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周長亭


    塞外的風還沒有吹到北京。


    但是長亭的風已經吹到了周夢臣身上。


    幾乎一日之間,周夢臣就有一個新號,就是長亭先生。


    好的作品即便是發酵也是需要時間的。


    如果等這送別自己的發酵,要一兩月,甚至一兩年,才傳播開來,這才是正常的情況。但是夏言為周夢臣搭建舞台之後,幾乎一夜之間,京城官場都在風傳送別。


    很快就成為京師風月之地的首選爆款。如果誰在夜裏從煙花之地路過,準能聽見這一首送別。


    甚至不僅僅在士大夫之中流傳,也因為通俗易懂,便於傳唱,乃至於北京城的老百姓們也都在唱,大有凡有井水者,皆有周詞的意味。


    甚至周夢臣都不大明白,為什麽會這麽爆火。


    這其實是有原因的。


    這個原因就遠了。


    首先在北宋年間,詞都是能唱的。但是到了南宋之後,就變成了文人詞,李清照就吐槽某些人的詞都不能唱了。


    這種情況流傳之後,在明朝更如此。


    明朝流傳各種曲子,甚至有士大夫度曲。看上去很高雅,但是奈何老百姓不喜歡。特別是一些曲子都時候套用前朝的舊調,倒不是說不好,但是聽眾的口味是會變的。很多東西,一旦高雅起來,似乎就脫離群眾了。


    所以士大夫喜歡的詞曲與百姓的曲詞是有差別的。


    當然了,這也不是完全不交際的。甚至很多民間小曲,傳播廣了就奪了正統曲子的詞牌。兩者之間,也有很多文人都模仿民間的民歌做詞,其中就有大名鼎鼎的徐渭。


    說到底,雙方之間是有察覺的。就好像是網文與純文學之間的差別一般。


    周夢臣的送別,其實很難分類的,從格式上可以說是詞。從曲調上,又是另度新曲。說是新詞不錯,但說是曲,也不錯。甚至在音樂上有很大的突破,那種自由度說民歌也沒有什麽問題。


    一時間好像打通了上下階層的欣賞閥門,做到了雅俗共享。


    在加夏言抬舉,自然沒有人說不好的。


    頓時周夢臣暴得大名,一下子在整個北京,乃至於整個天下傳開了。


    當然了,這種聲譽暴漲,也不僅僅是這一個詞的作用,畢竟在很多士大夫耳朵之中,周夢臣這兩年出現的頻率也不算低,大家也都聽著耳熟。隻是送別這一首詞一下子將周夢臣的名聲推上的高潮。


    畢竟一個陰陽官精通天文曆算營造火器等等。士大夫們知道,不過是鼻子一哼,哦,一個工匠之才。


    但是而今周夢臣有進士出身,雖然名次低了一些,但是進士畢竟是進士,又有一首詞傳播出去。坐實了周夢臣不僅僅是讀書人,而且是讀書人之中佼佼者,最少詞寫的極好。


    這個時候,再讓人知道周夢臣精通天文曆算營造火器雲雲。所有士大夫都會肅然起敬,認為這是一個大學問家,甚至是一位大儒。


    <a id="wzsy" href="http://www.cxzww.com">cxzww.com</a>


    這就是不同身份認同,帶來不同評價體係。


    周長亭的別號,也就是這樣來了。


    雖然周夢臣年紀不大,但是大家都覺得學問精神,都不會稱呼名字,但是稱呼字,很多人關係還沒有到那個程度。不知道誰先稱呼一聲長亭先生。於是,周夢臣第一個別號就有了。


    周長亭。


    此刻的周夢臣似乎根本不習慣這種改變。


    看著眼前的一封封請帖發愣,張居正過來一看,拿起一封念道:“今日城西荷花開矣,特請長亭先生賞荷。李攀龍上。”張居正說道:“哎呀,不得了了。連李攀龍都上門請教。”


    周夢臣說道:“張兄,你還來這說我。我什麽底子,你不知道。在音律上或許有些見底,但是這一首詞,實在是我搜腸刮肚,不知道準備了多少年的一首,除此之外,再無存貨了,我如果去了。還不是丟人現眼嗎?”


    張居正看了周夢臣說道:“是嗎?我怎麽不知道?說實話,你將文字雕琢著毫無煙火之氣,這種手法,實在是令我匪夷所思,如果我不知道你的為人,定然以為是------”


    周夢臣心中一突,說道:“定然以為什麽?”


    張居正說道:“還用我說,你也該知道的。而今外麵不是沒有議論之聲。隻是夏閣老為你發聲,而今沒有人說而已。”


    周夢臣立即皺眉說道:“這怎麽辦?”他立即覺得這話不妥,說道:“我的水平我知道,這一首詞,估計是我平生不可逾越的佳作了,將來是要刻在墓碑上的。將來如果被人質疑,我擔心說不過他們。”


    張居正深深看了周夢臣一眼,其實周夢臣這番話,還是有漏洞的。但是張居正沒有去計較。他想來,也覺得周夢臣不大可能是抄襲的。


    畢竟要抄襲,要想槍手吧。


    誰會給周夢臣當槍啊?


    在張居正看來,周夢臣身邊有這種文學水平的,也隻有他張居正,與瞿景淳。


    而張居正與周夢


    臣的關係更親密。如果周夢臣真要非這樣做不可的時候,定然會找他張某人。


    既然找不到抄襲的對象,雖然有些不可思議,但是這一首詞真是周夢臣寫的。畢竟文學史上,很多不可能的人寫出不可能的句子,也不是沒有的。這方麵有時候真的是很難衡量的。


    不是說什麽的人就寫出什麽樣的句子。


    而今更深一層想,即便周夢臣真做了這事情,張居正就不幫周夢臣了?


    笑話。


    這麽多年來交情,不管是私人友情,與政治上聯係。兩人之間的關係早就分不開了。


    張居正說道:“這事情好辦也好辦。最好的辦法,自然是寫出一首不用超過送別,最少是相當水準的詞曲。當然了,你一時間做不到,那麽另外一個辦法,就是寫一些音律上的東西,畢竟我看你的十二平均律,就相當有見底。”


    周夢臣有些迷糊,說道:“這些人他們都能看懂嗎?”


    倒不是周夢臣懷疑他的能力,實際上十二平均律是比較底層的定律,如果推演計算十二平均律,需要大量數學知識。用起來很簡單的。後世幾乎所有的樂器都是基於這個定律的。但是又有多少懂這個。


    張居正說道:“不懂。但是隻有不懂,他們才會覺得厲害。”


    周夢臣心中暗道:“不就是不明覺厲。”


    張居正說道:“你而今少出去,是正確的。畢竟你這撥聲勢是夏言造出來的,你的根基是在宮中,有些事情要注意的。不過,有些宴會,你還是有去一趟的,比如這李攀龍的。”


    “這李攀龍要做文壇盟主,倒是召集了很多人,即便你我同年之中,也有好幾個與他交好,王世貞,殷士詹等人,特別是王世貞,而今幾乎與李攀龍做把臂之遊,同進同出。”


    “你總是要給一個麵子的。”


    周夢臣聽了,想了想。他內心之中還是有些心虛。


    他對李攀龍王世貞的名字有些耳熟,但是記不起他們曆史上有什麽作為。但是張居正講得清楚,李攀龍是要做文壇盟主的,想來在文字上的造詣是一等一的。而周夢臣對自己的文字根底卻是很明白的。


    如果沒有考科舉這一遭,周夢臣估計是真無知者無畏。但是他真正考了一次科舉,從古代文字的海洋之中遊了一圈出來,自然對自己有那些缺陷,明白之極。


    別的不說的,他的基本功就不行,別的不說,他連《洪武正韻》都不是太熟悉的。又怎麽敢在行家麵前露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奮鬥在大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名劍山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名劍山莊並收藏奮鬥在大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