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五章   格物致知


    一枚正陽門圖案濃縮在一寸之間。用了彩色套印技術。全工筆勾勒,乃是宮廷畫師的手筆,界圖風格。就是,類似於清明上河圖的風格。如果上麵沒有油光。甚至讓周夢臣感覺到好像是後世郵票的感覺。


    沒錯。這就是周夢臣一力打造出來的郵票。


    那是一套北京九門的圖案。分別代表不同的麵值。投遞不同地方,要貼不同郵票,這都是按路程算的。有整有零。像後世那樣一張郵票通行全國是不可能的。


    治大國如烹小鮮。


    周夢臣算是明白了。


    即便是僅僅是一個驛傳改革。裏麵牽涉利益太多了。單單是一個改革驛票,就弄出很多的事情。周夢臣與各部商議,還有關注如何印刷與防偽等等。


    總之,各種糾葛讓人頭大。楊繼盛衝鋒在前,發揮出頭鐵不怕得罪人的特征,為周夢臣吸引了很多火力,還是讓這個小小的改革,快不起來。好容易才確定了,嘉靖二十八年正月,才開始正式推行。


    倒是,周夢臣推出郵票體係。不得罪人。周夢臣製定一出套完整的郵票分潤的組體係之後,很容易就被推行了。比如郵票多少錢,下麵每一個遞鋪,送一封書信多少錢等等。


    甚至對於很多下麵的人來說,對郵票體係也很歡迎。


    因為送公文是無償的,雖然有公食銀,但是驛站體係一直是虧損的,但是問題是下麵再虧損,當官的該撈錢,還是要撈錢的,那他們的錢是從什麽地方來的。有相當一部分都是從下麵人的工食銀中來的。


    郵票體係每一封書信或者報刊的錢都不多,好歹是細水長流,而且這還是新東西,很多官員還沒有想到怎麽貪汙。


    最少這幾年,這個錢還是能到下麵辦事的人手中的。至於將來,就不好說了。


    唯一讓周夢臣擔心的是,新鮮事物,嚐試的人不多。周夢臣反而作為主管官員,帶來不少客戶。下麵都不覺得周夢臣在徇私。隻覺得周夢臣想為自己撐場麵。首先投遞的期刊,就是大醫精誠與格物致知。


    大醫精誠就不用說了。


    單單說格物致知。


    這是周夢臣與吳廷翰等人商議了好多少次,才定下的名字。


    首先格物致知這個詞,也是儒學爭鋒的焦點之一。理學與心學的分野之一。就是對這個詞解釋不同的。


    吳廷翰本來想用氣學的。


    但是周夢臣不想,費了好大功夫,才讓吳


    廷翰接受了這個名字。說什麽,氣學門戶之見太強。氣學要發揚廣大,就不該自我局限。應該廣開門庭。格物致知這四個字,天下讀書人無不知曉。


    但凡是讀書人對這四個字都是接受的。


    當然了,最重要的是,周夢臣覺得,這四個很物理。


    清末物理學,剛剛傳過來的時候,一度就被這個四個字代替。周夢臣將來將自己的思想灌輸進去,也不用改名字了。


    吳廷翰最後還是答應了。


    並主持了格物致知第一刊。


    其實格物致知第一刊,也沒有什麽好文章。無非是表明本刊的立場。吳廷翰寫了一篇,氣本論。內涵也就說整個世界都是由氣組成的。周夢臣在這吳廷翰指導之下,寫了一篇物上見理論。


    其實是周夢臣寫了一些關於科學實踐的一些文章。被吳廷翰修改了一番。拔高了思想。


    物上見理,是從儒家哲學範圍之中,回答了怎麽格物致知的問題。用現代的哲學來說,就是實踐得真知。


    格物致知,就是觀察事物本身,能得到道理。但是怎麽得到啊?就是將得到的道理,再令實物去驗證一遍。就是物上見理,一下子讓周夢臣科學理論在儒學之中有了理論支持。


    <a id="wzsy" href="https://m.ranwena.net">燃文</a>


    不要小看著一篇文章。


    之前周夢臣的學問,可以被人視為旁門左道。而這一篇文章,正式將周夢臣所有學問列入氣學門庭。成為了正正經經的學問。


    單單是這一點的改變,就打開了周夢臣的科學學說,向大明士大夫傳播的大門。


    這是周夢臣無論怎麽努力都不能得到的待遇。


    這讓周夢臣對吳廷翰這個師兄感激非常。


    不過,吳廷翰忙完這一切之後,也就準備回家了。


    用吳廷翰來說,這一次來北京,本來就是意料之外。而今什麽事情就辦完了,他就不在北京討人厭了。


    周夢臣留了幾次。也留不住。


    隻能親自送他出京。


    一路送到了通州。


    在運河登船之前。吳廷翰找周夢臣深談一般。


    吳廷翰說道:“周師弟,今日一別,你我師兄弟不知道何日才能再見,有些話,雖然不好聽。但是我還是要說的。”


    周夢臣躬身說道:“師兄,有什麽話盡管說來。我洗耳恭聽。”


    吳廷翰說道:“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唯之器。我雖然覺得道器之間,不能以上下而論,道中有器,器中有道。但是君子不器


    這四個字,還是要謹記的。你的天資很好,我從來沒有見過,你如此思維敏捷,舉一反三,短短數日,似乎將氣學上下,融匯貫通。隻可惜,你根底不純。心有雜念。乃是少時,沒有得了好老師傳承,從根子上就缺了太多太多的。”


    周夢臣立即躬身說道:“師兄說的是。”


    古代中國人與現代中國人的思想有太大的差別了。如果是士大夫與現代高學曆人群之前的思想,又是天差地別。周夢臣來到明代之後,已經補上了很多課程,史書,經學。乃至各類典故,諸子百家,都讀了不少。


    但是本性是很難改變。


    特別是對於已經形成完成價值觀的人來說。所以這些到明代讀的東西,隻是錦上添花,不可能改變他根本的思想。


    吳廷翰敏銳察覺了這一點,說道:“氣學後輩之中,你是最能將氣學發揚廣大的。很多東西,一點差錯都不能用,除非今後你一直躲在背後寫文章。卻是不可能的。今後,定然辯難的場合。你一旦挫於敵手,不知道做多少事情,才能挽回的。勉之,勉之,今後寫信也方便了。你有什麽問題,不管千山萬水,都能寫信給我。我辜負老師。隻能寄希望於你了。”


    周夢臣說道:“師弟明白。定然將氣學發揚光大。”


    隻是他心下卻有幾分慚愧。


    因為周夢臣已經下定決心苦學氣學。倒不是為了掌握氣學。而是準備替代氣學。準備李代桃僵。氣學是有很強的唯物的性質,但並不是全部。比如吳廷翰對於厲鬼這個話題,有一些意見,都很成問題。


    周夢臣準備將未來的唯物主義學說,對氣學進行完全的替代。


    這就要對氣學進行整合,將不符合唯物主義的東西,進行揚棄,這裏麵需要很多功夫。特別是對於儒學根底不深的周夢臣來說。


    隻是如此一來,進行周夢臣一係列魔改的氣學,還是原來的氣學嗎?


    周夢臣不知道。他對吳廷翰內心之中有幾分慚愧。隻是再慚愧,該做的還是要做的。


    周夢臣送走吳廷翰之後,就沉下心來做事。一方麵在兵部與人扯皮,推進驛站改革,一方麵與楊宏量一起完善曆法。還推進蒸汽機的研究,同時還將自己之前一些成果,在符合氣學概念的同時,進行一些文字上的修改,一點點的發表在格物致知之上,進行自己的傳播科學,篡改氣學大計劃。


    日子過的很充實。他甚至一度希望能一直如此充實下去。


    隻是終究是不可能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奮鬥在大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名劍山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名劍山莊並收藏奮鬥在大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