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調和、解決兩個民族之間的矛盾其實也不難,作為像漢族這樣的強勢民族,想要和周邊地區的少數民族改善彼此的關係,隻要能做到三點基本就可以了。mianhuatang.info[棉花糖小說網]先要尊重對方的風俗習慣和宗教信仰;其次要給與對方一個安定的生存環境,使其寒有衣、饑得食;最後再給他們一個美好的希望,讓他們感受到未來的生後會越來越好,這就可以了。


    說起來很簡單,真要做到則需動一番心思了,單說這吃飽、穿暖就沒那麽好解決的。在古時候,老百姓能吃飽穿暖就天下太平,無論哪裏都差不多。和夷族比起來,漢族居住的中原地區,其生存環境要好不少,如果生民不聊生的慘狀,則多為貪官汙吏引的**,而夷族卻不一樣,他們更多的時候要對抗的則是天災。


    由於生活習慣的不同,夷族對抗天災的能力比漢族差的很遠。漢族以五穀為食,並有一套比較完善的儲存方式,隻要碰上好年景,有一些餘糧,就能應對一定程度的天災。而夷族以牛羊肉為主食,肉類食品保存不易,活牛、活羊又需要有食草供給才行,一旦天災生,草沒了,牛羊也就沒了。


    殷丞不是神仙,絕對沒辦法避免天災的產生,從這個角度出,他是沒能力給草原上的那些夷族一個安定的生活環境,可他又必須給他們這樣一個環境,那就隻能想辦法提高他們對抗天災的能力。


    要做到這點,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讓遊牧民族改變生活習慣,像中原百姓一樣以農作物為主食,起碼要讓農作物在他們的食譜上占有一定的比例。讓一個民族改變他們的生活習慣,聽上去好像很難,其實不然。遊牧民族並非隻好肉類,再好的東西連吃幾個月也就膩了,何況要吃一輩子,穀物的香甜對遊牧民族也有著不可能抗拒的誘惑力。他們之所以不吃五穀,主要是因為自己無法生產,如果用牛羊交換穀物,又由於運輸的問題使得成本上升太大,三頭牛換來的穀物隻能相當於一頭牛的量,這種交換即便是級富豪都要好好斟酌,何況這些還生活在溫飽線以下的貧民。


    盡管殷丞現在基本控製了整個大江,通過水運可以大大降低運輸成本,但讓他從草原運回牛羊,再從江東運出穀物,這依然是行不通的。想要草原和中原兩地的基本生活物資進行流通,還必須找到一樣高經濟附加值的商品作為橋梁,以此來抵消因運輸困難而產生的附加成本。而且這種商品不單要有很好的經濟效益,而且要有一定數量以及穩定的來源,不然也隻能解決一時的問題,卻解決不了一世的問題。


    尋找這樣的商品是個大難題,如果交給別人去辦,也許一輩子都解決不了,好在殷丞本身就是個作弊器,對他而言這不是問題。


    殷丞在展棉花經濟的時候就已經想到了這個問題,在他曾經生活的年代,全棉織物和全毛織物是很流行的東西,他一點都不陌生。現在全棉的東西已經被他搞出來了,該輪到全毛的了吧。草原民族蓄養的牲畜主要是牛羊,其中羊又分成山羊和綿羊,一想到綿羊身上那潔白的長毛,殷丞立刻知道自己該怎麽做了。


    羊,吃了就沒了。羊毛,剪了還會長。二者相比,羊毛產業明顯屬於可持續產業,孰優孰劣一目了然。羊毛產業的經濟價值很高,這隻需參考一下歐洲的圈地運動就可以了解了,殷丞對此有絕對的信心。隻要羊毛產業能展起來,改善草原的生存問題立刻就能迎刃而解。


    至於說遊牧民族會不會按照殷丞的設想去改變?可以假設一下,一隻羊能讓一家人吃兩天,而一隻羊剪下的羊毛所換來的穀物,就能讓一家人吃一天,那麽傻子都知道該怎麽選擇了吧。


    不過,在展羊毛產業之前,殷丞還需要解決一個難題。新剪下的羊毛上黏附著大量的油脂,想要進行紡織就必須對羊毛進行脫脂,不然一切都隻是奢望。脫脂,殷丞可不會。


    盡管不了解脫脂工藝,可有些事殷丞還是能夠想象的。顯然,物理脫脂純屬扯淡,隻有用化學方法才能完成這一艱巨任務。殷丞學過基礎化學,可這麽多年不用,早就忘了個清光,還必須另找‘專家’處理。


    三國時期有化學專家嗎?有,或許稱不上專家,但的確有熟悉化學的人才存在,即便他們不是專業的化學家。****古代有兩類人經常會接觸化學,一類是郎中,他們研究藥物就可以看作是化學實驗,隻不過郎中們偏向於生物化學。還有一類是道士,他們煉製丹藥的過程就是一種化學製品的生產過程,隻是工藝比較落後、危險性較高罷了。


    殷丞手下還缺少很多人才,可唯獨不缺郎中和道士。華佗的醫學院裏,會喘氣的幾乎都是郎中,而於吉的上清道教又是目前最大的道教,還能缺了道士去嗎?


    當殷丞把一堆郎中和道士關進一個獨立的小院,同時還扔進去成捆剛剪下的羊毛後,僅過一個多月,土法羊毛脫脂技術就被研製出來了。雖然這些羊毛的色澤還不夠純淨、手感還不夠柔軟,但這也得看和什麽比,如果和殷丞見過的後世那些羊毛衫、羊絨衫相比,這些當然不過是些垃圾,可要是和這個時代的那些紡織物來比較,那就隻能用神奇二字來形容了。捧著這些脫脂後的羊毛,殷丞心知又一個金礦被自己挖掘出來了,其意義當不下於當初雞腸寨的那個金礦。


    脫脂工藝確定下來後,殷丞已經意識到涼州甚至整個大草原都將納入自己的掌中,在對付曹操的時候將平添一股生力軍。當然啦,這會是很以後的事情,整合涼州和草原是一個極其漫長的過程。殷丞先得讓馬騰出麵去草原民族聚居處收購羊毛,再運回漢中進行後處理,然後紡織成毯、被、褥、墊、衫等用品,之後還得運往各地進行銷售,並買回大量糧食運去涼州交給馬騰,這些糧食將用來換取下一批羊毛,如此循環。如果辦理順利,殷丞還會考慮下一步計劃,教會草原人民種植牧草,將遊牧改為定點畜牧。如此一來,整個草原將產生多個聚居點,即方便羊毛產業的展,又便於管理。等到了那個時候,隻要再進行適當的移民,西域的遊牧民族將真正納入漢族大家庭,完成民族統一。


    殷丞畢竟是後來者,他的眼界要高於當世之人,他對統一全國一直不是很上心,但對民族統一卻無比熱情。在益州時,殷丞就依靠茶馬古道帶來的經濟效益整合了南中蠻族;來江東後,他又利用種植棉花所產生的經濟效益,逐步分化、吸納了山越各部;現在又要依靠羊毛產業來融合西域各羌,如果西域異族能通過羊毛產業來進行融合,那麽北方少數民族也可以照此辦法進行處理。這麽一圈下來,漢朝周邊的異族就隻剩下東麵的了,隔著大海的那些小島上,還有一群獸人等著殷丞去清理。


    那些小島離得太遠,現在殷丞還騰不出手去處理,曹操才是殷丞心目中最大的敵人。此次中原地區經濟受挫,而殷丞卻又多了棉花和羊毛這兩個新的產業,想要在經濟上趕曹操,已經不再僅僅是夢想而已了。所以,現在殷丞最希望時局還能繼續穩定個三、五年,隻要讓他的經濟能迎頭趕上,曹操和劉備就將成為過去。


    所謂樹欲靜而風不止,殷丞還指望能平靜的展幾年,可別人不這麽想,曹操就是其中之一。一天,殷丞正抱著柔軟、暖和的羊毛毯睡午覺,魏興和項書先後來報。魏興通報的是賈詡從中原傳來的消息,說是曹操近期應該有大動作,讓殷丞整兵提防。而項書帶來的消息則很明確的告訴殷丞,曹操的所謂大動作會是什麽。項書給殷丞帶來了一封信,一封柳斐寫給殷丞的求援信。


    處於對曆史的了解,殷丞一直很看重曹操和劉備,甚至到了由敬生畏的地步了。殊不知在曹操和劉備的心目中,此時的殷丞也已經是他們最大的敵人了。殷丞占益州、據江東、聯荊州、阻膠州,若是算上和他‘臭味相投’的馬騰,以及暗中‘眉來眼去’的袁術,殷丞已有半壁江山,其勢力之大,較曹、劉二人有過之而無不及。


    為了對抗殷丞,曹操、劉備不惜砸鍋賣鐵也要大力展軍事。別看曹操表麵風光無限,虎豹騎威風凜凜、鐵甲衛殺氣衝天,在他們身上究竟扔下了多少金錢,連曹操自己都不敢想象。中原暴亂、經濟受挫,此時的曹操僅僅是維持這五十萬軍隊的日常開支就有些捉襟見肘了,更別提如何應付殷丞日益膨脹的實力。


    這些還不是曹操的燃眉之急,曹操一直有一塊心病沒能解決,現在形勢不妙,如果這塊心病不盡早去掉,曹操將無法安然入睡。


    他的心病就是――汝南。


    本書。


    您的留言哪怕隻是一個(*^__^*),都會成為作者創作的動力,請努力為作者加油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奇跡之輪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無翼蝙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無翼蝙蝠並收藏三國奇跡之輪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