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九章 天生我門中人
吳廷翰說道:“夏公目光如炬。你果然是天生我門中人。”
“太極之說,眾說紛紜,幾乎一家有一家的說法,一人有一人的說法,縱然一門之中,也因人而異。而此問正是而今,學問之分野。我門之所謂是氣學,就是因為我門認為,太極即氣,舍氣之外,別無他物。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而八卦,從之有萬物周流,無不秉氣而生,氣盡而亡。”
周夢臣聽的雙眼發亮。
雖然周夢臣承認,吳廷翰這個氣的概念,其實也是有一些神秘學的。比如氣運這東西?就是基於氣學的概念闡發的。
但是,周夢臣卻發現,如果他將氣理解為物質性,就能完美代入了。
太極即氣。就是世界的根本屬性是物質性。
“而理學之論,說太極是一陰一陽謂之道。太極就是天理的完美體現。此固然是有誤入歧途之處。暫且不論,唯有陽明之論,荒謬之極,根本否定太極本為太初之意,反而說什麽,太極元無極,心極生萬物。簡直是不可理喻。”
周夢臣剛剛開始,還不明白。但是聽了吳廷翰的講解。這才明白了一點。
吳廷翰作為一個大學問家,他對心學與理學的態度是不一樣的,認為理學有很多地方是偏了。但還是承認有些地方是大有道理的。但是對心學根本是厭惡之極。恨不得鳴鼓擊之而後快。
不過,周夢臣也明白一點。
實在是雙方學說之上,水火不容。
理學與氣學的太極概念,本質是上太初,也就是世界由無極轉化而來,最開始的樣子,也就是太極。但是王陽明的解釋,將太極視為良心,也就是人心的本然狀態。也是心學追求的至高境界。
這種理念上的南轅北轍。比華山劍氣之爭還嚴重一百倍。
還好這不是高武世界,否則兩邊非殺個你死我活不可。這也是為什麽羅欽順與王陽明一輩子都在論戰。王陽明死了,與王陽明的弟子,也爭論不休。實在是理念上不可調和。
<a id="wzsy" href="http://www.siluke.com">siluke.com</a>
而周夢臣也忽然明白。三大學派之中。隻有氣學與他完美契合。
理學雖然已經僵而不死,但是本質上,還是在講一些物質性的。心學更多是講心,而不是物,與科學有者根本上的邏輯衝突。
周夢臣說道:“吳先生,學問精深,在下佩服之極。願從門下聽講。”
吳廷翰見狀,心中寬慰幾分,看得出來,周
夢臣的言語之中,有了幾分真心實意。不過,他還沒有接受,說道:“不急。你認可我這個老師了。我還要問問你的學業,我總要知道,你學問如何?才因材施教?”
周夢臣說道:“老師,想問什麽?”
吳廷翰說道:“不是我聽什麽?而是你講什麽?學問之道,從無頓悟可言。無非是從一到貫,而後以一貫之。夫子之學,以一貫之,仁恕而已。你也是名聲在外。你的學問以何理貫之?”
周夢臣一時間又被問住了。
這是他從來沒有想過的問題。
一時間又陷入苦思冥想之中。
其實這才吳廷翰真正的考題。很多人做事做了一輩子,都不知道自己做了些什麽?臨終之前,讓他總結人生,也總結不出來什麽?無非是娶媳婦生孩子贍養父母雲雲。
這樣的人生,似乎換上一個名字,就可以被代替。
很多做學問的人,一輩子都沒有想過自己學了什麽做了一些什麽?
這種自我審視,是一個人想要成長最關鍵的一點。
周夢臣之前從來沒有在意過。或者他根本沒有深入思考過科學的本質是什麽?他隻是將後世學到的東西,一五一十的在這個時代複刻而已。至於其中一些道理,是別人總結推廣的。他也是知道的。
但是這種道理基於什麽根基。或者哲學背景,卻是周夢臣沒有注意過的。
周夢臣深思道:“我這些東西可以用科學來概括。但是科學又是什麽?”
科學在教科書上是有概念解釋的,但是這裏提起來卻有些不合適。
周夢臣陷入深思之中。好一陣子,說道:“先生,在我看來,我的學問就是物理之學。”
“氣在理先,氣聚為物,一物當有一物之理。朱子雲,格物致知。何以格物,則引入數學之論。專研一物之理,並因其理而用之。”
吳廷翰說道:“如何用之?比如,我觀你天文曆算之學,也算是天下第一,因何而用之?”
周夢臣說道:“這簡單,應用有二,第一是曆法。第二就是觀星定位之法。不管是海洋上,還是陸地之上。”
這可算是進入周夢臣的範圍之內。
說實話,在這種高大上的哲學範圍之內,周夢臣是吳廷翰的弟弟。很多東西,周夢臣根本不明白,不理解。更重要是先入為主。
是的,周夢臣腦袋裏麵早就有一套唯物主義哲學了。他來解析吳廷翰的氣學,根本就是將
氣學先翻譯成後世所能理解的哲學概念,然後再解析,將自己的想法也通過一次翻譯,成為吳廷翰所能理解的哲學概念。
就好比,唯物唯心這兩個概念。在中國古代哲學之中根本沒有。
很多學說都很難用這兩個概念來衡量。
比如理學,更是兩者夾雜。一邊承認世界是物質的,要格物致知。一邊認定天理是超物質的。總之,用這兩個概念來衡量難免磕磕碰碰的。
但是說到了科學的具體應用。周夢臣腦袋裏麵就有太多太多的案例了。
周夢臣先以這一次天文曆法所建立的經緯度體係而論,說明經緯度在航海等行為之中重要性。甚至有這一種定位辦法,可以深入之前,不能去的地方。比如深海之中。
摒棄而今大多沿著海岸線航行的航海方式。
吳廷翰眼睛一挑,有些意外,他家住無為,也算是在長江邊上,對航海並不是太陌生的。畢竟隔著長江就是南京。而南京在明初可是鄭和下西洋的後勤基地。吳廷翰對航海也是有所耳聞的。
吳廷翰說道:“此言當真?”
周夢臣說道;“弟子不敢有一句虛言。此事不難驗證。隻是而今不好驗證。這樣吧,請先生跟隨弟子來。弟子讓你看看其他的應用。”
隨即周夢臣將關於力學機械的一些知識,一五一十的說給吳廷翰聽。周夢臣唯恐通不過吳廷翰的考核。於是賣力之極。隻是即便周夢臣毫無保留,這吳廷翰也過當初一學就會的年齡。
僅僅是聽了一個耳熟而已。
周夢臣隨即帶著吳廷翰離開了家裏,來到了軍器監。
而今周夢臣雖然已經確定離開軍器監,但聖旨還沒有下。周夢臣依然是軍器監的老大。而今即便他不是了。以周夢臣在軍器監的影響力,帶一個人在這裏參觀,也是小菜一碟。
周夢臣帶著吳廷翰從頭到尾參觀一遍,一邊參觀,一邊解說。說這個運用了什麽原理,這個運用了什麽原理,甚至當場給吳廷翰做出一番驗算。得出一個結果,然後借著這裏的機器驗證。從而證明自己的理論是正確的。
吳廷翰一時間有些恍惚。
這個時候,吳廷翰才算是真正了解了周夢臣天文曆算,還有機械之學,天下第一是一個什麽概念的。
在吳廷翰看來,周夢臣設計的機器,在精巧上未必是第一,但是有一種特別的力量感,隻是一時間吳廷翰不能察覺這種力量感從何而生。
吳廷翰說道:“夏公目光如炬。你果然是天生我門中人。”
“太極之說,眾說紛紜,幾乎一家有一家的說法,一人有一人的說法,縱然一門之中,也因人而異。而此問正是而今,學問之分野。我門之所謂是氣學,就是因為我門認為,太極即氣,舍氣之外,別無他物。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而八卦,從之有萬物周流,無不秉氣而生,氣盡而亡。”
周夢臣聽的雙眼發亮。
雖然周夢臣承認,吳廷翰這個氣的概念,其實也是有一些神秘學的。比如氣運這東西?就是基於氣學的概念闡發的。
但是,周夢臣卻發現,如果他將氣理解為物質性,就能完美代入了。
太極即氣。就是世界的根本屬性是物質性。
“而理學之論,說太極是一陰一陽謂之道。太極就是天理的完美體現。此固然是有誤入歧途之處。暫且不論,唯有陽明之論,荒謬之極,根本否定太極本為太初之意,反而說什麽,太極元無極,心極生萬物。簡直是不可理喻。”
周夢臣剛剛開始,還不明白。但是聽了吳廷翰的講解。這才明白了一點。
吳廷翰作為一個大學問家,他對心學與理學的態度是不一樣的,認為理學有很多地方是偏了。但還是承認有些地方是大有道理的。但是對心學根本是厭惡之極。恨不得鳴鼓擊之而後快。
不過,周夢臣也明白一點。
實在是雙方學說之上,水火不容。
理學與氣學的太極概念,本質是上太初,也就是世界由無極轉化而來,最開始的樣子,也就是太極。但是王陽明的解釋,將太極視為良心,也就是人心的本然狀態。也是心學追求的至高境界。
這種理念上的南轅北轍。比華山劍氣之爭還嚴重一百倍。
還好這不是高武世界,否則兩邊非殺個你死我活不可。這也是為什麽羅欽順與王陽明一輩子都在論戰。王陽明死了,與王陽明的弟子,也爭論不休。實在是理念上不可調和。
<a id="wzsy" href="http://www.siluke.com">siluke.com</a>
而周夢臣也忽然明白。三大學派之中。隻有氣學與他完美契合。
理學雖然已經僵而不死,但是本質上,還是在講一些物質性的。心學更多是講心,而不是物,與科學有者根本上的邏輯衝突。
周夢臣說道:“吳先生,學問精深,在下佩服之極。願從門下聽講。”
吳廷翰見狀,心中寬慰幾分,看得出來,周
夢臣的言語之中,有了幾分真心實意。不過,他還沒有接受,說道:“不急。你認可我這個老師了。我還要問問你的學業,我總要知道,你學問如何?才因材施教?”
周夢臣說道:“老師,想問什麽?”
吳廷翰說道:“不是我聽什麽?而是你講什麽?學問之道,從無頓悟可言。無非是從一到貫,而後以一貫之。夫子之學,以一貫之,仁恕而已。你也是名聲在外。你的學問以何理貫之?”
周夢臣一時間又被問住了。
這是他從來沒有想過的問題。
一時間又陷入苦思冥想之中。
其實這才吳廷翰真正的考題。很多人做事做了一輩子,都不知道自己做了些什麽?臨終之前,讓他總結人生,也總結不出來什麽?無非是娶媳婦生孩子贍養父母雲雲。
這樣的人生,似乎換上一個名字,就可以被代替。
很多做學問的人,一輩子都沒有想過自己學了什麽做了一些什麽?
這種自我審視,是一個人想要成長最關鍵的一點。
周夢臣之前從來沒有在意過。或者他根本沒有深入思考過科學的本質是什麽?他隻是將後世學到的東西,一五一十的在這個時代複刻而已。至於其中一些道理,是別人總結推廣的。他也是知道的。
但是這種道理基於什麽根基。或者哲學背景,卻是周夢臣沒有注意過的。
周夢臣深思道:“我這些東西可以用科學來概括。但是科學又是什麽?”
科學在教科書上是有概念解釋的,但是這裏提起來卻有些不合適。
周夢臣陷入深思之中。好一陣子,說道:“先生,在我看來,我的學問就是物理之學。”
“氣在理先,氣聚為物,一物當有一物之理。朱子雲,格物致知。何以格物,則引入數學之論。專研一物之理,並因其理而用之。”
吳廷翰說道:“如何用之?比如,我觀你天文曆算之學,也算是天下第一,因何而用之?”
周夢臣說道:“這簡單,應用有二,第一是曆法。第二就是觀星定位之法。不管是海洋上,還是陸地之上。”
這可算是進入周夢臣的範圍之內。
說實話,在這種高大上的哲學範圍之內,周夢臣是吳廷翰的弟弟。很多東西,周夢臣根本不明白,不理解。更重要是先入為主。
是的,周夢臣腦袋裏麵早就有一套唯物主義哲學了。他來解析吳廷翰的氣學,根本就是將
氣學先翻譯成後世所能理解的哲學概念,然後再解析,將自己的想法也通過一次翻譯,成為吳廷翰所能理解的哲學概念。
就好比,唯物唯心這兩個概念。在中國古代哲學之中根本沒有。
很多學說都很難用這兩個概念來衡量。
比如理學,更是兩者夾雜。一邊承認世界是物質的,要格物致知。一邊認定天理是超物質的。總之,用這兩個概念來衡量難免磕磕碰碰的。
但是說到了科學的具體應用。周夢臣腦袋裏麵就有太多太多的案例了。
周夢臣先以這一次天文曆法所建立的經緯度體係而論,說明經緯度在航海等行為之中重要性。甚至有這一種定位辦法,可以深入之前,不能去的地方。比如深海之中。
摒棄而今大多沿著海岸線航行的航海方式。
吳廷翰眼睛一挑,有些意外,他家住無為,也算是在長江邊上,對航海並不是太陌生的。畢竟隔著長江就是南京。而南京在明初可是鄭和下西洋的後勤基地。吳廷翰對航海也是有所耳聞的。
吳廷翰說道:“此言當真?”
周夢臣說道;“弟子不敢有一句虛言。此事不難驗證。隻是而今不好驗證。這樣吧,請先生跟隨弟子來。弟子讓你看看其他的應用。”
隨即周夢臣將關於力學機械的一些知識,一五一十的說給吳廷翰聽。周夢臣唯恐通不過吳廷翰的考核。於是賣力之極。隻是即便周夢臣毫無保留,這吳廷翰也過當初一學就會的年齡。
僅僅是聽了一個耳熟而已。
周夢臣隨即帶著吳廷翰離開了家裏,來到了軍器監。
而今周夢臣雖然已經確定離開軍器監,但聖旨還沒有下。周夢臣依然是軍器監的老大。而今即便他不是了。以周夢臣在軍器監的影響力,帶一個人在這裏參觀,也是小菜一碟。
周夢臣帶著吳廷翰從頭到尾參觀一遍,一邊參觀,一邊解說。說這個運用了什麽原理,這個運用了什麽原理,甚至當場給吳廷翰做出一番驗算。得出一個結果,然後借著這裏的機器驗證。從而證明自己的理論是正確的。
吳廷翰一時間有些恍惚。
這個時候,吳廷翰才算是真正了解了周夢臣天文曆算,還有機械之學,天下第一是一個什麽概念的。
在吳廷翰看來,周夢臣設計的機器,在精巧上未必是第一,但是有一種特別的力量感,隻是一時間吳廷翰不能察覺這種力量感從何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