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複生上前彎下腰用日語問:“姑娘,請問你是台灣人嗎?”
他這句話讓完全絕望的女人精神一振,她費力地動了動,努力想抬起沉重的頭,用盡全力說了句:“是的……幫,幫,我……”說完,頭一歪,就沒了動靜。
何複生稍微提高聲音呼喚了好幾次,見對方一點反應都沒有,伸手過去試探了一下,直起腰回頭說:“她暈過去了,老大,怎麽辦。”
這大排檔的老板不大懂國語,又聽到何複生在說日本話,還以為他們也是日本人,當場黑下臉走開,大聲叫夥計們快點收拾東西回家,孫克勤忙上前說:“老板,我們是華人,那邊暈過去的是台灣人,我們不知道生了什麽事,想幫幫她,老板認識她嗎?”
那老板斜著眼打量了他們一番,也看出了他們不是日本人,這才揮了揮手上的棍棒說:“不認識!這人躺在這裏兩三天了,說的話沒人聽得懂,鬼才認識她!”
孫克勤就說:“她暈了,我看需要送她去醫院……”
那老板如獲大赦,揮舞雙手連聲說:“好,好,快送去,附近就有間濟民醫院。”
張紹華說:“複生,你和小孫盡快先把人送去醫院救治,酌情處理。陳勇,你帶兄弟們先回去,我和李佳過去看看,有什麽事隨時聯絡。”
到底那是個女人,把李佳帶去看看比較方便。
孫克勤應了句:“是!”忙跑到街上叫來輛黃包車,然後與何複生一起把那女人抬上黃包車,一溜煙地送到濟民醫院。
***********
在往醫院走去的路上,李佳有點不解,就問:“老大,你不覺得這個台灣人有古怪嗎?為何人家會認為她是日本人?說不定她真是日本人哪!”
張紹華搖頭:“台灣人從1895年開始,被日本奴役統治了幾十年,可以想見當地民眾和韓國人差不多,大概通用日語,台灣本土話就算她會說,這裏的人也聽不明白。(.mianhuatang.info無彈窗廣告)”
李佳滿懷同情地說:“難怪複生這麽賣力,同病相憐呢,希望那人沒什麽事吧,不然就難過了。”
“和日本人對比起來,法國都算仁慈了,這麽多殖民國家,日本人是最毒最狠的……”張紹華很是感慨地說。
據他這段時間研究日本近代史所知,二十世紀初前前後後這幾十年是日本不斷向外擴張的黃金時期,他們在侵占朝鮮,把朝鮮規化為日本“國土”和吞並中國東三省之餘,日本人早就在1895年攻占了台灣,並在1919年開始要把台灣建設成“理想的殖民地”,1936年後,為配合日本向整個東亞地區擴張的步伐,在台灣恢複軍人總督製,派出小木躋造、長穀川清、安藤利吉等3任軍人總督。不論文官武將,這些總督集立法、行政、軍事大權於一身,掌握了當地中國人的生殺予奪大權。
由於他們非常害怕華人反抗,因此日本人對台灣人比對待朝鮮人更為殘暴,但他們意識到中華文化源遠流長,不可能短時間內根切,就采用奴化教育來逐步蠶食華人,在普及日語教育的同時,嚴格限製華人受高等教育,在台灣的孩子除了進小學受奴化教育外,中學已經開始限製華人學生就讀的專業,華人子弟完全沒有機會受到高等教育。
張紹華還記得,日本殖民當局規定每個中國學生必須有一個偏名,就是在名字的第二字之後加上班級數,然後再加一個“郎”字,因此李~登~輝就有過“李登三郎”、“李登五郎”等不淪不類的名字。後來李~登~輝起了一個正式的日文名字“岩裏政男”,而他的兄長李登欽則更名為“岩裏武則”。
精神上的奴化當然還不夠,武力鎮壓才是最基本的,日本警察滲透進了台灣社會的每個角落,還通過實施“保甲條例”來把中國民眾分成小塊小塊來嚴密監控,規定保甲作為警察軍事統治的輔助組織。條例全文7條,規定1o戶一甲,1o甲一保,全保全甲內部連坐,保甲另外組織壯丁團,接受警察當局指揮、監督,不得離開居住地,不得有任何反動言論,現者全保甲內的居民統統獲罪,嚴重者全部殺無赦!
台灣在作為日本的殖民地那五十年間,因反抗奴役而慘死在日本人刀槍之下的過六十萬人。
這個淪落天涯的女人讓張紹華唏噓不已,他看著眼前美麗的珠江夜景,聞著夜風中飄來的白蘭花香味,心裏暗暗想,天佑中華,不要讓日寇的鐵蹄得以西渡,不要讓這古老的民族受那八年的淩遲之痛!
他還沒有親身經曆過,因此無法體會當時淪陷區人民的痛苦,他隻是不敢想象,如果有朝一日自己不幸淪為日本人皮靴下踩著的賤民,他將如何自處?
由於夜深了,很難再找到黃包車,他們兩人步行了大概半個小時才來到濟民醫院,當他們去急診部詢問,被告知這個女人已經被送到2o1病房。他們找到2o1病房時,看到孫克勤在和大夫說話,兩名護士正替一個小姑娘張羅著輸液,何複生坐在病床前低聲說著什麽。
這小姑娘秀氣稚嫩的小臉映入眼簾,張紹華愣了愣,沒想到這不是個“女人”,是個大概十六、七歲的少女,估計是複生叫護士幫她洗刷過了,披散著濕漉漉的黑,瘦瘦的身子裹在套寬鬆的病人袍子裏顯得越楚楚可憐,複生問一句,她哆嗦著灰白的嘴唇回答一句,沒說上幾句就淚如雨下,低下頭去抽泣……
孫克勤看到張紹華和李佳到來,忙和那大夫介紹給張紹華,那位帶著眼鏡的大夫告訴他們,這少女暫時沒有大礙,主要是饑餓勞累導致暈厥,輸瓶葡萄糖和生理鹽水,吃點東西很快就可以恢複,但這少女的呼吸好像有點不大正常,建議送到規模大一點的醫院去作詳細檢查。
孫克勤連聲道謝後,跟著醫生出去繳費,然後按照醫生的囑咐出去買粥給病人。
何複生站起來張紹華打了個招呼,那少女抬起頭看到張紹華和李佳,不由自主地瑟縮一下,那淚水模糊的小臉上滿是惶恐,張紹華盡力讓自己笑得平和點,低聲用還很生硬的日語說:“好好休養,我們沒惡意。”
那少女收回慌亂的目光看了眼何複生,驚魂初定,用沒有插針的右手去擦眼淚,那隻傷痕累累、指甲裂開的手比她的眼淚更讓人心酸。
張紹華在心裏歎了口氣,打個手勢讓何複生問清楚她的來曆,然後和李佳一起退出去,站在病房外的長廊上等待。
這間醫院看起來還挺新的,是間規模很小的西醫院,簡陋的長廊裏擺著幾張長椅,燈光昏黃,空氣裏彌漫著西醫院特有的消毒水味和藥味。
寂靜中,何複生和那少女斷斷續續的對話如同簷前滴水般,一聲聲敲在張紹華和李佳的心上。
由於何複生是用日語和那少女交談,在外麵的張紹華和李佳隻能聽到幾個詞,不是很明白他們在說什麽,但那些不時跳進耳朵裏的詞已經讓人心情沉重。
李佳站在門外,看著裏麵那兩個用日語在交流的華人,忽然有點感慨,就小聲和張紹華說:“以前,我記得在網上看到有人說,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所有入侵的外族最後都被我們同化,他們還以滿洲人為例,做出大膽的假設:假如美國不投那兩顆原子彈,假如日本真的全境占領中國,那麽,在若幹年後,連日本島都是我們中國人的領土,日本人將和滿洲人一樣下場,完全被我們溶解……當時我們還覺得好像有點道理,今天看到他們倆,才覺得玄乎……”
張紹華疾聲道:“說這種話的人,大概是以為做亡國奴很容易,很好玩,或者覺得自己站在高處,聽不到也看不到那些血海裏的呼號!你問問複生和那女孩,看看他們會怎麽回答你。”
李佳擦擦鼻子,幹笑著說:“你別那麽凶,我現在當然不會這麽想,去問他們也是不敢的……呃,我好像聽到那女孩叫明子,真強悍啊,連名字都日化了。”
她頓了頓,深思著說:“我想起件事來,我們想同化日本人恐怕很難,或者說,他們心底裏很排斥,很害怕被我們同化……2oo7年我在北歐一個很偏僻的小鎮裏,曾經看到這麽一幕:一個日本人走進當地唯一一間中國菜館裏坐下,侍應生上前把菜譜遞過去,那日本人翻了翻菜譜,用英語問:這裏是中國餐館?那侍應生回答說是,那日本人立即站起來走人,滿臉的不屑。我至今想不明白,二十一世紀的日本人是用什麽眼光和心態去看待我們的?”
&1t;ahref=.>.
他這句話讓完全絕望的女人精神一振,她費力地動了動,努力想抬起沉重的頭,用盡全力說了句:“是的……幫,幫,我……”說完,頭一歪,就沒了動靜。
何複生稍微提高聲音呼喚了好幾次,見對方一點反應都沒有,伸手過去試探了一下,直起腰回頭說:“她暈過去了,老大,怎麽辦。”
這大排檔的老板不大懂國語,又聽到何複生在說日本話,還以為他們也是日本人,當場黑下臉走開,大聲叫夥計們快點收拾東西回家,孫克勤忙上前說:“老板,我們是華人,那邊暈過去的是台灣人,我們不知道生了什麽事,想幫幫她,老板認識她嗎?”
那老板斜著眼打量了他們一番,也看出了他們不是日本人,這才揮了揮手上的棍棒說:“不認識!這人躺在這裏兩三天了,說的話沒人聽得懂,鬼才認識她!”
孫克勤就說:“她暈了,我看需要送她去醫院……”
那老板如獲大赦,揮舞雙手連聲說:“好,好,快送去,附近就有間濟民醫院。”
張紹華說:“複生,你和小孫盡快先把人送去醫院救治,酌情處理。陳勇,你帶兄弟們先回去,我和李佳過去看看,有什麽事隨時聯絡。”
到底那是個女人,把李佳帶去看看比較方便。
孫克勤應了句:“是!”忙跑到街上叫來輛黃包車,然後與何複生一起把那女人抬上黃包車,一溜煙地送到濟民醫院。
***********
在往醫院走去的路上,李佳有點不解,就問:“老大,你不覺得這個台灣人有古怪嗎?為何人家會認為她是日本人?說不定她真是日本人哪!”
張紹華搖頭:“台灣人從1895年開始,被日本奴役統治了幾十年,可以想見當地民眾和韓國人差不多,大概通用日語,台灣本土話就算她會說,這裏的人也聽不明白。(.mianhuatang.info無彈窗廣告)”
李佳滿懷同情地說:“難怪複生這麽賣力,同病相憐呢,希望那人沒什麽事吧,不然就難過了。”
“和日本人對比起來,法國都算仁慈了,這麽多殖民國家,日本人是最毒最狠的……”張紹華很是感慨地說。
據他這段時間研究日本近代史所知,二十世紀初前前後後這幾十年是日本不斷向外擴張的黃金時期,他們在侵占朝鮮,把朝鮮規化為日本“國土”和吞並中國東三省之餘,日本人早就在1895年攻占了台灣,並在1919年開始要把台灣建設成“理想的殖民地”,1936年後,為配合日本向整個東亞地區擴張的步伐,在台灣恢複軍人總督製,派出小木躋造、長穀川清、安藤利吉等3任軍人總督。不論文官武將,這些總督集立法、行政、軍事大權於一身,掌握了當地中國人的生殺予奪大權。
由於他們非常害怕華人反抗,因此日本人對台灣人比對待朝鮮人更為殘暴,但他們意識到中華文化源遠流長,不可能短時間內根切,就采用奴化教育來逐步蠶食華人,在普及日語教育的同時,嚴格限製華人受高等教育,在台灣的孩子除了進小學受奴化教育外,中學已經開始限製華人學生就讀的專業,華人子弟完全沒有機會受到高等教育。
張紹華還記得,日本殖民當局規定每個中國學生必須有一個偏名,就是在名字的第二字之後加上班級數,然後再加一個“郎”字,因此李~登~輝就有過“李登三郎”、“李登五郎”等不淪不類的名字。後來李~登~輝起了一個正式的日文名字“岩裏政男”,而他的兄長李登欽則更名為“岩裏武則”。
精神上的奴化當然還不夠,武力鎮壓才是最基本的,日本警察滲透進了台灣社會的每個角落,還通過實施“保甲條例”來把中國民眾分成小塊小塊來嚴密監控,規定保甲作為警察軍事統治的輔助組織。條例全文7條,規定1o戶一甲,1o甲一保,全保全甲內部連坐,保甲另外組織壯丁團,接受警察當局指揮、監督,不得離開居住地,不得有任何反動言論,現者全保甲內的居民統統獲罪,嚴重者全部殺無赦!
台灣在作為日本的殖民地那五十年間,因反抗奴役而慘死在日本人刀槍之下的過六十萬人。
這個淪落天涯的女人讓張紹華唏噓不已,他看著眼前美麗的珠江夜景,聞著夜風中飄來的白蘭花香味,心裏暗暗想,天佑中華,不要讓日寇的鐵蹄得以西渡,不要讓這古老的民族受那八年的淩遲之痛!
他還沒有親身經曆過,因此無法體會當時淪陷區人民的痛苦,他隻是不敢想象,如果有朝一日自己不幸淪為日本人皮靴下踩著的賤民,他將如何自處?
由於夜深了,很難再找到黃包車,他們兩人步行了大概半個小時才來到濟民醫院,當他們去急診部詢問,被告知這個女人已經被送到2o1病房。他們找到2o1病房時,看到孫克勤在和大夫說話,兩名護士正替一個小姑娘張羅著輸液,何複生坐在病床前低聲說著什麽。
這小姑娘秀氣稚嫩的小臉映入眼簾,張紹華愣了愣,沒想到這不是個“女人”,是個大概十六、七歲的少女,估計是複生叫護士幫她洗刷過了,披散著濕漉漉的黑,瘦瘦的身子裹在套寬鬆的病人袍子裏顯得越楚楚可憐,複生問一句,她哆嗦著灰白的嘴唇回答一句,沒說上幾句就淚如雨下,低下頭去抽泣……
孫克勤看到張紹華和李佳到來,忙和那大夫介紹給張紹華,那位帶著眼鏡的大夫告訴他們,這少女暫時沒有大礙,主要是饑餓勞累導致暈厥,輸瓶葡萄糖和生理鹽水,吃點東西很快就可以恢複,但這少女的呼吸好像有點不大正常,建議送到規模大一點的醫院去作詳細檢查。
孫克勤連聲道謝後,跟著醫生出去繳費,然後按照醫生的囑咐出去買粥給病人。
何複生站起來張紹華打了個招呼,那少女抬起頭看到張紹華和李佳,不由自主地瑟縮一下,那淚水模糊的小臉上滿是惶恐,張紹華盡力讓自己笑得平和點,低聲用還很生硬的日語說:“好好休養,我們沒惡意。”
那少女收回慌亂的目光看了眼何複生,驚魂初定,用沒有插針的右手去擦眼淚,那隻傷痕累累、指甲裂開的手比她的眼淚更讓人心酸。
張紹華在心裏歎了口氣,打個手勢讓何複生問清楚她的來曆,然後和李佳一起退出去,站在病房外的長廊上等待。
這間醫院看起來還挺新的,是間規模很小的西醫院,簡陋的長廊裏擺著幾張長椅,燈光昏黃,空氣裏彌漫著西醫院特有的消毒水味和藥味。
寂靜中,何複生和那少女斷斷續續的對話如同簷前滴水般,一聲聲敲在張紹華和李佳的心上。
由於何複生是用日語和那少女交談,在外麵的張紹華和李佳隻能聽到幾個詞,不是很明白他們在說什麽,但那些不時跳進耳朵裏的詞已經讓人心情沉重。
李佳站在門外,看著裏麵那兩個用日語在交流的華人,忽然有點感慨,就小聲和張紹華說:“以前,我記得在網上看到有人說,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所有入侵的外族最後都被我們同化,他們還以滿洲人為例,做出大膽的假設:假如美國不投那兩顆原子彈,假如日本真的全境占領中國,那麽,在若幹年後,連日本島都是我們中國人的領土,日本人將和滿洲人一樣下場,完全被我們溶解……當時我們還覺得好像有點道理,今天看到他們倆,才覺得玄乎……”
張紹華疾聲道:“說這種話的人,大概是以為做亡國奴很容易,很好玩,或者覺得自己站在高處,聽不到也看不到那些血海裏的呼號!你問問複生和那女孩,看看他們會怎麽回答你。”
李佳擦擦鼻子,幹笑著說:“你別那麽凶,我現在當然不會這麽想,去問他們也是不敢的……呃,我好像聽到那女孩叫明子,真強悍啊,連名字都日化了。”
她頓了頓,深思著說:“我想起件事來,我們想同化日本人恐怕很難,或者說,他們心底裏很排斥,很害怕被我們同化……2oo7年我在北歐一個很偏僻的小鎮裏,曾經看到這麽一幕:一個日本人走進當地唯一一間中國菜館裏坐下,侍應生上前把菜譜遞過去,那日本人翻了翻菜譜,用英語問:這裏是中國餐館?那侍應生回答說是,那日本人立即站起來走人,滿臉的不屑。我至今想不明白,二十一世紀的日本人是用什麽眼光和心態去看待我們的?”
&1t;ahr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