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通州之戰
通州作為北京東邊門戶,也是漕運轉為陸運的要地。是非常之重要的。
王抒得令之後,晝夜不停來到了通州城。
隻是王抒來的快,韃子來的也不慢。
幾乎王抒到底通州城的同時,韃子先頭騎兵已經到了。
雖然僅僅有數百人,但是看上去聲勢浩大,不可一世。
還好通州是水陸要衝,河流比較多。韃子騎兵不能直接衝到通州城下,必須過河。
王抒二話不說,點齊了漕兵數千,讓他們架船在河上列陣。在船上放置弓弩,韃子不來則罷。一來,則強弓硬弩射之。
不過,王抒也知道。這樣是撐不了多久的。
首先是兵員,漕兵是什麽兵。就是運河上的船夫與搬運工。他們多少年沒有打仗了。指望他們能出多漂亮的仗,卻是休想了。
其次是地利。
誠然河流是通州的地利,通州是運河北端,好幾條河流在這裏交匯,但是北方的河流是與南方的河流不一樣的。即便不幹涸,河流的寬度也是有限的,決計是擋不住大隊騎兵的。
而今能擋住韃子先頭部隊,不是因為漕兵多能戰。
而是韃子人數太少了。
等韃子大隊到了,就不好辦了。
王抒看見通州城外,連綿數裏的通州倉。立即下令道:“給城中所有官員將領士卒發一年的糧餉,不過都要去城外通州倉領。並傳令百姓,凡是幫助朝廷將糧食從通州倉運入城中,搬一石,賞一石。”
“隻有今日,過期不侯。”
王抒親自坐鎮通州倉,隻見通州乃至於通州附近的百姓,全家出頭,扶老攜幼都來搬運糧食了。
要知道,北方旱田,一年收成也不過二三石。如果除卻成本,賦稅,地租之外,一畝土地未必能有一石糧食的收益。而今隻需抗上兩石入城,就有一石是自己的。百姓們可不是拚命的搬嗎?
隻是,通州倉的糧食太多了。而且除卻官府的糧食之外,通州這裏還是有很多倉庫的。
這些倉庫都是商人們轉運的物資。隻是這個時候沒有人去管。
無數百姓打著火把搬運物資。遠遠看過去,就好像是地麵上有一道星星點點的火光組成的長龍。每一個光點都在一點點的移動。
就這樣一夜過去了。
王抒紅著眼睛,盯著通州倉中糧食。
糧食太多了。多到一夜過去了,運輸的還沒有到
一半。
隻是這個時候,卻是要王抒決斷的時候了。
因為前線傳來消息,漕兵崩了。
數千漕兵在河上,距離河邊尚有一段距離,雙方隻能用弓弩射擊,按理說,這樣一來,能阻擋一段時間不是問題。奈何人不行一切都不行。
韃子也不是都不會遊泳的。
畢竟蒙古其實也有很多河流湖泊。韃子用了看似很不可思議的戰術擊敗了漕兵,就是遊到船上。
沒錯。漕兵常年在運河之上,平日一個比一個會遊泳。但是麵對咬著兵刃遊過來的韃子,隻敢射箭,不敢下去肉搏。而且漕兵所謂的強弓硬弩,都是紙麵上的,對付一下盜賊還行。但是對付韃子精銳,卻是遠遠不行的。
甚至出現了,有幾個韃子光著膀子,身上掛了好幾根箭矢,居然能跳到船上。
凡是出現短兵相接的局麵,漕兵就好像被針刺破的氣球一般,頓時癟了。就是一場大逃亡的開始。
也幸好漕兵們還知道,架船逃走比較快,否則將船丟給韃子,可就欲哭無淚的。
阻擋韃子時間更長的,不是漕兵們的戰鬥,而是韃子渡河行動。
王抒得到消息之後,看著通州倉,雖然知道,這裏都是民脂民膏,但是也沒有其他辦法了。王抒一聲令下,道:“放火。”
早已準備好的火頭,從好幾個地方點燃,沿著預埋的火油與火藥,不一會功夫,就蔓延了整個倉庫。最少有一百萬石糧食,就此葬身火海之中。王抒看這熊熊烈火,歎息一聲,最後一個回到了通州城內。
在通州城門關上的同時。韃子騎兵的煙塵已經到了通州城外。
俺答看著眼前熊熊烈火,隻覺得心疼無比。這一百萬石糧食,足夠俺答部吃上大半年了。大明居然說燒了,就燒了。真是好大的手筆,好厚的家底。讓俺答眼饞極了。
同時也感到了蒙古與大明的差距。
在俺答看來,這一把大火,也是大明實力的一種體現。俺答內心之中剛剛冒出滅明的念頭,就被他自己掐滅了。畢竟對比蒙古,大明太大,太富了。
<a id="wzsy" href="http://m.xiaoshutingapp.com">小書亭app</a>
蕭教主卻不知道俺答心中所想,他靠近說道:“大汗,大明官倉是沒有了。但是運河作為大明南北要害,有不知道多少商人的倉庫都在碼頭附近,不是一把火能燒掉的。”
俺答精神一震,說道:“辛愛。”
辛愛乃是俺答的長子,他立即出列說道:“兒子在。”
俺答說道:“帶你的人去碼頭一趟,好好
看看。”
這肥差,俺答自然要留給兒子了。
辛愛領兵而去了。
果然蕭教主判斷的不錯。
雖然漕運最重要的是為官家轉運糧食,糧食作為大宗貨物,也是運河轉運最多的商品,以至於每年通過通州入京的糧食在四百石上下,都會在通州倉轉運的。這才是通州倉為什麽有這麽多糧食的原因。
但是隨著大明商業的繁華,運河之上不管是夾帶也好,用官牌也好。總之,很多貨物以這樣那樣的名義運輸著。當然了也有正常的商船。這些人的貨物到了通州碼頭也是要轉運的。
而王抒也知道這裏有不少東西。
但是是奈何無能為力。甚至王抒為了搶運糧食,將大量的運力都占用了。通州附近,幾乎所有的男丁都投入轉運糧食之中,誰去給商人運東西。不得不已,這些商人隻能盡量讓物資從水上走,裝上船,沿著運河去天津最好不過了。
隻可惜,太慢了一點。
漕運碼頭上的東西,被辛愛一掃而空。幾乎看花了眼。
可憐辛愛也算是韃子的王子,但誰哪裏見過大明的繁華。各種各樣的布料,金銀首飾,等等東西,卻是辛愛從來沒有見過的。辛愛內心之中,不由感歎道:“我要是能生在大明多好啊。”
辛愛的收獲,是韃子所有人中最肥的。但並不代表其他人的收獲就小了。
大明在經濟上,其實呈現出長江經濟帶與運河經濟帶的交匯的趨勢。運河上的通州,臨清,清江浦,等一係列城市,都是非常繁華的。甚至是一些城市最繁華的時代,比如清江浦。當時是大明鼎鼎的繁華地帶,在後世都沒有人聽過來。
通州是運河最北端,依靠運河,不管是官麵還是民間都是相當富裕的。更不要說多少年沒有戰亂了,上一次戰亂,還是正德年間劉六劉七之亂。掐指一算也都是四十年前的事情了。
當然了,通州有劉六劉七的遺產。就是通州城牆。
在劉六劉七之亂後,整個北方都出現了一波加固城池的高潮。包括通州城在內,沒有城牆的修建城牆,有城牆的翻修城牆。如果看地方誌的話,就會發現河北地區很多城池都是這個時代重建或者翻修的。
這一份遺產,也救了通州。
四十年前加固的城池,雖然不敢說天下第一流的城池,但是絕對不是而今的韃子能夠攻克的。即便城中並沒有多少士卒,大多都是王抒臨時征召的民壯,當地壯丁百姓。但是依靠通州城也足以自保。
通州作為北京東邊門戶,也是漕運轉為陸運的要地。是非常之重要的。
王抒得令之後,晝夜不停來到了通州城。
隻是王抒來的快,韃子來的也不慢。
幾乎王抒到底通州城的同時,韃子先頭騎兵已經到了。
雖然僅僅有數百人,但是看上去聲勢浩大,不可一世。
還好通州是水陸要衝,河流比較多。韃子騎兵不能直接衝到通州城下,必須過河。
王抒二話不說,點齊了漕兵數千,讓他們架船在河上列陣。在船上放置弓弩,韃子不來則罷。一來,則強弓硬弩射之。
不過,王抒也知道。這樣是撐不了多久的。
首先是兵員,漕兵是什麽兵。就是運河上的船夫與搬運工。他們多少年沒有打仗了。指望他們能出多漂亮的仗,卻是休想了。
其次是地利。
誠然河流是通州的地利,通州是運河北端,好幾條河流在這裏交匯,但是北方的河流是與南方的河流不一樣的。即便不幹涸,河流的寬度也是有限的,決計是擋不住大隊騎兵的。
而今能擋住韃子先頭部隊,不是因為漕兵多能戰。
而是韃子人數太少了。
等韃子大隊到了,就不好辦了。
王抒看見通州城外,連綿數裏的通州倉。立即下令道:“給城中所有官員將領士卒發一年的糧餉,不過都要去城外通州倉領。並傳令百姓,凡是幫助朝廷將糧食從通州倉運入城中,搬一石,賞一石。”
“隻有今日,過期不侯。”
王抒親自坐鎮通州倉,隻見通州乃至於通州附近的百姓,全家出頭,扶老攜幼都來搬運糧食了。
要知道,北方旱田,一年收成也不過二三石。如果除卻成本,賦稅,地租之外,一畝土地未必能有一石糧食的收益。而今隻需抗上兩石入城,就有一石是自己的。百姓們可不是拚命的搬嗎?
隻是,通州倉的糧食太多了。而且除卻官府的糧食之外,通州這裏還是有很多倉庫的。
這些倉庫都是商人們轉運的物資。隻是這個時候沒有人去管。
無數百姓打著火把搬運物資。遠遠看過去,就好像是地麵上有一道星星點點的火光組成的長龍。每一個光點都在一點點的移動。
就這樣一夜過去了。
王抒紅著眼睛,盯著通州倉中糧食。
糧食太多了。多到一夜過去了,運輸的還沒有到
一半。
隻是這個時候,卻是要王抒決斷的時候了。
因為前線傳來消息,漕兵崩了。
數千漕兵在河上,距離河邊尚有一段距離,雙方隻能用弓弩射擊,按理說,這樣一來,能阻擋一段時間不是問題。奈何人不行一切都不行。
韃子也不是都不會遊泳的。
畢竟蒙古其實也有很多河流湖泊。韃子用了看似很不可思議的戰術擊敗了漕兵,就是遊到船上。
沒錯。漕兵常年在運河之上,平日一個比一個會遊泳。但是麵對咬著兵刃遊過來的韃子,隻敢射箭,不敢下去肉搏。而且漕兵所謂的強弓硬弩,都是紙麵上的,對付一下盜賊還行。但是對付韃子精銳,卻是遠遠不行的。
甚至出現了,有幾個韃子光著膀子,身上掛了好幾根箭矢,居然能跳到船上。
凡是出現短兵相接的局麵,漕兵就好像被針刺破的氣球一般,頓時癟了。就是一場大逃亡的開始。
也幸好漕兵們還知道,架船逃走比較快,否則將船丟給韃子,可就欲哭無淚的。
阻擋韃子時間更長的,不是漕兵們的戰鬥,而是韃子渡河行動。
王抒得到消息之後,看著通州倉,雖然知道,這裏都是民脂民膏,但是也沒有其他辦法了。王抒一聲令下,道:“放火。”
早已準備好的火頭,從好幾個地方點燃,沿著預埋的火油與火藥,不一會功夫,就蔓延了整個倉庫。最少有一百萬石糧食,就此葬身火海之中。王抒看這熊熊烈火,歎息一聲,最後一個回到了通州城內。
在通州城門關上的同時。韃子騎兵的煙塵已經到了通州城外。
俺答看著眼前熊熊烈火,隻覺得心疼無比。這一百萬石糧食,足夠俺答部吃上大半年了。大明居然說燒了,就燒了。真是好大的手筆,好厚的家底。讓俺答眼饞極了。
同時也感到了蒙古與大明的差距。
在俺答看來,這一把大火,也是大明實力的一種體現。俺答內心之中剛剛冒出滅明的念頭,就被他自己掐滅了。畢竟對比蒙古,大明太大,太富了。
<a id="wzsy" href="http://m.xiaoshutingapp.com">小書亭app</a>
蕭教主卻不知道俺答心中所想,他靠近說道:“大汗,大明官倉是沒有了。但是運河作為大明南北要害,有不知道多少商人的倉庫都在碼頭附近,不是一把火能燒掉的。”
俺答精神一震,說道:“辛愛。”
辛愛乃是俺答的長子,他立即出列說道:“兒子在。”
俺答說道:“帶你的人去碼頭一趟,好好
看看。”
這肥差,俺答自然要留給兒子了。
辛愛領兵而去了。
果然蕭教主判斷的不錯。
雖然漕運最重要的是為官家轉運糧食,糧食作為大宗貨物,也是運河轉運最多的商品,以至於每年通過通州入京的糧食在四百石上下,都會在通州倉轉運的。這才是通州倉為什麽有這麽多糧食的原因。
但是隨著大明商業的繁華,運河之上不管是夾帶也好,用官牌也好。總之,很多貨物以這樣那樣的名義運輸著。當然了也有正常的商船。這些人的貨物到了通州碼頭也是要轉運的。
而王抒也知道這裏有不少東西。
但是是奈何無能為力。甚至王抒為了搶運糧食,將大量的運力都占用了。通州附近,幾乎所有的男丁都投入轉運糧食之中,誰去給商人運東西。不得不已,這些商人隻能盡量讓物資從水上走,裝上船,沿著運河去天津最好不過了。
隻可惜,太慢了一點。
漕運碼頭上的東西,被辛愛一掃而空。幾乎看花了眼。
可憐辛愛也算是韃子的王子,但誰哪裏見過大明的繁華。各種各樣的布料,金銀首飾,等等東西,卻是辛愛從來沒有見過的。辛愛內心之中,不由感歎道:“我要是能生在大明多好啊。”
辛愛的收獲,是韃子所有人中最肥的。但並不代表其他人的收獲就小了。
大明在經濟上,其實呈現出長江經濟帶與運河經濟帶的交匯的趨勢。運河上的通州,臨清,清江浦,等一係列城市,都是非常繁華的。甚至是一些城市最繁華的時代,比如清江浦。當時是大明鼎鼎的繁華地帶,在後世都沒有人聽過來。
通州是運河最北端,依靠運河,不管是官麵還是民間都是相當富裕的。更不要說多少年沒有戰亂了,上一次戰亂,還是正德年間劉六劉七之亂。掐指一算也都是四十年前的事情了。
當然了,通州有劉六劉七的遺產。就是通州城牆。
在劉六劉七之亂後,整個北方都出現了一波加固城池的高潮。包括通州城在內,沒有城牆的修建城牆,有城牆的翻修城牆。如果看地方誌的話,就會發現河北地區很多城池都是這個時代重建或者翻修的。
這一份遺產,也救了通州。
四十年前加固的城池,雖然不敢說天下第一流的城池,但是絕對不是而今的韃子能夠攻克的。即便城中並沒有多少士卒,大多都是王抒臨時征召的民壯,當地壯丁百姓。但是依靠通州城也足以自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