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棉花糖小說網.mianhuatang.info】,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次日清晨,眉縣出動了一隻約三百人的隊伍,其間簇擁著一輛馬車。帶隊者郝搖旗是也,馬車上坐的自然是高桂英。而楊曉的隊伍也與此同時,踏上了征程。


    眉縣至漢中一路,賊寇破縣燒戶,除鳳翔外,各縣均破。百姓無衣無食,大部被賊寇裹脅西進,少部殘喘於世,然食不果腹,衣不蔽體。帶兒攜女,奔走哀號。


    一路所見盡皆如此,郝搖旗按楊曉的吩咐,大肆收攏饑民。未至漢中,人數已達三千。而楊曉等人也在郝搖旗的安排下,成功的混入到賊寇的隊伍中,又被郝搖旗安插到後隊,免得與高桂英對麵,壞了漢中大事。至於軍馬等戰備物資,則盡交於李英國,由他帶領著一隊人馬押送,遠遠的吊著郝搖旗即可。


    果然不出楊曉所料,在行至漢中時,高迎祥因久攻不下漢中堅城不下,麾下亂民不得就食。無奈之下,率領大軍離開漢中,往奔平涼。而李自成趁機勸說高迎祥,留萬餘賊寇留守大營,以擋李卑去路。李自成雖然沒有成為留守營盤的守將,但卻把自己的義子李雙喜和後營大將高傑留下,到也算漢中大營增添了不少實力。


    李雙喜和高傑固守大營隻為了擋總兵李卑去路,免得他尾攻義軍。又知他實力強勁,不敢圍攻,隻管鎮守也算是大功一件。


    李雙喜兩人不敢攻,而李卑卻是沒有能力攻擊。他受陳奇瑜之飛檄,來至漢中,就是為了守城。隻要漢中不破,則萬事皆順。城外賊寇不找他的麻煩,他自然落得一個清閑。剿匪這麽多年,他早已摸清了賊寇行動的規律。深信圍困隻是一時之策,待賊寇搶無可搶,攻無可攻之時,自然是望風而遁,乖乖的離開漢中。


    就這樣,官匪兩家在漢中城下極為默契,任誰也不會破壞這個平衡。


    這日,李雙喜與高傑兩人正在帳中飲酒之時。突然得到斥候報告,言說眉縣守將郝搖旗帶三千人馬,並侄小姐高桂英到來。


    兩人聞聽此言,不由的心中大動。郝搖旗來不來對他們兩人均是無所謂的事情,但關鍵的是高桂英也跟著過來。誰都知道高迎祥無子女,隻有一個侄女和一個侄子。兩人可都是在高迎祥麵前能說上話的人,如今高桂英剛被救回來,驚魂未定。若是此時討其歡心,她在高迎祥麵前說幾句好話,說不得兩人的實力又能長上幾分。


    兩人互視一眼,立時拿定主意。當下大開中門,又擺開酒席招待高桂英。其間談及高桂英被救之原因,得知李過被擒,也免不得大罵楊曉狗官。


    在初見郝搖旗時,李雙喜便看到了郝搖旗的人馬。此三千人窮困末路,衣衫襤褸,麵黃肌瘦,其慘狀更勝乞丐。對於這樣的人馬,李雙喜和高傑兩人自然不放在心中,反正漢中大營還有空地,便將此三千人安置於大營之中。在席間,郝搖旗探得高迎祥大隊早已離開,不由得心花怒放,暗歎楊曉之料敵先機。


    …………………………………………………………………………………………………


    漢中城城內,原來的府衙早已變成了軍事議事大廳,道道命令從這裏發出,不斷的指揮著漢中城的守軍,抵擋著賊寇的進攻。


    平時這裏極為忙碌,但此時卻是一片寧靜。因賊寇進攻漢中而被陳奇瑜飛調來守城的總兵李卑,端坐於大椅之上,在堂下則坐著各位副將及千總等守城的骨幹。


    在堂中站立者乃是被楊曉派來的王征南,他是接到楊曉的命令後進入漢中城的,而後又找到了府衙,請見李卑。


    楊曉附身的左良臣雖然名不見經傳,但左良玉還算是有點小名望。王征南也學奸了,幹脆直接報上左良玉的大名,說有破敵良策,這才有機會見到李卑。當下便把楊曉打算裏應外合、共破賊寇之事報於李卑,這才引出了現在的一幕。


    “大人!”


    當聽完王征南所帶來的消息之後,李卑手下第一副將伍維藩立時站起身來,拱手施禮道:“左良臣雖是左良玉之堂弟,但卻是一書生出身,少經戰仗。如今隻因混入大營,便妄想裏應外合,請求大軍進攻。萬一有失,恐怕後果不堪設想!”


    “沒錯!”又一人站立起來:“左良玉自剿寇以來,向來敗多勝長。他久經戰陣也不過如此,更何況是一個書生。按陳總督飛繳,我軍首要任務乃是保護漢中。漢中不失,善莫大焉。漢中若失,再大的功績也抵不上。”


    漢中之事確實說到了李卑的心裏,他之所以飛調過來,就是為了保護漢中。兩人所言均是老誠持重之方略,以他之身份已完全不需要冒險。隻要守住漢中,自是大功一件。


    “大人,機不可失!我部混入賊營,早已做好萬全準備。隻等大人將令一發,便會立時發動。內除賊首,使賊無頭可行。而後放火亂敵陣角。賊眾向無軍紀可言,必然大亂。隻要大軍揮軍一擊,漢中之圍遂解。”王征南看事情不妙,忙勸說一句。


    “萬全準備!”伍維藩冷哼一聲:“大軍動作,豈是小事。外有上萬賊寇,就憑你們一百來人,都不夠給賊人添牙縫的。”


    聽了伍維藩的話,李卑沉吟一下,發話道:“回報你家大人,就說漢中關係重大。我之兵馬保護漢中,亦捉襟見肘,無力進攻。”


    “總兵大人,我家大人不敢妄求大人出兵對敵。隻想請大人在賊寇營盤自亂之時,發動兵馬進行掩殺。”在王征南來漢中之時,他就得到了楊曉的吩咐。如今李卑的反應楊曉所料一模一樣,立時就按照楊曉所說之話進言一句。


    “賊寇亂陣!伍維藩嘲笑道:“區區百名士卒還想破賊寇之陣不成,你家大人不會以為他是甘興霸在世吧!”


    當時,三國演義早已傳開。其間故事廣為流傳,伍維藩所說即是其中所記之甘寧百騎踹曹營而自身不失的段子。王征南自然也聽說過,聽伍維藩說得不客氣,不由得眉宇上挑,想要反駁一句。


    但一想到此事事關重大,以楊曉之實力雖有妙計在手,但卻吞不下賊寇。而官軍一方,實力最強者當屬眼前這位李總兵莫屬。無奈之下,隻能強壓心頭憤怒:“將軍說笑了。”


    “小小一個士卒,哪有閑心與你開這種玩笑。若不是看在你家大人是左將軍的堂弟份上,你連漢中城都不得而入,早被當成奸細抓起來了。”伍維藩板著臉接著又道了一句。


    王征南不以為然的淡笑一聲,完全沒在乎伍維藩的冷嘲熱諷,他在接到楊曉將令之時,早已料到會有責難,根本就不加理會。隻是抱拳道:“賊寇撫而又叛,陝西又亂,朝野震動。國難思良將,正是大人扶危定困,解朝庭紛憂之時。”


    這句話是楊曉交給王征南最後的殺手鐧,如果再不行的話,王征南昌也無辦法能勸動李卑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亂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兵鋒所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兵鋒所向並收藏明末亂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