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的一開始,孫思邈當然是在長安的城西醫學院搞研究——當時的長安,有城牆的存在,城西醫學院附屬於城西書院,而這個城西書院是被李盛滿不在乎的就建在了城牆外的西郊的。不過隨著時間進行,城牆早被拆除,隻有西北角一處望樓還在孤獨的站立著與不遠處的書院作伴。


    當然也不是別的,正是如今已被孫思邈視為畢生誌願的抗生素大業了。如今有了李盛的細胞理論打底,這研究起來自然是事半功倍。


    盡管有了理論基礎的指導,但隨後的情況,孫思邈卻依舊沒能研究出點什麽幹貨來。


    就在大唐和羅馬人的博弈逐漸進入白熱化,甚至終於升級成了軍事對抗的這段時間裏,孫思邈已經解析了自己能找到的各種各樣生物的細胞,但這麽說,其實也不確切,確切的說法其實是“嚐試了解析各種生物的細胞”,換言之,


    就是有的觀察成功了,“讀取”到了細胞的種種結構,內部的細胞器,等等,但有的卻並沒有觀察成功。例如各種“菌”類。


    按照李盛的指點,孫思邈目前已經知道青黴素殺毒,是將黴菌細胞裏的一些特殊結構,以水酒之法化出來,然後這些結構隻要進入人體,就會去捕殺人體內的“細菌”。


    這套東西的關鍵,就在於“黴菌”與“細菌”之分,也就是說,看似長得毛茸茸的令人望之悚然的黴菌,實際上並不是傷人的主力,真正傷人的主力是“細菌”,黴菌反而隻是捕食細菌而已——這就好比田間的蛙類雖然看上去惡心,但真正會為人類造成損失的實際上是各種蟲類,蛙類隻是為了捕食蟲類出現而已。


    而這細菌相比黴菌,還有別的生物的一般細胞,這結構就很難說了,因為細菌往往形狀要比一般細胞小的多!甚至可以說正是因此,所以才叫“細”菌。


    甚至依舊根據李盛的指點,世間還有大量的比細菌更微小的不可見生物,叫做“病毒”——這玩意就是真正的小到不可思議了,其中許多品種甚至比一般細胞內部的細胞器還要微小!


    但細菌也好病毒也罷,這都還是太小了,換言之就是難以觀測,因此反複嚐試了半年多,孫思邈也意識到出問題了,這顯微鏡的效能。


    這也讓孫思邈對李盛的師長——天下所有人,無論黔首百姓還是中舉的官員——都篤定的相信李盛這一定是遇到黃石公一類的天下奇人了,才學了這麽多東西,搞不好那就是一整個仙家門庭什麽的,感到無比的好奇。


    如果沒有更高級別的顯微鏡,李盛要怎麽才能觀測出生物的細胞,還總結出了細菌黴菌等一套理論,還真的弄出了青黴素這神藥的?不過總的來說,至少有一件事孫思邈自己可以確定,


    目前自己手中的這台顯微鏡,顯然是不夠用的!


    要想真正進一步研究青黴素和細菌,很可能需要強大的多的顯微鏡。而那樣的東西,


    孫思邈就不知道得把整個大唐的首飾匠人召集起來研磨鏡片能不能夠用了,怕是得沒日沒夜的研磨一年。


    疲憊之下,孫思邈自然也有了古人的慣性思維,實際上也和現代人沒兩樣,就是感到繁雜重大問題實在不能盡快解決的時候,先到鄉間溜達一圈,搞一波流動型躺平,


    孫思邈之前,本就是神州最有名的行腳醫,這一路下來自然又是五山四水的亂竄。不過這次到了田間地頭,孫思邈,卻是不經意的碰上了一樁大案。


    說是大案,實際上也沒有什麽詭異恐怖的情況出現,但的確是大案也足夠血腥。


    碰到了村子械鬥。


    這樣的事情,在後世李盛的年代,那個年代當然是基本沒了,但在李盛小時候還是時有發生的。而比那更古早的時候。


    說的直白一些,南北朝隋唐時代,正是這種械鬥發生的最高潮時代,神州遍地的塢堡更是遠遠超出後世人們的直觀想象——當然,最嚴重的時候當然就是亂世之中,宇文泰和高歡這些梟雄對撞的時候,現在到了和平時期。


    雖然大體上是太平了,不過這樣的事情民間還是會時有發生,尤其在比較窮的地方。


    親身遭遇這樣的事情,孫思邈本人當然是不會有什麽麻煩——以孫思邈這個咖位,到了地方當然就會立刻接到當地縣官的接待,雖說孫思邈一般就是吃個飯給縣官本人或者其老婆看看健康狀況就自己出去逛去了。


    但這次既然出了事,自己自然也就被縣官在縣衙裏保護了起來。


    但這樣的事情發生在眼前,孫思邈還是覺得不安,畢竟,如果是在過去,自己老早就看破世情,要說在乎也不至於多在乎,這種事情反正不過就是水井田宅之類的利益衝突,但如今既然在長安生活了,孫思邈也就自覺自己多少得做點什麽。


    不過這一了解下來,孫思邈本來是想著自己可以捐贈資助一下這附近村寨的百姓,大抵不過挖井取水之類,但卻被縣官告知,這竟是因為近日新麥種的事。


    大唐新出的麥種,產量竟能達到過去的一倍——這麽驚人的變化,李二君臣又豈能是最震驚的人?最震驚的自然還是真的需要親手耕田的基層百姓了。


    不過,震驚之後,自然就是你爭我奪了。


    但孫思邈不太理解的就是,這事,在早幾年貞觀之初的時候,也不是沒有過,隻不過當時不是新麥種,而是李盛找到了土豆和紅薯——但土豆和紅薯,對當時的大唐的影響要比今日的麥種影響大多了,因為當時的大唐還是剛剛結束了戰亂沒多久,屬於就是百廢待興的狀態。百姓也就堪堪填飽肚子,土豆紅薯的出現價值也就可想而知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開局震驚李世民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九劍本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九劍本尊並收藏大唐開局震驚李世民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