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特島全島多山。中央偏西,從西北到東南幾乎縱貫全島的山脈就叫做中央山脈。中央山脈和東北角的小山脈之間形成一個低地,被稱為萊特盆地(leyteval-ley),中央山脈和縱貫短左腳的山脈之間也形成一個小盆地,它的南端是奧爾莫克港,這個盆地就稱為奧爾莫克盆地(ormocvalley)。


    美軍的登陸部隊登灘後,除了東北那個小山脈和杜拉格附近的更小的卡特蒙山(catmonhill,資料上說是卡蒙特山,按音譯應是卡特蒙山),當麵的就是萊特盆地。


    一般來說,大的城鎮喜歡建在平原地帶,萊特島也不例外,包括首府塔克洛班在內的諸多大城鎮,要麽建在沿海平原,要麽建在兩個盆地上,所以美軍第一階段的軍事行動正是集中在這個萊特盆地上。平原上好用兵,美軍選擇萊特島的東麵登陸,原因也在於此。


    兩路美軍登陸都異常順利。前麵幾次戰役,美軍甚至要作幾天的火力準備,有時候登島不順利,就要怪火力準備不充分。而現在火力準備隻進行了幾個小時,登島卻很順利,這多少有點奇怪。難道麵前的日軍真的窩囊不經打麽?不至於呀!


    首先,日軍本以為美軍將最先進攻棉蘭老島(其實,這一點日軍原來倒是料準了,隻是後來因哈爾西的建議,決定先不打棉蘭老島,而是先打萊特島,讓日軍防了個空。),所以在棉蘭老島上部署了一個師團和一個旅團,又準備馬上再調兩個師團去加強防禦,而在萊特島上暫時隻有一個師團防禦。


    但駐防萊特島的是第16師團,是日軍的一個常備師團,它與第6師團同為進攻南京的急先鋒,製造南京大屠殺的元凶。其師團長中島今朝吾,帶頭叫囂對俘虜實行徹底消滅的方針,上行下效,師團從上到下都是嗜殺成性的劊子手,那兩個以殺人為樂,進行殺人比賽的惡魔——野田毅和向井敏明,就出在這個師團!這樣一個惡名昭彰,窮凶極惡的師團,怎麽說其戰鬥力也應該與駐守帕勞群島的第14師團是不相上下,難分伯仲的,這次怎麽不經打了?原來這其中也是有道理的。


    這其一,16師團再厲害,在島上也隻2萬多人。就算一個師團的兵力全部布防在兩處登陸灘頭,每處也隻有1萬人多點,而美軍一次登陸就動用了將近4個師,人數有10萬多,人數之比為5﹕1,力量相差懸殊;


    其二,聽上去美軍隻作了幾小時的火力準備,其實哈爾西早就將呂宋島、包括萊特島等,都炸了個遍,到處機場被炸得一塌糊塗,飛機也炸得七零八落,美軍登陸時,日軍難以提供像樣的空中支援;


    其三,登陸灘頭是沿海小平原,遍布沼澤。這對進攻一方固然推進困難,但防守一方也難以構築堅固的防禦陣地,而日軍又正好一改灘頭防禦的做法為縱深梯次防禦,灘頭防禦的兵力和工事並不強大;


    這其四,美軍有強大的運輸能力,輕重裝備一應俱全,武器彈藥供應充足,而日軍的供應就差得遠了。現在美軍不但空中力量占絕對優勢,潛艇也非常活躍,日軍要想對各島增援,在運輸過程中,上有飛機,下有潛艇,層層攔截,損失慘重。即使能捱上登陸的,人員和裝備彈藥也大打折扣。16師團也有這個問題,非但彈藥匱乏,而且補給也沒指望。


    有這麽幾條,所以美軍先期登陸十分順利。日本軍方高層對美軍登陸萊特島雖然也十分驚恐,但因受到前幾天台灣空戰時,海軍航空兵謊報戰果的鼓舞,認為美軍航母艦隊已遭重創,這次美軍仍不自量力在萊特島登陸,實在是全殲美軍的天賜良機。


    於是立即組織艦隊從各處前來馳援,打算衝進萊特灣,粉碎美軍的登陸行動,這就引發了一場萊特灣大海戰,這在《萊特灣大海戰》一文中已有敘述。日軍費盡心機,結果萊特灣海戰日軍艦隊一敗塗地,對美軍的登陸行動毫無影響,在兩處登陸的美軍,按原定計劃分四路推進,有驚無險。


    萊特島上有兩條主要的高速公路,沿東海岸的一條是1號高速公路。從東海岸出發,向北穿過萊特盆地到卡裏加拉(carigara),然後沿北海岸穿過中央山脈,而後再往南到達終點奧爾莫克,這是2號高速公路。


    最北一路,騎一師沿1號公路向北挺進,攻占萊特島的首府塔克洛班後,繼續向北占領薩馬島上的拉巴茲paz),控製了聖華尼科海峽;


    稍南,24步兵師沿2號公路,穿過萊特盆地,攻克北部沿海的巴魯戈(barugo)和卡裏加拉(cariga)。


    在杜拉格灘頭登陸的美軍,迎麵便是卡特蒙山,山並不高,但山上日軍的炮火可以直接打到美軍的灘頭陣地。96師兵分兩路,一路拔掉卡特蒙山這枚釘子,一路沿1號公路,向北奪取塔納萬(tanauan)。第7師亦兵分兩路,其大部攻占了杜拉格後,將當麵之敵壓迫至布拉文(burauen)一線。攻克了布拉文後,又乘勢向北推進,攻下達戈米(dagami)。另一路則沿1號公路向南攻克了阿布約(abuyog)。


    至此,美軍把東部沿海平原直至萊特盆地的絕大部分地區都控製在手了。


    對壘雙方,一邊美軍是人多勢眾、裝備精良、彈藥充足,另一邊,日軍則是人少勢寡、裝備不足、彈藥匱乏。饒你當初窮凶極惡、顯赫一時,現在也隻能一邊頑抗,一邊撤逃,一路上丟盔卸甲、損兵折將。


    但日軍也並非完全無所作為的,先是海上來,結果一敗塗地,接著是空中來。萊特島上的機場本來被美軍炸得一塌糊塗,現在又落在美國人手中,美軍雖然一時派不上用場,但至少日本人用不上,因日軍想在萊特島和美軍決戰,企圖在這裏重創美軍,於是又再一次拚湊了一些飛機,有好些從呂宋島飛過來,前前後後也來過好幾百架,多少也對美軍製造了一些麻煩,但畢竟日軍飛行員不經打,損失慘重。


    從10月20日美軍登陸起,雖然天氣惡劣,對美軍的進攻造成很大影響,但畢竟是一直在追著日本人打,16師團苦撐苦捱著,盆地上沒立足之地,隻能退守中央山脈,麵對這道天然屏障,美軍一時還打不過去,因日軍要在萊特島與美軍決戰,所以抓住這個空擋,從10月底開始,向島上加緊調兵遣將,先後將第1、第26師團和第68旅團等部隊成功送上了萊特島,到12月中旬,島上日軍總數達到7萬人。


    當日軍開始派兵增援時,美軍正計劃翻越中央山脈,向島的西部進擊。計劃還是分南北兩路。


    北路的第1騎兵師在攻克塔克洛班後,又分成兩路,一路穿過聖華尼科海峽,另一路沿著北海岸向西,與24師在卡裏加拉會師;南路的96師駐在中央山脈的東麵,與日軍第16師團殘部對峙,防止日軍反撲,以第7師繼續作南路進攻。


    11月上旬,北麵的行動開始,這次是24師借水路到達中央山脈的北端,翻過山脈的低凹處,在日軍防線北端的更北麵穿了過去,迂回到了日軍防線的側麵,騎一師則沿著2號公路當麵強攻日軍防線。兩路進攻路線都有日軍的硬釘子。


    隨著增援部隊陸續上島,日軍開始加強了中央山脈的防線,北端由第1師團駐防,中路是102師團,南端駐防的是16師團的殘部。另外在16師團的左下側西海岸的山地,交給了第26師團防守。


    騎一師和24師的當麵之敵正是日軍第1師團的兩股部隊,一股據守的地方稱為斷頭嶺,一股據守的地方叫做啟子嶺。第1師團是日軍最老牌的師團,也算是精銳部隊,據守的地勢又險要,一時間美軍倒也難越雷池一步。


    打仗靠天時地利人和,日軍據險固守,這是占了地利的優勢,有第1師團也足以與美軍抗衡,人和上也不吃虧,哪天時怎麽樣呢?


    日軍也占了一點便宜。原來那年秋天菲律賓中部遭遇了幾十年來最惡劣的季風氣候,潮濕的季風帶來的暴雨,將凡是低窪的地方,都變成了一片澤國。


    人員推進都困難,更何況各種物資和重裝備,必須調集大批登陸艇來運輸物資裝備。本來美軍占領日軍的一處地方,把日軍的機場拿來稍稍整修一下,馬上就好派用場。這次在塔克洛班和杜拉格也弄到好幾處機場,可連日的暴雨,機場沒法修,剛修好一點馬上又被衝壞了。


    天氣惡劣,艦載機也不大敢飛出來,有時候勉強飛出來,碰到油料不夠,想降落在塔克洛班等機場,往往弄得機毀人亡。這一來美軍的空中優勢就大打折扣,一時間美軍在空中占不了便宜。


    天公不作美,克魯格也沒有辦法,但老麥可不管這個,他想的是因為部隊推進緩慢,已經影響了進攻呂宋島的計劃,總不成順著部下的口氣,也一起埋怨天氣。當官的就是好,手裏有鞭子,管你天氣好不好,平時可以給你一點好吃的,要緊關頭要你跑,還得用鞭子。


    他暗示克魯格,如果第6集團軍不行,那就要換第8集團軍。克魯格有怨沒處訴,隻好催著部下拚命,其實老麥也並不是真的要撤下克魯格,就是要在關鍵時刻來上一鞭子。


    老麥對天氣也沒有辦法,但對於日軍的增援,還是有辦法對付的。日軍不斷增援的消息,麥克阿瑟、克魯格等人其實也已知曉,一方麵想方設法在封堵奧爾莫克灣這個口子,一方麵老麥和克魯格也正在調兵遣將。美國人20多萬大軍,頭一陣並沒有全部開上來,麥克阿瑟手中還握有三個師的預備部隊,現在要派用場了。


    老麥好像挺照顧24師,24師迂回到日軍防線的側麵後,卻沒有讓它去攻堅,而是把第32師調上來啃骨頭,大概老麥想讓24師小小地休整一下,一方麵也可防著日軍向卡裏加拉方向反撲。


    相比之下,麥克阿瑟對南麵一線的第7師,似乎就不太照顧了。日軍兵力終究有限,防線不能無限製拉長,於是老麥命令第7師,在日軍防線南端的更南麵穿越中央山脈,去攻擊日軍26師團的防禦陣地。不過,考慮到第7師走了,美軍防線有缺口,日軍有可能反撲過來,那就也派預備部隊來,於是讓第11空降師空降到布拉文地區,接替第7師的陣地。


    這些事都讓老麥這些頭頭們去操心,第7師隻管按命令行事。11月22日,空降師到達指定防區接防,第7師立即開拔前去穿越中央山脈。從26師團防線的南麵向日軍發起進攻。


    南麵才剛剛有所動作,北麵早已打得難分難解。一直要到12月14日,騎一師和32師才完全攻克了斷頭嶺和啟子嶺,總算控製了從卡裏加拉到奧爾莫克盆地的2號公路。南麵第7師於12月4日開始對敵發起攻擊,有一個營的噴火坦克在前麵開路,進展還算順利。


    雖然南北兩線都在推進,但老麥還嫌太慢。早先,日軍由奧爾莫克灣來增援,美軍已派出魚雷艇部隊日夜巡邏,派艦艇部隊進行封鎖,以切斷日軍的增援。現在奧爾莫克灣海域倒過來被美軍控製了,你小日本原先可以從這裏來增援,我現在就不能從這裏派兵登陸嗎?


    恐怕不一定要軍事家,才能想到這一點,深通韜略的麥克阿瑟還用得著急中生智?或許也談不上眉頭一皺,計上心來,總之老麥想了個計較,派兵從奧爾莫克灣登陸,給小鬼子來一個兩麵夾擊!


    預備部隊還有個第77師,現在要派派用場了。12月7日,這天正好是珍珠港事件三周年紀念日,第77師從奧爾默克港南麵隻有5??至6公裏的阿爾布埃拉(albuera)登陸,抄了日軍第26師團的後路,26師團腹背受敵。


    其實77師主要任務是去攻占奧爾莫克港,並沒有在26師團上多花力氣,或許隻是象征性地去裝裝樣子,但似乎26師團就亂了陣腳,總之,26師團的防線很快被第7師突破,12月12日,第7師到達了奧爾莫克港南麵16公裏的地方。


    但第77師沒在此地多作糾纏,於12月10日就攻占了奧爾莫克港,比第7師突破日軍防線還早了兩天,人家辛辛苦苦啃骨頭,他卻舒舒服服享現成。


    美軍攻占了奧爾莫克港後,萊特島上的戰事大局已定。12月21日,77師與騎一師會師於卡納加(kananga),島上的日軍不是被包圍就是被分割,美軍各部,分頭對日軍進行圍殲追剿。空降11師向西攻擊16師團殘敵,占領了馬霍納格(mahonag),77師、騎一師、32師和24師,自南至北向西掃清島西部殘敵。


    沒等日軍全部被剿滅,麥克阿瑟即宣布萊特島戰役已結束,把最後的掃蕩工作交給了第8集團軍,讓第6集團軍盡早脫出來,準備下一步的呂宋島戰役。


    萊特島是到手了,但萊特島距離呂宋島還太遠,麥克阿瑟對島上的機場也不滿意,他想找一個距離呂宋島比較近一點的地方,建幾個機場作為進攻呂宋島的前進基地。在地圖上看看,知道民都洛島不錯,符合要求,於是決定在進攻呂宋島前,把民都洛島先拿下。


    因萊特島上的中央山脈構成了一條天然屏障,日軍大本營認為在此據險固守,是殲滅美軍大部隊的天賜良機,雖然山下奉文認為這是無謂的一戰,但日軍大本營仍不惜向萊特島大舉增兵,從11月上旬起至12月初,先後向島上輸送了全部的第1和第26師團,以及第8、第30和第102師團的部分兵力。


    美軍得此信息後,一方麵在日軍艦隊必經之水路,例如卡尼高水道,進行布雷。一方麵派驅逐艦隊經由前期控製的海峽進入奧爾莫克灣,對日軍的增援運輸艦隊和掩護艦隊進行封鎖和攔截。


    自11月8日至12月11日止,日軍先後被擊沉6艘驅逐艦和1艘潛艇等總計30餘艘艦艇,有約4萬名的日軍葬身魚腹,增援的代價很大。美軍方麵則損失了3艘驅逐艦等共計6艘艦艇。


    老麥不滿足於僅僅隻堵上口子,你日軍能上,我也能上,何況日軍的海空優勢已盡失,誰怕誰啊。


    小提示:電腦訪問進手機登陸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抗日之修羅傳說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江湖奇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江湖奇人並收藏抗日之修羅傳說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