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烏泰將軍與家父,為生死之交。在下視其若父。”趙權也不隱瞞自己與大烏泰的關係,說道:“南京府,今後還是屬於大氏的,我不會鵲巢鳩占。”


    “這是為何?”姚樞臉上訝異之色更甚,趙複則眼中精光一閃,開始對這個趙權產生出些許的興趣。


    “南京府巴掌之地,也隻能容我老侍一人養老,諸位一來,擠不下啊!”侍其軸嘻嘻一笑,而後對著李治點頭示意。


    李治取出一張地圖,在桌上攤開。


    這張地圖,北上南下,南京府處於地圖的右上角。以南京府為中心,標著各色向外延伸的虛實箭頭。


    第一排黃色的短箭頭指著離南京府西南與南方的遼陽、沈州、婆娑府、遏懶路;第二排藍色箭頭,指向開元府、錦州、遼南蘇州[x1]、北高麗;第三排綠色箭頭則為虛線,西南指向大寧,向西指向臨潢府,向北指向額爾古納河,向南則抵南高麗。第四排紅色虛線,一條過海指向山東登州,另一條卻順著海岸,彎彎曲曲一直向南,直到福建邊上的一個島嶼,標著“台灣”。


    眾人一邊感歎著這張地圖的精美,一邊驚訝於標示於上的圖謀。趙複卻哆哆嗦嗦地指著南國海岸邊上的那個紅箭頭,斥問道:“你,你這是圖謀於宋國嗎?”


    眾人抬頭一看,趙複兩眼竟然已經赤紅。


    圖謀宋國?趙權心裏一陣苦笑,自己純粹隻是不想占據南京府,希望能找到另外一個可供騰挪之地,卻被侍其軸忽悠著製作出這麽一個具備遠大目標的計劃。


    不過,海路的開拓,卻是趙權自己的主意。


    現在這個世上,據趙權了解,無論是南宋還是蒙古的水軍,最多也隻能在內河中遊蕩,真正的海軍一支都沒有。占領海洋,未必就能占據這個世界,但是有了廣闊的海洋,未來在陸上如果被其他勢力夾擊,便可以做到絕對的進退自如。


    “趙先生明鑒!”趙權束手答道,“圖上這些海島,都非宋國管轄之島,如今當是無主之地,至於福建對麵的這個台灣,隻是小子隨意安的名字。所謂圖謀宋國之說,未免有失偏頗。”


    趙複趴在地圖上,認真地看了看,果然那根紅色虛線,隻是指著沿海的一個個小島,確實未涉及陸上目標。不過,單就這些小島,自是沒人會有絲毫重視。可是在地圖上,這些被連成一條線的島鏈,已將北起淮水南至福建的宋國大陸,包得嚴嚴實實,看著份外的觸目驚心。


    趙權不想這個事上扯得太遠,不管地圖上所標示出的這個遠大理想是不是他自己的,以他現在的實力,都不可能去琢磨遼東以外的目標。


    “權總管希望趙某,為你做些什麽?”正當趙權想轉移話題時,趙複突然抬起頭,盯著他問道,兩眼中的赤紅已經漸漸消失。


    趙權一怔,脫口而出“教化!”


    “何為教化?教化何人?教化何用?”


    趙權沉吟片刻,說道:“遼東遠離中原,王化不及。中原安定時遼東未必安寧,中原未亂此處必定先亂。中原曆來王朝對於遼東,鞭長莫及,民心極易離析。


    在此傳播教化,我並非想授民以禮,或令其服於王化。而是希望遼東萬民都能牢記一件事,無論契丹還是女真,無論是嶺南還是嶺北,無論是草原牧民還是山間獵者,他們都與我等一樣,同是華夏子民,同根同源!


    這樣,即便遼東萬裏疆域,一時為外人把控,也能秉持華夏道統,而不會切斷與華夏諸族的血肉聯係,視中原為陌路,以中國為仇敵,將萬裏江山拱手送與他人。


    這天下,可不僅僅隻是中原的巴掌之地!”


    眾人聽得趙權這一席話,俱是一震。


    自唐亡契丹人建立遼朝之後,關於王朝的正統之爭便從未停過。契丹占據燕雲之,便自認為已承襲於唐,開始以“中國”自居。而自視中原正朔的趙宋,數百年來,不僅未能奪回燕雲,更已失卻北地半壁江山。


    但無論是遼、金,或是趙宋,的確從來都隻把目光停留於中原,認為占據中原才算是擁有王朝的正朔。以至於如今偏安東南的宋國,依然隻敢把臨安稱為“行在”,其名義上的國都還是汴梁。


    而來自漠北的蒙古卻是另一個極端,直到今天為止,他們依然將中原視為牧馬之地。要不是耶律楚材與一些漢人官員的勉力爭取,如今的中原很可能已經成為牛羊的天下。


    這也是王鶚、姚樞等人對蒙古國最為失望的地方。不尊儒術、無視道統、待文人若奴仆,視漢人如草芥。


    文人自有傲骨,尤其是在座的幾個,都算當世名士。也許一時會為生計而低頭,但要讓他們盡心去服侍這樣的主子,沒有一個是心甘情願的。可是偏偏如今中原之地,漢人已失勢百年,既無人肯出麵為女真複國,也無人能統率諸侯勢力,建立漢家王朝。


    可是,如果能在遼東建立華夏道統,而後反哺中原,以統率諸家漢世侯勢力,又有何不可?


    眾人相視一眼,都發現了彼此眼中的絲絲狂熱。


    同時感到震驚的,還是趙複。但他所想的,並非是所謂的道統之爭,作為一個宋人,他很清楚地知道,uu看書 w.ukahu 以宋國的力量自保尚有不足,想奪回北地,那是千難萬難。可是如果自己能夠在遼東,發展出一個親宋的勢力,那想要滅掉蒙古還是有許多可能的。隻是,這樣一來很可能又會重蹈聯金滅遼以及聯蒙滅金帶來的惡果。


    想及於此,趙複又有些猶豫。


    而此時,其他幾個人已經開始在熱切地討論著:


    “我覺得可以籌措人力,撰寫一本《華夏淵源史略》。”


    “我可以回中原,再召集一些人手過來……”


    “可以寫一部《傳道圖》,將曆代聖人圖譜集於一書。”


    “不錯,以伏羲、神農、堯舜為繼天立極,以孔孟為垂世立教。”


    “可以將所有民族先民,全部溯本回源,歸至周朝姬氏分封之下。比如萁子之朝鮮……”


    “蒙古人呢?”


    “想一想,總是可以找到一些根據的……”


    “當得有懷納四海之胸懷,才能成此不世之偉業!”


    趙權聽著紛紛的議論聲,心下卻有些失望。這些夫子,說起道統與儒學傳承,如打了雞血般的興奮。卻沒人關心軍事、商業、製造與農桑。


    這些,才是立足之本啊!


    茶湯已涼,趙權倒去舊茶,重新泡上一壺,但已經沒人有心思再去品嚐茶香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權宋天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老大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老大河並收藏權宋天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