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後,他不止是崆峒山上那近萬軍民的保姆,還得對這朝那縣的數萬百姓負責……
一想到這裏,李承誌就有些頭皮發麻。
“天大的麻煩啊?”
李鬆眼珠一轉,聲音微微發顫:“也未嚐不是機會!”
李承誌恨恨的瞪了他一眼。
機會個毛線?
難道你還想以此發展根據地不成?
再過個十年八年,不用你提醒我也會這麽幹……
不過也不是全無好處。
隻要守好朝那城,便是有百利而無一害。
在隴右民間,涇州李氏的名望絕對會有質的飛躍……
即便放在朝堂,這也絕對是大功,不然索思文、江讓等人為了守城,寧願冒險得罪這麽多的士族和豪強了。
有極大的可能以此實現李鬆等人心心念念了近十年的夢想:李家趁機複起……
至於擅殺命官會不會被朝廷問罪?
根本不用李承誌操心。
自索思文等人暗通亂兵之始,這些人就已不是“官”,而是賊了……自然會有張氏這種棄民而逃的士族,將他們死死的釘在恥辱柱上……
當保姆就當保姆吧,給一個人也是當,給十萬人也是當……
就當是提前實習了。
李承誌隻能這樣安慰自己。
“郭……嗯,舅……舅舅這裏,又是如何泄的密?”
李鬆長歎一聲:“是張氏長子張之奐,讀書讀傻了,知道勸不住張煒和族人,便想著舍小家,為大家……張之奐自知事敗,回府後便向其父兄及郭祭酒自承其咎,飲鳩自盡了……
其弟張之敬與郭祭酒親自將屍體送了過來,稱任由我們處置……”
送具屍體過來做什麽?
讓我鞭屍泄憤?
李承誌聽的一愣。
這個時代的士族,可不像宋朝以後,忠君思想那般濃厚,況且漢家士族從心眼裏就看不起元魏皇室,隻當他們是蠻夷。
張之奐這麽做,隻可能是為了城中的這些百姓……
李承誌自然而然的就想起了孟子的那句話: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即便站在相反的立場上,即便是仇敵,李承誌也不由的心生敬意。
他歎了一聲:“厚葬吧!”
“城內情勢如何?”李承誌又問道。
“暫時還算安定。經此之後,軍民上下一心,士氣可用……”
廢話,能不可用麽?
也不看看城外的樹上,吊死了多少老人婦人,多少小孩被掏心挖肺?
還有哪家敢往外逃?
這樣一想,站在索思文和江讓的立場上,他們這計謀還是有些用處的。
“糧食夠不夠?”
“官倉餘糧雖不多,但比起山上的僧戶,強了數倍都不止……各家都有存糧,應付兩三月自當無礙……”
李鬆說道:“仆接到急報時,鐵料與弓箭都已裝好,戰馬也已備齊,今日早間便能啟程。陸鎮君特命兩百甲騎護送,不出意外,三日後便能抵達……
除郎君交待的六萬斤鐵,五百匹馬,及上千套弓之外,胡校尉又以涇州胡氏的名義,借了兩百匹馬,兩百套槍刀與弓箭……哦,還有弩馬三百匹,車三百駕……”
隻是兩百套?
真是小家子氣……
李承誌嗤之以鼻。
他還以為被他一激,胡保宗至少也能借來上千套輕騎的裝備。
李鬆又問道:“郎君,是該送往山下,還是該送來朝那?”
送到山下?
李鬆的意思是,要不要這麽早暴露李家的實力?
都已經決定守朝那城了,又有何必要還占著崆峒山?
況且天氣一天比一天暖,等冰雪化盡,除了三台峰之外,別處根本無險可守,隻能將所有人全部遷上山。
不說人多眼雜,沒辦法冶鐵鍛甲,就連練兵的地方都不好找。
再一個,兵本來就不多,這再一分散,遇到戰事如何應對?
“搬回來吧!”李承誌回道,“並數千僧民,全部搬到城中……包括山上的石炭、陶土等。嗯,別忘了知會郭觀主一聲……”
<a id="wzsy" href="https://m.tsxsw.la">吞噬小說網</a>
李鬆卻隱隱覺得有些不妥,低聲提醒道:“郎君,那佛……”
李承誌淡淡的瞪了他一眼,很想罵一句:腦子不開竅?
人被全遷空了,誰會跑去研究那佛是鐵是銅?
至於亂賊,李承誌巴不得他們把崆峒山占了,把那些佛像再熔一次。
到時便是黃泥跌到褲襠裏,不是屎也是屎了……
“讓他們去占,真敢上山,剿了就是!”
李鬆眼睛一突:剿了就是?
郎君為何能說的這麽輕巧?
但想想昨日在朝那城下這一戰,到了嘴邊的話又被李鬆咽了下去。
這可不似如上次在李家堡外的那種誘敵深入的伏擊戰,而是真正的野戰。
郎君隻靠著半旅新成軍的兵丁,竟未折一兵一卒,就將近千賊人全殲?
若不是眼見為實,誰敢同他這樣講,李鬆非啐他一臉:說夢話呢?
就這樣,郎君竟然還自謙不知兵?
那像仆這樣的,又算什麽?
正自在心裏感歎,又聽李承誌說道:“你好好想想,該如何說通這城中大族,將家丁部曲借給我們……”
李鬆有些不以為然:“何需借?這幾日,亂兵在城外燒殺搶掠,是何等的殘暴,這些大族已看的清清楚楚。便是現在放開城門攆他們走,他們都不會出城……
早間天色微亮,便有各家管事率領部曲來到縣衙門口,稱要助我們守城……”
隻是守城麽?
李承誌的臉色越來越冷,像是掛上了霜……
腦海中再次浮現出一具具稚嫩的屍體隨風飄蕩,血液流出腹腔,在腳下凍成一灘冰錐的景像……
當時,屍體四周還散落著心肝之物,上麵有不少缺口和牙印,他憤怒之下並沒有細看,隻以為是夜裏有野狗或是狼經過……
等將亂兵全部圍住,他才知道那是怎麽來的……
這才是真正誘使他心神失守,大肆殺戮的原因。
人,總歸是人!
連畜生都知道,同類不相食……
若是不做點什麽,不能使念頭通達,李承誌覺得自己遲早有一天都會瘋……
這跟聖母心發作不發作沒一毛錢的關係。
隻是李承誌覺得,重活一世,總要對的起自己的良心!
沉吟了許久,他才猛吐一口氣,一字一頓,聲音像是從牙縫裏擠出來的一樣:“李鬆,我要剿賊……”
一想到這裏,李承誌就有些頭皮發麻。
“天大的麻煩啊?”
李鬆眼珠一轉,聲音微微發顫:“也未嚐不是機會!”
李承誌恨恨的瞪了他一眼。
機會個毛線?
難道你還想以此發展根據地不成?
再過個十年八年,不用你提醒我也會這麽幹……
不過也不是全無好處。
隻要守好朝那城,便是有百利而無一害。
在隴右民間,涇州李氏的名望絕對會有質的飛躍……
即便放在朝堂,這也絕對是大功,不然索思文、江讓等人為了守城,寧願冒險得罪這麽多的士族和豪強了。
有極大的可能以此實現李鬆等人心心念念了近十年的夢想:李家趁機複起……
至於擅殺命官會不會被朝廷問罪?
根本不用李承誌操心。
自索思文等人暗通亂兵之始,這些人就已不是“官”,而是賊了……自然會有張氏這種棄民而逃的士族,將他們死死的釘在恥辱柱上……
當保姆就當保姆吧,給一個人也是當,給十萬人也是當……
就當是提前實習了。
李承誌隻能這樣安慰自己。
“郭……嗯,舅……舅舅這裏,又是如何泄的密?”
李鬆長歎一聲:“是張氏長子張之奐,讀書讀傻了,知道勸不住張煒和族人,便想著舍小家,為大家……張之奐自知事敗,回府後便向其父兄及郭祭酒自承其咎,飲鳩自盡了……
其弟張之敬與郭祭酒親自將屍體送了過來,稱任由我們處置……”
送具屍體過來做什麽?
讓我鞭屍泄憤?
李承誌聽的一愣。
這個時代的士族,可不像宋朝以後,忠君思想那般濃厚,況且漢家士族從心眼裏就看不起元魏皇室,隻當他們是蠻夷。
張之奐這麽做,隻可能是為了城中的這些百姓……
李承誌自然而然的就想起了孟子的那句話: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即便站在相反的立場上,即便是仇敵,李承誌也不由的心生敬意。
他歎了一聲:“厚葬吧!”
“城內情勢如何?”李承誌又問道。
“暫時還算安定。經此之後,軍民上下一心,士氣可用……”
廢話,能不可用麽?
也不看看城外的樹上,吊死了多少老人婦人,多少小孩被掏心挖肺?
還有哪家敢往外逃?
這樣一想,站在索思文和江讓的立場上,他們這計謀還是有些用處的。
“糧食夠不夠?”
“官倉餘糧雖不多,但比起山上的僧戶,強了數倍都不止……各家都有存糧,應付兩三月自當無礙……”
李鬆說道:“仆接到急報時,鐵料與弓箭都已裝好,戰馬也已備齊,今日早間便能啟程。陸鎮君特命兩百甲騎護送,不出意外,三日後便能抵達……
除郎君交待的六萬斤鐵,五百匹馬,及上千套弓之外,胡校尉又以涇州胡氏的名義,借了兩百匹馬,兩百套槍刀與弓箭……哦,還有弩馬三百匹,車三百駕……”
隻是兩百套?
真是小家子氣……
李承誌嗤之以鼻。
他還以為被他一激,胡保宗至少也能借來上千套輕騎的裝備。
李鬆又問道:“郎君,是該送往山下,還是該送來朝那?”
送到山下?
李鬆的意思是,要不要這麽早暴露李家的實力?
都已經決定守朝那城了,又有何必要還占著崆峒山?
況且天氣一天比一天暖,等冰雪化盡,除了三台峰之外,別處根本無險可守,隻能將所有人全部遷上山。
不說人多眼雜,沒辦法冶鐵鍛甲,就連練兵的地方都不好找。
再一個,兵本來就不多,這再一分散,遇到戰事如何應對?
“搬回來吧!”李承誌回道,“並數千僧民,全部搬到城中……包括山上的石炭、陶土等。嗯,別忘了知會郭觀主一聲……”
<a id="wzsy" href="https://m.tsxsw.la">吞噬小說網</a>
李鬆卻隱隱覺得有些不妥,低聲提醒道:“郎君,那佛……”
李承誌淡淡的瞪了他一眼,很想罵一句:腦子不開竅?
人被全遷空了,誰會跑去研究那佛是鐵是銅?
至於亂賊,李承誌巴不得他們把崆峒山占了,把那些佛像再熔一次。
到時便是黃泥跌到褲襠裏,不是屎也是屎了……
“讓他們去占,真敢上山,剿了就是!”
李鬆眼睛一突:剿了就是?
郎君為何能說的這麽輕巧?
但想想昨日在朝那城下這一戰,到了嘴邊的話又被李鬆咽了下去。
這可不似如上次在李家堡外的那種誘敵深入的伏擊戰,而是真正的野戰。
郎君隻靠著半旅新成軍的兵丁,竟未折一兵一卒,就將近千賊人全殲?
若不是眼見為實,誰敢同他這樣講,李鬆非啐他一臉:說夢話呢?
就這樣,郎君竟然還自謙不知兵?
那像仆這樣的,又算什麽?
正自在心裏感歎,又聽李承誌說道:“你好好想想,該如何說通這城中大族,將家丁部曲借給我們……”
李鬆有些不以為然:“何需借?這幾日,亂兵在城外燒殺搶掠,是何等的殘暴,這些大族已看的清清楚楚。便是現在放開城門攆他們走,他們都不會出城……
早間天色微亮,便有各家管事率領部曲來到縣衙門口,稱要助我們守城……”
隻是守城麽?
李承誌的臉色越來越冷,像是掛上了霜……
腦海中再次浮現出一具具稚嫩的屍體隨風飄蕩,血液流出腹腔,在腳下凍成一灘冰錐的景像……
當時,屍體四周還散落著心肝之物,上麵有不少缺口和牙印,他憤怒之下並沒有細看,隻以為是夜裏有野狗或是狼經過……
等將亂兵全部圍住,他才知道那是怎麽來的……
這才是真正誘使他心神失守,大肆殺戮的原因。
人,總歸是人!
連畜生都知道,同類不相食……
若是不做點什麽,不能使念頭通達,李承誌覺得自己遲早有一天都會瘋……
這跟聖母心發作不發作沒一毛錢的關係。
隻是李承誌覺得,重活一世,總要對的起自己的良心!
沉吟了許久,他才猛吐一口氣,一字一頓,聲音像是從牙縫裏擠出來的一樣:“李鬆,我要剿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