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可能不行,銅倒是可以,那以什麽比例兌換?你們製造的錢幣質量如何?”鬆浦嘉信問道。
劉信啟從胸兜裏摸出來幾枚銅幣,都是最近幾個年號的通寶,質量非常的好,棱角分明,字跡清晰。遞給鬆浦嘉信後說道:“這種質量的銅幣,按重量和你換銅料,一斤銅幣換三斤銅料。”
鬆浦嘉信將銅幣拿在手裏仔細查看,發現質量確實很好,已經超過了趙國官造的錢幣質量,點了點頭後道:“質量確實可以,不過按照你說的這個比例兌換,我就無利可圖了,反而有可能會賠一些進去,一斤銅幣換一斤半銅料好一些,我能賺一點點,也讓下麵幹活的人不白忙活。”
1:1.5的比例,劉信啟的利潤估計連三成都沒有了,跑這麽遠的海路,賺這麽一點利潤,會被人笑掉大牙。
兩人正式進入商業談判模式,一個漫天要價,一個坐地還錢。
“一斤銅幣換一斤半銅,不說我鑄錢耗費的人力物力,就算來回趙國和倭國跑船的本錢都不夠,我無論運什麽來倭國,都比這個利潤高了。一斤銅幣換兩斤半銅吧,我們各退一步。”
經過幾輪磋商,最後定在一斤銅幣換二斤一兩銅料。
雖然這個利潤比不上其他貨物暴利,但是勝在穩定長久,細水長流。隻要不沉船,基本就不存在賠本的風險。
做海貿生意,暴利風險大的貨品要有,穩定量大利薄的也要有,這跟後世家庭投資的理念基本相同,薄利保本,暴利博發財。
而且除了利潤穩定之外,還有一個好處。隻要等倭國完全接受了興漢盟製造的銅幣,建立了信譽,到時候就可以嚐試讓興漢盟的紙幣進入倭國市場了。
兩人商議完後,劉信啟又讓其幫忙在平戶城購買了一些平價的糧食,免得空船跑回登州。
除了糧食,鬆浦嘉信還向劉信啟提供了三萬斤銅料,用來換銅幣,劉信啟先為這第一批銅料支付了白銀,等銅幣鑄造好了,再運過來換回白銀或者繼續換銅料。
九月十五日,采購的糧食都已經裝船,總共有兩萬石,掏空了平戶城的餘量,等興漢盟的船隻一走,估計平戶城的糧價會漲很多。
劉信啟將劉信德留在了平戶,與他一起留下的還有兩個情報組織的倭國負責人、一個大隊的水師官兵、一艘縣級沙船和在平戶俘虜的九艘早船。
劉信德是劉信啟的同輩人,在齊州劉家堡時,與劉信啟一同被族裏安排到山裏避難,劉信啟邀請其參加了狩獵隊,是第一批被劉信啟附武將卡的十幾個人之一,隨劉信啟一起反攻劉家堡,一路走來功勞有一些,苦勞也有一些,原職位是一艘縣級沙船的船長。
此人能力不是很突出,但是各方麵都還算可以,屬於中庸的人才,為人穩重,平時話較少,但是執行力十足。
留劉信德在平戶做負責人,就是看中他的穩重,興漢盟目前在倭國的政策就是以穩為主,穩住這條貿易路線,為興漢盟持續的輸送給養。
在後續的兩個月時間裏,劉信德主要工作就是平穩的交接城內城外的兩處各兩百畝地,然後招募當地人訓練掌握好手裏的十艘船(一艘縣級沙船,九艘平戶海戰繳獲的早船),等兩個月之後,登州後續派往倭國的移民到達,再徐徐向倭國畿內五國發展,在那裏開設商棧,一邊做生意,一邊打探消息。
十五日巳時,十二艘大船和兩艘走舸滿載從平戶港出發,劉信德在港口送別,鬆浦宜信也來到港口,代表鬆浦家送別。
劉信啟站在甲板上,朝岸上揮了揮手,直到船隻走遠方才回身進入船艙。
現在対馬和肥前國基本已經沒有敢對興漢盟船隻“找事”的了,伊岐島雖然還沒有打交道,不過上麵的家族本身勢力就不大,有對馬宗家和肥前鬆浦家的前車之鑒,想必伊岐島上的家族隻要有腦子,就不會敢在興漢盟船隊返程的路上生事。
當天天黑前,船隊回道了対馬南港,停靠在港口上過夜,計劃在這裏用一天時間對之前平戶海戰中損傷的船隻進行休整,確保船隻保持最好的狀態跨海返回登州。
九月十六日,回了一趟的家的宗賴茂又來找劉信啟。
“一直在你們這裏蹭吃蹭喝,我也沒有什麽好相送的,這是石見國的特產蜂蜜,我覺得這是我在倭國吃過的嘴甜的蜂蜜了,送給你。”
宗賴茂身後跟著的下人抬著兩個大壇子,其中一個壇子被宗賴茂打開給劉信啟看,裏麵是滿滿的金黃色的蜂蜜,若兩個壇子都是滿的,估計有上百斤的蜂蜜。
這個時代蜂蜜還是很貴重的,宗賴茂這份禮物不算輕。
“謝謝了,我很喜歡。你說的石見國?可是山**的石見國?”劉信啟問了一句。
來倭國這麽久一直沒有想起來這個“石見”,現在宗賴茂提起來,讓劉信啟突然想起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
“是的,山**的石見國,位於山**最西麵,距離対馬島不遠。”宗賴茂回道。
“這個石見國除了蜂蜜之外,還有什麽特產嗎?”劉信啟又問道。uu看書 wwukanshum
“特產?我想想…”宗賴茂思索道:“他們的人參和鯉魚也不錯。”
都是吃的…,宗賴茂的吃貨屬性雖然是偽裝,但是也是其本性之一。
“除了吃的呢?”劉信啟耐著性子再次問道。
“以前我覺得那裏造的紙也不錯,算是特產。不過自從我見過你們興漢盟的紙,就不這麽認為了,你們的比石見國的好多了。”宗賴茂再次想了想回道。
“有沒有什麽礦產?”劉信啟問道。
“這個倒是沒有聽說,石見國內山多,導致耕地不多,在山**並不算富裕,若是有礦產,應該早就開采賣了賺錢了吧。”宗賴茂回道。
“哦。”劉信啟應了一聲,心裏想到:“那就是還沒有發現。”
劉信啟指導,石見國有一個非常出名的特產,那就是“銀”。
劉信啟從胸兜裏摸出來幾枚銅幣,都是最近幾個年號的通寶,質量非常的好,棱角分明,字跡清晰。遞給鬆浦嘉信後說道:“這種質量的銅幣,按重量和你換銅料,一斤銅幣換三斤銅料。”
鬆浦嘉信將銅幣拿在手裏仔細查看,發現質量確實很好,已經超過了趙國官造的錢幣質量,點了點頭後道:“質量確實可以,不過按照你說的這個比例兌換,我就無利可圖了,反而有可能會賠一些進去,一斤銅幣換一斤半銅料好一些,我能賺一點點,也讓下麵幹活的人不白忙活。”
1:1.5的比例,劉信啟的利潤估計連三成都沒有了,跑這麽遠的海路,賺這麽一點利潤,會被人笑掉大牙。
兩人正式進入商業談判模式,一個漫天要價,一個坐地還錢。
“一斤銅幣換一斤半銅,不說我鑄錢耗費的人力物力,就算來回趙國和倭國跑船的本錢都不夠,我無論運什麽來倭國,都比這個利潤高了。一斤銅幣換兩斤半銅吧,我們各退一步。”
經過幾輪磋商,最後定在一斤銅幣換二斤一兩銅料。
雖然這個利潤比不上其他貨物暴利,但是勝在穩定長久,細水長流。隻要不沉船,基本就不存在賠本的風險。
做海貿生意,暴利風險大的貨品要有,穩定量大利薄的也要有,這跟後世家庭投資的理念基本相同,薄利保本,暴利博發財。
而且除了利潤穩定之外,還有一個好處。隻要等倭國完全接受了興漢盟製造的銅幣,建立了信譽,到時候就可以嚐試讓興漢盟的紙幣進入倭國市場了。
兩人商議完後,劉信啟又讓其幫忙在平戶城購買了一些平價的糧食,免得空船跑回登州。
除了糧食,鬆浦嘉信還向劉信啟提供了三萬斤銅料,用來換銅幣,劉信啟先為這第一批銅料支付了白銀,等銅幣鑄造好了,再運過來換回白銀或者繼續換銅料。
九月十五日,采購的糧食都已經裝船,總共有兩萬石,掏空了平戶城的餘量,等興漢盟的船隻一走,估計平戶城的糧價會漲很多。
劉信啟將劉信德留在了平戶,與他一起留下的還有兩個情報組織的倭國負責人、一個大隊的水師官兵、一艘縣級沙船和在平戶俘虜的九艘早船。
劉信德是劉信啟的同輩人,在齊州劉家堡時,與劉信啟一同被族裏安排到山裏避難,劉信啟邀請其參加了狩獵隊,是第一批被劉信啟附武將卡的十幾個人之一,隨劉信啟一起反攻劉家堡,一路走來功勞有一些,苦勞也有一些,原職位是一艘縣級沙船的船長。
此人能力不是很突出,但是各方麵都還算可以,屬於中庸的人才,為人穩重,平時話較少,但是執行力十足。
留劉信德在平戶做負責人,就是看中他的穩重,興漢盟目前在倭國的政策就是以穩為主,穩住這條貿易路線,為興漢盟持續的輸送給養。
在後續的兩個月時間裏,劉信德主要工作就是平穩的交接城內城外的兩處各兩百畝地,然後招募當地人訓練掌握好手裏的十艘船(一艘縣級沙船,九艘平戶海戰繳獲的早船),等兩個月之後,登州後續派往倭國的移民到達,再徐徐向倭國畿內五國發展,在那裏開設商棧,一邊做生意,一邊打探消息。
十五日巳時,十二艘大船和兩艘走舸滿載從平戶港出發,劉信德在港口送別,鬆浦宜信也來到港口,代表鬆浦家送別。
劉信啟站在甲板上,朝岸上揮了揮手,直到船隻走遠方才回身進入船艙。
現在対馬和肥前國基本已經沒有敢對興漢盟船隻“找事”的了,伊岐島雖然還沒有打交道,不過上麵的家族本身勢力就不大,有對馬宗家和肥前鬆浦家的前車之鑒,想必伊岐島上的家族隻要有腦子,就不會敢在興漢盟船隊返程的路上生事。
當天天黑前,船隊回道了対馬南港,停靠在港口上過夜,計劃在這裏用一天時間對之前平戶海戰中損傷的船隻進行休整,確保船隻保持最好的狀態跨海返回登州。
九月十六日,回了一趟的家的宗賴茂又來找劉信啟。
“一直在你們這裏蹭吃蹭喝,我也沒有什麽好相送的,這是石見國的特產蜂蜜,我覺得這是我在倭國吃過的嘴甜的蜂蜜了,送給你。”
宗賴茂身後跟著的下人抬著兩個大壇子,其中一個壇子被宗賴茂打開給劉信啟看,裏麵是滿滿的金黃色的蜂蜜,若兩個壇子都是滿的,估計有上百斤的蜂蜜。
這個時代蜂蜜還是很貴重的,宗賴茂這份禮物不算輕。
“謝謝了,我很喜歡。你說的石見國?可是山**的石見國?”劉信啟問了一句。
來倭國這麽久一直沒有想起來這個“石見”,現在宗賴茂提起來,讓劉信啟突然想起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
“是的,山**的石見國,位於山**最西麵,距離対馬島不遠。”宗賴茂回道。
“這個石見國除了蜂蜜之外,還有什麽特產嗎?”劉信啟又問道。uu看書 wwukanshum
“特產?我想想…”宗賴茂思索道:“他們的人參和鯉魚也不錯。”
都是吃的…,宗賴茂的吃貨屬性雖然是偽裝,但是也是其本性之一。
“除了吃的呢?”劉信啟耐著性子再次問道。
“以前我覺得那裏造的紙也不錯,算是特產。不過自從我見過你們興漢盟的紙,就不這麽認為了,你們的比石見國的好多了。”宗賴茂再次想了想回道。
“有沒有什麽礦產?”劉信啟問道。
“這個倒是沒有聽說,石見國內山多,導致耕地不多,在山**並不算富裕,若是有礦產,應該早就開采賣了賺錢了吧。”宗賴茂回道。
“哦。”劉信啟應了一聲,心裏想到:“那就是還沒有發現。”
劉信啟指導,石見國有一個非常出名的特產,那就是“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