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人對洋務倒是很精通的!”寶鋆笑眯眯的說到。
寶鋆這話粗聽是在稱讚李明峰但是到倭仁等人耳中味道卻不一樣了。精通洋務這個詞語不難讓人聯想到李明峰曾經的身份——洋人翻譯。
李明峰也注意到了這個詞的挑撥意味果然老李仔細一瞧倭仁、祁雋藻等人不是麵帶嘲諷就是飽含怒色。
一個假洋鬼子竟然做起了一品總督還敢將洋人那套拿到直隸來!這比割地賠款更不能讓他們接受。
“既然李卿家已經到了寶鋆你就把剛才咱們議的事情說說吧讓李大人給出出主意。”慈禧好似沒有覺氣氛的詭異一般坦然說道。
寶鋆應了一聲道:“李大人現在北京大局已定洋人又找了上來要求咱們兌現去年的承諾。現在洋人在北京指了幾個地方想要修建公使館。還要求設立通商大臣管理商業還要求咱們建立同文館培養能聽得懂洋話認得出洋文的學徒。這不為了這點事幾位大人也是爭持不下就等你來定奪了!”
李明峰連連搖手道:“不敢不敢!在下也就是提提意見、談談自己的看法罷了至於事情到底如何做還是要請議政王六王爺做主!”
李明峰知道奕肯定是同意設立同文館、使館的。但是這事在倭仁、祁雋藻等正途科舉出身的保守派眼中卻是大逆不道的誰要是表明態度讚同誰就成了眾矢之的。所以這幫人才將李明峰推出來讓他當這箭靶子。
老李想要後退卻也不行因為他現在在保定所做的一切都看在大家眼中他要是主張排洋那豈不是打自己嘴巴子?一會別人提起來保定的事情他就騎虎難下了。所以形勢逼得他必須讚同洋務並且要為展洋務找出足夠多的理由。
這就是寶鋆的精明之處將你推出去你還隻能硬著頭皮往前衝絲毫不能後退。但是老李也不是善茬子最後還是提醒了那些保守派一句:我隻是提建議最終事情都是要由奕做主的。假如真的通過了展洋務的決議那主要責任也是奕的不在我!
不理會神色不善的奕李明峰繼續說道:“公使館的事情那是《北京條約》上寫的清清楚楚的而且那是外務我是疆臣所以我就不多說了!
通商大臣和同文館我是同意設立的。(.mianhuatang.info無彈窗廣告)現在天津、廣州、上海等諸口已經開了以後華洋之間貿易肯定不斷假如不設通商大臣恐怕眾多事物無法理順。
同文館實際上就是培養翻譯的以後華洋貿易中外友好若是連語言都不通如何交往?”
三個問題李明峰避重就輕挑最簡單的同樣也是對他來說最重要的分析回答。通商大臣一旦設立這個位置肯定是落到他的身上因為天津畢竟是他的管轄地朝廷不可能將其另劃出去。
至於同文館他在保定已經設立了所以他也不可能在這裏提出反對意見。這樣一來這兩個問題李明峰隻能堅決的表態支持。
但是實際上眾人分歧最大的公使館問題李明峰卻避開了。
公使館的設立嚴重的挑動了保守派的神經為他們所不容。當初《天津條約》簽訂之後朝中就因為公使館問題吵成一團最終鹹豐帝聽從了保守派的建議撕毀了條約直接導致了英法聯軍進攻北京。
這次《北京條約》中詳細的寫上了在京設立公使館但是朝中最頑固的倭仁等人仍然不能接受這個條款。他們認為大清乃是萬國之四方蠻夷隻需上貢來朝一切事物由理藩院辦理便可要公使館何用?
而且條約上寫的清清楚楚以後華洋平等洋人的公使見皇帝都不需下跪這豈不是將大清的顏麵丟的一幹二淨?這些保守派認為這一條已經嚴重的損害了皇帝威嚴君辱臣死某些極端的大臣甚至已經做好了拚死進諫的準備。
倭仁、祁雋藻等人對這一條真是恨之入骨。但是這條和李明峰無關北京設不設公使館都不影響保定的工業化進程所以老李很明智的回避了這個問題。
“李大人的意思是說通商大臣和同文館很有必要設立但是公使館卻可以不用設立?”新任的兵部尚書文祥問道。
“通商大臣和同文館本官是讚成設立的至於公使館的事情屬於外務理當有禮部尚書寶鋆大人和總理衙門領班大臣六王爺決定。[.mianhuatang.info超多好看小說]根據祖宗家法下官是地方上的官員無權插手這事!”李明峰道。
奕等人就等著李明峰說“同意”或者“不同意”但是老李卻死活不肯鬆口。
實際上眾人心中都明白公使館是必須設立的因為條約上寫的清清楚楚。一旦反悔勢必會惹怒洋人到時候英法聯軍卷土重來事情恐怕就不僅僅是北京被攻破圓明園被燒毀這麽簡單了。
不過心裏明白是明白但這個“賣國”的罪名還是需要有人來背的。奕、文祥、寶鋆都不想背所以眾人就把這個“重任”交給李明峰了。但是現在李明峰卻不去接手這個“重任”眾人也不知該如何將這出戲演下去了。
“六王哀家想聽聽你的意見。”慈禧太後對眾人心裏的小算計了如指掌她一出言就將恭親王這個幕後黑手推到了前台。
李明峰對著慈禧太後微微一笑算是感謝她在關鍵時刻替自己解圍慈禧也微微一笑點了點頭。
聽到聖母皇太後點名讓六王說話頑固派的倭仁、祁雋藻、周祖培都將目光轉向了他。
奕皺著眉頭從椅子上站了起來略一猶豫道:“回聖母皇太後本王認為公使館設也可不設也可!從咱大清的角度考慮當然還是能不設為好但若是不設恐怕要被洋人抓住把柄說咱們不講信譽。
本王也知道眾位大人都想不設公使館但是這事的主要問題不在咱們在洋人。隻要洋人放棄了這個條款咱們自然不用設立。”
倭仁頗為不悅的說道:“那些洋鬼子自高自大傲慢無比讓他們乖乖的放棄怎麽可能?老夫看隻有武力驅逐洋鬼子才是最可行的!”
去年和英法聯軍進行的北京和談是奕全權主持的《北京條約》也是奕簽訂的在倭仁等頑固派眼中奕本身也不是什麽好鳥。
因為奕和洋鬼子廝混在一起又奸猾無比所以頑固派眾人才給他起了個外號叫做——“鬼子六”。
奕早知道倭仁對他有意見所以此刻聽到他話中帶刺也不在意繼續說道:“直隸總督李明峰大人向來與洋人交好本王提議不如讓李明峰大人去找洋人說項讓他們取締這條算了!”
慈禧將目光落在李明峰的身上輕聲道:“李大人的意思?”
李明峰剛剛坐下卻又站了起來朗聲說道:“古人雲位卑未敢忘憂國況臣身居朝堂呼?臣一切以兩宮太後和恭王爺馬是瞻!
假如恭王爺說不讓洋人設立使館臣就去洋人那裏轉達朝廷的意思。假如朝廷準備武力驅洋臣也願為馬前卒先將保定的洋人全部驅逐出境!”
沒等眾人開口兵部尚書文祥先怒斥道:“胡扯!恭王爺何時說不讓設公使館了?李明峰!假如因為你假傳王爺的命令引起華洋衝突到時候小心你吃罪不起!”
文祥當初親自率領豐台大營的士兵去圓明園圍攻洋人結果差點全軍覆沒。那次戰役徹底的震撼的文祥從此之後他從一個主戰派變成了主和派。原因無他就是因為他已經明白大清實在不是洋人的對手即便再打十次也是有敗無勝。
此刻文祥聽到李明峰提出要武力驅洋而且還把這個提議的主人換成了恭親王。假如真的華洋再起戰事那恭親王豈不成了罪人?他豈能不急?
李明峰笑著說道:“本官人微言輕豈敢假傳王爺命令?但是王爺讓臣去說項臣卻不知王爺立場這該如何去說?”
奕語氣生硬的答道:“本王的立場當然是盡量不設公使館你就按這個去說。最好連賠的銀子也讓洋人再還回來!”
奕此刻已經有些近乎無賴了他交給李明峰的任務根本就是不可能完成的別說那些已經送出去的銀子了就是公使館的事情李明峰也辦不了。
但是隻要老李接下了這個任務到洋人那裏去說項老李肯定會因此得罪洋人。得罪洋人倒無妨問題是得罪了洋人之後事情也辦不下來到時候奕還可以借口李明峰辦事不利給他來個不小的處分。
反正無論是恭王黨還是頑固派都看李明峰這個假洋鬼子不順眼隻要有人提出將李明峰降個一兩級想必一定是滿朝文武都是齊聲讚同。
假如李明峰不同意去找洋人說項鬼子六又可以把“賣國”“媚洋”的帽子拋給老李。
所以李明峰是去也不是不去也不是。
但是今天的李明峰早非吳下阿蒙了奕要想這麽簡單就陰到他那他這些年也白混了。
李明峰神情嚴肅的說道:“要讓洋人放棄設立公使館共有三條路可走。第一就是武力驅洋將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洋人徹底的絞殺禁止中外交往;第二就是以利誘洋也就是割地賠款換取外國公使不駐京;第三以仁義化洋就是用仁義之道感化洋人讓他們自動退去。
臣認為第三條最為可行到時候隻要請倭中堂、祁大人、周大人到洋人麵前講一通仁義道德肯定會將他們感化。沒準洋人的國王聽了他們公使的轉述還能因為仰慕我天朝文化而率眾來朝呢!”
李明峰此言一出倭仁、祁雋藻等人臉色通紅本想反駁卻不知如何開口。他們雖然迂腐但是可不傻李明峰提議帶著他們去講仁義道德好感化洋人這純粹就是在取笑他們。
李明峰不理會臉色難看的眾人繼續說道:“諸位大人明峰的提議都講的清清楚楚了至於到底選擇以武驅洋還是以利誘洋、以仁義化洋那還是需要諸位做主的。隻要諸位把事情定下明峰就可以去執行了!”
李明峰言畢就退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再也不吭聲了留下滿堂的大臣麵麵相覷誰也不知該如何說。
李明峰這一招用的很絕從他的表態上看他簡直就是個最頑固、最強硬的主戰派但是他卻又充分的利用了自己權職不高的特點將一切事物都推了出去。
“老子就是個執行工具你們怎麽決定老子就怎麽幹!誰也挑不出老子毛病!隻要你們敢和洋人翻臉敢和洋人打仗老子也舍得將洋人從保定都趕出去!”李明峰心中暗想。
“什麽以利誘洋?純粹就是賣國!本官不同意!”脾氣暴躁性情耿直的文祥先表態了。
“洋人性同犬羊和他們談仁義純粹就是對牛彈琴荒謬的很這個辦法也不可行!”寶鋆也說道。
“對!洋人性同犬羊不識禮儀不可以仁義教化!”祁雋藻連忙說道。
否定了這兩條那就隻剩下武力驅洋一個辦法了這個問題太過敏感談到這眾人也不吭聲了目光都瞧向了奕。
他是議政王這種大事還是要看他的表態。
寶鋆這話粗聽是在稱讚李明峰但是到倭仁等人耳中味道卻不一樣了。精通洋務這個詞語不難讓人聯想到李明峰曾經的身份——洋人翻譯。
李明峰也注意到了這個詞的挑撥意味果然老李仔細一瞧倭仁、祁雋藻等人不是麵帶嘲諷就是飽含怒色。
一個假洋鬼子竟然做起了一品總督還敢將洋人那套拿到直隸來!這比割地賠款更不能讓他們接受。
“既然李卿家已經到了寶鋆你就把剛才咱們議的事情說說吧讓李大人給出出主意。”慈禧好似沒有覺氣氛的詭異一般坦然說道。
寶鋆應了一聲道:“李大人現在北京大局已定洋人又找了上來要求咱們兌現去年的承諾。現在洋人在北京指了幾個地方想要修建公使館。還要求設立通商大臣管理商業還要求咱們建立同文館培養能聽得懂洋話認得出洋文的學徒。這不為了這點事幾位大人也是爭持不下就等你來定奪了!”
李明峰連連搖手道:“不敢不敢!在下也就是提提意見、談談自己的看法罷了至於事情到底如何做還是要請議政王六王爺做主!”
李明峰知道奕肯定是同意設立同文館、使館的。但是這事在倭仁、祁雋藻等正途科舉出身的保守派眼中卻是大逆不道的誰要是表明態度讚同誰就成了眾矢之的。所以這幫人才將李明峰推出來讓他當這箭靶子。
老李想要後退卻也不行因為他現在在保定所做的一切都看在大家眼中他要是主張排洋那豈不是打自己嘴巴子?一會別人提起來保定的事情他就騎虎難下了。所以形勢逼得他必須讚同洋務並且要為展洋務找出足夠多的理由。
這就是寶鋆的精明之處將你推出去你還隻能硬著頭皮往前衝絲毫不能後退。但是老李也不是善茬子最後還是提醒了那些保守派一句:我隻是提建議最終事情都是要由奕做主的。假如真的通過了展洋務的決議那主要責任也是奕的不在我!
不理會神色不善的奕李明峰繼續說道:“公使館的事情那是《北京條約》上寫的清清楚楚的而且那是外務我是疆臣所以我就不多說了!
通商大臣和同文館我是同意設立的。(.mianhuatang.info無彈窗廣告)現在天津、廣州、上海等諸口已經開了以後華洋之間貿易肯定不斷假如不設通商大臣恐怕眾多事物無法理順。
同文館實際上就是培養翻譯的以後華洋貿易中外友好若是連語言都不通如何交往?”
三個問題李明峰避重就輕挑最簡單的同樣也是對他來說最重要的分析回答。通商大臣一旦設立這個位置肯定是落到他的身上因為天津畢竟是他的管轄地朝廷不可能將其另劃出去。
至於同文館他在保定已經設立了所以他也不可能在這裏提出反對意見。這樣一來這兩個問題李明峰隻能堅決的表態支持。
但是實際上眾人分歧最大的公使館問題李明峰卻避開了。
公使館的設立嚴重的挑動了保守派的神經為他們所不容。當初《天津條約》簽訂之後朝中就因為公使館問題吵成一團最終鹹豐帝聽從了保守派的建議撕毀了條約直接導致了英法聯軍進攻北京。
這次《北京條約》中詳細的寫上了在京設立公使館但是朝中最頑固的倭仁等人仍然不能接受這個條款。他們認為大清乃是萬國之四方蠻夷隻需上貢來朝一切事物由理藩院辦理便可要公使館何用?
而且條約上寫的清清楚楚以後華洋平等洋人的公使見皇帝都不需下跪這豈不是將大清的顏麵丟的一幹二淨?這些保守派認為這一條已經嚴重的損害了皇帝威嚴君辱臣死某些極端的大臣甚至已經做好了拚死進諫的準備。
倭仁、祁雋藻等人對這一條真是恨之入骨。但是這條和李明峰無關北京設不設公使館都不影響保定的工業化進程所以老李很明智的回避了這個問題。
“李大人的意思是說通商大臣和同文館很有必要設立但是公使館卻可以不用設立?”新任的兵部尚書文祥問道。
“通商大臣和同文館本官是讚成設立的至於公使館的事情屬於外務理當有禮部尚書寶鋆大人和總理衙門領班大臣六王爺決定。[.mianhuatang.info超多好看小說]根據祖宗家法下官是地方上的官員無權插手這事!”李明峰道。
奕等人就等著李明峰說“同意”或者“不同意”但是老李卻死活不肯鬆口。
實際上眾人心中都明白公使館是必須設立的因為條約上寫的清清楚楚。一旦反悔勢必會惹怒洋人到時候英法聯軍卷土重來事情恐怕就不僅僅是北京被攻破圓明園被燒毀這麽簡單了。
不過心裏明白是明白但這個“賣國”的罪名還是需要有人來背的。奕、文祥、寶鋆都不想背所以眾人就把這個“重任”交給李明峰了。但是現在李明峰卻不去接手這個“重任”眾人也不知該如何將這出戲演下去了。
“六王哀家想聽聽你的意見。”慈禧太後對眾人心裏的小算計了如指掌她一出言就將恭親王這個幕後黑手推到了前台。
李明峰對著慈禧太後微微一笑算是感謝她在關鍵時刻替自己解圍慈禧也微微一笑點了點頭。
聽到聖母皇太後點名讓六王說話頑固派的倭仁、祁雋藻、周祖培都將目光轉向了他。
奕皺著眉頭從椅子上站了起來略一猶豫道:“回聖母皇太後本王認為公使館設也可不設也可!從咱大清的角度考慮當然還是能不設為好但若是不設恐怕要被洋人抓住把柄說咱們不講信譽。
本王也知道眾位大人都想不設公使館但是這事的主要問題不在咱們在洋人。隻要洋人放棄了這個條款咱們自然不用設立。”
倭仁頗為不悅的說道:“那些洋鬼子自高自大傲慢無比讓他們乖乖的放棄怎麽可能?老夫看隻有武力驅逐洋鬼子才是最可行的!”
去年和英法聯軍進行的北京和談是奕全權主持的《北京條約》也是奕簽訂的在倭仁等頑固派眼中奕本身也不是什麽好鳥。
因為奕和洋鬼子廝混在一起又奸猾無比所以頑固派眾人才給他起了個外號叫做——“鬼子六”。
奕早知道倭仁對他有意見所以此刻聽到他話中帶刺也不在意繼續說道:“直隸總督李明峰大人向來與洋人交好本王提議不如讓李明峰大人去找洋人說項讓他們取締這條算了!”
慈禧將目光落在李明峰的身上輕聲道:“李大人的意思?”
李明峰剛剛坐下卻又站了起來朗聲說道:“古人雲位卑未敢忘憂國況臣身居朝堂呼?臣一切以兩宮太後和恭王爺馬是瞻!
假如恭王爺說不讓洋人設立使館臣就去洋人那裏轉達朝廷的意思。假如朝廷準備武力驅洋臣也願為馬前卒先將保定的洋人全部驅逐出境!”
沒等眾人開口兵部尚書文祥先怒斥道:“胡扯!恭王爺何時說不讓設公使館了?李明峰!假如因為你假傳王爺的命令引起華洋衝突到時候小心你吃罪不起!”
文祥當初親自率領豐台大營的士兵去圓明園圍攻洋人結果差點全軍覆沒。那次戰役徹底的震撼的文祥從此之後他從一個主戰派變成了主和派。原因無他就是因為他已經明白大清實在不是洋人的對手即便再打十次也是有敗無勝。
此刻文祥聽到李明峰提出要武力驅洋而且還把這個提議的主人換成了恭親王。假如真的華洋再起戰事那恭親王豈不成了罪人?他豈能不急?
李明峰笑著說道:“本官人微言輕豈敢假傳王爺命令?但是王爺讓臣去說項臣卻不知王爺立場這該如何去說?”
奕語氣生硬的答道:“本王的立場當然是盡量不設公使館你就按這個去說。最好連賠的銀子也讓洋人再還回來!”
奕此刻已經有些近乎無賴了他交給李明峰的任務根本就是不可能完成的別說那些已經送出去的銀子了就是公使館的事情李明峰也辦不了。
但是隻要老李接下了這個任務到洋人那裏去說項老李肯定會因此得罪洋人。得罪洋人倒無妨問題是得罪了洋人之後事情也辦不下來到時候奕還可以借口李明峰辦事不利給他來個不小的處分。
反正無論是恭王黨還是頑固派都看李明峰這個假洋鬼子不順眼隻要有人提出將李明峰降個一兩級想必一定是滿朝文武都是齊聲讚同。
假如李明峰不同意去找洋人說項鬼子六又可以把“賣國”“媚洋”的帽子拋給老李。
所以李明峰是去也不是不去也不是。
但是今天的李明峰早非吳下阿蒙了奕要想這麽簡單就陰到他那他這些年也白混了。
李明峰神情嚴肅的說道:“要讓洋人放棄設立公使館共有三條路可走。第一就是武力驅洋將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洋人徹底的絞殺禁止中外交往;第二就是以利誘洋也就是割地賠款換取外國公使不駐京;第三以仁義化洋就是用仁義之道感化洋人讓他們自動退去。
臣認為第三條最為可行到時候隻要請倭中堂、祁大人、周大人到洋人麵前講一通仁義道德肯定會將他們感化。沒準洋人的國王聽了他們公使的轉述還能因為仰慕我天朝文化而率眾來朝呢!”
李明峰此言一出倭仁、祁雋藻等人臉色通紅本想反駁卻不知如何開口。他們雖然迂腐但是可不傻李明峰提議帶著他們去講仁義道德好感化洋人這純粹就是在取笑他們。
李明峰不理會臉色難看的眾人繼續說道:“諸位大人明峰的提議都講的清清楚楚了至於到底選擇以武驅洋還是以利誘洋、以仁義化洋那還是需要諸位做主的。隻要諸位把事情定下明峰就可以去執行了!”
李明峰言畢就退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再也不吭聲了留下滿堂的大臣麵麵相覷誰也不知該如何說。
李明峰這一招用的很絕從他的表態上看他簡直就是個最頑固、最強硬的主戰派但是他卻又充分的利用了自己權職不高的特點將一切事物都推了出去。
“老子就是個執行工具你們怎麽決定老子就怎麽幹!誰也挑不出老子毛病!隻要你們敢和洋人翻臉敢和洋人打仗老子也舍得將洋人從保定都趕出去!”李明峰心中暗想。
“什麽以利誘洋?純粹就是賣國!本官不同意!”脾氣暴躁性情耿直的文祥先表態了。
“洋人性同犬羊和他們談仁義純粹就是對牛彈琴荒謬的很這個辦法也不可行!”寶鋆也說道。
“對!洋人性同犬羊不識禮儀不可以仁義教化!”祁雋藻連忙說道。
否定了這兩條那就隻剩下武力驅洋一個辦法了這個問題太過敏感談到這眾人也不吭聲了目光都瞧向了奕。
他是議政王這種大事還是要看他的表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