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戰大同軍,不戰大同鎮
蕭芹聽了,內心之中輕輕歎了一口氣。
不能說辛愛的決斷錯了。但是辛愛終究不是俺答。不知道是年輕氣盛的原因,還是其他原因,總之沉不住氣。能勝不能敗,而人與人差別,並不在一個人在順境之中怎麽做?而在於一個人在逆境怎麽做?
辛愛說的問題存在嗎?
存在。
就沒有其他解決辦法了嗎?未必?如果真按辛愛的辦法,劉備與劉邦都是屢戰屢敗的主,但是人家部屬早就造反了。雖然有文化基因不同,但道理並非完全不相同的。
有句話說得好。政治是妥協的藝術。
辛愛如果能軟下身段,長袖善舞,願意與其他人分享權力。這危機未必能過去。
可惜,這種手段俺答還有幾分。但是辛愛是絕對沒有的。
他隻會用這種強硬的手段回應。
蕭芹不打算勸,一方麵雖然而今大同實力今非昔比,但是蒙古未必沒有自己的優勢。所以大戰之前,勝負未分。二來,南下一直是蕭芹的主張,他從不怕蒙古與明軍大大出手,最擔心的是雙方和平相處。再加上辛愛已經將話說到這份上了。
蕭芹何必去觸辛愛的眉頭。
蕭芹說道:“大汗既然這樣說,老臣豈能不助是大汗一臂之力。”
辛愛臉色立即變了,變得親切幾分。雖然這笑容有一些假,但是也看得出來辛愛一直在努力學習如何做一個大汗。他說道:“國師何以教我?”
蕭芹說道:“而今局勢要想打敗周夢臣,在大同周圍,乃至於附近,都沒有什麽可能了,要麽打成焦灼,如開春的時候,勝負難分。要麽就是兩敗具傷,甚至如伯顏將軍一樣。”
“所以,要想打敗周夢臣。隻有將他引出老巢。他們畢竟是步卒,長途行軍之下,太依靠後勤支持了。我軍多為騎兵,這才有可乘之機,不管怎麽樣的火器,沒有了火藥就是連燒火棍都不如。”
辛愛說道:“如此才能將周夢臣引出來?難不成等周夢臣進攻青城?”
蕭芹說道:“自然不是。不過是打山西鎮的計劃稍稍變動一下而已。”
辛愛說道:“打山西鎮?”
這個計劃,辛愛已經拋之腦後,一心一意想要對付周夢臣。卻不知道蕭芹怎麽又翻出來了。
<a id="wzsy" href="http://m.156n.net">筆趣閣</a>
蕭芹說道:
“對,大人覺得如果我們攻入山西鎮之中,大明各軍之中,是那一鎮先到?”
辛愛說道:“不是大同,就是陝西。”
是大同的原因就不用說了,因為大同在山西以北,而且大同兵也是天下聞名的。之前各地有事都有抽調大同兵的傳統,再加上供應大同七十一萬石糧食,幾十萬糧,乃至於其他各種各樣的物資,大部分都是從山西運來的。
這也是大明祖製之中,邊關轉運的就近原則。
陝西,山西,河南,北直隸,山東,這幾個省都有對應支持各鎮的義務。其中山東既有從海路支援遼東的義務,還有承擔漕運維護運河的重役,以至於山東屢屢鬧事,就是負擔太重了。
關係到大同的錢糧,大同鎮是不可能不當一回事。
而陝西鎮的原因也很簡單,距離近,與山西隻有有一河之隔。而黃河在山西陝西沿線,固然有壺口瀑布這樣不能通航的地段,但是大部分河道通航性都不差。可以泛舟而來。
蕭芹說道:“陝西那邊的兵馬,又不是沒有打過。隻需給予重擊,想來陝西那邊不敢造次。隻需做一些事情引大同軍來追,大同軍多為步卒。千裏追擊,人困馬疲,輜重未必能跟得上,到時候,還不是任我們宰割嗎?”
辛愛聽了。先是大喜,隨即有些遲疑,說道:“大明朝廷就能如此讓我們如願?”
蕭芹說道:“臣請一筆錢,賄賂北京言官,倒是自然有人上奏,催促周夢臣速戰。”
“而且即便周夢臣真是縮頭烏龜,臣也會想辦法,讓周夢臣聲明大損,最好能調出大同。而且大汗不與周夢臣交鋒,憑借破山西鎮的大功,也能平息浮議一二。剩下的來日方長。”
辛愛派蕭芹聯係太原的白蓮教。這個任務辛愛完成的很好。整個山西攻略。在蕭芹的經營之下,不能說瓜熟蒂落,但也差不多。是有大的成功的可能。而且蕭芹為了這一件事情,付出了很大的代價,也給太原白蓮教有很多許諾。
其實蕭芹對於辛愛沒有定性的做法,也是很不舒服,但是沒奈何,遇見這樣一個老板,他也是沒有辦法。隻能拐著彎將辛愛拉到他以為的正規之上。
辛愛沉吟片刻,拿不定主意。
以他的想法,最好幹脆利落,直接推動到大同城下,與周夢臣決戰。而不是這種太過複雜的計劃,甚至辛愛也信不過蕭芹,他這種太過複雜的計劃,都很容易弄巧成拙。
但是他細細一想,也不得不承認,他的辦法是行不通的。
直接攻打大同,他就先攻邊牆,邊牆還是好對付的。畢竟大同的邊牆還不算太完整。但問題是,邊牆之後的東西怎麽應付,不是別的就是地雷。這一段時間,周夢臣雖然將心力都投在玉林衛這一塊,但並不是其他人都在閑著,無數士卒,沿著邊牆不知道布置了多少地雷,甚至出現了好幾次地雷炸死自己人情況。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辛愛一想起這地雷陣勢,就有一點點發怵。
但是攻別的地方,比如攻玉林衛,將這個明軍在關外的釘子給拔了。辛愛僅僅是想想就覺得頭疼。明軍火器厲害,而今平地列陣都攻之不下。而他用腳趾頭想,就知道玉林衛一定是有大量火器裝備,還是那一句話,未必打不下來。但是傷亡怎麽辦?他並不是不敢付出代價。但是也做不到一場大戰,戰死數萬。
以蒙古人的人口基數,這樣一戰,就是二十年恢複不了元氣。
蒙古人的先天屬性是打不了如此慘烈的戰事的。
想來想去還真的取巧。
辛愛思忖良久,一咬牙,說道:“就安國師的來辦。張先生為西京留守。為本汗掌管青城一切事務。”
張惠說道:“臣領命。”
辛愛的兒子還太小了。根本不能掌控權力。而張惠是一個漢人,在蒙古毫無根基。在辛愛看來,他隻能一心一意的向效忠。而且張惠的辦事能力,也得到了辛愛的信任。故而將如此重任給了張惠。
張惠心中一凜,還真有幾分感動。張惠去年剛剛到了蒙古。一年之內,從俘虜到西京留守。這個固然是因為蒙古官職簡陋。沒有固定規矩,但也少不了辛愛的提拔與看重。
這種知遇之恩,分量不輕。
隻是張惠一想到家鄉父老慘死的摸樣,心中的一切都淡了。
心中暗道:“可惜,門不當,戶不對,也可惜,恨不相逢未嫁時。”
門不當,戶不對,是指辛愛非中國之君。恨不相逢未嫁時。卻是知他先效忠大明,已經是明臣,自然不可能再效忠蒙古了。
張惠心思一定,就開始想辦法,將這個情報傳遞出去。
隻是可惜這一次蕭芹特別強調突然性。要突擊偏關,最好是一夜之內,到偏關城下。所以嚴格保密。誠然,這個時代所謂的嚴格保密,並不能與後世相比。但問題是這個時代信息交流的工具,也不可能與後世相比。
蕭芹這一擋。又讓情報失去了時效性。根本沒有起到示警的功能。
蕭芹聽了,內心之中輕輕歎了一口氣。
不能說辛愛的決斷錯了。但是辛愛終究不是俺答。不知道是年輕氣盛的原因,還是其他原因,總之沉不住氣。能勝不能敗,而人與人差別,並不在一個人在順境之中怎麽做?而在於一個人在逆境怎麽做?
辛愛說的問題存在嗎?
存在。
就沒有其他解決辦法了嗎?未必?如果真按辛愛的辦法,劉備與劉邦都是屢戰屢敗的主,但是人家部屬早就造反了。雖然有文化基因不同,但道理並非完全不相同的。
有句話說得好。政治是妥協的藝術。
辛愛如果能軟下身段,長袖善舞,願意與其他人分享權力。這危機未必能過去。
可惜,這種手段俺答還有幾分。但是辛愛是絕對沒有的。
他隻會用這種強硬的手段回應。
蕭芹不打算勸,一方麵雖然而今大同實力今非昔比,但是蒙古未必沒有自己的優勢。所以大戰之前,勝負未分。二來,南下一直是蕭芹的主張,他從不怕蒙古與明軍大大出手,最擔心的是雙方和平相處。再加上辛愛已經將話說到這份上了。
蕭芹何必去觸辛愛的眉頭。
蕭芹說道:“大汗既然這樣說,老臣豈能不助是大汗一臂之力。”
辛愛臉色立即變了,變得親切幾分。雖然這笑容有一些假,但是也看得出來辛愛一直在努力學習如何做一個大汗。他說道:“國師何以教我?”
蕭芹說道:“而今局勢要想打敗周夢臣,在大同周圍,乃至於附近,都沒有什麽可能了,要麽打成焦灼,如開春的時候,勝負難分。要麽就是兩敗具傷,甚至如伯顏將軍一樣。”
“所以,要想打敗周夢臣。隻有將他引出老巢。他們畢竟是步卒,長途行軍之下,太依靠後勤支持了。我軍多為騎兵,這才有可乘之機,不管怎麽樣的火器,沒有了火藥就是連燒火棍都不如。”
辛愛說道:“如此才能將周夢臣引出來?難不成等周夢臣進攻青城?”
蕭芹說道:“自然不是。不過是打山西鎮的計劃稍稍變動一下而已。”
辛愛說道:“打山西鎮?”
這個計劃,辛愛已經拋之腦後,一心一意想要對付周夢臣。卻不知道蕭芹怎麽又翻出來了。
<a id="wzsy" href="http://m.156n.net">筆趣閣</a>
蕭芹說道:
“對,大人覺得如果我們攻入山西鎮之中,大明各軍之中,是那一鎮先到?”
辛愛說道:“不是大同,就是陝西。”
是大同的原因就不用說了,因為大同在山西以北,而且大同兵也是天下聞名的。之前各地有事都有抽調大同兵的傳統,再加上供應大同七十一萬石糧食,幾十萬糧,乃至於其他各種各樣的物資,大部分都是從山西運來的。
這也是大明祖製之中,邊關轉運的就近原則。
陝西,山西,河南,北直隸,山東,這幾個省都有對應支持各鎮的義務。其中山東既有從海路支援遼東的義務,還有承擔漕運維護運河的重役,以至於山東屢屢鬧事,就是負擔太重了。
關係到大同的錢糧,大同鎮是不可能不當一回事。
而陝西鎮的原因也很簡單,距離近,與山西隻有有一河之隔。而黃河在山西陝西沿線,固然有壺口瀑布這樣不能通航的地段,但是大部分河道通航性都不差。可以泛舟而來。
蕭芹說道:“陝西那邊的兵馬,又不是沒有打過。隻需給予重擊,想來陝西那邊不敢造次。隻需做一些事情引大同軍來追,大同軍多為步卒。千裏追擊,人困馬疲,輜重未必能跟得上,到時候,還不是任我們宰割嗎?”
辛愛聽了。先是大喜,隨即有些遲疑,說道:“大明朝廷就能如此讓我們如願?”
蕭芹說道:“臣請一筆錢,賄賂北京言官,倒是自然有人上奏,催促周夢臣速戰。”
“而且即便周夢臣真是縮頭烏龜,臣也會想辦法,讓周夢臣聲明大損,最好能調出大同。而且大汗不與周夢臣交鋒,憑借破山西鎮的大功,也能平息浮議一二。剩下的來日方長。”
辛愛派蕭芹聯係太原的白蓮教。這個任務辛愛完成的很好。整個山西攻略。在蕭芹的經營之下,不能說瓜熟蒂落,但也差不多。是有大的成功的可能。而且蕭芹為了這一件事情,付出了很大的代價,也給太原白蓮教有很多許諾。
其實蕭芹對於辛愛沒有定性的做法,也是很不舒服,但是沒奈何,遇見這樣一個老板,他也是沒有辦法。隻能拐著彎將辛愛拉到他以為的正規之上。
辛愛沉吟片刻,拿不定主意。
以他的想法,最好幹脆利落,直接推動到大同城下,與周夢臣決戰。而不是這種太過複雜的計劃,甚至辛愛也信不過蕭芹,他這種太過複雜的計劃,都很容易弄巧成拙。
但是他細細一想,也不得不承認,他的辦法是行不通的。
直接攻打大同,他就先攻邊牆,邊牆還是好對付的。畢竟大同的邊牆還不算太完整。但問題是,邊牆之後的東西怎麽應付,不是別的就是地雷。這一段時間,周夢臣雖然將心力都投在玉林衛這一塊,但並不是其他人都在閑著,無數士卒,沿著邊牆不知道布置了多少地雷,甚至出現了好幾次地雷炸死自己人情況。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辛愛一想起這地雷陣勢,就有一點點發怵。
但是攻別的地方,比如攻玉林衛,將這個明軍在關外的釘子給拔了。辛愛僅僅是想想就覺得頭疼。明軍火器厲害,而今平地列陣都攻之不下。而他用腳趾頭想,就知道玉林衛一定是有大量火器裝備,還是那一句話,未必打不下來。但是傷亡怎麽辦?他並不是不敢付出代價。但是也做不到一場大戰,戰死數萬。
以蒙古人的人口基數,這樣一戰,就是二十年恢複不了元氣。
蒙古人的先天屬性是打不了如此慘烈的戰事的。
想來想去還真的取巧。
辛愛思忖良久,一咬牙,說道:“就安國師的來辦。張先生為西京留守。為本汗掌管青城一切事務。”
張惠說道:“臣領命。”
辛愛的兒子還太小了。根本不能掌控權力。而張惠是一個漢人,在蒙古毫無根基。在辛愛看來,他隻能一心一意的向效忠。而且張惠的辦事能力,也得到了辛愛的信任。故而將如此重任給了張惠。
張惠心中一凜,還真有幾分感動。張惠去年剛剛到了蒙古。一年之內,從俘虜到西京留守。這個固然是因為蒙古官職簡陋。沒有固定規矩,但也少不了辛愛的提拔與看重。
這種知遇之恩,分量不輕。
隻是張惠一想到家鄉父老慘死的摸樣,心中的一切都淡了。
心中暗道:“可惜,門不當,戶不對,也可惜,恨不相逢未嫁時。”
門不當,戶不對,是指辛愛非中國之君。恨不相逢未嫁時。卻是知他先效忠大明,已經是明臣,自然不可能再效忠蒙古了。
張惠心思一定,就開始想辦法,將這個情報傳遞出去。
隻是可惜這一次蕭芹特別強調突然性。要突擊偏關,最好是一夜之內,到偏關城下。所以嚴格保密。誠然,這個時代所謂的嚴格保密,並不能與後世相比。但問題是這個時代信息交流的工具,也不可能與後世相比。
蕭芹這一擋。又讓情報失去了時效性。根本沒有起到示警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