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州不算太偏遠州官們分成三種立場一類深得高家信任官位升得很快自是不願隨聲阿附元愉但是高肇雖然到處市恩畢竟真能當他心腹、得到好處的人也很少所以冀州官員裏高家的人並不多;另一類與元愉交厚多為文官喜歡這個王爺平易近人、博學多才常常詩詞應和也為元愉這些年受的委屈抱不平一聽得元愉有意造反便大聲讚同;還有一類既不是高家親信又不與元愉交厚多為低級官員隻想穩當當過日子聽了元愉的話隻覺擔心害怕。mianhuatang.info[棉花糖小說網]


    元愉也不管他們說什麽拔出長劍雪亮的鋒芒在火把照耀下顯得熠熠亮他黑著一張臉道:“此事本王醞釀已久正如三國陳琳所說箭在弦上不得不本王此刻絕無退路隻有跟高家血戰到底!來人樹旗!”


    四名親兵應命而至拿著兩杆大旗奔上高高的點將台將旗往台上一插隻見一麵杏黃旗上寫著“護聖主、複大權、清君側、肅宮廷”十二個大字另一麵旗上寫著鬥大一個“魏”字。


    微涼的風中這兩竿大旗被抖得“嘩啦啦”作響。


    那些州官驚詫萬分雖說北魏前幾年有點亂不是這個親王造反就是那個六鎮兵動亂但自宣武帝成年後由元氏親王手裏奪回兵權把那些帶兵的元氏親王貶的貶殺的殺奪權的奪權但宣武帝肯定想不到自己的親弟弟也會扯旗造反。(.mianhuatang.info無彈窗廣告)


    雖說宣武帝對元愉等幾個兄弟一向薄情但畢竟是從小一起長大的手足所以他就算奪了元愉的王位也沒有心狠到底仍讓他放在外州的刺史位置上冀州是北魏的大州冀州刺史不僅是封疆大吏手下帶甲數萬算得上北魏的北方屏障之一。


    如果元愉這次造反真像他自己所說得到了清河王元懌的支持又代表了元氏宗室的決心那就算是皇上起兵清剿也很難收服冀州。


    冀州北邊和北方六鎮相連六鎮兵是北魏的核心部隊又是拓跋家的大本營隻要六鎮兵肯響應元愉宣武帝元恪的皇上就算是當到頭了。


    元愉又大聲道:“今日之事本王也是逼不得已高家那個老賊老謀深算籌劃多年打擊宗室反謀已成眾大人有跟隨元愉一起入京勤王清君側的往左邊白線內走有不願跟元愉一同起兵的本王也不勉強就請閣下卸了官位拿些銀兩回老家避禍往右白線裏走。”


    他話音剛落那些元愉的親信便走到左邊白線裏。


    那些不願跟著他造反的保守官員知道既然不跟著王爺造反官肯定也當不成了便主動走到右邊白線裏。


    原地留下了一些官員卻是既不願追隨元愉又不願致仕回家的。他們看著左右的官員都已經表明態度猶豫不決中便放慢了腳步。


    這些人多是高家的親信他們不相信一個向來柔弱無剛的王爺會有多大的力量和決心能膽敢和高家正麵為敵也就是和皇上正麵宣戰元愉此刻的舉動無異於犯上作亂倘若此刻阿附元愉將來冀州一旦被王軍平定他們好不容易掙來的權位也就會化為泡影連累得子子孫孫都很難在北魏出仕。


    元愉打量了原地留下的三十多名官員臉色突然一變喝道:“親兵隊將他們拿下!”


    三百名身穿黑色甲胄的親兵急步上前將那三十多名官員圍在當中。小校場旁邊突然伏兵四起一排排強弩硬弓直指這三十名原地不定的官員。


    那些官員臉上變色有人剛準備往左右白線裏跑去元愉已高叫一聲:“拿住這些高黨奸賊斬祭旗!”


    慘叫聲過後三十具穿著官服的屍體在小校場裏堆得橫七豎八絳紅色的鮮血流泄一地將小校場的地麵浸得都變了顏色。


    冀州官員都嚇得鴉雀無聲誰也沒想到這個看起來優雅文弱的三王爺竟也有這麽殺伐決斷、霸氣幹雲的時候。如今他們已跟著上了元愉的船隻不知道哪一天能靠岸更不知道靠岸那天等著他們的是潑天富貴還是滿門抄斬。


    唯一讓他們感到欣慰的是四王爺元懌也參與其中他帶兵打仗和運籌帷幄的能力那足以讓冀州官員放下一半的心。


    天色慢慢亮了上萬官兵在小校場內外如山屹立刀槍劍戟如林看起來很有戰鬥力。元愉心中像受了鼓舞似的他收起自己的劍平靜地說道:“從今天起本王就是大魏的天子當今皇上晦暗不明信用外戚打擊宗室一待朕攻入洛陽元氏親王將集合於太廟逼今上遜位另選賢能朕暫時代理此位以待賢者。”


    在元愉此刻的心中他覺得最稱位當大魏皇帝的人應當是那個能力最強的弟弟——清河王元懌。


    彭城王元勰早就說過孝文帝的兒子中最適合當皇帝的就是元懌。


    *********************


    該解釋一下北魏六鎮了。


    北魏六鎮是北魏孝文帝南遷後在平城附近留下的鮮卑舊部也是魏末那些風雲人物的誕生地宇文泰、高歡、獨孤信、葛榮、楊忠、楊堅等人全都是六鎮兵出身由於他們原來的貴族地位在北魏南遷後失去成為受中原歧視的“賤民”而且永遠不準離開邊關這些被冷落的鮮卑舊部最終斷送了自命中原王朝的北魏皇權將元氏子孫當作羔羊一樣屠戳。


    在這本書中北魏六鎮還隻是一個淡淡的背影有興趣的jm可以看一下這個注。


    注一:北魏六鎮為懷荒(今河北張北)﹑柔玄(今內蒙古興和西北)﹑撫冥(今內蒙古四子王旗東南)﹑武川(今內蒙古武川西)﹑懷朔(今內蒙古固陽西南)﹑沃野(今內蒙古五原東北)等軍鎮。


    從皇始至延和年間(396~434)﹐北魏先後自東而西設此六座軍鎮外禦柔然﹐內製高車﹑山胡﹐拱衛京都。


    北鎮不設州郡﹐以鎮﹑戍領民﹐號為鎮民﹐主要是鮮卑拓跋部民﹐地位較高。隨著北魏疆域的擴大﹐強製漢族及其它族的大族豪強﹑部落酋帥徙邊。文成帝以後﹐又不斷配囚犯戍邊﹐從此鎮民的地位日益下降。孝文帝遷都洛陽後﹐政治﹑經濟中心南移﹐北鎮失去軍事上的重要地位。加以進入中原的包括拓跋在內的各族貴族加漢化及封建化﹐而北鎮仍然保持著鮮卑化傾向﹐鎮民被稱為“府戶”﹐屬於軍府﹐世襲為兵﹐不準遷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亂世權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無名之翼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無名之翼並收藏亂世權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