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平二年三月,公孫瓚到達襄平後,便征召了鄒丹的遼東師屬下第十四騎兵團和第十六團、第十七團步兵團給夏侯蘭統領,編組為第九師,隨他一起征討高句麗。[.mianhuatang.info超多好看小說]
同月,公孫瓚領兵進侯城,命張郃、皇甫酈領玄菟師以及雜兵、民夫四、五萬餘人擴建侯城,而他則帶烏桓、扶餘等胡人國兵馬和自己二十多萬兵馬,擁兵三十多萬兵馬稱兵百萬征討高句麗而去,並且一路上還塹山堙穀,修建通路,反正人多。
同月,單經領臨屯師,出襄平沿新建的番汗馳道,跨過西安平附近訾水,來到了大寧江西岸番汗地界,擴建番汗城;而公孫度接到公孫瓚的書信後,並沒有回信要受領臨屯郡太守印綬,也沒有派兵攻取高句麗,而是派兵到達大寧江東岸的渾彌縣監視單經的臨屯師,按兵不動,並且還在積極的增兵備戰;新羅在接到公孫瓚的書信同時,也沒有派兵攻伐高句麗,因為他們察覺到公孫度不尋常的舉動,所以也在增兵備戰,加固城防;與此同時,與新羅搭界的朝鮮半島西南的百濟、正南馬韓,東南伽倻也因為公孫度和新羅不尋常的舉動而開始積極備戰起來。
單經出兵的大寧江出自訾水和鹽難水。相傳高句麗始祖**自扶餘南逃,逃到鹽難水,自稱是河伯的子孫,所以遊魚蟹鱉聚而為橋,使**安然得渡。
而高句麗出自濊國和扶餘。而濊國,則是貊與濊合建的王國,現居住在遼東,是遼東屬國之一。
高句麗在扶餘人**建立之後,便極具侵略性。高句麗的始建者**是扶餘國王解慕漱與所謂什麽河伯女兒柳花夫人的兒子,後被金蛙王收養。後扶餘國金蛙王長子帶素因為忌憚的**,便打算謀殺他,但是沒有成功,讓**逃離東扶餘,來到卒本扶餘。**與卒本扶餘國王的女兒召西奴結婚,後又成為卒本扶餘國國王,改姓高,接著他聯合一部分濊國人,創建高句麗國。高句麗建立後先滅沸流國,再滅荇人國。
王莽新朝剛建之時,南匈奴反叛。王莽便集結三十萬大軍準備討擊南匈奴,並征發高句麗人助攻。高句麗人不願和匈奴打仗,派去的兵紛紛逃亡塞外為盜寇,還殺死了追擊他們的遼西大尹田譚。
新朝始建國四年(公元12年),高句驪和穢貉等國反叛,王莽大怒,派嚴尤討伐他們,而嚴尤用計誘殺其閔中王高解邑朱,大敗高句麗。自此高句麗被王莽稱為‘下句麗’,貶其國王為侯。
而接著大武神王高無恤繼位,在王莽退兵後,為了壯大自己的實力,開始攻伐扶餘國,並且殺死了他們的仇人帶素,扶餘與高句麗成為世仇互相攻伐,高句麗逐漸呈現強盛之勢。
東漢建武四年(公元28年),遼東太守閔業派兵征討高句麗,迫其高無恤遷都到國內城。後高無恤築尉那岩城為都城,固守家園,漢軍圍困了三個月,高句麗人糧食將盡,高無恤急中生智,以犒軍為名,派人給閔業送去了酒和捉到的鯉魚。閔業以為城裏糧草充足,隻好退兵。高句麗躲過了第一次幾乎亡國的厄運,才沒有被滅國。[.mianhuatang.info超多好看小說]
建武八年(公元32年),漢光武帝因偃武修文,重新冊封恢複了高句麗的王號。
建武十三年(公元37年),高無恤派兵入寇樂浪郡,一度占據。
建武二十年(公元44年),朝鮮半島南的韓國廉斯人蘇馬諟等向樂浪貢獻,光武帝劉秀封蘇馬諟為漢廉斯邑君,使屬樂浪郡,四時朝謁,並借故派兵渡海到達樂浪郡。時慕本王高解憂繼位,便立刻發表臣服於光武帝。光武帝劃定朝鮮半島上的薩水以南地區歸東漢直轄,以北屬高句麗統領。
建武二十五年(公元49年),高解憂派兵襲北平、漁陽、上穀、太原等四個郡,蔡彤以恩義及信義向高解憂勸說令其退兵。
接著在高句麗太祖王高宮時期,高句麗向北吞北沃沮,南吞東沃沮和東濊兩國,而自此強盛起來。永元十七年(公元105年)春,高宮自持兵盛寇略遼東六縣,在九月被太守耿夔擊破,斬其渠帥。
元初五年(公元118年),高宮與穢貊聯合寇漢玄菟郡,攻華麗城。
寧二年(公元121年)春,漢幽州刺史馮煥等擊高句麗,因為高宮用詐降計而退。結果高宮進兵焚燒候城縣,入遼隊縣,殺官吏民眾,死傷二千餘人。
同年夏,高宮合鮮卑共八千人侵遼東,遼東太守蔡諷以下百餘人戰死。
同年冬,高宮合百濟、穢貊共萬餘攻玄菟郡,扶餘王派其王子尉仇台率二萬人來助玄莬郡,合力擊敗了高句麗軍。
本初元年(公元146年),高宮死,傳位次大王高遂成。
延熹八年(公元165年),高遂成昏庸無道,百姓們民不聊生。椽那部出身的明臨荅夫弑殺高遂成,高句麗新大王高伯固繼位。
接著,高伯固經常進犯遼東,在攻掠西安平縣的時候,於道上殺帶方縣令,並得了樂浪太守的妻子。
建寧二年(公元169年),高伯固攻略遼東郡時,玄菟太守耿臨率軍迎擊,斬首數百級,高伯固逐投降,歸屬遼東屬國。
熹平元年(公元172年),高伯固因為耿臨的威望,乞屬玄菟屬國。
光和二年(公元179年),高伯固死,高句麗故國川王高男武繼位。
初平二年(公元191年)初,高男武為了改革紛亂的政局,下令官員推薦新的人才。許多人都推薦了晏留,而晏留卻推舉了比自己更優秀的人才乙巴素。高男武聽了他的話,登用了身為農夫的乙巴素。高男武授予他中畏大夫之職,卻遭到了乙巴素的拒絕,結果高男武便任命他為國相。
“這些漢人欺人太甚!”
在小水貊附近的尉那岩城王宮裏,高男武的二弟高拔奇得知公孫瓚領兵來犯後這麽生氣的大叫著。而高拔奇此時一身鐵鎧戎裝,滿麵怒容,顯然是打算帶兵迎擊。
“二王兄,不可動怒啊!漢人此次來犯,史之罕見!我聽人說他們這次來犯的兵馬有百萬之巨啊!”
高男武的三弟高延優這麽擔心的說著話。而雖然高延優這麽說,但是此時他也是一身鐵鎧戎裝,顯然也準備好出戰了。
“百萬人?我們高句麗全國才三十多萬人,他們漢人拿百萬人來征討我們?他們有病啊!”
高拔奇則不相信的這麽說著。
“兩位大加,此時來征討我們的漢人將領是素有白馬將軍之稱的公孫瓚,而根據我的情報,我得知他派來的兵馬應有三十萬之巨,其中有數萬扶餘、烏桓等族的人馬。現在已經出了侯城,過沈河兵進我們的溝漊城了。以此看來,那公孫瓚應該是傾盡全力來征討我們的,其目的無外乎想滅我其國。”
而此時一身官服、頭戴冠幘的高句麗左輔大臣晏留則這麽神情凝重的說出來他獲知的情報。
“你說得可是真的?”
聽到晏留這麽說,高句麗故國川王高男武這麽訝異的說著話。而高男武此時穿著一身白色鑲有金邊龍紋圖樣的王服,使得相貌出眾的他顯得更加華貴。
“故國川王,這都是我獲得的詳情,不會錯的。”
晏留確認著他的話這麽說著。
“啊?漢人竟然拍怎麽多人來?”
“哼!人多有什麽用!”
……
然後在這王宮的朝堂裏高句麗的貴族大臣便議論紛紛起來。不過卻沒有一個人說要迎擊漢軍的,因為大家都知道硬碰硬是打不過漢軍的。
“肅靜!”
看到朝堂這麽混亂,高男武嚴厲的嗬斥了一聲,使得朝堂頓時安靜了下來。
“乙巴素,你有什麽看法?”
然後高男武向高句麗的相國乙巴素這麽詢問著。
“故國川王,我認為自從我們得知漢人向我們發兵以來做得準備工作都很不錯,我們的人民都做好了戰鬥準備,在大水前的紇升骨城也集結了我們的兵馬用作抵禦漢軍。依靠我們這裏多山的險阻足以令漢軍勞苦,使得我們在防守上很見成效。但是此次來攻的漢軍有三十萬之巨,我認為我們除非讓我們高句麗所有人都武裝起來,不然是沒有勝算的。”
乙巴素這麽向高男武這麽建言著。而乙巴素這個人成為高句麗的相國後,就一直被稱為高句麗最有智慧的人。因為他在成為相國後的短短一兩個月裏就處理了許多事情,並且很叫人佩服。還製定了堪比漢人的法律,並且學習了由公孫瓚改良的漢人耕種之法,使得高句麗人大幹了一場農業翻新工作。但是因為公孫瓚的進兵,使得他剛剛才施行的農改就胎死腹中。
“所有人都武裝起來?你這是什麽意思?難道你說的意思是包括老幼婦孺嗎?”
高男武這麽詢問著乙巴素。
“是的。”
乙巴素點頭著。
“這怎麽可能呢?”
高男武驚訝著。
“如果不行的話,那麽我們最好避開漢軍的攻擊。在我們的領土都是山川,延綿上千裏,如果我們有意避開漢軍的話,那麽漢軍還是拿我們沒有辦法的。”
乙巴素則這麽向高男武說著話。看來他開始說的那些話都是拋磚引玉,他真正的目的就是叫高男武帶著高句麗舉族遷移。
“乙巴素,你這是什麽意思?我們高句麗在此立國二百餘年,這裏可是我們的基業,豈能說走就走的!”
高拔奇此時朗聲這麽大叫著,而乙巴素則緘默不語。
“乙巴素,難道我們就別無他法了嗎?難道這回我們就不能像先祖一樣擊退漢軍了嗎?”
過了一會兒,高男武這麽憂慮的向乙巴素詢問著。
“公孫瓚此人有白馬將軍之稱,近來東撲滅烏桓之亂,北擊殺鮮卑東部大帥,又聽聞他在中原還曾經興兵討伐過漢庭相國董卓,逼得董卓挾帝西遷。以中原之人盛、董卓相國之高位,也不敵公孫瓚,被逼得挾持皇帝遷移京師。若我們高句麗不全國為兵,是很難敵得過公孫瓚的。”
乙巴素這麽宛如平時一樣一字一頓的說出了他對公孫瓚的看法,而高句麗朝堂上眾人又都緘默不語。
“哎!——,乙巴素,你說得很對!漢人的兵力太強大了!但是我決不能成為我們高句麗史上第一個放棄這快祖宗基業的王。”
高男武此時長歎一聲這麽說著,看來他是決定要固守迎擊了。
“故國川王,就算我們這時離開了家園,而我們這裏都是山川,且無良田,對漢人並沒有什麽用。他們遲早會退兵的,這樣一來我們可以待我們在他處安頓得當,並且積蓄力量後再回到這片土地重整家園。並且,那漢人的國家近年來頻頻征亂,隻要我們這時避開了那公孫瓚,估計他以後都不會再有時間來找我們麻煩了。”
乙巴素這麽向高男武建議著。
“是呀!故國川王,相國說得很對!隻要我們此時避開了漢人,以後這裏還將是我們的。”
晏留此時讚同著乙巴素的話這麽說著。
“乙巴素,你的話我明白了!但是我也說過,我不想成為高句麗史上第一個放棄這塊祖宗基業的王!”
高男武此時這麽先是否定了乙巴素和晏留的話。
“高延優,現在我命你帶所有尉那岩城的女人和孩子走。而我則留下來於這塊祖宗之地共存亡!”
然後高男武這麽下著決心的說著。
就在這次高句麗尉那岩城王宮的議事後,高延優按照高男武的命令帶著尉那岩城裏所有的女人的孩子潛入了茫茫深山之中,而高男武則領兵進到大水前的紇升骨城防禦漢軍的來襲。
——————————我是分割線——————————
我書裏沒有寫關於棒子虛構的高句麗坐原戰役,因為根據曆史記載:
《三國誌》烏丸鮮卑東夷傳——
靈帝建寧二年,玄菟太守耿臨討之,斬首虜數百級,伯固降,屬遼東。(嘉)平中,伯固乞屬玄菟。
《三國史記》高句麗本紀第三新大王——
四年,漢玄菟郡太守耿臨來侵,殺我軍數百人,王自降乞屬玄菟。
八年,冬十一月,漢以大兵向我……嬰城固守,漢人攻之不克,士卒饑餓引還,答夫帥數千騎追之,戰於坐原,漢軍大敗,匹馬不反,王大悅,賜答夫坐原及質山,為食邑。
怎麽看高麗本紀這段都像虛構的,因為在建寧二年(公元169年)前,耿臨是戰勝者,這點在雙方史書裏都是明確記載的真實事件。唯獨發生在熹平元年(公元172年)的事件雙方記載有出路,且不說《三國誌》成書比《三國史記》早,並且還已經不是漢朝人寫的,不需要為漢朝遮羞。但看以下《三國誌》烏丸鮮卑東夷傳,裏麵記載公元169年之前的文章——
宮死,子伯固立。順、桓之間,複犯遼東,寇新安、居鄉,又攻西安平,於道上殺帶方令,略得樂浪太守妻子。
以及《三國史記》高句麗本紀第三新大王,裏麵記載公元169年之前的文章——
新大王,諱伯固……謹拜稽首,請即尊位,於是,俯伏三讓而後即位……
二年,……仍封為讓國君,答夫為國相……
三年,……祀始祖廟……
四年,漢玄菟郡太守耿臨來侵,殺我軍數百人,王自降乞屬玄菟。
五年,王遣大加優居、主簿然人等,將兵助玄菟太守公孫度,討富山賊。
且不說為什麽這新大王本紀裏沒有記載他高伯固數寇於遼東郡,攻掠西安平,殺帶方縣令,得樂浪太守妻子的輝煌戰績。好像在《三國史記》裏高句麗前一年還和玄菟太守耿臨幹了一仗,並且自降乞屬玄菟,其記載的真實性就大打折扣了。
不過在《三國誌》裏記載——
公孫度之雄海東也,伯固遣大加優居、主簿然人等助度擊富山賊,破之。
和《三國史記》裏的“五年……”一段吻合,說明當時中國可能不知道高男武繼位一事,卻準確的記載了公孫度稱霸東北一事,雖然也可能是棒子意淫出來一個王說不一定,畢竟不是同一個民族和相隔上千年寫的史書。而再加上《三國史記》裏的“五年……公孫度……”字眼,所以應該是《三國史記》記載混亂。不過我書裏卻用了《三國史記》的這段內容,因為我需要人物刻畫。
並且還要說的是,《三國史記》裏高句麗的形象非常的高大全,而其所書除了《三國誌》烏丸鮮卑東夷傳裏的“宮死,子伯固立。順、桓之間,複犯遼東,寇新安、居鄉,又攻西安平,於道上殺帶方令,略得樂浪太守妻子。”這一段以外,均和《三國誌》相同,真令人懷疑其是不是照著《三國誌》yy的,隻是將這段“宮……”一段修改成了高伯固和高男武兩次在所謂現在不知道在哪個地方叫坐原的地方擊敗漢軍的坐原戰役。並且還要說的是,高句麗是山嶽之民,居住在深山了,並且《三國誌》記載他們並無良田,他們哪裏來的幾千騎兵?
所以坐原戰役我就沒有寫進我的小說裏,因為我根本不知道坐原在哪裏,也無法寫出高句麗能在森山老林裏變出數千騎兵來。
還要說的是高句麗是扶餘人的後裔,寫書的高麗是辰韓新羅的後裔,在曆史上則受高句麗的欺壓,而他們同種的馬韓則叫高句麗同源的百濟滅國了,並且同種弁韓也因為高句麗出來的扶餘貴族的統治而改名伽倻。所以說他們這種杜撰,就好像是晉朝人在盛讚五胡亂華一樣令人不可思議!因為他們要是被打敗而統治了像是滿蒙那樣還好說,但是,在曆史上這些高麗人可是通過和中國的結盟成為朝鮮半島最終勝利者的。
我發覺棒子這個民族太有愛了!他們竟然盛譽一個侵略自己,還被自己打敗的外族,並且還甘心認這個外族為祖先。囧rz
同月,公孫瓚領兵進侯城,命張郃、皇甫酈領玄菟師以及雜兵、民夫四、五萬餘人擴建侯城,而他則帶烏桓、扶餘等胡人國兵馬和自己二十多萬兵馬,擁兵三十多萬兵馬稱兵百萬征討高句麗而去,並且一路上還塹山堙穀,修建通路,反正人多。
同月,單經領臨屯師,出襄平沿新建的番汗馳道,跨過西安平附近訾水,來到了大寧江西岸番汗地界,擴建番汗城;而公孫度接到公孫瓚的書信後,並沒有回信要受領臨屯郡太守印綬,也沒有派兵攻取高句麗,而是派兵到達大寧江東岸的渾彌縣監視單經的臨屯師,按兵不動,並且還在積極的增兵備戰;新羅在接到公孫瓚的書信同時,也沒有派兵攻伐高句麗,因為他們察覺到公孫度不尋常的舉動,所以也在增兵備戰,加固城防;與此同時,與新羅搭界的朝鮮半島西南的百濟、正南馬韓,東南伽倻也因為公孫度和新羅不尋常的舉動而開始積極備戰起來。
單經出兵的大寧江出自訾水和鹽難水。相傳高句麗始祖**自扶餘南逃,逃到鹽難水,自稱是河伯的子孫,所以遊魚蟹鱉聚而為橋,使**安然得渡。
而高句麗出自濊國和扶餘。而濊國,則是貊與濊合建的王國,現居住在遼東,是遼東屬國之一。
高句麗在扶餘人**建立之後,便極具侵略性。高句麗的始建者**是扶餘國王解慕漱與所謂什麽河伯女兒柳花夫人的兒子,後被金蛙王收養。後扶餘國金蛙王長子帶素因為忌憚的**,便打算謀殺他,但是沒有成功,讓**逃離東扶餘,來到卒本扶餘。**與卒本扶餘國王的女兒召西奴結婚,後又成為卒本扶餘國國王,改姓高,接著他聯合一部分濊國人,創建高句麗國。高句麗建立後先滅沸流國,再滅荇人國。
王莽新朝剛建之時,南匈奴反叛。王莽便集結三十萬大軍準備討擊南匈奴,並征發高句麗人助攻。高句麗人不願和匈奴打仗,派去的兵紛紛逃亡塞外為盜寇,還殺死了追擊他們的遼西大尹田譚。
新朝始建國四年(公元12年),高句驪和穢貉等國反叛,王莽大怒,派嚴尤討伐他們,而嚴尤用計誘殺其閔中王高解邑朱,大敗高句麗。自此高句麗被王莽稱為‘下句麗’,貶其國王為侯。
而接著大武神王高無恤繼位,在王莽退兵後,為了壯大自己的實力,開始攻伐扶餘國,並且殺死了他們的仇人帶素,扶餘與高句麗成為世仇互相攻伐,高句麗逐漸呈現強盛之勢。
東漢建武四年(公元28年),遼東太守閔業派兵征討高句麗,迫其高無恤遷都到國內城。後高無恤築尉那岩城為都城,固守家園,漢軍圍困了三個月,高句麗人糧食將盡,高無恤急中生智,以犒軍為名,派人給閔業送去了酒和捉到的鯉魚。閔業以為城裏糧草充足,隻好退兵。高句麗躲過了第一次幾乎亡國的厄運,才沒有被滅國。[.mianhuatang.info超多好看小說]
建武八年(公元32年),漢光武帝因偃武修文,重新冊封恢複了高句麗的王號。
建武十三年(公元37年),高無恤派兵入寇樂浪郡,一度占據。
建武二十年(公元44年),朝鮮半島南的韓國廉斯人蘇馬諟等向樂浪貢獻,光武帝劉秀封蘇馬諟為漢廉斯邑君,使屬樂浪郡,四時朝謁,並借故派兵渡海到達樂浪郡。時慕本王高解憂繼位,便立刻發表臣服於光武帝。光武帝劃定朝鮮半島上的薩水以南地區歸東漢直轄,以北屬高句麗統領。
建武二十五年(公元49年),高解憂派兵襲北平、漁陽、上穀、太原等四個郡,蔡彤以恩義及信義向高解憂勸說令其退兵。
接著在高句麗太祖王高宮時期,高句麗向北吞北沃沮,南吞東沃沮和東濊兩國,而自此強盛起來。永元十七年(公元105年)春,高宮自持兵盛寇略遼東六縣,在九月被太守耿夔擊破,斬其渠帥。
元初五年(公元118年),高宮與穢貊聯合寇漢玄菟郡,攻華麗城。
寧二年(公元121年)春,漢幽州刺史馮煥等擊高句麗,因為高宮用詐降計而退。結果高宮進兵焚燒候城縣,入遼隊縣,殺官吏民眾,死傷二千餘人。
同年夏,高宮合鮮卑共八千人侵遼東,遼東太守蔡諷以下百餘人戰死。
同年冬,高宮合百濟、穢貊共萬餘攻玄菟郡,扶餘王派其王子尉仇台率二萬人來助玄莬郡,合力擊敗了高句麗軍。
本初元年(公元146年),高宮死,傳位次大王高遂成。
延熹八年(公元165年),高遂成昏庸無道,百姓們民不聊生。椽那部出身的明臨荅夫弑殺高遂成,高句麗新大王高伯固繼位。
接著,高伯固經常進犯遼東,在攻掠西安平縣的時候,於道上殺帶方縣令,並得了樂浪太守的妻子。
建寧二年(公元169年),高伯固攻略遼東郡時,玄菟太守耿臨率軍迎擊,斬首數百級,高伯固逐投降,歸屬遼東屬國。
熹平元年(公元172年),高伯固因為耿臨的威望,乞屬玄菟屬國。
光和二年(公元179年),高伯固死,高句麗故國川王高男武繼位。
初平二年(公元191年)初,高男武為了改革紛亂的政局,下令官員推薦新的人才。許多人都推薦了晏留,而晏留卻推舉了比自己更優秀的人才乙巴素。高男武聽了他的話,登用了身為農夫的乙巴素。高男武授予他中畏大夫之職,卻遭到了乙巴素的拒絕,結果高男武便任命他為國相。
“這些漢人欺人太甚!”
在小水貊附近的尉那岩城王宮裏,高男武的二弟高拔奇得知公孫瓚領兵來犯後這麽生氣的大叫著。而高拔奇此時一身鐵鎧戎裝,滿麵怒容,顯然是打算帶兵迎擊。
“二王兄,不可動怒啊!漢人此次來犯,史之罕見!我聽人說他們這次來犯的兵馬有百萬之巨啊!”
高男武的三弟高延優這麽擔心的說著話。而雖然高延優這麽說,但是此時他也是一身鐵鎧戎裝,顯然也準備好出戰了。
“百萬人?我們高句麗全國才三十多萬人,他們漢人拿百萬人來征討我們?他們有病啊!”
高拔奇則不相信的這麽說著。
“兩位大加,此時來征討我們的漢人將領是素有白馬將軍之稱的公孫瓚,而根據我的情報,我得知他派來的兵馬應有三十萬之巨,其中有數萬扶餘、烏桓等族的人馬。現在已經出了侯城,過沈河兵進我們的溝漊城了。以此看來,那公孫瓚應該是傾盡全力來征討我們的,其目的無外乎想滅我其國。”
而此時一身官服、頭戴冠幘的高句麗左輔大臣晏留則這麽神情凝重的說出來他獲知的情報。
“你說得可是真的?”
聽到晏留這麽說,高句麗故國川王高男武這麽訝異的說著話。而高男武此時穿著一身白色鑲有金邊龍紋圖樣的王服,使得相貌出眾的他顯得更加華貴。
“故國川王,這都是我獲得的詳情,不會錯的。”
晏留確認著他的話這麽說著。
“啊?漢人竟然拍怎麽多人來?”
“哼!人多有什麽用!”
……
然後在這王宮的朝堂裏高句麗的貴族大臣便議論紛紛起來。不過卻沒有一個人說要迎擊漢軍的,因為大家都知道硬碰硬是打不過漢軍的。
“肅靜!”
看到朝堂這麽混亂,高男武嚴厲的嗬斥了一聲,使得朝堂頓時安靜了下來。
“乙巴素,你有什麽看法?”
然後高男武向高句麗的相國乙巴素這麽詢問著。
“故國川王,我認為自從我們得知漢人向我們發兵以來做得準備工作都很不錯,我們的人民都做好了戰鬥準備,在大水前的紇升骨城也集結了我們的兵馬用作抵禦漢軍。依靠我們這裏多山的險阻足以令漢軍勞苦,使得我們在防守上很見成效。但是此次來攻的漢軍有三十萬之巨,我認為我們除非讓我們高句麗所有人都武裝起來,不然是沒有勝算的。”
乙巴素這麽向高男武這麽建言著。而乙巴素這個人成為高句麗的相國後,就一直被稱為高句麗最有智慧的人。因為他在成為相國後的短短一兩個月裏就處理了許多事情,並且很叫人佩服。還製定了堪比漢人的法律,並且學習了由公孫瓚改良的漢人耕種之法,使得高句麗人大幹了一場農業翻新工作。但是因為公孫瓚的進兵,使得他剛剛才施行的農改就胎死腹中。
“所有人都武裝起來?你這是什麽意思?難道你說的意思是包括老幼婦孺嗎?”
高男武這麽詢問著乙巴素。
“是的。”
乙巴素點頭著。
“這怎麽可能呢?”
高男武驚訝著。
“如果不行的話,那麽我們最好避開漢軍的攻擊。在我們的領土都是山川,延綿上千裏,如果我們有意避開漢軍的話,那麽漢軍還是拿我們沒有辦法的。”
乙巴素則這麽向高男武說著話。看來他開始說的那些話都是拋磚引玉,他真正的目的就是叫高男武帶著高句麗舉族遷移。
“乙巴素,你這是什麽意思?我們高句麗在此立國二百餘年,這裏可是我們的基業,豈能說走就走的!”
高拔奇此時朗聲這麽大叫著,而乙巴素則緘默不語。
“乙巴素,難道我們就別無他法了嗎?難道這回我們就不能像先祖一樣擊退漢軍了嗎?”
過了一會兒,高男武這麽憂慮的向乙巴素詢問著。
“公孫瓚此人有白馬將軍之稱,近來東撲滅烏桓之亂,北擊殺鮮卑東部大帥,又聽聞他在中原還曾經興兵討伐過漢庭相國董卓,逼得董卓挾帝西遷。以中原之人盛、董卓相國之高位,也不敵公孫瓚,被逼得挾持皇帝遷移京師。若我們高句麗不全國為兵,是很難敵得過公孫瓚的。”
乙巴素這麽宛如平時一樣一字一頓的說出了他對公孫瓚的看法,而高句麗朝堂上眾人又都緘默不語。
“哎!——,乙巴素,你說得很對!漢人的兵力太強大了!但是我決不能成為我們高句麗史上第一個放棄這快祖宗基業的王。”
高男武此時長歎一聲這麽說著,看來他是決定要固守迎擊了。
“故國川王,就算我們這時離開了家園,而我們這裏都是山川,且無良田,對漢人並沒有什麽用。他們遲早會退兵的,這樣一來我們可以待我們在他處安頓得當,並且積蓄力量後再回到這片土地重整家園。並且,那漢人的國家近年來頻頻征亂,隻要我們這時避開了那公孫瓚,估計他以後都不會再有時間來找我們麻煩了。”
乙巴素這麽向高男武建議著。
“是呀!故國川王,相國說得很對!隻要我們此時避開了漢人,以後這裏還將是我們的。”
晏留此時讚同著乙巴素的話這麽說著。
“乙巴素,你的話我明白了!但是我也說過,我不想成為高句麗史上第一個放棄這塊祖宗基業的王!”
高男武此時這麽先是否定了乙巴素和晏留的話。
“高延優,現在我命你帶所有尉那岩城的女人和孩子走。而我則留下來於這塊祖宗之地共存亡!”
然後高男武這麽下著決心的說著。
就在這次高句麗尉那岩城王宮的議事後,高延優按照高男武的命令帶著尉那岩城裏所有的女人的孩子潛入了茫茫深山之中,而高男武則領兵進到大水前的紇升骨城防禦漢軍的來襲。
——————————我是分割線——————————
我書裏沒有寫關於棒子虛構的高句麗坐原戰役,因為根據曆史記載:
《三國誌》烏丸鮮卑東夷傳——
靈帝建寧二年,玄菟太守耿臨討之,斬首虜數百級,伯固降,屬遼東。(嘉)平中,伯固乞屬玄菟。
《三國史記》高句麗本紀第三新大王——
四年,漢玄菟郡太守耿臨來侵,殺我軍數百人,王自降乞屬玄菟。
八年,冬十一月,漢以大兵向我……嬰城固守,漢人攻之不克,士卒饑餓引還,答夫帥數千騎追之,戰於坐原,漢軍大敗,匹馬不反,王大悅,賜答夫坐原及質山,為食邑。
怎麽看高麗本紀這段都像虛構的,因為在建寧二年(公元169年)前,耿臨是戰勝者,這點在雙方史書裏都是明確記載的真實事件。唯獨發生在熹平元年(公元172年)的事件雙方記載有出路,且不說《三國誌》成書比《三國史記》早,並且還已經不是漢朝人寫的,不需要為漢朝遮羞。但看以下《三國誌》烏丸鮮卑東夷傳,裏麵記載公元169年之前的文章——
宮死,子伯固立。順、桓之間,複犯遼東,寇新安、居鄉,又攻西安平,於道上殺帶方令,略得樂浪太守妻子。
以及《三國史記》高句麗本紀第三新大王,裏麵記載公元169年之前的文章——
新大王,諱伯固……謹拜稽首,請即尊位,於是,俯伏三讓而後即位……
二年,……仍封為讓國君,答夫為國相……
三年,……祀始祖廟……
四年,漢玄菟郡太守耿臨來侵,殺我軍數百人,王自降乞屬玄菟。
五年,王遣大加優居、主簿然人等,將兵助玄菟太守公孫度,討富山賊。
且不說為什麽這新大王本紀裏沒有記載他高伯固數寇於遼東郡,攻掠西安平,殺帶方縣令,得樂浪太守妻子的輝煌戰績。好像在《三國史記》裏高句麗前一年還和玄菟太守耿臨幹了一仗,並且自降乞屬玄菟,其記載的真實性就大打折扣了。
不過在《三國誌》裏記載——
公孫度之雄海東也,伯固遣大加優居、主簿然人等助度擊富山賊,破之。
和《三國史記》裏的“五年……”一段吻合,說明當時中國可能不知道高男武繼位一事,卻準確的記載了公孫度稱霸東北一事,雖然也可能是棒子意淫出來一個王說不一定,畢竟不是同一個民族和相隔上千年寫的史書。而再加上《三國史記》裏的“五年……公孫度……”字眼,所以應該是《三國史記》記載混亂。不過我書裏卻用了《三國史記》的這段內容,因為我需要人物刻畫。
並且還要說的是,《三國史記》裏高句麗的形象非常的高大全,而其所書除了《三國誌》烏丸鮮卑東夷傳裏的“宮死,子伯固立。順、桓之間,複犯遼東,寇新安、居鄉,又攻西安平,於道上殺帶方令,略得樂浪太守妻子。”這一段以外,均和《三國誌》相同,真令人懷疑其是不是照著《三國誌》yy的,隻是將這段“宮……”一段修改成了高伯固和高男武兩次在所謂現在不知道在哪個地方叫坐原的地方擊敗漢軍的坐原戰役。並且還要說的是,高句麗是山嶽之民,居住在深山了,並且《三國誌》記載他們並無良田,他們哪裏來的幾千騎兵?
所以坐原戰役我就沒有寫進我的小說裏,因為我根本不知道坐原在哪裏,也無法寫出高句麗能在森山老林裏變出數千騎兵來。
還要說的是高句麗是扶餘人的後裔,寫書的高麗是辰韓新羅的後裔,在曆史上則受高句麗的欺壓,而他們同種的馬韓則叫高句麗同源的百濟滅國了,並且同種弁韓也因為高句麗出來的扶餘貴族的統治而改名伽倻。所以說他們這種杜撰,就好像是晉朝人在盛讚五胡亂華一樣令人不可思議!因為他們要是被打敗而統治了像是滿蒙那樣還好說,但是,在曆史上這些高麗人可是通過和中國的結盟成為朝鮮半島最終勝利者的。
我發覺棒子這個民族太有愛了!他們竟然盛譽一個侵略自己,還被自己打敗的外族,並且還甘心認這個外族為祖先。囧r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