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棉花糖小說網.mianhuatang.info】,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大唐武德三年十月四日,公元六二零年深秋,涼州北部,突厥四十餘萬鐵騎南下,掠起的塵埃直撲涼州城。
涼州的北城門上,劉山望著視線裏一眼望不到邊的突厥兵馬,不知為何,本該緊張甚至是憂慮的涼州守將此時卻像是鬆了一口氣。開始的時候,身邊的人都看出劉山的緊張,甚至劉山在得知突厥已經南下,不知不覺的腳步都在城牆上邁開,而且邁的很快,腳步有些錯亂和匆忙,讓周圍的人一看就知道自己的統將此時有著心事。
大敵當前,身為主將的劉山有這種表現,大家都能想得通。但是,真的當突厥漫山遍野的大軍壓到的時候,劉山卻長出了一口氣,這是讓周圍的兵士無論如何都想不到的。難道四十餘萬大軍少嗎,望著視線裏遮天蔽日的塵埃和騎兵,很多見到劉山這種表情的人都在心裏問自己。
也許,隻有此時的劉山知道自己為何長出一口氣。
中原戰亂還未平定,隋末亂世以後,華夏的國土支離破碎,各路反王群集判隋,各種勢力在華夏國土上劃分勢力,各自為政。
唐王李淵,鄭王王世充,夏主竇建德就是群雄裏麵勢力比較大的幾路反王。而除卻這些人,各自擁兵自重的將領還有不少。可以毫不客氣的說,此時的華夏國土就是一個戰亂頻繁的亂世,這也是為何此時北部的幾路反王都沒有能力對抗突厥的原因。本來碩大的國土被反王弄的四分五裂,各路反王手中攥著的實力相應的就少了很多。而且要應付周圍人的挑釁和壓力,內鬥不休的情況下,根本就沒有能力抵抗外辱。
而在這種情況下,各路反王無力對抗突厥的時候,有的反王甚至還向突厥稱臣,有的甚至借助突厥的勢力涿鹿中原。
可以說此時的漢人政權就是一個處在內憂外患階段的政權,強鄰在側,自家還打的如火如荼。
作為劉山,是深深知道這個現實的,現實就是,涼州北部的突厥人若是能拿下涼州,兵鋒指向河西走廊,進而威脅到處在渭水平原的長安,那麽,在強悍的突厥騎兵的威脅下,秦王勢必要揮師挽救長安危局,中原再有大戰,就不知道是何年何月,華夏統一的腳步勢必延緩,而且這樣延緩的時間是根本不能也不敢想象的。即使一切順利,擊退突厥,但是大軍再次開撥,中間的準備想想都讓人感覺害怕。
這還是最好的結局,萬一長安失守,突厥長驅直入,突厥的可汗絕對不會停止自己的野心膨脹,最後兵鋒危及華夏漢人統治也絕對不是危言聳聽的事情。
而要讓突厥人收回自己的爪子,隻有一個辦法,那就是一次讓突厥人知道疼,怎麽讓突厥人知道疼,那就是要讓突厥人一次損失的軍隊連他們可汗想一想南侵都感覺晚上睡覺害怕。
這就是劉山為何看到四十餘萬大軍壓境還能舒一口氣的原因。
要是突厥隻來十餘萬人,自己即使將對手擊垮,突厥還會聚集更多的人一血前恥。但是一旦將他們整個民族的軍隊實力嚴重挫傷,他們就連一雪前恥的機會都沒有了。
此戰目的表麵是在於擊垮突厥,讓突厥收回自己的爪子。實際上是讓突厥人沒有能力南侵,可以讓大唐軍隊騰出手收拾隋末留下的殘局。華夏一統以後,才是和突厥算總賬的時候。
劉山的思路此時就是對外戰爭若要進行,國家要能夠有效的抵抗外辱,就要先將自己內部的事情處理好。一個病入膏肓的病人,你能想象讓他去擊垮一個運動健兒嗎?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而另一方麵,劉山也知道,自己用火藥和熱氣球,其實打的就是一個冷不防的戰爭。這種新東西,新思維出現,是可以在初次運用到戰場的時候取得良好的效果。但是一旦戰爭的思路不新鮮了,敵人有了防備,以後再使用,就不會有良好的效果了。畢竟人不是傻子,突厥人也不是,機會隻有一次,所以,劉山希望在僅有的一次機會裏可以打殘這個對手。
此時城外的突厥可汗想的也許和劉山還有一些相似,他到此時都相信涼州聚集了大唐的重兵,隻要將涼州拿下,以後突厥鐵騎挺進大唐的腳步就相對比較容易了。
突厥可汗是將大唐看成了一個披著厚甲的野獸,自己此時就要撕開那層厚甲,而這個撕口就在涼州。
用突厥人的話說,他們要和唐軍在涼州來一個決戰。抱著決戰的目的,遠道而來的突厥人並沒有急著攻城,他們先在涼州城外紮下營地。
當天,氣勢洶洶的騎兵淹沒了涼州北部,初來的突厥兵沒有攻擊涼州重兵把守的城牆,而是忙著搭帳篷,燒水做飯,這樣的事情一直忙到晚上,涼州城下,是一眼望不到邊際的火把火堆。突厥大營的火光讓涼州青灰色的城牆在夜幕裏也看的分明。
而當第二天太陽升起的時候,突厥發動了幾次小規模的試探性進攻。幾百幾千的突厥騎兵在涼州城下叫陣,一看到對方的隊伍,劉山就明白對方是在做什麽。對方來多少人,劉山也派多少人。突厥可汗是在用少量的兵力做試探性的進攻,想探明涼州的守軍到底如何,劉山也相應的派了那些新兵出去迎戰。
之所以派新兵,是因為劉山深知高明的對手在過招的時候都會先來幾招虛招,而大軍團作戰的時候,也會先做幾次試探性的進攻,決戰此時覺不是時候。而且,派新兵出去也可以麻痹對手,讓對手更不能判斷涼州此時的虛實。
這個有些人不理解,其實很簡單,若是涼州一直是防守,一直是沒有建樹的邊境城市,輸上一兩場仗,肯定會被對手輕視。但是這個邊境城市要是曾經將幾萬的強悍騎兵掩殺百裏,那要是輸一兩場仗,就會讓對手疑心是不是對方故意做出這種敗陣的姿勢,讓自己上當。這也可以看成兩個高手交手,明明都知道對手非常的強悍,但是有一個人看到對手明顯的犯了一個錯誤,往往,他是不會輕易用這個錯誤擴大自己的戰果的,他怕那是一個圈套,一個虛招。就像是人被蛇咬過之後,晚上看到井繩都會感到害怕。
實則虛之,虛則實之,戰場之上,虛虛實實那才是最能迷惑對手的。
就這樣,在雙方對峙的第二天,小打小鬧的戰爭就開始了,往往雙方都是幾百幾千的兵士衝向戰場,兩軍摩拳擦掌,暴跳如雷,刀舞的虎虎生風,馬叫的驚天動地。連喊殺聲似乎都能聲聞百裏,傳遍戰場,但是一旦打起來,就是另一回事。
突厥可汗此時也抱著試探的心思,派的兵都是自己不怎麽信任的部落的騎兵,而劉山則派的是新兵。兩方麵一方是突厥的小部族,都想保全實力,一方是新手,還沒有適應戰爭的血腥和殘忍。兩軍稍微一接觸,往往還沒有死傷過百,不是你退了就是我退了。
當然,十場仗有九場仗是劉山的人退回城裏,突厥人也不敢追,隻要對手一退到唐軍弓弩的射程之內,他們就不敢追了。他們之前是有一個部落追過,不過,那個部落最後的結局很慘,幾百部落騎兵剛追到城下,就被上千弩矢將大半的騎兵釘死在城下。
這種試探一連進行了七八天,劉山大呼痛快,自己的新兵正愁沒有地方練兵呢,此時對手竟然給了自己這麽一個好的練兵環境。劉山手下新招的軍隊在這些天輪番上了戰場,有些人甚至上了不下十次。雖然傷亡是不可避免的。但是經曆了血肉搏殺,戰場拚鬥以後,那些新兵的精神麵貌都有了很好的改變,很多原本連武器都拿不穩的新兵都有了一點老兵的沉穩和膽氣。
大唐武德三年十月四日,公元六二零年深秋,涼州北部,突厥四十餘萬鐵騎南下,掠起的塵埃直撲涼州城。
涼州的北城門上,劉山望著視線裏一眼望不到邊的突厥兵馬,不知為何,本該緊張甚至是憂慮的涼州守將此時卻像是鬆了一口氣。開始的時候,身邊的人都看出劉山的緊張,甚至劉山在得知突厥已經南下,不知不覺的腳步都在城牆上邁開,而且邁的很快,腳步有些錯亂和匆忙,讓周圍的人一看就知道自己的統將此時有著心事。
大敵當前,身為主將的劉山有這種表現,大家都能想得通。但是,真的當突厥漫山遍野的大軍壓到的時候,劉山卻長出了一口氣,這是讓周圍的兵士無論如何都想不到的。難道四十餘萬大軍少嗎,望著視線裏遮天蔽日的塵埃和騎兵,很多見到劉山這種表情的人都在心裏問自己。
也許,隻有此時的劉山知道自己為何長出一口氣。
中原戰亂還未平定,隋末亂世以後,華夏的國土支離破碎,各路反王群集判隋,各種勢力在華夏國土上劃分勢力,各自為政。
唐王李淵,鄭王王世充,夏主竇建德就是群雄裏麵勢力比較大的幾路反王。而除卻這些人,各自擁兵自重的將領還有不少。可以毫不客氣的說,此時的華夏國土就是一個戰亂頻繁的亂世,這也是為何此時北部的幾路反王都沒有能力對抗突厥的原因。本來碩大的國土被反王弄的四分五裂,各路反王手中攥著的實力相應的就少了很多。而且要應付周圍人的挑釁和壓力,內鬥不休的情況下,根本就沒有能力抵抗外辱。
而在這種情況下,各路反王無力對抗突厥的時候,有的反王甚至還向突厥稱臣,有的甚至借助突厥的勢力涿鹿中原。
可以說此時的漢人政權就是一個處在內憂外患階段的政權,強鄰在側,自家還打的如火如荼。
作為劉山,是深深知道這個現實的,現實就是,涼州北部的突厥人若是能拿下涼州,兵鋒指向河西走廊,進而威脅到處在渭水平原的長安,那麽,在強悍的突厥騎兵的威脅下,秦王勢必要揮師挽救長安危局,中原再有大戰,就不知道是何年何月,華夏統一的腳步勢必延緩,而且這樣延緩的時間是根本不能也不敢想象的。即使一切順利,擊退突厥,但是大軍再次開撥,中間的準備想想都讓人感覺害怕。
這還是最好的結局,萬一長安失守,突厥長驅直入,突厥的可汗絕對不會停止自己的野心膨脹,最後兵鋒危及華夏漢人統治也絕對不是危言聳聽的事情。
而要讓突厥人收回自己的爪子,隻有一個辦法,那就是一次讓突厥人知道疼,怎麽讓突厥人知道疼,那就是要讓突厥人一次損失的軍隊連他們可汗想一想南侵都感覺晚上睡覺害怕。
這就是劉山為何看到四十餘萬大軍壓境還能舒一口氣的原因。
要是突厥隻來十餘萬人,自己即使將對手擊垮,突厥還會聚集更多的人一血前恥。但是一旦將他們整個民族的軍隊實力嚴重挫傷,他們就連一雪前恥的機會都沒有了。
此戰目的表麵是在於擊垮突厥,讓突厥收回自己的爪子。實際上是讓突厥人沒有能力南侵,可以讓大唐軍隊騰出手收拾隋末留下的殘局。華夏一統以後,才是和突厥算總賬的時候。
劉山的思路此時就是對外戰爭若要進行,國家要能夠有效的抵抗外辱,就要先將自己內部的事情處理好。一個病入膏肓的病人,你能想象讓他去擊垮一個運動健兒嗎?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而另一方麵,劉山也知道,自己用火藥和熱氣球,其實打的就是一個冷不防的戰爭。這種新東西,新思維出現,是可以在初次運用到戰場的時候取得良好的效果。但是一旦戰爭的思路不新鮮了,敵人有了防備,以後再使用,就不會有良好的效果了。畢竟人不是傻子,突厥人也不是,機會隻有一次,所以,劉山希望在僅有的一次機會裏可以打殘這個對手。
此時城外的突厥可汗想的也許和劉山還有一些相似,他到此時都相信涼州聚集了大唐的重兵,隻要將涼州拿下,以後突厥鐵騎挺進大唐的腳步就相對比較容易了。
突厥可汗是將大唐看成了一個披著厚甲的野獸,自己此時就要撕開那層厚甲,而這個撕口就在涼州。
用突厥人的話說,他們要和唐軍在涼州來一個決戰。抱著決戰的目的,遠道而來的突厥人並沒有急著攻城,他們先在涼州城外紮下營地。
當天,氣勢洶洶的騎兵淹沒了涼州北部,初來的突厥兵沒有攻擊涼州重兵把守的城牆,而是忙著搭帳篷,燒水做飯,這樣的事情一直忙到晚上,涼州城下,是一眼望不到邊際的火把火堆。突厥大營的火光讓涼州青灰色的城牆在夜幕裏也看的分明。
而當第二天太陽升起的時候,突厥發動了幾次小規模的試探性進攻。幾百幾千的突厥騎兵在涼州城下叫陣,一看到對方的隊伍,劉山就明白對方是在做什麽。對方來多少人,劉山也派多少人。突厥可汗是在用少量的兵力做試探性的進攻,想探明涼州的守軍到底如何,劉山也相應的派了那些新兵出去迎戰。
之所以派新兵,是因為劉山深知高明的對手在過招的時候都會先來幾招虛招,而大軍團作戰的時候,也會先做幾次試探性的進攻,決戰此時覺不是時候。而且,派新兵出去也可以麻痹對手,讓對手更不能判斷涼州此時的虛實。
這個有些人不理解,其實很簡單,若是涼州一直是防守,一直是沒有建樹的邊境城市,輸上一兩場仗,肯定會被對手輕視。但是這個邊境城市要是曾經將幾萬的強悍騎兵掩殺百裏,那要是輸一兩場仗,就會讓對手疑心是不是對方故意做出這種敗陣的姿勢,讓自己上當。這也可以看成兩個高手交手,明明都知道對手非常的強悍,但是有一個人看到對手明顯的犯了一個錯誤,往往,他是不會輕易用這個錯誤擴大自己的戰果的,他怕那是一個圈套,一個虛招。就像是人被蛇咬過之後,晚上看到井繩都會感到害怕。
實則虛之,虛則實之,戰場之上,虛虛實實那才是最能迷惑對手的。
就這樣,在雙方對峙的第二天,小打小鬧的戰爭就開始了,往往雙方都是幾百幾千的兵士衝向戰場,兩軍摩拳擦掌,暴跳如雷,刀舞的虎虎生風,馬叫的驚天動地。連喊殺聲似乎都能聲聞百裏,傳遍戰場,但是一旦打起來,就是另一回事。
突厥可汗此時也抱著試探的心思,派的兵都是自己不怎麽信任的部落的騎兵,而劉山則派的是新兵。兩方麵一方是突厥的小部族,都想保全實力,一方是新手,還沒有適應戰爭的血腥和殘忍。兩軍稍微一接觸,往往還沒有死傷過百,不是你退了就是我退了。
當然,十場仗有九場仗是劉山的人退回城裏,突厥人也不敢追,隻要對手一退到唐軍弓弩的射程之內,他們就不敢追了。他們之前是有一個部落追過,不過,那個部落最後的結局很慘,幾百部落騎兵剛追到城下,就被上千弩矢將大半的騎兵釘死在城下。
這種試探一連進行了七八天,劉山大呼痛快,自己的新兵正愁沒有地方練兵呢,此時對手竟然給了自己這麽一個好的練兵環境。劉山手下新招的軍隊在這些天輪番上了戰場,有些人甚至上了不下十次。雖然傷亡是不可避免的。但是經曆了血肉搏殺,戰場拚鬥以後,那些新兵的精神麵貌都有了很好的改變,很多原本連武器都拿不穩的新兵都有了一點老兵的沉穩和膽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