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回京
決定戰士勝負的地方是戰場,而決定官員成敗的戰場是京師。
邊關的戰事已經告一段落。但是明眼人都知道,這是一場中場休息。但是決定關於這一場戰事的成敗關鍵卻在京師。
翁萬達不敢怠慢。甚至將戰事掃尾的一些工作都交代給其他人處置,自己匆匆回京。甚至還在周夢臣之前。
翁萬達回京之後,先到宮門報名求見。
這就是外官入京的慣例。要讓皇帝知道。
但是在嘉靖朝這已經成為虛文了。原因很簡單。在別的皇帝任內,或許會將外臣叫過來,見上一麵,詢問一下外麵的情況如何。但是在嘉靖朝這樣的情況,幾乎不可能出現。
從入京到出京之間,能見上皇帝一麵,就已經是皇恩浩蕩了。
翁萬達也是一樣的。
在宮門留下名字之後。才是他來京師的正事。
還不等他離開宮門,就有一個一身錦衣的仆人說道:“翁大人。我家老爺有請。”
這個仆役帶著幾分趾高氣昂,雖然口中說著大人,但是看他的眼神總是斜裏看人,似乎長在腦門上一樣。、
翁萬達小心翼翼的問道:“你家大人是?”
這個仆役說道:“我家大人就是當朝首輔。”
翁萬達說道:“嚴公?”
這個仆役說道:“正是。”
翁萬達嘴裏有幾分苦澀。
其實翁萬達這一次來京,就是要見嚴嵩。蓋因,而今他是生死榮辱,就在嚴嵩一念之間了。這與他打得仗怎麽樣是沒有關係的。如果朝廷公正的來評判的話,翁萬達這一次自然是有失水準的。但是也是事出有因。
大明大部分文官其實都不會打仗的。會打仗的人僅僅是少數的。大多數文帥所謂的勝利,其實就是以絕對優勢的兵力,將韃子趕走便是了。這種戰事,隻要事前布置得當。戰時沉得住起,不瞎指揮,大部分文官都能做到。
但是一旦沒有絕對兵力優勢,甚至處於兵力劣勢,麵對動態的戰場,很多所謂的文帥都要抓瞎。
當然了,不是沒有文官比武將還能打的,以文官封爵的三王,王驥,王越,王陽明。以及盧象升,孫傳庭這樣赫赫有名的統帥。但是出名的都是少數。大部分文官都不行。即便是劉天和黑水大捷,其實也有相當一部分是因為劉天和與周尚文將相和,劉天和敢於放權。能讓周尚文百分百的發揮能力。
不過領導能力也算是主將能力的一種。不過大部分文官看不起武將,以為武將粗鄙。覺得自己勝他們百倍。但是真打起來,進退失據,狼狽不堪,反而說下麵武將不肯用命。
翁萬達雖然曆任邊臣十幾年,但卻不出這樣範圍。
隻是他之前從來沒有遇見過這樣局麵。韃子實力居然比官軍還強,他能維持住局麵不大崩,已經是他的能力極限了。
公正的評判,翁萬達最多罷官去職,罪不至死。
隻是朝廷評判如何,很多時候都在嚴嵩的筆尖。
此刻可不是嚴嵩要他生他生,要他死他死嗎?
翁萬達從廣西起家,一直是邊臣。與朝廷各大員走的都不是太近的。即便是夏言也是一樣的。所以嚴嵩上位之後,一直在拉攏嚴嵩。卻是嚴嵩也知道自己的缺點。夏言在的時候,夏言控製九邊大多數將領。整個九邊的戰略思想都是控製在夏言手中的。
而嚴嵩上位之後,作為首輔,對大明最重要的軍事方麵,豈能不加以控製。隻是嚴嵩不大懂行軍打仗。當然了,夏言也不懂,這個時候看得就是首輔識人的眼光了。
夏言挑中的曾銑。嚴嵩挑中的是翁萬達。看翁萬達的履曆,從廣西起家。從安南之征,這一戰雖然沒有打成,最後因此被時人認為有用兵之能,後來曆任西北,當過陝西巡撫,後來一步步到了宣大總督,可以說天下邊臣之首了。
大明不是大清,隻有三邊總督,兩廣總督,宣大總督,河道總督幾個,其餘都是不怎麽常設的總督。
雖然比朝中的尚書們稍稍低一點,但也勉強能稱之為文官大佬了。是有自己的選擇權的。
嚴嵩對曾銑的手段,可讓很多邊臣都兔死狐悲。
翁萬達也是一樣。
這才一直在暗中拉拉扯扯的。翁萬達不想徹底上嚴嵩的船。卻又不想得罪嚴嵩。否則嚴嵩一開始就想讓他當兵部尚書,他拖拖拉拉這麽長時候還沒有卸任宣大總督。固然是宣大總督作為大明最重要的邊臣。責任重大,事務繁多。但未必不是翁萬達內心之中,其實並不是很情願的。、
升官未必是好事。
隻是此刻,他已經沒有選擇了。
隻能說道:“請帶路。”
在嚴府嚴嵩滿臉堆笑的站在滴水簷下,見翁萬達過來,連忙上前幾步,笑道:“我候翁兄數月,翁兄終於來了。讓我好等啊。”
翁萬達連忙說道:“嚴公,這是翁某的錯,翁某的
錯。”
嚴嵩一手抓住翁萬達的手,一副親密無間的樣子,說道:“哪裏哪裏,九邊之重半在宣大。宣大為北京門戶,沒有翁兄在,北京都睡不好覺。翁兄不將宣大的事情處理好了。自然不會來京師上任。”
這一句話看似親密無間。
但是翁萬達聽的冷汗都出來了。
嚴嵩依然麵不改色,滿臉的笑意就要堆出來了。說道:“不過,翁兄也要知道輕重。宣大之重,卻也比不及大司馬之重。”
<a id="wzsy" href="http://www.cxzww.com">cxzww.com</a>
明代人喜歡用古稱,所謂的大司馬,就是兵部尚書的古稱。
翁萬達隻能陪笑道:“這是翁某不識大體,不昧大局。”
嚴嵩與翁萬達主客落定,嚴嵩嘴角有一絲勝利的微笑,說道:“如此說來。翁兄已經決定到兵部上任了?”
翁萬達雖然無奈,但也知道,他這一點頭,就意味著今後身上嚴黨的標簽就擦不掉了。但是思來想去,內心之中有些無奈說道:“嚴公需要我什麽時候上任,我就什麽時候上任。隻是這一次韃子入侵。宣大損失慘重。還請大人在陛下麵前美言幾句?”
嚴嵩說道:“邊疆的苦處我是知道的。年年被亂。是很不容易。百姓不容易,翁兄也不容易,聽說周尚文也去了。更不容易。不過,這一次我難,韃子更難。不管怎麽說,是打贏了。總是好的。”
“打贏了------”翁萬達一時間愣住了。不知道該說什麽好了。
雖然翁萬達在內心之中給自己找了千萬個理由。但是有一點,他無論如何無法否定。那就是這其實是一場敗仗。在兵事上,翁萬達還是比較務實的。但是他萬萬沒有想到,到了嚴嵩這裏卻是這個說法。
在翁萬達繳納了投名狀之後。嚴嵩給他回禮,讓他有些接受不了。
嚴嵩說道:“是打贏了,韃子氣勢洶洶而來,損兵折將而去。頓兵於堅城之下,險死還生,才尋得一條生路,聽說俺答都被氣病了。”
翁萬達可以說是俺答真正的對手。對俺答各方麵的情況最為了解了。他從來沒有聽過這樣的話,下意思的問道:“這消息從什麽地方來的?我怎麽不知道。”
嚴嵩說道:“我也不知道。俺答也不會向朝廷上奏。有些事情,自然是我說什麽就是什麽?翁兄,你就放一百個心吧。這一次,你非但無過,反而是有功之臣。”
嚴嵩在這一句話說的是相當直白了。直白的讓翁萬達一時間無法控製自己的表情,露出一個驚愕的神色。
決定戰士勝負的地方是戰場,而決定官員成敗的戰場是京師。
邊關的戰事已經告一段落。但是明眼人都知道,這是一場中場休息。但是決定關於這一場戰事的成敗關鍵卻在京師。
翁萬達不敢怠慢。甚至將戰事掃尾的一些工作都交代給其他人處置,自己匆匆回京。甚至還在周夢臣之前。
翁萬達回京之後,先到宮門報名求見。
這就是外官入京的慣例。要讓皇帝知道。
但是在嘉靖朝這已經成為虛文了。原因很簡單。在別的皇帝任內,或許會將外臣叫過來,見上一麵,詢問一下外麵的情況如何。但是在嘉靖朝這樣的情況,幾乎不可能出現。
從入京到出京之間,能見上皇帝一麵,就已經是皇恩浩蕩了。
翁萬達也是一樣的。
在宮門留下名字之後。才是他來京師的正事。
還不等他離開宮門,就有一個一身錦衣的仆人說道:“翁大人。我家老爺有請。”
這個仆役帶著幾分趾高氣昂,雖然口中說著大人,但是看他的眼神總是斜裏看人,似乎長在腦門上一樣。、
翁萬達小心翼翼的問道:“你家大人是?”
這個仆役說道:“我家大人就是當朝首輔。”
翁萬達說道:“嚴公?”
這個仆役說道:“正是。”
翁萬達嘴裏有幾分苦澀。
其實翁萬達這一次來京,就是要見嚴嵩。蓋因,而今他是生死榮辱,就在嚴嵩一念之間了。這與他打得仗怎麽樣是沒有關係的。如果朝廷公正的來評判的話,翁萬達這一次自然是有失水準的。但是也是事出有因。
大明大部分文官其實都不會打仗的。會打仗的人僅僅是少數的。大多數文帥所謂的勝利,其實就是以絕對優勢的兵力,將韃子趕走便是了。這種戰事,隻要事前布置得當。戰時沉得住起,不瞎指揮,大部分文官都能做到。
但是一旦沒有絕對兵力優勢,甚至處於兵力劣勢,麵對動態的戰場,很多所謂的文帥都要抓瞎。
當然了,不是沒有文官比武將還能打的,以文官封爵的三王,王驥,王越,王陽明。以及盧象升,孫傳庭這樣赫赫有名的統帥。但是出名的都是少數。大部分文官都不行。即便是劉天和黑水大捷,其實也有相當一部分是因為劉天和與周尚文將相和,劉天和敢於放權。能讓周尚文百分百的發揮能力。
不過領導能力也算是主將能力的一種。不過大部分文官看不起武將,以為武將粗鄙。覺得自己勝他們百倍。但是真打起來,進退失據,狼狽不堪,反而說下麵武將不肯用命。
翁萬達雖然曆任邊臣十幾年,但卻不出這樣範圍。
隻是他之前從來沒有遇見過這樣局麵。韃子實力居然比官軍還強,他能維持住局麵不大崩,已經是他的能力極限了。
公正的評判,翁萬達最多罷官去職,罪不至死。
隻是朝廷評判如何,很多時候都在嚴嵩的筆尖。
此刻可不是嚴嵩要他生他生,要他死他死嗎?
翁萬達從廣西起家,一直是邊臣。與朝廷各大員走的都不是太近的。即便是夏言也是一樣的。所以嚴嵩上位之後,一直在拉攏嚴嵩。卻是嚴嵩也知道自己的缺點。夏言在的時候,夏言控製九邊大多數將領。整個九邊的戰略思想都是控製在夏言手中的。
而嚴嵩上位之後,作為首輔,對大明最重要的軍事方麵,豈能不加以控製。隻是嚴嵩不大懂行軍打仗。當然了,夏言也不懂,這個時候看得就是首輔識人的眼光了。
夏言挑中的曾銑。嚴嵩挑中的是翁萬達。看翁萬達的履曆,從廣西起家。從安南之征,這一戰雖然沒有打成,最後因此被時人認為有用兵之能,後來曆任西北,當過陝西巡撫,後來一步步到了宣大總督,可以說天下邊臣之首了。
大明不是大清,隻有三邊總督,兩廣總督,宣大總督,河道總督幾個,其餘都是不怎麽常設的總督。
雖然比朝中的尚書們稍稍低一點,但也勉強能稱之為文官大佬了。是有自己的選擇權的。
嚴嵩對曾銑的手段,可讓很多邊臣都兔死狐悲。
翁萬達也是一樣。
這才一直在暗中拉拉扯扯的。翁萬達不想徹底上嚴嵩的船。卻又不想得罪嚴嵩。否則嚴嵩一開始就想讓他當兵部尚書,他拖拖拉拉這麽長時候還沒有卸任宣大總督。固然是宣大總督作為大明最重要的邊臣。責任重大,事務繁多。但未必不是翁萬達內心之中,其實並不是很情願的。、
升官未必是好事。
隻是此刻,他已經沒有選擇了。
隻能說道:“請帶路。”
在嚴府嚴嵩滿臉堆笑的站在滴水簷下,見翁萬達過來,連忙上前幾步,笑道:“我候翁兄數月,翁兄終於來了。讓我好等啊。”
翁萬達連忙說道:“嚴公,這是翁某的錯,翁某的
錯。”
嚴嵩一手抓住翁萬達的手,一副親密無間的樣子,說道:“哪裏哪裏,九邊之重半在宣大。宣大為北京門戶,沒有翁兄在,北京都睡不好覺。翁兄不將宣大的事情處理好了。自然不會來京師上任。”
這一句話看似親密無間。
但是翁萬達聽的冷汗都出來了。
嚴嵩依然麵不改色,滿臉的笑意就要堆出來了。說道:“不過,翁兄也要知道輕重。宣大之重,卻也比不及大司馬之重。”
<a id="wzsy" href="http://www.cxzww.com">cxzww.com</a>
明代人喜歡用古稱,所謂的大司馬,就是兵部尚書的古稱。
翁萬達隻能陪笑道:“這是翁某不識大體,不昧大局。”
嚴嵩與翁萬達主客落定,嚴嵩嘴角有一絲勝利的微笑,說道:“如此說來。翁兄已經決定到兵部上任了?”
翁萬達雖然無奈,但也知道,他這一點頭,就意味著今後身上嚴黨的標簽就擦不掉了。但是思來想去,內心之中有些無奈說道:“嚴公需要我什麽時候上任,我就什麽時候上任。隻是這一次韃子入侵。宣大損失慘重。還請大人在陛下麵前美言幾句?”
嚴嵩說道:“邊疆的苦處我是知道的。年年被亂。是很不容易。百姓不容易,翁兄也不容易,聽說周尚文也去了。更不容易。不過,這一次我難,韃子更難。不管怎麽說,是打贏了。總是好的。”
“打贏了------”翁萬達一時間愣住了。不知道該說什麽好了。
雖然翁萬達在內心之中給自己找了千萬個理由。但是有一點,他無論如何無法否定。那就是這其實是一場敗仗。在兵事上,翁萬達還是比較務實的。但是他萬萬沒有想到,到了嚴嵩這裏卻是這個說法。
在翁萬達繳納了投名狀之後。嚴嵩給他回禮,讓他有些接受不了。
嚴嵩說道:“是打贏了,韃子氣勢洶洶而來,損兵折將而去。頓兵於堅城之下,險死還生,才尋得一條生路,聽說俺答都被氣病了。”
翁萬達可以說是俺答真正的對手。對俺答各方麵的情況最為了解了。他從來沒有聽過這樣的話,下意思的問道:“這消息從什麽地方來的?我怎麽不知道。”
嚴嵩說道:“我也不知道。俺答也不會向朝廷上奏。有些事情,自然是我說什麽就是什麽?翁兄,你就放一百個心吧。這一次,你非但無過,反而是有功之臣。”
嚴嵩在這一句話說的是相當直白了。直白的讓翁萬達一時間無法控製自己的表情,露出一個驚愕的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