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恪從來都是說到做到,說停冰,就不會讓宮中見到半顆冰渣子。
哪怕華林園藏冰閣中的冰堆的比山還高。
但熱是真的熱,元恪便令皇後、諸嬪、內官、太監等,一律搬到宮城之北的華林園。
華林園占地數千畝,大半是魏明帝(曹操的孫子曹叡)所建,元宏遷都洛陽後修複如初,元恪登其後又擴建了一部分。
比較有特色的是:這麽大的一座園子,又是山又是水,但有一半的工程是魏明帝組織(強迫)百官臣僚義務勞動的成果。背土、搬磚也就罷了,魏明帝還動不動強令官員去邙山移草挖樹、捕獸抓鳥……
<a id="wzsy" href="http://m.siluke.com">思路客</a>
華林園中有三林、四山、五殿、六館、七池、八閣、九堂。元恪此時就坐在的景陽山北的瓊華閣中。閣下便是光風園,原是三林之一,被元恪種成了菜園子。
光風園北就是大廈門和廣莫門,再往北就是邙山了。
登至山巔,李承誌還特意瞅了瞅,竟離他租的宅院沒多遠,直線距離也就兩裏……
他這是受詔來見皇帝了,而來之前,足足被折騰了一個多時辰。
沐浴、薰香、更衣、教禮,特別是最後一項:見了皇帝如何拜,如何稱呼,皇帝問話時如何回答,如何奏對,全都由太常的官員教授了一遍。一陣折騰下來,就已是酉時了。
一是禮製,二是李承誌是第一次覲見皇帝,所以才如此麻煩。
一邊上著山,劉騰一邊警告著他:“李候郎切記按禮官所授應對,莫要谘意……”
無他,隻因李承誌進京時日雖短,但“谘意狷狂”的聲名卻不小。特別是入京當天打掉了元悅兩顆牙的事情,已在京中傳了個遍。
李承誌想罵人:我腦子壞掉了?
這半年來,李承誌不止一次聽過楊舒等人對元恪的評語:“貌狀溫恭、心細如塵、性密陰柔、雷厲風行……”
意思是看似人畜無害,溫和寬厚,其實是“好話說盡,壞事做絕”的那一種,絕對是一頭披著羊皮的老虎……
元恪死後被尊為“世宗宣武皇帝”,而廟號中能帶“世”,諡號中能帶“武”的,大都是各朝中興之主。
漢世宗劉徹、漢世祖劉秀、周世宗柴榮、明世宗朱厚熜(嘉靖)、清世宗雍正……沒有一個好相予的。
而元恪在位十六年,也是曆史上公認的北魏“國力盛極”之時。不管是軍事,還是經濟方麵。
後世之所以不被人熟知,那時因為南北朝的曆史太混亂,電視劇不太好演。但翻翻史書,看看元恪的所做所為,能不能達到“英明神武”先不論,絕對稱的上“殺伐果決”。
遇到這樣一位手腕、心計、能力等等皆是一等一,且極具風格的帝王,李承誌腦子被驢踢了才會“谘意輕狂”。
嫌命太長麽?
心裏轉著念頭,李承誌跟著劉騰上了瓊華閣。其中擺著數張幾案,上麵摞著不少奏章文書。四著立著幾個太監和侍衛,正中坐著一個隻穿著薄衫的男子,似是在低頭看奏章。
李承誌候在閣外,劉騰進去通報了一聲,元恪點點頭,便有黃門唱諾,令他進去。
往裏進著,李承誌自然而然的瞅了一眼,正好與元恪四目相對。二人竟不約而同的暗讚了一聲:果然名不虛傳,長的倒是挺醒目?
李承誌早已是名聲在外,而元宏的幾個兒子也均有“機敏聰慧,容貌秀美”之名。看看元悅就知道了,放在後世,絕對是能讓萬千少女心都酥了的“哥哥”的不二人選。
而其中又以元恪為最:“善風儀,美容貌……”,也是因為他母親高昭容本就極美,在孝文帝時被譽為“豔冠後宮”。
就是氣色不太好,臉色蠟黃,而且不是一般的瘦:元恪身高應該有一米七以上,但看體重,估計也就剛剛過百。
直視皇帝是大不敬,隻是瞄了一眼,李承誌便垂下眼簾,與高湛一起入了亭,齊齊往下一揖:“臣候星郎李承誌覲見陛下……”
候星郎?
又看了看李承誌臉上的傷,元恪心中生出一絲古怪。
早朝後,劉芳與崔光才來請旨,給李承誌升了一級。但到午後,同樣又是劉芳與崔光進言,稱李承誌谘意狷狂,惹是招非,必須懲戒……
哪是這個原因,分明就是李承誌玩心眼被逮了個正著,兩位中書趁機敲打了敲打他。
隻能說活該,那兩位宦海半生,眼光何其毒,心思何其密,連朕想眶瞞他們時都要頗廢些心思,何況你個才入官場的少年郎?
元恪素來不喜憨實、愚直的臣子,這一種大都沒什麽能力,至多照章辦事,所以不至於對李承誌因此生厭。他就是有些好笑,覺的李承誌不自量力,竟敢在魯班門前耍大斧?
白白挨了兩頓打,剛升的官也丟了,又挨了十鞭,還被罰了三年的俸?
長教訓了吧?
暗笑著,元恪又隨口誇道:“你很不錯!”
確實很不錯:平僧亂、斬慕容,如今又獻了售冰之策……
但即便他什麽都沒幹,如果元恪還這樣誇他,李承誌也不會覺的意外。因為元恪見了臣子皆是如此,不管你是幾品他都能和和氣氣,使人如沐春風,哪怕他心裏正盤算怎麽抄你的家,滅你的門……
李承誌低頭應道:“皆是臣之本份!”
“嗯!”元恪點點頭,手一揮,意思是讓左右退下。
畢竟李承誌是第一次覲見,劉騰有些猶豫,但看皇帝臉色一冷,心裏一緊,連忙招呼著侍衛和太監退出了瓊華閣。
但再遠也就是三丈,且門戶四開,閣內一鑒無餘。
“近前來!”元恪又招了招手。
這是要說悄悄話?
李承誌心下狐疑,往前湊了湊,無意間撇了一眼,發現元恪臉色肅冷,雙眼神遂如海,哪有半絲的和藹?
心中正自詫異,又聽元恪問道:“世人皆傳你是神授之人,百般才智皆是無師自通?”
這句話就如一道驚雷,炸的李承誌頭皮發麻。
哪怕華林園藏冰閣中的冰堆的比山還高。
但熱是真的熱,元恪便令皇後、諸嬪、內官、太監等,一律搬到宮城之北的華林園。
華林園占地數千畝,大半是魏明帝(曹操的孫子曹叡)所建,元宏遷都洛陽後修複如初,元恪登其後又擴建了一部分。
比較有特色的是:這麽大的一座園子,又是山又是水,但有一半的工程是魏明帝組織(強迫)百官臣僚義務勞動的成果。背土、搬磚也就罷了,魏明帝還動不動強令官員去邙山移草挖樹、捕獸抓鳥……
<a id="wzsy" href="http://m.siluke.com">思路客</a>
華林園中有三林、四山、五殿、六館、七池、八閣、九堂。元恪此時就坐在的景陽山北的瓊華閣中。閣下便是光風園,原是三林之一,被元恪種成了菜園子。
光風園北就是大廈門和廣莫門,再往北就是邙山了。
登至山巔,李承誌還特意瞅了瞅,竟離他租的宅院沒多遠,直線距離也就兩裏……
他這是受詔來見皇帝了,而來之前,足足被折騰了一個多時辰。
沐浴、薰香、更衣、教禮,特別是最後一項:見了皇帝如何拜,如何稱呼,皇帝問話時如何回答,如何奏對,全都由太常的官員教授了一遍。一陣折騰下來,就已是酉時了。
一是禮製,二是李承誌是第一次覲見皇帝,所以才如此麻煩。
一邊上著山,劉騰一邊警告著他:“李候郎切記按禮官所授應對,莫要谘意……”
無他,隻因李承誌進京時日雖短,但“谘意狷狂”的聲名卻不小。特別是入京當天打掉了元悅兩顆牙的事情,已在京中傳了個遍。
李承誌想罵人:我腦子壞掉了?
這半年來,李承誌不止一次聽過楊舒等人對元恪的評語:“貌狀溫恭、心細如塵、性密陰柔、雷厲風行……”
意思是看似人畜無害,溫和寬厚,其實是“好話說盡,壞事做絕”的那一種,絕對是一頭披著羊皮的老虎……
元恪死後被尊為“世宗宣武皇帝”,而廟號中能帶“世”,諡號中能帶“武”的,大都是各朝中興之主。
漢世宗劉徹、漢世祖劉秀、周世宗柴榮、明世宗朱厚熜(嘉靖)、清世宗雍正……沒有一個好相予的。
而元恪在位十六年,也是曆史上公認的北魏“國力盛極”之時。不管是軍事,還是經濟方麵。
後世之所以不被人熟知,那時因為南北朝的曆史太混亂,電視劇不太好演。但翻翻史書,看看元恪的所做所為,能不能達到“英明神武”先不論,絕對稱的上“殺伐果決”。
遇到這樣一位手腕、心計、能力等等皆是一等一,且極具風格的帝王,李承誌腦子被驢踢了才會“谘意輕狂”。
嫌命太長麽?
心裏轉著念頭,李承誌跟著劉騰上了瓊華閣。其中擺著數張幾案,上麵摞著不少奏章文書。四著立著幾個太監和侍衛,正中坐著一個隻穿著薄衫的男子,似是在低頭看奏章。
李承誌候在閣外,劉騰進去通報了一聲,元恪點點頭,便有黃門唱諾,令他進去。
往裏進著,李承誌自然而然的瞅了一眼,正好與元恪四目相對。二人竟不約而同的暗讚了一聲:果然名不虛傳,長的倒是挺醒目?
李承誌早已是名聲在外,而元宏的幾個兒子也均有“機敏聰慧,容貌秀美”之名。看看元悅就知道了,放在後世,絕對是能讓萬千少女心都酥了的“哥哥”的不二人選。
而其中又以元恪為最:“善風儀,美容貌……”,也是因為他母親高昭容本就極美,在孝文帝時被譽為“豔冠後宮”。
就是氣色不太好,臉色蠟黃,而且不是一般的瘦:元恪身高應該有一米七以上,但看體重,估計也就剛剛過百。
直視皇帝是大不敬,隻是瞄了一眼,李承誌便垂下眼簾,與高湛一起入了亭,齊齊往下一揖:“臣候星郎李承誌覲見陛下……”
候星郎?
又看了看李承誌臉上的傷,元恪心中生出一絲古怪。
早朝後,劉芳與崔光才來請旨,給李承誌升了一級。但到午後,同樣又是劉芳與崔光進言,稱李承誌谘意狷狂,惹是招非,必須懲戒……
哪是這個原因,分明就是李承誌玩心眼被逮了個正著,兩位中書趁機敲打了敲打他。
隻能說活該,那兩位宦海半生,眼光何其毒,心思何其密,連朕想眶瞞他們時都要頗廢些心思,何況你個才入官場的少年郎?
元恪素來不喜憨實、愚直的臣子,這一種大都沒什麽能力,至多照章辦事,所以不至於對李承誌因此生厭。他就是有些好笑,覺的李承誌不自量力,竟敢在魯班門前耍大斧?
白白挨了兩頓打,剛升的官也丟了,又挨了十鞭,還被罰了三年的俸?
長教訓了吧?
暗笑著,元恪又隨口誇道:“你很不錯!”
確實很不錯:平僧亂、斬慕容,如今又獻了售冰之策……
但即便他什麽都沒幹,如果元恪還這樣誇他,李承誌也不會覺的意外。因為元恪見了臣子皆是如此,不管你是幾品他都能和和氣氣,使人如沐春風,哪怕他心裏正盤算怎麽抄你的家,滅你的門……
李承誌低頭應道:“皆是臣之本份!”
“嗯!”元恪點點頭,手一揮,意思是讓左右退下。
畢竟李承誌是第一次覲見,劉騰有些猶豫,但看皇帝臉色一冷,心裏一緊,連忙招呼著侍衛和太監退出了瓊華閣。
但再遠也就是三丈,且門戶四開,閣內一鑒無餘。
“近前來!”元恪又招了招手。
這是要說悄悄話?
李承誌心下狐疑,往前湊了湊,無意間撇了一眼,發現元恪臉色肅冷,雙眼神遂如海,哪有半絲的和藹?
心中正自詫異,又聽元恪問道:“世人皆傳你是神授之人,百般才智皆是無師自通?”
這句話就如一道驚雷,炸的李承誌頭皮發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