是不敢掀翻的。但是周夢臣是一般人嗎?
想來想去,嚴嵩還是覺得,周夢臣還是老老實實在大同待著吧。
嚴嵩想到這裏,說道:“而是邊事為重,韃子雖然降服,但是素無信義,周夢臣在大同,北京無憂,陛下也能安心。就委屈一下他吧。”
<a id="wzsy" href="http://m.beqege.cc">筆趣閣</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