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僅是用嘩然一片來形容此時的朝堂顯然已是不夠,其實在張宏堪堪說罷了他那句話後,這朝堂已然可以用震駭來形容了。當然,這震駭也並非是因為那些官員驚訝於張宏這個初入朝堂的從五品官員居然敢膽彈劾那位從四品的戶部員外郎,而朝堂之上之所以瞬間便有了此等反映,倒也隻是因為在這朝堂上其實有相當一部分人都極為清楚,江南楚氏與狀元郎聯手彈劾戶部官員究竟意味著什麽!
意味著從前銅打鐵鑄誰也不能不敢染指的戶部即將麵臨最為危急的局麵!這大唐平穩了有些時日的朝堂必定會再一次的掀起狂瀾!
或許在這朝堂上還有一部分官員並不知道狀元公與江南楚氏突然而對戶部動手的原因,但這並不妨礙他們能夠預測到這場風波必定會掀起狂風巨*般的影響,因為就算有些官員並不能接觸到戶部與公主府內那老狗的關係,但起碼戶部一向都是由尚書省右仆射崔正禮在掌握著這個事實卻是人人皆知。
尚書省右仆射崔正禮乃是何許人?要知道那可是河間崔氏雖無實名但絕對擁有實權的代言人,他與崔氏家主唯一的區別怕也僅僅在那個名份之上。因此,不難想象在麵對著如此局麵之時,崔正禮又怎會輕易退縮?
同為大唐四大名門,盡管近年來這所謂的四大名門也都是一樣的低調,但無論哪一府在朝在野的影響力都絕非常人所能揣測,如此這般,兩大宗族自大唐建以來幾乎可以說上第一次正麵碰撞的爭鬥,又如何不會石破驚天?
江南楚氏,河間崔氏。
能造成這等朝堂的震駭再理所當然不過。
…
呈上了書卷罪證的張宏並.沒有急著退回朝班,他也沒有注意到楚東則在先前回頭望向他時的意味深長,隻是暗自垂著頭的他仍舊是在思慮著關於他所彈劾的那位戶部員外郎鄭涼鄭大人。
提起這鄭涼張宏當然不會陌生,.這倒也不是因為在前幾日為了搜羅他的罪證而對他的詳細了解,僅僅是因為這鄭涼其實真的是他一個熟人。
城南鄭氏有位公子叫作鄭言,.而鄭涼則恰好就是鄭言的叔父,且非但如此,這鄭涼一個兒子天生肥胖,當初在長安道大街之上張宏所遇上的那麽一群紈絝大少趙王黨便有那位鄭圓球,所以說對於那位鄭圓球少爺的父親,張宏很早以前便知道一些。
他知道鄭涼乃是不折不扣的斜封官出身,他也知.道原本依附於那老狗的鄭府本身便與那老狗有著莫大的關係,因此這麽一來,在戶部任員外郎的鄭涼便無論如何都脫不掉與那老狗的關係了。
當然,這還不是張宏選擇這位鄭員外郎為切入點.的主要原因。
之所以選擇了這位鄭員外郎而並非其他員外.郎,倒也不是因為張宏對長安道上那些鄭圓球少爺的厭惡,僅僅是因為在張宏令鄭言查探這位鄭員外郎之時,鄭言曾表示過這個鄭涼乃是他在族中最大的阻力,因為這些,便讓張宏動了心思從旁協助鄭言一些,他當然很希望看到他所選中的那位在鄭府的代言人……爬的越高越好。
隻是,這其中還.是不可避免的出現了一些問題,這個問題便就出在鄭涼其人的身上,因為鄭涼畢竟是個斜封官,而牽涉到了斜封官那便極有可能牽涉到這些斜封官的保護傘太平公主殿下,此時的張宏肯定不想因為他的這些事情而做出讓太平公主殿下不高興的事情。
這便正是張宏此時所思慮的,他隻是一心想著,但願此次針對鄭涼的計劃不要讓其他的斜封官會產生太多敏感的想法。
朝堂上,皇帝陛下淺看了那書卷片刻,他原本微皺的眉在此時皺的更深了些,但並沒有因此而對張宏流露出不讚同的意思,隻是這般望著書卷,望著那一條條簡潔有力的罪證,皇帝陛下抬頭冷道:“鄭員外郎今日可有早朝?”
“微臣在……”到底是斜封官出身,走的原本便是旁門左道的路子,鄭涼無論從哪方麵來講都不如那位劉進劉侍郎表現的坦然,他甚至在走出朝班之際便顫抖不已。
“你可有話說?”皇帝陛下淡然再問,沒有人能夠猜得出皇帝陛下究竟是怎樣的心思,這滿朝上下其實也都在大逆不道的揣摩著聖意。
鄭涼哆嗦著,一時間似乎是極為緊張怎的就成了江南楚氏與河間崔氏爭鬥犧牲品的他在這時確實是說不出話來,隻能一二再再二三的叩著頭謝著罪,甚至根本不曾望向彈劾於他的那位狀元郎。
朝上,很快便又一陣非議。
也是,張宏與楚東則針對戶部官員的這些動作真的談不上什麽高明,但妙就妙在殺了對方一個出其不意,這讓戶部那些官員毫無準備的同時也讓那位尚書省右仆射崔正禮一時間亂了陣腳,他們並不知道這位狀元公與那個楚東則究竟彈劾的乃是什麽罪名,當然也沒有辦法去進行有力的反駁。
“既是無話可說……那便是認了罪了?”皇帝陛下微微鬆展了眉,談不上什麽威嚴的他隻是隨意瞥了眼跪在那處的鄭涼,便很快又道:“刑部侍郎鄭經略,崔日用聽旨……戶部此案便交又兩位卿家親自處理,此事務必認真核實,若然屬實,則……”
接下來的話皇帝陛下自然不用多說,因為這一場風波明顯便是江南楚氏的大手筆,若真是查出了什麽事兒,那無論是侍郎劉進又或是員外郎鄭涼都絕無好下場。
…
皇帝陛下的聲音落在張宏耳中,確實是讓他在很大程度上鬆了口氣,他所擔心的斜封官並沒有因為鄭涼而生出反彈之意那自然最好,隻是此時的崔正禮崔宰輔依舊是沒有任何反映確實是有些出乎了張宏的意料。
“難道是在打算著等早朝散去,了解清楚所有的事情再來反擊?”微一思慮,張宏當然知道這個可能性絕對是很大的,既然崔正禮仍能沉得住氣,那便隻能證明他確實是被殺了個措手不及,而他此時的隱忍則正是為了等他了解罷事情的所有過程之後再來反擊。
想清了這一點,張宏便當然不可能給這位崔宰輔反擊的機會,因為他很清楚他不能給崔正禮任何緩和的時間,一旦等到早朝散了崔正禮知道了這所有的事情,那崔正禮肯定會有許多方法與手段來營救那位劉侍郎與鄭員外郎,若任由他將這事大化化了,那張宏逼那老狗的憤怒又該如何實現?
當下,便就是在張宏退回朝班之際,他很輕但卻顯然足夠引得起朝上所有人的注意而微微咳嗽了一聲。
這一聲咳嗽或許落在旁人眼中代表不了什麽,但落在此刻也同樣打算退回朝班的刑部侍郎崔日用耳中那絕對無異於一聲炸雷,也正當崔日用正在退回之際,在這朝堂之上他突然變色,隨即向前兩步,莫名跪地,道:“啟奏陛下,臣以為有關鄭員外郎那些事情無須再查,這幾日來,自狀元公接手了監察院事務,便已然是核實了關於鄭員外郎的許多事情!”
全場驚詫,寂靜無聲。
包括那位今日一早隻是打算看這一場好戲的平王李隆基殿下都是滿麵的驚愕,而在這驚訝的同時,李隆基也逐漸皺起了眉,他轉身,望著那個始終從容平靜的少年郎,忽然莫名一笑,苦笑不已:“不曾想,那少年居然將手……伸到了本王這處,隻是這崔日用又何時與那少年有了如此計劃?”
一波未平一波再起。[.mianhuatang.info超多好看小說]崔日用這突然的一言當然是再一次的掀起了今日早朝的喧鬧,這朝堂之上的所有官員在這個時候自然對今日這事也再為明白不過,都是混跡了仕途許多年的聰明之輩,這些人到此時若再看不出這位狀元郎對戶部是勢在必得那才是最奇怪的!
便連楚東則也是驚訝中帶著幾分讚賞與落寞而轉身看著了那少年,他如何想得到除了他的那些安排,這少年居然還能一手接一手一環套一環的出了如此多的手段?他又如何能夠想得到他印象中那鋒芒太盛的少年居然是如此的心思慎密?
也在崔日用說了這話後,張宏終於也瞧到了那位崔宰輔的動搖,僅僅是由他微顫的手便可看得出他到此時怕是再也不可能隱忍下去!
隻不過,他又該如何來化解張宏一手必得的局?
……
先是驚訝,隨後望了那位刑部鄭經同侍郎一眼,皇帝陛下似乎也不敢相信這少年的那些計劃在真正施展了出來之時竟然是如此的淩厲,他猶豫了下,但終於還是問道:“不知愛卿可有異議?”
自然是在問著刑部的鄭侍郎是否也知道監察院暗查鄭涼的這件事情。
依朝上不少大臣的想法來看,鄭經同似乎無論怎樣都會來反駁崔侍郎的那些言語,因為再如何來說那鄭涼也始終與這位鄭經同侍郎出自同門,他二人都乃是城南鄭氏的子輩,在這等時刻也必然是會站在同一陣線的。
然而,鄭經同卻是苦苦一笑,搖頭道:“臣無異議。”
由不得鄭經同如此來說,事實上且先不說他府上那位鄭言鄭三公子已經提前跟他透了口風,便連家主鄭經略也是表示支持鄭言的,既然如此,那鄭經同又如何敢去公然與家主作對而扶持這麽一個才不可堪不大用的同族兄弟?
……
似乎,今日早朝的這一切都到了見真曉之時,而那位崔宰輔無論如何也必須得作出態度了,這個時候其實他已經微微思慮了一番,向著戶部他的那位同族崔侍郎打著眼色了。
可是,便在此時,意外再生,完全出乎張宏意料的同時也殺了張宏一個措手不及。
竇懷貞。
今日早朝始終沉默著的太平公主那一係的強有力官員終於有了舉動,他出列,毫不掩飾他的憤怒,向著皇帝陛下一拜道:“陛下,微臣以為便就如此定了鄭員外郎的罪實在有失妥貼,且先不提監察院一切事宜本便先由微臣自來決議,單單就刑部崔侍郎一語,似乎也不可以偏概全!”
竇懷貞有憤怒的理由,作為禦史大夫又同中書省門下三品的他,完全是當朝宰輔兼禦史台主官,可便就是他這麽一個舉足重要的大臣卻硬生生的給張宏無視了,這讓他如何能夠不憤怒?
再者,張宏與崔日用的這些配合,那根本便是在表明著,從今日起,監察院將不再受禦史台節製,這如何能讓他忍的下來?
竇懷貞的出言之後,很快那禮部尚書崔緹也出身而言,他們這些屬於太平公主殿下心腹的官員似乎在今日本沒有出聲的理由,事實上太平公主殿下也確實交代了他們在朝上不得為難……那少年。
可崔日用出來了那便一切都不同了,要知道崔日用背後站著的始終乃是平王殿下,而太平公主與平王殿下的矛盾早已隨著趙王病倒一事徹底凸顯,既是這樣,對於平王殿下可能會支持的事情,他們當然須要表現出反對的姿態。
用跌宕起伏來形容今日的早朝再形象不過。
也是崔正禮怒而將要出手之際,誰又能想到太平公主殿下的那些官員居然率先走了出來?
伴隨著隨後的岑羲等人一一出列,張宏滿是苦澀而沮喪的發覺他先前的擔心,倒完全是擔心錯了方向,他所真正擔心的斜封官們並不曾出來阻撓他的計劃……可太平公主的這些人……
難道,他慎之再慎而決定下的計劃當真是第一步便麵臨了夭折的局麵?表麵上,他似乎再怎樣的不甘卻都隻能承認。
……
可事情依舊不曾到此結束。
平王李隆基殿下在太平公主手下那些官員出列後,先是玩味一笑,隨即看了看張宏那少年,竟是忽然出列,坦然言道:“陛下,兒臣以為竇大夫此言有失偏頗,難不成沒了禦史台這監察院與刑部的話便可不信了?兒臣倒是以為,既然張少府給出了真憑實據,而刑部先前又有了論斷,鄭侍郎與崔侍郎都知此事,那此案便隻能是個鐵案!”
李隆基慷慨陳詞不曾看向張宏一眼,他言了這話便退回朝班,隨後而出列的卻是那位老大人楚東則,這楚東則自然也是完全讚同於平王殿下的意思。
緊接著江南楚氏的那些在朝門人們又一次的出現在了朝堂之上,表明了他們無論如何都乃是江南楚氏之人的態度。
與此同時,眼見三郎,張宏,包括江南楚氏都是如此的強硬要助那少年將他那計劃執行下去,一向最為崇尚中庸之道的皇帝陛下似乎也必須得做出些什麽,他雖然是處於太平公主與平王殿下二人之間,可他畢竟同樣的對那老狗存在著許多的戒備,所以他當然願意去看這少年與三郎……同那老狗的爭鬥取得勝利。
不露痕跡的望了望殿中那一人,皇帝陛下並沒有急著說些什麽。
反倒是中書令陸象先出列而位於殿下,他在朝中的身份當然便是皇帝陛下的代言人,因為無論他的態度如何,那都決定了皇帝陛下的態度。
張宏有些擔心皇帝陛下的中庸之道,但他顯然是誤會了皇帝陛下的中庸之道。
中庸乃大智而非庸碌的別名。
“監察院……雖與禦史台同屬一係,但監察院卻也擁有著絕對的自主權,竇大夫,若是本相不曾記錯的話,自太宗陛下朝起,監察院便已然不須事事回報禦史台了,隻不過本朝監察院一直未曾發揮過真正的監督之權,這才以禦史台為首了。”陸象先直指竇懷貞言中的要害,興許此時的他依舊未曾察覺到他今日朝堂上的一言為日後的大唐天下造就了何等畸形的一個監察院,但畢竟他這一些話完全乃是據實而言,深得張宏之心。
竇懷貞欲言又止,不等他說出話來,尚書省左仆射張說便也出列,他當然是隨著平王殿下的那些話,很是讚同了陸中書令的言語。
如此多舉重輕重的官員一一出言,便很直接的將竇懷貞言中針對張宏的那些話給抹了去,這時的竇懷貞即使是再怎樣的不甘,卻也依舊隻能是再找不出任何有力的反駁之言來。
反倒是岑羲,這位公主府最為出色的謀士明顯是要比竇懷貞高出那麽一個層次,他微笑著,向著陸象先道:“中書令大人既然也提到了慣例……那麽在本朝足可證明監察院暫時便須要如此而履行監察之責,太宗朝的規矩始終與本朝有些不同,所以就微臣看來,關於戶部員外郎的事情還是先由禦史台議一議的好。”
有些強詞奪理,但分明也是有理有據,誰又能說本朝與太宗朝並無任何區別?而岑羲的話再如何看來似乎也都有著一定的道理,監察院始終是依附在禦史台有了許多年,想要特立出來,並不是幾日便可解決的事情。
岑羲的這些話當然是讓這朝上的爭執再一次的陷入了僵持階段,便連張宏也不得不承認這位公主府的第一知客果然是有著其犀利的才智。
…
崔正禮終於還是迫不得已而出了手,事實上此時的朝堂已經是由江南楚氏與河間崔氏的爭鬥逐漸往太平公主那處引去,而這等情況非但不是張宏想要看到的,更是崔正禮不想看到的,所以他的出手也是勢在必行。
戶部侍郎,崔正賢。
崔正賢出列之時這殿中先前的那許多官員大都退下,諾大的朝堂中央也隻有這位崔侍郎,劉侍郎,鄭員外郎這三位戶部的官員,他跪地,向著皇帝陛下叩首,道:“陛下,微臣並不知劉侍郎與鄭員外郎究竟做了哪些事,微臣同樣的也並不敢保證這二位大人便是冤枉的。”這些話說的極為光明正大,但卻很輕易的便可讓人察覺得到這位崔侍郎不俗的才智。
“好一個欲揚先抑。”張宏站在殿尾,冷笑不止,他的目的便是要引起那老狗的戒備,隻要這崔正禮出了手,那便可以了,所以他根本不在乎那劉侍郎與鄭員外郎是否真的會萬劫不複。
果然不出張宏所料,那一位生的極為儒雅滿麵微笑之意的崔侍郎先是陳述了一番讓劉進與鄭涼臉色變的難堪的話後,隨即便再道:“然,我戶部之事畢竟又與其他各部不同,這其中有許多出項都是經由陛下裁決而支出的,並且一般這些出項並無記錄在冊,如此一來不免會造成許多誤會。微臣雖不敢保證狀元郎確實是誤會了鄭員外郎,但以微臣之見,有些事情還是須要查清楚的。”
瞎扯。
這是朝臣給這位崔侍郎這番話唯一的定義。戶部的職責再清楚不過,也正是因為戶部乃是最肥的一處同時也是最容易貪汙的一處,這才有了極其嚴格的規定,皇帝陛下裁決支出的銀錢便沒有了記錄?這根本不可能。
然而。
崔正賢的這些話究竟是不是瞎扯,這朝上卻也有幾分能知道,便好比如皇帝陛下,也好比如平王殿下,或許張宏也知道一些,或許楚東則也知道一些……
“比如,去年劍南道便有稅收十萬貫乃是太平公主殿下審定,陛下允許的一項,但我戶部卻奉旨而未造冊。”崔正賢那微笑自若的神情在此時顯得無比自信,似乎張宏與楚東則二人所彈劾戶部的那些問題,便再也不會是個問題,他笑而再道:“所以說,我戶部的許多事情……還是認真查實的好。”
或許朝堂上有許多官員都是聽的一頭舞水,也或許這朝堂上有不少官員都在莫名其妙著朝廷關於劍南道的那些稅收被太平公主殿下拿了去到底是為何。
但關於那稅收一事……張宏無疑是再為清楚不過,他聽著那崔正賢的言語,看著平王殿下與皇帝陛下稍顯古怪的神色,心中無比的苦澀。
那劍南道的稅收可是他當時在江南道向皇帝陛下借的十萬貫啊,誰能想到此時居然被崔侍郎如此巧用了出來?
崔正賢言罷未曾退回朝班,尚書省右仆射崔正禮笑而出身,恭身向皇帝陛下道:“微臣也以為……戶部畢竟事牽國基,有些事情還是再查查的好。”
意味著從前銅打鐵鑄誰也不能不敢染指的戶部即將麵臨最為危急的局麵!這大唐平穩了有些時日的朝堂必定會再一次的掀起狂瀾!
或許在這朝堂上還有一部分官員並不知道狀元公與江南楚氏突然而對戶部動手的原因,但這並不妨礙他們能夠預測到這場風波必定會掀起狂風巨*般的影響,因為就算有些官員並不能接觸到戶部與公主府內那老狗的關係,但起碼戶部一向都是由尚書省右仆射崔正禮在掌握著這個事實卻是人人皆知。
尚書省右仆射崔正禮乃是何許人?要知道那可是河間崔氏雖無實名但絕對擁有實權的代言人,他與崔氏家主唯一的區別怕也僅僅在那個名份之上。因此,不難想象在麵對著如此局麵之時,崔正禮又怎會輕易退縮?
同為大唐四大名門,盡管近年來這所謂的四大名門也都是一樣的低調,但無論哪一府在朝在野的影響力都絕非常人所能揣測,如此這般,兩大宗族自大唐建以來幾乎可以說上第一次正麵碰撞的爭鬥,又如何不會石破驚天?
江南楚氏,河間崔氏。
能造成這等朝堂的震駭再理所當然不過。
…
呈上了書卷罪證的張宏並.沒有急著退回朝班,他也沒有注意到楚東則在先前回頭望向他時的意味深長,隻是暗自垂著頭的他仍舊是在思慮著關於他所彈劾的那位戶部員外郎鄭涼鄭大人。
提起這鄭涼張宏當然不會陌生,.這倒也不是因為在前幾日為了搜羅他的罪證而對他的詳細了解,僅僅是因為這鄭涼其實真的是他一個熟人。
城南鄭氏有位公子叫作鄭言,.而鄭涼則恰好就是鄭言的叔父,且非但如此,這鄭涼一個兒子天生肥胖,當初在長安道大街之上張宏所遇上的那麽一群紈絝大少趙王黨便有那位鄭圓球,所以說對於那位鄭圓球少爺的父親,張宏很早以前便知道一些。
他知道鄭涼乃是不折不扣的斜封官出身,他也知.道原本依附於那老狗的鄭府本身便與那老狗有著莫大的關係,因此這麽一來,在戶部任員外郎的鄭涼便無論如何都脫不掉與那老狗的關係了。
當然,這還不是張宏選擇這位鄭員外郎為切入點.的主要原因。
之所以選擇了這位鄭員外郎而並非其他員外.郎,倒也不是因為張宏對長安道上那些鄭圓球少爺的厭惡,僅僅是因為在張宏令鄭言查探這位鄭員外郎之時,鄭言曾表示過這個鄭涼乃是他在族中最大的阻力,因為這些,便讓張宏動了心思從旁協助鄭言一些,他當然很希望看到他所選中的那位在鄭府的代言人……爬的越高越好。
隻是,這其中還.是不可避免的出現了一些問題,這個問題便就出在鄭涼其人的身上,因為鄭涼畢竟是個斜封官,而牽涉到了斜封官那便極有可能牽涉到這些斜封官的保護傘太平公主殿下,此時的張宏肯定不想因為他的這些事情而做出讓太平公主殿下不高興的事情。
這便正是張宏此時所思慮的,他隻是一心想著,但願此次針對鄭涼的計劃不要讓其他的斜封官會產生太多敏感的想法。
朝堂上,皇帝陛下淺看了那書卷片刻,他原本微皺的眉在此時皺的更深了些,但並沒有因此而對張宏流露出不讚同的意思,隻是這般望著書卷,望著那一條條簡潔有力的罪證,皇帝陛下抬頭冷道:“鄭員外郎今日可有早朝?”
“微臣在……”到底是斜封官出身,走的原本便是旁門左道的路子,鄭涼無論從哪方麵來講都不如那位劉進劉侍郎表現的坦然,他甚至在走出朝班之際便顫抖不已。
“你可有話說?”皇帝陛下淡然再問,沒有人能夠猜得出皇帝陛下究竟是怎樣的心思,這滿朝上下其實也都在大逆不道的揣摩著聖意。
鄭涼哆嗦著,一時間似乎是極為緊張怎的就成了江南楚氏與河間崔氏爭鬥犧牲品的他在這時確實是說不出話來,隻能一二再再二三的叩著頭謝著罪,甚至根本不曾望向彈劾於他的那位狀元郎。
朝上,很快便又一陣非議。
也是,張宏與楚東則針對戶部官員的這些動作真的談不上什麽高明,但妙就妙在殺了對方一個出其不意,這讓戶部那些官員毫無準備的同時也讓那位尚書省右仆射崔正禮一時間亂了陣腳,他們並不知道這位狀元公與那個楚東則究竟彈劾的乃是什麽罪名,當然也沒有辦法去進行有力的反駁。
“既是無話可說……那便是認了罪了?”皇帝陛下微微鬆展了眉,談不上什麽威嚴的他隻是隨意瞥了眼跪在那處的鄭涼,便很快又道:“刑部侍郎鄭經略,崔日用聽旨……戶部此案便交又兩位卿家親自處理,此事務必認真核實,若然屬實,則……”
接下來的話皇帝陛下自然不用多說,因為這一場風波明顯便是江南楚氏的大手筆,若真是查出了什麽事兒,那無論是侍郎劉進又或是員外郎鄭涼都絕無好下場。
…
皇帝陛下的聲音落在張宏耳中,確實是讓他在很大程度上鬆了口氣,他所擔心的斜封官並沒有因為鄭涼而生出反彈之意那自然最好,隻是此時的崔正禮崔宰輔依舊是沒有任何反映確實是有些出乎了張宏的意料。
“難道是在打算著等早朝散去,了解清楚所有的事情再來反擊?”微一思慮,張宏當然知道這個可能性絕對是很大的,既然崔正禮仍能沉得住氣,那便隻能證明他確實是被殺了個措手不及,而他此時的隱忍則正是為了等他了解罷事情的所有過程之後再來反擊。
想清了這一點,張宏便當然不可能給這位崔宰輔反擊的機會,因為他很清楚他不能給崔正禮任何緩和的時間,一旦等到早朝散了崔正禮知道了這所有的事情,那崔正禮肯定會有許多方法與手段來營救那位劉侍郎與鄭員外郎,若任由他將這事大化化了,那張宏逼那老狗的憤怒又該如何實現?
當下,便就是在張宏退回朝班之際,他很輕但卻顯然足夠引得起朝上所有人的注意而微微咳嗽了一聲。
這一聲咳嗽或許落在旁人眼中代表不了什麽,但落在此刻也同樣打算退回朝班的刑部侍郎崔日用耳中那絕對無異於一聲炸雷,也正當崔日用正在退回之際,在這朝堂之上他突然變色,隨即向前兩步,莫名跪地,道:“啟奏陛下,臣以為有關鄭員外郎那些事情無須再查,這幾日來,自狀元公接手了監察院事務,便已然是核實了關於鄭員外郎的許多事情!”
全場驚詫,寂靜無聲。
包括那位今日一早隻是打算看這一場好戲的平王李隆基殿下都是滿麵的驚愕,而在這驚訝的同時,李隆基也逐漸皺起了眉,他轉身,望著那個始終從容平靜的少年郎,忽然莫名一笑,苦笑不已:“不曾想,那少年居然將手……伸到了本王這處,隻是這崔日用又何時與那少年有了如此計劃?”
一波未平一波再起。[.mianhuatang.info超多好看小說]崔日用這突然的一言當然是再一次的掀起了今日早朝的喧鬧,這朝堂之上的所有官員在這個時候自然對今日這事也再為明白不過,都是混跡了仕途許多年的聰明之輩,這些人到此時若再看不出這位狀元郎對戶部是勢在必得那才是最奇怪的!
便連楚東則也是驚訝中帶著幾分讚賞與落寞而轉身看著了那少年,他如何想得到除了他的那些安排,這少年居然還能一手接一手一環套一環的出了如此多的手段?他又如何能夠想得到他印象中那鋒芒太盛的少年居然是如此的心思慎密?
也在崔日用說了這話後,張宏終於也瞧到了那位崔宰輔的動搖,僅僅是由他微顫的手便可看得出他到此時怕是再也不可能隱忍下去!
隻不過,他又該如何來化解張宏一手必得的局?
……
先是驚訝,隨後望了那位刑部鄭經同侍郎一眼,皇帝陛下似乎也不敢相信這少年的那些計劃在真正施展了出來之時竟然是如此的淩厲,他猶豫了下,但終於還是問道:“不知愛卿可有異議?”
自然是在問著刑部的鄭侍郎是否也知道監察院暗查鄭涼的這件事情。
依朝上不少大臣的想法來看,鄭經同似乎無論怎樣都會來反駁崔侍郎的那些言語,因為再如何來說那鄭涼也始終與這位鄭經同侍郎出自同門,他二人都乃是城南鄭氏的子輩,在這等時刻也必然是會站在同一陣線的。
然而,鄭經同卻是苦苦一笑,搖頭道:“臣無異議。”
由不得鄭經同如此來說,事實上且先不說他府上那位鄭言鄭三公子已經提前跟他透了口風,便連家主鄭經略也是表示支持鄭言的,既然如此,那鄭經同又如何敢去公然與家主作對而扶持這麽一個才不可堪不大用的同族兄弟?
……
似乎,今日早朝的這一切都到了見真曉之時,而那位崔宰輔無論如何也必須得作出態度了,這個時候其實他已經微微思慮了一番,向著戶部他的那位同族崔侍郎打著眼色了。
可是,便在此時,意外再生,完全出乎張宏意料的同時也殺了張宏一個措手不及。
竇懷貞。
今日早朝始終沉默著的太平公主那一係的強有力官員終於有了舉動,他出列,毫不掩飾他的憤怒,向著皇帝陛下一拜道:“陛下,微臣以為便就如此定了鄭員外郎的罪實在有失妥貼,且先不提監察院一切事宜本便先由微臣自來決議,單單就刑部崔侍郎一語,似乎也不可以偏概全!”
竇懷貞有憤怒的理由,作為禦史大夫又同中書省門下三品的他,完全是當朝宰輔兼禦史台主官,可便就是他這麽一個舉足重要的大臣卻硬生生的給張宏無視了,這讓他如何能夠不憤怒?
再者,張宏與崔日用的這些配合,那根本便是在表明著,從今日起,監察院將不再受禦史台節製,這如何能讓他忍的下來?
竇懷貞的出言之後,很快那禮部尚書崔緹也出身而言,他們這些屬於太平公主殿下心腹的官員似乎在今日本沒有出聲的理由,事實上太平公主殿下也確實交代了他們在朝上不得為難……那少年。
可崔日用出來了那便一切都不同了,要知道崔日用背後站著的始終乃是平王殿下,而太平公主與平王殿下的矛盾早已隨著趙王病倒一事徹底凸顯,既是這樣,對於平王殿下可能會支持的事情,他們當然須要表現出反對的姿態。
用跌宕起伏來形容今日的早朝再形象不過。
也是崔正禮怒而將要出手之際,誰又能想到太平公主殿下的那些官員居然率先走了出來?
伴隨著隨後的岑羲等人一一出列,張宏滿是苦澀而沮喪的發覺他先前的擔心,倒完全是擔心錯了方向,他所真正擔心的斜封官們並不曾出來阻撓他的計劃……可太平公主的這些人……
難道,他慎之再慎而決定下的計劃當真是第一步便麵臨了夭折的局麵?表麵上,他似乎再怎樣的不甘卻都隻能承認。
……
可事情依舊不曾到此結束。
平王李隆基殿下在太平公主手下那些官員出列後,先是玩味一笑,隨即看了看張宏那少年,竟是忽然出列,坦然言道:“陛下,兒臣以為竇大夫此言有失偏頗,難不成沒了禦史台這監察院與刑部的話便可不信了?兒臣倒是以為,既然張少府給出了真憑實據,而刑部先前又有了論斷,鄭侍郎與崔侍郎都知此事,那此案便隻能是個鐵案!”
李隆基慷慨陳詞不曾看向張宏一眼,他言了這話便退回朝班,隨後而出列的卻是那位老大人楚東則,這楚東則自然也是完全讚同於平王殿下的意思。
緊接著江南楚氏的那些在朝門人們又一次的出現在了朝堂之上,表明了他們無論如何都乃是江南楚氏之人的態度。
與此同時,眼見三郎,張宏,包括江南楚氏都是如此的強硬要助那少年將他那計劃執行下去,一向最為崇尚中庸之道的皇帝陛下似乎也必須得做出些什麽,他雖然是處於太平公主與平王殿下二人之間,可他畢竟同樣的對那老狗存在著許多的戒備,所以他當然願意去看這少年與三郎……同那老狗的爭鬥取得勝利。
不露痕跡的望了望殿中那一人,皇帝陛下並沒有急著說些什麽。
反倒是中書令陸象先出列而位於殿下,他在朝中的身份當然便是皇帝陛下的代言人,因為無論他的態度如何,那都決定了皇帝陛下的態度。
張宏有些擔心皇帝陛下的中庸之道,但他顯然是誤會了皇帝陛下的中庸之道。
中庸乃大智而非庸碌的別名。
“監察院……雖與禦史台同屬一係,但監察院卻也擁有著絕對的自主權,竇大夫,若是本相不曾記錯的話,自太宗陛下朝起,監察院便已然不須事事回報禦史台了,隻不過本朝監察院一直未曾發揮過真正的監督之權,這才以禦史台為首了。”陸象先直指竇懷貞言中的要害,興許此時的他依舊未曾察覺到他今日朝堂上的一言為日後的大唐天下造就了何等畸形的一個監察院,但畢竟他這一些話完全乃是據實而言,深得張宏之心。
竇懷貞欲言又止,不等他說出話來,尚書省左仆射張說便也出列,他當然是隨著平王殿下的那些話,很是讚同了陸中書令的言語。
如此多舉重輕重的官員一一出言,便很直接的將竇懷貞言中針對張宏的那些話給抹了去,這時的竇懷貞即使是再怎樣的不甘,卻也依舊隻能是再找不出任何有力的反駁之言來。
反倒是岑羲,這位公主府最為出色的謀士明顯是要比竇懷貞高出那麽一個層次,他微笑著,向著陸象先道:“中書令大人既然也提到了慣例……那麽在本朝足可證明監察院暫時便須要如此而履行監察之責,太宗朝的規矩始終與本朝有些不同,所以就微臣看來,關於戶部員外郎的事情還是先由禦史台議一議的好。”
有些強詞奪理,但分明也是有理有據,誰又能說本朝與太宗朝並無任何區別?而岑羲的話再如何看來似乎也都有著一定的道理,監察院始終是依附在禦史台有了許多年,想要特立出來,並不是幾日便可解決的事情。
岑羲的這些話當然是讓這朝上的爭執再一次的陷入了僵持階段,便連張宏也不得不承認這位公主府的第一知客果然是有著其犀利的才智。
…
崔正禮終於還是迫不得已而出了手,事實上此時的朝堂已經是由江南楚氏與河間崔氏的爭鬥逐漸往太平公主那處引去,而這等情況非但不是張宏想要看到的,更是崔正禮不想看到的,所以他的出手也是勢在必行。
戶部侍郎,崔正賢。
崔正賢出列之時這殿中先前的那許多官員大都退下,諾大的朝堂中央也隻有這位崔侍郎,劉侍郎,鄭員外郎這三位戶部的官員,他跪地,向著皇帝陛下叩首,道:“陛下,微臣並不知劉侍郎與鄭員外郎究竟做了哪些事,微臣同樣的也並不敢保證這二位大人便是冤枉的。”這些話說的極為光明正大,但卻很輕易的便可讓人察覺得到這位崔侍郎不俗的才智。
“好一個欲揚先抑。”張宏站在殿尾,冷笑不止,他的目的便是要引起那老狗的戒備,隻要這崔正禮出了手,那便可以了,所以他根本不在乎那劉侍郎與鄭員外郎是否真的會萬劫不複。
果然不出張宏所料,那一位生的極為儒雅滿麵微笑之意的崔侍郎先是陳述了一番讓劉進與鄭涼臉色變的難堪的話後,隨即便再道:“然,我戶部之事畢竟又與其他各部不同,這其中有許多出項都是經由陛下裁決而支出的,並且一般這些出項並無記錄在冊,如此一來不免會造成許多誤會。微臣雖不敢保證狀元郎確實是誤會了鄭員外郎,但以微臣之見,有些事情還是須要查清楚的。”
瞎扯。
這是朝臣給這位崔侍郎這番話唯一的定義。戶部的職責再清楚不過,也正是因為戶部乃是最肥的一處同時也是最容易貪汙的一處,這才有了極其嚴格的規定,皇帝陛下裁決支出的銀錢便沒有了記錄?這根本不可能。
然而。
崔正賢的這些話究竟是不是瞎扯,這朝上卻也有幾分能知道,便好比如皇帝陛下,也好比如平王殿下,或許張宏也知道一些,或許楚東則也知道一些……
“比如,去年劍南道便有稅收十萬貫乃是太平公主殿下審定,陛下允許的一項,但我戶部卻奉旨而未造冊。”崔正賢那微笑自若的神情在此時顯得無比自信,似乎張宏與楚東則二人所彈劾戶部的那些問題,便再也不會是個問題,他笑而再道:“所以說,我戶部的許多事情……還是認真查實的好。”
或許朝堂上有許多官員都是聽的一頭舞水,也或許這朝堂上有不少官員都在莫名其妙著朝廷關於劍南道的那些稅收被太平公主殿下拿了去到底是為何。
但關於那稅收一事……張宏無疑是再為清楚不過,他聽著那崔正賢的言語,看著平王殿下與皇帝陛下稍顯古怪的神色,心中無比的苦澀。
那劍南道的稅收可是他當時在江南道向皇帝陛下借的十萬貫啊,誰能想到此時居然被崔侍郎如此巧用了出來?
崔正賢言罷未曾退回朝班,尚書省右仆射崔正禮笑而出身,恭身向皇帝陛下道:“微臣也以為……戶部畢竟事牽國基,有些事情還是再查查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