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大帥,據楊遇春將軍傳回的軍報來看,我軍、清軍以及白蓮教在陝甘地區針對依蘭教的戰事已經進入了尾聲了,楊將軍他們已經和白蓮教冉文儔、徐天德等人暗中達成了共識,等對依蘭教的戰事結束,也就是預計在九月初,將會共同發起對清軍的圍攻。”


    顧德全當然明白黎漢明問的不光是陝甘的戰事,所以他便接著道:“與此同時,孫永元也已經率軍進駐了青海,西康那邊,蘭師信也已率軍在昆侖山下進行著適應性訓練,預計在這個月低,會兵分兩路率先進入葉爾羌以及和闐的阿克賽欽地區。”


    說著,顧德全連忙找來西北方麵的戰報遞給了黎漢明後接著道:“按照蘭師信的部署,等大軍大部分適應了氣疫後,便兵分兩路北上進入新江,一路穿越喀喇昆侖山口,走葉爾羌之路;一路則從後藏經克裏雅山口,走克裏雅古道。”


    黎漢明接過來仔細看了看,又在麵前的地圖上查找比劃了一下。


    在如今這個時代,沒有後世的新藏公路,而新江與西康兩地人民需要貿易,這就有了許多連接兩地之間的秘道,分別是葉爾羌之路既克裏陽古道、桑株古道和克裏雅古道。


    前兩條經過賽圖拉,可以通過喀喇昆侖山山口中國故土拉達克,然後到達南亞次大陸,是絲綢之路的南方交通線;後一條不用通過賽圖拉可進入藏北高原。


    克裏陽古道和桑株古道都屬於葉爾羌之路,這兩條道在賽圖拉匯合後,穿越喀喇昆侖山口後就到達了拉達克。


    克裏雅古道是三條古道中最為難走的一條,但同樣也是現如今兩地走的最為頻繁的一條路,從克裏雅山口北上,便可沿克勒底雅河直達和闐的克勒底雅縣。


    不過,黎漢明也知道,後世因為是丟失了拉達克地區才迫不得已走克裏雅古道北上進入新江的,而如今的清朝,也因為對拉達克地區的控製不夠穩定才使得最難走的克裏雅古道使用得最為頻繁。


    但現在又不一樣了,拉達克已經被討虜軍牢牢控製在手中了不說,蘭師信在昆侖山下練兵之餘,順便把國境線已經推進到了喜馬拉雅山脈南麓去了。


    按照蘭師信的匯報,黎漢明估計他們已經推進到了後世的***堡地區去了。


    至於具體是什麽地方,黎漢明也不清楚,畢竟,他能記得古代國內城市的名字就不錯了,古代國外的名字鬼知道在哪兒。


    想到這兒,黎漢明忽然對劉阿蠻問道:“對了,和拉達克接壤的都有哪些國度?南亞那裏的情況可打探清楚了?”


    劉阿蠻聞言連忙回道:“回大帥,屬下已經派人通過拉達克人打探清楚了,現如今同拉達克接壤的有兩個國家,一個是叫般遮羅的小王國,一個則是杜蘭尼王朝。”


    “般遮羅王國又叫羅希爾坎德,是莫臥兒帝國分裂後獨立出來的一個小王國,那裏如今正麵臨著其周邊的莫臥兒殘餘勢力、拉吉普特人、奧德以及杜蘭尼王朝四國的襲擾,加上那裏在大山之下,所以對我們來說構不成威脅。”


    “杜蘭尼王朝那裏雖然看似勢力強大,但據我們派人打探得知,他們已經是日落下山了,加上他們對其東北部的山區控製力也不強,所以對我們來說也構不成威脅。”


    “不過,據我們探查得知,如今的杜蘭尼王朝和滿清是處於敵對狀態。”


    乾隆二十三年,既1758年,乾隆發下聖旨,派兵征討殺死清軍都統、起兵叛亂的大小和卓,清軍進駐庫車、葉爾羌等地,大小和卓被驅逐到了西方,經過蔥嶺進入了中亞國家巴達克山,在此地被巴達克山的首領素勒坦沙擒。


    這也就意味著,困擾了康雍乾三朝的西北戰事,總算能夠告一段落,而在時隔將近千年之後,中原王朝的勢力,再次覆蓋到了中亞的範圍,素勒坦沙也表示,願意成為清軍的藩屬國。


    但是這並不意味著邊境就此寧靜下來,正當清廷對西北用兵的時候,幾乎是在同一時間,阿富汗曆史上第一個獨立政權,杜蘭尼帝國也在1747年建立於坎大哈,並且開始了自己的擴張之路,領土覆蓋到了後世的阿富汗、巴基斯坦和伊朗東北部等地區,而它因此成為了名副其實的中亞霸主。


    “對於這個新崛起的勢力,清軍多少也有所耳聞,因為巴達克山既臣服於清朝,同時對接壤的杜蘭尼帝國,也是采取了順從態度,清廷如果想要在西北發展,和杜蘭尼帝國的碰撞自然也是早晚的事情。”


    “兩國首次直接的交鋒,發生在乾隆二十七年,杜蘭尼帝國派遣使節進入中原,前往北京覲見。”


    “當西安將軍將這個消息快馬匯報給乾隆,乾隆十分的高興,他認為,杜蘭尼帝國此行的目的,是為了稱臣納貢,再不濟也是為了表達臣服,因此他趕緊要求沿途使節必須盛情款待。”


    “但是和乾隆料想截然不同的是,杜蘭尼一方的使節,展現了另外一種態度,他們拒絕向皇帝跪拜,態度倨傲,使節們還帶來了關於杜蘭尼帝國最新的戰事消息,他們的軍隊進入南亞,並且擊潰了北印度的勢力。”


    頓了頓,劉阿蠻喝了一口茶後接著道:“這讓乾隆十分不悅,但是考慮到清廷西北兵力空虛,不應該直接發生衝突,他轉而命人帶著使節,前往八旗駐軍處觀摩軍事操練,以彰顯清朝武功,隨後送使節返回。”


    “那一次出訪,也就以雙方誰也不服誰,各秀一次肌肉作為結束。”


    “事後,乾隆批評杜蘭尼“並非明理之部落,非安分守己之輩”,開始增兵西北邊疆,從某種意義上來看,那次清廷似乎還是吃了一個暗虧,因為在此之後,乾隆就停止了對西北的探索,除去巴達克山之外,不再接受其他藩屬國。”


    聽到這兒,黎漢明頓時有些好奇了:“事情應該還沒有完吧?”


    說實話,這些曆史要不是專門研究這一時期曆史的,其他人恐怕還真不知道有這麽一出。


    “清朝畢竟天高皇帝遠,就在阿富汗使節回去後不久,杜蘭尼帝國隨後就展開了對巴達克山的襲擾,巴達克山的首領素勒坦沙趕緊向清軍求援。”


    “而乾隆的態度,卻讓人感到奇怪,麵對藩屬國巴達克山的求救,他卻采取了事不關己的態度,要求葉爾羌辦事大臣禁止介入巴達克山和杜蘭尼帝國的軍事衝突。”


    “沒過多久,在素勒坦沙的死守之下,阿富汗人總算退兵,巴達克山依然試圖通過清軍施加杜蘭尼壓力,依然受到乾隆拒絕,他甚至頒布下聖旨:“阿富汗之兵既退,即可完局,不必遣人探問”。對巴達克山似乎完全不管不顧。”


    說著,劉阿蠻連忙找出相關資料遞給黎漢明後接著道:“二十多年前,杜蘭尼帝國再次卷土重來,巴達克山沒有那麽幸運了,在清軍隔岸觀火之下,隨後被吞並,此地也淪為了杜蘭尼帝國的範圍。”


    聽到這兒,黎漢明還沒什麽,但顧德全卻不免有些唏噓:“這難免讓人好奇,以天朝自居的乾隆,為何對藩屬國見死不救呢?”


    黎漢明聞言笑了笑,道:“實際上,清廷與巴達克山首領素勒坦沙的關係,始終談不上好,自從平定大小和卓之後,素勒坦沙便以向清軍獻出其屍體為功,發展勢力,並且不聽勸阻調解,吞並了周圍幾個同樣是清廷藩屬的部落或者政權,而且他還多次向清廷借兵,試圖在中亞展開擴張,恐怕這引發了乾隆的疑心。”


    “從軍事地理上來說,乾隆也認為:“回疆兵力不足,草率出擊,以薄兵進剿,反遭人藐視”,清軍根基不深,如果率軍輕入,受到大敗,自身的威信反而會更加受到藐視。”


    這點黎漢明還是當初在看到蔥嶺這個地名時,出於好奇查看了相關的資料,順便也看到了巴達克山這個國家與清朝的關係。


    畢竟,巴達克山算得上是清朝在中亞地區唯一的一個藩屬國了。


    劉阿蠻聞言笑著點了點頭道:“正如大帥所言,最終乾隆也就默認了丟掉巴達克山的事實,而清廷因此和杜蘭尼帝國交惡,並且陷入了敵對狀態,暫停了來往,時至今日。”


    黎漢明聞言頓時一笑,道:“如此說來,我們趁機攻占大山南麓也就順理成章了?”


    “回大帥,確實如此。”劉阿蠻聞言連忙拱手應道:“另外,我們還打探到一個消息,這個杜蘭尼王朝對我們華夏一直懷有深重的敵意,他們這些年一直在與浩罕、布哈拉、哈薩克等這些政權之間進行通信聯絡,頗有共同對付我們華夏、入侵新江的意思。”


    “既然如此,我們反過來去攻占他們也就沒什麽心理負擔了。”對於西部的國境線,黎漢明的打算是把整個喜馬拉雅山脈和帕米爾高原都納入進來。


    如今既然有機會,他肯定不會輕易放過。


    說完了戰事後,黎漢明才放鬆的坐了下來。


    顧德全見狀,笑了笑說道:“如今我們討虜軍的戰事可謂是節節順利,連帶著,商業上也引來了好消息。”


    “哦?軍師都說是好消息了,那看來這個消息一定很好。”黎漢明聞言頓時好奇了,一邊抿著茶一邊說道。


    “不瞞大帥,得益於我們在戰場上連戰連勝,最近有很多商號主動找上門來求合作了。”顧德全見狀笑了笑說道:“其中不乏有好幾家大有名頭的商號,甚至是北方的大商號都找了過來。”


    <a href="http://m.cxzww.com" id="wzsy">cxzww.com</a>


    “具體的都有哪些?”不得不說,商人的嗅覺向來很靈敏,如今討虜軍雖然還沒有完全光複南方,但如今的形勢已經是越來越明朗了,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來,滿清被推翻,不過是時間問題而已。


    “回大帥,找上門來求合作的大小商號不下數十家,但規模最大的就隻有大盛魁和佳珀隆兩家。”


    “大盛魁?”聽到顧德全的話,黎漢明頓時心中一動,得益於後世的一部同名電視劇,這大盛魁他可太熟悉了。


    見黎漢明對大盛魁感興趣,顧德全便連忙介紹道:“在從康熙二十七年開始,持續七十餘年,曆經康雍乾三朝的清準戰爭中,清軍經常需要進入蒙古高原作戰。這樣,隨軍的軍需供應就相當棘手。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康熙下詔允許漢族商人參與隨軍貿易。”


    “當時,在於蒙古地區的貿易還是以物物交換為主,對漢商來說,利潤相當可觀,於是被稱為“旅蒙商”的商人們就迅速發展起來。”


    “大盛魁的創始人們,正是隨軍進行貿易的旅蒙商人中的一員。”


    “起初,大盛魁還不叫大盛魁。它是由三個山西商人:王相卿、史大學、張傑開設的商號,名字叫做吉盛堂,總號設在烏裏雅蘇台的清軍前營,並在歸化城和科布多各有一個分號。”


    “他們三人雖然資本少,業務不大,但買賣公道,服務周到,生意十分興隆。”


    “康熙末年,吉盛堂改名為大盛魁,並把總號也遷到了歸化城,大盛魁的牌子開始打響。”


    “到了乾隆時期,準噶爾已經被打回了老家,無力再出兵進攻清朝。朝廷不再需要商人隨軍供應軍需,但並沒有將其禁絕,反而逐漸放開限製。”


    “這主要是滿清為了對抗進入蒙古地區的俄國勢力,允許蒙古部族與商人交易,顯然有利於邊關地區的民心穩定;而且,民間的貿易早已成為慣例,無法杜絕,同時朝廷也可以從中收取交易稅。”


    “在這樣的背景下,大盛魁得以發展。山西商人憑借靈活的手腕和經濟頭腦,以買賣公道、注重信譽、服務周到著稱,大盛魁逐漸發展成一個舉足輕重的大商號。”


    “它的生意,無所不包,從磚茶、綢緞、藥材、生煙、糖到牲畜、皮毛應有盡有,號稱“集二十二省之奇貨”,極盛時,在蒙古牧區市場占據壟斷地位,據說大盛魁三年分紅一次,每股分紅可達一萬餘兩白銀。”


    聽到顧德全這麽一說,黎漢明頓時有些明白了:“看來,他們主要還是為了茶葉和絲綢啊!”


    “不瞞大帥,屬下也是這麽認為的。”顧德全見狀笑了笑,道:“這大盛魁所販賣的磚茶主要產地是湖南,絲綢、糖等大多都產自南方,而這些又是他們需要的主要貨物。”


    “嗬嗬,這就叫無利不起早,咱們坐擁貨物產地,他們再怎麽樣,恐怕也隻得捏著鼻子來找我們合作了。”頓了頓,黎漢明接著道:“說說佳珀隆?”


    第二百六十八章 喜事連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覆清1796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隱宗宗主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隱宗宗主並收藏覆清1796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