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全線猛攻,是板垣能否快速奪回武漢的最後機會,第五戰區的一個集團軍,已經離這邊不遠了,杜聿明集團軍也急速開往武漢,如果沒有先在這些部隊趕到之前拿下,要再占領,就必須重新部署,那麽,這就又要準備一場大會戰。


    日軍的猛烈攻擊,章非這邊打的很辛苦,小鬼子不要命的攻打,他們這邊的傷亡也很大,激戰了兩天,雙方的雙亡都不小,日軍這邊,已經高達上萬人的傷亡。


    章非這邊,也傷亡超過五千,加上千次的傷亡,也接近上萬,彈藥打的都快完了,看到情況緊急,章非隻能動用新增援的那個師,出現在日軍的側翼。


    本就打的很艱苦的日軍,被突然出現的部隊嚇了一跳,馬上停止了攻擊,他們打這兩天,除了傷亡,沒有取得半點進展,這個時候對方突然有增援部隊,日軍這邊也沒有辦法繼續打下去。


    板垣聽到報告後頹然的歎了口氣:“命令:攻擊部隊全部停止行動。”


    “是不能這樣繼續下去。”阿南點頭。


    這一戰,日軍在正麵雙方部隊相差不大的情況下,沒有取得半點優勢,也是日軍侵華戰爭以來,在正麵對決中第一次吃虧,兩人都有些憂心忡忡的想著,如果給對方時間繼續發展擴大,後麵的戰鬥還怎麽去打。


    隨著日軍後撤,這次黃岡爭奪戰就這樣有頭無尾的暫時告一段落,隨著第五戰區的增援部隊進入武漢,日軍在武漢北麵的兵力已經全部空虛,隻有南麵還有幾個師團和第九戰區對峙。


    戰後統計,章非沒有半點勝利的欣喜,人員傷亡不說,單是物資消耗,他們的積累就消耗一空,想要恢複,沒有一段時間根本做不到,現在日本海軍已經全麵封鎖了海域,再靠從外麵購買物資,已經做不到。


    章非這邊元氣大傷,隻能自已慢慢來恢複,短時間內,他們一樣沒有再戰之力。


    武漢真正的收複,對全國來說,都是一個非常令人可喜的消息,現在日軍想要短時間內發動一次大會戰,已經沒有那個能力,這樣一來,就給了重慶這邊有時間來慢慢布置。


    不過想要擴大戰果,現在也做不到,日軍在這邊的兵力,並沒有少多少。


    在全國民眾歡欣鼓舞武漢收複的勝利時,章非帶著部隊,全部撤回了根據地。


    時間,隨著兩國都在準備中慢慢過去,這一段時間內,雙方都沒有再發生正麵的大戰。


    41年中,東京,三列城壕之後古老的日本皇宮,東邊的1號房間,秘密召開了一次會議。在這次會議上,日本政府正式製定了一項政策,它將改變當時世界的形勢和命運。


    在古老的金飾屏風前麵一塊凸出的台子上,日本的裕仁天皇,神之子,從2600年前一直延續下來的第124位現世的神,身穿軍裝靜靜地坐著。


    透過微閉的雙眼,天皇神情莊重地注視著兩張用錦緞蓋著的桌子,桌子後麵是日本內閣大臣和最高司令部的人員,他們都是國家最高級別的民事和軍事官員。他們像服裝模特兒那樣筆直地坐著,雙手放在膝蓋上。


    在兩個小時中,這些官員依次站起向天皇鞠躬,描述他們國家當前所麵臨的令人沮喪的情況。


    外相首先開始,他宣稱美國、大不列顛和荷蘭已經開始敵視日本帝國。


    國家厚生省大臣也警告說,這些國家對石油和其他原材料的禁運造成日本經濟停滯,這將會扼殺日本。僅海軍每小時就要消耗掉400噸汽油,海軍將領認為國家的石油儲備不會堅持到來年。陸軍將領也表示了不滿。


    聽完這些匯報之後,吉田原,樞密院的議長,他站在內閣大臣們與天皇之間,簡潔地總結道:“現在,我們必須為戰爭做準備了。”


    美國總統羅斯福命令結束年度例行演習的太平洋艦隊不返回美國西海岸,而是進駐珍珠港,實施威懾。


    日軍在印支南部登陸。美國立即中斷同日本的秘密談判,並宣布中止美日貿易,凍結日本在美國的所有資產。


    隨後,美國又宣布對日本實施全麵石油禁運。這對於資源極為缺乏的日本而言,無疑是致命的。


    而且,日本早就視美國為其南下戰略的最大障礙。為了獲得荷屬東印度的年產量800萬噸石油的油田,為了獲得南洋占世界年產量78%的橡膠,占世界年產量67%的錫,以及鐵、鋁、大米等,日本必須要首先搬掉美國這塊絆腳石。


    1940年9月,日、德、意三國簽訂《柏林公約》,日軍大本營的戰爭販子們即開始醞釀對美作戰的計劃。


    隨著十年衰退的開始,表麵上日本還保持著平靜,骨子裏卻是非常痛苦。貧窮以及由此而產生的緊張關係遍布全國。


    超過一半的人口都是貧苦的農民和漁夫,他們的收入不到國家全部收入的1/5。有8000萬人口擁擠在狹小的日本島,山區麵積大約相當於美國的蒙大拿州,僅有1/6的國土適於耕種。在可利用的農業土地上,每平方英裏居住著2900人,可以說日本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國家,而且人口還在以年均100萬的速度遞增著。


    減輕農業社會人口負擔過多的一個辦法就是加速發展日本的工業。但是一戰後十年來許多國家的高額關稅,20世紀30年代的世界性的經濟危機,阻塞了日本工業社會發展所不可缺少的對外貿易。對日本人來說,最好的選擇就是尋找更廣闊的生存領土。


    日本對原材料需求的緊迫性不亞於生存空間和貿易,但是富饒的亞洲掌握在西方國家手中。


    緬甸和馬來亞儲藏著大量橡膠、錫、鎢和鐵,但這些都屬於英國;印度尼西亞的橡膠種植被法國控製著;東印度群島巨大的石油儲藏被荷蘭人掌握著。


    作為東方工業最發達的國家,許多日本人認為他們有權享用這些資源。許多人甚至相信日本負有一個神聖的使命,那就是把亞洲帶入一個經濟擴張和繁榮的時代,一個“大東亞共榮圈”,就像日本的政客在1940年所宣稱的那樣。


    日本人對他們國家的危機都有最深刻的感受,並且大部分人都決心為此展開行動,特別是日本軍隊中年輕的軍官們。


    許多下級軍官都是貧窮農民的兒子(日本軍隊以意誌和品質提升軍官,而不是憑借他們的社會地位);


    他們切身體會到普通民眾的痛苦。他們當中的大多數人都相信,國家的問題都是腐敗的政客們造成的,事實上,隻有推翻過去十年在醜聞中搖擺不定的政府,日本民眾才有可能獲得幸福。


    日本的民眾傾向於讚同年輕的軍官,他們認為軍隊是用來拯救國家的。


    日本的軍隊享有很大的特權。他們還沉浸在1904~1905年戰勝沙皇俄國的勝利喜悅中,並沒有受到流言蜚語的侵害。


    而且,軍隊具有強大的勢力:1900年的帝國法令仍在事實上獨立於民事控製之外,使軍隊成為國中之國。盡管國家麵臨著經濟困境,軍方要求並且還是得到了巨大的財政預算。雖然軍方勢力已很強大,但是他們還是希望得到更多的權力。


    由於武漢戰場失利,日本急需一個人來擔任這個責任,在板垣征四郎被撤職的同時,近衛於10月16日辭職,由東條英機組閣。


    東條曆任關東軍憲兵司令官和參謀長,在近衛內閣中任陸軍大臣,是“武裝南進”侵略政策的積極推行者。東條於18日完成組閣工作,以現役軍人的身份擔任首相、陸軍大臣和內務大臣三要職,並被提升為陸軍大將。


    11月15日,大本營和政府聯席議會通過了《促進結束對美英荷蔣戰爭的內部方案》,作為太平洋戰爭的戰爭指導計劃。


    它規定整個戰爭的戰略方針是:“迅速摧毀美英荷在遠東的根據地,確立帝國自存自衛的地位;同時以積極措施促進蔣政權投降,與德意合作,首先達到使英國屈服,並使美國喪失繼續戰鬥的意誌。”


    至於具體作戰計劃,日本陸海軍統帥部已於10月各自完成了最後的修訂工作,並聯合製定了專為南方作戰的陸海軍中央協定。


    其作戰方案總的來說,是陸海軍緊密配合,發動突然襲擊,出動飛機轟炸美、英航空基地以取得製空權。


    一方麵在南洋地區由登陸馬來半島和空襲菲律賓開始戰爭;另一方麵以海空精銳組成機動部隊,由北方航線偷襲美國太平洋艦隊的主要基地珍珠港,沉重打擊美國海軍主力。


    然後迅速進攻馬來亞和菲律賓,同時占領香港、關島、英屬婆羅洲,再乘勝襲擊荷印和緬甸。


    日本的整個作戰計劃是建築在發動突然襲擊取勝的僥幸心理和對戰爭各方力量的錯誤估計之上的。


    同時,他們盲目迷信德國法西斯的叫囂,相信“已經確保烏克蘭寶庫的德國,今後將掌握高加索油田,進一步攻略近東、蘇伊士運河,從而稱霸歐洲大陸”;而且過高估計自己力量,以為能在東方“確立戰略優勢,同時確保重要資源地區和主要交通線,造成長期自給自足的態勢”。


    東條英機上台後,太平洋地區處於風雨飄搖之中,一場腥風血雨的大戰即將拉開帷幕……


    珍珠港位於太平洋中北部夏威夷群島中的瓦胡島,東距美國西海岸約3800公裏,距日本約6000公裏,距菲律賓約7000公裏,戰略地位十分重要,素有“太平洋心髒”之稱。


    據說,此地從前盛產帶珍珠的蚌,因而得名。夏威夷群島是太平洋上的交通要衝,原為王國,於1898年被美國從西班牙手中奪取,並在珍珠港修建了艦艇修理廠、幹船塢、燃料供應站、碼頭和必要的海軍設施。其後,又在1919年和1922年在那裏設立了潛艇基地和航空站。


    珍珠港地處瓦胡島南岸的科勞山脈和懷阿奈山脈之間平原的最低處,與惟一的深水港火奴魯魯港相鄰,是美國海軍的基地和造船基地,也是北太平洋島嶼中最大最好的安全停泊港口之一,一般的民用船舶及外國艦船無美國海軍部特殊許可是不得進入的。


    介於西灣和中灣之間的懷皮奧半島南端,有一座乳白色呈八角形的水塔,整個水塔高達55。8米,頂部還設有一個紅燈,是一個顯著的進港導航標誌,而且港口的入口角東側的岸上還設有一座金鷹信號塔也可以助航。


    港口的進口,隻有一個深為13。7米的疏浚水道。珍珠港特殊的地理位置,是美國確立在太平洋上的軍事兵力部署的一個十分重要的依據。


    珍珠港港區水域麵積約32平方公裏,平均水深12米,可停泊各種艦艇500艘,港內各項設施完備,並有大型造船廠和油庫。


    珍珠港是美國在太平洋上主要海軍基地和重要後勤基地,它作為基地的建設起始於1909年,開始修建艦艇的修理廠、幹船塢、燃料供應站、碼頭和必要的海軍設施。


    隨著1919年幹船塢的竣工,配備了艦艇,又添建了潛艇駐泊工程和訓練設施,設立了潛艇基地。隨後,又修建了機場和海軍飛機起降的各種設施,1922年又設立了航空站。


    同年,在華盛頓海軍裁軍會議中還特別決定,雖然太平洋地區的基地規模基本維持原狀不再擴充,但夏威夷地區不在這一限製之內,同時也決定日本本土也不在此限製之內。


    但珍珠港真正被引起重視,得以全麵建設、完善和利用,是在1933年以後,當時日本退出國際聯盟,並宣布廢除華盛頓條約。


    這樣,為了對付迅速崛起的日本海軍力量,遏製其在太平洋上的行動,美國也積極著手擴充軍備,並從1939年開始,把常駐本土西海岸的艦隊調往夏威夷,進駐珍珠港,指望這支艦隊會威脅日本,使他們不敢進攻西方在亞洲的殖民地。


    自1941年5月起,美國太平洋艦隊的絕大部分軍艦都停泊在珍珠港,其常駐兵力猛增到水麵艦艇100多艘(3艘航母、9艘戰列艦、20艘巡洋艦、69艘驅逐艦),潛艇27艘,作戰飛機349架。由此珍珠港便成為日軍南進的眼中釘,肉中刺。


    製定這個計劃的,是現在日本聯合艦隊總司令山本五十六。


    山本認為,既然準備和美國打,就必須先下手為強,一舉打掉對方在太平洋上的海軍力量,不給美國人有還手的機會。


    對美國的工業,山本非常清楚,他知道日本差對方太多,和對方耗是根本不現實,隻有一次打掉對方的艦隊,日軍在有一線勝利的希望。


    其實,山本五十六早在海軍大學學習期間,該學院就設有襲擊珍珠港的兵棋演習課目。當時,美國的“加利福尼亞”號和“亞利桑納”號戰列艦剛剛服役。


    日本海軍大學的教員們認為,如果未來一旦發生日美海軍大戰,日海軍若能對美太平洋海軍基地珍珠港進行出其不意的攻擊,將會使日本處於有利地位。


    駐泊在珍珠港的美海軍艦艇,將是日本打擊的好目標。海軍大學教員當時還曾在課堂上向學員們講解了襲擊珍珠港的一些戰法。但演習用的艦炮射擊單元尚未計算,教員讓學員們去算,誰也不舉手。


    此時,山本五十六站起來說:“如果沒人幹的話,讓我來幹好了。”他用了整整一個暑假的時間,完成了這一計算任務。而美太平洋海軍基地珍珠港也從此在他的頭腦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1921年,一位名叫赫克托?c?拜沃特的英國記者寫的《太平洋海上霸權》一書在美國出版。


    1925年,這本書的主要內容被擴寫成《偉大的太平洋戰爭》一部,內容是:一支日本艦隊偷襲了美國停泊在珍珠港的亞洲艦隊的艦艇,同時還偷襲了關島、菲律賓。


    據說,日本海軍軍令部曾翻譯了此書,在高級軍官中發行。1926年,山本在任駐美海軍武官時,讀到了拜沃特的《偉大的太平洋戰爭》,書中記述了以艦載機襲擊珍珠港內錨泊軍艦的情節,雖然隻是想像中的情節,卻給了山本以深刻啟示。


    以至於在擔任聯合艦隊司令後,山本五十六規定該書的日譯本為海軍軍官的必讀書。


    更有意思的是,在1932年1月,美海軍上將哈裏?亞納爾指揮美海軍舉行了襲擊珍珠港的演習,目的在於檢驗太平洋的海軍基地防衛能力。


    在演習中,集結於東海岸的200餘艘艦艇隱蔽向珍珠港進發,途中實行無線電靜默,以達成突然性。


    小提示:電腦訪問進手機登陸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抗日之修羅傳說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江湖奇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江湖奇人並收藏抗日之修羅傳說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