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聰明人說話就是簡單,盛長槐從進門到現在,啥話都沒說,就光寫了一幅字,講了下自己的靈感來源,然後就是不鹹不淡的和永昌伯府的世子梁善聊一些有的沒的,吳大娘子帶著梁晗過來,剛提了一兩句, 吳大娘子就明白了盛長槐的打算。
“說起來,我家六郎和您家三弟弟算是至交好友,今天我就托個大,叫你一聲賢侄,賢侄啊,有個事,我不知道當說不當說。”
盛長槐聽吳大娘子這麽說,心裏就有了七八分成算,順著杆子往上爬,愈發表現的親密。
“您看您說的,咱們兩家雖說來往比較少,但我聽說您和我那未過門的娘子家來往緊密,我未來的丈母娘和您還是手帕交,要從這上麵論,我應該叫您和老前輩一聲世叔和嬸嬸,就這麽說定了, 我以後就管您叫嬸嬸了, 有什麽話, 您盡管吩咐, 隻要是我能辦到, 絕對無二話。”
盛長槐話都說到這份上了,吳大娘子也不藏著掖著了,自家兒子這事做的實在是太丟臉了,從自家六郎口裏支支吾吾說出來的消息,吳大娘子也猜到了七七八八,這件事要說過錯,是兩家都有過錯,但是很明顯盛家是被那個叫什麽雪娘的下人給坑了,雖然不知道誰在背後指使,但自家這傻兒子,過錯是最大的,要不是他行為不端,就算盛家管教下人不利,也不會出這麽大的事情,就從盛家四姑娘在六郎胳膊上咬的那一口來看,盛家四姑娘是不知情的。
至於幕後主使,肯定不是盛家大娘子和老太太他們,更不會是盛家兒孫輩,那叫什麽雪娘的,聽自家那傻兒子說,是四姑娘生母的原來的女使, 從這來看, 必然是盛家原來那個寵妾嫌疑最大,盛家現在蒸蒸日上,又是大富大貴之家,甚至家裏的爵位眼看著將來就要超過永昌伯爵府,自家這個兒子是什麽材料,自家有什麽是盛家能夠惦記的,吳大娘子還是很清楚的,若是是嫡次子倒也罷了,能繼承家業,就自家六郎那樣,恐怕盛家還看不上。
況且說,聽自家那傻兒子說,那什麽雪娘的說辭是盛家四姑娘看不上窮秉生,吳大娘子倒不是不信,但既然盛家能看上的的,自然是個才學品識過人的,有盛家的幫襯,將來一個五品六品官肯定是有的,不見得就比自家這個傻兒子差哪了,自家這傻兒子要是沒有伯爵嫡子的身份,說個不好聽的,啥也不是。
並非是吳大娘子妄自菲薄,她在汴京女眷圈子人脈深厚,什麽樣的人家沒見過,以前隻不過是不願意說,心裏其實最擔心的就是這個小兒子了。
“我們家晗哥兒文不成武不就,但卻是個附庸風雅的,聽聞貴府四姑娘才學過人,在汴京女眷中有才女之名,我這個不成器的兒子,在我耳邊嘮叨了好長時間,想讓我去積英巷提親,之前有事給耽擱了,就是不知道您家四姑娘現在可許了人家沒,要是沒有的話,改日我上門和老太太大娘子聊聊,說不定我們兩家還能當個親家。”
兒女婚嫁之事,自古以來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盛長槐隻是個兄長,更何況還是過繼出去的,現在算是堂兄,說盛墨蘭的婚事,自然於理不合,吳大娘子因此隻是放了口風,並和盛長槐敲定此事。
盛長槐自然知道吳大娘子的心思,他的本意也是這樣,他今天來,就是借著敲打永昌伯府的,來提醒和警告梁家,該怎麽做,他們得有數,吳大娘子這話一出,盛長槐就有譜了,扭頭看了看永昌伯。
“世叔,您覺得呢。”
永昌伯雲裏霧裏聽了半天,他不知道謠言,自然聽不出兩人在打什麽機鋒,但卻明白一件事,自家大娘子有意和盛家結親,在看盛長槐的樣子,好像是要促成此事,對永昌伯而言,能和汴京今年最有前途的少年侯爵攀上關係,永昌伯府反而占便宜了,雖然遺憾不是嫡女,但看自家娘子不停地給自己使眼色,自然知道這裏麵有自己不知道的事情,想了想,自己這不成器的兒子,和自己一樣,未曾娶妻卻快要當爹了,還想有什麽奢求,自然是滿口的讚同。
“我能有什麽好說的,我這兒子,被她母親給寵溺壞了,能攀上盛家這樣的書香門第,算是他的福氣。”
妥了,有吳大娘子提議,永昌伯這句話就已經是把這件事說定了,剩下的,就是吳大娘子去盛家和老太太她們去談了,但是,盛長槐哪裏肯輕易的就放過梁晗。
<a id="wzsy" href="https://www.ranwena.net">ranwena.net</a>
雖然說是盛家的下人給梁晗下了這個全套,但梁晗要是個正人君子,心裏沒有點齷齪想法,又豈能做下如此醜事,更何況,這小子就要成為自己妹夫了,不把讓他長個記性,盛長槐豈能出了這口惡氣。
“說起來,貴府六公子也不算差了,年紀和我三弟弟相仿,齊國公家的小公爺都和他關係莫逆,想來也算是少年人中的翹楚了。”
盛長槐突然冒出這樣一句話,語氣卻不像是誇獎,吳大娘子心裏咯噔了一下,難道,自己這樣做還不夠,永昌伯也是麵露凝重之色,這是要當麵打臉嗎,之前蜀縣侯不是言語中同意此事了嗎。
盛長槐心裏冷笑了一下,知道永昌伯夫婦在想什麽,但這不是賣關子的時候,直接繼續說道。
“隻是一件,令郎如是資質,想來世翁和嬸嬸自然鍾愛極以,但吾輩後生勝不宜鍾溺,鍾溺則不免慌失學業,觀前朝現代,前車之鑒者如過江之卿,還未曾知道,六公子現在學業如何,又或者得了什麽蔭封。”
盛長槐先揚後抑,假惺惺的誇獎梁晗的資質,又說什麽梁晗在家裏是幺子,難免會被寵溺,又問出梁晗現在是什麽功名,或者蔭封了什麽官職。
永昌伯有些掛不住臉,他方才不肯把兒子叫出來的原因就是如此,家中四子,除了庶長子自己爭一口氣,走了從軍之路,伯爵府在軍中還算有點關係,自然可以安置。
吳大娘子三個兒子,皆是從文,嫡次子好說,有爵位打底,最終仍舊會到武官一係擔任後勤職責,蔭封了官職之後,嶽家還能幫忙,嫡三子也一樣,自己給討了蔭封官,唯一沒前途的,就是這個最小的嫡子,世襲伯爵可蔭封兩個後輩,名額已經用光了,所以對於這個小兒子,永昌伯其實也有些覺得心裏過意不去,要說寵溺,他雖然沒有寵溺,但卻責罰少了一些,少不了給他擦屁股。
雖然種種原因,但是盛長槐問到這裏,永昌伯也是覺得有些掛不住臉,燦燦的說道。
“小兒未及解試,隻有個秀才功名,說來慚愧,你世叔我未曾立下什麽過人的功勞,蔭封的名額已經給了他的兩位哥哥,我這兒子,現在還是白身。”
盛長槐等的就是這句話,不懷好意的瞧了一眼梁晗,梁晗心裏有鬼,被盛長槐這一瞧,驚出了一身冷汗,不知道他想要幹嘛,盛長槐心中冷冷的笑道,既然你這麽不爭氣,那就怨不得我了。
“小侄唐突了,問到了世叔的傷心處,不過也巧,小侄前些天從蜀州歸來,立下了不打不小的功勞,跟著我出去的禁軍也跟著沾了光,您可知神策軍廂都指揮使宋朝中有個侄兒。”
永昌伯現在在殿前司任職,當然知道宋朝中,在年初政變中力排眾議,率軍平亂,雖未曾封爵,但也從軍指揮使升任廂指揮使,至於他有個侄兒,永昌伯也是知道的,蜀州一站,不光是盛長槐升了爵位,宋朝中這個侄兒戰功也算不錯,現在已經是軍都虞侯之職,到了自家叔父的原來的神策軍中任職,算是升了兩級。
“賢侄說的可是宋清,現在在神策軍中擔任軍都虞侯的那位。”
這個軍都虞侯不同於顧廷燁那個禁軍都虞侯,算是軍指揮使的副手,更是軍指揮使的親信,顧廷燁那個都虞侯,可是禁軍三把手,不可混為一談。
但盛長槐既然提起他,自然是有自己的用意。
“神策軍以前乃是宋將軍舊部,宋清那一軍雖然有個指揮使,但卻已經是年老將退之時,時常告病在家,現在那五營兩千多人馬,實際上是由張清說了算,也是幸運,因之前逆王謀反,從神策軍調了許多基層官兵過去,前兩天宋清還找過我,說看我認不認識什麽願意從軍的文人,他現在剛上任,軍中文書空缺,我的意思是,咱們都是勳貴之家,要長長久久的保持富貴,還是不能徹底的脫離軍中。”
盛長槐這話也是有依據的,大宋雖然鼓勵勳貴子弟從文,但若是徹底離開軍隊,沒多少年,軍中的人脈一旦耗盡,後世子孫如果不爭氣,文舉之路如同千軍萬馬搶奪獨木橋,在出不了進士或者沒什麽優秀子孫,那麽家族落敗乃是遲早的事情,落魄的勳貴在汴京比比皆是,永昌伯爵府要不是永昌伯在後勤上勤勤懇懇的幹這麽多年,他們家的產業,遲早會被人盯上,現在之所以能維持富貴,一來是永昌伯爵的產業分散,單單奪一個不劃算,而來是永昌伯爵在軍中京城還算有人脈,能護住自家產業罷了。
盛長槐這意思永昌伯也明白,不就是想讓梁晗進入軍中當個文書嗎,但這未免有些太掉價了,這可是吏員啊,並非是官員,不像是庶長子從軍,擔任的是武職,升遷比較容易。
盛長槐笑了笑,看永昌伯有些猶豫,也不在打機鋒,對於永昌伯,還是不要太耍心眼,這人頗有扮豬吃老虎的意思,並非是傳聞中那麽庸碌。
“世叔,我知道您的顧慮,咱們這種人家的孩子,就算是從文,也不會被文官視為一體之臣,進入軍中,雖然僅僅是個文吏,但如果能吃這個苦,將來混個官身還是很容易的把,尤其是你我這樣的勳貴之後。”
天下從來沒有絕對的公平,貧寒子弟從吏員轉為官員,自然是要立下足夠的功勞,但若是勳貴子弟,從這裏分潤一點,從那裏分潤一點,在找機會去鍍個金,由吏員轉為官員還是希望很大的,隻要家中子弟能吃的了這個苦,以永昌伯這樣的身份,操作幾個個名額還是有這個麵子的,一般來說,在軍中有關係的勳貴,要麽是給家裏有點能力的庶子,要不就是給了族中優秀卻離進士還差一些的族人。
如果是個實權勳貴,那操作性就更強了,不說其他,西北那邊的全家,還不是勳貴,族中子弟在軍中擔任基層軍官的,比比皆是。
當然,永昌伯要是操作,不會叫梁晗從了武職,他們家庶長子走的就是全氏一族族人的路,從軍之後升遷為武官,梁晗的話,可以從文書坐起,在看看能不能轉成文官,在進入殿前司,成為職官,隨然不見得能有多大前途,但又永昌伯府做後盾,混個六七品還是可以的,要是再有能力,或許還能混個四五品的朱色朝服,紫色就不用想了,文官之中隻有進士出身的才有這個資格,進士官和非進士的區別就在這裏,進士可以做到一品,非進士的,最多四品,除非是立下汗馬功勞,官家開恩,賞個進士出身,但這樣的人,又有幾個是能考不中進士的。
“這。”
永昌伯看了看梁晗,見他一臉的懇求,知道他心中不願意,本欲拒絕,但是吳大娘子卻插了一句嘴。
“真是太感謝賢侄了,要不是你有這個門路,我還真愁我這孩子的前程呢。”
永昌伯還以為蜀縣侯是不願意自家妹子嫁給一個草包米蟲,才有這個提議,,正準備拒絕,見吳大娘子直接一錘定音,又給自己不斷的使眼色,在想到今天盛長槐表現的各種詭異,再也不理會梁晗懇求的眼神,說出了叫梁晗心驚膽跳的決定。
“既如此,就拜托賢侄了,賢侄的好意,我替犬子先行謝過了。”
“說起來,我家六郎和您家三弟弟算是至交好友,今天我就托個大,叫你一聲賢侄,賢侄啊,有個事,我不知道當說不當說。”
盛長槐聽吳大娘子這麽說,心裏就有了七八分成算,順著杆子往上爬,愈發表現的親密。
“您看您說的,咱們兩家雖說來往比較少,但我聽說您和我那未過門的娘子家來往緊密,我未來的丈母娘和您還是手帕交,要從這上麵論,我應該叫您和老前輩一聲世叔和嬸嬸,就這麽說定了, 我以後就管您叫嬸嬸了, 有什麽話, 您盡管吩咐, 隻要是我能辦到, 絕對無二話。”
盛長槐話都說到這份上了,吳大娘子也不藏著掖著了,自家兒子這事做的實在是太丟臉了,從自家六郎口裏支支吾吾說出來的消息,吳大娘子也猜到了七七八八,這件事要說過錯,是兩家都有過錯,但是很明顯盛家是被那個叫什麽雪娘的下人給坑了,雖然不知道誰在背後指使,但自家這傻兒子,過錯是最大的,要不是他行為不端,就算盛家管教下人不利,也不會出這麽大的事情,就從盛家四姑娘在六郎胳膊上咬的那一口來看,盛家四姑娘是不知情的。
至於幕後主使,肯定不是盛家大娘子和老太太他們,更不會是盛家兒孫輩,那叫什麽雪娘的,聽自家那傻兒子說,是四姑娘生母的原來的女使, 從這來看, 必然是盛家原來那個寵妾嫌疑最大,盛家現在蒸蒸日上,又是大富大貴之家,甚至家裏的爵位眼看著將來就要超過永昌伯爵府,自家這個兒子是什麽材料,自家有什麽是盛家能夠惦記的,吳大娘子還是很清楚的,若是是嫡次子倒也罷了,能繼承家業,就自家六郎那樣,恐怕盛家還看不上。
況且說,聽自家那傻兒子說,那什麽雪娘的說辭是盛家四姑娘看不上窮秉生,吳大娘子倒不是不信,但既然盛家能看上的的,自然是個才學品識過人的,有盛家的幫襯,將來一個五品六品官肯定是有的,不見得就比自家這個傻兒子差哪了,自家這傻兒子要是沒有伯爵嫡子的身份,說個不好聽的,啥也不是。
並非是吳大娘子妄自菲薄,她在汴京女眷圈子人脈深厚,什麽樣的人家沒見過,以前隻不過是不願意說,心裏其實最擔心的就是這個小兒子了。
“我們家晗哥兒文不成武不就,但卻是個附庸風雅的,聽聞貴府四姑娘才學過人,在汴京女眷中有才女之名,我這個不成器的兒子,在我耳邊嘮叨了好長時間,想讓我去積英巷提親,之前有事給耽擱了,就是不知道您家四姑娘現在可許了人家沒,要是沒有的話,改日我上門和老太太大娘子聊聊,說不定我們兩家還能當個親家。”
兒女婚嫁之事,自古以來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盛長槐隻是個兄長,更何況還是過繼出去的,現在算是堂兄,說盛墨蘭的婚事,自然於理不合,吳大娘子因此隻是放了口風,並和盛長槐敲定此事。
盛長槐自然知道吳大娘子的心思,他的本意也是這樣,他今天來,就是借著敲打永昌伯府的,來提醒和警告梁家,該怎麽做,他們得有數,吳大娘子這話一出,盛長槐就有譜了,扭頭看了看永昌伯。
“世叔,您覺得呢。”
永昌伯雲裏霧裏聽了半天,他不知道謠言,自然聽不出兩人在打什麽機鋒,但卻明白一件事,自家大娘子有意和盛家結親,在看盛長槐的樣子,好像是要促成此事,對永昌伯而言,能和汴京今年最有前途的少年侯爵攀上關係,永昌伯府反而占便宜了,雖然遺憾不是嫡女,但看自家娘子不停地給自己使眼色,自然知道這裏麵有自己不知道的事情,想了想,自己這不成器的兒子,和自己一樣,未曾娶妻卻快要當爹了,還想有什麽奢求,自然是滿口的讚同。
“我能有什麽好說的,我這兒子,被她母親給寵溺壞了,能攀上盛家這樣的書香門第,算是他的福氣。”
妥了,有吳大娘子提議,永昌伯這句話就已經是把這件事說定了,剩下的,就是吳大娘子去盛家和老太太她們去談了,但是,盛長槐哪裏肯輕易的就放過梁晗。
<a id="wzsy" href="https://www.ranwena.net">ranwena.net</a>
雖然說是盛家的下人給梁晗下了這個全套,但梁晗要是個正人君子,心裏沒有點齷齪想法,又豈能做下如此醜事,更何況,這小子就要成為自己妹夫了,不把讓他長個記性,盛長槐豈能出了這口惡氣。
“說起來,貴府六公子也不算差了,年紀和我三弟弟相仿,齊國公家的小公爺都和他關係莫逆,想來也算是少年人中的翹楚了。”
盛長槐突然冒出這樣一句話,語氣卻不像是誇獎,吳大娘子心裏咯噔了一下,難道,自己這樣做還不夠,永昌伯也是麵露凝重之色,這是要當麵打臉嗎,之前蜀縣侯不是言語中同意此事了嗎。
盛長槐心裏冷笑了一下,知道永昌伯夫婦在想什麽,但這不是賣關子的時候,直接繼續說道。
“隻是一件,令郎如是資質,想來世翁和嬸嬸自然鍾愛極以,但吾輩後生勝不宜鍾溺,鍾溺則不免慌失學業,觀前朝現代,前車之鑒者如過江之卿,還未曾知道,六公子現在學業如何,又或者得了什麽蔭封。”
盛長槐先揚後抑,假惺惺的誇獎梁晗的資質,又說什麽梁晗在家裏是幺子,難免會被寵溺,又問出梁晗現在是什麽功名,或者蔭封了什麽官職。
永昌伯有些掛不住臉,他方才不肯把兒子叫出來的原因就是如此,家中四子,除了庶長子自己爭一口氣,走了從軍之路,伯爵府在軍中還算有點關係,自然可以安置。
吳大娘子三個兒子,皆是從文,嫡次子好說,有爵位打底,最終仍舊會到武官一係擔任後勤職責,蔭封了官職之後,嶽家還能幫忙,嫡三子也一樣,自己給討了蔭封官,唯一沒前途的,就是這個最小的嫡子,世襲伯爵可蔭封兩個後輩,名額已經用光了,所以對於這個小兒子,永昌伯其實也有些覺得心裏過意不去,要說寵溺,他雖然沒有寵溺,但卻責罰少了一些,少不了給他擦屁股。
雖然種種原因,但是盛長槐問到這裏,永昌伯也是覺得有些掛不住臉,燦燦的說道。
“小兒未及解試,隻有個秀才功名,說來慚愧,你世叔我未曾立下什麽過人的功勞,蔭封的名額已經給了他的兩位哥哥,我這兒子,現在還是白身。”
盛長槐等的就是這句話,不懷好意的瞧了一眼梁晗,梁晗心裏有鬼,被盛長槐這一瞧,驚出了一身冷汗,不知道他想要幹嘛,盛長槐心中冷冷的笑道,既然你這麽不爭氣,那就怨不得我了。
“小侄唐突了,問到了世叔的傷心處,不過也巧,小侄前些天從蜀州歸來,立下了不打不小的功勞,跟著我出去的禁軍也跟著沾了光,您可知神策軍廂都指揮使宋朝中有個侄兒。”
永昌伯現在在殿前司任職,當然知道宋朝中,在年初政變中力排眾議,率軍平亂,雖未曾封爵,但也從軍指揮使升任廂指揮使,至於他有個侄兒,永昌伯也是知道的,蜀州一站,不光是盛長槐升了爵位,宋朝中這個侄兒戰功也算不錯,現在已經是軍都虞侯之職,到了自家叔父的原來的神策軍中任職,算是升了兩級。
“賢侄說的可是宋清,現在在神策軍中擔任軍都虞侯的那位。”
這個軍都虞侯不同於顧廷燁那個禁軍都虞侯,算是軍指揮使的副手,更是軍指揮使的親信,顧廷燁那個都虞侯,可是禁軍三把手,不可混為一談。
但盛長槐既然提起他,自然是有自己的用意。
“神策軍以前乃是宋將軍舊部,宋清那一軍雖然有個指揮使,但卻已經是年老將退之時,時常告病在家,現在那五營兩千多人馬,實際上是由張清說了算,也是幸運,因之前逆王謀反,從神策軍調了許多基層官兵過去,前兩天宋清還找過我,說看我認不認識什麽願意從軍的文人,他現在剛上任,軍中文書空缺,我的意思是,咱們都是勳貴之家,要長長久久的保持富貴,還是不能徹底的脫離軍中。”
盛長槐這話也是有依據的,大宋雖然鼓勵勳貴子弟從文,但若是徹底離開軍隊,沒多少年,軍中的人脈一旦耗盡,後世子孫如果不爭氣,文舉之路如同千軍萬馬搶奪獨木橋,在出不了進士或者沒什麽優秀子孫,那麽家族落敗乃是遲早的事情,落魄的勳貴在汴京比比皆是,永昌伯爵府要不是永昌伯在後勤上勤勤懇懇的幹這麽多年,他們家的產業,遲早會被人盯上,現在之所以能維持富貴,一來是永昌伯爵的產業分散,單單奪一個不劃算,而來是永昌伯爵在軍中京城還算有人脈,能護住自家產業罷了。
盛長槐這意思永昌伯也明白,不就是想讓梁晗進入軍中當個文書嗎,但這未免有些太掉價了,這可是吏員啊,並非是官員,不像是庶長子從軍,擔任的是武職,升遷比較容易。
盛長槐笑了笑,看永昌伯有些猶豫,也不在打機鋒,對於永昌伯,還是不要太耍心眼,這人頗有扮豬吃老虎的意思,並非是傳聞中那麽庸碌。
“世叔,我知道您的顧慮,咱們這種人家的孩子,就算是從文,也不會被文官視為一體之臣,進入軍中,雖然僅僅是個文吏,但如果能吃這個苦,將來混個官身還是很容易的把,尤其是你我這樣的勳貴之後。”
天下從來沒有絕對的公平,貧寒子弟從吏員轉為官員,自然是要立下足夠的功勞,但若是勳貴子弟,從這裏分潤一點,從那裏分潤一點,在找機會去鍍個金,由吏員轉為官員還是希望很大的,隻要家中子弟能吃的了這個苦,以永昌伯這樣的身份,操作幾個個名額還是有這個麵子的,一般來說,在軍中有關係的勳貴,要麽是給家裏有點能力的庶子,要不就是給了族中優秀卻離進士還差一些的族人。
如果是個實權勳貴,那操作性就更強了,不說其他,西北那邊的全家,還不是勳貴,族中子弟在軍中擔任基層軍官的,比比皆是。
當然,永昌伯要是操作,不會叫梁晗從了武職,他們家庶長子走的就是全氏一族族人的路,從軍之後升遷為武官,梁晗的話,可以從文書坐起,在看看能不能轉成文官,在進入殿前司,成為職官,隨然不見得能有多大前途,但又永昌伯府做後盾,混個六七品還是可以的,要是再有能力,或許還能混個四五品的朱色朝服,紫色就不用想了,文官之中隻有進士出身的才有這個資格,進士官和非進士的區別就在這裏,進士可以做到一品,非進士的,最多四品,除非是立下汗馬功勞,官家開恩,賞個進士出身,但這樣的人,又有幾個是能考不中進士的。
“這。”
永昌伯看了看梁晗,見他一臉的懇求,知道他心中不願意,本欲拒絕,但是吳大娘子卻插了一句嘴。
“真是太感謝賢侄了,要不是你有這個門路,我還真愁我這孩子的前程呢。”
永昌伯還以為蜀縣侯是不願意自家妹子嫁給一個草包米蟲,才有這個提議,,正準備拒絕,見吳大娘子直接一錘定音,又給自己不斷的使眼色,在想到今天盛長槐表現的各種詭異,再也不理會梁晗懇求的眼神,說出了叫梁晗心驚膽跳的決定。
“既如此,就拜托賢侄了,賢侄的好意,我替犬子先行謝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