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人日暮少,風雪亂山深。
晨色初亮,天已陰陰沉沉。北風嗚嗚吼叫,光禿禿的樹幹被吹的上下搖擺。漫天的雪粒隨風起舞,不斷的打著旋,仿佛肆虐飄蕩的遊魂。
雪下的正緊,風也越來越大,官道上結了一層厚厚的雪鎧,馬車行過,如碎玉有聲。
道邊就是已被夷為平地的印玄寺,還殘留著幾處斷壁。一根被燒的焦黑的木梁直戳戳的指著天,像極了白眉臨死前指著元恪的那根枯瘦而又幹癟的指頭,訴說著無盡的不甘。
一杆白虎旗立在車頂,獵獵作響,五個大字蒼勁有力:虎賁中郎李。
車駕前後各跟著一伍甲騎,李睿開道,李聰殿後,李亮則跟在車邊,低聲與車中的李承誌說著話。
“郎君,到舊宅外了!”
車內傳來李承誌低沉的聲音:“先不入了,去皇陵!”
“是!”
李亮應了一聲,朝車前的李睿揚了揚手,一車並十騎未做停留,徑直駛過府第,往邙山行去。
雪雖大,但元恪出殯時官道才用砂石、黃土鋪墊,故而極為平整。且拉車的是兩頭健馬,一行走的很快。約一個時辰後,就已行至皇城以西約二十裏的景陵。
聽到馬兒的鳴嘶,守陵兵卒盡數出帳。看到迎風飄展的官旗,又恭恭敬敬的立在了道邊。
“見過李中郎!”
“有禮!”
李承誌下著車,又輕聲說道,“今日休沐,某便來拜祭先帝。雪大天寒,就不用勞煩爾等了……”
“謝中郎體恤!”
軍將恭應一聲,又喚著守卒開著廟門。
兵營往前百十步,就是日祭所用的祠廟,再往前,則立著一匹披鞍裝蹬、約有丈高的石馬。
祠廟之後,便是方圓逾裏、如一座小山的景陵。
行過石馬,李承誌不由自主的停下了腳步。
看了許久,他才悠聲問道:“明明是個弱雞,連蹬都踩不住,卻死了都要立這麽大個玩意在墳前?你是有多喜歡打仗?”
弱雞?
雖未聽懂這兩個字是什麽含義,但直覺不是好話。守在廟門外的兩個兵卒不由自主的頭皮發麻。
正無所適從,李亮先一步迎了上去,往每人的手裏塞了一塊銅鋌:“有勞,且去歇著吧!”
猜知李中郎應是不想有人打擾,兩個兵卒千恩萬謝,快步離開。
踏進廟門,正中便是一塊高有六尺,寬有丈餘的石碑,上銘:世宗宣武皇帝之陵,其下便是墓誌。而銘刻這樣內容的石碑,祠廟之後還有高近有兩丈的一座,俗稱敘聖碑。
“就這裏吧!”
李承誌往碑前一指,李亮迅速的搬來蒲團,又令李睿、李聰等點燭、上香、燒製炭盆,並將一些祭品置於祭台。
置辦好了這幾樣,李亮輕輕一揮手,侍衛靜悄悄的退出了祠廟,又將廟門掩好,堂內就隻餘李承誌。
<a id="wzsy" href="http://m.beqege.cc">筆趣閣</a>
廟外北風呼號,嗚嗚有聲,廟內燈火昏暗,幽冷陰沉。微弱的燭光映照在青銅器皿上,將整間祠廟都染的慘綠如冥。
偶爾一絲寒風吹進,燭焰輕輕搖曳,無數幽綠而又陰森的光影極速閃爍,伴著狼嘯一樣的風聲,像極了予地獄中哭嚎的鬼魅。
“還真是形象啊?”
李承誌輕聲笑著,揭開木塞,在蒲團前的石磚上灑了半囊,又將酒囊湊至嘴邊,咕咚咕咚的灌了好幾口。
入口冰涼,卻又熾烈如刀,似有一股火路自喉間燒起,直達心脾。
“不過你知道,我從來都不信這個的……就是覺的心裏空落落的,連個說話的人都找不到,就想著來看看你……
王道複古,尊王攘夷。君仇國恨,九世猶複……故而朝議已決:便是冰天雪地、滴水成冰,也要出兵為你報仇……
但堪用的不是老弱,就是病殘,要麽就是滑頭。數來數去,好像就我最合適,所以我便主動求了這苦差事……哈哈,知不知道我毛遂自薦之時,元嘉和高肇的臉都綠了?
兩老頭和父親原本議定,元旦之後,就欲讓我完婚的,而這戰事一啟,天知道打到什麽時候?
但我總得做點什麽,不然總覺的心裏不得勁。既然為你報仇也算是為我報仇,自然就當仁不讓了……
也賴你,非要留‘朕死後,葬畢便除服,勿喪之(守孝)’的遺詔?不過也對,若無你這遺詔,我哪來的膽子敢坐在你墓前飲酒?
嗯,你也喝一點……早知道你這麽快死,我就不該勸你戒酒,憑白少了許多樂趣……”
李承誌聲調即輕且柔,仿佛元恪就坐在他身邊。他揚了揚酒囊,又是咕咚咚的灌了好幾口。
風好像小了,再聽不到狼嚎一般的鬼叫。隻聞“沙沙”與“噗嗤”的輕響,應是堂中燭火薰溫了廟頂,融了底層的積雪,從廟脊上滑了下來。
“雪又大了啊?”
他輕歎一聲,又小口小口的淺啜了起來。
酒很烈,李承誌卻渾然不覺。雙眼深遂如星空,幽然的盯著元恪的墓碑,心中飄出了萬千思緒。
廟中寂靜無聲,偶爾漏進幾絲微風,吹斜了燭焰,吹動著冪籬(用於遮風擋雪的紗帽)下的輕紗。
黑紗飄動,幾縷銀絲隨風揚起,拂上了李承誌的麵門。
“郎君?”
廟內許久無聲,李亮心憂,輕輕的喚了一聲。
“無礙!”
李承誌應著,又舉了舉酒囊:“到了今日,我都覺的像是做夢:你竟然真的死了?
知不知道這意味著什麽:曆史就此因你而改寫,而且這一改,就是永恒?哈哈……厲害啊……是真的厲害,你比秦始皇還牛……
我也不知道曆史會怎麽走,又會走到哪一步?但既已如此,總不能得過且過,混吃等死吧?所以,就隻能對不起你,對不起你的重托了……”
悵然一歎,李承誌斜了斜酒囊,往地上淋了一些,又湊到了嘴邊:“何況,需要我對得起的人,卻有好多好多?”
高高揚起了酒囊,直到涓滴不剩。李承誌隨手一拋,又長身而起,對著墓碑深深一拜:“所以,就請你安息吧!”
“嗚”的一聲,停了好久的風竟突的大了起來,好像元恪聽到了李承誌的話,在回應一般。
“嗬嗬……你要真泉下有知,怎不降下一道冬雷,劈死元懷那群王八蛋?”
正笑著,李亮輕輕的敲了敲門:“郎君,高侍郎來了,稱是受太後之命,召郎君入宮……”
太後?
李承誌悠悠一歎,又朝著墓碑拱了拱手:“你婆娘有召,就先走了,等班師得勝,我再來看你……”
說罷又是一揖,不緊不慢的出了祠廟。
廟門一開,酒香四溢。高湛正在廟門外的鼎中插著香,聞了個清清楚楚。
再看李承誌雙腮緋紅,滿身酒氣,高湛心中五味陳雜。
李承誌竟跟死人喝酒,且已喝了個半醉?
可想而知,他的心思有多重?
“太後正與首輔、太尉等人商議出兵之事,故而命我來召你!”
“嗯,那就走吧!”
李承誌點點頭,向馬車走去。
看著那蕭索的背影,高湛欲言又止,最終化做了一聲長歎。
雪確實大了好多,天地間茫然一色。若非宮城上掛著燈籠,說不定就會迷路。
路上積厚太厚,行至一半,李承誌索性棄了車,改為乘馬。
即便如此,來時走了一個時辰,歸時卻翻了一倍都不止。等入皇城,已是酉時,天色都已昏暗了下來,眼看已然近夜。
不是年事已高,就是病入膏肓,都耐不得久坐。元澄、元嘉、元英等老臣不可能一直等著李承誌。此時早已散,。昭陽宮中就隻有高肇陪著高英。
高湛先去秉報了一聲,李承誌隨後入內。
來不及更衣,李承誌穿的還是入山時的便服。不過已解了披風與冪籬。一頭長發草草一束,如黑緞覆雪,又如銀絲染墨。
一雙醉眼迷離,似睜似閉。腮若撲粉,酣態可掬。
似是腳下無根,擺了好幾下,李承誌才堪堪站穩,長身一揖:“臣見過太後!”
想到高湛複命時之言:李承誌在陛下陵前自言自語,且獨飲了一個時辰……高英的眼圈“倏”的一紅,豆大的淚珠似珠子一樣滾落下來:“你……你這又是何苦?”
李承誌微微一笑:“臣不苦!”(未完待續)
晨色初亮,天已陰陰沉沉。北風嗚嗚吼叫,光禿禿的樹幹被吹的上下搖擺。漫天的雪粒隨風起舞,不斷的打著旋,仿佛肆虐飄蕩的遊魂。
雪下的正緊,風也越來越大,官道上結了一層厚厚的雪鎧,馬車行過,如碎玉有聲。
道邊就是已被夷為平地的印玄寺,還殘留著幾處斷壁。一根被燒的焦黑的木梁直戳戳的指著天,像極了白眉臨死前指著元恪的那根枯瘦而又幹癟的指頭,訴說著無盡的不甘。
一杆白虎旗立在車頂,獵獵作響,五個大字蒼勁有力:虎賁中郎李。
車駕前後各跟著一伍甲騎,李睿開道,李聰殿後,李亮則跟在車邊,低聲與車中的李承誌說著話。
“郎君,到舊宅外了!”
車內傳來李承誌低沉的聲音:“先不入了,去皇陵!”
“是!”
李亮應了一聲,朝車前的李睿揚了揚手,一車並十騎未做停留,徑直駛過府第,往邙山行去。
雪雖大,但元恪出殯時官道才用砂石、黃土鋪墊,故而極為平整。且拉車的是兩頭健馬,一行走的很快。約一個時辰後,就已行至皇城以西約二十裏的景陵。
聽到馬兒的鳴嘶,守陵兵卒盡數出帳。看到迎風飄展的官旗,又恭恭敬敬的立在了道邊。
“見過李中郎!”
“有禮!”
李承誌下著車,又輕聲說道,“今日休沐,某便來拜祭先帝。雪大天寒,就不用勞煩爾等了……”
“謝中郎體恤!”
軍將恭應一聲,又喚著守卒開著廟門。
兵營往前百十步,就是日祭所用的祠廟,再往前,則立著一匹披鞍裝蹬、約有丈高的石馬。
祠廟之後,便是方圓逾裏、如一座小山的景陵。
行過石馬,李承誌不由自主的停下了腳步。
看了許久,他才悠聲問道:“明明是個弱雞,連蹬都踩不住,卻死了都要立這麽大個玩意在墳前?你是有多喜歡打仗?”
弱雞?
雖未聽懂這兩個字是什麽含義,但直覺不是好話。守在廟門外的兩個兵卒不由自主的頭皮發麻。
正無所適從,李亮先一步迎了上去,往每人的手裏塞了一塊銅鋌:“有勞,且去歇著吧!”
猜知李中郎應是不想有人打擾,兩個兵卒千恩萬謝,快步離開。
踏進廟門,正中便是一塊高有六尺,寬有丈餘的石碑,上銘:世宗宣武皇帝之陵,其下便是墓誌。而銘刻這樣內容的石碑,祠廟之後還有高近有兩丈的一座,俗稱敘聖碑。
“就這裏吧!”
李承誌往碑前一指,李亮迅速的搬來蒲團,又令李睿、李聰等點燭、上香、燒製炭盆,並將一些祭品置於祭台。
置辦好了這幾樣,李亮輕輕一揮手,侍衛靜悄悄的退出了祠廟,又將廟門掩好,堂內就隻餘李承誌。
<a id="wzsy" href="http://m.beqege.cc">筆趣閣</a>
廟外北風呼號,嗚嗚有聲,廟內燈火昏暗,幽冷陰沉。微弱的燭光映照在青銅器皿上,將整間祠廟都染的慘綠如冥。
偶爾一絲寒風吹進,燭焰輕輕搖曳,無數幽綠而又陰森的光影極速閃爍,伴著狼嘯一樣的風聲,像極了予地獄中哭嚎的鬼魅。
“還真是形象啊?”
李承誌輕聲笑著,揭開木塞,在蒲團前的石磚上灑了半囊,又將酒囊湊至嘴邊,咕咚咕咚的灌了好幾口。
入口冰涼,卻又熾烈如刀,似有一股火路自喉間燒起,直達心脾。
“不過你知道,我從來都不信這個的……就是覺的心裏空落落的,連個說話的人都找不到,就想著來看看你……
王道複古,尊王攘夷。君仇國恨,九世猶複……故而朝議已決:便是冰天雪地、滴水成冰,也要出兵為你報仇……
但堪用的不是老弱,就是病殘,要麽就是滑頭。數來數去,好像就我最合適,所以我便主動求了這苦差事……哈哈,知不知道我毛遂自薦之時,元嘉和高肇的臉都綠了?
兩老頭和父親原本議定,元旦之後,就欲讓我完婚的,而這戰事一啟,天知道打到什麽時候?
但我總得做點什麽,不然總覺的心裏不得勁。既然為你報仇也算是為我報仇,自然就當仁不讓了……
也賴你,非要留‘朕死後,葬畢便除服,勿喪之(守孝)’的遺詔?不過也對,若無你這遺詔,我哪來的膽子敢坐在你墓前飲酒?
嗯,你也喝一點……早知道你這麽快死,我就不該勸你戒酒,憑白少了許多樂趣……”
李承誌聲調即輕且柔,仿佛元恪就坐在他身邊。他揚了揚酒囊,又是咕咚咚的灌了好幾口。
風好像小了,再聽不到狼嚎一般的鬼叫。隻聞“沙沙”與“噗嗤”的輕響,應是堂中燭火薰溫了廟頂,融了底層的積雪,從廟脊上滑了下來。
“雪又大了啊?”
他輕歎一聲,又小口小口的淺啜了起來。
酒很烈,李承誌卻渾然不覺。雙眼深遂如星空,幽然的盯著元恪的墓碑,心中飄出了萬千思緒。
廟中寂靜無聲,偶爾漏進幾絲微風,吹斜了燭焰,吹動著冪籬(用於遮風擋雪的紗帽)下的輕紗。
黑紗飄動,幾縷銀絲隨風揚起,拂上了李承誌的麵門。
“郎君?”
廟內許久無聲,李亮心憂,輕輕的喚了一聲。
“無礙!”
李承誌應著,又舉了舉酒囊:“到了今日,我都覺的像是做夢:你竟然真的死了?
知不知道這意味著什麽:曆史就此因你而改寫,而且這一改,就是永恒?哈哈……厲害啊……是真的厲害,你比秦始皇還牛……
我也不知道曆史會怎麽走,又會走到哪一步?但既已如此,總不能得過且過,混吃等死吧?所以,就隻能對不起你,對不起你的重托了……”
悵然一歎,李承誌斜了斜酒囊,往地上淋了一些,又湊到了嘴邊:“何況,需要我對得起的人,卻有好多好多?”
高高揚起了酒囊,直到涓滴不剩。李承誌隨手一拋,又長身而起,對著墓碑深深一拜:“所以,就請你安息吧!”
“嗚”的一聲,停了好久的風竟突的大了起來,好像元恪聽到了李承誌的話,在回應一般。
“嗬嗬……你要真泉下有知,怎不降下一道冬雷,劈死元懷那群王八蛋?”
正笑著,李亮輕輕的敲了敲門:“郎君,高侍郎來了,稱是受太後之命,召郎君入宮……”
太後?
李承誌悠悠一歎,又朝著墓碑拱了拱手:“你婆娘有召,就先走了,等班師得勝,我再來看你……”
說罷又是一揖,不緊不慢的出了祠廟。
廟門一開,酒香四溢。高湛正在廟門外的鼎中插著香,聞了個清清楚楚。
再看李承誌雙腮緋紅,滿身酒氣,高湛心中五味陳雜。
李承誌竟跟死人喝酒,且已喝了個半醉?
可想而知,他的心思有多重?
“太後正與首輔、太尉等人商議出兵之事,故而命我來召你!”
“嗯,那就走吧!”
李承誌點點頭,向馬車走去。
看著那蕭索的背影,高湛欲言又止,最終化做了一聲長歎。
雪確實大了好多,天地間茫然一色。若非宮城上掛著燈籠,說不定就會迷路。
路上積厚太厚,行至一半,李承誌索性棄了車,改為乘馬。
即便如此,來時走了一個時辰,歸時卻翻了一倍都不止。等入皇城,已是酉時,天色都已昏暗了下來,眼看已然近夜。
不是年事已高,就是病入膏肓,都耐不得久坐。元澄、元嘉、元英等老臣不可能一直等著李承誌。此時早已散,。昭陽宮中就隻有高肇陪著高英。
高湛先去秉報了一聲,李承誌隨後入內。
來不及更衣,李承誌穿的還是入山時的便服。不過已解了披風與冪籬。一頭長發草草一束,如黑緞覆雪,又如銀絲染墨。
一雙醉眼迷離,似睜似閉。腮若撲粉,酣態可掬。
似是腳下無根,擺了好幾下,李承誌才堪堪站穩,長身一揖:“臣見過太後!”
想到高湛複命時之言:李承誌在陛下陵前自言自語,且獨飲了一個時辰……高英的眼圈“倏”的一紅,豆大的淚珠似珠子一樣滾落下來:“你……你這又是何苦?”
李承誌微微一笑:“臣不苦!”(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