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誌深深做了一揖,以示感謝,臨走時又提出要到各大殿去看一看,郭守正便將知客道士派給了他。
站在旁邊的李鬆眼睛一亮……
七大殿每一座都是兩層,端的是磅礴雄偉,氣勢宏恢,看的李承誌感歎不已。
要知道,這可是在“會當淩絕頂”的險峰上,即便再過一千五百年,三台峰也成了五台峰,每一峰都修有環山公路,崆峒山上都無此等景像……
據說當年崆峒山香火極盛,十裏外就能聞到香燭味。但太武帝來了之後,一聲令下,原本坐威坐福的和尚尼姑便全都淪為賤籍。
這些人又被官府逼著親手拆了山上的幾十座僧廟尼庵,曆時近五年,才修起來了一座太平觀。
要說新天師道和佛教有血海深仇,也不為過!
但寇謙之深知韜光養晦之道,改革後的新天師道一不兼並土地,二不壓榨百姓,三不妖言惑眾,四不聚眾做亂,收的信徒盡是貴族門閥子弟,而且隻要是在籍的道士,朝廷就供以衣食祿米,更沒有盤剝信徒之說,想抓錯處都抓不到。
所以人家的日子一直過的很滋潤……
感歎了一陣,李承誌又在知客道士的陪同下,進了第一座至尊殿。
進去之後,李承誌就有些傻眼了。
他對供台上的這位“無極至尊”根本沒什麽印象。
想了好一陣他才恍然大悟:為了與舊天師道相區別,寇謙之寇天師造出來了不少新神。
這七座大殿內的七大真尊,他就隻認識一個太上老君……
但既來之則安之,即便不磕頭,香還是要上一支的。
李承誌拿過三支香,就著油燈引燃,朝著神像微微一揖,就插到了香爐裏。
這麽隨便的嗎?
知客道士驚疑的問道:“郎君不信神?”
李鬆也睜著一雙牛眼,一眨不眨的盯著他。
李承誌暗歎了一口氣。
你這拜神的儀式要是簡化一些,我說不定就信了。
這個時代拜神的儀式程序為:三支香,八拜禮,九叩頭,九搏頰……
前三項暫且不說,就說那最後一項九搏頰:就是自己要扇自己九個耳光,以示向神仙認罪,而且打不響都不行。
不說後廈內的那些小神,光是這七大殿,就是七九六十三個嘴巴子,等拜完,臉打的不腫成豬頭也差不多了。
李承誌委實沒有自殘的興趣……
他稍一沉吟:“子不語怪力亂神!”
知客道士看他就像是在看白癡一樣:說的好像誰不是讀書人似的?
道爺我也是士族出身好不好……
這個時代提倡的是“三教合一”,別說儒生,就連許多大儒都是佛道兩教的信徒。
比如曾一力助太武帝滅佛,官至三太、四姓高門之一的清河崔氏的宗主崔浩,就是寇謙之的弟子。
李承誌不信,也不可能硬摁著他的頭讓他信。
知客道士隻好點點頭,按李承誌要求,直接將他帶到了老君殿。
看著與前世見過的那一樽無半絲相像的老君像,李承誌有些恍惚。
為什麽心裏就沒有一絲想在這裏找到答案,或是想得到解脫,更甚至是說服自己的念頭?
山還是哪座山,但殿已不是那座殿,神也不是那尊神了……
不對,和神有什麽係?
根本原因是,自己就不信神……
鬼知道怎麽穿越到一千五百多年前的?
信這些泥塑的神仙,還不如信自己……
李承誌猛吐了一口氣,不自覺的挺直了腰杆,定定的看著供台上的老君象。
自己兩輩子都姓李,這位說不定就是老祖宗,還是要拜一下的。
還是如剛才一般,李承誌從道童手裏接過香,做了個揖,就插到了香爐裏。
連這位也不信?
這可不是胡編亂造出來的……
知客道士下意識的撇了撇嘴。
但隨即,他又一臉驚奇。
隻見李承誌一撩皮袍,竟直挺挺的跪了下去,還磕了一個頭?
李鬆更是驚的眼珠子都快掉出來了。
給郎君托夢的,是這位?
他福臨心至,猛的想起了一件事:郎君剛聰明過來不久,生氣或是罵人的時候,動不動就自稱“老子”,自己還問過這是什麽意思。
郎君說,就是給人當爹的意思。
自己告訴他,罵人的時候想給人當爹,應該自稱“爺爺”……
自那以後,就再沒聽郎君說過“老子”這兩個字了。
虧自己當時還在洋洋得意,想著竟然指點了郎君一回?
原來是這樣的“老子”?
郎君啊郎君,你把仆當傻子糊弄呢……
看李鬆又是呲牙咧嘴,又是倒吸涼氣,像是牙疼一樣,李承誌一臉狐疑:至於嗎?
我要把太平觀裏大大小小幾十尊神全部拜一遍,你是不是以為這些全都是我的靠山?
<a id="wzsy" href="http://www.cxzww.com">cxzww.com</a>
腦子鏽逗了……
“走了,拿了石硫磺,就去昭玄寺!”李承誌沒好氣的喊了一聲。
李鬆渾渾噩噩的跟在了後麵。
……
太平觀的八石(道士煉丹的八種基礎材料)庫不大,剛到門口,李承誌就被嗆的咳嗽了起來。
這樣煉出來的,就不怕吃死人?
知客道士倒是想請他進去參觀一下,但李承誌想都沒想就拒絕了。
味道太衝了……
他隻在門口等著,無所事事之下,又往裏瞅了一圈。
竟然還有硝石,而且數量還不少?
要不要也要一些?
想了許久,他還是做罷了。
這玩意基本沒什麽藥用價值,借口不太好編。
而且也不難提煉。
再一個,這是真正的潘多拉魔盒,連李承誌自己也不確定,造出來的話,會造成多大的影響,所以能有多保密,就要有多保密。
如果不是為了保住小命,他絕對不會這麽早就造出來的……
硫磺確實隻有十幾斤,裝在一隻書包大的皮囊裏,還沒一半滿。
李承誌從道士手裏接過皮囊,又打開聞了一口。
一股刺鼻的味道撲麵而來……
是硫磺,沒跑了!
李承誌笑的牙根都呲了出來,又忙不迭的給知客道士道著謝,請他向郭守正轉達自己的謝意。
知客道士狐疑的看著他。
師祖答應讓數千流民搬到山上來避禍的時候,也沒見你有這麽高興呀?
站在旁邊的李鬆眼睛一亮……
七大殿每一座都是兩層,端的是磅礴雄偉,氣勢宏恢,看的李承誌感歎不已。
要知道,這可是在“會當淩絕頂”的險峰上,即便再過一千五百年,三台峰也成了五台峰,每一峰都修有環山公路,崆峒山上都無此等景像……
據說當年崆峒山香火極盛,十裏外就能聞到香燭味。但太武帝來了之後,一聲令下,原本坐威坐福的和尚尼姑便全都淪為賤籍。
這些人又被官府逼著親手拆了山上的幾十座僧廟尼庵,曆時近五年,才修起來了一座太平觀。
要說新天師道和佛教有血海深仇,也不為過!
但寇謙之深知韜光養晦之道,改革後的新天師道一不兼並土地,二不壓榨百姓,三不妖言惑眾,四不聚眾做亂,收的信徒盡是貴族門閥子弟,而且隻要是在籍的道士,朝廷就供以衣食祿米,更沒有盤剝信徒之說,想抓錯處都抓不到。
所以人家的日子一直過的很滋潤……
感歎了一陣,李承誌又在知客道士的陪同下,進了第一座至尊殿。
進去之後,李承誌就有些傻眼了。
他對供台上的這位“無極至尊”根本沒什麽印象。
想了好一陣他才恍然大悟:為了與舊天師道相區別,寇謙之寇天師造出來了不少新神。
這七座大殿內的七大真尊,他就隻認識一個太上老君……
但既來之則安之,即便不磕頭,香還是要上一支的。
李承誌拿過三支香,就著油燈引燃,朝著神像微微一揖,就插到了香爐裏。
這麽隨便的嗎?
知客道士驚疑的問道:“郎君不信神?”
李鬆也睜著一雙牛眼,一眨不眨的盯著他。
李承誌暗歎了一口氣。
你這拜神的儀式要是簡化一些,我說不定就信了。
這個時代拜神的儀式程序為:三支香,八拜禮,九叩頭,九搏頰……
前三項暫且不說,就說那最後一項九搏頰:就是自己要扇自己九個耳光,以示向神仙認罪,而且打不響都不行。
不說後廈內的那些小神,光是這七大殿,就是七九六十三個嘴巴子,等拜完,臉打的不腫成豬頭也差不多了。
李承誌委實沒有自殘的興趣……
他稍一沉吟:“子不語怪力亂神!”
知客道士看他就像是在看白癡一樣:說的好像誰不是讀書人似的?
道爺我也是士族出身好不好……
這個時代提倡的是“三教合一”,別說儒生,就連許多大儒都是佛道兩教的信徒。
比如曾一力助太武帝滅佛,官至三太、四姓高門之一的清河崔氏的宗主崔浩,就是寇謙之的弟子。
李承誌不信,也不可能硬摁著他的頭讓他信。
知客道士隻好點點頭,按李承誌要求,直接將他帶到了老君殿。
看著與前世見過的那一樽無半絲相像的老君像,李承誌有些恍惚。
為什麽心裏就沒有一絲想在這裏找到答案,或是想得到解脫,更甚至是說服自己的念頭?
山還是哪座山,但殿已不是那座殿,神也不是那尊神了……
不對,和神有什麽係?
根本原因是,自己就不信神……
鬼知道怎麽穿越到一千五百多年前的?
信這些泥塑的神仙,還不如信自己……
李承誌猛吐了一口氣,不自覺的挺直了腰杆,定定的看著供台上的老君象。
自己兩輩子都姓李,這位說不定就是老祖宗,還是要拜一下的。
還是如剛才一般,李承誌從道童手裏接過香,做了個揖,就插到了香爐裏。
連這位也不信?
這可不是胡編亂造出來的……
知客道士下意識的撇了撇嘴。
但隨即,他又一臉驚奇。
隻見李承誌一撩皮袍,竟直挺挺的跪了下去,還磕了一個頭?
李鬆更是驚的眼珠子都快掉出來了。
給郎君托夢的,是這位?
他福臨心至,猛的想起了一件事:郎君剛聰明過來不久,生氣或是罵人的時候,動不動就自稱“老子”,自己還問過這是什麽意思。
郎君說,就是給人當爹的意思。
自己告訴他,罵人的時候想給人當爹,應該自稱“爺爺”……
自那以後,就再沒聽郎君說過“老子”這兩個字了。
虧自己當時還在洋洋得意,想著竟然指點了郎君一回?
原來是這樣的“老子”?
郎君啊郎君,你把仆當傻子糊弄呢……
看李鬆又是呲牙咧嘴,又是倒吸涼氣,像是牙疼一樣,李承誌一臉狐疑:至於嗎?
我要把太平觀裏大大小小幾十尊神全部拜一遍,你是不是以為這些全都是我的靠山?
<a id="wzsy" href="http://www.cxzww.com">cxzww.com</a>
腦子鏽逗了……
“走了,拿了石硫磺,就去昭玄寺!”李承誌沒好氣的喊了一聲。
李鬆渾渾噩噩的跟在了後麵。
……
太平觀的八石(道士煉丹的八種基礎材料)庫不大,剛到門口,李承誌就被嗆的咳嗽了起來。
這樣煉出來的,就不怕吃死人?
知客道士倒是想請他進去參觀一下,但李承誌想都沒想就拒絕了。
味道太衝了……
他隻在門口等著,無所事事之下,又往裏瞅了一圈。
竟然還有硝石,而且數量還不少?
要不要也要一些?
想了許久,他還是做罷了。
這玩意基本沒什麽藥用價值,借口不太好編。
而且也不難提煉。
再一個,這是真正的潘多拉魔盒,連李承誌自己也不確定,造出來的話,會造成多大的影響,所以能有多保密,就要有多保密。
如果不是為了保住小命,他絕對不會這麽早就造出來的……
硫磺確實隻有十幾斤,裝在一隻書包大的皮囊裏,還沒一半滿。
李承誌從道士手裏接過皮囊,又打開聞了一口。
一股刺鼻的味道撲麵而來……
是硫磺,沒跑了!
李承誌笑的牙根都呲了出來,又忙不迭的給知客道士道著謝,請他向郭守正轉達自己的謝意。
知客道士狐疑的看著他。
師祖答應讓數千流民搬到山上來避禍的時候,也沒見你有這麽高興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