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入坑(第六更)
水木大學
“秦院士,不得不說,您真的是一位出色的談判家!”一汽的戚海峰無奈地說道。
這一次他被徐總派到水木大學與秦元清談判,想要獲得好的條件,比如研發成果與秦元清共同擁有技術專利。
可是一說技術專利,秦元清就怒目而視,表示如果一汽是這個條件的話就不用談了,他要直接去找上汽合作。
上汽,那可是一汽的競爭對頭,一汽怎麽可能眼睜睜地看著上汽獲得優勢呢,哪怕是十億砸下去打水漂,也不能出現這種可能性。
結果不言而喻,最終還是按照秦元清的方案執行。
“齊總,這次合作你們一汽絕對是不會吃虧的!”秦元清微笑地說道。
開玩笑,要不是為了避免被抓去切片研究,秦元清直接兌換相關技術就可以,還需要這麽麻煩?
隨後,水木大學召開一次盛大的簽約儀式,秦元清與齊總代表雙方簽下了協議,而隨著協議簽下後,十億資金就打到了實驗室專用賬戶。
而這協議的簽訂,更是如同一顆炸彈爆炸一般。
原本還有些猶豫的博士生、博士後,再無任何顧慮,紛紛向著秦元清投出了自己的簡曆,整個水木大學汽車工程係雞飛狗跳的。
自從1980年設立汽車工程係,經過三十年的發展,汽車工程係的車輛工程、動力機械及工程學均為國家重點學科,擁有汽車安全與節能國家重點實驗室和汽車研究所,是我國培養高層次、高素質車輛及其動力工程科技和管理人才的重要基地,也是我國車輛及其動力工程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的重要場所。
在過去十年期間,汽車工程係先後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高官科技進步獎16項、其他獎勵12項、授權發明專利27項。總共承擔各類科研課題217項,每年科研經費超過了6000萬元。
可以說,汽車工程係的人才還是非常多的,秦元清的實驗室獲得了一汽10億科研經費,這一下子超過了汽車係10年的科研經費,誰不想去?誰不想獲得高工資?
哪怕秦元清設置的門檻是博士生及以上,汽車係70名博士生,秦元清就收到了60份簡曆,除此之外還有2份教授簡曆、4個副教授簡曆、6份博士後。
秦元清篩選了20份簡曆,每個實驗室10名研究人員,其中配備1名副教授、9名博士生,同時還招納了一個會計。單單兩個實驗室一年的工資,就得二千萬。
招到人了,秦元清整個人就輕鬆起來,財務處理財務上的事,雖然他的經費不是國家經費,但是賬還得清清楚楚,不管怎麽說學校以辦公場地占了10%的份額,有些東西還是得搞得清清楚楚。
9月10日,也是實驗室啟動的第一天,秦元清在自己辦公室開了個會,看著21個手下,秦元清心中很滿意,從此以後他就不是光杆司令了。
“大家好,我是秦元清,很高興和大家一起共事!”秦元清微笑地說道:“相信你們都已經知道,你們接下來要幹的事!那就是研發6AT自動變速箱以及汽車底盤!”
所有人都微微點頭,然後每個人自我介紹,秦元清將他們分成兩個實驗室,由一名副教授擔任副組長,帶著九名博士生。秦元清將6AT分成了液力變扭器、行星齒輪、液壓變距係統和液壓操縱係統四個研究小組,基本上是每兩個人一組。而汽車底盤實驗室也是分成傳統係、行駛係、轉向係和製動係四部分組成。
汽車底盤的作用是支撐、安裝汽車發動機及其部件、總成,形成汽車的整體造型,並接受發動機的動力,使汽車產生運動,保證正常行駛。
任命了兩個實驗室的副組長、分配好每個人的任務,秦元清讓副組長在一個星期內擬定好需要采購的儀器清單和材料訂單,以及各自的工作流程。
這一天,秦元清讓大家打掃完各自辦公場所的衛生、辦理入職程序,在聚餐前,秦元清大手一揮,這個月的工資率先發放,他也沒有采用當月工資下月十五號發放的模式,而是當月一號發放工資,至於避稅,在他這裏不存在,該交多少稅就交多少稅!
所有人都沒有想到,工作的第一天竟然就有工資,一個個高興得不得了,畢竟這第一個月工資,就比他們一年所賺的都要多,這些博士生哪一個不是都成家了,個個都要養家糊口。
“跳槽果然是對的!”頓時一個個都覺得自己來這裏果然是最英明的決定,一些人直接拍下自己的工資,上傳到微博、朋友圈,一時間不知道多少人羨慕。
<a id="wzsy" href="http://www.yawenku.com">yawenku.com</a>
而這一天聚餐,秦元清也是選擇一高檔酒店,想要馬兒跑就得給馬兒吃草,想要馬兒跑得快,就得讓馬兒吃好草。
在這一塊上,秦元清從來就不會吝嗇小氣。
雖然這些年一個個年紀都比他大,最小的財務也是26歲了,比他都還要大6歲。其他的人也都大他七八歲,甚至兩個副教授都比他大了十幾歲。但是秦元清還是用自己的誠意折服了他們!
。。。。。。
“校長,小秦同誌太過分了,怎麽可以這麽做呢,這麽做我們以後還怎麽開展研究,還怎麽帶人啊!”汽車工程係的一位院士在秦元清他們實驗室開啟第一天聚餐的時候,殺到了校長辦公室,來告狀了。
百萬年薪!
直接讓他們院係跳槽了20人,還包括2個副教授,而且現在汽車工程係一個個人心思動,科研之時無精打采,甚至有時候聊天話裏話外都是嫌棄工資低、說什麽人家秦院士那邊開出百萬年薪,甚至還有人轉發了那些人的工資條。
主席說過,人心散了,隊伍就不好帶!
現在汽車工程係的院士、教授就深深感受到這句話的真理。
可是讓他們提高待遇,這根本就不可能,他們整個係一年拿到的科研經費差不多就是六千萬,他們教授級別一年工資也就十來萬,怎麽可能給博士生、博士後提高待遇。
校長溫和地說道:“老王啊,這事我也沒辦法啊,你應該也聽說了,秦院士的實驗室的經費,是他自己拉來的,說實在的,學校也僅僅提供一個場所,也是秦院士覺得在學校方便,不然的話他在外麵也可以搞個實驗室!”
“我看啊,這方麵係裏還要自己想想辦法,看能不能也從車企那裏拉來一些科研經費,也不需要十億那麽多,有個五六億也好!”校長提了個可行的方案。
王院士無語。
要是能夠拉來科研經費,那他還需要親自跑來校長辦公室告狀麽,那些車企別看看動不動以百億計算,實際上都小氣摳門得緊,他們能拉來個幾百萬科研經費就不錯了。
看著王院士離開的背影,校長露出若有所思之色,看來學校也得改變一下發展思路啊,再這麽下去單靠國家教育經費和科研經費,水木大學想要成為世界前十大學,不容易啊。
校長起身,拿起了毛筆,在紙上重重地寫下‘產學研’三個大字!
產學研相結合,是科研、教育、生產不同社會分工在功能與資源優勢上的協同與集成化,是技術創新上、中、下遊的對接與耦合。在歐美著名學校,產學研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學校承擔著教育、科研,企業負責生產,學校依靠著科研經費和專利獲得利益從而投入新的科研,形成良好的循環。
從好幾年前,華夏的高校就開始不斷探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要說多大成果,那也沒有。
像秦元清這樣從企業拉到10億科研經費,還是水木大學第一次,也是創下了華夏高校的一個記錄。
校長知道這條路並不容易,但是再不容易也必須走。不然的話,國家的辦學經費,也就能夠維持學校的穩定發展,可是現在社會,教師隊伍對於待遇的要求呼聲一浪高過一浪,不可能無限期拖延,不然的話高校的人才估計都會被企業給挖牆腳挖走。
而毫無疑問,與企業合作、從企業那邊獲得科研經費,將是一條可實行的道路。
汽車研發課題可以這樣,化工、建築、機械、電子等等完全也可以嚐試著去走一走。
顧校長可不僅僅是行政的,他也是華夏科學院院士,長期從事功能材料的組分、結構與性能關係的研究和材料的微觀設計,他很清楚,基礎研究、技術研發從來就沒有捷徑,都是需要砸下重金、腳踏實地的一步一步地去走。
至於課本上,作為過來人,顧校長很清楚從西方獲得的材料都得打一個問號,誰也不知道西方人會在哪個地方給你埋了個坑。
就像水木大學,很多教材都是自己學校教授編的,就是要確保知識的準確性,都是經過自己實踐過的,而不是簡單的翻譯國外文章。
隻是基礎研究、技術研發,沒有那麽容易,屬於那種周期長、見效慢的,甚至還有很大的風險打水漂,所以企業根本沒多少人願意投入。
水木大學
“秦院士,不得不說,您真的是一位出色的談判家!”一汽的戚海峰無奈地說道。
這一次他被徐總派到水木大學與秦元清談判,想要獲得好的條件,比如研發成果與秦元清共同擁有技術專利。
可是一說技術專利,秦元清就怒目而視,表示如果一汽是這個條件的話就不用談了,他要直接去找上汽合作。
上汽,那可是一汽的競爭對頭,一汽怎麽可能眼睜睜地看著上汽獲得優勢呢,哪怕是十億砸下去打水漂,也不能出現這種可能性。
結果不言而喻,最終還是按照秦元清的方案執行。
“齊總,這次合作你們一汽絕對是不會吃虧的!”秦元清微笑地說道。
開玩笑,要不是為了避免被抓去切片研究,秦元清直接兌換相關技術就可以,還需要這麽麻煩?
隨後,水木大學召開一次盛大的簽約儀式,秦元清與齊總代表雙方簽下了協議,而隨著協議簽下後,十億資金就打到了實驗室專用賬戶。
而這協議的簽訂,更是如同一顆炸彈爆炸一般。
原本還有些猶豫的博士生、博士後,再無任何顧慮,紛紛向著秦元清投出了自己的簡曆,整個水木大學汽車工程係雞飛狗跳的。
自從1980年設立汽車工程係,經過三十年的發展,汽車工程係的車輛工程、動力機械及工程學均為國家重點學科,擁有汽車安全與節能國家重點實驗室和汽車研究所,是我國培養高層次、高素質車輛及其動力工程科技和管理人才的重要基地,也是我國車輛及其動力工程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的重要場所。
在過去十年期間,汽車工程係先後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高官科技進步獎16項、其他獎勵12項、授權發明專利27項。總共承擔各類科研課題217項,每年科研經費超過了6000萬元。
可以說,汽車工程係的人才還是非常多的,秦元清的實驗室獲得了一汽10億科研經費,這一下子超過了汽車係10年的科研經費,誰不想去?誰不想獲得高工資?
哪怕秦元清設置的門檻是博士生及以上,汽車係70名博士生,秦元清就收到了60份簡曆,除此之外還有2份教授簡曆、4個副教授簡曆、6份博士後。
秦元清篩選了20份簡曆,每個實驗室10名研究人員,其中配備1名副教授、9名博士生,同時還招納了一個會計。單單兩個實驗室一年的工資,就得二千萬。
招到人了,秦元清整個人就輕鬆起來,財務處理財務上的事,雖然他的經費不是國家經費,但是賬還得清清楚楚,不管怎麽說學校以辦公場地占了10%的份額,有些東西還是得搞得清清楚楚。
9月10日,也是實驗室啟動的第一天,秦元清在自己辦公室開了個會,看著21個手下,秦元清心中很滿意,從此以後他就不是光杆司令了。
“大家好,我是秦元清,很高興和大家一起共事!”秦元清微笑地說道:“相信你們都已經知道,你們接下來要幹的事!那就是研發6AT自動變速箱以及汽車底盤!”
所有人都微微點頭,然後每個人自我介紹,秦元清將他們分成兩個實驗室,由一名副教授擔任副組長,帶著九名博士生。秦元清將6AT分成了液力變扭器、行星齒輪、液壓變距係統和液壓操縱係統四個研究小組,基本上是每兩個人一組。而汽車底盤實驗室也是分成傳統係、行駛係、轉向係和製動係四部分組成。
汽車底盤的作用是支撐、安裝汽車發動機及其部件、總成,形成汽車的整體造型,並接受發動機的動力,使汽車產生運動,保證正常行駛。
任命了兩個實驗室的副組長、分配好每個人的任務,秦元清讓副組長在一個星期內擬定好需要采購的儀器清單和材料訂單,以及各自的工作流程。
這一天,秦元清讓大家打掃完各自辦公場所的衛生、辦理入職程序,在聚餐前,秦元清大手一揮,這個月的工資率先發放,他也沒有采用當月工資下月十五號發放的模式,而是當月一號發放工資,至於避稅,在他這裏不存在,該交多少稅就交多少稅!
所有人都沒有想到,工作的第一天竟然就有工資,一個個高興得不得了,畢竟這第一個月工資,就比他們一年所賺的都要多,這些博士生哪一個不是都成家了,個個都要養家糊口。
“跳槽果然是對的!”頓時一個個都覺得自己來這裏果然是最英明的決定,一些人直接拍下自己的工資,上傳到微博、朋友圈,一時間不知道多少人羨慕。
<a id="wzsy" href="http://www.yawenku.com">yawenku.com</a>
而這一天聚餐,秦元清也是選擇一高檔酒店,想要馬兒跑就得給馬兒吃草,想要馬兒跑得快,就得讓馬兒吃好草。
在這一塊上,秦元清從來就不會吝嗇小氣。
雖然這些年一個個年紀都比他大,最小的財務也是26歲了,比他都還要大6歲。其他的人也都大他七八歲,甚至兩個副教授都比他大了十幾歲。但是秦元清還是用自己的誠意折服了他們!
。。。。。。
“校長,小秦同誌太過分了,怎麽可以這麽做呢,這麽做我們以後還怎麽開展研究,還怎麽帶人啊!”汽車工程係的一位院士在秦元清他們實驗室開啟第一天聚餐的時候,殺到了校長辦公室,來告狀了。
百萬年薪!
直接讓他們院係跳槽了20人,還包括2個副教授,而且現在汽車工程係一個個人心思動,科研之時無精打采,甚至有時候聊天話裏話外都是嫌棄工資低、說什麽人家秦院士那邊開出百萬年薪,甚至還有人轉發了那些人的工資條。
主席說過,人心散了,隊伍就不好帶!
現在汽車工程係的院士、教授就深深感受到這句話的真理。
可是讓他們提高待遇,這根本就不可能,他們整個係一年拿到的科研經費差不多就是六千萬,他們教授級別一年工資也就十來萬,怎麽可能給博士生、博士後提高待遇。
校長溫和地說道:“老王啊,這事我也沒辦法啊,你應該也聽說了,秦院士的實驗室的經費,是他自己拉來的,說實在的,學校也僅僅提供一個場所,也是秦院士覺得在學校方便,不然的話他在外麵也可以搞個實驗室!”
“我看啊,這方麵係裏還要自己想想辦法,看能不能也從車企那裏拉來一些科研經費,也不需要十億那麽多,有個五六億也好!”校長提了個可行的方案。
王院士無語。
要是能夠拉來科研經費,那他還需要親自跑來校長辦公室告狀麽,那些車企別看看動不動以百億計算,實際上都小氣摳門得緊,他們能拉來個幾百萬科研經費就不錯了。
看著王院士離開的背影,校長露出若有所思之色,看來學校也得改變一下發展思路啊,再這麽下去單靠國家教育經費和科研經費,水木大學想要成為世界前十大學,不容易啊。
校長起身,拿起了毛筆,在紙上重重地寫下‘產學研’三個大字!
產學研相結合,是科研、教育、生產不同社會分工在功能與資源優勢上的協同與集成化,是技術創新上、中、下遊的對接與耦合。在歐美著名學校,產學研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學校承擔著教育、科研,企業負責生產,學校依靠著科研經費和專利獲得利益從而投入新的科研,形成良好的循環。
從好幾年前,華夏的高校就開始不斷探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要說多大成果,那也沒有。
像秦元清這樣從企業拉到10億科研經費,還是水木大學第一次,也是創下了華夏高校的一個記錄。
校長知道這條路並不容易,但是再不容易也必須走。不然的話,國家的辦學經費,也就能夠維持學校的穩定發展,可是現在社會,教師隊伍對於待遇的要求呼聲一浪高過一浪,不可能無限期拖延,不然的話高校的人才估計都會被企業給挖牆腳挖走。
而毫無疑問,與企業合作、從企業那邊獲得科研經費,將是一條可實行的道路。
汽車研發課題可以這樣,化工、建築、機械、電子等等完全也可以嚐試著去走一走。
顧校長可不僅僅是行政的,他也是華夏科學院院士,長期從事功能材料的組分、結構與性能關係的研究和材料的微觀設計,他很清楚,基礎研究、技術研發從來就沒有捷徑,都是需要砸下重金、腳踏實地的一步一步地去走。
至於課本上,作為過來人,顧校長很清楚從西方獲得的材料都得打一個問號,誰也不知道西方人會在哪個地方給你埋了個坑。
就像水木大學,很多教材都是自己學校教授編的,就是要確保知識的準確性,都是經過自己實踐過的,而不是簡單的翻譯國外文章。
隻是基礎研究、技術研發,沒有那麽容易,屬於那種周期長、見效慢的,甚至還有很大的風險打水漂,所以企業根本沒多少人願意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