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在潭州城外的元軍統帥阿裏海牙,正在暗自懊惱。
本來隻想利用潭州將荊湖南路的雜魚一次性清理幹淨的阿裏海牙,萬萬沒有想到,等來的,竟然會是三隻大鯊魚!
空坑之戰後,文天祥已經幾乎被逼入絕境,身邊所餘親信不過百人。可是沒有想到,不過半個月的時間,文天祥鹹魚翻身,若神鬼附體,在江西瘋了般的四處遊走,越打人越多,如今部下竟然已經超過了萬人。
而且,每一天,每個時刻,他的部眾都在以可怕的速度增長著。
旗幟過處,那些原本已隱入山中,徹底放棄抵抗的宋軍舊部,無不響應。
這是第一個意外。
第二個意外是李庭芝。這支被蒲壽庚狠狠羞辱,甚至連宋幼帝都死在他們手中的宋軍,逃出泉州之後,本已失去了任何的鬥誌。可是誰都沒有料到,抵達廣州之後的李庭芝,竟然不僅可以重新整頓軍隊,還有餘力出兵援助潭州。
阿裏海牙被迫調動了荊湖南路近半元軍南下,以封堵李庭芝部。
而最大的意外,就是自長江進入洞庭湖,而出現在湘江之中的這支權、宋聯軍。
若非親眼所見,阿裏海牙根本就不可能相信會有這樣的一支軍隊出現。
沒有從河南南部全力攻打荊湖北路、也沒有自兩淮東路攻打兩淮西路、更沒有從海上直接攻向臨安。卻千裏逆流而行,跑來救援潭州。
甚至還能說動原就處於危機之中的川軍東下,攜手前來。
憑什麽啊?
不過出動了兩三萬的水軍,卻撬動了荊湖南路周邊,十餘萬的宋國殘餘兵力!
阿裏海牙百思不得其解。
終日打雁,今朝卻被雁啄。
撒網捕魚,自己卻成了即將入網的那隻最肥的蠢魚!
長江南北航路被截斷,數十萬荊湖北路的大軍無法南下支援,憑著僅有的三萬人馬,能夠擋得住即將抵達潭州的這支部隊嗎?
還必須得拿下潭州城!
陛下給的時間,已經沒剩幾天了。
阿裏海牙看著依然在廝殺的潭州城,看著越發幹瘦卻始終撐在城頭上的李芾,看著不斷栽下城頭的元軍士卒,心裏不由生出萬分的悔意。
早該打下這座城,屠個幹淨!
原來以為不過一隻隨時可以輾碎的螻蟻,怎麽一轉眼之間,便成了一隻巨象?。
渾身傷痕,卻不肯倒下。
退離潭州,已經是不可能了。
別人可能不知道潭州意味著什麽,阿裏海牙卻是一清二楚。陛下給自己限定時間攻下潭州,意味著與權國的和談已經失敗,也意味著陛下已經感覺到了危機,如果無法徹底控製住荊湖南路,連最後的退路也會失去。
不能撤離,那麽擺在阿裏海牙麵前的,隻有兩條路。或是不惜一切代價,先打下潭州,再據城以對抗權宋聯軍;或是保留部分實力,以阻止這支聯軍的登岸作戰。
阿裏海牙第一次發現,選擇竟然會讓自己感覺到了痛苦!
……
湖南南部郴州。
五天時間,狂奔五百裏,順利通過蔚嶺關之後,張世傑終於停下了行軍的腳步。在距離郴州以南十五裏之地,安下營寨。
讓這三千前鋒稍事歇息的同時,還得等身後的兩萬主力部隊與輜重營跟上。
郴州其實並不難打,守軍大多是降元的宋卒,元軍在湖南南部的主要兵力,基本都集中於衡陽。
張世傑並不急著攻打郴州,他很清楚自己此次出兵的任務。不是攻城、也不是掠地,而是要盡可能的將荊湖南路的元軍吸引至此。
如此,若是來的兵力不多,便可繼續向北突進,直到潭州城下;若是敵兵勢強,便退至蔚嶺關嚴守。
這種仗,打得就比較舒坦了。真的是進可攻退可守。
相對於張世傑的從容,依然在贛南轉戰的文天祥,卻顯得有些焦躁。
他看著身邊的兩個年輕的慕僚,用盡可能客氣的語氣說道:“潭州在贛南的西北方向,穿過羅霄山,急行十餘日,便可抵達。可是咱們這一路行軍,不是往東,就是往北,如此下去,要何年何日才能到得了潭州?須知軍情似火,再拖延下去,潭州將不保了!”
文天祥對這兩位大權國派來的參謀語意尊重,並不是因為他們相當於大權國國主代表的身份,也不是因為他們手頭擁有自己平生所見最為詳盡的江西地圖,更不是因為他們可以憑著帶來的華夏銀幣輕鬆購買到所需要的糧草物資。
而是因為他們來的時候給自己的那首詩。
那首大權國國主趙權親自寫的“贈文天祥·過惶恐灘”。
空坑慘敗之後,自己曾在逃亡路上經過萬安縣惶恐險灘,當時萬念俱灰,心裏果然是一片的“惶恐”。
雖然不太理解詩中為什麽要提及“零丁洋”,但是隻看了一眼,文天祥便完完全全的被這首詩擊倒了。
那是一種來自靈魂深處的認同與拜服,一種隱藏於自己內心深處、最肆意的宣泄!
自賈似道戰敗丁家洲,宋國以令人難以置信的速度為元軍所滅,而後幼帝身亡於海上。文臣武將,降者無數,全天下似乎隻剩下了自己一個人,依然在江西苦戰。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漢青!
文天祥從來就沒怕過死,他怕的是自己會突然死在某個不為人知的荒山野嶺之中,怕的是自己死了卻沒人知道自己為國為民的辛苦付出,更怕的是後人將自己完全的遺忘。
有這首詩,足矣!
文天祥相信,哪怕隻是憑著這首詩的題名,自己都完全可以流芳於千古了。
“文大人。”張姓參謀語意恭敬地說道:“李恒手下主力,絕不少於兩萬。而且還有源源不斷的元軍,u看書uuanu.om 正向贛南匯集。咱們手頭兵力增長雖然很快,隻是正麵對敵,並無勝算。若是直接走羅霄山進入湖南,恐怕凶多吉少。”
“為將者,豈能因為怕死而避戰?如此,不若解散義軍,各自苟安,豈不省事?”
另外一個丁姓參謀先對著文天祥豎起一個大拇指,然後說道:“文大人高風亮節,我輩楷模!隻是李恒那廝,本為奸詐之人,手段齷齪,咱們還是得先做防備為好。”
“對!古人有雲,人固有一死,或輕於鴻毛,或重於泰山。文大人早已看淡生死,隻是我等不想讓文大人及這些心懷故國的將士,死得毫無價值。”
文天祥點了點,看著兩人的目光,流露出讚賞之意。
這兩個人,自從到來之後,便打著自己的名號四處搜羅宋軍舊部。這種行為文天祥其實是有些不喜的,不過發現效果似乎不錯,他也就聽之任之。
今天聽得這兩位對於生死的看法,倒是又讓自己對他們高看了兩分。
本來隻想利用潭州將荊湖南路的雜魚一次性清理幹淨的阿裏海牙,萬萬沒有想到,等來的,竟然會是三隻大鯊魚!
空坑之戰後,文天祥已經幾乎被逼入絕境,身邊所餘親信不過百人。可是沒有想到,不過半個月的時間,文天祥鹹魚翻身,若神鬼附體,在江西瘋了般的四處遊走,越打人越多,如今部下竟然已經超過了萬人。
而且,每一天,每個時刻,他的部眾都在以可怕的速度增長著。
旗幟過處,那些原本已隱入山中,徹底放棄抵抗的宋軍舊部,無不響應。
這是第一個意外。
第二個意外是李庭芝。這支被蒲壽庚狠狠羞辱,甚至連宋幼帝都死在他們手中的宋軍,逃出泉州之後,本已失去了任何的鬥誌。可是誰都沒有料到,抵達廣州之後的李庭芝,竟然不僅可以重新整頓軍隊,還有餘力出兵援助潭州。
阿裏海牙被迫調動了荊湖南路近半元軍南下,以封堵李庭芝部。
而最大的意外,就是自長江進入洞庭湖,而出現在湘江之中的這支權、宋聯軍。
若非親眼所見,阿裏海牙根本就不可能相信會有這樣的一支軍隊出現。
沒有從河南南部全力攻打荊湖北路、也沒有自兩淮東路攻打兩淮西路、更沒有從海上直接攻向臨安。卻千裏逆流而行,跑來救援潭州。
甚至還能說動原就處於危機之中的川軍東下,攜手前來。
憑什麽啊?
不過出動了兩三萬的水軍,卻撬動了荊湖南路周邊,十餘萬的宋國殘餘兵力!
阿裏海牙百思不得其解。
終日打雁,今朝卻被雁啄。
撒網捕魚,自己卻成了即將入網的那隻最肥的蠢魚!
長江南北航路被截斷,數十萬荊湖北路的大軍無法南下支援,憑著僅有的三萬人馬,能夠擋得住即將抵達潭州的這支部隊嗎?
還必須得拿下潭州城!
陛下給的時間,已經沒剩幾天了。
阿裏海牙看著依然在廝殺的潭州城,看著越發幹瘦卻始終撐在城頭上的李芾,看著不斷栽下城頭的元軍士卒,心裏不由生出萬分的悔意。
早該打下這座城,屠個幹淨!
原來以為不過一隻隨時可以輾碎的螻蟻,怎麽一轉眼之間,便成了一隻巨象?。
渾身傷痕,卻不肯倒下。
退離潭州,已經是不可能了。
別人可能不知道潭州意味著什麽,阿裏海牙卻是一清二楚。陛下給自己限定時間攻下潭州,意味著與權國的和談已經失敗,也意味著陛下已經感覺到了危機,如果無法徹底控製住荊湖南路,連最後的退路也會失去。
不能撤離,那麽擺在阿裏海牙麵前的,隻有兩條路。或是不惜一切代價,先打下潭州,再據城以對抗權宋聯軍;或是保留部分實力,以阻止這支聯軍的登岸作戰。
阿裏海牙第一次發現,選擇竟然會讓自己感覺到了痛苦!
……
湖南南部郴州。
五天時間,狂奔五百裏,順利通過蔚嶺關之後,張世傑終於停下了行軍的腳步。在距離郴州以南十五裏之地,安下營寨。
讓這三千前鋒稍事歇息的同時,還得等身後的兩萬主力部隊與輜重營跟上。
郴州其實並不難打,守軍大多是降元的宋卒,元軍在湖南南部的主要兵力,基本都集中於衡陽。
張世傑並不急著攻打郴州,他很清楚自己此次出兵的任務。不是攻城、也不是掠地,而是要盡可能的將荊湖南路的元軍吸引至此。
如此,若是來的兵力不多,便可繼續向北突進,直到潭州城下;若是敵兵勢強,便退至蔚嶺關嚴守。
這種仗,打得就比較舒坦了。真的是進可攻退可守。
相對於張世傑的從容,依然在贛南轉戰的文天祥,卻顯得有些焦躁。
他看著身邊的兩個年輕的慕僚,用盡可能客氣的語氣說道:“潭州在贛南的西北方向,穿過羅霄山,急行十餘日,便可抵達。可是咱們這一路行軍,不是往東,就是往北,如此下去,要何年何日才能到得了潭州?須知軍情似火,再拖延下去,潭州將不保了!”
文天祥對這兩位大權國派來的參謀語意尊重,並不是因為他們相當於大權國國主代表的身份,也不是因為他們手頭擁有自己平生所見最為詳盡的江西地圖,更不是因為他們可以憑著帶來的華夏銀幣輕鬆購買到所需要的糧草物資。
而是因為他們來的時候給自己的那首詩。
那首大權國國主趙權親自寫的“贈文天祥·過惶恐灘”。
空坑慘敗之後,自己曾在逃亡路上經過萬安縣惶恐險灘,當時萬念俱灰,心裏果然是一片的“惶恐”。
雖然不太理解詩中為什麽要提及“零丁洋”,但是隻看了一眼,文天祥便完完全全的被這首詩擊倒了。
那是一種來自靈魂深處的認同與拜服,一種隱藏於自己內心深處、最肆意的宣泄!
自賈似道戰敗丁家洲,宋國以令人難以置信的速度為元軍所滅,而後幼帝身亡於海上。文臣武將,降者無數,全天下似乎隻剩下了自己一個人,依然在江西苦戰。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漢青!
文天祥從來就沒怕過死,他怕的是自己會突然死在某個不為人知的荒山野嶺之中,怕的是自己死了卻沒人知道自己為國為民的辛苦付出,更怕的是後人將自己完全的遺忘。
有這首詩,足矣!
文天祥相信,哪怕隻是憑著這首詩的題名,自己都完全可以流芳於千古了。
“文大人。”張姓參謀語意恭敬地說道:“李恒手下主力,絕不少於兩萬。而且還有源源不斷的元軍,u看書uuanu.om 正向贛南匯集。咱們手頭兵力增長雖然很快,隻是正麵對敵,並無勝算。若是直接走羅霄山進入湖南,恐怕凶多吉少。”
“為將者,豈能因為怕死而避戰?如此,不若解散義軍,各自苟安,豈不省事?”
另外一個丁姓參謀先對著文天祥豎起一個大拇指,然後說道:“文大人高風亮節,我輩楷模!隻是李恒那廝,本為奸詐之人,手段齷齪,咱們還是得先做防備為好。”
“對!古人有雲,人固有一死,或輕於鴻毛,或重於泰山。文大人早已看淡生死,隻是我等不想讓文大人及這些心懷故國的將士,死得毫無價值。”
文天祥點了點,看著兩人的目光,流露出讚賞之意。
這兩個人,自從到來之後,便打著自己的名號四處搜羅宋軍舊部。這種行為文天祥其實是有些不喜的,不過發現效果似乎不錯,他也就聽之任之。
今天聽得這兩位對於生死的看法,倒是又讓自己對他們高看了兩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