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李承誌的設想,如果仿照唐軍重步配裝,每人三十斤鋼來算,換成粗煉的鐵料,怎麽也得耗費五十斤才能煉出來,一千人就是五萬斤,折彩銅五百斤。
每人再加一套弓箭,折彩銅一千斤。
還剩兩千斤銅,剛好可以買五百匹馬。
初期可以給重步兵代步,騎的久了,自然就成中裝騎兵了……
左右是橫財,花起來也不怎麽心疼。
心中有了決斷,李承誌立即返回校場,給李鬆和胡保宗各寫了一封信。
他沒耍花招,如實按照心中設想,將所需之物羅列了上去,又告訴胡保宗,如果他胡家的麵子能在高平鎮值幾文錢,就再向陸恭要一些、或是賒一些馬車和駑馬、以及製箭的尾羽回來。
他還特別嚀囑,除了弓與箭之外,不需任何兵器,隻需換成鐵料。
寫給李鬆的就一句話:盯死胡保宗!
至於依舊短缺的糧食,隻能等胡保宗回來後,帶上剩下的那原本留下應急的兩千斤銅,去一趟涼州或是秦州了。
遣送了信使,李承誌快馬上了山。
是他想到,既然胡保宗和李鬆買回來的鐵能將這一千兵卒幾乎武裝到牙齒,那豈不是說,還能剩過萬斤鋼板?
<a id="wzsy" href="http://www.aiyueshuxiang.com">aiyueshuxiang.com</a>
原本隻餘六千多斤,但李承誌一直沒忘,李鬆帶走的那一百人,身上披的還是李氏老卒的舊甲。
再加被和尚從宋家搶走,又被李承誌繳獲的近四十副,就是一百五十副,這加起來,又是近五千斤鐵料,合四千斤鋼板……
要換丈五長槍,槍頭肯定要重新打造,而且還要加配重的槍纂,但原有的槍頭能回爐,可以省一部分,一千杆槍,再費三千斤鋼完全夠了。
還剩七千斤……
李承誌想來想去,除了馬鎧,好像再沒有什麽可造的了……
不怪他心心念念的一直揪著騎兵不放,隻因在這個年代,人馬俱甲的重騎,就跟後世的坦克一樣……
李承誌算了算,如果能打兩百副出來,配給一百李氏老卒,這就是一騎雙馬的一百重騎……
……
天色近黑,山下的民壯與婦老大都已收工,但山上依舊幹的熱火朝天。
站在山腳下,就能聽到打鐵的聲音。
五十多號壯漢兩班倒,正在連明徹夜的鍛製頭盔。
這玩意稍複雜一些,所以鍛起來有點慢,再加李承誌要求要帶帽簷和麵罩,所以打了五六天,還不到兩百副。
劄甲倒是早就打好了,李柏走時披走了一百副,還有兩百副,整整齊齊的鎖在校場旁邊的僧莊裏。
李承誌招了招手,叫過了幾個鐵匠。
“鋼板還剩多少?”
老鐵匠算了算:“差不多還剩一千兩百斤!”
李承誌不置可否的點點頭,將馬鎧放下:“頭盔先停下來,試著打這個……厚度依然是半分(一點五毫米),馬胸和馬腹不用切割,你可以試著鍛成板甲……”
這是胡保宗的那一副馬鎧,製法和劄甲類似:鐵片並排串聯。
因為生熟混雜,強度不夠,所以比較厚,至少有三毫米,足重百斤。
而李承誌現在煉出來的鋼,都快能達到碳素彈簧鋼的強度了,厚度減半完全沒問題。
板甲?
老鐵匠秒懂,又疑惑的問道:“郎君,為何人甲不用板甲鍛鑄?”
人形板甲?
李承誌沒有解釋,隻是嗬嗬一笑:“等李鬆回來,鐵就多了。要有閑瑕,你可以打一副出來,自己穿上試試……”
先不說零件多不多,工序複不複雜,隻說靈活性。
李家最重的甲是李始賢的那副全甲,足重八十斤,全堡上下,也就李鬆三父子和李承誌能披的動。
這裏所說的能披的動,指的是能穿著打仗。
如果讓普通的兵卒穿,雖然很重,但至少四肢還能活動的開,前進後退,左右轉向,握槍突刺,慢步小跑都沒有問題。
就是沒辦法做到掄砍這種大動作,也不大好開弓,平地上馬就更不用想了。
可換成板甲,不管是三十斤還是八十斤,靈活度都一樣:跟全身中了外風的病人似的……
交待了幾句,把自己的馬留下給鐵匠當模特,李承誌又去了前院。
沒走幾步,肚子突然咕嚕嚕的叫了兩聲,李承誌才想起來,自去了校場到現在,他有七八個小時滴水未進……
真是操碎了心!
每人再加一套弓箭,折彩銅一千斤。
還剩兩千斤銅,剛好可以買五百匹馬。
初期可以給重步兵代步,騎的久了,自然就成中裝騎兵了……
左右是橫財,花起來也不怎麽心疼。
心中有了決斷,李承誌立即返回校場,給李鬆和胡保宗各寫了一封信。
他沒耍花招,如實按照心中設想,將所需之物羅列了上去,又告訴胡保宗,如果他胡家的麵子能在高平鎮值幾文錢,就再向陸恭要一些、或是賒一些馬車和駑馬、以及製箭的尾羽回來。
他還特別嚀囑,除了弓與箭之外,不需任何兵器,隻需換成鐵料。
寫給李鬆的就一句話:盯死胡保宗!
至於依舊短缺的糧食,隻能等胡保宗回來後,帶上剩下的那原本留下應急的兩千斤銅,去一趟涼州或是秦州了。
遣送了信使,李承誌快馬上了山。
是他想到,既然胡保宗和李鬆買回來的鐵能將這一千兵卒幾乎武裝到牙齒,那豈不是說,還能剩過萬斤鋼板?
<a id="wzsy" href="http://www.aiyueshuxiang.com">aiyueshuxiang.com</a>
原本隻餘六千多斤,但李承誌一直沒忘,李鬆帶走的那一百人,身上披的還是李氏老卒的舊甲。
再加被和尚從宋家搶走,又被李承誌繳獲的近四十副,就是一百五十副,這加起來,又是近五千斤鐵料,合四千斤鋼板……
要換丈五長槍,槍頭肯定要重新打造,而且還要加配重的槍纂,但原有的槍頭能回爐,可以省一部分,一千杆槍,再費三千斤鋼完全夠了。
還剩七千斤……
李承誌想來想去,除了馬鎧,好像再沒有什麽可造的了……
不怪他心心念念的一直揪著騎兵不放,隻因在這個年代,人馬俱甲的重騎,就跟後世的坦克一樣……
李承誌算了算,如果能打兩百副出來,配給一百李氏老卒,這就是一騎雙馬的一百重騎……
……
天色近黑,山下的民壯與婦老大都已收工,但山上依舊幹的熱火朝天。
站在山腳下,就能聽到打鐵的聲音。
五十多號壯漢兩班倒,正在連明徹夜的鍛製頭盔。
這玩意稍複雜一些,所以鍛起來有點慢,再加李承誌要求要帶帽簷和麵罩,所以打了五六天,還不到兩百副。
劄甲倒是早就打好了,李柏走時披走了一百副,還有兩百副,整整齊齊的鎖在校場旁邊的僧莊裏。
李承誌招了招手,叫過了幾個鐵匠。
“鋼板還剩多少?”
老鐵匠算了算:“差不多還剩一千兩百斤!”
李承誌不置可否的點點頭,將馬鎧放下:“頭盔先停下來,試著打這個……厚度依然是半分(一點五毫米),馬胸和馬腹不用切割,你可以試著鍛成板甲……”
這是胡保宗的那一副馬鎧,製法和劄甲類似:鐵片並排串聯。
因為生熟混雜,強度不夠,所以比較厚,至少有三毫米,足重百斤。
而李承誌現在煉出來的鋼,都快能達到碳素彈簧鋼的強度了,厚度減半完全沒問題。
板甲?
老鐵匠秒懂,又疑惑的問道:“郎君,為何人甲不用板甲鍛鑄?”
人形板甲?
李承誌沒有解釋,隻是嗬嗬一笑:“等李鬆回來,鐵就多了。要有閑瑕,你可以打一副出來,自己穿上試試……”
先不說零件多不多,工序複不複雜,隻說靈活性。
李家最重的甲是李始賢的那副全甲,足重八十斤,全堡上下,也就李鬆三父子和李承誌能披的動。
這裏所說的能披的動,指的是能穿著打仗。
如果讓普通的兵卒穿,雖然很重,但至少四肢還能活動的開,前進後退,左右轉向,握槍突刺,慢步小跑都沒有問題。
就是沒辦法做到掄砍這種大動作,也不大好開弓,平地上馬就更不用想了。
可換成板甲,不管是三十斤還是八十斤,靈活度都一樣:跟全身中了外風的病人似的……
交待了幾句,把自己的馬留下給鐵匠當模特,李承誌又去了前院。
沒走幾步,肚子突然咕嚕嚕的叫了兩聲,李承誌才想起來,自去了校場到現在,他有七八個小時滴水未進……
真是操碎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