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銘嗬嗬笑道:“外界傳聞多有不實。,豈可聽信?本王若是沒些手段,隻憑那點點俸祿,又怎能整治這偌大的宋王府?黃公公,本王可是很願意結交您和諸位公公的。”說著,將黃金和雪參往他懷裏推了推。
黃總管眼睛一亮,不著痕跡的將那些金子收好,附到尤銘耳邊,道:“陛下早已有了決意。殿下此去,切莫與陛下爭執,隻需按著陛下的意思,主動請纓就是。”他退後幾步,躬身做了個請的動作,道:“殿下,請速隨老奴進宮。”
來到大興殿,尤銘方才知道除了他以外,其他的所有的皇子王孫,王公勳貴都己經被召集來了。而他是最後趕到的一個。
那些皇子王孫、王公勳貴都聚焦在大興殿議論著什麽。看到尤銘進來,一個個都停住了談話,目光齊刷刷的望向他。
尤銘心中暗笑,他們的目光中有敬畏,有仇恨,有嫉妒,足以證明自己今時今日的地位權勢,已到了炙手可熱的地步。
尤銘恭恭敬敬的上前跪拜道:“兒臣尤銘叩見父皇!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昭武皇帝尤燁高踞龍椅之上,繚燒的煙霧讓他的麵孔有些模糊。他緊緊的盯著尤銘,目光中閃現著一絲銳利,聲音沙啞的道:“朕還以為請不來宋王呢!”
尤銘立刻磕了個頭,道:“兒臣惶恐!兒臣無時無刻不在牽掛父皇,恨不能朝夕侍奉在父皇身邊,時刻聆聽父皇教誨。聽聞父皇召喚,便立刻趕來了。”
“哼!”太子尤鑠道:“二弟,父皇一個時辰前就讓黃公公去你府上宣旨了。二弟這即刻動身,還讓父皇等了一個時辰,若是二弟不慌不忙,豈不是要讓父皇等候一夜嗎?”
尤銘道:“父皇,兒臣不孝!隻是兒臣府上確是有些事情,還請父皇見諒。”
尤鑠難道找到這樣一個打擊他的機會,立刻抓住不放:“我們幾人府上也有事情,我們怎麽隨傳隨到?再說,你府上能有什麽大事,竟比父皇傳召還要要緊?”
尤銘淡淡的說道:“不過是一些小事,不足為外人道也。”
韓王尤銼冷笑道:“好一句‘不足為外人道也’!想不到二十餘年的父子兄弟,在二哥的眼裏,也隻不過是外人。”
尤銘哪裏聽不出他話裏的機鋒?卻並不動怒,仍是淡然的道:“父皇,兒臣不孝!”
尤燁顯然沒有繼續為難他的意思,歎了口氣道:“罷了,你起來吧!”
尤銘這才起身歸入隊列,晉王尤鐸慌忙往後撤了撤,為他讓開一個空缺。可他卻並沒有理睬,徑直走上前去,和太子尤鑠並排而列。尤鐸隻得尷尬的站回原位。
太子尤鑠和韓王尤銼的眼中同時射出怨毒的目光。可是尤銘卻是暗暗冷笑,並沒有放在心上。在他看來,現今大明強敵環伺,便是尤燁也不會在這時候出手對付他。他們那兩個無能之輩,尤銘更不會放在眼裏。
尤燁長長歎了一口氣,道:“朕得到密報,反賊程義要在古都長安會盟所謂的鄂,蜀,大理,西羌,北胡五國國君,約定盟誓。你們對此有什麽看法?”
太子尤鑠自然不會放過任何一個表現自己的機會,出班奏道“父皇,反賊程義狼子野心,他們會盟,其目的便是組織聯軍,共同對付我大明。”
尤燁微微頷首,道:“不錯!程義意圖分裂疆土,顛覆我大明的狼子野心,天下皆知。隻是單憑他一人之力想要對抗我大明無異於蚍蜉撼樹,因此隻得采取這樣的結盟手段。”
韓王尤銼道:“父皇,現今我大明三分天下有其二,已是樹大招風,惹來不少人的眼紅。而且我大明銳意進取,意在一統江山。他們沒有單獨對抗我大明的實力,因此想要保持割據一方之勢,就必須結為一體。這樣才不會被我大明各個擊破。”
尤銘心中暗暗發笑,憑他的本事,這話定是他和太子手下的那幫幕僚教給他的。
尤燁的目光逐一掃過眾人,最後定格在尤銘身上:“宋王,你是天下兵馬大元帥,又是尚書令,還兼著兵部尚書,你有什麽看法?”
尤銘淡淡一笑,恭敬的道:“兒臣以為,太子和韓王分析的極有道理。”
尤燁道:“朕何嚐不知他們所說的這些?現在,朕要的不是這些,而是對策。他們六家一旦結盟成功,以我大明目下的實力,絕對沒有辦法抵抗,亡國隻在旦夕。我們要怎麽樣才能度過眼前的危局,瓦解他們的六方會盟。”
所有人頓時沉默了下去。尤銘冷眼看著,也保持了沉默,卻暗中對賀王尤煌使了個眼色。
尤煌會意,出班奏道:“皇上,臣弟以為要想破壞他們六方會盟,我大明須得派人前去。他們是國君會盟,我們大明也最好能夠從皇子中挑選出這樣的人選。”
尤燁點了點頭,望著大興殿裏站著的一眾皇子王孫,道:“你們之中,誰願前往?”
尤燁此語一出,一眾皇子王孫一個個爭先恐後的把頭垂了下去。人家本來就是準備結盟,商議如何對付大明。此刻前去長安,豈不是羊入虎口,有去無回?大家避之尚且不及,又怎麽會主動上前請纓呢?
尤燁的臉上頓時罩上一層寒霜,聲音愈發冰冷:“朕再問一遍,你們之中,誰願前往?”
有幾位皇子王孫因為恐懼,竟然情不自禁的往後退開幾步。
尤燁立時怒火中燒,喝道:“朕英雄一世,怎麽竟生出了你們這些貪生怕死之輩!難道我堂堂大明,天潢貴胄,就沒有人能為朕分憂了嗎?宋王,你說呢?”說著目光緊緊的盯著尤銘,神色頗為複雜。
尤銘上前奏道:“父皇,兒臣以為此事若成,功勳極大。太子和韓王一向認為兒臣功勞太大,有功高震主之嫌。不如讓太子或是韓王前去建此功勳,以平息對兒臣的非議。”
尤燁望向尤鑠問道:“太子,你可願前去,替朕分憂?”
尤鑠打了個突,奏道:“父皇,兒臣自然願往。隻是,兒臣乃大明儲君,自古太子守祖業。若是有所異動,隻怕天下百姓人心不安。”
尤燁哼了一聲,又望向了韓王尤銼。
尤銼差點沒跪倒在地上,顫聲道:“兒臣……自問沒有這個能力……出使事小,若是耽擱了大明的大事,非但不能為大明解決困境,反而為大明招來災禍,兒臣豈不是成了……大明的千古罪人……”
尤銘暗笑道:“他這句話倒是有些自知之明,到底還不算是一無是處。”
尤燁冷哼一聲,怒視尤銼道:“韓王!枉朕刻意栽培於你,沒想到,你竟還是這般不中用。既然這樣,這內史令你也別幹了,交給你四叔吧。”
尤銼雖是不忿,卻沒有辦法,隻得磕頭道:“父皇!兒臣沒用!……”
這時尤銘挺身而出,慷慨激昂道:“父皇!既然太子和韓王都不願意去,那兒臣就不顧非議,毛遂自薦了。”
尤燁一拍龍椅道:“宋王,你當真願意主動請纓,親赴險地?”
尤銘從容來到禦前,意氣豪邁道:“為父皇分憂,,為大明解禍,為百姓消災,兒臣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好!”尤燁霍然站起身,從高高的龍椅上慢慢走到尤銘身邊,握住他的雙手道:“朕的這麽多皇兒之中,也隻有你可堪大任了!你們都給我聽著,宋王此行若是成功,朕便賜九錫,準許他開府設官,建旌立節!”
所有人都被尤燁的這句話震驚了,他們一個個呆呆的看著尤燁,不敢相信他會突然做出這樣的決定。太子和韓王的眼中流露出幾分後悔。要知道,加九錫,開府設官,建旌立節便等於是分封建國,擁有了一套從屬於自己的獨立的行政體係。若是讓一個皇子王孫加九錫,開府設官,建旌立節,更是隱喻著廢立之意,何況尤銘一直所謀甚大,他們如何能不害怕?可是以他們的膽量,隻能眼睜睜的看著尤銘領命而去,仍舊不敢請請纓出使。
尤銘到沒有顯示出多大的興奮。他心裏明白,尤燁並沒有廢立之意,即使自己功成回國,即使自己真的被賜九錫,得以開府設官,建旌立節,自己依舊與太子之位無緣。況且,他並不相信尤燁的話,憑借自己的功勞,早就可以膺九錫,開府設官,建旌立節了。又何須等到這次立功?也許在尤燁的心中並不相信自己能夠成功,甚至不相信自己能活著從秦地回國。不然,他也不會輕易許下這個承諾了。
尤銘心中甚至能夠肯定,此次入秦之舉必將困難重重。如果自己失敗,太子等人便會以此為契機攻擊自己,剝奪自己的權力。而自己此行若是成功,那麽自己在大明的聲望必將如日中天,無與倫比。到時候隻怕自己的父皇尤燁也容不下自己了,要出手對付自己了。可是相比較而言,前一種對於尤銘更加難以接受。因為,那便意味著自己苦心建立的大明覆滅。這是他無論如何也不願意看到的。在他心中,國家利益遠遠重於個人的利益。
黃總管眼睛一亮,不著痕跡的將那些金子收好,附到尤銘耳邊,道:“陛下早已有了決意。殿下此去,切莫與陛下爭執,隻需按著陛下的意思,主動請纓就是。”他退後幾步,躬身做了個請的動作,道:“殿下,請速隨老奴進宮。”
來到大興殿,尤銘方才知道除了他以外,其他的所有的皇子王孫,王公勳貴都己經被召集來了。而他是最後趕到的一個。
那些皇子王孫、王公勳貴都聚焦在大興殿議論著什麽。看到尤銘進來,一個個都停住了談話,目光齊刷刷的望向他。
尤銘心中暗笑,他們的目光中有敬畏,有仇恨,有嫉妒,足以證明自己今時今日的地位權勢,已到了炙手可熱的地步。
尤銘恭恭敬敬的上前跪拜道:“兒臣尤銘叩見父皇!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昭武皇帝尤燁高踞龍椅之上,繚燒的煙霧讓他的麵孔有些模糊。他緊緊的盯著尤銘,目光中閃現著一絲銳利,聲音沙啞的道:“朕還以為請不來宋王呢!”
尤銘立刻磕了個頭,道:“兒臣惶恐!兒臣無時無刻不在牽掛父皇,恨不能朝夕侍奉在父皇身邊,時刻聆聽父皇教誨。聽聞父皇召喚,便立刻趕來了。”
“哼!”太子尤鑠道:“二弟,父皇一個時辰前就讓黃公公去你府上宣旨了。二弟這即刻動身,還讓父皇等了一個時辰,若是二弟不慌不忙,豈不是要讓父皇等候一夜嗎?”
尤銘道:“父皇,兒臣不孝!隻是兒臣府上確是有些事情,還請父皇見諒。”
尤鑠難道找到這樣一個打擊他的機會,立刻抓住不放:“我們幾人府上也有事情,我們怎麽隨傳隨到?再說,你府上能有什麽大事,竟比父皇傳召還要要緊?”
尤銘淡淡的說道:“不過是一些小事,不足為外人道也。”
韓王尤銼冷笑道:“好一句‘不足為外人道也’!想不到二十餘年的父子兄弟,在二哥的眼裏,也隻不過是外人。”
尤銘哪裏聽不出他話裏的機鋒?卻並不動怒,仍是淡然的道:“父皇,兒臣不孝!”
尤燁顯然沒有繼續為難他的意思,歎了口氣道:“罷了,你起來吧!”
尤銘這才起身歸入隊列,晉王尤鐸慌忙往後撤了撤,為他讓開一個空缺。可他卻並沒有理睬,徑直走上前去,和太子尤鑠並排而列。尤鐸隻得尷尬的站回原位。
太子尤鑠和韓王尤銼的眼中同時射出怨毒的目光。可是尤銘卻是暗暗冷笑,並沒有放在心上。在他看來,現今大明強敵環伺,便是尤燁也不會在這時候出手對付他。他們那兩個無能之輩,尤銘更不會放在眼裏。
尤燁長長歎了一口氣,道:“朕得到密報,反賊程義要在古都長安會盟所謂的鄂,蜀,大理,西羌,北胡五國國君,約定盟誓。你們對此有什麽看法?”
太子尤鑠自然不會放過任何一個表現自己的機會,出班奏道“父皇,反賊程義狼子野心,他們會盟,其目的便是組織聯軍,共同對付我大明。”
尤燁微微頷首,道:“不錯!程義意圖分裂疆土,顛覆我大明的狼子野心,天下皆知。隻是單憑他一人之力想要對抗我大明無異於蚍蜉撼樹,因此隻得采取這樣的結盟手段。”
韓王尤銼道:“父皇,現今我大明三分天下有其二,已是樹大招風,惹來不少人的眼紅。而且我大明銳意進取,意在一統江山。他們沒有單獨對抗我大明的實力,因此想要保持割據一方之勢,就必須結為一體。這樣才不會被我大明各個擊破。”
尤銘心中暗暗發笑,憑他的本事,這話定是他和太子手下的那幫幕僚教給他的。
尤燁的目光逐一掃過眾人,最後定格在尤銘身上:“宋王,你是天下兵馬大元帥,又是尚書令,還兼著兵部尚書,你有什麽看法?”
尤銘淡淡一笑,恭敬的道:“兒臣以為,太子和韓王分析的極有道理。”
尤燁道:“朕何嚐不知他們所說的這些?現在,朕要的不是這些,而是對策。他們六家一旦結盟成功,以我大明目下的實力,絕對沒有辦法抵抗,亡國隻在旦夕。我們要怎麽樣才能度過眼前的危局,瓦解他們的六方會盟。”
所有人頓時沉默了下去。尤銘冷眼看著,也保持了沉默,卻暗中對賀王尤煌使了個眼色。
尤煌會意,出班奏道:“皇上,臣弟以為要想破壞他們六方會盟,我大明須得派人前去。他們是國君會盟,我們大明也最好能夠從皇子中挑選出這樣的人選。”
尤燁點了點頭,望著大興殿裏站著的一眾皇子王孫,道:“你們之中,誰願前往?”
尤燁此語一出,一眾皇子王孫一個個爭先恐後的把頭垂了下去。人家本來就是準備結盟,商議如何對付大明。此刻前去長安,豈不是羊入虎口,有去無回?大家避之尚且不及,又怎麽會主動上前請纓呢?
尤燁的臉上頓時罩上一層寒霜,聲音愈發冰冷:“朕再問一遍,你們之中,誰願前往?”
有幾位皇子王孫因為恐懼,竟然情不自禁的往後退開幾步。
尤燁立時怒火中燒,喝道:“朕英雄一世,怎麽竟生出了你們這些貪生怕死之輩!難道我堂堂大明,天潢貴胄,就沒有人能為朕分憂了嗎?宋王,你說呢?”說著目光緊緊的盯著尤銘,神色頗為複雜。
尤銘上前奏道:“父皇,兒臣以為此事若成,功勳極大。太子和韓王一向認為兒臣功勞太大,有功高震主之嫌。不如讓太子或是韓王前去建此功勳,以平息對兒臣的非議。”
尤燁望向尤鑠問道:“太子,你可願前去,替朕分憂?”
尤鑠打了個突,奏道:“父皇,兒臣自然願往。隻是,兒臣乃大明儲君,自古太子守祖業。若是有所異動,隻怕天下百姓人心不安。”
尤燁哼了一聲,又望向了韓王尤銼。
尤銼差點沒跪倒在地上,顫聲道:“兒臣……自問沒有這個能力……出使事小,若是耽擱了大明的大事,非但不能為大明解決困境,反而為大明招來災禍,兒臣豈不是成了……大明的千古罪人……”
尤銘暗笑道:“他這句話倒是有些自知之明,到底還不算是一無是處。”
尤燁冷哼一聲,怒視尤銼道:“韓王!枉朕刻意栽培於你,沒想到,你竟還是這般不中用。既然這樣,這內史令你也別幹了,交給你四叔吧。”
尤銼雖是不忿,卻沒有辦法,隻得磕頭道:“父皇!兒臣沒用!……”
這時尤銘挺身而出,慷慨激昂道:“父皇!既然太子和韓王都不願意去,那兒臣就不顧非議,毛遂自薦了。”
尤燁一拍龍椅道:“宋王,你當真願意主動請纓,親赴險地?”
尤銘從容來到禦前,意氣豪邁道:“為父皇分憂,,為大明解禍,為百姓消災,兒臣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好!”尤燁霍然站起身,從高高的龍椅上慢慢走到尤銘身邊,握住他的雙手道:“朕的這麽多皇兒之中,也隻有你可堪大任了!你們都給我聽著,宋王此行若是成功,朕便賜九錫,準許他開府設官,建旌立節!”
所有人都被尤燁的這句話震驚了,他們一個個呆呆的看著尤燁,不敢相信他會突然做出這樣的決定。太子和韓王的眼中流露出幾分後悔。要知道,加九錫,開府設官,建旌立節便等於是分封建國,擁有了一套從屬於自己的獨立的行政體係。若是讓一個皇子王孫加九錫,開府設官,建旌立節,更是隱喻著廢立之意,何況尤銘一直所謀甚大,他們如何能不害怕?可是以他們的膽量,隻能眼睜睜的看著尤銘領命而去,仍舊不敢請請纓出使。
尤銘到沒有顯示出多大的興奮。他心裏明白,尤燁並沒有廢立之意,即使自己功成回國,即使自己真的被賜九錫,得以開府設官,建旌立節,自己依舊與太子之位無緣。況且,他並不相信尤燁的話,憑借自己的功勞,早就可以膺九錫,開府設官,建旌立節了。又何須等到這次立功?也許在尤燁的心中並不相信自己能夠成功,甚至不相信自己能活著從秦地回國。不然,他也不會輕易許下這個承諾了。
尤銘心中甚至能夠肯定,此次入秦之舉必將困難重重。如果自己失敗,太子等人便會以此為契機攻擊自己,剝奪自己的權力。而自己此行若是成功,那麽自己在大明的聲望必將如日中天,無與倫比。到時候隻怕自己的父皇尤燁也容不下自己了,要出手對付自己了。可是相比較而言,前一種對於尤銘更加難以接受。因為,那便意味著自己苦心建立的大明覆滅。這是他無論如何也不願意看到的。在他心中,國家利益遠遠重於個人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