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光從宣武帝的態度裏感受到了他的讚許原本緊張的心情頓時放鬆了很多。(.mianhuatang.info好看的小說)
為了今天的顯陽殿決戰崔光準備了很多很多作為大魏一代文宗他向來以淵博和強辯著稱今天為了胡貴嬪的生死為了他日後的騰達崔光更是拿出了渾身的本事。
崔光麵對群臣接著慷慨而言:“陛下文明太後在宮多年並無生育按照留犢去母的舊製兩朝天子的生母都被賜死反而將撫育權授予其他女人生母無法得到的榮寵全都由別的女人代享。文明太後之所以極力反對改舊製就是因為這一點她將失去母親的孝文帝從小帶在身邊撫育象保姆一樣不辭辛苦究其根本仍然是為了權力。孝文帝是一代雄才大略的君王可他從四歲登基起長達二十二年的時間都無法真正得到裁斷事務的權力因為他不願與他摯愛的從小將他撫養大的祖母爭權……陛下陛下的生母也同樣被賜死陛下幼時由文明太後的侄女馮幽後養育若不是馮幽後因穢行被孝文先帝賜死如今坐在殿上聽事的隻怕仍然是馮家的女兒!”
這並非危言竦聽之語宣武帝其實早想過這些事情但今天被崔光當眾說了出來才更覺出這“留犢去母”製度的殘忍和可笑。
如果殺了太子的生母卻讓別的女人擁有“皇太後”的稱號從而名正言順以皇帝母親地名義號施令這算是什麽孝?這又怎麽能防範後妃幹政?
崔光剛剛歸班。元懌又向前走了一步侃侃而言道:“陛下崔少傅所言深切人心留犢去母二百年。其實對防備後妃幹政毫無半點用處。曆來的太子都是三歲時生母被賜死。三歲幼兒正是最依戀母親懷抱之時此時無論誰來恩養太子三歲的太子都會把她當作母親。文明太後母養兩朝天子她還是先帝的皇後。有這個名義有這個身份。最可笑的是我朝竟出了兩個保太後世祖和高宗兩朝都將自己地保姆先尊為保太後後又封為皇太後……陛下世祖和高宗對他們的保姆竟產生了深厚的母子之情!他們的保姆衣紫腰金、母儀天下、一呼百應擁有皇太後的尊榮可歎他們的生母卻橫死宮中、泣血地下……”
忽然間。電腦小說站所有人都看見了宣武帝眼睛中閃動的淚光這個深沉的喜怒不形於言色地君王終於克製不住地表露出了自己的感情。
高肇的黨徒們本來還準備出列與崔光、元懌爭論一番。但在看見宣武帝臉上的表情後他們都噤若寒蟬不敢出聲音來。
不管高肇在外麵有多風光他都隻是個沒有真正掌握兵權的大司徒宣武帝的喜怒仍將決定高肇的前途和命運。
高肇不禁慌張了他有些口不擇言地說道:“陛下先王立的體製。豈能隨意推翻?胡貴嬪不死老臣心有不甘……”
元懌冷笑道:“高司徒有什麽不甘?難道你寧願見到年幼的太子嘶聲哭喊陰陽永隔的母親?難道你寧願讓今後曆朝地大魏天子永遠是些沒有母親的孤兒?高司徒你好忍心!我朝以孝為本天天都在太學開講《孝經》教天下人以孝道宮中卻仍保有這種血腥的悖逆天倫的體製!陛下!陛下不能再讓自己終身地遺憾再重演在元詡身上!”
崔光也正義凜然地說道:“皇上。南梁的皇帝老兒蕭衍。常取笑我朝的宮規說殺子留母的祖製。不孝不義是會墜入畜生道的惡行!他說如此胡作非為的元家皇室怎麽能夠稱為中原正朔?陛下孝文先帝力排眾議革故鼎新就是為了重建漢鼎為了讓中原大地恢複漢家衣冠奉儒道佛家為正道若是我朝堅持這種野蠻風俗何以服眾何以宣我漢家威儀?”
顯陽殿上的氣氛越來越緊張凝重在高肇的示意下幾個高黨也出班強辯努力想駁斥掉元懌和崔光兩位大臣地慷慨陳辭但這時候高黨的氣焰在崔光有理有據、引經據典的辯論元懌聲情並茂的聲討下已經變得是那樣的無力。mianhuatang.info[棉花糖小說網]
顯陽殿上的秩序顯得越來越亂。
“夠了!”宣武帝忽然低喝一聲“你們都別說了!”
宣武帝皺著眉頭拂袖而去。
中午他拒絕了高皇後地邀請獨自登上鳳尾船攜著曹充華在西海池上靜靜賞蓮。
其實他從來沒有想過要將胡貴嬪賜死自己童年失母地慘痛記憶令他痛恨“留犢去母”的陋規陋習雖然他從沒說過可他心裏對這個野蠻地鮮卑風俗有一種痛恨在宣武帝的任上他決不打算執行這條宮規。
所以於皇後沒有死於這條宮規高皇後也從不曾真正被“子貴母死”的祖製逼迫後宮那些嬪妃們充滿心計的避孕和打胎其實在宣武帝眼裏都是無聊之舉。
當初立下這條規矩的魏文帝拓跋沙漠汗想必他並不了解《漢書》的真正髓質所以才會照貓畫虎竟將漢武帝在年老智昏時做的愚蠢舉動當作一種高明的治國之術。
幼帝臨朝如果沒有生母也會有別的女人被封為皇太後就算所有的先帝後妃都被打入瑤光寺宮中還有宦官和侍女、保姆呢!
皇權曆來是所有人覬覦的目標與其落入賤役之手不如被外戚把持。
其實曆朝皇帝不少是靠了外戚才保住了江山漢武帝前後經曆了竇、王、田、衛四家外戚。這些外戚中既有幫他取代廢太子劉榮以幼子身份繼承大統的權臣更有衛青、霍去病、李廣利這些幫助他開拓疆土、擴大漢朝版圖的功臣。
而宣武帝自己也是靠了高家那一大家子不學無術卻言聽計從之徒地幫助。才能擺脫從幼年登基時就緊緊跟隨在他身邊的三位驕橫的王叔不須總是像孩子一樣在王叔們手下聽政而是能真正親臨政事、總揆朝綱成為一位有威儀的帝王。
很多人都將宗室五王之死歸罪於高肇事實上那五王大多野心勃勃、任性弄權都是宣武帝意欲鏟除的人不鏟除他們。幼年登基地宣武帝就會永遠脫不了傀儡皇帝的角色。
而如果沒有高肇積極進諫宣武帝無故殺戳親王豈不會被天下人罵為“昏悖”、“暴君”?元懌這個性格倔強的弟弟也會因此和他反臉!
倘不是真正憐惜胡貴嬪他怎麽會在她生子之後為她晉升名位又怎麽會在洛陽城外另建宮室、派重兵護守這位身份特殊的貴嬪娘娘?
聰明如崔光和元懌也沒有看出來這一點嗎?
還有幾個月前他在鬥獸場上。當著滿城王公大臣奮不顧身地去撲救這個女人也不能提醒這幫糊塗蟲?
她若不是他心愛的女人他會為她做這麽多事嗎?
而他們卻會以為。宣武帝會毫不猶豫地殺死自己苦心保護了這麽久的胡貴嬪。
宣武帝現在憂心忡忡想著的事情並不是要不要廢去“留犢去母”的舊體製這體製在他心中早等於廢物他從來沒打算過要遵守它。
他此刻想地是他究竟該不該相信胡綠珠。
兩天前宣武帝批覽奏章時竟然看見由領軍將軍於忠領銜三名宗室親王、四名國公、八名上卿、十九名大夫、十六名外任大員聯名的一份奏折。內容也是要求廢去“留犢去母”舊製保住胡貴嬪一命。
宣武帝震驚了他看著奏折上成串當朝王公的名字怔了很久。
經過兩年時間的疏離他心裏已經有些淡忘了胡綠珠當年的弄權之舉可是。今天。這份糾合了幾乎一半洛陽官場勢力的奏章再次提醒了他。
看來。今天高肇說的一點沒錯胡貴嬪的確秘密交結了外臣!
回護胡貴嬪的大臣中崔光是太子的師傅自然會為太子地母親說話。元懌與高肇是冤家對頭當然也會極力反對高肇想逼死胡貴嬪的作法而於忠呢?他雖然因為順皇後之死心銜高家但也不至於要如此為胡貴嬪賣力!
於家的敗落也隻是這兩年的事他們家地門生故舊遍及天下不要說洛陽城就是各州各縣也有不少於家的死黨如果於忠支持胡妃那麽胡貴嬪背後的支持力將不可小覷。
而出身高貴、為人傲慢的於忠又豈是肯隨便幫人家出頭賣命的?
必定是胡貴嬪給了他什麽重大許諾。
宣武帝早知道胡貴嬪對政事和弄權有興趣卻沒想到她的能量會這麽大。這個長袖善舞的女人留下她來對大魏社稷到底是福是禍?
麵對著這份前所未見的奏折宣武帝反而沉吟了。
他到底要不要籍著“留犢去母”地名義除去這個急切想登上大魏皇太後之位、專權天下的女人呢?
霞彩滿天映紅了西海池的水。
鳳尾船已經離岸很遠了忽然間宣武帝看見蓮葉深處一隻小小的木蘭舟正向他的船邊劃來。
船頭一個身穿白色紗裙的女子正迎風獨立離得這麽遠他也能看見那是滿麵憂容地胡貴嬪。比起當年入宮地時候她似乎顯得更秀逸出群那身雪白紗衣迎風飛舞如一朵正在盛開的白蓮。
自鬥獸場熊欄中那匆匆一麵過後又已經快半年沒見她了宣武帝自己也沒有想到他對她還是這樣深情繾綣一見之下剛才地所有惡念和謀劃都登時煙消雲散。
為了今天的顯陽殿決戰崔光準備了很多很多作為大魏一代文宗他向來以淵博和強辯著稱今天為了胡貴嬪的生死為了他日後的騰達崔光更是拿出了渾身的本事。
崔光麵對群臣接著慷慨而言:“陛下文明太後在宮多年並無生育按照留犢去母的舊製兩朝天子的生母都被賜死反而將撫育權授予其他女人生母無法得到的榮寵全都由別的女人代享。文明太後之所以極力反對改舊製就是因為這一點她將失去母親的孝文帝從小帶在身邊撫育象保姆一樣不辭辛苦究其根本仍然是為了權力。孝文帝是一代雄才大略的君王可他從四歲登基起長達二十二年的時間都無法真正得到裁斷事務的權力因為他不願與他摯愛的從小將他撫養大的祖母爭權……陛下陛下的生母也同樣被賜死陛下幼時由文明太後的侄女馮幽後養育若不是馮幽後因穢行被孝文先帝賜死如今坐在殿上聽事的隻怕仍然是馮家的女兒!”
這並非危言竦聽之語宣武帝其實早想過這些事情但今天被崔光當眾說了出來才更覺出這“留犢去母”製度的殘忍和可笑。
如果殺了太子的生母卻讓別的女人擁有“皇太後”的稱號從而名正言順以皇帝母親地名義號施令這算是什麽孝?這又怎麽能防範後妃幹政?
崔光剛剛歸班。元懌又向前走了一步侃侃而言道:“陛下崔少傅所言深切人心留犢去母二百年。其實對防備後妃幹政毫無半點用處。曆來的太子都是三歲時生母被賜死。三歲幼兒正是最依戀母親懷抱之時此時無論誰來恩養太子三歲的太子都會把她當作母親。文明太後母養兩朝天子她還是先帝的皇後。有這個名義有這個身份。最可笑的是我朝竟出了兩個保太後世祖和高宗兩朝都將自己地保姆先尊為保太後後又封為皇太後……陛下世祖和高宗對他們的保姆竟產生了深厚的母子之情!他們的保姆衣紫腰金、母儀天下、一呼百應擁有皇太後的尊榮可歎他們的生母卻橫死宮中、泣血地下……”
忽然間。電腦小說站所有人都看見了宣武帝眼睛中閃動的淚光這個深沉的喜怒不形於言色地君王終於克製不住地表露出了自己的感情。
高肇的黨徒們本來還準備出列與崔光、元懌爭論一番。但在看見宣武帝臉上的表情後他們都噤若寒蟬不敢出聲音來。
不管高肇在外麵有多風光他都隻是個沒有真正掌握兵權的大司徒宣武帝的喜怒仍將決定高肇的前途和命運。
高肇不禁慌張了他有些口不擇言地說道:“陛下先王立的體製。豈能隨意推翻?胡貴嬪不死老臣心有不甘……”
元懌冷笑道:“高司徒有什麽不甘?難道你寧願見到年幼的太子嘶聲哭喊陰陽永隔的母親?難道你寧願讓今後曆朝地大魏天子永遠是些沒有母親的孤兒?高司徒你好忍心!我朝以孝為本天天都在太學開講《孝經》教天下人以孝道宮中卻仍保有這種血腥的悖逆天倫的體製!陛下!陛下不能再讓自己終身地遺憾再重演在元詡身上!”
崔光也正義凜然地說道:“皇上。南梁的皇帝老兒蕭衍。常取笑我朝的宮規說殺子留母的祖製。不孝不義是會墜入畜生道的惡行!他說如此胡作非為的元家皇室怎麽能夠稱為中原正朔?陛下孝文先帝力排眾議革故鼎新就是為了重建漢鼎為了讓中原大地恢複漢家衣冠奉儒道佛家為正道若是我朝堅持這種野蠻風俗何以服眾何以宣我漢家威儀?”
顯陽殿上的氣氛越來越緊張凝重在高肇的示意下幾個高黨也出班強辯努力想駁斥掉元懌和崔光兩位大臣地慷慨陳辭但這時候高黨的氣焰在崔光有理有據、引經據典的辯論元懌聲情並茂的聲討下已經變得是那樣的無力。mianhuatang.info[棉花糖小說網]
顯陽殿上的秩序顯得越來越亂。
“夠了!”宣武帝忽然低喝一聲“你們都別說了!”
宣武帝皺著眉頭拂袖而去。
中午他拒絕了高皇後地邀請獨自登上鳳尾船攜著曹充華在西海池上靜靜賞蓮。
其實他從來沒有想過要將胡貴嬪賜死自己童年失母地慘痛記憶令他痛恨“留犢去母”的陋規陋習雖然他從沒說過可他心裏對這個野蠻地鮮卑風俗有一種痛恨在宣武帝的任上他決不打算執行這條宮規。
所以於皇後沒有死於這條宮規高皇後也從不曾真正被“子貴母死”的祖製逼迫後宮那些嬪妃們充滿心計的避孕和打胎其實在宣武帝眼裏都是無聊之舉。
當初立下這條規矩的魏文帝拓跋沙漠汗想必他並不了解《漢書》的真正髓質所以才會照貓畫虎竟將漢武帝在年老智昏時做的愚蠢舉動當作一種高明的治國之術。
幼帝臨朝如果沒有生母也會有別的女人被封為皇太後就算所有的先帝後妃都被打入瑤光寺宮中還有宦官和侍女、保姆呢!
皇權曆來是所有人覬覦的目標與其落入賤役之手不如被外戚把持。
其實曆朝皇帝不少是靠了外戚才保住了江山漢武帝前後經曆了竇、王、田、衛四家外戚。這些外戚中既有幫他取代廢太子劉榮以幼子身份繼承大統的權臣更有衛青、霍去病、李廣利這些幫助他開拓疆土、擴大漢朝版圖的功臣。
而宣武帝自己也是靠了高家那一大家子不學無術卻言聽計從之徒地幫助。才能擺脫從幼年登基時就緊緊跟隨在他身邊的三位驕橫的王叔不須總是像孩子一樣在王叔們手下聽政而是能真正親臨政事、總揆朝綱成為一位有威儀的帝王。
很多人都將宗室五王之死歸罪於高肇事實上那五王大多野心勃勃、任性弄權都是宣武帝意欲鏟除的人不鏟除他們。幼年登基地宣武帝就會永遠脫不了傀儡皇帝的角色。
而如果沒有高肇積極進諫宣武帝無故殺戳親王豈不會被天下人罵為“昏悖”、“暴君”?元懌這個性格倔強的弟弟也會因此和他反臉!
倘不是真正憐惜胡貴嬪他怎麽會在她生子之後為她晉升名位又怎麽會在洛陽城外另建宮室、派重兵護守這位身份特殊的貴嬪娘娘?
聰明如崔光和元懌也沒有看出來這一點嗎?
還有幾個月前他在鬥獸場上。當著滿城王公大臣奮不顧身地去撲救這個女人也不能提醒這幫糊塗蟲?
她若不是他心愛的女人他會為她做這麽多事嗎?
而他們卻會以為。宣武帝會毫不猶豫地殺死自己苦心保護了這麽久的胡貴嬪。
宣武帝現在憂心忡忡想著的事情並不是要不要廢去“留犢去母”的舊體製這體製在他心中早等於廢物他從來沒打算過要遵守它。
他此刻想地是他究竟該不該相信胡綠珠。
兩天前宣武帝批覽奏章時竟然看見由領軍將軍於忠領銜三名宗室親王、四名國公、八名上卿、十九名大夫、十六名外任大員聯名的一份奏折。內容也是要求廢去“留犢去母”舊製保住胡貴嬪一命。
宣武帝震驚了他看著奏折上成串當朝王公的名字怔了很久。
經過兩年時間的疏離他心裏已經有些淡忘了胡綠珠當年的弄權之舉可是。今天。這份糾合了幾乎一半洛陽官場勢力的奏章再次提醒了他。
看來。今天高肇說的一點沒錯胡貴嬪的確秘密交結了外臣!
回護胡貴嬪的大臣中崔光是太子的師傅自然會為太子地母親說話。元懌與高肇是冤家對頭當然也會極力反對高肇想逼死胡貴嬪的作法而於忠呢?他雖然因為順皇後之死心銜高家但也不至於要如此為胡貴嬪賣力!
於家的敗落也隻是這兩年的事他們家地門生故舊遍及天下不要說洛陽城就是各州各縣也有不少於家的死黨如果於忠支持胡妃那麽胡貴嬪背後的支持力將不可小覷。
而出身高貴、為人傲慢的於忠又豈是肯隨便幫人家出頭賣命的?
必定是胡貴嬪給了他什麽重大許諾。
宣武帝早知道胡貴嬪對政事和弄權有興趣卻沒想到她的能量會這麽大。這個長袖善舞的女人留下她來對大魏社稷到底是福是禍?
麵對著這份前所未見的奏折宣武帝反而沉吟了。
他到底要不要籍著“留犢去母”地名義除去這個急切想登上大魏皇太後之位、專權天下的女人呢?
霞彩滿天映紅了西海池的水。
鳳尾船已經離岸很遠了忽然間宣武帝看見蓮葉深處一隻小小的木蘭舟正向他的船邊劃來。
船頭一個身穿白色紗裙的女子正迎風獨立離得這麽遠他也能看見那是滿麵憂容地胡貴嬪。比起當年入宮地時候她似乎顯得更秀逸出群那身雪白紗衣迎風飛舞如一朵正在盛開的白蓮。
自鬥獸場熊欄中那匆匆一麵過後又已經快半年沒見她了宣武帝自己也沒有想到他對她還是這樣深情繾綣一見之下剛才地所有惡念和謀劃都登時煙消雲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