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詔獄中
進詔獄探視這一件事情,對於別人,或許是難於登天。但是對於周夢臣來說並不困難。
當然了,這也是陸炳有意手下留情,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所以,周夢臣才有機會通過陸煥的關係,來見夏言一麵。即便如此,也不敢光明正大來,而是等了幾日,在入夜之後,周夢臣提著一個飯盒,身穿一身鬥篷,將半個臉都遮擋在黑暗之中。
陸煥親自送他過來,走在詔獄深處,深深長廊裏麵,陸煥提著燈籠,在前麵引路,說道:“雖然下麵都打了招呼了,但時間還是不要太久為好。早點出來了。大家都放心。另外請周兄代家兄向夏閣老問一聲好,有些事情我陸家也是無能為力的。”
周夢臣說道:“我明白。”
陸煥忽然停住了腳步,說道:“到了。”
夏言的房間在詔獄最深處。但是待遇並不算不好。甚至在周夢臣看來,這比外麵一些客棧所謂的上房要好多了。
畢竟,這個房間,非王公大臣是沒有資格入住的。畢竟,並不是任何一個大臣,都能讓錦衣衛客客氣氣的善待。
周夢臣進了房間之中,陸煥就在外麵關門上鎖,說道:“等說完話,喊我開門。”
周夢臣隻見房間之中,一盞孤燈悠悠的亮著,夏言對著孤燈,看著一本書。似乎燈光不太亮,讓他不得不讓眼前往書本上湊。夏言見周夢臣來了,有些吃驚,他與周夢臣之間的交情不深,怎麽是周夢臣來見他,他心中一動,說道:“周大人此來,是奉陛下之命?”
<a id="wzsy" href="https://m.yawenba.net">雅文吧</a>
周夢臣躬身行禮,說道:“不是。是我有愧於夏公,這才想來見夏公一麵。當麵致歉。”
夏言說道:“哦。有什麽愧?”
周夢臣說道:“我在陛下麵前為夏公進言,隻是適得其反。令陛下-----令陛下------”麵對如此一個老人,直接告訴對方死訊。也太殘忍了一些。周夢臣一時間不知道該怎麽說?
夏言聽了。不動聲色,似乎早有預料了,說道:“如此說來,陛下已經有了定論了。”
周夢臣說道:“是。”
夏言說道:“你是怎麽說的?說來聽聽。”
周夢臣一五一十的將他在皇帝麵前講的話說了出來,三空二亂雲雲。
夏言說道:“三空也算是老生常談,虜亂不僅僅是今日,也沒有什麽好說的。不過,你為什麽說倭亂這麽嚴重,在我看來,不過區區疥癬之疾,
似乎也鬧不出什麽事情來。朱紈給我的文書,一直說平倭亂,是指日可待。”
周夢臣說道:“夏公有所不知。”隨即他將一些關於葡萄牙大航海的一些事跡,還有大規模走私貿易的種種,一五一十說給夏言聽了。
夏言聽得特別入神。
一時間,周夢臣有一種感覺。
感覺而今,不是在詔獄之中,而是內閣之中,眼前的這一個人還是內閣首輔。
夏言聽了,說道:“西夷之事,我亦有所感,隻是從來沒有人給我說得如此清晰明白。隻是你這些東西,又是從什麽地方知道?”
夏言當了這麽多年的內閣首輔,他的關係網遍布天下,有些方麵的消息,即便是錦衣衛也比不過夏言。而夏言對西夷並非沒有了解,而是拚湊不起來的一爪半鱗。像周夢臣這樣高屋建瓴,層次分明的論述,卻是聞所未聞的。
甚至恐怕葡萄牙一些高官都沒有這麽清醒的認識。
很多人都覺得曆史真相,隻有當時人才知道。
實際上卻是未必。一些曆史細節也唯有親曆者才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麽。但是對於曆史大趨勢,乃至於很多事情的影響,當時的人卻有一些當局者迷。曆史本身並不是那麽清晰可辨的。
就好像大明與西夷接觸。
在周夢臣口中,也是後世曆史學家的總結。站在曆史的高度上,其內容簡潔而有力度。即便夏言是當世第一流之人物,但是在他心中,西夷的一點小亂子,與明初的倭寇,並沒有什麽區別。
根本沒有想到這些。
周夢臣說道:“這-----”
隻是這個問題,讓周夢臣不知道該怎麽回答。
夏言見狀,輕輕一笑,說道:“那我就不問了。其實你師傅臨終的時候,給我寫過信,讓我幫你一二,從你到京,恩怨紛雜,我也沒有做到最長輩的責任。隻是萬萬沒有想到,我夏某人臨終之前,見到的最後一個人,是你。這樣吧。你如果覺得我這老朽的見識,還有一二可取之處。就說說你自己吧。讓我這長輩指點一二,也讓下去之後,見了你老師,也有話說。總不能失信於故人吧。”
周夢臣說道:“夏公,您不怪我?”
夏言說道:“無非一死,縱然沒有你,嚴嵩會讓活著?我夏某活著一日,嚴嵩一日也睡不著覺。這都是小節了。”他微微一頓,說道:“怎麽,你覺得我這個階下囚,不日下去的老家夥,沒有資格指點你嗎?”
其實,如
果沒有周夢臣將他勸諫皇帝的那一番話,說給夏言聽。還有對倭亂的獨特視角,夏言未必願意與周夢臣多說話。
夏言的傲氣,是滲透到骨子裏的。
即便而今,不日西去。夏言也未必看得起很多人。
周夢臣與夏言有過很多次接觸,但是從來沒有一次,是不設成見,開誠布公的說說話。而今夏言臨終之前,褪去了所有的身份,同樣也去了所有的成見,反而能客觀的看待周夢臣。
兩人才有談話的前提。
周夢臣立即說道:“晚輩不敢,隻是晚輩不知道從何說起?”
夏言說道:“為人之先,在於立誌。敢問你的誌向是什麽?”
周夢臣遲疑了。他的誌向很明顯。
那就是科學廣傳天下,最後成為大明官學,從而根植於中國社會之中,成為推動社會發展根基所在,從而改變曆史之上種種屈辱。隻是這話,周夢臣有些不敢在夏言麵前說。
畢竟,在周夢臣的印象之中,夏言在這上麵可是老頑固。因為很多觀點,對他有很多批評。而今這個時候,如果說出來,恐怕也得不了什麽好處。
而且周夢臣一點也不想與夏言吵。
這個時候再與夏言因為學術問題爭論一番,有什麽意思?
夏言嘴角微微一勾,說道:“怎麽?你是沒有誌向,還是覺得自己誌向卑劣之極,不敢在我麵前說?”
周夢臣聽了夏言的話,隻覺得某些人即便臨死,還是那麽討厭。忍不住說道:“夏公,何必激將。隻是我的誌向,夏公恐怕不愛聽。即便夏公這樣說,我就說了,我不過是想將我的學問發揚廣大,成為天下顯學,不才也能作為一代宗師,流傳百世。”
夏言聽了,頗有感歎,說道:“年輕真好。你的誌向不錯。”
周夢臣等著夏言的反駁,卻不想夏言卻這樣說。他忍不住問道:“夏公,您不是對我的學問一直有偏見?怎麽今日?”
夏言說道:“我夏言雖然精於禮製,但是倒是忙於庶務,多少年都沒有正正經經讀過書了,王陽明的學問還研究過一二,但是你周某人的學問,當時不過掃了一眼,哪裏來得及深究,哪裏又有什麽看法,或者偏見?”
“對你學問有偏見的,不是我夏言,而是大明首輔。而今我不是了。這事情,就留給別人去煩惱了。你明白?”
周夢臣聽了。心中有一些地方明白。有些地方卻不明白。說道:“晚輩愚鈍,還請夏公指點。”
進詔獄探視這一件事情,對於別人,或許是難於登天。但是對於周夢臣來說並不困難。
當然了,這也是陸炳有意手下留情,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所以,周夢臣才有機會通過陸煥的關係,來見夏言一麵。即便如此,也不敢光明正大來,而是等了幾日,在入夜之後,周夢臣提著一個飯盒,身穿一身鬥篷,將半個臉都遮擋在黑暗之中。
陸煥親自送他過來,走在詔獄深處,深深長廊裏麵,陸煥提著燈籠,在前麵引路,說道:“雖然下麵都打了招呼了,但時間還是不要太久為好。早點出來了。大家都放心。另外請周兄代家兄向夏閣老問一聲好,有些事情我陸家也是無能為力的。”
周夢臣說道:“我明白。”
陸煥忽然停住了腳步,說道:“到了。”
夏言的房間在詔獄最深處。但是待遇並不算不好。甚至在周夢臣看來,這比外麵一些客棧所謂的上房要好多了。
畢竟,這個房間,非王公大臣是沒有資格入住的。畢竟,並不是任何一個大臣,都能讓錦衣衛客客氣氣的善待。
周夢臣進了房間之中,陸煥就在外麵關門上鎖,說道:“等說完話,喊我開門。”
周夢臣隻見房間之中,一盞孤燈悠悠的亮著,夏言對著孤燈,看著一本書。似乎燈光不太亮,讓他不得不讓眼前往書本上湊。夏言見周夢臣來了,有些吃驚,他與周夢臣之間的交情不深,怎麽是周夢臣來見他,他心中一動,說道:“周大人此來,是奉陛下之命?”
<a id="wzsy" href="https://m.yawenba.net">雅文吧</a>
周夢臣躬身行禮,說道:“不是。是我有愧於夏公,這才想來見夏公一麵。當麵致歉。”
夏言說道:“哦。有什麽愧?”
周夢臣說道:“我在陛下麵前為夏公進言,隻是適得其反。令陛下-----令陛下------”麵對如此一個老人,直接告訴對方死訊。也太殘忍了一些。周夢臣一時間不知道該怎麽說?
夏言聽了。不動聲色,似乎早有預料了,說道:“如此說來,陛下已經有了定論了。”
周夢臣說道:“是。”
夏言說道:“你是怎麽說的?說來聽聽。”
周夢臣一五一十的將他在皇帝麵前講的話說了出來,三空二亂雲雲。
夏言說道:“三空也算是老生常談,虜亂不僅僅是今日,也沒有什麽好說的。不過,你為什麽說倭亂這麽嚴重,在我看來,不過區區疥癬之疾,
似乎也鬧不出什麽事情來。朱紈給我的文書,一直說平倭亂,是指日可待。”
周夢臣說道:“夏公有所不知。”隨即他將一些關於葡萄牙大航海的一些事跡,還有大規模走私貿易的種種,一五一十說給夏言聽了。
夏言聽得特別入神。
一時間,周夢臣有一種感覺。
感覺而今,不是在詔獄之中,而是內閣之中,眼前的這一個人還是內閣首輔。
夏言聽了,說道:“西夷之事,我亦有所感,隻是從來沒有人給我說得如此清晰明白。隻是你這些東西,又是從什麽地方知道?”
夏言當了這麽多年的內閣首輔,他的關係網遍布天下,有些方麵的消息,即便是錦衣衛也比不過夏言。而夏言對西夷並非沒有了解,而是拚湊不起來的一爪半鱗。像周夢臣這樣高屋建瓴,層次分明的論述,卻是聞所未聞的。
甚至恐怕葡萄牙一些高官都沒有這麽清醒的認識。
很多人都覺得曆史真相,隻有當時人才知道。
實際上卻是未必。一些曆史細節也唯有親曆者才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麽。但是對於曆史大趨勢,乃至於很多事情的影響,當時的人卻有一些當局者迷。曆史本身並不是那麽清晰可辨的。
就好像大明與西夷接觸。
在周夢臣口中,也是後世曆史學家的總結。站在曆史的高度上,其內容簡潔而有力度。即便夏言是當世第一流之人物,但是在他心中,西夷的一點小亂子,與明初的倭寇,並沒有什麽區別。
根本沒有想到這些。
周夢臣說道:“這-----”
隻是這個問題,讓周夢臣不知道該怎麽回答。
夏言見狀,輕輕一笑,說道:“那我就不問了。其實你師傅臨終的時候,給我寫過信,讓我幫你一二,從你到京,恩怨紛雜,我也沒有做到最長輩的責任。隻是萬萬沒有想到,我夏某人臨終之前,見到的最後一個人,是你。這樣吧。你如果覺得我這老朽的見識,還有一二可取之處。就說說你自己吧。讓我這長輩指點一二,也讓下去之後,見了你老師,也有話說。總不能失信於故人吧。”
周夢臣說道:“夏公,您不怪我?”
夏言說道:“無非一死,縱然沒有你,嚴嵩會讓活著?我夏某活著一日,嚴嵩一日也睡不著覺。這都是小節了。”他微微一頓,說道:“怎麽,你覺得我這個階下囚,不日下去的老家夥,沒有資格指點你嗎?”
其實,如
果沒有周夢臣將他勸諫皇帝的那一番話,說給夏言聽。還有對倭亂的獨特視角,夏言未必願意與周夢臣多說話。
夏言的傲氣,是滲透到骨子裏的。
即便而今,不日西去。夏言也未必看得起很多人。
周夢臣與夏言有過很多次接觸,但是從來沒有一次,是不設成見,開誠布公的說說話。而今夏言臨終之前,褪去了所有的身份,同樣也去了所有的成見,反而能客觀的看待周夢臣。
兩人才有談話的前提。
周夢臣立即說道:“晚輩不敢,隻是晚輩不知道從何說起?”
夏言說道:“為人之先,在於立誌。敢問你的誌向是什麽?”
周夢臣遲疑了。他的誌向很明顯。
那就是科學廣傳天下,最後成為大明官學,從而根植於中國社會之中,成為推動社會發展根基所在,從而改變曆史之上種種屈辱。隻是這話,周夢臣有些不敢在夏言麵前說。
畢竟,在周夢臣的印象之中,夏言在這上麵可是老頑固。因為很多觀點,對他有很多批評。而今這個時候,如果說出來,恐怕也得不了什麽好處。
而且周夢臣一點也不想與夏言吵。
這個時候再與夏言因為學術問題爭論一番,有什麽意思?
夏言嘴角微微一勾,說道:“怎麽?你是沒有誌向,還是覺得自己誌向卑劣之極,不敢在我麵前說?”
周夢臣聽了夏言的話,隻覺得某些人即便臨死,還是那麽討厭。忍不住說道:“夏公,何必激將。隻是我的誌向,夏公恐怕不愛聽。即便夏公這樣說,我就說了,我不過是想將我的學問發揚廣大,成為天下顯學,不才也能作為一代宗師,流傳百世。”
夏言聽了,頗有感歎,說道:“年輕真好。你的誌向不錯。”
周夢臣等著夏言的反駁,卻不想夏言卻這樣說。他忍不住問道:“夏公,您不是對我的學問一直有偏見?怎麽今日?”
夏言說道:“我夏言雖然精於禮製,但是倒是忙於庶務,多少年都沒有正正經經讀過書了,王陽明的學問還研究過一二,但是你周某人的學問,當時不過掃了一眼,哪裏來得及深究,哪裏又有什麽看法,或者偏見?”
“對你學問有偏見的,不是我夏言,而是大明首輔。而今我不是了。這事情,就留給別人去煩惱了。你明白?”
周夢臣聽了。心中有一些地方明白。有些地方卻不明白。說道:“晚輩愚鈍,還請夏公指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