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平三年,冀州安平國。
午後總是讓人昏昏欲睡,吃了第二餐飯後的崔博去了臥房小眯了一會兒。
晝寢什麽的,他完全不在意的。
睡到正酣時,門外傳來了急促的敲門聲。
“先生,該起床授課了…”
“知道了。”
崔博從床榻上爬起,用清水洗去一臉的癔症,拿上擺放在書案上的紙質書。
“小諸葛啊,快點長大吧!”
崔博拍了拍諸葛亮的肩膀道。
“長大了我讓劉玄德封你當宰相!”
諸葛亮漲紅了臉,也不言謝,就支支吾吾地說了一句:“不該直呼天子名諱…”
崔博愣住了…
恍惚之間,三年過去了。
三年前,劉協於百官麵前讓位給劉備,不顧百官相勸,三讓三辭,最終劉備踐極進大寶位,稱至尊。
“是啊,太快了,實在是太快了,玄德都成皇帝了…”
崔博眼神飄忽到遠方。
“我與玄德相識於微末,當初他不過是個織席販履兼職遊俠兒的普通人,你可知為何我會與他結交麽?”
諸葛亮先是搖了搖頭,又細細思索一番道:“先生有識人之才,天下皆知,雖許子將兄弟也不及,為天子薦韓、趙、夏侯、沮、荀、鍾、郭、陳之輩,無不是世間良才,先生在天子微末之時,與之結交,世人皆稱先生有識人之才。”
朝堂上雖然沒有崔博,但江湖上還有他的傳說,不賴不賴。
崔博笑著摸了摸諸葛亮的頭。
“識人之才?那你可知為何我如此看重你兄弟二人麽?”
諸葛亮愣了。
是啊!
這個問題他從來都沒有想過。
當時崔博任徐州刺史,一方大員,如何會對諸葛亮兄弟這種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感興趣?甚至還親自教授?
諸葛亮垂下了頭,說不知。
“我同你說啊,在我來這個世界之前,所有人的命運都是固定的,但是命運總會和人開玩笑。”
“先生你不是崇尚科學嗎?又怎麽會談及命運?”
諸葛亮聽不太明白崔博的意思,但他對崔博說的命運很是費解。
“是啊,我是我,世人是世人,因為我來了,所以大漢變了。”
崔博的的語氣充滿著自信,十二三歲的諸葛亮仰頭望去,他看見了在耀眼的光輝下,崔博那張狂妄的臉。
說的話很狂,表情也狂,但諸葛亮並沒有覺得有什麽不妥。
據世人傳言,前任皇帝就是在崔博的謀劃和逼迫之下,才讓位於今上。而今上走到現在,也都有崔博的影子。
就連這天下的製度、紙質書籍、印刷書、世界地圖,也出自於崔博的手筆。
諸葛亮心中感歎道:也許自己的先生…真的是天人下凡塵吧!
“也罷,我一個人實在也寂寞,之前是知道的越多,背負的越多,現在不一樣了,天下安定了,我隱居了,也自在了。”
“寂寞?難道說師母她…”
崔博大翻倆白眼,一手照著諸葛亮的腦門敲去。
“小小年紀懂什麽!我本來還想給你說道說道呢,你小子…”
“嘿…先生且說先生且說,亮洗耳恭聽!”
挨了打的諸葛亮,不憋屈反而很高興。
他最是喜歡聽關於崔博的故事,而聽著崔博的意思,好像還沒有跟別人說過…
這可是第一手的消息!
諸葛亮看向崔博的眼中帶著熱切。
“給你講個故事,有個年輕人,喚作大耳,皇室後裔,自幼懷大誌,指著一棵大桑樹說‘我將來一定要乘有這麽大車蓋的輿車’,大耳年幼喪父,家貧,與母親織席販履為生。”
嗨…諸葛亮一聽,老掉牙了都!
這不就是今上的故事嗎,敢叫今上大耳,恐怕也就崔博了。
但是崔博沒有要停的意思…
“他遇到了兩個猛將,互相倚靠,情同兄弟,又有大商見他不凡,願意資助他,於是募集鄉勇。
後來黃巾起,他帶著鄉勇跟著校尉,討伐黃巾,有功被封為縣尉,因督郵輕慢他,他便給督郵綁了,怒抽了一頓鞭子,而後棄官走…”
諸葛亮驚愕地發現…這個故事他還真沒聽過!
但是他知道,崔博說的這個人就是劉備!
“他在荊州待了幾年,無所成就,常暗自喟歎泣涕髀肉複生而功業不建,直到他遇到一個智者,人生因此而改寫。”
崔博說到這裏停頓了一下,諸葛亮連忙拽著他衣袖,眼巴巴地看著他。
“那智者是誰人也?那人可成了一番功名麽?”
崔博講的不甚好,也有很多他記不清了,但即便如此,諸葛亮還是聽得入迷。
崔博深深地望了一眼諸葛亮,揉了揉諸葛亮的頭發說:別急。
“那智者,乃是琅琊人,說來也巧,智者也是自幼喪父,後來隨著叔父去了荊州。
智者年雖少,口氣卻大的驚人,常自比管仲樂毅,旁人不以為意,隻有智者的朋友相信智者真的有這才華。
大耳的前半生僅獲了些虛名,卻無底盤士卒,隨其輾轉者僅二三,得人介紹,他找上隆中的草廬,第一次智者不在家,第二次智者不在家,第三次智者在家睡覺,大耳就在門口等著,一直等到智者睡醒…”
諸葛亮聽到這兒不禁皺起了眉頭。
“何等人物口吹大氣?自比先賢卻不得禮!怕是假智者!”
崔博一聽哈哈哈大笑。
原本曆史上諸葛亮的父親去世早,但是這一世碰到崔博了,所以諸葛亮壓根就不會往自己身上帶入。
“大耳三顧得見智者,誠懇求計策,智者感懷,與大耳說‘自董卓已來,豪傑並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大耳聽完,稱‘我得孔明,如魚得水’。”
這一段內容,uu看書 .ukshu.m 正是隆中對,崔博也沒改,就直接說了原文。
“看來這個智者也非是浪得虛名呀,確實則很有才能…隻不過我很好奇,他未出世,又怎知天下事?”
諸葛亮給崔博表演了一個絕活——我誇我自己!
“剛才說到關某水淹七軍、威震華夏,曹賊嚇得都想遷都。
關某性格倨傲,善待士卒而輕士大夫,大耳的小舅子、老同鄉兩人受到孫權蠱惑,背叛了關羽,待孫權麾下的呂某偷襲荊州時不戰而降,關某為東吳襲殺,大耳常以淚洗麵,忿孫權襲殺關某,同年,曹賊去世。
次年,曹賊子逼漢天子禪位,大耳以為天子被害,在群臣的建議下,踐極稱帝,以智者為丞相,下屬為臣。
而大耳稱帝後的第一件事,就是禦駕親征東吳。”
說到這戛然而止,崔博歎了口氣。
“後來呢?”
“後來?我不願說了。”
“啊?先生…求求你了!”
任何一個英雄人物,他所處的背景,都是悲劇的。
再後來啊…太過悲情,崔博不想說也不願說。
“以後有機會再跟你說吧,那個大耳朵,就是玄德,隨著大耳的兩個人,一個叫關羽,一個叫張飛,而那個智者…叫諸葛亮…”
好了,故事到這裏就說完了,崔博拿好書,在諸葛亮震驚的表情下,大步地往縣學走去。
午後總是讓人昏昏欲睡,吃了第二餐飯後的崔博去了臥房小眯了一會兒。
晝寢什麽的,他完全不在意的。
睡到正酣時,門外傳來了急促的敲門聲。
“先生,該起床授課了…”
“知道了。”
崔博從床榻上爬起,用清水洗去一臉的癔症,拿上擺放在書案上的紙質書。
“小諸葛啊,快點長大吧!”
崔博拍了拍諸葛亮的肩膀道。
“長大了我讓劉玄德封你當宰相!”
諸葛亮漲紅了臉,也不言謝,就支支吾吾地說了一句:“不該直呼天子名諱…”
崔博愣住了…
恍惚之間,三年過去了。
三年前,劉協於百官麵前讓位給劉備,不顧百官相勸,三讓三辭,最終劉備踐極進大寶位,稱至尊。
“是啊,太快了,實在是太快了,玄德都成皇帝了…”
崔博眼神飄忽到遠方。
“我與玄德相識於微末,當初他不過是個織席販履兼職遊俠兒的普通人,你可知為何我會與他結交麽?”
諸葛亮先是搖了搖頭,又細細思索一番道:“先生有識人之才,天下皆知,雖許子將兄弟也不及,為天子薦韓、趙、夏侯、沮、荀、鍾、郭、陳之輩,無不是世間良才,先生在天子微末之時,與之結交,世人皆稱先生有識人之才。”
朝堂上雖然沒有崔博,但江湖上還有他的傳說,不賴不賴。
崔博笑著摸了摸諸葛亮的頭。
“識人之才?那你可知為何我如此看重你兄弟二人麽?”
諸葛亮愣了。
是啊!
這個問題他從來都沒有想過。
當時崔博任徐州刺史,一方大員,如何會對諸葛亮兄弟這種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感興趣?甚至還親自教授?
諸葛亮垂下了頭,說不知。
“我同你說啊,在我來這個世界之前,所有人的命運都是固定的,但是命運總會和人開玩笑。”
“先生你不是崇尚科學嗎?又怎麽會談及命運?”
諸葛亮聽不太明白崔博的意思,但他對崔博說的命運很是費解。
“是啊,我是我,世人是世人,因為我來了,所以大漢變了。”
崔博的的語氣充滿著自信,十二三歲的諸葛亮仰頭望去,他看見了在耀眼的光輝下,崔博那張狂妄的臉。
說的話很狂,表情也狂,但諸葛亮並沒有覺得有什麽不妥。
據世人傳言,前任皇帝就是在崔博的謀劃和逼迫之下,才讓位於今上。而今上走到現在,也都有崔博的影子。
就連這天下的製度、紙質書籍、印刷書、世界地圖,也出自於崔博的手筆。
諸葛亮心中感歎道:也許自己的先生…真的是天人下凡塵吧!
“也罷,我一個人實在也寂寞,之前是知道的越多,背負的越多,現在不一樣了,天下安定了,我隱居了,也自在了。”
“寂寞?難道說師母她…”
崔博大翻倆白眼,一手照著諸葛亮的腦門敲去。
“小小年紀懂什麽!我本來還想給你說道說道呢,你小子…”
“嘿…先生且說先生且說,亮洗耳恭聽!”
挨了打的諸葛亮,不憋屈反而很高興。
他最是喜歡聽關於崔博的故事,而聽著崔博的意思,好像還沒有跟別人說過…
這可是第一手的消息!
諸葛亮看向崔博的眼中帶著熱切。
“給你講個故事,有個年輕人,喚作大耳,皇室後裔,自幼懷大誌,指著一棵大桑樹說‘我將來一定要乘有這麽大車蓋的輿車’,大耳年幼喪父,家貧,與母親織席販履為生。”
嗨…諸葛亮一聽,老掉牙了都!
這不就是今上的故事嗎,敢叫今上大耳,恐怕也就崔博了。
但是崔博沒有要停的意思…
“他遇到了兩個猛將,互相倚靠,情同兄弟,又有大商見他不凡,願意資助他,於是募集鄉勇。
後來黃巾起,他帶著鄉勇跟著校尉,討伐黃巾,有功被封為縣尉,因督郵輕慢他,他便給督郵綁了,怒抽了一頓鞭子,而後棄官走…”
諸葛亮驚愕地發現…這個故事他還真沒聽過!
但是他知道,崔博說的這個人就是劉備!
“他在荊州待了幾年,無所成就,常暗自喟歎泣涕髀肉複生而功業不建,直到他遇到一個智者,人生因此而改寫。”
崔博說到這裏停頓了一下,諸葛亮連忙拽著他衣袖,眼巴巴地看著他。
“那智者是誰人也?那人可成了一番功名麽?”
崔博講的不甚好,也有很多他記不清了,但即便如此,諸葛亮還是聽得入迷。
崔博深深地望了一眼諸葛亮,揉了揉諸葛亮的頭發說:別急。
“那智者,乃是琅琊人,說來也巧,智者也是自幼喪父,後來隨著叔父去了荊州。
智者年雖少,口氣卻大的驚人,常自比管仲樂毅,旁人不以為意,隻有智者的朋友相信智者真的有這才華。
大耳的前半生僅獲了些虛名,卻無底盤士卒,隨其輾轉者僅二三,得人介紹,他找上隆中的草廬,第一次智者不在家,第二次智者不在家,第三次智者在家睡覺,大耳就在門口等著,一直等到智者睡醒…”
諸葛亮聽到這兒不禁皺起了眉頭。
“何等人物口吹大氣?自比先賢卻不得禮!怕是假智者!”
崔博一聽哈哈哈大笑。
原本曆史上諸葛亮的父親去世早,但是這一世碰到崔博了,所以諸葛亮壓根就不會往自己身上帶入。
“大耳三顧得見智者,誠懇求計策,智者感懷,與大耳說‘自董卓已來,豪傑並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大耳聽完,稱‘我得孔明,如魚得水’。”
這一段內容,uu看書 .ukshu.m 正是隆中對,崔博也沒改,就直接說了原文。
“看來這個智者也非是浪得虛名呀,確實則很有才能…隻不過我很好奇,他未出世,又怎知天下事?”
諸葛亮給崔博表演了一個絕活——我誇我自己!
“剛才說到關某水淹七軍、威震華夏,曹賊嚇得都想遷都。
關某性格倨傲,善待士卒而輕士大夫,大耳的小舅子、老同鄉兩人受到孫權蠱惑,背叛了關羽,待孫權麾下的呂某偷襲荊州時不戰而降,關某為東吳襲殺,大耳常以淚洗麵,忿孫權襲殺關某,同年,曹賊去世。
次年,曹賊子逼漢天子禪位,大耳以為天子被害,在群臣的建議下,踐極稱帝,以智者為丞相,下屬為臣。
而大耳稱帝後的第一件事,就是禦駕親征東吳。”
說到這戛然而止,崔博歎了口氣。
“後來呢?”
“後來?我不願說了。”
“啊?先生…求求你了!”
任何一個英雄人物,他所處的背景,都是悲劇的。
再後來啊…太過悲情,崔博不想說也不願說。
“以後有機會再跟你說吧,那個大耳朵,就是玄德,隨著大耳的兩個人,一個叫關羽,一個叫張飛,而那個智者…叫諸葛亮…”
好了,故事到這裏就說完了,崔博拿好書,在諸葛亮震驚的表情下,大步地往縣學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