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快支持!!】
【帥子在呐喊!無助的...】
~~~~~~~~~~~~~~~~~~
洛陽東城門(中東門)外,
【洛陽共十二城門,東門由北向南依次為上東門、中東門和耗門。――作品相關】
燕風的大軍已然到達。沒有進城,燕風等人就能聽見城中傳來的亂哄哄的嚎啕聲,哀嚎聲。
“孟達,廖化!”
“在!”二人策馬上前,昂然道。
“即可率軍把守洛陽各個城門,禁止一切人等出入,但有擅闖城門者,不論原因,就地斬殺。”
“遵命!”二人領命而去。
“龐德!”
“末將在!”
“令你率軍即可沿街巡邏,曉諭全城,所有人必須呆在家中,記住是所有人。但有趁機劫掠者,就地正法,殺無赦!”
“諾!”龐德也領命而去。
“典韋!”
“主公!”
“帶著親衛營隨我回燕府!”
“諾!”
“駕”燕風狠夾馬腹,帶著千餘親衛向著燕府疾馳而去。
……
“噗”
龐德一刀將一名當街滋事之人砍翻在地,鮮血迸濺中,四周鬧事之人看著突兀而來的官軍,頓時驚叫著,四下奔逃。
龐德沒有理會奔逃的人,鬧事之人都是些貪便宜的普通人而已,殺一兩個震懾一下即可,不比過多理會。
龐德厲聲大喝道,“平北將軍有令,所有人必須回到家裏!”
“平北將軍有令,所有人必須回到家裏!”隨著的數百將士,跟著齊聲呐喊,聲勢震天。
老天呀,官軍真的殺人了?平北將軍,來了?逃散的鬧事之人,紛紛呼喊著,朝著自己的房屋跑去,生怕會去的晚,被無情的‘誤殺’。
龐德見此,嘴角綻放起一絲冷笑,這個法子果真管用。
畢竟鬧事的人是少數,大多的人還是選擇貓在了家裏來躲避這場混亂。就這樣,洛陽城不到一柱香的時間,就陷入的一片死靜,鴉雀無聲,街市上行人絕跡,雞犬不聞,人們都知道,董卓的軍隊又殺回來了,來的是平北將軍。
燕府
急忙趕回來的燕府才從王越口中得知,自己的妻妾親人,早就在昨天上午,就已經出了洛陽,前往安邑了,頓時鬆了口氣。隻要自己的家人沒事就好。
不過接下來的事情,讓燕風驚懼莫名,毛骨悚然。(.mianhuatang.info無彈窗廣告)當即厲聲質問道,“說,是誰叫你們如此做的!恩?竟然搶掠皇宮?”
搶掠皇宮?即使膽大如巨石般的典韋聽了,也麵無人色,駭然之極。這,這可是同造反一樣,株連九族的大罪,不,比造反還要嚴重。燕風的部下竟然做出如此之事?一旦泄露,燕風定將身敗名裂,霸業皇圖對他來說,將是一場美輪美奐的彩夢而已。
燕風是怒不可抑,恨不得當場將王越斬殺。但是王越覺得自己更加委屈,於是掏出燕風曾經給予的一封密信,說道,“將軍,這,這是您的命令啊。”
“什麽?我的命令?”燕風怒叫一聲,奪過密信看了起來。一看,信上最後的第二套計劃,卻是有一句:如果洛陽生不可逆轉的的突變,你們要秘密奪取皇宮財物。
可是,這是燕風做的最壞的打算,如果,自己沒有把‘關東諸侯討董’的曆史改變,董卓便會燒棄洛陽,遷都長安,那時便是‘不可逆轉的突變’。
本來燕風不想把這最後一句寫上的,可是最後思來想去還是決定寫了。惡人董卓來當,自己也可以貪些便宜,好為自己以後增加籌碼。因為燕風知道,殿後的,十之**不會再是徐榮,而是自己這個‘外將’。
所以,沒想到,哎…燕風,雖然仍舊怒火中燒,但是也不能怪罪王越,畢竟是自己的疏忽,是自己的過錯,這次‘荊州兵事件’卻是可以算得上“不可逆轉的大事件”了。
燕風深深呼吸了一口氣,強迫自己冷靜下來,問道,“這件事都有誰知道?洛陽的氏族公卿,可否知道皇宮的士兵是我的部下?”
“這封信的內容隻有在下和王校尉兩人知道。”王越答道,“至於氏族公卿,可能還不知道,王校尉他們都是換了裝去的。”
“哎…要是穿著燕府家兵的服飾區,或許會跟容易解決”燕風聞言,歎道。
“將軍,這?”王越疑惑。
“來人!”燕風沒有回答,下令道,“立刻傳令龐德,讓他親自率領三千軍士,包圍皇宮。另外讓孟達嚴密監視氏族公卿的舉動,絕不容許他們的任何一人踏出府院,違令者,殺無赦!”
“諾。”
燕風有命道,“王大師,洛陽一帶比較熟悉,替我往各個氏族公卿的家中送個口信,讓他們老老實實的呆在家裏,不要四處亂走。(.mianhuatang.info無彈窗廣告)等到我平息洛陽的東環之後再說。明白麽?”
“是,將軍,在下定會辦妥。”王越人老成精,怎不會明白燕風的言外之意,軟硬同施,方為上策。
……
潼關
“處理的怎沒樣?”徐晃沉聲問道。
“徐將軍放心,關內的兩千守軍全部都控製住了,而且他們的守將,校尉一級的人都…”一個小校說道這裏,殘忍的做了一個斬的動作。
“如此最好”徐晃點頭道。
“不過,”小校有說道,“小將打聽到了一個消息,是關於函穀關的,不知真假?”
“哦?函穀關?什麽事?”徐晃問道。
“從昨日開始,函穀關就嚴禁人員出入,卻不知為何?”小校籌措了一下,說道。
“有此事?”徐晃驚訝道。心中有了不好的猜想。難道函穀關生了變故?“立刻差人前往打探!”
“遵命!”
他們這是神不知鬼不覺的拿下了潼關,所以不需要封關。而函穀關卻是經曆了血戰才得到的,所以才會封關。
而函穀關到長安需要將近兩日的行程,到洛陽隻需一日的行程。所以蒯良才沒有在意。更何況,此時的關西…
……
洛陽
等到燕風趕到皇宮的時候,龐德已經將整個皇宮團團圍住,裝成一副隨時進攻的架勢。
皇宮內,一間寢室中,微微飄散的香氣讓人覺得清馨。屋子雖然有些淩亂,但是從裝飾擺設上可以看出這是一間寢室,妃子貴人才有資格住的寢室。隻不過,似乎皇帝隻有七八歲。
香榻上,燕風沉著臉,看著伏地的王輝,道,“王輝,你可知罪?”
“將軍,小將知罪!”王輝磕頭惶恐道,其實他也不知道,自己犯了何罪。
“你犯了何罪?”
“這…”王輝不知如何回答。
“劫掠皇宮你都幹了?還不知道之際犯了何罪嗎?”燕風冷哼一聲。
“將軍,我,將軍…”王輝聞言,臉色大變,身如篩糠。顫顫抖抖的跪趴在地上,不知如何讓辯解。
“哼”燕風冷哼一聲,道,“先站起來。”
“是,將軍”王輝起身,低頭道,顫抖不已的身子,依舊可以看出內心的懼怕。
燕風臉色陰晴不定的盯著王輝,看了好一陣子,才又說道,“去!把‘陷陣營’全部將士集合起來。”
“是,將軍!”王輝應了聲,連忙逃走,沉悶的氣氛對他來說是一種煎熬。他寧願征戰沙場。
其實,燕風是在思慮,是否讓王輝做替罪羊,甚至,將這裏的一千‘陷陣營’將士全部秘密處決。倒不是燕風心狠,而是此時太大,一旦泄露,那將是萬劫不複的結局。
人,有時候需要自私。而自私,便需要許多無辜的性命,即使那些人曾經是你自己的部下。
一炷香後
燕風在殿前,看到了這一千‘陷陣營’將士。
這些都是錚錚鐵骨的漢子,是鐵血的精銳。這一時刻,燕風更加的不忍,同時也很佩服高順的訓兵之法,竟然能夠訓練出如此紀律嚴明的士兵。
他們沒有一個人藏私,沒有一個人私逃。就這一點,便給現在的燕風帶來了極大的震撼。這是自己的兵。隻有這樣的士兵才能夠成為自己問鼎天下的嫡係部隊。
“在這裏,我,燕風要感謝眾位將士,代替天下百姓,感謝眾位將士,代替陛下,感謝眾位將士。是你們,沒有讓叛軍,讓那些宵小之輩禍亂宮廷,是你們保衛了皇宮!保衛了社稷!保衛了大漢!”燕風大聲喝著,最後躬身行了一個大禮。
在燕風下站立龐德聞言,頓時明白燕風在給這些‘陷陣營’將士開脫。
有的時候,其實,一件事情,隻需一個看似合理的理由便可。
“保衛皇宮!大漢萬歲!”龐德振臂吼道。
“保衛皇宮!大漢萬歲!”眾將士齊聲喊道。
“保衛皇宮!大漢萬歲!”…
巨大的聲勢直衝雲霄,震碎蒼穹。整個洛陽城都仿佛在將士的呐喊聲中顫抖。
隨後,燕風單獨叮囑了王輝,鼓舞了眾將士一番,然後叫他們下去準備了,此事似乎變如此揭過。
緊接著,燕風趕緊命人將那些搜刮出來的皇宮用品從新擺放起來。隻是,留下了一些金銀。
……
傍晚,燕府。
燕風正在尋思的‘荊州兵事件’。
這一次荊州兵的突然出現,讓燕風疑慮不已。開始,剛聽到消息的時候,由於擔憂親人,所以沒有細想,現在看來事情有很大的蹊蹺。最重要的是,這荊州人馬是如何出現的?函穀關?燕風,搖了搖頭,現在徐晃應該控製了函穀關,憑他的手段,和手中的兩萬人馬。荊州軍隊是沒有可能攻破的。
那究竟是哪裏?北邊?南邊?燕風毫無頭緒。
這時,龐德麵帶喜色的走了進來,手中拉著一匹戰馬。“將軍?!”
“唔,令明啊?何事?”燕風驚醒,放下心中的不解,說道。
“將軍,你看此馬,如何?”龐德仿佛獻寶一般的將戰馬拉到燕風麵前。
燕風大汗,心中有些糾結,自己又不是伯樂,怎麽會相馬?但還是不懂裝懂的仔細打量了一番,隻見此馬全身如雪,形態結實緊湊,胸廓深長,體質結實,背腰平直,四肢強健。整體上外觀俊美秀麗。隻不過,眼下有淚槽。
淚槽?燕風看到這,心裏一驚。莫不是‘的盧’馬?他腦海中,立刻想起了三國的四匹頂級寶馬:赤兔,的盧,絕影,爪黃飛電。於是問道,“此馬從何而來?”
“回將軍,此馬是末將在董卓的府邸現的。”
“你去了董府?”燕風有些責怪道。怨不得從來沒見董卓騎過,想必,李儒也清楚它叫‘的盧’。
“將軍放心,現在董府什麽人都沒有,所以末將就…嘿嘿。”龐德嘿嘿笑道。
“此馬確實是一匹千裏馬。”燕風見此,也不再追究,說道,“你可識得此馬叫什麽?”
“末將不知!”龐德搖頭道,“隻是見它健壯,所以就順手牽來,獻給將軍。”
“恩”燕風點頭,想必龐德也不清楚這馬叫‘的盧’,可防主。不過燕風倒有些不信邪,就像古代那些君王,丟了江山卻怨紅顏,這根本就是扯淡。於是道,“先將此馬交與王輝,令他帶回河東。”
“諾!”
“對了,令明,有函穀關的消息嗎?”燕風有問道。(燕風一直以為徐晃控製了函穀關。)
“沒有,徐將軍沒有差人來聯係。”龐德道。
“怎麽會這樣?徐晃究竟在幹什麽?”燕風疑惑不解,難道出了什麽意外?
“將軍,那個…陛下的事?”龐德問道。
“陛下?…壞了,我怎麽把這事給忘了。”燕風猛的一拍腦袋說道,“迅令孟達、廖化各帶三千人馬,想洛陽以北,以南去追查!”
“諾!”龐德應道,“那,將軍,西邊呢?荊州兵最有可能是從西邊函穀關來的。”
“函穀關?”燕風想了一會兒,覺得還是保險些好,道,“你領三千人馬,往函穀關方向,聯係公明。”
“諾!”
【帥子在呐喊!無助的...】
~~~~~~~~~~~~~~~~~~
洛陽東城門(中東門)外,
【洛陽共十二城門,東門由北向南依次為上東門、中東門和耗門。――作品相關】
燕風的大軍已然到達。沒有進城,燕風等人就能聽見城中傳來的亂哄哄的嚎啕聲,哀嚎聲。
“孟達,廖化!”
“在!”二人策馬上前,昂然道。
“即可率軍把守洛陽各個城門,禁止一切人等出入,但有擅闖城門者,不論原因,就地斬殺。”
“遵命!”二人領命而去。
“龐德!”
“末將在!”
“令你率軍即可沿街巡邏,曉諭全城,所有人必須呆在家中,記住是所有人。但有趁機劫掠者,就地正法,殺無赦!”
“諾!”龐德也領命而去。
“典韋!”
“主公!”
“帶著親衛營隨我回燕府!”
“諾!”
“駕”燕風狠夾馬腹,帶著千餘親衛向著燕府疾馳而去。
……
“噗”
龐德一刀將一名當街滋事之人砍翻在地,鮮血迸濺中,四周鬧事之人看著突兀而來的官軍,頓時驚叫著,四下奔逃。
龐德沒有理會奔逃的人,鬧事之人都是些貪便宜的普通人而已,殺一兩個震懾一下即可,不比過多理會。
龐德厲聲大喝道,“平北將軍有令,所有人必須回到家裏!”
“平北將軍有令,所有人必須回到家裏!”隨著的數百將士,跟著齊聲呐喊,聲勢震天。
老天呀,官軍真的殺人了?平北將軍,來了?逃散的鬧事之人,紛紛呼喊著,朝著自己的房屋跑去,生怕會去的晚,被無情的‘誤殺’。
龐德見此,嘴角綻放起一絲冷笑,這個法子果真管用。
畢竟鬧事的人是少數,大多的人還是選擇貓在了家裏來躲避這場混亂。就這樣,洛陽城不到一柱香的時間,就陷入的一片死靜,鴉雀無聲,街市上行人絕跡,雞犬不聞,人們都知道,董卓的軍隊又殺回來了,來的是平北將軍。
燕府
急忙趕回來的燕府才從王越口中得知,自己的妻妾親人,早就在昨天上午,就已經出了洛陽,前往安邑了,頓時鬆了口氣。隻要自己的家人沒事就好。
不過接下來的事情,讓燕風驚懼莫名,毛骨悚然。(.mianhuatang.info無彈窗廣告)當即厲聲質問道,“說,是誰叫你們如此做的!恩?竟然搶掠皇宮?”
搶掠皇宮?即使膽大如巨石般的典韋聽了,也麵無人色,駭然之極。這,這可是同造反一樣,株連九族的大罪,不,比造反還要嚴重。燕風的部下竟然做出如此之事?一旦泄露,燕風定將身敗名裂,霸業皇圖對他來說,將是一場美輪美奐的彩夢而已。
燕風是怒不可抑,恨不得當場將王越斬殺。但是王越覺得自己更加委屈,於是掏出燕風曾經給予的一封密信,說道,“將軍,這,這是您的命令啊。”
“什麽?我的命令?”燕風怒叫一聲,奪過密信看了起來。一看,信上最後的第二套計劃,卻是有一句:如果洛陽生不可逆轉的的突變,你們要秘密奪取皇宮財物。
可是,這是燕風做的最壞的打算,如果,自己沒有把‘關東諸侯討董’的曆史改變,董卓便會燒棄洛陽,遷都長安,那時便是‘不可逆轉的突變’。
本來燕風不想把這最後一句寫上的,可是最後思來想去還是決定寫了。惡人董卓來當,自己也可以貪些便宜,好為自己以後增加籌碼。因為燕風知道,殿後的,十之**不會再是徐榮,而是自己這個‘外將’。
所以,沒想到,哎…燕風,雖然仍舊怒火中燒,但是也不能怪罪王越,畢竟是自己的疏忽,是自己的過錯,這次‘荊州兵事件’卻是可以算得上“不可逆轉的大事件”了。
燕風深深呼吸了一口氣,強迫自己冷靜下來,問道,“這件事都有誰知道?洛陽的氏族公卿,可否知道皇宮的士兵是我的部下?”
“這封信的內容隻有在下和王校尉兩人知道。”王越答道,“至於氏族公卿,可能還不知道,王校尉他們都是換了裝去的。”
“哎…要是穿著燕府家兵的服飾區,或許會跟容易解決”燕風聞言,歎道。
“將軍,這?”王越疑惑。
“來人!”燕風沒有回答,下令道,“立刻傳令龐德,讓他親自率領三千軍士,包圍皇宮。另外讓孟達嚴密監視氏族公卿的舉動,絕不容許他們的任何一人踏出府院,違令者,殺無赦!”
“諾。”
燕風有命道,“王大師,洛陽一帶比較熟悉,替我往各個氏族公卿的家中送個口信,讓他們老老實實的呆在家裏,不要四處亂走。(.mianhuatang.info無彈窗廣告)等到我平息洛陽的東環之後再說。明白麽?”
“是,將軍,在下定會辦妥。”王越人老成精,怎不會明白燕風的言外之意,軟硬同施,方為上策。
……
潼關
“處理的怎沒樣?”徐晃沉聲問道。
“徐將軍放心,關內的兩千守軍全部都控製住了,而且他們的守將,校尉一級的人都…”一個小校說道這裏,殘忍的做了一個斬的動作。
“如此最好”徐晃點頭道。
“不過,”小校有說道,“小將打聽到了一個消息,是關於函穀關的,不知真假?”
“哦?函穀關?什麽事?”徐晃問道。
“從昨日開始,函穀關就嚴禁人員出入,卻不知為何?”小校籌措了一下,說道。
“有此事?”徐晃驚訝道。心中有了不好的猜想。難道函穀關生了變故?“立刻差人前往打探!”
“遵命!”
他們這是神不知鬼不覺的拿下了潼關,所以不需要封關。而函穀關卻是經曆了血戰才得到的,所以才會封關。
而函穀關到長安需要將近兩日的行程,到洛陽隻需一日的行程。所以蒯良才沒有在意。更何況,此時的關西…
……
洛陽
等到燕風趕到皇宮的時候,龐德已經將整個皇宮團團圍住,裝成一副隨時進攻的架勢。
皇宮內,一間寢室中,微微飄散的香氣讓人覺得清馨。屋子雖然有些淩亂,但是從裝飾擺設上可以看出這是一間寢室,妃子貴人才有資格住的寢室。隻不過,似乎皇帝隻有七八歲。
香榻上,燕風沉著臉,看著伏地的王輝,道,“王輝,你可知罪?”
“將軍,小將知罪!”王輝磕頭惶恐道,其實他也不知道,自己犯了何罪。
“你犯了何罪?”
“這…”王輝不知如何回答。
“劫掠皇宮你都幹了?還不知道之際犯了何罪嗎?”燕風冷哼一聲。
“將軍,我,將軍…”王輝聞言,臉色大變,身如篩糠。顫顫抖抖的跪趴在地上,不知如何讓辯解。
“哼”燕風冷哼一聲,道,“先站起來。”
“是,將軍”王輝起身,低頭道,顫抖不已的身子,依舊可以看出內心的懼怕。
燕風臉色陰晴不定的盯著王輝,看了好一陣子,才又說道,“去!把‘陷陣營’全部將士集合起來。”
“是,將軍!”王輝應了聲,連忙逃走,沉悶的氣氛對他來說是一種煎熬。他寧願征戰沙場。
其實,燕風是在思慮,是否讓王輝做替罪羊,甚至,將這裏的一千‘陷陣營’將士全部秘密處決。倒不是燕風心狠,而是此時太大,一旦泄露,那將是萬劫不複的結局。
人,有時候需要自私。而自私,便需要許多無辜的性命,即使那些人曾經是你自己的部下。
一炷香後
燕風在殿前,看到了這一千‘陷陣營’將士。
這些都是錚錚鐵骨的漢子,是鐵血的精銳。這一時刻,燕風更加的不忍,同時也很佩服高順的訓兵之法,竟然能夠訓練出如此紀律嚴明的士兵。
他們沒有一個人藏私,沒有一個人私逃。就這一點,便給現在的燕風帶來了極大的震撼。這是自己的兵。隻有這樣的士兵才能夠成為自己問鼎天下的嫡係部隊。
“在這裏,我,燕風要感謝眾位將士,代替天下百姓,感謝眾位將士,代替陛下,感謝眾位將士。是你們,沒有讓叛軍,讓那些宵小之輩禍亂宮廷,是你們保衛了皇宮!保衛了社稷!保衛了大漢!”燕風大聲喝著,最後躬身行了一個大禮。
在燕風下站立龐德聞言,頓時明白燕風在給這些‘陷陣營’將士開脫。
有的時候,其實,一件事情,隻需一個看似合理的理由便可。
“保衛皇宮!大漢萬歲!”龐德振臂吼道。
“保衛皇宮!大漢萬歲!”眾將士齊聲喊道。
“保衛皇宮!大漢萬歲!”…
巨大的聲勢直衝雲霄,震碎蒼穹。整個洛陽城都仿佛在將士的呐喊聲中顫抖。
隨後,燕風單獨叮囑了王輝,鼓舞了眾將士一番,然後叫他們下去準備了,此事似乎變如此揭過。
緊接著,燕風趕緊命人將那些搜刮出來的皇宮用品從新擺放起來。隻是,留下了一些金銀。
……
傍晚,燕府。
燕風正在尋思的‘荊州兵事件’。
這一次荊州兵的突然出現,讓燕風疑慮不已。開始,剛聽到消息的時候,由於擔憂親人,所以沒有細想,現在看來事情有很大的蹊蹺。最重要的是,這荊州人馬是如何出現的?函穀關?燕風,搖了搖頭,現在徐晃應該控製了函穀關,憑他的手段,和手中的兩萬人馬。荊州軍隊是沒有可能攻破的。
那究竟是哪裏?北邊?南邊?燕風毫無頭緒。
這時,龐德麵帶喜色的走了進來,手中拉著一匹戰馬。“將軍?!”
“唔,令明啊?何事?”燕風驚醒,放下心中的不解,說道。
“將軍,你看此馬,如何?”龐德仿佛獻寶一般的將戰馬拉到燕風麵前。
燕風大汗,心中有些糾結,自己又不是伯樂,怎麽會相馬?但還是不懂裝懂的仔細打量了一番,隻見此馬全身如雪,形態結實緊湊,胸廓深長,體質結實,背腰平直,四肢強健。整體上外觀俊美秀麗。隻不過,眼下有淚槽。
淚槽?燕風看到這,心裏一驚。莫不是‘的盧’馬?他腦海中,立刻想起了三國的四匹頂級寶馬:赤兔,的盧,絕影,爪黃飛電。於是問道,“此馬從何而來?”
“回將軍,此馬是末將在董卓的府邸現的。”
“你去了董府?”燕風有些責怪道。怨不得從來沒見董卓騎過,想必,李儒也清楚它叫‘的盧’。
“將軍放心,現在董府什麽人都沒有,所以末將就…嘿嘿。”龐德嘿嘿笑道。
“此馬確實是一匹千裏馬。”燕風見此,也不再追究,說道,“你可識得此馬叫什麽?”
“末將不知!”龐德搖頭道,“隻是見它健壯,所以就順手牽來,獻給將軍。”
“恩”燕風點頭,想必龐德也不清楚這馬叫‘的盧’,可防主。不過燕風倒有些不信邪,就像古代那些君王,丟了江山卻怨紅顏,這根本就是扯淡。於是道,“先將此馬交與王輝,令他帶回河東。”
“諾!”
“對了,令明,有函穀關的消息嗎?”燕風有問道。(燕風一直以為徐晃控製了函穀關。)
“沒有,徐將軍沒有差人來聯係。”龐德道。
“怎麽會這樣?徐晃究竟在幹什麽?”燕風疑惑不解,難道出了什麽意外?
“將軍,那個…陛下的事?”龐德問道。
“陛下?…壞了,我怎麽把這事給忘了。”燕風猛的一拍腦袋說道,“迅令孟達、廖化各帶三千人馬,想洛陽以北,以南去追查!”
“諾!”龐德應道,“那,將軍,西邊呢?荊州兵最有可能是從西邊函穀關來的。”
“函穀關?”燕風想了一會兒,覺得還是保險些好,道,“你領三千人馬,往函穀關方向,聯係公明。”
“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