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長槐這才明白過來,這山賊是把自己當做全旭了,雖然那晚自己和全旭隻帶人平了六家水寨和猛虎山,但其餘六寨的覆滅,都是因為自己和全旭將頭領一網打盡,才被廂軍營剿滅,那晚也有部分山賊逃了出去,再加上廂軍營裏傳出去的消息,盛長槐名聲不顯,那日又多是弓箭遠程殺敵,再加上刻意低調,沒傳出名號。
李逵那悍不畏死的性子,就屬他衝的最快,平水寨的時候,張順在水裏的如同蛟龍一般,也讓水賊印象深刻,盛長槐給他們起的外號,也被傳的神乎其神,所以得了個黑白雙煞的名頭,楊繼宗就更不得了了,殺敵最多,連槍頭都折斷了,一把樸刀竟然也毫不遜色,這小霸王的名號,估計就是好事的山賊給起的。
“小霸王的外號不錯,是誰給起的,這麽有眼力,為什麽是小霸王呢。”
楊繼宗有些暗自竊喜,他早就羨慕大哥哥給張順李逵起了那麽威風的外號,求了盛長槐幾次,都被罵了回去,但是這小霸王聽起來,比他們的外號威風多了,隻是有些不滿意,為何不是霸王。
“小的也不知道,江湖上就是這麽傳的,說是小爺一把刀,一杆槍,碰著即死,和說書先生口中的小霸王孫策一模一樣,所以就都這麽喊了,還有叫小子龍的,但大家都覺得,趙子龍是用搶和劍的,小霸王長槍無敵,又會使刀,和小英雄一樣。”
《三國演義》雖然還沒問世,但是三國故事已經在各種說書人口中流傳,少年英雄孫策,一杆長槍奠定江東基業,祖傳的刀法能勝過的沒幾個,楊繼宗這形象和孫策太像了,山賊也是聽過評書的,所以就這麽叫開了,倒是讓楊繼宗非常開心,覺得小霸王的外號也不錯。
“看你這麽識相的份上,今天就饒過你,但是,替我給綠林中人傳個話,山下那個棋子看到了沒,上麵寫了個盛字的那個,以後碰到懸掛這種旗子的,都給我長點眼,要是膽敢冒犯,你知道後果。”
那頭領連連磕頭,不住口的說道。
“小的知道您家娘子姓盛,您放心,我一定把話傳到,以後碰到盛家的人,一定不敢冒犯,若是有不長眼的,不用您出手,小的就饒不了他,沒人敢得罪您。”
難怪這山賊如此膽怯,官軍他們倒是不怕,能攻破山寨的官兵多了,但是像全旭這樣,一夜之內鏟平十三寨,自身還沒多少傷亡的,還真沒聽說過,全旭當時和盛長槐也是天時地利人和全占了,也算是運氣,再加上又周侗那膽大包天的機緣巧合在裏麵,配合的天衣無縫,才能有那樣的功績。
更何況,哪家平賊的,能有全旭當時手底下那麽多厲害角色,全旭和盛長槐就不用說了,楊繼宗,李逵,張順,還有何三水,在軍中都是不多見的好手,更何況,還有一個將來會成為大宋武力天花板的周侗,這樣豪華的陣勢,普通廂軍營有一個就算很有實力了。
“滾吧。”
見這山賊如此有眼力見,盛長槐便放過他,不光是因為此人有眼色,更多的是想給大房伯父趟條路,至少將來盛家的商隊,這落草的土匪山賊要打劫,也得看他們能不能接受全旭的報複,盛長槐將錯就錯,也沒拆穿他們,任由他們把自己當成自家結義兄長全旭。
“仲懷,想不到這麽短的時間,咱們又見麵了,多謝你援手了。”
剛才石頭的話,他們聽的清清楚楚,顧廷燁之所以攔住這群山賊,還以為他們隻準備下山打劫盛家,才會出麵提前攔下來,這種人情,盛長槐還是要記下來。
“沒什麽,我就是路過,看到這群山賊要下山,再一看山下的車隊是盛家的,便猜到是你們家的車隊,雖然對你來說,這群毛賊不足為慮,就怕驚著老太太和兩位妹妹就不好了,你和你家大哥哥都是我的至交好友,既然碰見了,當然不能不管。”
顧廷燁爽朗的笑了笑,隨口解釋了一句,結果被自家閨女給拆穿了。
“爹爹騙人,爹爹是為了保護。”
話還沒說完,就被顧廷燁捂著了嘴巴,不好意思的說道。
“好吧,我承認,我正好要回汴京,順便一路護送,隻是因為覺得孟英之前從沒行走過江湖,不知道江湖險惡,是我的不是,低估了孟英,孟英文武雙全,心思縝密,哪裏需要我多事,我倒是忘了,你們家長柏哥哥說過,你和你那大哥結義之後,這兵書沒少看,策論更是一絕,是我多事了。”
盛長槐看了看臉色不自然的顧廷燁,也就沒拆穿他,哪裏有這麽巧的事情,顧廷燁要回京估計沒撒謊,這一路跟隨,自然是有意如此,難怪自家長柏哥哥說過,顧廷燁此人,給了別人恩惠就懶得說,但凡別人冤了他,就一口認下了,難怪之前被家裏的繼母拿捏的死死的,老侯爺也從來沒真正了解過自己這兒子。
“哎,算了,要不要同行,也有個照應,你家閨女小小年紀,天又冷,不如讓一起乘坐馬車,我家妹妹是見過你閨女的,也能幫你照應照應。”
顧廷燁搖了搖頭,推脫說自家祖母目光如炬,心思通透,言語間說錯了話,被老太太猜到他化名參軍,對於他化名參軍這種事,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說完,就要起身離開,盛長槐看到顧廷燁的女兒,心中有些心疼這個姑娘,開口勸說道。
“仲懷,有句話,不知道當講不當講。”
顧廷燁停住了腳步,轉過身嗔怪道。
“你我雖然交往不多,但在我心裏,你和你家長柏哥哥一樣,都是我為數不多的朋友,有什麽當講不當講,盡管說便是。”
盛長槐又看了一眼顧廷燁的閨女,心裏衡量了下說辭。
“孟英,既然你把我當朋友,我就說了,你別怪我多事,看你女兒這年齡,和我家妹妹小不了多少,這個年齡的女孩子,也該開蒙讀書了,女孩子家,雖然不能科考中進士,但至少可以明理,你家閨女看上去機靈懂事,若是跟著你東奔西跑,就給耽誤了,況且,你身在軍中,沒時間管教孩子,依我看,你還是得給孩子找個塾師,在怎麽說,你家閨女也是侯門之後,本就是千金之軀,若是在不讀書,一輩子都給耽誤了,難道你就願意你家閨女,將來不能嫁個好婆家。”
顧廷燁聽完盛長槐之言,麵色凝重,鄭重其事的給盛長槐行了個禮。
“所謂宗言逆耳,不過如是,孟英能不見外,說出這樣一番話,可見在孟英心裏,真把我當朋友,不見我才說這樣的話,我又怎麽會怪罪,想我顧廷燁,這一輩子認識這麽多人,除了我貼身的常嬤嬤,也就你們兄妹三人會給我說這樣的話,其餘的人,不提也罷,實不相瞞,我這次回京,就是想把女兒托付給常嬤嬤,在給她找個女子私塾。”
盛長槐聽到顧廷燁說什麽兄妹三人,正覺得納悶,轉念一想,應該是明蘭,想必是之前在汴京說的吧,又聽到顧廷燁說要給女兒找個女子私塾,馬上有了主意。
“仲懷可想好了,要把女兒送到哪家私塾。”
顧廷燁臉上犯難,他哪裏知道什麽女子私塾,直等回京之後在打聽,見盛長槐問,隻好把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盛長槐一聽,馬上建議道。
“這就巧了,我家妹妹,之前在汴京,讀的私塾便不錯,是我家長柏哥哥的娘子,海家嫂嫂自家的私塾,她們家的女兒,自小就在自家私塾讀書,你若是願意,這事就交給我辦,我給海師兄打個招呼就成,回京之後,最遲五日,必有答複。”
顧廷燁聽完之後,驚喜若狂,旋即給了盛長槐一個大大的擁抱。
“孟英此舉,幫了我的大忙,待你成親的時候,我必會準備一份厚厚的賀禮,以謝孟英援手之恩,蓉兒,還不謝謝你這個叔父。”
<a id="wzsy" href="http://m.aiyueshuxiang.com">愛閱書香</a>
盛長槐這才知道,顧廷燁家的閨女,叫個蓉兒,顧家這一輩的女兒家是書字輩,那麽她的大名應該是顧書蓉,果然,小女孩乖巧的給盛長槐拱手。
“顧家書蓉謝過叔父了。”
小小的女孩討人喜愛,看到這個孩子這麽懂事,盛長槐一陣唏噓,比起自家那個上房揭瓦的妹妹楊憐兒,這才是女孩子該有的樣子,自家那個小妖精,真是磨人的很,可能這就是別人家的孩子吧。
顧廷燁一番心事落地,還是拒絕了盛長槐同行的邀請,和石頭兩人帶著他家閨女,兩騎絕塵而去。
等盛長槐幾人回去的時候,看到自家祖母一臉的擔心,看到自己幾人回來,這才鬆了口氣。
“神仙保佑,總算不是我想的那樣。”
看到盛長槐一臉的疑惑,盛明蘭連忙開口解釋道。
“你們剛走,祖母就察覺了,說是不是遇到土匪了,讓我和五姐姐進馬車裏躲起來,我不放心祖母,陪她在馬車外邊等候著。”
盛長槐苦笑著問道。
“祖母,你是怎麽看出來的,不是說去林子裏打獵去了嗎。”
盛老太太一臉嫌棄的看了看自己這孫子,沒好氣的說道。
“枉費我疼了你那麽多年,天天光想著騙我老婆子,真當我老婆子眼壓耳聾,看不出你是去山上和人打架去了,打個獵用得著拿斧頭嗎,還有宗哥兒,那表情可不像打獵,你忘了你家祖母是什麽出身的嗎。”
盛長楊啞然失笑,真不愧是老太太,他們家祖母出身勇毅侯府,從小耳濡目染,不光是這些,就從老兵們的站位來看,分明就是做好了戰鬥準備,又怎麽瞞得住一個武侯府出身的盛老太太。
再三給祖母道了歉,盛老太太才原諒了盛長槐,畢竟盛長槐也是好意,隻是還有點不開心。
“祖母知道,你是閑不住的性子,即便是考中進士,也不會安安穩穩的做個文官,你有誌氣,祖母當然高興,但隻希望一點,以後這種事情,不要瞞著祖母,你以為祖母是那種想要把你捆在身邊的老太太,不過,祖母還是希望你答應我,等成了親,生下兒子,在去想那些事情,等你有了後,無論你是前線殺敵,還是棄文從武,投筆從戎,祖母不會攔著你。”
看自家祖母這樣,盛長槐隻得答應下來,他是夢想過建功立業,但一直沒有那個決心,這些年一直以來,就是混日子的狀態,也就是在分府單過之後,才慢慢的有那些想法,隻不過一直沒想好,自己的將來會怎麽樣,至於從軍,還從來沒想過。
盛長槐不知道的是,他雖然一直是一副混日子的樣子,但內心裏不經意漏出的一些想法,其實正是他最真實的性格,他以為他是閑魚的性子,其實並不是,等到日後他到了那種地步,回想起今日祖母給他說的這番話,才知道自家祖母,到底有多麽了解自己。
剩下的路途順順當當的,那個山賊倒也守信,真將盛長槐的話傳到三山五嶽,甚至於有一次路過一家荒郊野外的茶鋪,那家店老板還出來專程出來表明自己身份,原來竟是一家黑店,隻不過最多是做一些偷偷摸摸的事情,倒也不是水滸裏麵那做人肉包子的黑店,店家之所以出來,是看到有認識的小毛賊偷了盛家的一個包袱,怕被盛長槐他們察覺後當成一夥的,這才表明了自己的身份。
那個小毛賊當然也被抓住了,一個不過六歲的乞丐,做一些偷偷摸摸的事情也屬無奈,老太太倒是生了惻隱之心,問他是否願意跟著自己,結果這孩子一開口,才發現竟然是個姑娘,老太太更開心了,見著孩子答應,便收在自己身邊,說是調教個一年半載,便送給楊憐兒當個丫鬟,楊憐兒倒是對著孩子一見如故,沒辦法,這小野貓的性子,太和楊憐兒的胃口了,之前給她找了好幾個,楊憐兒都覺得太窩囊,連盛長楊都不敢頂撞,這孩子竟然還敢偷盛長楊的行禮,被抓住之後還瞪著盛長楊,以為是他發現的自己,到哪裏能找這麽厲害的丫鬟。
李逵那悍不畏死的性子,就屬他衝的最快,平水寨的時候,張順在水裏的如同蛟龍一般,也讓水賊印象深刻,盛長槐給他們起的外號,也被傳的神乎其神,所以得了個黑白雙煞的名頭,楊繼宗就更不得了了,殺敵最多,連槍頭都折斷了,一把樸刀竟然也毫不遜色,這小霸王的名號,估計就是好事的山賊給起的。
“小霸王的外號不錯,是誰給起的,這麽有眼力,為什麽是小霸王呢。”
楊繼宗有些暗自竊喜,他早就羨慕大哥哥給張順李逵起了那麽威風的外號,求了盛長槐幾次,都被罵了回去,但是這小霸王聽起來,比他們的外號威風多了,隻是有些不滿意,為何不是霸王。
“小的也不知道,江湖上就是這麽傳的,說是小爺一把刀,一杆槍,碰著即死,和說書先生口中的小霸王孫策一模一樣,所以就都這麽喊了,還有叫小子龍的,但大家都覺得,趙子龍是用搶和劍的,小霸王長槍無敵,又會使刀,和小英雄一樣。”
《三國演義》雖然還沒問世,但是三國故事已經在各種說書人口中流傳,少年英雄孫策,一杆長槍奠定江東基業,祖傳的刀法能勝過的沒幾個,楊繼宗這形象和孫策太像了,山賊也是聽過評書的,所以就這麽叫開了,倒是讓楊繼宗非常開心,覺得小霸王的外號也不錯。
“看你這麽識相的份上,今天就饒過你,但是,替我給綠林中人傳個話,山下那個棋子看到了沒,上麵寫了個盛字的那個,以後碰到懸掛這種旗子的,都給我長點眼,要是膽敢冒犯,你知道後果。”
那頭領連連磕頭,不住口的說道。
“小的知道您家娘子姓盛,您放心,我一定把話傳到,以後碰到盛家的人,一定不敢冒犯,若是有不長眼的,不用您出手,小的就饒不了他,沒人敢得罪您。”
難怪這山賊如此膽怯,官軍他們倒是不怕,能攻破山寨的官兵多了,但是像全旭這樣,一夜之內鏟平十三寨,自身還沒多少傷亡的,還真沒聽說過,全旭當時和盛長槐也是天時地利人和全占了,也算是運氣,再加上又周侗那膽大包天的機緣巧合在裏麵,配合的天衣無縫,才能有那樣的功績。
更何況,哪家平賊的,能有全旭當時手底下那麽多厲害角色,全旭和盛長槐就不用說了,楊繼宗,李逵,張順,還有何三水,在軍中都是不多見的好手,更何況,還有一個將來會成為大宋武力天花板的周侗,這樣豪華的陣勢,普通廂軍營有一個就算很有實力了。
“滾吧。”
見這山賊如此有眼力見,盛長槐便放過他,不光是因為此人有眼色,更多的是想給大房伯父趟條路,至少將來盛家的商隊,這落草的土匪山賊要打劫,也得看他們能不能接受全旭的報複,盛長槐將錯就錯,也沒拆穿他們,任由他們把自己當成自家結義兄長全旭。
“仲懷,想不到這麽短的時間,咱們又見麵了,多謝你援手了。”
剛才石頭的話,他們聽的清清楚楚,顧廷燁之所以攔住這群山賊,還以為他們隻準備下山打劫盛家,才會出麵提前攔下來,這種人情,盛長槐還是要記下來。
“沒什麽,我就是路過,看到這群山賊要下山,再一看山下的車隊是盛家的,便猜到是你們家的車隊,雖然對你來說,這群毛賊不足為慮,就怕驚著老太太和兩位妹妹就不好了,你和你家大哥哥都是我的至交好友,既然碰見了,當然不能不管。”
顧廷燁爽朗的笑了笑,隨口解釋了一句,結果被自家閨女給拆穿了。
“爹爹騙人,爹爹是為了保護。”
話還沒說完,就被顧廷燁捂著了嘴巴,不好意思的說道。
“好吧,我承認,我正好要回汴京,順便一路護送,隻是因為覺得孟英之前從沒行走過江湖,不知道江湖險惡,是我的不是,低估了孟英,孟英文武雙全,心思縝密,哪裏需要我多事,我倒是忘了,你們家長柏哥哥說過,你和你那大哥結義之後,這兵書沒少看,策論更是一絕,是我多事了。”
盛長槐看了看臉色不自然的顧廷燁,也就沒拆穿他,哪裏有這麽巧的事情,顧廷燁要回京估計沒撒謊,這一路跟隨,自然是有意如此,難怪自家長柏哥哥說過,顧廷燁此人,給了別人恩惠就懶得說,但凡別人冤了他,就一口認下了,難怪之前被家裏的繼母拿捏的死死的,老侯爺也從來沒真正了解過自己這兒子。
“哎,算了,要不要同行,也有個照應,你家閨女小小年紀,天又冷,不如讓一起乘坐馬車,我家妹妹是見過你閨女的,也能幫你照應照應。”
顧廷燁搖了搖頭,推脫說自家祖母目光如炬,心思通透,言語間說錯了話,被老太太猜到他化名參軍,對於他化名參軍這種事,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說完,就要起身離開,盛長槐看到顧廷燁的女兒,心中有些心疼這個姑娘,開口勸說道。
“仲懷,有句話,不知道當講不當講。”
顧廷燁停住了腳步,轉過身嗔怪道。
“你我雖然交往不多,但在我心裏,你和你家長柏哥哥一樣,都是我為數不多的朋友,有什麽當講不當講,盡管說便是。”
盛長槐又看了一眼顧廷燁的閨女,心裏衡量了下說辭。
“孟英,既然你把我當朋友,我就說了,你別怪我多事,看你女兒這年齡,和我家妹妹小不了多少,這個年齡的女孩子,也該開蒙讀書了,女孩子家,雖然不能科考中進士,但至少可以明理,你家閨女看上去機靈懂事,若是跟著你東奔西跑,就給耽誤了,況且,你身在軍中,沒時間管教孩子,依我看,你還是得給孩子找個塾師,在怎麽說,你家閨女也是侯門之後,本就是千金之軀,若是在不讀書,一輩子都給耽誤了,難道你就願意你家閨女,將來不能嫁個好婆家。”
顧廷燁聽完盛長槐之言,麵色凝重,鄭重其事的給盛長槐行了個禮。
“所謂宗言逆耳,不過如是,孟英能不見外,說出這樣一番話,可見在孟英心裏,真把我當朋友,不見我才說這樣的話,我又怎麽會怪罪,想我顧廷燁,這一輩子認識這麽多人,除了我貼身的常嬤嬤,也就你們兄妹三人會給我說這樣的話,其餘的人,不提也罷,實不相瞞,我這次回京,就是想把女兒托付給常嬤嬤,在給她找個女子私塾。”
盛長槐聽到顧廷燁說什麽兄妹三人,正覺得納悶,轉念一想,應該是明蘭,想必是之前在汴京說的吧,又聽到顧廷燁說要給女兒找個女子私塾,馬上有了主意。
“仲懷可想好了,要把女兒送到哪家私塾。”
顧廷燁臉上犯難,他哪裏知道什麽女子私塾,直等回京之後在打聽,見盛長槐問,隻好把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盛長槐一聽,馬上建議道。
“這就巧了,我家妹妹,之前在汴京,讀的私塾便不錯,是我家長柏哥哥的娘子,海家嫂嫂自家的私塾,她們家的女兒,自小就在自家私塾讀書,你若是願意,這事就交給我辦,我給海師兄打個招呼就成,回京之後,最遲五日,必有答複。”
顧廷燁聽完之後,驚喜若狂,旋即給了盛長槐一個大大的擁抱。
“孟英此舉,幫了我的大忙,待你成親的時候,我必會準備一份厚厚的賀禮,以謝孟英援手之恩,蓉兒,還不謝謝你這個叔父。”
<a id="wzsy" href="http://m.aiyueshuxiang.com">愛閱書香</a>
盛長槐這才知道,顧廷燁家的閨女,叫個蓉兒,顧家這一輩的女兒家是書字輩,那麽她的大名應該是顧書蓉,果然,小女孩乖巧的給盛長槐拱手。
“顧家書蓉謝過叔父了。”
小小的女孩討人喜愛,看到這個孩子這麽懂事,盛長槐一陣唏噓,比起自家那個上房揭瓦的妹妹楊憐兒,這才是女孩子該有的樣子,自家那個小妖精,真是磨人的很,可能這就是別人家的孩子吧。
顧廷燁一番心事落地,還是拒絕了盛長槐同行的邀請,和石頭兩人帶著他家閨女,兩騎絕塵而去。
等盛長槐幾人回去的時候,看到自家祖母一臉的擔心,看到自己幾人回來,這才鬆了口氣。
“神仙保佑,總算不是我想的那樣。”
看到盛長槐一臉的疑惑,盛明蘭連忙開口解釋道。
“你們剛走,祖母就察覺了,說是不是遇到土匪了,讓我和五姐姐進馬車裏躲起來,我不放心祖母,陪她在馬車外邊等候著。”
盛長槐苦笑著問道。
“祖母,你是怎麽看出來的,不是說去林子裏打獵去了嗎。”
盛老太太一臉嫌棄的看了看自己這孫子,沒好氣的說道。
“枉費我疼了你那麽多年,天天光想著騙我老婆子,真當我老婆子眼壓耳聾,看不出你是去山上和人打架去了,打個獵用得著拿斧頭嗎,還有宗哥兒,那表情可不像打獵,你忘了你家祖母是什麽出身的嗎。”
盛長楊啞然失笑,真不愧是老太太,他們家祖母出身勇毅侯府,從小耳濡目染,不光是這些,就從老兵們的站位來看,分明就是做好了戰鬥準備,又怎麽瞞得住一個武侯府出身的盛老太太。
再三給祖母道了歉,盛老太太才原諒了盛長槐,畢竟盛長槐也是好意,隻是還有點不開心。
“祖母知道,你是閑不住的性子,即便是考中進士,也不會安安穩穩的做個文官,你有誌氣,祖母當然高興,但隻希望一點,以後這種事情,不要瞞著祖母,你以為祖母是那種想要把你捆在身邊的老太太,不過,祖母還是希望你答應我,等成了親,生下兒子,在去想那些事情,等你有了後,無論你是前線殺敵,還是棄文從武,投筆從戎,祖母不會攔著你。”
看自家祖母這樣,盛長槐隻得答應下來,他是夢想過建功立業,但一直沒有那個決心,這些年一直以來,就是混日子的狀態,也就是在分府單過之後,才慢慢的有那些想法,隻不過一直沒想好,自己的將來會怎麽樣,至於從軍,還從來沒想過。
盛長槐不知道的是,他雖然一直是一副混日子的樣子,但內心裏不經意漏出的一些想法,其實正是他最真實的性格,他以為他是閑魚的性子,其實並不是,等到日後他到了那種地步,回想起今日祖母給他說的這番話,才知道自家祖母,到底有多麽了解自己。
剩下的路途順順當當的,那個山賊倒也守信,真將盛長槐的話傳到三山五嶽,甚至於有一次路過一家荒郊野外的茶鋪,那家店老板還出來專程出來表明自己身份,原來竟是一家黑店,隻不過最多是做一些偷偷摸摸的事情,倒也不是水滸裏麵那做人肉包子的黑店,店家之所以出來,是看到有認識的小毛賊偷了盛家的一個包袱,怕被盛長槐他們察覺後當成一夥的,這才表明了自己的身份。
那個小毛賊當然也被抓住了,一個不過六歲的乞丐,做一些偷偷摸摸的事情也屬無奈,老太太倒是生了惻隱之心,問他是否願意跟著自己,結果這孩子一開口,才發現竟然是個姑娘,老太太更開心了,見著孩子答應,便收在自己身邊,說是調教個一年半載,便送給楊憐兒當個丫鬟,楊憐兒倒是對著孩子一見如故,沒辦法,這小野貓的性子,太和楊憐兒的胃口了,之前給她找了好幾個,楊憐兒都覺得太窩囊,連盛長楊都不敢頂撞,這孩子竟然還敢偷盛長楊的行禮,被抓住之後還瞪著盛長楊,以為是他發現的自己,到哪裏能找這麽厲害的丫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