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說,緬甸戰爭初期當地人對日軍的歡迎確實出於真心。獨立義勇軍雖非正規軍,但對日軍幫助不小,“舉凡有關偵察、情報、宣傳、架橋、行軍、補給與擾亂後方等等軍務,他們起到的作用遠勝於日軍。”


    隨著獨立義勇軍的宣傳,緬甸當地人也被動員起來,“給日本人做向導,或者為他們供糧米、備飲料,竭誠協助。倘有印度部隊被日軍追擊,逃入山莊,當地居民都拒絕協助補給,又如果敵勢弱小,他們還會揭竿助戰。


    現在這些人突然改變想法,其中和盟軍現在節節勝利是有很大關係的,本地人這次派人來和章非商量,是想試一下對方的態度,比較現在的形勢已經倒向盟軍一邊,這些本地勢力也在觀望。


    為什麽會找上章非而不是他們的宗主國英國,這件事章非馬上就明白了過來,這件事他們同樣很為難。


    遠征軍入緬作戰前,就因為英國的抵製而不得不推遲,後麵失敗也和英國有很大關係,經曆過這些的章非,很清楚英國人的擔心,所以在這件事上麵,他沒有辦法答應這些本地勢力。


    不過這件事章非這邊不能出麵,並不代表別人不行,其中美國就可以。


    中途島戰役和瓜島戰役之後,美日力量的對比開始發生轉折,美軍扭轉了隻能采取戰略防禦的態勢,轉而進行戰略進攻了。在南太平洋美軍的終極目標理應是拉包爾,但現在拉包爾還太遠,於是,下一個目標定格在新喬治亞群島。


    負責中所羅門地區作戰的哈爾西,在拿下了拉塞爾群島之後,美方收獲了一個意外之喜:1943年4月18日,在布幹維爾島的上空,成功伏擊了山本五十六的座機,並將其當場擊斃,報了珍珠港的一箭之仇。


    帶著這份興頭,哈爾西要正式動手拔新喬治亞群島這顆釘子了。此戰就是新喬治亞群島戰役。


    這新喬治亞群島戰役,從時間和性質來看,都稱得上是美軍對日軍反攻的肇始。


    科隆班加拉島是聯係拉包爾和新喬治亞群島的重要中轉站,日軍在其上駐有重兵。但南麵的倫多瓦島上的日軍防禦卻很薄弱,而且該島和新喬治亞島之間的布蘭奇水道十分狹窄,哈爾西認為如果在該島的北岸建立火炮陣地,其炮火不但能有效掩護登陸,甚至還能打到蒙達(munda)機場。


    這蒙達機場位於新喬治亞島的西南海岸,是日軍在該地區的最重要的機場,也是此次戰役的一個重要目標。6月30日淩晨,美軍的登陸部隊到達了該地區,美軍先以小部兵力控製了布蘭奇水道,接著大部隊數千名官兵登陸倫多瓦島。


    美軍看出了控製倫多瓦島對登陸新喬治亞島的重要性,而日軍竟然看不出,島上日軍不到300,美軍殺雞用牛刀,順利登陸。也許是日軍在蒙達機場周圍的防禦工事十分堅固,有恃無恐,所以放鬆了倫多瓦島的防禦。確實如此,美軍在登陸新喬治亞島後,這些工事對美軍早期的軍事行動造成過不小的麻煩。


    倫多瓦島一失守,事後諸葛亮的日軍,此時覺悟到了倫多瓦島對新喬治亞島防禦的重要性。於是從布幹維爾島和拉包爾接連派出好幾批飛機,前來空襲倫多瓦島的美軍陣地和登陸部隊,海軍也派了巡洋艦和驅逐艦前來炮擊,但已無濟於事。


    美軍占領了倫多瓦島的第二天(7月1日)就建起了火炮陣地,開始實施對蒙達機場等日軍陣地炮擊。在炮火的掩護下,倫多瓦島的美軍於7月2日,在蒙達角的東麵一個叫做讚納納的地區實施登陸。7月5日淩晨,美軍派出的另一支將近3000人的部隊在蒙達角以北的賴斯灣登陸成功,以對蒙達機場實施夾擊。


    日軍進行增援,首先要動用海軍,於是海上必然又起風雲,第一仗在庫拉灣開打。


    日軍派出一支由4艘驅逐艦和一些摩托艇組成的小艦隊,載著1000多日軍前去增援,救救急。前麵說過,科隆班加拉島是日軍在這一地區的重要中轉站,日軍計劃將人員物資送到該島東岸卸載,然後再轉送新喬治亞島,所以艦隊必須進入庫拉灣,而且多半是靠近該島東岸駛進的。


    7月5日淩晨,當日軍艦隊進入庫拉灣時,發現東麵差不多有10公裏的海麵上有炮火的閃光。原來這是前麵所說的,準備在賴斯灣登陸美軍的護送艦隊,為掩護登陸,對岸上日軍進行炮火壓製。這是一次不期然的相遇,美軍艦隊中,光巡洋艦就有3艘,驅逐艦也比日軍多,日軍指揮官一看這陣勢,就知道不是美軍對手,要是被美軍發現了可不是玩的。


    於是趁美軍忙於炮火準備時,悄悄靠了上去,偷偷發射了十幾枚魚雷後,就趕快溜之大吉。


    這次偷襲,日軍小有收獲,擊沉了一艘美軍驅逐艦。但日軍這次增援卻無功而返,帶去多少人,帶回多少,到庫拉灣旅遊了一趟。


    日軍當然不會善罷甘休,緊接著就又派了一支稍大一點的,有10艘驅逐艦的編隊,載著2000餘名士兵和一些彈藥物資,前往庫拉灣。


    上一次,美軍的情報好像不靈,這次改進了,日軍的編隊剛從布因出海,就被澳大利亞的海岸觀察哨發現了,美軍得報,剛剛回到圖拉吉港的巡洋艦和驅逐艦又立即出發,經過新喬治亞海峽前往庫拉灣堵截。


    日軍編隊於5日午夜至6日淩晨,早一步到達庫拉灣,帶隊的指揮官秋山輝男海軍少將,命令一部分編隊在灣口警戒,一部分編隊前去科隆班加拉島東海岸卸載。美軍編隊雖然加快速度通過新喬治亞海峽,還是比人家慢了一步,在6日淩晨1時許,也趕到了庫拉灣,不多時,憑借著雷達搶先發現了日軍在灣口的日軍警戒編隊,隨即在雷達導引下開了火,炮火十分準確,第一次齊射就命中了秋山的旗艦“新月”號,可憐的秋山,一塊彈片要了他的命。


    但日軍也有收獲,因為美軍當時使用的還是有焰火藥,在黑夜裏,炮口的火光十分醒目,當時美軍3艘巡洋艦正一字兒排開,在進行炮擊,日軍的兩艘驅逐艦對準火光最亮的地方,將所有16枚魚雷全部發出去,這還怕撈不到一條魚?


    “海倫娜”號巡洋艦中了頭彩,被擊中4枚魚雷,最終沉沒。但這改變不了整個形勢,日艦見美軍火力威猛,料知不是對手,稍稍接觸炮擊了一陣,掉頭就走。負責卸載的船隻也都匆匆卸下人員物資,趕緊撤離。因灣口有美軍把守,不敢原路返回,就走了後門——從布蘭基特水道溜之大吉。明知美軍先前在這條水道中布過水雷,但現在也顧不得了。總算運氣不錯,沒撞上。


    這場海戰叫做庫拉灣海戰。此戰美軍以優勢兵力阻截,雖然擊斃了日軍的指揮官,還擊沉了2艘日軍驅逐艦,但被人家用16枚魚雷換去了1艘巡洋艦,吃了大虧,而且還未能阻止日軍的增援,終究是一場賠本的買賣。


    庫拉灣一戰,雖然成功送去了1600餘名日軍,但這起不了多大作用,增援還得繼續,接著,在科隆班加拉島的東北海域,美日的兩支編隊又撞上了,於是又發生了一場海戰。


    先前,美軍選擇倫多瓦島作為突破口,果然順利登上了新喬治亞島。但凡事總有兩方麵,往往是有利有弊的,登陸固然是容易了,但登上去,馬上就遇到麻煩了。


    原來日軍在蒙達機場周圍建設的防禦體係,其火力點和工事,都是利用珊瑚礁深挖達1。5米後再進行加工構築,然後再進行偽裝,又堅固,又隱蔽。一開始,美軍為此吃足苦頭,才知道碰上了“蒙達硬骨頭”。


    在新喬治亞島登陸的美軍第43步兵師,原來隻是一支國民警衛隊,是美軍的預備役部隊,這其實就是一幫新兵,經過幾周的叢林戰訓練,就被送上島來了。


    兵是新兵,領頭的師長看來也不怎麽樣,麵對日軍堅固的防禦和惡劣的叢林環境,一時間束手無策,蒙受重大損失卻進展甚微。


    所羅門群島都是這樣的熱帶叢林,環境惡劣改變不了,老天爺安排的。


    對付它,隻有一個字——“熬”,先前,瓜島上的美軍也就是這麽“熬”過來的。已經和日軍麵對麵了,總不見得回去重來,是硬骨頭也得啃。


    人是可以換的。換什麽呢,換兵還是換將?


    用老兵來換新兵?那不行!


    老實說,美國對這場戰爭,無論從思想上還是軍事上,準備都是不充分的。一時間,兵員奇缺,何況美國總體的戰略思想是先歐後亞,馬上43年的7、8月裏盟軍要在西西裏登陸,參戰的盟軍總數要達到48萬。


    兵不能換,那就換將。換人要換一大批,換將隻須換一、兩個,這還容易。


    哈爾西將第14軍軍長調上來督戰,將參加過瓜島戰役的約翰?霍奇少將調來指揮,把原來的師長調了下去。這個約翰?霍奇,不知是跟隨範德格裏夫特上島的,還是跟隨後來接替範少將的亞曆山大?帕奇上島的。


    最主要的就是要檢點一下雙方的態勢。例如要了解日軍的防禦體係,其工事、火力點的分布和強度等等;


    了解己方的損失情況和精神狀態等等。他手下的這些新兵因受環境的困擾與進攻受挫而士氣低落,心情沮喪。


    很容易找到有過這一段經曆的官兵的日記或記載,他們不但白天黑夜要遭受惡劣環境的折磨,白天進攻不利,夜裏還不時受到日軍的襲擾,這裏簡直就是一個人間地獄!他們的神經幾近崩潰,患“戰地神經症”的人數竟然超過負傷的人數!


    霍奇的首要任務,不是計劃如何進攻,而是先要做思想工作(姑且也稱為思想工作)。


    但他們的思想工作與我們的不盡相同,除了愛國主義外或許就是祈禱上帝保佑,阿門!總之,要花一點時間。


    在這段時間裏,海上沒閑著。因在科隆班加拉島夜戰時,美軍3艘巡洋艦受重創,日軍認為這是他們增援的良機。但他們似乎忘了美軍還有飛機。


    7月17日上午,正當日軍4艘驅逐艦在布因港兩兩靠幫作物資轉運時,大批美機來襲,日機攔截,未能攔得住。4艘驅逐艦1沉2傷,這次計劃的增援宣告流產。


    7月19日,一支日軍運輸隊脫離它的掩護艦隊,乘夜單獨進入庫拉灣,卸下不少彈藥、糧食和燃油,以及將近600名士兵。但在途中被美軍夜航機跟蹤攻擊,2艘驅逐艦被擊傷。


    7月20日,美軍夜航機在跟蹤日軍運輸隊時,同時向美軍瓜島航空隊通報了日軍掩護艦隊的動向,美軍飛機連夜來襲,從淩晨至天明,對日軍進行了連續攻擊,擊沉2艘驅逐艦,擊傷1艘巡洋艦。


    7月23日,日軍3艘驅逐艦運輸約800名士兵及部分物資抵達科隆班加拉島卸載,任務基本完成,途中雖曾遭到美機及魚雷艇的攻擊,但損失輕微。


    8月2日,雙方有個小接觸,本來不足為奇,但事情有關將來一位大人物,還值得說一說。此日午夜時分,日軍一個運輸船隊在吉佐島以東海域遇上了美軍5艘魚雷艇(日軍的驅逐艦因屢遭攻擊,損失很大,開始采用小型艦艇來運輸增援,美軍因此也調來了10餘艘魚雷艇攔截日軍的小型艦艇。),日軍“天霧”號驅逐艦出列迎戰。


    驅逐艦不大,但對付魚雷艇綽綽有餘,以一當五,把美軍一艘魚雷艇撞成兩截後安全脫離。一艘魚雷艇沒什麽大驚小怪,值得說上幾句的是這艘pt‐109魚雷艇的艇長。


    雖然此時約翰肯尼迪還默默無聞,但眼下魚雷艇被擊沉這件事,使他名聲大噪。


    魚雷艇被撞時,兩名艇員當場喪生,包括肯尼迪在內的6名艇員抓住了魚雷艇的殘骸,處境雖險但對於肯尼迪隻不過是有驚無險,絲毫不必擔心。


    此時,年輕的艇長顯示了超人的勇氣,他不但成功地將另5名幸存者領到一起,而且因為其中一名工程師嚴重燒傷,他先是用手,後是用牙,拽住、咬住這位艇員的救生衣帶子,在強勁的海流中漂流了10多個小時,沒有放棄他的同伴。


    從8月2日午夜開始,肯尼迪和他的夥伴,在海流和一些小島之間整整徘徊了7天,直到8月8日,才被駐紮在倫多瓦島上的一支新西蘭人的小部隊救起。肯尼迪的勇氣和忠於職守的精神得到讚賞,一下子,他就成了各大報紙的頭條新聞人物,並因此賺了多枚勳章。


    海上的糾纏還在繼續,霍奇在島上開始動手了。哈爾西沒看錯人,霍奇雖然不是瓜島最高指揮,但對叢林作戰確實也有些心得。這叢林作戰經驗不是一句空話,沒有親身經曆,不可能有深切的了解。


    瓜島的第一任指揮官範德格裏夫特是叢林作戰專家,那可不是浪得虛名。


    他的點子,有時候真有點出人意料,剛上瓜島時,腦子裏當然在不停地捉摸,半夜裏突然捉摸出一個念頭,立即致電尼米茲,要求馬上給送來14400個安全套。


    尼米茲的副官接到電報,有點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都什麽時候,這位範長官還關心士兵這個?!那就請示尼米茲吧,尼米茲畢竟老練,笑了一笑說,你就給他發吧,他是用來套在槍口上的。


    經過10天的休整,於7月25日,霍奇重新發動了攻勢。美軍的武器不賴,應有盡有,但先前攻擊就是不利,現在兵還是這些兵,武器還是這些武器,但這次攻勢大不一樣了。


    不知霍奇用了什麽法兒,士氣上來了,攻擊也奏效了,反正坦克、槍炮、火焰噴射器和炸藥包一起上,把日軍從蒙達機場堅固的外圍工事中趕了出來,壓縮到機場的一條狹長地帶。


    最終迫使日軍放棄蒙達機場,退守位於機場以北的巴洛科港。


    這巴洛科港地圖上未標出,應該在新喬治亞島的偏北地區的西海岸,與科隆班加拉島隔庫拉灣相望,日軍運到科隆班加拉島的人員物資,估計是轉運至該港來增援蒙達機場的。


    所以拉包爾的日軍司令部不死心,認為隻要控製住巴洛科港和科隆班加拉島,就有希望重新奪回蒙達機場。


    日軍既然想重奪蒙達機場,當然還要增兵,美軍看到日軍還在固守巴洛科港,不想就此退出新喬治亞島,也估計到日軍要增兵。但美軍的3艘巡洋艦,在上一次科隆班加拉島夜戰中均受重創,沒奈何,隻好把驅逐艦推上了前台。


    小提示:電腦訪問進手機登陸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抗日之修羅傳說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江湖奇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江湖奇人並收藏抗日之修羅傳說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