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宗藩政策
皇帝一個人不能做了朝廷所有人的事情,所以底層的人事權對皇帝來說沒有意義。
一個皇帝能控製內閣,六部,九卿以及各地巡撫總督的人事權,就足夠了。
在這一點上,嘉靖是能做到的。
故而嘉靖乃是一個強勢君王。六部九卿大學士人任免,嘉靖都有最終決斷的權力,比如劉儲秀這個中立派,未必不是嘉靖挑選的。
但是嘉靖如此,下麵的人皇帝可就不是了。
在萬曆時,大學士的選拔,就以廷推為正途。這說明了什麽?這說明在大學士的任命上,文官集體意誌,已經壓過了皇帝的本身的意誌,這代表皇帝掌管的人事權越來越少了。
至於財權更是一個問題。
嘉靖以他豐富的鬥爭經驗,敏銳的感受到了一點,那就是內庫銀子,不僅僅是供皇帝花銷的,也是製衡外廷的一個重要砝碼。任何時候,有錢說話,就有底氣。
有錢男子漢,沒錢漢子難。
皇帝也是一樣的,一個口袋裏麵有錢的皇帝,一個口袋裏麵沒有錢的皇帝,政治影響力是完全不同的。萬曆皇帝拚命斂財,單單說貪財是說不過去的。
隻是,周夢臣心中一陣迷茫。
夏言有夏言的道理,皇帝有皇帝的道理,乃至於王杲都有王杲的道理。聽起都對,但是為什麽問題都沒有解決,大明局勢卻越來越壞了?
或者說,大明要解決的主要矛盾到底是什麽?
就在周夢臣心中茫然的時候,忽然聽到外麵人通傳道:“夏閣老求見。”
嘉靖冷哼一聲,說道:“傳。”
片刻之後,夏言走了上來。
嘉靖說道:“夏閣老此來何事?”
夏言說道:“啟稟陛下因為黃河決口,乃至於複套的費用,朝廷有一百三十萬兩的缺口,臣等無能,一時間籌措不出,而不管是兵事,還是賑災,都是急於星火之事,臣請陛下念天下之重,開內庫。”
嘉靖說道:“朝廷大事,朕皆托付於內閣,而今出了這樣的事情,卿何以報朕?難道僅僅是無能嗎?”
夏言說道:“陛下責怪的是,老臣有負陛下所托。隻是山東百姓乃朝廷赤子,而複套之戰,關乎陛下之聲望,都是不得不為之。臣請陛下開內庫。”
嘉靖說道:“朕內庫沒有錢,即便有了,也沒有這一百三十萬兩之巨。”
其實一百三十萬兩,已經是被夏言壓縮了不少了。
在王杲哪裏,要兩三百萬兩才
夠。
其實這也是大明賑災越來越不利的一個原因,大明賑災最多的一次,是弘治年間,一口氣賑濟了五六千萬人之多,弘治中興的確是有水分的,但是敢稱中興,還是有底氣的。
之後大明賑災規模就沒有超過弘治年間。
是大明後期沒有天災人禍了?
不是,是朝廷財力越發不足,賑災一事越來越敷衍了。最後敷衍到幾乎都是口頭賑災了。才有流民蜂起而亡明。
當然了,嘉靖說的是假話也是實話。
假話說,內庫的存銀是在一百三十萬兩之上,實話是內庫的確是拿不出這一筆銀子。為什麽?皇宮維護,這麽多太監的俸祿,乃至於各種賞賜什麽的。大內一年要花個一兩百萬兩都是很正常的。
嘉靖內庫之中也不過幾百萬兩,一口氣拿出一百三十多萬兩,嘉靖自己就要緊衣節食了。更不要說做其他的事情了。
夏言說道:“臣有一策,可朝廷燃眉之急。”隨即雙手將一揣在懷裏的奏疏奉上。
嘉靖接過來看了,先是漫不經心,隨即雙眼有些發愣。幾乎不敢相信的看著夏言,說道:“先生此言當真?”
夏言說道:“臣上次聽陛下講過藩王之禍,就一直銘記在心,一刻不敢或忘。而今國家危難之際,也當讓各地藩王為朝廷效力了。”
嘉靖沉吟片刻,說道:“總就是宗室,親親之道,還是要講的。”
夏言說道:“這都是臣一人之意,與陛下無關。”
嘉靖說道:“好。”他將手中的折子放合起來,放在黃錦手中。說道:“這一件事情,朕什麽都不知道。卿放手去做吧。”
黃錦接過奏疏退在一側,小心翼翼打開一個縫隙,掃了幾眼,周夢臣就在一邊,也跟著掃了幾眼。一時間倒吸了一口涼氣。周夢臣再看向夏言,隻覺得夏言頭上寫著兩個字“狠人。”
的確夠狠,對敵人狠,也對自己狠。
夏言的折子裏麵說的是什麽?
大體是分為三個步驟,第一個步驟,是以天下宗室常常出現一些不忍言之事,比如前不久的楚王案,總之,為了大明清譽著想,為了皇室純潔著想。夏言準備派二十多路禦史,去查所有藩王。
這架勢,幾乎是用放大鏡去查。
周夢臣豈能不知道藩王是什麽德行,不用查就已經聲名遠播,而今用放大鏡去查,如果抓不住小辮子才是不可能的事情。
<a id="wzsy" href="http://m.siluke.com">思路客</a>
然後,以朝廷缺錢為由向各地方藩王借錢。
周夢臣立即將“借錢”畫上引號。這哪裏是
借錢,分明是敲詐。對皇帝來說,這一次下去查,一個案子都沒有,自然是不好的。說明皇帝多此一舉,但是所有藩王全部犯案,全部中槍,也是不好的。
這不是向天下說明大明藩王都是一些什麽東西。
所以,需要一些案子,也需要一些清白的藩王。
怎麽樣才算是清白的?
自然看願意不願意借給朝廷錢了。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情,那就是在一場風暴之後,推出新的宗室條例。
周夢臣僅僅是是掃了一眼,對很多內容也是了解了大概。比如這宗室條例,無非是開宗禁,並限製宗室身份,今後必須有一定的成就之後,才能自稱是宗室子弟的,否則即便有太祖血脈也不行。
也將宗室大概給定額了,雖然不可能如官員定的那麽死,但是大體讓宗室維持在六萬人上下,不會再出現那中翻一翻的事情。
隻是,事情看上去很好。殺了藩王的肥豬,撐過了朝廷的困難期。隻是之前為什麽沒有人說。
實在是夏言這一手,簡直是沒有給自己留絲毫的後路。
大明天下小二百年了,真是沒有智謀之士,看出來藩王政策的弊端?
這也太小看天下人了。
為什麽沒有說?
自然是四個字:“疏不間親。”
不管怎麽說,這些人都是宗室,是皇帝的本家。皇帝即便是為了一個好名聲,都要善待宗室。這是大明道德風向,也是儒家提倡的。這也是為什麽嘉靖對這一個折子心動不已,為什麽說自己什麽都不知道。讓夏言放手去做的原因。
嘉靖不想自己有一個殘害骨肉的名聲。
連嘉靖都不想擔的名聲,夏言就沒有想過嗎?
而今夏言風頭正盛,當朝首輔,但是將來的?夏言這個首輔不能當一輩子,總有退下來的時候,即便是夏言這個首輔能當一輩子,夏言不怕藩王,但是夏言子孫後代,就真不懼這些人了嗎?
隻要是聰明人都不會在這一件事情攪和太深。不願意與藩王結下深仇大恨。
因為你即便再怎麽做,也不可能將藩王給斬草除根,皇帝是絕對不允許這樣做的。
這也是為什麽,周夢臣給嘉靖說過這一件事情後,這一件事情嘉靖僅僅是提了一下,最後卻不了了之了。是因為沒有大臣願意為皇帝承擔這個惡名,願意將自己,乃至自己整個家族都壓在這一件事情上麵。
而今夏言不知道是被逼到絕路上了,還是自己走到了絕路上麵。總之他願意做了。
皇帝一個人不能做了朝廷所有人的事情,所以底層的人事權對皇帝來說沒有意義。
一個皇帝能控製內閣,六部,九卿以及各地巡撫總督的人事權,就足夠了。
在這一點上,嘉靖是能做到的。
故而嘉靖乃是一個強勢君王。六部九卿大學士人任免,嘉靖都有最終決斷的權力,比如劉儲秀這個中立派,未必不是嘉靖挑選的。
但是嘉靖如此,下麵的人皇帝可就不是了。
在萬曆時,大學士的選拔,就以廷推為正途。這說明了什麽?這說明在大學士的任命上,文官集體意誌,已經壓過了皇帝的本身的意誌,這代表皇帝掌管的人事權越來越少了。
至於財權更是一個問題。
嘉靖以他豐富的鬥爭經驗,敏銳的感受到了一點,那就是內庫銀子,不僅僅是供皇帝花銷的,也是製衡外廷的一個重要砝碼。任何時候,有錢說話,就有底氣。
有錢男子漢,沒錢漢子難。
皇帝也是一樣的,一個口袋裏麵有錢的皇帝,一個口袋裏麵沒有錢的皇帝,政治影響力是完全不同的。萬曆皇帝拚命斂財,單單說貪財是說不過去的。
隻是,周夢臣心中一陣迷茫。
夏言有夏言的道理,皇帝有皇帝的道理,乃至於王杲都有王杲的道理。聽起都對,但是為什麽問題都沒有解決,大明局勢卻越來越壞了?
或者說,大明要解決的主要矛盾到底是什麽?
就在周夢臣心中茫然的時候,忽然聽到外麵人通傳道:“夏閣老求見。”
嘉靖冷哼一聲,說道:“傳。”
片刻之後,夏言走了上來。
嘉靖說道:“夏閣老此來何事?”
夏言說道:“啟稟陛下因為黃河決口,乃至於複套的費用,朝廷有一百三十萬兩的缺口,臣等無能,一時間籌措不出,而不管是兵事,還是賑災,都是急於星火之事,臣請陛下念天下之重,開內庫。”
嘉靖說道:“朝廷大事,朕皆托付於內閣,而今出了這樣的事情,卿何以報朕?難道僅僅是無能嗎?”
夏言說道:“陛下責怪的是,老臣有負陛下所托。隻是山東百姓乃朝廷赤子,而複套之戰,關乎陛下之聲望,都是不得不為之。臣請陛下開內庫。”
嘉靖說道:“朕內庫沒有錢,即便有了,也沒有這一百三十萬兩之巨。”
其實一百三十萬兩,已經是被夏言壓縮了不少了。
在王杲哪裏,要兩三百萬兩才
夠。
其實這也是大明賑災越來越不利的一個原因,大明賑災最多的一次,是弘治年間,一口氣賑濟了五六千萬人之多,弘治中興的確是有水分的,但是敢稱中興,還是有底氣的。
之後大明賑災規模就沒有超過弘治年間。
是大明後期沒有天災人禍了?
不是,是朝廷財力越發不足,賑災一事越來越敷衍了。最後敷衍到幾乎都是口頭賑災了。才有流民蜂起而亡明。
當然了,嘉靖說的是假話也是實話。
假話說,內庫的存銀是在一百三十萬兩之上,實話是內庫的確是拿不出這一筆銀子。為什麽?皇宮維護,這麽多太監的俸祿,乃至於各種賞賜什麽的。大內一年要花個一兩百萬兩都是很正常的。
嘉靖內庫之中也不過幾百萬兩,一口氣拿出一百三十多萬兩,嘉靖自己就要緊衣節食了。更不要說做其他的事情了。
夏言說道:“臣有一策,可朝廷燃眉之急。”隨即雙手將一揣在懷裏的奏疏奉上。
嘉靖接過來看了,先是漫不經心,隨即雙眼有些發愣。幾乎不敢相信的看著夏言,說道:“先生此言當真?”
夏言說道:“臣上次聽陛下講過藩王之禍,就一直銘記在心,一刻不敢或忘。而今國家危難之際,也當讓各地藩王為朝廷效力了。”
嘉靖沉吟片刻,說道:“總就是宗室,親親之道,還是要講的。”
夏言說道:“這都是臣一人之意,與陛下無關。”
嘉靖說道:“好。”他將手中的折子放合起來,放在黃錦手中。說道:“這一件事情,朕什麽都不知道。卿放手去做吧。”
黃錦接過奏疏退在一側,小心翼翼打開一個縫隙,掃了幾眼,周夢臣就在一邊,也跟著掃了幾眼。一時間倒吸了一口涼氣。周夢臣再看向夏言,隻覺得夏言頭上寫著兩個字“狠人。”
的確夠狠,對敵人狠,也對自己狠。
夏言的折子裏麵說的是什麽?
大體是分為三個步驟,第一個步驟,是以天下宗室常常出現一些不忍言之事,比如前不久的楚王案,總之,為了大明清譽著想,為了皇室純潔著想。夏言準備派二十多路禦史,去查所有藩王。
這架勢,幾乎是用放大鏡去查。
周夢臣豈能不知道藩王是什麽德行,不用查就已經聲名遠播,而今用放大鏡去查,如果抓不住小辮子才是不可能的事情。
<a id="wzsy" href="http://m.siluke.com">思路客</a>
然後,以朝廷缺錢為由向各地方藩王借錢。
周夢臣立即將“借錢”畫上引號。這哪裏是
借錢,分明是敲詐。對皇帝來說,這一次下去查,一個案子都沒有,自然是不好的。說明皇帝多此一舉,但是所有藩王全部犯案,全部中槍,也是不好的。
這不是向天下說明大明藩王都是一些什麽東西。
所以,需要一些案子,也需要一些清白的藩王。
怎麽樣才算是清白的?
自然看願意不願意借給朝廷錢了。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情,那就是在一場風暴之後,推出新的宗室條例。
周夢臣僅僅是是掃了一眼,對很多內容也是了解了大概。比如這宗室條例,無非是開宗禁,並限製宗室身份,今後必須有一定的成就之後,才能自稱是宗室子弟的,否則即便有太祖血脈也不行。
也將宗室大概給定額了,雖然不可能如官員定的那麽死,但是大體讓宗室維持在六萬人上下,不會再出現那中翻一翻的事情。
隻是,事情看上去很好。殺了藩王的肥豬,撐過了朝廷的困難期。隻是之前為什麽沒有人說。
實在是夏言這一手,簡直是沒有給自己留絲毫的後路。
大明天下小二百年了,真是沒有智謀之士,看出來藩王政策的弊端?
這也太小看天下人了。
為什麽沒有說?
自然是四個字:“疏不間親。”
不管怎麽說,這些人都是宗室,是皇帝的本家。皇帝即便是為了一個好名聲,都要善待宗室。這是大明道德風向,也是儒家提倡的。這也是為什麽嘉靖對這一個折子心動不已,為什麽說自己什麽都不知道。讓夏言放手去做的原因。
嘉靖不想自己有一個殘害骨肉的名聲。
連嘉靖都不想擔的名聲,夏言就沒有想過嗎?
而今夏言風頭正盛,當朝首輔,但是將來的?夏言這個首輔不能當一輩子,總有退下來的時候,即便是夏言這個首輔能當一輩子,夏言不怕藩王,但是夏言子孫後代,就真不懼這些人了嗎?
隻要是聰明人都不會在這一件事情攪和太深。不願意與藩王結下深仇大恨。
因為你即便再怎麽做,也不可能將藩王給斬草除根,皇帝是絕對不允許這樣做的。
這也是為什麽,周夢臣給嘉靖說過這一件事情後,這一件事情嘉靖僅僅是提了一下,最後卻不了了之了。是因為沒有大臣願意為皇帝承擔這個惡名,願意將自己,乃至自己整個家族都壓在這一件事情上麵。
而今夏言不知道是被逼到絕路上了,還是自己走到了絕路上麵。總之他願意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