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晃半月,絲毫不見女子的消息,趙樞心下明白,自己多半被人耍了。可那女子倒也不算太下作,不僅沒將他盜版納蘭性德的那首詩占為己有,還散播了出去。沒多久,這首詩便紅透了汴京城,連帶著他也紅了,使他立時明白了許多當紅明星的煩惱。
得知汴京城還有趙樞這麽號才子,許多文人士子都跑到莊園來拜訪,弄得他不勝其煩,隻得在門口掛上牌子,非應聘先生者,不予接待,可一塊牌子怎擋得住文人們的腳步?便是趙桓、趙佶也知道了此事,一番刨根問底之後,他終於待不下去了,直接跑出了莊園,讓人尋不著。唯有熟悉他的人,方才知道他的去向。
馬行街街尾有家食肆,如今已被改建成酒樓,趙樞離了莊園,便躲在這裏。這裏本是當年史文恭盤下,用以養活家小,眼下史文恭成了趙樞的人,又進了太子六率,實是沒空打理,他老娘年歲又大,也打理不動,便將這裏送給了趙樞。
趙樞欲開車馬行,汴京城裏自是得有個據點,有家食肆總比甚麽都沒有強,他便出錢將此食肆改建成了酒樓。最重要的是,將這食肆加高,他坐在閣樓裏,正可看見當年的周宅。看著宅院裏麵的一景一物,他的心會變得平靜。
“師父,你還好麽?徒兒敬你…”趙樞憑欄而立,端著酒杯朝周宅方向舉了舉,便一飲而盡。
突地有個聲音在他背後說道:“公子好雅興,卻在這裏獨酌,不知在下可否有幸搭個桌?”
趙樞聞言眉頭一皺,便轉過身來,卻見一個三十餘歲,學士模樣的人站在他那裏。這學士身高八尺,紫膛闊麵,皮膚略微發黑,若非身著青色寬袍博帶,頭戴高統尖頂學士帽,倒似個武士。此人含笑叉手而立,臉上正氣凜然,端的是氣度不凡。
看著這人,便有種好感,趙樞放平眉頭,伸手道:“兄台請坐,不知如何稱呼?”
“在下陳東,丹陽人,以貢士入太學,眼下正在太學讀書!”學士作了個揖,又笑問道:“不知公子又如何稱呼?”
“在下姓趙名樞,在家行五…”趙樞也還了一揖,並招呼跑堂的另外拿了副碗筷來。
“原來是趙五哥,久仰久仰!”聽得趙樞姓名,陳東又拱了拱手,可他突地覺得此姓名甚是耳熟,不由疑惑道:“似是在哪裏聽說過五哥,卻是記不起來了!”
“汴京城裏有數百萬人,同名同姓者甚多,陳兄何必糾結,相聚便是有緣,且飲一杯罷!”趙樞是來躲清靜的,可不想做大猩猩,再惹人來圍觀,連忙撇清並轉移話題。
“此言甚是!”陳東倒也豪爽,端起酒杯一飲而盡,讚道:“好酒!有些日子不曾飲得這般好酒了!”
其實看見陳東便知道他囊中羞澀,須知太學在禦街,若是太學生想要飲酒,放著近的樊樓不去,偏生跑到馬行街來,若非情有獨鍾,便是嫌樊樓東西貴。陳東雖是博袍高帽,卻漿洗的有些發白。
趙樞不由笑道:“陳兄今日便可盡興,這頓我請!”
“如此便謝過公子了!”陳東笑著搖了搖頭道:“過猶不及,酒之方物,多了卻也誤事。陳東身為太學學子,自不能濫飲無度…”
“陳兄所言甚是!”趙樞點了點頭,端起酒杯呷了口,才笑問道:“陳兄既是太學生,怎地看似頗為拮據?”
陳東笑道:“奸不廝欺,俏不廝瞞。在下時常指責蔡京、王黼施政不當,故而被朝中官員所排斥,常常被拖欠薪俸。家中又是以儒嗣其業,自是沒甚麽進項。若非尚有三五個好友,與太學司正的照顧,或許早已餓死。公子聽了此話,是否後悔請我吃酒?”
“吃些酒罷了,下次若想吃,遮莫來此討要,由我會帳!”趙樞慷慨的拍了拍胸膛道:“朝中須得有陳兄這般正直之人,方能抑製那些奸臣。我尚有些勢力,卻是不懼蔡京、王黼。陳兄聽了我家勢力堪比二人,可曾後悔與我同桌吃酒?”
陳東聞言大笑一聲,端起酒杯一幹而盡道:“公子,在下敬你。即便你是蔡京、王黼家人,若不曾為惡,在下亦可與你為友。在下結交的是公子,又不是公子的家世!”
“好好好!”趙樞撫掌笑道:“好個對事不對人,兄台此言,當浮一大白!請!”
“請!”陳東也端起酒杯與趙樞碰了下,二人同時飲盡,又同時開懷大笑。陳東放下酒杯,卻是笑道:“公子,剛才進來之時,在下見你臉上似有憂慮。在下既是吃了你的酒,自當與你排憂解難!”
“嗯?”趙樞聞言一愣,臉上立時露出幾分喜色,他笑道:“若得陳兄相助,倒也是一樁美事。隻是不知,陳兄對文武之爭有何看法?”
“文武之爭?”陳東道:“在下有個好友曾言,大宋崇文抑武過甚,早晚自食惡果。文武當攜手共濟,大宋方能強盛無憂…”
“說的好!”趙樞歎道:“真不知是哪位先生有此見地,恨不能與之一見…”
“公子想見他,卻是難了!”陳東搖了搖頭道:“此人前些日子因上書要求朝廷注意內憂外患,被官家認為不合時宜,已謫監南劍州沙縣稅務…”
“可惜了!”趙樞道:“不瞞陳兄說,在下卻是個武人。前些日子收養了些孤兒,準備做家中親衛。本想為孤兒尋些先生,卻不想那些個文人聽得孩子們要做軍卒,竟不肯入館相授,直愁煞個人…”
“我當公子為何事煩憂,卻不曾想是這等小事…”陳東指了指自己笑道:“公子看我可能為師?”
“陳兄乃太學生,自是可以,難道陳兄願意幫我?”趙樞激動的站了起來,可看見陳東點頭,他又坐了下去,搖頭歎道:“雖說有陳兄相助,卻還是不夠?”
“不夠?”陳東端起酒杯問道:“公子到底收養了多少孤兒?”
趙樞不語,伸出五個手指。
“五十?”陳東疑惑的問了句,卻將杯中酒倒進了嘴裏。
“五百!”趙樞吐出個數字,陳東愣了下,竟是被嗆住了。
“咳咳咳…五…五百?!”陳東咳了半晌,臉都漲紅了,才喘著粗氣道:“我說公子姓名怎地這般耳熟,原來你就是那個為了孤兒延師,而作‘人生若隻如初見’的趙五郎!眼下人人都在找你,你卻在這兒躲清靜,還讓我遇見。不行不行,我怎能這般輕易助你…”
“呃…”趙樞愣了下道:“陳兄,難不成在下大名竟已傳遍了東京城?”
“何止,我聽聞官家都已知曉!”陳東笑道:“既是被我遇見,也算你我有緣。你招不到先生,我卻可以助你。若能作首好詩,我便去太學請些同窗來,若你作不得…嘿嘿…”
“不行不行!”趙樞連連搖頭道:“且不說我詩才有限,便說當日那女子也如陳兄這般說。可後來我連人都尋不著,還被追得躲到這兒。若再來首詩,我真不知該躲到哪裏去了!”
“由此可見,公子乃仁厚之人!”陳東笑道:“公子曾言,家世不弱於蔡京、王黼,卻不肯做仗勢欺人之事,汴京城中似公子這般的世家子弟已然不多,想來公子若能多多揚名,結交些清客文士,再招人給孤兒做老師,卻也容易些…”
“陳兄,此事甚是不妥!”趙樞道:“結交自是得意氣相投,今日見了陳兄,我一見如故。可若陳兄是那做作之人,我又豈能與你同桌而飲?我可不希望找些虛偽文人,汙染家中清白孩童。”
陳東聞言不由問道:“你到底要教些甚麽?”
“讀書識字,卻不學四書五經,隻學些忠義愛國之道,以及兵法戰策,保境安民之術!”趙樞自豪的說道:“這些孩子,將來可為官,可為將。雖不說出將入相,卻也不會是隻知吟詩作賦,不知民生的廢物。”
“公子此言卻是有些偏頗!”陳東道:“眼下隻是朝廷大權盡在奸臣之手,那些忠臣無用武之地,方才這般…”
“忠臣奸臣?”趙樞冷笑道:“陳兄,你說如今的官員,真正懂得民生的有多少?便是你,若讓你為一縣之宰,你又當如何?”
“平訟獄,理民生,說教化!”陳東自豪的說道:“在下不才,若為一縣之宰,雖不說路不拾遺,夜不閉戶,卻也能…”
“屁…”沒等陳東說完,趙樞卻打斷了他道:“訟獄如何平?民生如何理?教化如何說?倉稟足而知禮儀,你可知如何使倉稟足?”
“這…”陳東愣住了,趙樞說的這些,他從不曾想過。一時間,竟是無言以對。
趙樞搖了搖頭道:“陳兄,若是為了詩詞而來的人,又有幾分心思在教學上?詩詞小道於國家何益?這些孤兒若學成,他日便是種田,也能帶動周圍的人多打些糧食,而不是成為那種整日裏隻會吟詩作賦,不通民生的蠢官…”
聽完趙樞的話,陳東端起酒杯一飲而盡,今日趙樞給他的震撼,是他人生中不曾有過的。他放下酒杯一拍桌子道:“公子既有這般誌向,我陳東若不助你,豈非枉讀聖賢之書?我這便回太學,且等我的好消息…”
得知汴京城還有趙樞這麽號才子,許多文人士子都跑到莊園來拜訪,弄得他不勝其煩,隻得在門口掛上牌子,非應聘先生者,不予接待,可一塊牌子怎擋得住文人們的腳步?便是趙桓、趙佶也知道了此事,一番刨根問底之後,他終於待不下去了,直接跑出了莊園,讓人尋不著。唯有熟悉他的人,方才知道他的去向。
馬行街街尾有家食肆,如今已被改建成酒樓,趙樞離了莊園,便躲在這裏。這裏本是當年史文恭盤下,用以養活家小,眼下史文恭成了趙樞的人,又進了太子六率,實是沒空打理,他老娘年歲又大,也打理不動,便將這裏送給了趙樞。
趙樞欲開車馬行,汴京城裏自是得有個據點,有家食肆總比甚麽都沒有強,他便出錢將此食肆改建成了酒樓。最重要的是,將這食肆加高,他坐在閣樓裏,正可看見當年的周宅。看著宅院裏麵的一景一物,他的心會變得平靜。
“師父,你還好麽?徒兒敬你…”趙樞憑欄而立,端著酒杯朝周宅方向舉了舉,便一飲而盡。
突地有個聲音在他背後說道:“公子好雅興,卻在這裏獨酌,不知在下可否有幸搭個桌?”
趙樞聞言眉頭一皺,便轉過身來,卻見一個三十餘歲,學士模樣的人站在他那裏。這學士身高八尺,紫膛闊麵,皮膚略微發黑,若非身著青色寬袍博帶,頭戴高統尖頂學士帽,倒似個武士。此人含笑叉手而立,臉上正氣凜然,端的是氣度不凡。
看著這人,便有種好感,趙樞放平眉頭,伸手道:“兄台請坐,不知如何稱呼?”
“在下陳東,丹陽人,以貢士入太學,眼下正在太學讀書!”學士作了個揖,又笑問道:“不知公子又如何稱呼?”
“在下姓趙名樞,在家行五…”趙樞也還了一揖,並招呼跑堂的另外拿了副碗筷來。
“原來是趙五哥,久仰久仰!”聽得趙樞姓名,陳東又拱了拱手,可他突地覺得此姓名甚是耳熟,不由疑惑道:“似是在哪裏聽說過五哥,卻是記不起來了!”
“汴京城裏有數百萬人,同名同姓者甚多,陳兄何必糾結,相聚便是有緣,且飲一杯罷!”趙樞是來躲清靜的,可不想做大猩猩,再惹人來圍觀,連忙撇清並轉移話題。
“此言甚是!”陳東倒也豪爽,端起酒杯一飲而盡,讚道:“好酒!有些日子不曾飲得這般好酒了!”
其實看見陳東便知道他囊中羞澀,須知太學在禦街,若是太學生想要飲酒,放著近的樊樓不去,偏生跑到馬行街來,若非情有獨鍾,便是嫌樊樓東西貴。陳東雖是博袍高帽,卻漿洗的有些發白。
趙樞不由笑道:“陳兄今日便可盡興,這頓我請!”
“如此便謝過公子了!”陳東笑著搖了搖頭道:“過猶不及,酒之方物,多了卻也誤事。陳東身為太學學子,自不能濫飲無度…”
“陳兄所言甚是!”趙樞點了點頭,端起酒杯呷了口,才笑問道:“陳兄既是太學生,怎地看似頗為拮據?”
陳東笑道:“奸不廝欺,俏不廝瞞。在下時常指責蔡京、王黼施政不當,故而被朝中官員所排斥,常常被拖欠薪俸。家中又是以儒嗣其業,自是沒甚麽進項。若非尚有三五個好友,與太學司正的照顧,或許早已餓死。公子聽了此話,是否後悔請我吃酒?”
“吃些酒罷了,下次若想吃,遮莫來此討要,由我會帳!”趙樞慷慨的拍了拍胸膛道:“朝中須得有陳兄這般正直之人,方能抑製那些奸臣。我尚有些勢力,卻是不懼蔡京、王黼。陳兄聽了我家勢力堪比二人,可曾後悔與我同桌吃酒?”
陳東聞言大笑一聲,端起酒杯一幹而盡道:“公子,在下敬你。即便你是蔡京、王黼家人,若不曾為惡,在下亦可與你為友。在下結交的是公子,又不是公子的家世!”
“好好好!”趙樞撫掌笑道:“好個對事不對人,兄台此言,當浮一大白!請!”
“請!”陳東也端起酒杯與趙樞碰了下,二人同時飲盡,又同時開懷大笑。陳東放下酒杯,卻是笑道:“公子,剛才進來之時,在下見你臉上似有憂慮。在下既是吃了你的酒,自當與你排憂解難!”
“嗯?”趙樞聞言一愣,臉上立時露出幾分喜色,他笑道:“若得陳兄相助,倒也是一樁美事。隻是不知,陳兄對文武之爭有何看法?”
“文武之爭?”陳東道:“在下有個好友曾言,大宋崇文抑武過甚,早晚自食惡果。文武當攜手共濟,大宋方能強盛無憂…”
“說的好!”趙樞歎道:“真不知是哪位先生有此見地,恨不能與之一見…”
“公子想見他,卻是難了!”陳東搖了搖頭道:“此人前些日子因上書要求朝廷注意內憂外患,被官家認為不合時宜,已謫監南劍州沙縣稅務…”
“可惜了!”趙樞道:“不瞞陳兄說,在下卻是個武人。前些日子收養了些孤兒,準備做家中親衛。本想為孤兒尋些先生,卻不想那些個文人聽得孩子們要做軍卒,竟不肯入館相授,直愁煞個人…”
“我當公子為何事煩憂,卻不曾想是這等小事…”陳東指了指自己笑道:“公子看我可能為師?”
“陳兄乃太學生,自是可以,難道陳兄願意幫我?”趙樞激動的站了起來,可看見陳東點頭,他又坐了下去,搖頭歎道:“雖說有陳兄相助,卻還是不夠?”
“不夠?”陳東端起酒杯問道:“公子到底收養了多少孤兒?”
趙樞不語,伸出五個手指。
“五十?”陳東疑惑的問了句,卻將杯中酒倒進了嘴裏。
“五百!”趙樞吐出個數字,陳東愣了下,竟是被嗆住了。
“咳咳咳…五…五百?!”陳東咳了半晌,臉都漲紅了,才喘著粗氣道:“我說公子姓名怎地這般耳熟,原來你就是那個為了孤兒延師,而作‘人生若隻如初見’的趙五郎!眼下人人都在找你,你卻在這兒躲清靜,還讓我遇見。不行不行,我怎能這般輕易助你…”
“呃…”趙樞愣了下道:“陳兄,難不成在下大名竟已傳遍了東京城?”
“何止,我聽聞官家都已知曉!”陳東笑道:“既是被我遇見,也算你我有緣。你招不到先生,我卻可以助你。若能作首好詩,我便去太學請些同窗來,若你作不得…嘿嘿…”
“不行不行!”趙樞連連搖頭道:“且不說我詩才有限,便說當日那女子也如陳兄這般說。可後來我連人都尋不著,還被追得躲到這兒。若再來首詩,我真不知該躲到哪裏去了!”
“由此可見,公子乃仁厚之人!”陳東笑道:“公子曾言,家世不弱於蔡京、王黼,卻不肯做仗勢欺人之事,汴京城中似公子這般的世家子弟已然不多,想來公子若能多多揚名,結交些清客文士,再招人給孤兒做老師,卻也容易些…”
“陳兄,此事甚是不妥!”趙樞道:“結交自是得意氣相投,今日見了陳兄,我一見如故。可若陳兄是那做作之人,我又豈能與你同桌而飲?我可不希望找些虛偽文人,汙染家中清白孩童。”
陳東聞言不由問道:“你到底要教些甚麽?”
“讀書識字,卻不學四書五經,隻學些忠義愛國之道,以及兵法戰策,保境安民之術!”趙樞自豪的說道:“這些孩子,將來可為官,可為將。雖不說出將入相,卻也不會是隻知吟詩作賦,不知民生的廢物。”
“公子此言卻是有些偏頗!”陳東道:“眼下隻是朝廷大權盡在奸臣之手,那些忠臣無用武之地,方才這般…”
“忠臣奸臣?”趙樞冷笑道:“陳兄,你說如今的官員,真正懂得民生的有多少?便是你,若讓你為一縣之宰,你又當如何?”
“平訟獄,理民生,說教化!”陳東自豪的說道:“在下不才,若為一縣之宰,雖不說路不拾遺,夜不閉戶,卻也能…”
“屁…”沒等陳東說完,趙樞卻打斷了他道:“訟獄如何平?民生如何理?教化如何說?倉稟足而知禮儀,你可知如何使倉稟足?”
“這…”陳東愣住了,趙樞說的這些,他從不曾想過。一時間,竟是無言以對。
趙樞搖了搖頭道:“陳兄,若是為了詩詞而來的人,又有幾分心思在教學上?詩詞小道於國家何益?這些孤兒若學成,他日便是種田,也能帶動周圍的人多打些糧食,而不是成為那種整日裏隻會吟詩作賦,不通民生的蠢官…”
聽完趙樞的話,陳東端起酒杯一飲而盡,今日趙樞給他的震撼,是他人生中不曾有過的。他放下酒杯一拍桌子道:“公子既有這般誌向,我陳東若不助你,豈非枉讀聖賢之書?我這便回太學,且等我的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