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果不錯,就是說幹掉了一些日軍的火力點,但終究解決不了根本問題。族美軍一登陸,意想不到的事情就來了。
這硫磺島的名字可不是隨便叫出來的,硫磺島是因為火山活動形成的,雖然現在火山已經死了,但曾經的火山活動使灘頭上到處覆蓋著厚厚實實的火山灰,島上彌漫著刺鼻的硫磺氣味,不叫硫磺島哪叫什麽?
美軍的情報部門不知道它叫硫磺島?就沒分析出什麽來?美軍的履帶登陸車一登上灘頭,馬上陷在火山灰中動彈不得,非但起不了一點作用,反而擋了後麵登陸艇的路,美軍隻能涉水上岸,上了岸的美軍同樣在火山灰裏高一腳低一腳,邁不開步,灘頭上一片混亂。
混亂的美軍遇到的抵抗卻極輕微。原來栗林忠道雖然讓海軍在灘頭構築防務,並沒有丟下他們不管,也是挖坑道把灘頭防禦工事和折缽山的連在一起。
當美軍對灘頭作火力準備時,灘頭上的人通過坑道都躲到後麵去了,所以美軍在灘頭雖然混亂,登上來倒也不難。那個登陸編隊司令特納有點沾沾自喜了,如意算盤一打,說五天就可占領全島,豈知,剛推進了200來米,情況就變了。按常規,編隊一推進,炮火就跟著延伸,美軍炮火一延伸,日軍趁這個空檔,就從後麵的坑道鑽到前麵的陣地,正好,美軍就在炮火、機關槍的射程內,劈頭蓋腦一陣打上去,美軍傷亡慘重。
沒有火力阻截,晃蕩晃蕩誰都會,一旦遇上凶猛的火力,美軍要推進,就要指望坦克。問題是坦克是開上來了,可也都陷在火山灰裏了,非但派不上用場,反而被日軍炮火當了靶子。好在美軍事先對困難也有充分估計,登陸部隊的每個營都配備艦炮火力控製組,能夠及時召喚艦炮的火力支援。
空中還有校射飛機準確測定目標位置,引導炮火予以摧毀。就這一天,美軍消耗了127毫米以上的口徑的艦炮炮彈38550發,創單日消耗量之最。
要說一說矛和盾的關係了,美軍的矛固然厲害,栗林的盾確實不含糊,饒是這樣,美軍雖不至於被壓製在灘頭上不能動彈,但失去坦克掩護的美軍,每推進一步都要付出重大代價。但畢竟可以衝出灘頭,向前推進了,此時的美軍還不知道,他們剛跳出火炕,又上了尖刀山。
一位參加過硫磺島戰役的幸存老兵說,他們聽得見日本人的說話,卻看不見他們,這些看不見的敵人隨時可以要他們的命。
美軍的火焰噴射器很厲害,但操作火焰噴射器要有極大的勇氣。小日本也知道這家夥厲害,誰拿火焰噴射器,小日本就集中火力往誰的身上打。
火焰噴射器雖然厲害,但操作員死得也快,另一位幸存老兵說,用不上5分鍾,火焰噴射器的操作員就會被殺了。美軍靠著炸藥包和火焰噴射器艱難推進。
各路登陸美軍雖然都遇到困難,但進展有快有慢。5師的28團,運氣最好,遭到日軍的攻擊最輕,最早成功穿插了火雞的頸部,切斷了折缽山和元山的聯係。
27團艱難推進到一號機場(即千鳥機場)南端。相比之下,4師遇到的抵抗最強烈,有些部隊被困在灘頭上,當天毫無進展,傷亡也比較大。就這一天,美軍陣亡566人,負傷1858人,卻連日軍一個人影也沒看到,說日軍毫發無傷也誇張了一點,摧毀了日軍一些火力點,總能打死幾個躲在工事裏的日軍吧,隻是沒個準數,估計也不會多。
在美軍陣亡的將士中,有一個很有名的人物,他就是在瓜島戰役中,被譽為機槍戰神的約翰?巴斯隆。
在42年10月24日,巴斯隆班在隆加地區遭到丸山政男部隊近3000名日軍的攻擊,全班15人有12人陣亡,還有2人也受了傷,巴斯隆幾乎是以一人之力,用兩挺機槍和手槍,頂住了日軍輪番的進攻,直至25日淩晨援軍到達。
日軍在他陣地麵前遺屍累累,終未能越雷池一步。巴斯隆一戰成名,被授予軍方最高榮譽:榮譽勳章。他的英勇事跡在國內廣為流傳,歸國後,受到各界隆重歡迎,並因此被委以參加募集戰爭債券的活動。
按規定,獲得過榮譽勳章的戰士不能再上戰場,但巴斯隆因思念戰友,數度請戰終獲批準,被分配到陸戰5師27團1營c連任排長,參加了硫磺島戰役。
他所在的部隊在紅2灘登陸,麵對日軍凶猛的火力對美軍進行壓製,巴斯隆單身獨進,摧毀日軍一座碉堡。但接下來,幸運沒再眷顧他,在向一號機場南端逼近時,一顆迫擊炮彈擊中了他,巴斯隆不幸陣亡。巴斯隆雖然登陸隻有一天,但因其英勇表現,又被追授海軍十字勳章,他是二戰史上唯一一位既獲得榮譽勳章又獲得海軍十字勳章的海軍陸戰隊戰士。
美軍這一天好歹上去了3萬人,占領了一塊不算小的登陸場,站穩了腳跟。心有餘悸的美軍怕日軍夜襲,照明彈打了整夜,但栗林忠道抱定宗旨不與美軍打照麵,夜襲雖然可讓美軍心驚肉跳,可麵對麵與美軍幹要吃虧,賠本的買賣堅決不幹。
第二天,2月20日。美軍接著幹,北麵的部隊攻占了一號機場,南麵的二十八團準備攻占折缽山。美軍進攻照例又要艦炮火力準備,進攻折缽山的美軍有的是從北向南進攻北坡的,日軍隱藏在岩洞中的工事本來就難打,方向不對,美軍艦炮火力就更夠不著了。好在美軍在灘頭已站穩腳跟,有時間來掃清火山灰,後繼登陸的坦克這才可以暢行無阻。
有了坦克的掩護,美軍才敢動手,老樣子,靠著手榴彈、炸藥包、火焰噴射器逐一消滅岩洞中的日軍,有的岩洞裏麵曲曲彎彎,光用炸藥和噴火也不夠,於是又出動推土機,把一個個像攔路虎的洞口一封了之,這樣美軍才得以艱難前進,當然是慢得可憐。
第三天,情況跟昨天差不多。因島上作戰部隊,傷亡減員太大,陸戰3師開始登陸增援。
第四天,天降大雨,作戰不便,幹脆趁勢休整一天,喘喘氣。
第五天,也就是2月23日,這天是太平洋戰爭中的一個重要日子。喘過氣,恢複了一點體力的美軍開始新一輪攻勢。先說南麵一頭。
這折缽山雖說是座死火山,但時不時的還在噴煙霧,這山有點熱烘烘的,美軍把它稱為‘熱岩’。
日軍把這熱岩幾乎掏空,在山體上修築了數以千計的火力點,美軍就在這布滿槍眼的山坡上艱難前進,到了第五天,終於離折缽山的山頂隻有咫尺之遙了。
折缽山海拔雖然不高,但也足以居高臨下俯瞰美軍登陸灘頭,山頂上不但設了火炮陣地,而且還能導引各處炮火對美軍灘頭等目標進行精確射擊,對美軍構成極大的威脅。不但如此,山頂上還飄揚著一麵膏藥旗在鼓舞日軍的士氣。
10時20分,二十八團的希勒中尉率領一個40人的小分隊,終於衝上山頂,升起了一麵美國國旗。頃刻間,從山頂到灘頭,從灘頭到海上艦艇,一片歡聲雷動,士氣大振。插旗的情景被一名隨軍攝影師拍了下來。
關於這麵國旗,有許多話題和故事,一名陸戰隊老兵說,這麵國旗很快就被日軍打掉了,接著就升起了第二麵。
也有說,在艦上觀戰的海軍部長福雷斯特爾看到升的旗太小,命令換一麵大的,這也說得有根有據,一艘779號坦克登陸艇被命令將一麵很大的國旗緊急送上岸去。
美聯社的一名記者羅森塔爾沒趕上拍下插第一麵旗幟的情景,卻正好趕上拍第二次插旗的情景,這一瞬間集中了所有的時間、地點、人物動態、攝影師的技巧靈感等種種講究,沒有刻意的導演,羅森塔爾完成了這一神來之筆。
美聯社記者的速度就是快,幾小時後,這張黑白照片就傳到了國內,要說這張照片,確實對人,特別是對處在美日交戰時的美國人的視覺會產生巨大的衝擊,給人以極大的震撼。
很快這張照片就被美國國內的一些要人相中了,各種媒體鋪天蓋地競相應用,雜誌、海報、郵票、巧克力,甚至草莓蛋糕都用上了。羅斯福命令將6個插旗的士兵(其中一個是軍醫)都弄回國內,但是後來幾天其中三人犧牲了,剩下三人被當成英雄迎回國內,又是宴會又是嘉獎,又派他們到各地巡遊,推銷戰爭債券,以彌補戰爭巨大開銷的赤字。
一陣熱鬧過後,塵埃落定,債券推銷翻了一翻,當官的慢慢不那麽熱情了,他們自己也沒把自己當成英雄,都沒有謀上個一官半職。運氣最好的要數羅森塔爾,憑了這張名為《硫磺島上升起星條旗》的黑白照片,名聲大噪,為此,還得了普利策獎,榮耀風光了一輩子。第一次拍下插旗情景的那位隨軍攝影師的照片流傳得就不那麽廣了,而他本人也在幾天後犧牲了,咫尺之間,人的命運竟有如此天壤之別,實在是造化弄人。
美軍自從1944年7月攻占馬裏亞納群島後,就開始建立航空基地,出動b-29重型轟炸機空襲日本本土。
但馬裏亞納群島距日本本土近1500海裏,b-29轟炸機隻能攜帶3噸炸彈,在戰鬥機無法護航的情況下長途奔襲,在8000至9000米高度實施麵積轟炸,效果很不理想。
而硫磺島北距日本東京650海裏,南距馬裏亞納群島的塞班島630海裏,幾乎正處在兩地的中間,島上的日軍不僅可以向東京提供早期預警,而且可以起飛戰鬥機進行攔截,甚至還不斷出動飛機攻擊美軍在塞班島等地的機場,更是大大降低了美軍對日本本土戰略轟炸的作用。
硫磺島對美軍而言,簡直是如鯁在喉。如果美軍占領硫磺島,那所有的不利都轉化為有利,b-29轟炸機從硫磺島起飛航程可以減少一半,載彈量則可增加一倍;
戰鬥機如從硫磺島起飛,可以為b-29轟炸機提供全程伴隨護航;甚至連b-24這樣的中型轟炸機也能從硫磺島起飛空襲日本本土;更重要的是硫磺島還可作為b-29轟炸機的備降機場,供受傷的b-29轟炸機緊急降落或加油。因此美軍對硫磺島是勢在必奪。
美陸軍航空兵(即美國空軍的前身)司令亨利?哈利?阿諾德上將於1944年4月17日向參謀長聯席會議提出攻占硫磺島的請求,參謀長聯席會議隨即同意這一請求,責成太平洋戰區擔負此項作戰。太平洋戰區總司令兼太平洋艦隊總司令切斯特?尼米茲上將為就近指揮,將其指揮部從珍珠港移至關島。
10月初,太平洋艦隊司令部的參謀人員製定出進攻硫磺島的計劃。
硫磺島戰役開始前幾個月,駐紮塞班島的美軍第7航空隊等部門就開始為聯合情報中心執行照相偵察任務,但遺憾的是,第7航空隊的照片後來被評估為對分析整個硫磺島的日軍部署情況沒有任何價值。
臨近開戰,美軍第28偵察中隊的偵察機以很低的高度冒險對硫磺島實施了偵察,這次偵察拍攝的照片幾乎覆蓋了美國海軍陸戰隊後來進行激烈戰鬥的所有區域。然而可悲的是,情報中心卻缺乏經驗豐富的情報分析員對這些來自第28偵察中隊的重要照片進行分析評估。因為按照美國海軍的輪換政策,1945年1月,剛剛在關島成立的高級情報中心抽走了聯合情報中心所有有經驗的照片分析人員,這為美軍後來付出慘痛的代價埋下了伏筆。
盡管缺少有經驗的情報分析員,太平洋地區聯合情報中心仍然於1945年1月10日推出硫磺島戰役情報報告。根據這份報告,硫磺島上共有13500名日軍。雖然航空偵察表明,從1944年秋季到這年初冬,日軍在這一地區大量集結,可是聯合情報中心的情報分析員仍然指出,“沒有跡象表明日軍守島部隊已經得到了加強”。
事實上,日軍自1944年馬裏亞納群島失守後,便開始大力加強硫磺島的防禦力量,截止1945年2月,日軍在硫磺島的陸軍約15萬餘人,海軍約7000餘人,共約2。3萬人,飛機30多架,以及大量的火炮等武器裝備。
審閱航空照片,聯合情報中心分析人員僅僅發現了硫磺島上日軍的105個主要武器配置點和119個重武器配置點。分析人員估計,在1945年1月,日軍在硫磺島上的武器裝備主要包括以下部分:超過39門口徑為75毫米或更大的火炮,24門口徑為70毫米的榴彈炮,18門口徑為81毫米到240毫米不等的迫擊炮,10門口徑為80毫米的岸防炮,超過54門高射炮以及其他33門各型防空武器,42至54門口徑為37毫米至47毫米的反坦克炮,6個火箭發射陣地和40輛坦克。
海軍陸戰隊的情報使上述估計的數字增加了很多,但是與實際情況仍有相當大的差距。然而美軍仍然認為日軍防禦能力的加強並沒有表明其已經超出了聯合情報中心對硫磺島日軍防禦能力的最初估計,因此,尼米茲上將和他的下屬都沒有意向改變美軍的攻擊計劃。
事實上,日軍此時在硫磺島上已經擁有了361門口徑為75毫米或更大的火炮,65門口徑為81毫米到240毫米不等的迫擊炮,33門口徑為80毫米的岸防炮,200多支口徑為20毫米至25毫米的高射機槍,67門口徑為37毫米至47毫米的反坦克炮,70具火箭筒和22輛
坦克。此外,日軍還擁有94門口徑為75毫米或更大的高射炮。
在硫磺島戰役後期,美國海軍陸戰隊還遇到了大量意料之外的防禦工事。。在硫磺島上,日軍建造了大量使用機槍、火炮的預備發射點和碉堡。
但是聯合情報中心在戰前的情報報告中曾斷言,分析人員在硫磺島上隻發現了39個碉堡,13個火炮隱蔽點和4個地下工事,以及170個步兵掩體,報告忽視了大量碉堡的存在。而海軍陸戰隊在其1945年2月份的情報報告中則指出,硫磺島上一共有35個火炮隱蔽點,4個地下工事,332個碉堡。
戰鬥結束後,聯合情報中心和海軍情報機構開始分析硫磺島上的鋼筋混凝土工事,發現地圖上到處都是沒有被標出來的要塞,分析人員被迫花了很長時間去統計這些工事的數量。聯合情報中心在1945年6月10日提交的戰後情報報告中專門拿出了一個章節來分析日軍的火炮發射點和碉堡,以說明其龐大的數量和這些工事是如何被日軍使用的。
小提示:電腦訪問進手機登陸
這硫磺島的名字可不是隨便叫出來的,硫磺島是因為火山活動形成的,雖然現在火山已經死了,但曾經的火山活動使灘頭上到處覆蓋著厚厚實實的火山灰,島上彌漫著刺鼻的硫磺氣味,不叫硫磺島哪叫什麽?
美軍的情報部門不知道它叫硫磺島?就沒分析出什麽來?美軍的履帶登陸車一登上灘頭,馬上陷在火山灰中動彈不得,非但起不了一點作用,反而擋了後麵登陸艇的路,美軍隻能涉水上岸,上了岸的美軍同樣在火山灰裏高一腳低一腳,邁不開步,灘頭上一片混亂。
混亂的美軍遇到的抵抗卻極輕微。原來栗林忠道雖然讓海軍在灘頭構築防務,並沒有丟下他們不管,也是挖坑道把灘頭防禦工事和折缽山的連在一起。
當美軍對灘頭作火力準備時,灘頭上的人通過坑道都躲到後麵去了,所以美軍在灘頭雖然混亂,登上來倒也不難。那個登陸編隊司令特納有點沾沾自喜了,如意算盤一打,說五天就可占領全島,豈知,剛推進了200來米,情況就變了。按常規,編隊一推進,炮火就跟著延伸,美軍炮火一延伸,日軍趁這個空檔,就從後麵的坑道鑽到前麵的陣地,正好,美軍就在炮火、機關槍的射程內,劈頭蓋腦一陣打上去,美軍傷亡慘重。
沒有火力阻截,晃蕩晃蕩誰都會,一旦遇上凶猛的火力,美軍要推進,就要指望坦克。問題是坦克是開上來了,可也都陷在火山灰裏了,非但派不上用場,反而被日軍炮火當了靶子。好在美軍事先對困難也有充分估計,登陸部隊的每個營都配備艦炮火力控製組,能夠及時召喚艦炮的火力支援。
空中還有校射飛機準確測定目標位置,引導炮火予以摧毀。就這一天,美軍消耗了127毫米以上的口徑的艦炮炮彈38550發,創單日消耗量之最。
要說一說矛和盾的關係了,美軍的矛固然厲害,栗林的盾確實不含糊,饒是這樣,美軍雖不至於被壓製在灘頭上不能動彈,但失去坦克掩護的美軍,每推進一步都要付出重大代價。但畢竟可以衝出灘頭,向前推進了,此時的美軍還不知道,他們剛跳出火炕,又上了尖刀山。
一位參加過硫磺島戰役的幸存老兵說,他們聽得見日本人的說話,卻看不見他們,這些看不見的敵人隨時可以要他們的命。
美軍的火焰噴射器很厲害,但操作火焰噴射器要有極大的勇氣。小日本也知道這家夥厲害,誰拿火焰噴射器,小日本就集中火力往誰的身上打。
火焰噴射器雖然厲害,但操作員死得也快,另一位幸存老兵說,用不上5分鍾,火焰噴射器的操作員就會被殺了。美軍靠著炸藥包和火焰噴射器艱難推進。
各路登陸美軍雖然都遇到困難,但進展有快有慢。5師的28團,運氣最好,遭到日軍的攻擊最輕,最早成功穿插了火雞的頸部,切斷了折缽山和元山的聯係。
27團艱難推進到一號機場(即千鳥機場)南端。相比之下,4師遇到的抵抗最強烈,有些部隊被困在灘頭上,當天毫無進展,傷亡也比較大。就這一天,美軍陣亡566人,負傷1858人,卻連日軍一個人影也沒看到,說日軍毫發無傷也誇張了一點,摧毀了日軍一些火力點,總能打死幾個躲在工事裏的日軍吧,隻是沒個準數,估計也不會多。
在美軍陣亡的將士中,有一個很有名的人物,他就是在瓜島戰役中,被譽為機槍戰神的約翰?巴斯隆。
在42年10月24日,巴斯隆班在隆加地區遭到丸山政男部隊近3000名日軍的攻擊,全班15人有12人陣亡,還有2人也受了傷,巴斯隆幾乎是以一人之力,用兩挺機槍和手槍,頂住了日軍輪番的進攻,直至25日淩晨援軍到達。
日軍在他陣地麵前遺屍累累,終未能越雷池一步。巴斯隆一戰成名,被授予軍方最高榮譽:榮譽勳章。他的英勇事跡在國內廣為流傳,歸國後,受到各界隆重歡迎,並因此被委以參加募集戰爭債券的活動。
按規定,獲得過榮譽勳章的戰士不能再上戰場,但巴斯隆因思念戰友,數度請戰終獲批準,被分配到陸戰5師27團1營c連任排長,參加了硫磺島戰役。
他所在的部隊在紅2灘登陸,麵對日軍凶猛的火力對美軍進行壓製,巴斯隆單身獨進,摧毀日軍一座碉堡。但接下來,幸運沒再眷顧他,在向一號機場南端逼近時,一顆迫擊炮彈擊中了他,巴斯隆不幸陣亡。巴斯隆雖然登陸隻有一天,但因其英勇表現,又被追授海軍十字勳章,他是二戰史上唯一一位既獲得榮譽勳章又獲得海軍十字勳章的海軍陸戰隊戰士。
美軍這一天好歹上去了3萬人,占領了一塊不算小的登陸場,站穩了腳跟。心有餘悸的美軍怕日軍夜襲,照明彈打了整夜,但栗林忠道抱定宗旨不與美軍打照麵,夜襲雖然可讓美軍心驚肉跳,可麵對麵與美軍幹要吃虧,賠本的買賣堅決不幹。
第二天,2月20日。美軍接著幹,北麵的部隊攻占了一號機場,南麵的二十八團準備攻占折缽山。美軍進攻照例又要艦炮火力準備,進攻折缽山的美軍有的是從北向南進攻北坡的,日軍隱藏在岩洞中的工事本來就難打,方向不對,美軍艦炮火力就更夠不著了。好在美軍在灘頭已站穩腳跟,有時間來掃清火山灰,後繼登陸的坦克這才可以暢行無阻。
有了坦克的掩護,美軍才敢動手,老樣子,靠著手榴彈、炸藥包、火焰噴射器逐一消滅岩洞中的日軍,有的岩洞裏麵曲曲彎彎,光用炸藥和噴火也不夠,於是又出動推土機,把一個個像攔路虎的洞口一封了之,這樣美軍才得以艱難前進,當然是慢得可憐。
第三天,情況跟昨天差不多。因島上作戰部隊,傷亡減員太大,陸戰3師開始登陸增援。
第四天,天降大雨,作戰不便,幹脆趁勢休整一天,喘喘氣。
第五天,也就是2月23日,這天是太平洋戰爭中的一個重要日子。喘過氣,恢複了一點體力的美軍開始新一輪攻勢。先說南麵一頭。
這折缽山雖說是座死火山,但時不時的還在噴煙霧,這山有點熱烘烘的,美軍把它稱為‘熱岩’。
日軍把這熱岩幾乎掏空,在山體上修築了數以千計的火力點,美軍就在這布滿槍眼的山坡上艱難前進,到了第五天,終於離折缽山的山頂隻有咫尺之遙了。
折缽山海拔雖然不高,但也足以居高臨下俯瞰美軍登陸灘頭,山頂上不但設了火炮陣地,而且還能導引各處炮火對美軍灘頭等目標進行精確射擊,對美軍構成極大的威脅。不但如此,山頂上還飄揚著一麵膏藥旗在鼓舞日軍的士氣。
10時20分,二十八團的希勒中尉率領一個40人的小分隊,終於衝上山頂,升起了一麵美國國旗。頃刻間,從山頂到灘頭,從灘頭到海上艦艇,一片歡聲雷動,士氣大振。插旗的情景被一名隨軍攝影師拍了下來。
關於這麵國旗,有許多話題和故事,一名陸戰隊老兵說,這麵國旗很快就被日軍打掉了,接著就升起了第二麵。
也有說,在艦上觀戰的海軍部長福雷斯特爾看到升的旗太小,命令換一麵大的,這也說得有根有據,一艘779號坦克登陸艇被命令將一麵很大的國旗緊急送上岸去。
美聯社的一名記者羅森塔爾沒趕上拍下插第一麵旗幟的情景,卻正好趕上拍第二次插旗的情景,這一瞬間集中了所有的時間、地點、人物動態、攝影師的技巧靈感等種種講究,沒有刻意的導演,羅森塔爾完成了這一神來之筆。
美聯社記者的速度就是快,幾小時後,這張黑白照片就傳到了國內,要說這張照片,確實對人,特別是對處在美日交戰時的美國人的視覺會產生巨大的衝擊,給人以極大的震撼。
很快這張照片就被美國國內的一些要人相中了,各種媒體鋪天蓋地競相應用,雜誌、海報、郵票、巧克力,甚至草莓蛋糕都用上了。羅斯福命令將6個插旗的士兵(其中一個是軍醫)都弄回國內,但是後來幾天其中三人犧牲了,剩下三人被當成英雄迎回國內,又是宴會又是嘉獎,又派他們到各地巡遊,推銷戰爭債券,以彌補戰爭巨大開銷的赤字。
一陣熱鬧過後,塵埃落定,債券推銷翻了一翻,當官的慢慢不那麽熱情了,他們自己也沒把自己當成英雄,都沒有謀上個一官半職。運氣最好的要數羅森塔爾,憑了這張名為《硫磺島上升起星條旗》的黑白照片,名聲大噪,為此,還得了普利策獎,榮耀風光了一輩子。第一次拍下插旗情景的那位隨軍攝影師的照片流傳得就不那麽廣了,而他本人也在幾天後犧牲了,咫尺之間,人的命運竟有如此天壤之別,實在是造化弄人。
美軍自從1944年7月攻占馬裏亞納群島後,就開始建立航空基地,出動b-29重型轟炸機空襲日本本土。
但馬裏亞納群島距日本本土近1500海裏,b-29轟炸機隻能攜帶3噸炸彈,在戰鬥機無法護航的情況下長途奔襲,在8000至9000米高度實施麵積轟炸,效果很不理想。
而硫磺島北距日本東京650海裏,南距馬裏亞納群島的塞班島630海裏,幾乎正處在兩地的中間,島上的日軍不僅可以向東京提供早期預警,而且可以起飛戰鬥機進行攔截,甚至還不斷出動飛機攻擊美軍在塞班島等地的機場,更是大大降低了美軍對日本本土戰略轟炸的作用。
硫磺島對美軍而言,簡直是如鯁在喉。如果美軍占領硫磺島,那所有的不利都轉化為有利,b-29轟炸機從硫磺島起飛航程可以減少一半,載彈量則可增加一倍;
戰鬥機如從硫磺島起飛,可以為b-29轟炸機提供全程伴隨護航;甚至連b-24這樣的中型轟炸機也能從硫磺島起飛空襲日本本土;更重要的是硫磺島還可作為b-29轟炸機的備降機場,供受傷的b-29轟炸機緊急降落或加油。因此美軍對硫磺島是勢在必奪。
美陸軍航空兵(即美國空軍的前身)司令亨利?哈利?阿諾德上將於1944年4月17日向參謀長聯席會議提出攻占硫磺島的請求,參謀長聯席會議隨即同意這一請求,責成太平洋戰區擔負此項作戰。太平洋戰區總司令兼太平洋艦隊總司令切斯特?尼米茲上將為就近指揮,將其指揮部從珍珠港移至關島。
10月初,太平洋艦隊司令部的參謀人員製定出進攻硫磺島的計劃。
硫磺島戰役開始前幾個月,駐紮塞班島的美軍第7航空隊等部門就開始為聯合情報中心執行照相偵察任務,但遺憾的是,第7航空隊的照片後來被評估為對分析整個硫磺島的日軍部署情況沒有任何價值。
臨近開戰,美軍第28偵察中隊的偵察機以很低的高度冒險對硫磺島實施了偵察,這次偵察拍攝的照片幾乎覆蓋了美國海軍陸戰隊後來進行激烈戰鬥的所有區域。然而可悲的是,情報中心卻缺乏經驗豐富的情報分析員對這些來自第28偵察中隊的重要照片進行分析評估。因為按照美國海軍的輪換政策,1945年1月,剛剛在關島成立的高級情報中心抽走了聯合情報中心所有有經驗的照片分析人員,這為美軍後來付出慘痛的代價埋下了伏筆。
盡管缺少有經驗的情報分析員,太平洋地區聯合情報中心仍然於1945年1月10日推出硫磺島戰役情報報告。根據這份報告,硫磺島上共有13500名日軍。雖然航空偵察表明,從1944年秋季到這年初冬,日軍在這一地區大量集結,可是聯合情報中心的情報分析員仍然指出,“沒有跡象表明日軍守島部隊已經得到了加強”。
事實上,日軍自1944年馬裏亞納群島失守後,便開始大力加強硫磺島的防禦力量,截止1945年2月,日軍在硫磺島的陸軍約15萬餘人,海軍約7000餘人,共約2。3萬人,飛機30多架,以及大量的火炮等武器裝備。
審閱航空照片,聯合情報中心分析人員僅僅發現了硫磺島上日軍的105個主要武器配置點和119個重武器配置點。分析人員估計,在1945年1月,日軍在硫磺島上的武器裝備主要包括以下部分:超過39門口徑為75毫米或更大的火炮,24門口徑為70毫米的榴彈炮,18門口徑為81毫米到240毫米不等的迫擊炮,10門口徑為80毫米的岸防炮,超過54門高射炮以及其他33門各型防空武器,42至54門口徑為37毫米至47毫米的反坦克炮,6個火箭發射陣地和40輛坦克。
海軍陸戰隊的情報使上述估計的數字增加了很多,但是與實際情況仍有相當大的差距。然而美軍仍然認為日軍防禦能力的加強並沒有表明其已經超出了聯合情報中心對硫磺島日軍防禦能力的最初估計,因此,尼米茲上將和他的下屬都沒有意向改變美軍的攻擊計劃。
事實上,日軍此時在硫磺島上已經擁有了361門口徑為75毫米或更大的火炮,65門口徑為81毫米到240毫米不等的迫擊炮,33門口徑為80毫米的岸防炮,200多支口徑為20毫米至25毫米的高射機槍,67門口徑為37毫米至47毫米的反坦克炮,70具火箭筒和22輛
坦克。此外,日軍還擁有94門口徑為75毫米或更大的高射炮。
在硫磺島戰役後期,美國海軍陸戰隊還遇到了大量意料之外的防禦工事。。在硫磺島上,日軍建造了大量使用機槍、火炮的預備發射點和碉堡。
但是聯合情報中心在戰前的情報報告中曾斷言,分析人員在硫磺島上隻發現了39個碉堡,13個火炮隱蔽點和4個地下工事,以及170個步兵掩體,報告忽視了大量碉堡的存在。而海軍陸戰隊在其1945年2月份的情報報告中則指出,硫磺島上一共有35個火炮隱蔽點,4個地下工事,332個碉堡。
戰鬥結束後,聯合情報中心和海軍情報機構開始分析硫磺島上的鋼筋混凝土工事,發現地圖上到處都是沒有被標出來的要塞,分析人員被迫花了很長時間去統計這些工事的數量。聯合情報中心在1945年6月10日提交的戰後情報報告中專門拿出了一個章節來分析日軍的火炮發射點和碉堡,以說明其龐大的數量和這些工事是如何被日軍使用的。
小提示:電腦訪問進手機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