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因謀生,或因躲避戰亂,中國人自古以來便有移居海外的傳統,而且人數越來越多,涉足的地區越來越廣,所以便有了一個說法,叫做“有陽光的地方就有華人”。
這些移居海外的華人,在移居國紮根、發展,在各領域出人頭地的都不在少數,甚至還有人實現海外建國夢,成為所在國的“國父”。
鄭信便是其中的佼佼者,而他生活的時代,恰好處於清朝雍正、乾隆二帝在位時期。
鄭信祖籍為廣東省澄海縣華富村,為其父鄭鏞移居暹羅後娶當地女子為妻後所生。
鄭鏞去世後,鄭信拜父親的好友、權臣坡耶節基為義父,從充當宮廷侍衛開始,不斷積累功績,最終晉升為達城城主,封侯爵即披耶,所以鄭信在史書中又被稱為披耶達,即達城侯爵。
按照史書的記載,鄭信不僅擅長編寫劇本、詩、歌等文學作品,還精通律誌、兵法和騎術,並且能熟練地操作多種武器,是一位文武兼備、多才多藝的人物。
在任職達城期間,鄭信勤於政事、愛民如子,將該地治理的井井有條、欣欣向榮,並因此在國內建立起超高的聲譽,人氣爆棚。
老王毋隆葛駕崩後,新王億卡塔繼位,鄰邦緬甸趁暹羅國喪期間入侵。當此危難之際,極富軍事天賦的鄭信被召回京師協助禦敵。
緬甸大軍進攻暹羅,被安逸吞噬的暹羅王室已經喪失了指揮戰鬥的能力,隻得將希望寄托在虛無縹緲的神靈身上。
王室無心戀戰,前方戰場上的暹羅軍隊自然是節節敗退,緬甸大軍如入無人之境,一路打到暹羅首都阿瑜陀耶。
隨著戰爭日趨僵持,鄭信眼見死守無望,遂率孤軍出城募兵以馳援,盡管有鄭信的苦力支撐,可惜的是,腐朽不堪的大城王朝根本無法抵禦緬甸精兵的進攻。
阿瑜陀耶的守城部隊決定分六路兵馬突出緬甸大軍的包圍圈,兵家大忌分兵突圍,突圍部隊被各個擊破。
敗軍欲回城,卻隻享受到羅成的待遇,為了活命,隻能四散於野。
再無兵力的阿瑜陀耶,一瞬間就被緬甸大軍吞噬,鄭信還沒有來得及回防,大城府就已被緬軍攻破,暹羅政府宣告倒台。
憤怒的緬軍們進行了大範圍屠戮,鄭信的親屬無一幸免。於是,這位身負國仇家恨的青年發誓要報此大仇,便帶著殘餘部隊在東南部的羅勇府建立根據地,重新招兵買馬,經過半年的精心準備開始大舉反攻。
恰逢清軍進攻緬甸,而且已經打到了緬甸的首都阿瓦,泰國境內的緬甸大軍不得不迅速回防,給了鄭信喘息的機會。
鄭信在得知緬甸得主力回撤的時候,立即組織剩餘軍隊在羅勇這個地方修養。
經過了一段時間的修養,在加上當時華僑的支持,鄭信的實力得到了迅速恢複,甚至相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鄭信開始帶領著軍隊收複暹羅。
大清實力強盛,腹背受敵的緬甸再也沒有之前的英勇,隻是經過了幾個月的時間,鄭信就收複了失地。
平定各地諸侯之後,鄭信在吞武裏宣布稱帝,成為泰國曆史上第一位華裔皇帝。
此後十數年間,鄭信在陸續消滅各地割據勢力、完成統一暹羅之餘,又向南掌、金邊王朝等地擴張,並再次擊退緬軍大規模的入侵。
至此,鄭信不僅恢複了大城王朝時期的疆域,也使得自己的威望達到頂峰,並因此獲得“大帝”的稱號,被國民視為再造國家的民族英雄。
鄭信在位前期銳意改革、開疆拓土,誠為一代聖王,然而晚年卻因窮兵黷武、大肆寵佛給國家帶來重重危機,搞得民不聊生,所以失敗也早已注定。
加之鄭信晚年性格暴躁、偏信多疑,臣屬動輒被殺,也令很多將領人心惟危。
就在這樣微妙而緊張的環境下,鄭信還派遣昭披耶卻克裏率領主力部隊前往到柬埔寨,與安南阮氏廣南軍對峙,以爭奪對柬埔寨的宗主權。
誰知一些反對勢力趁國內空虛之際掀起叛亂,鄭信派出剩餘部隊前往平叛,卻不料平叛將領臨陣倒戈,無兵可用的鄭信隻得遜位為僧。
昭披耶卻克裏得知此事後,立即與廣南軍議和,隨即率軍返回國內平叛,形勢穩定後,昭披耶卻克裏在大臣支持下稱王,遷都曼穀,建立卻克裏王朝,史稱“拉瑪一世”。
新王既然已經上台,老王斷無存活的可能,但因暹羅是佛教國家,規定臣下不得加兵刃於國王身上,所以昭披耶卻克裏便用檀香木將鄭信殺死。
因此時暹羅已經和清朝間建立起藩屬關係,昭披耶卻克裏為得到清帝的冊封,於是便冒充鄭信之子,以鄭華的名義遣使到中國。
對於暹羅的變故,那時的清廷完全不清楚,所以不明就裏的乾隆帝上了當,便真的冊封昭披耶卻克裏為國王。
此後,昭披耶卻克裏在對華交往中皆以鄭華自稱,後世子孫沿襲為慣例,無一例外地也都會取一個鄭姓中文名,一直到現在依然如此。
昭披耶卻克裏登基後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把皇宮從吞武裏移到了曼穀,下令在華人區附近建造大王宮,作為交換特將三聘地區賜予華人以建立新的社區。
<a id="wzsy" href="http://m.xiaoshutingapp.com">小書亭app</a>
自古以來,華人就乘坐帆船來到泰國進行貿易活動並在泰國各地安家落戶,吞武裏及曼穀便是華人聚居時間較長的城市,啊育他耶王朝時期在湄南河的西岸已出現了福建人聚居點。
到了鄭信王時期,當這位父親為潮州人的君主將都城建在吞武裏以後,大量的潮州人移居此地,同時在湄南河東岸也形成了一個華人社區。
拉瑪一世登基後,下詔讓原東岸華人社區遷往曼穀城外南部的河邊,並將三琫寺河與三聘寺河之間的土地賜與華人建設家園。
這個時期,與中國的帆船貿易成為國家財政的主要收入,貿易依然延續了吞武裏時期的朝貢製度,曼穀也逐漸成為東南亞帆船貿易的中心。
暹羅政府製定政策支持擅長帆船貿易的華人前來曼穀安家落戶,包括水手、商人以及造船業者。
中國的南方發生反清起義的消息也早已通過各種渠道傳到了這裏,同樣,隨著戰亂的發生,最近一年逃難來此的華人忽然出現劇增,到迄今為止,光是曼穀地區就生活著不下三萬華人。
隨著華人的聚集,中華的文化也便順理成章的立足此地了,茶樓便是其中之一。
位於三聘地區中心的黃記茶樓,一大早便是人聲鼎沸。
“唉,你們聽說了嗎?南方的那支義師在貢榜北方徹底的打敗了貢榜北上犯邊的大軍,還逼得他們求和簽署了什麽八八八條約。”
“我昨晚就知道了,我還聽說貢榜歸還了北方大片明時故地給討虜軍方麵。”
“不止呢,我聽說還有貢榜西北部的那大片無主之地以及他們正在西邊攻占的一個叫阿索姆的地方也拱手讓人了。”
“真的假的?那支義師這麽厲害?”
“可不是,他們一邊在從滿清韃子的手中收複河山,還一邊分心對付外敵,就這,還兩邊都打贏了。”
“是啊,我聽說他們在西康那邊直接滅亡了一個入侵西康的王國呢!”
“現在好像有傳聞說他們已經從滿清韃子手中收複了南方半壁江山了。”
“要我說,這天下還得我漢人來做,你看看滿清韃子前些年和貢榜的作戰,死傷無數不說,還沒有占到一丁點便宜。”
“對了,我聽說海對麵南洋的幾個華人王國也在大肆吸納逃難的百姓。”
“.......”
大堂裏的華人議論紛紛,坐在二樓雅間包廂裏三老頭和一婦女也聽得極為認真。
“看吧,還是這些華人消息靈通!”率先開口的便是今年已經六十歲的中文名叫鄭華的拉瑪一世昭披耶卻克裏。
同坐的還有鄭華最寵愛的萬妃和一世王時期負責對外貿易的披耶哄以及一個名叫昭披耶派披差的負責編寫暹羅編年史的官員。
披耶哄聞言笑了笑應道:“他們中的大多數雖然是逃難來此,但在中國國內還是有不少親戚友人的,互通有無倒也正常。”
昭披耶派披差聞言點了點頭感歎道:“不過說起來,中國南方的那支叛軍的確挺厲害的,那位黎大帥更是一反常態的獲取底層百姓的支持來反抗韃靼人的暴政,恐怕要不了多久,北邊就又得換主人了。”
鄭華聞言點了點頭,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茶後才隨意的說道:“無所謂了,他們誰最終勝利了我們就向誰稱藩納貢便是。”
稱藩納貢這點自覺鄭華還是有的,要是不能得到中國的冊封,他就沒有正統合法性,先不說是否會得到百姓的支持,恐怕就連自己手下將領官員都會反對自己。
聽到自家陛下說的話,昭披耶派披差和披耶哄二人相互對視了一眼後,張了張嘴卻不知道該如何勸說,無奈之下兩人隻好把目光看向一旁的萬妃。
鄭華王妃眾多,王後雖然是他承認的結發妻子,但一生都未被他正式冊封過王後,這完全是因為他最寵愛的萬妃。
萬妃老家老撾,不僅容貌出眾,而且善於化妝,常常打扮的十分美豔,因此,她十分得一世王的寵愛。
同樣,鄭華固執的時候,也隻有萬妃才敢開口勸說,也隻有她才能勸得住鄭華。
萬妃見狀笑了笑,並沒有直接在這個話題上勸說,轉而說道:“陛下,我聽說依刹羅頌吞讓奔洛公主懷孕了。”
鄭華聞言眉頭一皺,麵色不好的問道:“什麽時候的事?”
“就在前些日子。”萬妃見狀笑了笑安撫道:“陛下莫惱,依我看,不如就趁事情還沒鬧開之前,把奔洛許配給依刹羅頌吞吧!”
依刹羅頌吞是王後之子,也就是鄭華選定的接班人,也是曆史上的拉瑪二世,奔洛公主便是拉瑪二世的表妹。
此事其實暗中已經有許多人都知道了,但誰都不敢和鄭華這個拉瑪一世說,隻有萬妃有這個膽子替勒臘王子解決了這個問題。
“哦?你這個坤神倒是幫著他們求起情來了。”
“坤神”為萬妃的一個綽號,即老虎的意思,因為她喜歡罵人和嚇唬小王子們,小王子們於是稱其為“坤神”,暹羅習俗,稱呼比自己上等的人不能直呼其名,用其綽號代替其名。
見鄭華開起了玩笑,萬妃便知道他已經同意了,於是才笑了笑開口道:“陛下,這緬甸已經向中國的南方勢力稱藩納貢了,但他們同樣也沒有取消對韃靼人的稱藩納貢,這其實就是兩不得罪,雖然兩虎相爭必有一傷,但很多時候受傷的卻是站在一旁觀望的人。”
鄭華聞言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隨即擺了擺手說道:“好了,這件事以後再說,如今中緬議和,對我們的影響可是不小。”
“如今緬甸已向中國稱藩納貢,北邊的南濮國也得到了中國的支持,而我們又沒打算向中國南方的漢人勢力靠攏的話,為今之計就隻能退守本土了。”作為鄭華的親信,披耶哄聞言隻得硬著頭皮建議道:“緬甸那邊自不必多說,如今他們有了中國的保護,加上大量兵力從北線撤回,我們再想有所動作,難度將會增大不說,還會得罪保護他們的中國勢力。”
“北方的南濮國方麵,原本南掌的琅勃拉邦和萬象我們本就沒能徹底控製,趁機撤兵又何妨?至於川壙國,那隻是南掌內部的事。”
“讓出北方三地就算是變相的給了中國方麵的交待了,至於南方的占巴塞地區,恐怕南濮國也是鞭長莫及。”
如今暹羅和安南雖然看似已經占領了南掌四國,但卻一直沒能實際控製,暹羅一直以來都把南掌四國當做附屬國來對待。
安南就自不必多說了,如今其國內都已經亂成一鍋粥了,各勢力在國內爭霸都自顧不暇,哪有精力來占領南掌地區,還在覬覦南掌的,不過隻是一些心有不甘的小勢力而已。
.......
暹羅國內的討論黎漢明暫且還不得而知,不過在得知《中緬互不侵犯條約》順利簽訂後,他也不由得鬆了一口氣。
在黎漢明的心裏,南線戰事的結束還是次要的,最主要的是,隨著條約的簽訂,阿薩姆便就順利的落入自己手中了。
如此一來,自己對英國東印度公司的布局就算徹底完成了,甚至還是超額完成。
原本黎漢明是準備打下阿薩姆地區的,那樣一來,討虜軍便在整個環喜馬拉雅山脈南麵布置起了一道對英國東印度公司的防線。
如今隨著條約的簽訂,阿薩姆地區不但輕鬆到手,還把緬甸給綁上了戰船,將來對付英國東印度公司也多了一個助力。
正當黎漢明背著雙手站在那裏看著地圖傻樂時,顧德全走了進來見狀,也來到地圖前看了起來:“謔!這米生貴可夠猛的啊,生生打下了兩府之地。”
聽到動靜的黎漢明頓時回過神來,見是顧德全後便笑了笑問道:“軍師怎麽來了?”
顧德全聞言還沒來得及回答,劉阿蠻便拿著一封信件走了進來:“大帥,吳叔那邊有消息了......”
第二百六十四章 暹羅
這些移居海外的華人,在移居國紮根、發展,在各領域出人頭地的都不在少數,甚至還有人實現海外建國夢,成為所在國的“國父”。
鄭信便是其中的佼佼者,而他生活的時代,恰好處於清朝雍正、乾隆二帝在位時期。
鄭信祖籍為廣東省澄海縣華富村,為其父鄭鏞移居暹羅後娶當地女子為妻後所生。
鄭鏞去世後,鄭信拜父親的好友、權臣坡耶節基為義父,從充當宮廷侍衛開始,不斷積累功績,最終晉升為達城城主,封侯爵即披耶,所以鄭信在史書中又被稱為披耶達,即達城侯爵。
按照史書的記載,鄭信不僅擅長編寫劇本、詩、歌等文學作品,還精通律誌、兵法和騎術,並且能熟練地操作多種武器,是一位文武兼備、多才多藝的人物。
在任職達城期間,鄭信勤於政事、愛民如子,將該地治理的井井有條、欣欣向榮,並因此在國內建立起超高的聲譽,人氣爆棚。
老王毋隆葛駕崩後,新王億卡塔繼位,鄰邦緬甸趁暹羅國喪期間入侵。當此危難之際,極富軍事天賦的鄭信被召回京師協助禦敵。
緬甸大軍進攻暹羅,被安逸吞噬的暹羅王室已經喪失了指揮戰鬥的能力,隻得將希望寄托在虛無縹緲的神靈身上。
王室無心戀戰,前方戰場上的暹羅軍隊自然是節節敗退,緬甸大軍如入無人之境,一路打到暹羅首都阿瑜陀耶。
隨著戰爭日趨僵持,鄭信眼見死守無望,遂率孤軍出城募兵以馳援,盡管有鄭信的苦力支撐,可惜的是,腐朽不堪的大城王朝根本無法抵禦緬甸精兵的進攻。
阿瑜陀耶的守城部隊決定分六路兵馬突出緬甸大軍的包圍圈,兵家大忌分兵突圍,突圍部隊被各個擊破。
敗軍欲回城,卻隻享受到羅成的待遇,為了活命,隻能四散於野。
再無兵力的阿瑜陀耶,一瞬間就被緬甸大軍吞噬,鄭信還沒有來得及回防,大城府就已被緬軍攻破,暹羅政府宣告倒台。
憤怒的緬軍們進行了大範圍屠戮,鄭信的親屬無一幸免。於是,這位身負國仇家恨的青年發誓要報此大仇,便帶著殘餘部隊在東南部的羅勇府建立根據地,重新招兵買馬,經過半年的精心準備開始大舉反攻。
恰逢清軍進攻緬甸,而且已經打到了緬甸的首都阿瓦,泰國境內的緬甸大軍不得不迅速回防,給了鄭信喘息的機會。
鄭信在得知緬甸得主力回撤的時候,立即組織剩餘軍隊在羅勇這個地方修養。
經過了一段時間的修養,在加上當時華僑的支持,鄭信的實力得到了迅速恢複,甚至相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鄭信開始帶領著軍隊收複暹羅。
大清實力強盛,腹背受敵的緬甸再也沒有之前的英勇,隻是經過了幾個月的時間,鄭信就收複了失地。
平定各地諸侯之後,鄭信在吞武裏宣布稱帝,成為泰國曆史上第一位華裔皇帝。
此後十數年間,鄭信在陸續消滅各地割據勢力、完成統一暹羅之餘,又向南掌、金邊王朝等地擴張,並再次擊退緬軍大規模的入侵。
至此,鄭信不僅恢複了大城王朝時期的疆域,也使得自己的威望達到頂峰,並因此獲得“大帝”的稱號,被國民視為再造國家的民族英雄。
鄭信在位前期銳意改革、開疆拓土,誠為一代聖王,然而晚年卻因窮兵黷武、大肆寵佛給國家帶來重重危機,搞得民不聊生,所以失敗也早已注定。
加之鄭信晚年性格暴躁、偏信多疑,臣屬動輒被殺,也令很多將領人心惟危。
就在這樣微妙而緊張的環境下,鄭信還派遣昭披耶卻克裏率領主力部隊前往到柬埔寨,與安南阮氏廣南軍對峙,以爭奪對柬埔寨的宗主權。
誰知一些反對勢力趁國內空虛之際掀起叛亂,鄭信派出剩餘部隊前往平叛,卻不料平叛將領臨陣倒戈,無兵可用的鄭信隻得遜位為僧。
昭披耶卻克裏得知此事後,立即與廣南軍議和,隨即率軍返回國內平叛,形勢穩定後,昭披耶卻克裏在大臣支持下稱王,遷都曼穀,建立卻克裏王朝,史稱“拉瑪一世”。
新王既然已經上台,老王斷無存活的可能,但因暹羅是佛教國家,規定臣下不得加兵刃於國王身上,所以昭披耶卻克裏便用檀香木將鄭信殺死。
因此時暹羅已經和清朝間建立起藩屬關係,昭披耶卻克裏為得到清帝的冊封,於是便冒充鄭信之子,以鄭華的名義遣使到中國。
對於暹羅的變故,那時的清廷完全不清楚,所以不明就裏的乾隆帝上了當,便真的冊封昭披耶卻克裏為國王。
此後,昭披耶卻克裏在對華交往中皆以鄭華自稱,後世子孫沿襲為慣例,無一例外地也都會取一個鄭姓中文名,一直到現在依然如此。
昭披耶卻克裏登基後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把皇宮從吞武裏移到了曼穀,下令在華人區附近建造大王宮,作為交換特將三聘地區賜予華人以建立新的社區。
<a id="wzsy" href="http://m.xiaoshutingapp.com">小書亭app</a>
自古以來,華人就乘坐帆船來到泰國進行貿易活動並在泰國各地安家落戶,吞武裏及曼穀便是華人聚居時間較長的城市,啊育他耶王朝時期在湄南河的西岸已出現了福建人聚居點。
到了鄭信王時期,當這位父親為潮州人的君主將都城建在吞武裏以後,大量的潮州人移居此地,同時在湄南河東岸也形成了一個華人社區。
拉瑪一世登基後,下詔讓原東岸華人社區遷往曼穀城外南部的河邊,並將三琫寺河與三聘寺河之間的土地賜與華人建設家園。
這個時期,與中國的帆船貿易成為國家財政的主要收入,貿易依然延續了吞武裏時期的朝貢製度,曼穀也逐漸成為東南亞帆船貿易的中心。
暹羅政府製定政策支持擅長帆船貿易的華人前來曼穀安家落戶,包括水手、商人以及造船業者。
中國的南方發生反清起義的消息也早已通過各種渠道傳到了這裏,同樣,隨著戰亂的發生,最近一年逃難來此的華人忽然出現劇增,到迄今為止,光是曼穀地區就生活著不下三萬華人。
隨著華人的聚集,中華的文化也便順理成章的立足此地了,茶樓便是其中之一。
位於三聘地區中心的黃記茶樓,一大早便是人聲鼎沸。
“唉,你們聽說了嗎?南方的那支義師在貢榜北方徹底的打敗了貢榜北上犯邊的大軍,還逼得他們求和簽署了什麽八八八條約。”
“我昨晚就知道了,我還聽說貢榜歸還了北方大片明時故地給討虜軍方麵。”
“不止呢,我聽說還有貢榜西北部的那大片無主之地以及他們正在西邊攻占的一個叫阿索姆的地方也拱手讓人了。”
“真的假的?那支義師這麽厲害?”
“可不是,他們一邊在從滿清韃子的手中收複河山,還一邊分心對付外敵,就這,還兩邊都打贏了。”
“是啊,我聽說他們在西康那邊直接滅亡了一個入侵西康的王國呢!”
“現在好像有傳聞說他們已經從滿清韃子手中收複了南方半壁江山了。”
“要我說,這天下還得我漢人來做,你看看滿清韃子前些年和貢榜的作戰,死傷無數不說,還沒有占到一丁點便宜。”
“對了,我聽說海對麵南洋的幾個華人王國也在大肆吸納逃難的百姓。”
“.......”
大堂裏的華人議論紛紛,坐在二樓雅間包廂裏三老頭和一婦女也聽得極為認真。
“看吧,還是這些華人消息靈通!”率先開口的便是今年已經六十歲的中文名叫鄭華的拉瑪一世昭披耶卻克裏。
同坐的還有鄭華最寵愛的萬妃和一世王時期負責對外貿易的披耶哄以及一個名叫昭披耶派披差的負責編寫暹羅編年史的官員。
披耶哄聞言笑了笑應道:“他們中的大多數雖然是逃難來此,但在中國國內還是有不少親戚友人的,互通有無倒也正常。”
昭披耶派披差聞言點了點頭感歎道:“不過說起來,中國南方的那支叛軍的確挺厲害的,那位黎大帥更是一反常態的獲取底層百姓的支持來反抗韃靼人的暴政,恐怕要不了多久,北邊就又得換主人了。”
鄭華聞言點了點頭,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茶後才隨意的說道:“無所謂了,他們誰最終勝利了我們就向誰稱藩納貢便是。”
稱藩納貢這點自覺鄭華還是有的,要是不能得到中國的冊封,他就沒有正統合法性,先不說是否會得到百姓的支持,恐怕就連自己手下將領官員都會反對自己。
聽到自家陛下說的話,昭披耶派披差和披耶哄二人相互對視了一眼後,張了張嘴卻不知道該如何勸說,無奈之下兩人隻好把目光看向一旁的萬妃。
鄭華王妃眾多,王後雖然是他承認的結發妻子,但一生都未被他正式冊封過王後,這完全是因為他最寵愛的萬妃。
萬妃老家老撾,不僅容貌出眾,而且善於化妝,常常打扮的十分美豔,因此,她十分得一世王的寵愛。
同樣,鄭華固執的時候,也隻有萬妃才敢開口勸說,也隻有她才能勸得住鄭華。
萬妃見狀笑了笑,並沒有直接在這個話題上勸說,轉而說道:“陛下,我聽說依刹羅頌吞讓奔洛公主懷孕了。”
鄭華聞言眉頭一皺,麵色不好的問道:“什麽時候的事?”
“就在前些日子。”萬妃見狀笑了笑安撫道:“陛下莫惱,依我看,不如就趁事情還沒鬧開之前,把奔洛許配給依刹羅頌吞吧!”
依刹羅頌吞是王後之子,也就是鄭華選定的接班人,也是曆史上的拉瑪二世,奔洛公主便是拉瑪二世的表妹。
此事其實暗中已經有許多人都知道了,但誰都不敢和鄭華這個拉瑪一世說,隻有萬妃有這個膽子替勒臘王子解決了這個問題。
“哦?你這個坤神倒是幫著他們求起情來了。”
“坤神”為萬妃的一個綽號,即老虎的意思,因為她喜歡罵人和嚇唬小王子們,小王子們於是稱其為“坤神”,暹羅習俗,稱呼比自己上等的人不能直呼其名,用其綽號代替其名。
見鄭華開起了玩笑,萬妃便知道他已經同意了,於是才笑了笑開口道:“陛下,這緬甸已經向中國的南方勢力稱藩納貢了,但他們同樣也沒有取消對韃靼人的稱藩納貢,這其實就是兩不得罪,雖然兩虎相爭必有一傷,但很多時候受傷的卻是站在一旁觀望的人。”
鄭華聞言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隨即擺了擺手說道:“好了,這件事以後再說,如今中緬議和,對我們的影響可是不小。”
“如今緬甸已向中國稱藩納貢,北邊的南濮國也得到了中國的支持,而我們又沒打算向中國南方的漢人勢力靠攏的話,為今之計就隻能退守本土了。”作為鄭華的親信,披耶哄聞言隻得硬著頭皮建議道:“緬甸那邊自不必多說,如今他們有了中國的保護,加上大量兵力從北線撤回,我們再想有所動作,難度將會增大不說,還會得罪保護他們的中國勢力。”
“北方的南濮國方麵,原本南掌的琅勃拉邦和萬象我們本就沒能徹底控製,趁機撤兵又何妨?至於川壙國,那隻是南掌內部的事。”
“讓出北方三地就算是變相的給了中國方麵的交待了,至於南方的占巴塞地區,恐怕南濮國也是鞭長莫及。”
如今暹羅和安南雖然看似已經占領了南掌四國,但卻一直沒能實際控製,暹羅一直以來都把南掌四國當做附屬國來對待。
安南就自不必多說了,如今其國內都已經亂成一鍋粥了,各勢力在國內爭霸都自顧不暇,哪有精力來占領南掌地區,還在覬覦南掌的,不過隻是一些心有不甘的小勢力而已。
.......
暹羅國內的討論黎漢明暫且還不得而知,不過在得知《中緬互不侵犯條約》順利簽訂後,他也不由得鬆了一口氣。
在黎漢明的心裏,南線戰事的結束還是次要的,最主要的是,隨著條約的簽訂,阿薩姆便就順利的落入自己手中了。
如此一來,自己對英國東印度公司的布局就算徹底完成了,甚至還是超額完成。
原本黎漢明是準備打下阿薩姆地區的,那樣一來,討虜軍便在整個環喜馬拉雅山脈南麵布置起了一道對英國東印度公司的防線。
如今隨著條約的簽訂,阿薩姆地區不但輕鬆到手,還把緬甸給綁上了戰船,將來對付英國東印度公司也多了一個助力。
正當黎漢明背著雙手站在那裏看著地圖傻樂時,顧德全走了進來見狀,也來到地圖前看了起來:“謔!這米生貴可夠猛的啊,生生打下了兩府之地。”
聽到動靜的黎漢明頓時回過神來,見是顧德全後便笑了笑問道:“軍師怎麽來了?”
顧德全聞言還沒來得及回答,劉阿蠻便拿著一封信件走了進來:“大帥,吳叔那邊有消息了......”
第二百六十四章 暹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