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複漢 ()”查找最新章節!
鬆浦嘉信收回紛亂的思緒,認真回答起劉信遠的問題。
“是的,這就是屋久島,一個接近圓形的島嶼。”
“島上有什麽特產?”劉信遠問道。
“島上並沒有什麽特別獨特的特產。”鬆浦嘉信回道:“若說熱別之處的話,這個島可以稱作是山多、樹多、雨多。”
特別的自然環境也可以算是特產了。
“怎麽個多法?”劉信遠問。
接下來鬆浦嘉信向劉信遠詳細介紹了屋久島。
方圓五十裏的屋久島,雖然並不大,但是島上高度超過三百丈的山峰就有三十多處,這種多山的地形,在華北平原和山東半島的丘陵地帶都不常見。
從濱海到山顛垂直分布著不同的植被,倭國西海道至北海道的植物基本都能在島上看到。
有幾個山峰的高度更是達到了六百丈,比泰山還要高一百多丈。
“原來有這麽多的高山,怪不得這麽遠就可以看得很清楚。”葉川說道。
登高望遠,景高也可以被更遠的人看到。
“這座島上有一個俗語,一個月有三十五天在下雨。”鬆浦嘉信繼續介紹。
一個月有三十天,小月更是隻有二十九天。眾人明白,三十五天隻是當地人對島上下雨天太多得一種誇張描述。
“三十五天肯定是誇張了,不過據當地居民統計,這裏一年有八成的天氣在下雨確是真的。”鬆浦嘉信總結道。
“島上的天氣這麽差,我們要這座島有什麽用?”葉川有些不解。
“天氣再差也有他的作用。”劉信遠低頭沉思,過了一會兒抬起頭說道:“你剛才不是說,我們最大的敵人是自然環境,現在不就是一個很強的“對手”在我們麵前,等我們征服了他,最終目標還會是難題嗎?”
“你是說,在島上練兵?”
“沒錯,先讓第四旅的將士和仆從軍適應一下島上的濕熱天氣再南下,肯定能夠減少許多非戰鬥減員。”
接下來的兩個多月,陸陸續續有兩萬多將士來到這座島上,不僅在島上建立起了能夠供人居住、生產的基地,還探明了整個島的地形。
最終劉信遠等人發現,這座屋久島雖小,但地形環境非常複雜,非常適合練兵。
……
時間過得很快,兩個月的時間眨眼即逝。
興漢盟在這兩個月裏發展可謂是突飛猛進。
新占領的四個州已經全部穩定,六月份招募的新吏員經過半個月培訓之後,搭配了一些從各地抽調的老官吏,將新四州鋪了個滿滿當當。
加上各州縣戍守軍的到位,興漢盟做到了對這四個州的完全控製。
金國連續兩次大敗之後再也無力騷擾興漢盟境域,不僅沒有派兵過來騷擾,就連河北西路以西的金國軍隊都逐步收縮回了上京路。
劉信啟這兩個月除了工作、陪家人以外,做的最多的就是挑選今後興漢盟建國時的首都。
通過和各院部高官商議,最終確定了三個備選項。
第一個是中都路的大興府(後世的北京市)。座北朝南、三麵環山、背有依靠、旁有襯偎,在全國戰略上都是防守居安的好地界。而且,按照劉信啟對興漢盟今後疆土的規劃,大興府正好處於中心位置,還鄰近渤海。渤海有兩個半島環繞,防守起來優勢非常大。
除了地理優勢,大興府周邊煤、鐵儲量巨大,可以建立重工業,重工業是國家發展的脊梁。
不過大興府也有缺點。來自後世的劉信啟知道,若是定都大興府,都城的糧食肯定不能自給自足,必須從南方調糧。而且後世這個地方淡水缺的厲害,發展重工業導致這裏的環境非常的差。
第二個後備都城是洛陽府。作為一個曆史極為悠久的城市,洛陽的文化底蘊是其成為備選的主要因素。地理位置上,洛陽作為中原腹心,東南西北交通便利,作為九州大陸的中心,在這裏建都,能夠很好的輻射四周的疆域。而且地處中部平原,糧食也能夠自給自足。
不過洛陽的缺點也很多。礦產儲量不如南北山脈區域,工業發展先天不足;黃河不適合發展水運,這裏的水路交通基礎很差。
第三個後備城市是江南東路的建康府(後世的南京市)。這裏是劉信啟最看好的地方,雖然這裏以前基本都是割據勢力的首都。
先說優點:地理上,建康府距離長江渡口很近,相對於整個江南地區來說,建康府周圍的山嶺很好地圍繞建康府成為天然屏障,軍事險,具備防守的優勢。相比於現在南趙的首都杭州,雖然同處於江南,位於太湖平原的杭州卻無險可守。
經濟上,建康府以東自鎮江開始,蘇錫常湖嘉杭等地的江南腹地,農業都非常發達。唐時韓愈有言:賦出天下,而江南居十九,後世更有諺語“蘇湖熟,天下足”。
交通上,建康府處於南方東西南北向的中心,處在長江下遊,自上遊的江陵開始,通航條件便利。南北方向上,距離大運河與長江交匯口也不遠。
這種連通東西,貫穿南北的地理位置,非常有利於都城獲取物資,開展軍事征討。
當然也有缺點,建康府屬於南方,四季不分明,不利於對北方地域的統治。uu看書.uukanshu.om 位於長江下遊,有洪澇風險。距離出海口太近,海上防守壓力大。
一國之首都被洪水淹了,那損失可就太大了。
三個備選地各有利弊,劉信啟比較傾向於南京。
畢竟興漢盟在武力上比這個時代的其他國家優勢太大,隻有興漢盟打別人的份兒,不可能讓別的國家打到自家首都,所以南京的防守缺陷就顯得不是那麽緊要了。
地處長江下遊,四周都是大江大湖,後麵就算人口再多、耗水量再大,也不會缺水。
有長江航運和海運的便利,工業發展上的局限性也不是很大,原材料可以通過水路運輸,成本很低。
而且,若是今後興漢盟將南海發展成內海的話,定都南京也有利於對南海周邊疆域的統治。
為了方便下次閱讀,你可以點擊下方的"收藏"記錄本次(第573章 都城)閱讀記錄,下次打開書架即可看到!
喜歡《啟複漢》請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薦本書,謝謝您的支持!!()
鬆浦嘉信收回紛亂的思緒,認真回答起劉信遠的問題。
“是的,這就是屋久島,一個接近圓形的島嶼。”
“島上有什麽特產?”劉信遠問道。
“島上並沒有什麽特別獨特的特產。”鬆浦嘉信回道:“若說熱別之處的話,這個島可以稱作是山多、樹多、雨多。”
特別的自然環境也可以算是特產了。
“怎麽個多法?”劉信遠問。
接下來鬆浦嘉信向劉信遠詳細介紹了屋久島。
方圓五十裏的屋久島,雖然並不大,但是島上高度超過三百丈的山峰就有三十多處,這種多山的地形,在華北平原和山東半島的丘陵地帶都不常見。
從濱海到山顛垂直分布著不同的植被,倭國西海道至北海道的植物基本都能在島上看到。
有幾個山峰的高度更是達到了六百丈,比泰山還要高一百多丈。
“原來有這麽多的高山,怪不得這麽遠就可以看得很清楚。”葉川說道。
登高望遠,景高也可以被更遠的人看到。
“這座島上有一個俗語,一個月有三十五天在下雨。”鬆浦嘉信繼續介紹。
一個月有三十天,小月更是隻有二十九天。眾人明白,三十五天隻是當地人對島上下雨天太多得一種誇張描述。
“三十五天肯定是誇張了,不過據當地居民統計,這裏一年有八成的天氣在下雨確是真的。”鬆浦嘉信總結道。
“島上的天氣這麽差,我們要這座島有什麽用?”葉川有些不解。
“天氣再差也有他的作用。”劉信遠低頭沉思,過了一會兒抬起頭說道:“你剛才不是說,我們最大的敵人是自然環境,現在不就是一個很強的“對手”在我們麵前,等我們征服了他,最終目標還會是難題嗎?”
“你是說,在島上練兵?”
“沒錯,先讓第四旅的將士和仆從軍適應一下島上的濕熱天氣再南下,肯定能夠減少許多非戰鬥減員。”
接下來的兩個多月,陸陸續續有兩萬多將士來到這座島上,不僅在島上建立起了能夠供人居住、生產的基地,還探明了整個島的地形。
最終劉信遠等人發現,這座屋久島雖小,但地形環境非常複雜,非常適合練兵。
……
時間過得很快,兩個月的時間眨眼即逝。
興漢盟在這兩個月裏發展可謂是突飛猛進。
新占領的四個州已經全部穩定,六月份招募的新吏員經過半個月培訓之後,搭配了一些從各地抽調的老官吏,將新四州鋪了個滿滿當當。
加上各州縣戍守軍的到位,興漢盟做到了對這四個州的完全控製。
金國連續兩次大敗之後再也無力騷擾興漢盟境域,不僅沒有派兵過來騷擾,就連河北西路以西的金國軍隊都逐步收縮回了上京路。
劉信啟這兩個月除了工作、陪家人以外,做的最多的就是挑選今後興漢盟建國時的首都。
通過和各院部高官商議,最終確定了三個備選項。
第一個是中都路的大興府(後世的北京市)。座北朝南、三麵環山、背有依靠、旁有襯偎,在全國戰略上都是防守居安的好地界。而且,按照劉信啟對興漢盟今後疆土的規劃,大興府正好處於中心位置,還鄰近渤海。渤海有兩個半島環繞,防守起來優勢非常大。
除了地理優勢,大興府周邊煤、鐵儲量巨大,可以建立重工業,重工業是國家發展的脊梁。
不過大興府也有缺點。來自後世的劉信啟知道,若是定都大興府,都城的糧食肯定不能自給自足,必須從南方調糧。而且後世這個地方淡水缺的厲害,發展重工業導致這裏的環境非常的差。
第二個後備都城是洛陽府。作為一個曆史極為悠久的城市,洛陽的文化底蘊是其成為備選的主要因素。地理位置上,洛陽作為中原腹心,東南西北交通便利,作為九州大陸的中心,在這裏建都,能夠很好的輻射四周的疆域。而且地處中部平原,糧食也能夠自給自足。
不過洛陽的缺點也很多。礦產儲量不如南北山脈區域,工業發展先天不足;黃河不適合發展水運,這裏的水路交通基礎很差。
第三個後備城市是江南東路的建康府(後世的南京市)。這裏是劉信啟最看好的地方,雖然這裏以前基本都是割據勢力的首都。
先說優點:地理上,建康府距離長江渡口很近,相對於整個江南地區來說,建康府周圍的山嶺很好地圍繞建康府成為天然屏障,軍事險,具備防守的優勢。相比於現在南趙的首都杭州,雖然同處於江南,位於太湖平原的杭州卻無險可守。
經濟上,建康府以東自鎮江開始,蘇錫常湖嘉杭等地的江南腹地,農業都非常發達。唐時韓愈有言:賦出天下,而江南居十九,後世更有諺語“蘇湖熟,天下足”。
交通上,建康府處於南方東西南北向的中心,處在長江下遊,自上遊的江陵開始,通航條件便利。南北方向上,距離大運河與長江交匯口也不遠。
這種連通東西,貫穿南北的地理位置,非常有利於都城獲取物資,開展軍事征討。
當然也有缺點,建康府屬於南方,四季不分明,不利於對北方地域的統治。uu看書.uukanshu.om 位於長江下遊,有洪澇風險。距離出海口太近,海上防守壓力大。
一國之首都被洪水淹了,那損失可就太大了。
三個備選地各有利弊,劉信啟比較傾向於南京。
畢竟興漢盟在武力上比這個時代的其他國家優勢太大,隻有興漢盟打別人的份兒,不可能讓別的國家打到自家首都,所以南京的防守缺陷就顯得不是那麽緊要了。
地處長江下遊,四周都是大江大湖,後麵就算人口再多、耗水量再大,也不會缺水。
有長江航運和海運的便利,工業發展上的局限性也不是很大,原材料可以通過水路運輸,成本很低。
而且,若是今後興漢盟將南海發展成內海的話,定都南京也有利於對南海周邊疆域的統治。
為了方便下次閱讀,你可以點擊下方的"收藏"記錄本次(第573章 都城)閱讀記錄,下次打開書架即可看到!
喜歡《啟複漢》請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薦本書,謝謝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