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事俱備,美軍要動手了,事實上,美軍對上述三個島的行動幾乎是同時開始的,但說話隻能一路一路地來,先說最重要的一路。2月1日淩晨,美軍開始進攻誇賈林島,這一次新的招數都用上了。按常規,火力準備開路,這次火力準備計劃周密,有條不紊,梯次分明。


    第一輪,4艘戰列艦和4艘巡洋艦進至島西端的南麵海域,數艘驅逐艦駛進礁湖至島西端的北側,距離都迫近至1700米左右。6時光景,兩邊一起開火,對灘頭工事實施精確慢射。8時,埃努布基島上剛建起的榴彈炮陣地,也加入了行列,和艦炮一起轟擊到8時40分,先告一段落;


    第二輪,島上硝煙未盡,美軍的飛機就來了。美軍的飛機花式繁多,來的地方也不一樣。從塔拉瓦來的b-24重型轟炸機專扔100公斤重的重磅穿甲彈,艦載機也不一樣,有“地獄俯衝者”式俯衝轟炸機,有“複仇者”式魚雷機,還有“惡婦”式戰鬥機,有的扔炸彈(魚雷機經過改裝,也可扔炸彈),有的打機關炮,發火箭。


    飛機可以更近距離地攻擊,但載彈量有限,扔完就走;


    飛機剛走,艦炮、榴彈炮又打上來了…,在不到3個小時裏,傾瀉到誇賈林島上的炮彈炸彈達到1。2萬噸,竟是塔拉瓦的4倍!


    一陣火力準備後,登陸開始了。登陸部隊不是剛來的,艦炮開第一炮時,運輸艦已到達了外海,6時剛過,登陸部隊就在距海灘7000米處進行換乘,換乘後先進至離海灘4570米處的出發線。9時,登陸部隊分4個登陸波,間隔時間4分鍾,以5節的航速(1節﹦1海裏∕小時﹦1。852公裏∕小時。5節的速度不到每小時10公裏,比自行車的速度要慢一些。)向海灘衝擊。


    剛才說了,登陸的隊形很嚴整,怎麽個嚴整法?


    每個登陸波由16輛履帶兩棲登陸車和水陸坦克、3艘登陸炮艇、4艘登陸控製指揮艇以及2艘車輛人員登陸艇組成。3艘登陸炮艇在前麵200米處炮火開道,後麵16輛兩棲車與坦克一字排開,左右兩翼各配置一輛指揮艇,中間配置2艘,每輛兩棲車或坦克左右都能看到作為基準的指揮車,隊形自然嚴整,井然有序。


    至於2艘車輛人員登陸艇,火力較差,估計就跟在後麵,安享太平。當第一個登陸波發起衝擊時,大概已是9時20分光景,前期艦炮和飛機的火力準備將日軍灘頭工事不能摧毀個八九不離十,也總有七八成,於是艦炮開始向縱深延伸,灘頭殘留下來不死不活的工事,就讓登陸炮艇的火箭和機關炮來對付。


    塔拉瓦一戰是很有名的,因為它是美軍反攻的揭幕戰,也正因為是揭幕戰,所以對日軍珊瑚礁上的工事不摸底細,傷亡慘重,吃了大虧。


    提起塔拉瓦,總要對它的工事濃墨重彩地描寫一番,而對於馬紹爾群島,或者具體點說,對於誇賈林環礁上的工事,到底怎麽樣,幾乎沒人提起,給人的感覺,似乎這些島上沒什麽工事,就算有,也是很蹩腳的,但事實絕不會是這樣的。


    馬紹爾群島和吉爾伯特群島都是珊瑚環礁形成的群島,前者的環礁不僅比後者的要多,而且麵積也大得多。在地域上也是連成一氣的,彼此距離很近,而且日軍在馬紹爾群島上的守軍也比吉爾伯特群島上的守軍要多得多。


    從情理上來講,馬紹爾群島上的防禦工事,其構築方式與吉爾伯特群島的工事,應該是一個路子的。看到美軍已攻占了塔拉瓦,這裏的工事隻可能修得更多,更堅固,更完善。但是幾乎沒人提起這工事怎麽樣怎麽樣,唯一的原因就是,在美軍長達將近3小時的精確慢射火力準備中,這些工事沒派上多大用場就被摧毀了,究竟這些工事怎麽樣,誰知道?總之,美軍的登陸部隊,幾乎是沒遇到抵抗,就輕輕鬆鬆上來了。說句玩笑話,美軍的登陸波大可不必煞費苦心地排得嚴嚴整整,吊兒郎當,散散漫漫也一樣可以平平安安登上來。


    當時的情景就是,海灘上的硝煙還未散去,美軍兩棲車的履帶已經碾上了灘頭,在12分鍾內,首批整整兩個營的1200名美軍,像觀光一樣的上了誇賈林的海灘。抵抗是有的,那隻是僥幸逃過第一劫的日軍,用輕武器射擊的零星槍聲,美軍無一傷亡。樂得美軍的頭兒腦兒們:great!這簡直就像在演習,竟比演習還要成功!


    別看這步兵第7師,陣營嚴整,漂漂亮亮登陸,其實有一大半功勞是海軍的,隻是第7師運氣好,撿了一個便宜。等到站穩腳跟,向縱深發展時,就沒有灘頭那麽愜意了。


    灘頭上日軍的工事差不多是完了,但裏麵的工事,大概是距離遠,還有不少可以阻擊美軍。


    一遇到阻擊,步兵的慣有作派就顯出來了:他們可不會頂著敵人的炮火衝鋒,照例是停下腳步,招呼炮火先將敵人的工事摧毀,然後就坐享其成,所以,登陸雖順當,進展卻緩慢。有時候,遇到構築得十分巧妙日軍工事,連艦炮都奈何不了它,隻有艦載機才能收拾它們。這些大兵對艦載機飛行員的高超技藝讚不絕口,喝起彩了倒是不含糊。


    但畢竟日軍大勢已去,美軍的艦炮和艦載機又是有求必應,絕對配合,所以不管日軍阻擊也好,反衝鋒也好,夜襲也好,都不過是臨死的蛤蟆撲騰幾下而已。即使進展緩慢,到2月6日,島上的日軍被全部肅清。


    在誇賈林島北麵的埃貝耶島上,也駐有日軍,美軍也不希望在攻打誇賈林島時他們來礙手礙腳,所以提前一天,在1月31日,對該島進行火力壓製。或許是美軍不摸底,也許是過分小心,雖然島上有些水上飛機基地和艦船錨地,但對付島上幾百個日軍,竟然整整轟了4天。到2月3日,也是第7師的人,在艦炮、艦載機以及火炮的支援下順利登陸,雖然遇到些抵抗,畢竟…,次日中午,全殲守軍,占領埃貝耶島。接著,順勢把附近各小島的日軍逐一消滅,現在誇賈林環礁上隻剩下羅伊島-那慕爾島上還有些日軍了。


    在羅伊島上有個大型機場,在那慕爾島上有航空隊的司令部和營房。說是在羅伊島-那慕爾島的西南還有五個小島,分別叫做梅路島、恩努埃賓島、恩努加勒特島、恩努門內特島和恩努比爾島。所說方位有點問題,其實是恩努埃賓島和梅路島在羅伊島-那慕爾島的西南,另三個島在東南。


    1月31日,美軍先陸續拿下這五個小島。雖然這次登陸的陸戰4師是一個新組建的部隊,缺乏實戰經驗,在換乘履帶登陸車時,有些混亂,但因這些島嶼日軍防禦很薄弱,而他們經驗雖不足,作風卻很頑強,所以拿下這幾個小島並不困難。美軍在恩努埃賓島和恩努比爾島上建起了火炮陣地,準備支援攻占羅伊島-那慕爾島的行動。


    次日,即2月1日淩晨,進攻羅伊島-那慕爾島的行動正式開始,照例是火力準備開路。美軍的艦隻這樣部署:


    (1)3艘戰列艦在那慕爾島的東麵;


    (2)5艘巡洋艦在羅伊島的北麵;東麵和北麵的攻擊,示意圖中未顯示。


    (3)6艘驅逐艦駛入礁湖,到達羅伊島-那慕爾島的南麵位置。


    準備登陸羅伊島-那慕爾島的部隊仍然是陸戰4師。但這次登陸比昨日登陸五個小島還要混亂,這不單單是因為缺少經驗,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履帶登陸車數量不夠。


    美國國內確實在加緊生產兩棲履帶登陸車,但還是隻能有限度地滿足需要,昨日登陸五個小島還需要分批分批的來。


    原來計劃這些兩棲車要返回坦克登陸艇,進行維修和加油,但因種種原因,有大約40%的兩棲車不能如期返回。


    有的是因為駕駛員缺少經驗找不到回來的路;有的是因為被風浪折騰得精疲力盡,連回來的力氣也沒了;也有的根本等不到回來加油,幹脆因為油料耗盡,回不來了。無奈之下,隻好用登陸艇來湊數,結果一出發就亂成一團。


    這樣糟糕的出發,登陸卻很順利,好就好在火力準備充分,艦炮的精確慢射把羅伊島上日軍的工事差不多都打掉了,僥幸有二三百個日軍躲過炮火,也構不成什麽威脅了。


    陸戰隊搶灘秩序雖混亂,但作戰卻勇猛,到傍晚時分已占領全島,甚至能騰出手來支援那慕爾島的登陸。那慕爾島的戰事稍顯困難,先是因為計劃中的履帶車沒及時到位,到中午才登陸成功,登陸後,開始進展還順利,可是日軍幾個彈藥庫爆炸,美軍也被炸死不少人,日軍的防坦克壕又使得美軍不易向縱深發展。


    得到羅伊島美軍的支援後,又恢複了進攻,但天色已晚,直到第二天下午,才肅清島上日軍,占領全島。至於其餘一些小島上的日軍,人數都很少,隻需稍稍打掃一下就可以了,


    至此,美軍占領了全部誇賈林環礁,日軍好像很聽尼米茲的話,一不派聯合艦隊來馳援,二沒有什麽飛機來空襲,事情的進程完全按照尼米茲的意願一一兌現。


    事實上,1943年日軍大本營開了個禦前會議,製定了一項戰略防禦方針,確定以千島群島、小笠原群島、馬裏亞納群島、加羅林群島中西部、新幾內亞島西部這一線為“絕對防禦圈”,是必須予以固守的,而馬紹爾群島處在其圈外,其任務隻是拚死消耗遲滯美軍的進攻,為加強“絕對防禦圈”爭取時間。


    千島群島位於堪察加半島和北海道之間,將西北太平洋和鄂霍茨克海分隔開來,全長1300公裏,由56個島嶼組成,現屬俄羅斯管轄。其南部的擇足島、國後島、色丹島和齒舞島,就是俄日兩國有領土爭議的,有名的北方四島(日稱)或南千島群島(俄稱)。


    這期間,南太平洋正打得如火如荼,日軍雖然也估計美軍在中太平洋下一步會進攻馬紹爾群島,但依然認為南太平洋是美軍的主攻方向。因為聯合艦隊曆經重創,現在自身也沒有足夠的遠海作戰的空中護衛能力,所以壓根兒沒打算來馳援,隻是盡量讓地麵部隊加強一下罷了。但當時馬紹爾群島對外的交通線幾乎都被美軍掐斷,這起碼的願望都很難實現。這馬紹爾群島上4萬多日軍的命運在那次禦前會議上已經定下了,說得好聽是玉碎,說白一點就是等死,用幾萬條性命來換一點時間。


    日軍的一舉一動都被尼米茲料個正著,尼米茲的洞察力果然高人一等,斯普魯恩斯等人隻好甘拜下風。美軍本來打算先攻打外圍的沃傑、米利、馬洛埃拉普和賈盧伊特四個環礁,現在尼米茲一招黑虎掏心把誇賈林環礁掏了,再一看,這四個環礁就沒必要去打了。這些環礁一沒有艦艇,二沒有飛機,上麵又沒有多少人,對美軍沒有任何威脅,沒必要多花力氣去占領,而留著它們卻還有一個妙用:可以用來作為訓練飛行員的實戰練兵場,從此以後,美軍的新兵飛行員就不時光顧這些環礁來練練本事,苦了島上這些日軍,天天提心吊膽過日子。不過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捱過了這段苦日子,等到日本投降,算是撿了一條命。


    這四個環礁不打,那就往前看,目標指向了最西北的埃尼威托克環礁。但是尼米茲沒打算馬上去打埃尼威托克,他的目光轉向了波納佩、庫賽埃和特魯克。


    本來斯普魯恩斯對尼米茲的黑虎掏心戰心存疑慮,現在一看,奪取過程十分順利,倒又來勁了,一心想乘勝攻占埃尼威托克環礁。但有人擔心美軍連續作戰,休整不夠,還擔心波納佩、庫賽埃和特魯克的飛機前來空襲馳援。這說起來有點怪,前麵攻占誇賈林環礁時,沒見什麽日軍飛機前來,怎麽現在卻擔心起來了?


    尼米茲對斯普魯恩斯的想法倒十分讚同,但對別人的意見、建議也應該重視。尼米茲知道自己手中的空中力量已非昔日可比,忌憚日本人飛機的時代早就過去了,但為穩妥起見,那就先去打掉它。


    於是塔拉瓦的b-24轟炸機就去轟炸距離較近的(約六七百公裏)波納佩和庫賽埃,從2月12日炸到26日,結果日軍飛機被炸毀大半,機場也炸得不能用了,先解除了這兩個地方的空中威脅。


    特魯克群島的範圍大致如一個三角形。特魯克群島兼具珊瑚島和火山島雙重特點,其周邊69個珊瑚礁或沙礁圍成一個麵積為2129平方公裏的礁湖,略次於誇賈林環礁的礁湖(2174平方公裏),與誇賈林礁湖不同之處在於,在特魯克礁湖中還散布著14個大小不等的火山島,構成了特魯克群島的主體。


    在有關美軍空襲特魯克的文章中,曾提到莫恩(moen)、埃騰(etten)、帕拉姆(parem)和多布倫(即杜伯倫)的名字,顯示前麵三個島上都有日軍機場,莫恩的名字被提到過幾次,這莫恩就是維諾,應該是日軍特魯克基地中的重要島嶼。既然又提到多布倫,那就和莫恩是兩個不同的島嶼,或許這是老名字,現在已改名了,但現在改成什麽名字呢,也不清楚。又既然說,群島的行政中心特魯克在杜布隆島上,而現今的州府維諾在維諾島上,是不是行政中心有變遷呢?在現今的weno的左邊有楚克國際機場等標著chuuk的幾個地名,這weno是不是就是chuuk,也就是truk呢?,照這樣說,這weno島又就是杜伯倫島了,這又說不通了。總之,這有點費解。撇開這個話題,當時特魯克對美國人來說,根本就是一個神秘的地方,後來派偵察機去偵察了幾次,拍了一些照,才有點認識這個地方,到時候派飛機去炸就是了,哪個島叫杜伯倫,管它呢。


    特魯克最早是西班牙的殖民地,想來也是西班牙人首先發現此地的。1898年,為應付美西戰爭,西班牙將整個加羅林群島包括特魯克群島,以2500萬比塞塔的代價賣給了德國,一戰德國戰敗後,日本乘機把德國在南洋的殖民地全部弄到了手,當然特魯克也在其內,一開始,也不見得對特魯克了解多少。


    中途島一戰,山本的聯合艦隊是從日本本土的柱島基地出發的,路實在太遠,耗時太長,開銷太大。吃了敗仗後,山本看中了特魯克的戰略位置和優越條件,聯合艦隊就沒回本土,而是退到這裏,把此地經營成聯合艦隊的大本營。


    由於它的優越的條件和重要的地理位置,日本人把它吹噓成“不沉的航空母艦”和“太平洋上的直布羅陀”。


    小提示:電腦訪問進手機登陸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抗日之修羅傳說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江湖奇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江湖奇人並收藏抗日之修羅傳說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