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先說王奇的第五本書之前,就不得不先說說漢朝現在的政治製度是怎麽來的。
秦代之前,一般被稱為先秦時期。這時的的君主都是隻稱天子,稱王,而不稱皇帝。不過王奇曾經現,這些君主的身份,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都是黃帝的嫡係子孫。都是被黃帝分封到各地的子嗣的後代。按照司馬遷考證的年表,甚至每一個人都有相應的家譜。
而在春秋戰國末期,天子式微,禮崩樂壞。統治者的“合法性”出現危機,諸侯便逐鹿中原,但還都是貴族與使君的遊戲,參加者的起碼資格就是公、侯、伯。最後是秦王嬴政取得了政權。
當然,實際上秦朝的君主也是同樣的血緣身份。可以這麽說,在秦代之前,都是血緣和政權合而為一的政治製度,是真正的軒轅家的天下。
但是,在秦亡之後,出身平民的劉邦一統天下了。
大漢政權麵臨著一個必須解決的問題。一個平民也可以憑借時勢將具有神聖來曆的第一家族取而代之。那麽君臨天下的合法性到底從何而來?難道讓每個人都來效仿劉邦,來繼續奪取他的漢家天下嗎?
而且實際上,當時的大漢王朝也確實麵臨著這麽一個危機,漢朝建立後,分封了很多的諸侯王。但是這些諸侯王顯然不像商周時的諸侯那樣聽話,他們剛一獲得權力,就對劉氏子弟繼續當君主的合法性有了意見。當然,這最大的意見,還是來自不能當君主的其他劉氏子弟。既然祖先劉邦的政權是從別人手中奪來的,那我就仿效我的先輩,也來奪取你君主的政權吧!
於是大漢初期叛亂不斷,雖然最後君主們都平息了叛亂,但初生的漢政權已經麵臨了巨大的危機。
就在這個是時候,一個偉人橫空出世般的出現了。他就是董仲舒。
董仲舒提出的最重要的觀點,就是君權神授論,使皇權官僚體製中的統治權變得至高無上,皇帝成為九五之尊,上天的兒子。從此君為臣綱,春秋時代那種賓主之間亦師亦友的關係已然不在。當然,為了對抗地方,也是作為中央控製地方的方法,董仲舒還提出加強中央集權的幾點措施。至於另外提出的觀點,那就更多了。
可以這麽說,董仲舒提出的皇權官僚體製,曆時兩千年,彌久而更新。可以稱得上是中國封建社會的穩定結構。而董仲舒本人則可以稱為“封建體製之父”。不過,眼下王奇的突然出現,就不可能再讓老董戴這頂帽子了。
但王奇對董仲舒的觀點也並不是完全批判,除了和王奇的君主立憲論極端違背的,其餘的觀點王奇都是有選擇的接受了,甚至有的還倍加推崇。實際上也不可能完全批判,不然的話可能會引起所有人的反對。
董仲舒當初通過“君權神授”論特地為一個平民政權加冕。其中的一句“王者承天意以從事”(語出《春秋繁露;堯舜湯武》),化為後世所謂“奉天承運”的口頭禪。當然,老董這麽說是給了下麵的人不敢反對天子的理由。但王奇的目標可是推翻劉漢,當然要破除這種觀點在人們心目中的影響了。
王奇在自己的書中指出,如果君王張揚跋扈,反而猶如秦始皇,那麽,“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草芥,則臣視君如寇讎。”(《孟子;離婁下》)。也就是《尚書》所謂“撫我則後,虐我則仇”。(“殷革夏命”《尚書;多士》)。
先前孔孟認為社會有五倫,所謂君臣、父子、夫婦、兄弟和朋友。董仲舒擇其要者定為“三綱”。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君(政)權、父(族)權、夫權,再加上一個神權,就是*所講的“束縛中國人民特別是農民的四根極大的繩索”。再將儒家張揚的五種德性仁、義、禮、智、信合為“五常”。
這個“三綱五常”曆來是皇權**主義的根基,所謂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就是由此而來。王奇當然也是不願意這種觀點大量流行的,但又不好直接提出反對的意見,特別是裏麵的很多條款都是很得人心的。像裏麵的“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這一條,要是現在王允要求王奇做什麽事,而王奇偏不去做的話,估計王奇就得被那些名士大儒罵死了。
既然不能提出反對的意見,王奇就決定盡量的正確解釋它,讓它為自己所用。
王奇提出,皇帝也是“天”的兒子,先也要“事天以孝道”。至於什麽是天道,那還不簡單,王奇很直接的提出,民意即天意,所以天下萬民就是皇帝的天。既然這樣了,那如果皇帝不能善待民意,就是不“孝”,這樣不“孝”的君主,人民還有必要效忠嗎?以孝來對抗忠,就是王奇為了對皇權產生製衡而提出的一個方法。
至於剩下的那“兩綱”和“五常”,對王奇並沒有什麽切身厲害,特別是其中的“五常”,王奇甚至還是十分欣賞的,所以也就不加反對了。
為了能夠更好的限製皇帝的權利,王奇更是對董仲舒的“君臣離合”論大家讚賞,花了很大的篇幅來宣傳這一觀點。君王取法於“天”,人臣取法於“地”。取法於天者,就要“高其位”而“藏其形”,意思是深藏不露、光說不練。取法於地者,則要“暴其形、出其情以示人”,意思是站在前台、總理大事。君臣各守其道,謂之“離”,君臣相互配合,謂之“合”。(《春秋繁露;離合根》)。
影射漢靈帝的離合尺度把握的太不好了,現在他雖然沒有把權力自己一把抓,但是基本上就是交給他的代理人宦官的,這樣的做法是太貪權了,應該分一些權力給其他人。這種觀點是很得清流名士的心的,王奇就是想利用董仲舒的“離合論”來給自己的“立憲論”找到借口。
而王奇為了削弱皇帝的權威,就盡可能提高人們對民意力量的重視,提升對人民的重視度。在這方麵,王奇早已經想好了辦法,那就是推崇孟子,推崇他的“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學說。
以上的內容可以說隻是想打破原來的封建製,但要真正吸引名士大儒的目光,就還得提出自己的觀點。
王奇的思想是自由主義,他的政治主張是君主立憲製。
王奇並沒有想過要廢除君主,實際上,在現在這個時期,已經經過幾百年儒家文化熏陶的大漢,沒有君主那是根本不可能的。至於王奇本人,他還想當皇帝呢,怎麽可能會提出廢除皇帝這種觀點呢。他這樣宣傳“立憲論”就已經是極點,讓他宣傳“民主論”,他可不想讓後人說他出爾反爾。(.mianhuatang.info好看的小說)
作為自由主義的和君主立憲製的共同點,就是要求有代議(表)製度。而王奇就是想在將來,在保持君主存在的情況下,同時實行代表製。實際上,儒家的學說中,也有相應的代表觀點。如果王其此時提出實行代表製,應該不會產生大的反對。但是王奇現,儒家學說中所隱含的關於代表製度的主張與自由主義的代表製度的主張有著重大的差異。
自由主義的代議製度,它的形成和展是基於利益的表達和政府對這種已表達的利益的滿足。當年英國有《大憲章》和“沒有代表不納稅”的口號,促使當初的英國國會在君主和民間的利益互相滿足的基礎上建立起來。因此,它是一種以利益為基礎的代表製。即每個人是自己利益的最佳看管者和照顧者,自己是實現自己利益的最好手段,而不能指望他人。自己一旦有利益要求就應主動加以伸張,必須通過自己的努力來加以實現。
但是儒家的代表理論卻基於這樣一種假設,即明君賢相所具備的美德和知識能夠“代表”民間的利益要求。它可以稱為賢能代表說,即政府通過對民間的各方利益作通盤的考慮和安排去洞察和輔導來滿足民間的利益要求,而不鼓勵民間拿自己的利益要求來同中央抗衡。
這種賢能代表製通常假定個人不大能夠照顧好自己的利益,因此,在利益分配和照顧上個人必須服從君王,包括君臣的安排。這種賢能代表製的製度結晶是家長製,它具有很強的威權性格。
其特點是明君賢相治理國家。要是君不能明察,那麽,社會的利益要求就得不到滿足,這樣最終就會造成動蕩。若是百姓不必議政,則說明國家治理得有條不紊(子曰:“天下有道,則庶人不議”。《論語;季氏》)。若賢能者不參政,則國家治理得一定很糟糕(子曰:“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論語;泰伯》)賢能代表製的特點是公高於私,一切服從公。利益代表製的特點是私高於公,公為私服務。(ps:前麵部分內容引自劉軍寧《自由主義與儒教社會》)
當然,眼下這種時代,如果王奇直接提出要建立利益代表製,那是不可能的。恐怕剛一提出就會被士大夫們笑死了。剛好王奇也並不是很想建立這樣的利益代表製,實際上,在現代社會時,真正實行利益代表製的是英國和美國,但王奇看他們政府的運作方式也並不是很理想,經常有一些政府的決議不得不聽某個財團的意見,王奇可不喜歡這樣的事情。
王奇現在托名孟子提出的代表製,其實是把這兩種代表製在一定程度上結合起來,從而把兩者的優點集中起來。隻有幾代表利益的階層,又有代表賢能的階層,才能更好的揮代表製的作用。
當然,對於怎麽樣的人才算賢能之士,王奇還是少不得引用了一下孟子的話“左右皆曰賢,未可也;諸大夫皆曰賢,未可也;國人皆曰賢,然後察之。”(《孟子;梁惠王下》)
王奇這樣說當然是有原因的,因為那些清流名士們都認為自己是得到大家認可的賢人,所以就會認為王奇說的是他們,他們當然會對王奇的這一學說加以支持了。而將來如果有革命者想推翻封建製的話,就可以解釋為是由貧民百姓認可的賢人。這算是一種討好雙方的舉措吧。
王奇提倡的孟子學說,並不是真正的民主學說,如果一定要分的話,那也隻能算是“民本”說,而實際上,“民本”思想一旦落實到現實製度層次上,就隻能是君主製,而不可能是民主製。民本的積極意義僅在於它要求統治者“模擬”百姓的利益要求,然後根據這種模擬出來的要求治理國家。即《尚書》上說的“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論語;泰伯》)所以,民本思想隻是一種“模擬民主”思想,即以君主模擬“民主”的方式來治理。
王奇提出這樣的思想,就是看準了隻要君主不是太獨裁,就不會對這種有利於自己統治的學說加以強烈反對。
王奇的第五本書雖然很重要,但其實內容很簡單,隻有區區不到一萬字,和那本泱泱十萬字外加幾百幅插圖的《地理》比起來,這根本隻能算是一本小讀本。
但這本書上在以後的曆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光是王奇提出的“民本”思想,就指導了今後一千多年的朝代,雖然朝代幾經更替,但所有的統治者,都以王奇的民本思想來治國的。直到一千多年後,最後的王朝“明”被議會推翻,這種“民本”思想才被“民主”思想所取代。
至於王奇提出的那種由利益代表和賢能代表共同組成的代表製,則整整指導了今後政治製度近兩千的時間。(說明一下,我國現在實行的人民代表大會製度,實際上就是這樣的製度。不知道是不是從王奇那兒學來的!嗬嗬!開個玩笑!)
不過王奇的思想並沒有在他還活著的時候付諸實行,實際上,直到王奇死後的一段時間,都還是實行簡單的二元君主立憲製。這一種二元君主立憲製在一戰前非常有名,因為有一個極強的國家,實行的就是這種製度。她就是德意誌帝國。
在此政體下,君主的權力雖然受到憲法的限製,但權力仍然很大,議會隻是作為君主的谘詢、協商機構而起次要作用。她的特點是,君主掌握國家的主要權力。而內閣相由君主直接任命,內閣的組成不是取決於議會中政黨所占的議席,內閣不對議會負責,而是對君主負責。君主的權力不受議會約束,君主還有權解散議會、否決議會決議、不經議會而頒布非常命令。
以王奇喜好獨裁的脾氣,他當初甚至連這一種製度都不想實行,不過後來由於一件事情,不得不實行了這種製度。不過既然已經存在了,王奇就不準備廢除她了,免得被後人說自己說一套,做一套。表麵上讚成民主,實際上喜歡專政。雖然王奇很喜歡獨裁的感覺,但相對於青史留名來說,王奇還是喜歡後者多一點。
王奇在書公布之前,就已經預料到會有極大的反應了,但他還是沒預料到會有這麽大的反應。書一公布,先來的是好消息。
以陳寔老頭為代表的書院清議名士,大漢黨人,都紛紛讚成王奇書中的觀點。認為他這本書如黑暗中的星燈,給黨人指明了奮鬥的方向。對於王奇在本書中的觀點,雖然也有不同意的地方,但是現在他們基本上已經被王奇書中所描繪的代表製所能給自己帶來的好處所迷惑了。那裏還管得著這些和自己並沒有多大衝突的東西。
但是隨後,王奇就接到了一個有點不好的消息,還在譙縣的王允,給王奇送來了一封措辭嚴厲的書信,信中雖然並沒有說什麽讓王奇接受不了的話,但王允信中說自己這本書必然會引來其他人的攻擊,最好是趕快收回這本書。這樣的建議讓王奇覺得有點受不了。
不過幾乎和王允的信同時到達的,是譙縣包括荀爽在內的眾多名士的讚揚信。甚至連和荀陳兩家政見不和的石廣元也寫信表示對王奇這個創意的讚賞。雖然兩派在擁護那一批人上有分歧,但是在對付共同的敵人上是有一致觀點的。
如果說王允的信隻是給王奇一個不好的兆頭的話,那不久後朝廷的降旨則算是真正的壞消息了。聖旨宣布王奇的這本書為**,對他好好的訓斥了一頓,並不準他再擔任書院祭酒。
其實這還是宦官們知道王奇現在的名聲已經傳遍天下了,怕對他太過分回引起天下學子的反抗,不得已才輕輕的懲罰了一下他,準備以後再找機會害他。要是真要按他們的脾氣辦,隻怕王奇連小命都會保不住。
至於漢靈帝,根本就是個沒什麽主見的人,既然宦官這樣說,他就這麽做,雖然有很多朝臣反對,但靈帝卻根本沒有聽。
本來還是有不少人傳統人士是反對這本書的,認為這本書中要求從皇帝那兒分權的觀點簡直是大逆不道。不過現在被宦官們主動跳出來一反對,他們到不願繼續反對了。如果在反對的話,就會被清議名士歸為宦黨了。
不過王奇在寫這本書之前,就已經預料到會遭到宦官的強烈反應,所以已經做好了相應的準備。就在聖旨到潁川的當天,王奇派出的一騎,就快馬奔向了洛陽城。這次王越手中,最後一封要挾宦官的信也要沒了。
不過和宦官作對可正是提高自己名聲的機會,王奇當然不會放過。
不久之後,王奇的一小詩就開始流傳開來。詩名《輕肥》
意氣驕滿路,鞍馬光照塵。
借問何為者,人稱是內臣。
朱紱皆大夫,紫綬悉將軍。
誇赴中軍宴,走馬去如雲。
樽壘溢九醞,水陸羅八珍。
果擘洞庭桔,膾切天池鱗。
食飽心自若,酒酣氣益振。
是歲中原旱,冀州人食人。
小詩一傳出來,就被人廣為傳誦,一時之間,王奇馬上成為反閹的鬥士,他的名聲都快可以和著名的黨人陳藩,李膺相媲美了。
宦官們當然很惱火了,但是此時他們已經接到了王越的通知,讓他們不但不能陷害王奇,還要盡量的幫助他,至少要讓他得以繼續當書院的祭酒。
宦官們無奈,現在已經是最後一封信了,他們可不想前功盡棄。再加上王家也很不好惹,也就隻得同意了。剛好有大臣為王奇鳴怨,宦官們就做個順水人情,讓王奇得以重新執掌潁川書院。至於王奇的書,現在就已經流傳很廣了,根本不可能再禁了。
得以重新當祭酒的王奇,更加的鋒芒必露,又寫了一係列的書來宣傳自己的主張。而各種各樣的學說,也引來了各地的名士豪傑,他們紛紛前來潁川書院求學。
(暈死!寫這一章可真累,查了兩天的資料!oo終於打出來了!)
秦代之前,一般被稱為先秦時期。這時的的君主都是隻稱天子,稱王,而不稱皇帝。不過王奇曾經現,這些君主的身份,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都是黃帝的嫡係子孫。都是被黃帝分封到各地的子嗣的後代。按照司馬遷考證的年表,甚至每一個人都有相應的家譜。
而在春秋戰國末期,天子式微,禮崩樂壞。統治者的“合法性”出現危機,諸侯便逐鹿中原,但還都是貴族與使君的遊戲,參加者的起碼資格就是公、侯、伯。最後是秦王嬴政取得了政權。
當然,實際上秦朝的君主也是同樣的血緣身份。可以這麽說,在秦代之前,都是血緣和政權合而為一的政治製度,是真正的軒轅家的天下。
但是,在秦亡之後,出身平民的劉邦一統天下了。
大漢政權麵臨著一個必須解決的問題。一個平民也可以憑借時勢將具有神聖來曆的第一家族取而代之。那麽君臨天下的合法性到底從何而來?難道讓每個人都來效仿劉邦,來繼續奪取他的漢家天下嗎?
而且實際上,當時的大漢王朝也確實麵臨著這麽一個危機,漢朝建立後,分封了很多的諸侯王。但是這些諸侯王顯然不像商周時的諸侯那樣聽話,他們剛一獲得權力,就對劉氏子弟繼續當君主的合法性有了意見。當然,這最大的意見,還是來自不能當君主的其他劉氏子弟。既然祖先劉邦的政權是從別人手中奪來的,那我就仿效我的先輩,也來奪取你君主的政權吧!
於是大漢初期叛亂不斷,雖然最後君主們都平息了叛亂,但初生的漢政權已經麵臨了巨大的危機。
就在這個是時候,一個偉人橫空出世般的出現了。他就是董仲舒。
董仲舒提出的最重要的觀點,就是君權神授論,使皇權官僚體製中的統治權變得至高無上,皇帝成為九五之尊,上天的兒子。從此君為臣綱,春秋時代那種賓主之間亦師亦友的關係已然不在。當然,為了對抗地方,也是作為中央控製地方的方法,董仲舒還提出加強中央集權的幾點措施。至於另外提出的觀點,那就更多了。
可以這麽說,董仲舒提出的皇權官僚體製,曆時兩千年,彌久而更新。可以稱得上是中國封建社會的穩定結構。而董仲舒本人則可以稱為“封建體製之父”。不過,眼下王奇的突然出現,就不可能再讓老董戴這頂帽子了。
但王奇對董仲舒的觀點也並不是完全批判,除了和王奇的君主立憲論極端違背的,其餘的觀點王奇都是有選擇的接受了,甚至有的還倍加推崇。實際上也不可能完全批判,不然的話可能會引起所有人的反對。
董仲舒當初通過“君權神授”論特地為一個平民政權加冕。其中的一句“王者承天意以從事”(語出《春秋繁露;堯舜湯武》),化為後世所謂“奉天承運”的口頭禪。當然,老董這麽說是給了下麵的人不敢反對天子的理由。但王奇的目標可是推翻劉漢,當然要破除這種觀點在人們心目中的影響了。
王奇在自己的書中指出,如果君王張揚跋扈,反而猶如秦始皇,那麽,“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草芥,則臣視君如寇讎。”(《孟子;離婁下》)。也就是《尚書》所謂“撫我則後,虐我則仇”。(“殷革夏命”《尚書;多士》)。
先前孔孟認為社會有五倫,所謂君臣、父子、夫婦、兄弟和朋友。董仲舒擇其要者定為“三綱”。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君(政)權、父(族)權、夫權,再加上一個神權,就是*所講的“束縛中國人民特別是農民的四根極大的繩索”。再將儒家張揚的五種德性仁、義、禮、智、信合為“五常”。
這個“三綱五常”曆來是皇權**主義的根基,所謂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就是由此而來。王奇當然也是不願意這種觀點大量流行的,但又不好直接提出反對的意見,特別是裏麵的很多條款都是很得人心的。像裏麵的“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這一條,要是現在王允要求王奇做什麽事,而王奇偏不去做的話,估計王奇就得被那些名士大儒罵死了。
既然不能提出反對的意見,王奇就決定盡量的正確解釋它,讓它為自己所用。
王奇提出,皇帝也是“天”的兒子,先也要“事天以孝道”。至於什麽是天道,那還不簡單,王奇很直接的提出,民意即天意,所以天下萬民就是皇帝的天。既然這樣了,那如果皇帝不能善待民意,就是不“孝”,這樣不“孝”的君主,人民還有必要效忠嗎?以孝來對抗忠,就是王奇為了對皇權產生製衡而提出的一個方法。
至於剩下的那“兩綱”和“五常”,對王奇並沒有什麽切身厲害,特別是其中的“五常”,王奇甚至還是十分欣賞的,所以也就不加反對了。
為了能夠更好的限製皇帝的權利,王奇更是對董仲舒的“君臣離合”論大家讚賞,花了很大的篇幅來宣傳這一觀點。君王取法於“天”,人臣取法於“地”。取法於天者,就要“高其位”而“藏其形”,意思是深藏不露、光說不練。取法於地者,則要“暴其形、出其情以示人”,意思是站在前台、總理大事。君臣各守其道,謂之“離”,君臣相互配合,謂之“合”。(《春秋繁露;離合根》)。
影射漢靈帝的離合尺度把握的太不好了,現在他雖然沒有把權力自己一把抓,但是基本上就是交給他的代理人宦官的,這樣的做法是太貪權了,應該分一些權力給其他人。這種觀點是很得清流名士的心的,王奇就是想利用董仲舒的“離合論”來給自己的“立憲論”找到借口。
而王奇為了削弱皇帝的權威,就盡可能提高人們對民意力量的重視,提升對人民的重視度。在這方麵,王奇早已經想好了辦法,那就是推崇孟子,推崇他的“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學說。
以上的內容可以說隻是想打破原來的封建製,但要真正吸引名士大儒的目光,就還得提出自己的觀點。
王奇的思想是自由主義,他的政治主張是君主立憲製。
王奇並沒有想過要廢除君主,實際上,在現在這個時期,已經經過幾百年儒家文化熏陶的大漢,沒有君主那是根本不可能的。至於王奇本人,他還想當皇帝呢,怎麽可能會提出廢除皇帝這種觀點呢。他這樣宣傳“立憲論”就已經是極點,讓他宣傳“民主論”,他可不想讓後人說他出爾反爾。(.mianhuatang.info好看的小說)
作為自由主義的和君主立憲製的共同點,就是要求有代議(表)製度。而王奇就是想在將來,在保持君主存在的情況下,同時實行代表製。實際上,儒家的學說中,也有相應的代表觀點。如果王其此時提出實行代表製,應該不會產生大的反對。但是王奇現,儒家學說中所隱含的關於代表製度的主張與自由主義的代表製度的主張有著重大的差異。
自由主義的代議製度,它的形成和展是基於利益的表達和政府對這種已表達的利益的滿足。當年英國有《大憲章》和“沒有代表不納稅”的口號,促使當初的英國國會在君主和民間的利益互相滿足的基礎上建立起來。因此,它是一種以利益為基礎的代表製。即每個人是自己利益的最佳看管者和照顧者,自己是實現自己利益的最好手段,而不能指望他人。自己一旦有利益要求就應主動加以伸張,必須通過自己的努力來加以實現。
但是儒家的代表理論卻基於這樣一種假設,即明君賢相所具備的美德和知識能夠“代表”民間的利益要求。它可以稱為賢能代表說,即政府通過對民間的各方利益作通盤的考慮和安排去洞察和輔導來滿足民間的利益要求,而不鼓勵民間拿自己的利益要求來同中央抗衡。
這種賢能代表製通常假定個人不大能夠照顧好自己的利益,因此,在利益分配和照顧上個人必須服從君王,包括君臣的安排。這種賢能代表製的製度結晶是家長製,它具有很強的威權性格。
其特點是明君賢相治理國家。要是君不能明察,那麽,社會的利益要求就得不到滿足,這樣最終就會造成動蕩。若是百姓不必議政,則說明國家治理得有條不紊(子曰:“天下有道,則庶人不議”。《論語;季氏》)。若賢能者不參政,則國家治理得一定很糟糕(子曰:“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論語;泰伯》)賢能代表製的特點是公高於私,一切服從公。利益代表製的特點是私高於公,公為私服務。(ps:前麵部分內容引自劉軍寧《自由主義與儒教社會》)
當然,眼下這種時代,如果王奇直接提出要建立利益代表製,那是不可能的。恐怕剛一提出就會被士大夫們笑死了。剛好王奇也並不是很想建立這樣的利益代表製,實際上,在現代社會時,真正實行利益代表製的是英國和美國,但王奇看他們政府的運作方式也並不是很理想,經常有一些政府的決議不得不聽某個財團的意見,王奇可不喜歡這樣的事情。
王奇現在托名孟子提出的代表製,其實是把這兩種代表製在一定程度上結合起來,從而把兩者的優點集中起來。隻有幾代表利益的階層,又有代表賢能的階層,才能更好的揮代表製的作用。
當然,對於怎麽樣的人才算賢能之士,王奇還是少不得引用了一下孟子的話“左右皆曰賢,未可也;諸大夫皆曰賢,未可也;國人皆曰賢,然後察之。”(《孟子;梁惠王下》)
王奇這樣說當然是有原因的,因為那些清流名士們都認為自己是得到大家認可的賢人,所以就會認為王奇說的是他們,他們當然會對王奇的這一學說加以支持了。而將來如果有革命者想推翻封建製的話,就可以解釋為是由貧民百姓認可的賢人。這算是一種討好雙方的舉措吧。
王奇提倡的孟子學說,並不是真正的民主學說,如果一定要分的話,那也隻能算是“民本”說,而實際上,“民本”思想一旦落實到現實製度層次上,就隻能是君主製,而不可能是民主製。民本的積極意義僅在於它要求統治者“模擬”百姓的利益要求,然後根據這種模擬出來的要求治理國家。即《尚書》上說的“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論語;泰伯》)所以,民本思想隻是一種“模擬民主”思想,即以君主模擬“民主”的方式來治理。
王奇提出這樣的思想,就是看準了隻要君主不是太獨裁,就不會對這種有利於自己統治的學說加以強烈反對。
王奇的第五本書雖然很重要,但其實內容很簡單,隻有區區不到一萬字,和那本泱泱十萬字外加幾百幅插圖的《地理》比起來,這根本隻能算是一本小讀本。
但這本書上在以後的曆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光是王奇提出的“民本”思想,就指導了今後一千多年的朝代,雖然朝代幾經更替,但所有的統治者,都以王奇的民本思想來治國的。直到一千多年後,最後的王朝“明”被議會推翻,這種“民本”思想才被“民主”思想所取代。
至於王奇提出的那種由利益代表和賢能代表共同組成的代表製,則整整指導了今後政治製度近兩千的時間。(說明一下,我國現在實行的人民代表大會製度,實際上就是這樣的製度。不知道是不是從王奇那兒學來的!嗬嗬!開個玩笑!)
不過王奇的思想並沒有在他還活著的時候付諸實行,實際上,直到王奇死後的一段時間,都還是實行簡單的二元君主立憲製。這一種二元君主立憲製在一戰前非常有名,因為有一個極強的國家,實行的就是這種製度。她就是德意誌帝國。
在此政體下,君主的權力雖然受到憲法的限製,但權力仍然很大,議會隻是作為君主的谘詢、協商機構而起次要作用。她的特點是,君主掌握國家的主要權力。而內閣相由君主直接任命,內閣的組成不是取決於議會中政黨所占的議席,內閣不對議會負責,而是對君主負責。君主的權力不受議會約束,君主還有權解散議會、否決議會決議、不經議會而頒布非常命令。
以王奇喜好獨裁的脾氣,他當初甚至連這一種製度都不想實行,不過後來由於一件事情,不得不實行了這種製度。不過既然已經存在了,王奇就不準備廢除她了,免得被後人說自己說一套,做一套。表麵上讚成民主,實際上喜歡專政。雖然王奇很喜歡獨裁的感覺,但相對於青史留名來說,王奇還是喜歡後者多一點。
王奇在書公布之前,就已經預料到會有極大的反應了,但他還是沒預料到會有這麽大的反應。書一公布,先來的是好消息。
以陳寔老頭為代表的書院清議名士,大漢黨人,都紛紛讚成王奇書中的觀點。認為他這本書如黑暗中的星燈,給黨人指明了奮鬥的方向。對於王奇在本書中的觀點,雖然也有不同意的地方,但是現在他們基本上已經被王奇書中所描繪的代表製所能給自己帶來的好處所迷惑了。那裏還管得著這些和自己並沒有多大衝突的東西。
但是隨後,王奇就接到了一個有點不好的消息,還在譙縣的王允,給王奇送來了一封措辭嚴厲的書信,信中雖然並沒有說什麽讓王奇接受不了的話,但王允信中說自己這本書必然會引來其他人的攻擊,最好是趕快收回這本書。這樣的建議讓王奇覺得有點受不了。
不過幾乎和王允的信同時到達的,是譙縣包括荀爽在內的眾多名士的讚揚信。甚至連和荀陳兩家政見不和的石廣元也寫信表示對王奇這個創意的讚賞。雖然兩派在擁護那一批人上有分歧,但是在對付共同的敵人上是有一致觀點的。
如果說王允的信隻是給王奇一個不好的兆頭的話,那不久後朝廷的降旨則算是真正的壞消息了。聖旨宣布王奇的這本書為**,對他好好的訓斥了一頓,並不準他再擔任書院祭酒。
其實這還是宦官們知道王奇現在的名聲已經傳遍天下了,怕對他太過分回引起天下學子的反抗,不得已才輕輕的懲罰了一下他,準備以後再找機會害他。要是真要按他們的脾氣辦,隻怕王奇連小命都會保不住。
至於漢靈帝,根本就是個沒什麽主見的人,既然宦官這樣說,他就這麽做,雖然有很多朝臣反對,但靈帝卻根本沒有聽。
本來還是有不少人傳統人士是反對這本書的,認為這本書中要求從皇帝那兒分權的觀點簡直是大逆不道。不過現在被宦官們主動跳出來一反對,他們到不願繼續反對了。如果在反對的話,就會被清議名士歸為宦黨了。
不過王奇在寫這本書之前,就已經預料到會遭到宦官的強烈反應,所以已經做好了相應的準備。就在聖旨到潁川的當天,王奇派出的一騎,就快馬奔向了洛陽城。這次王越手中,最後一封要挾宦官的信也要沒了。
不過和宦官作對可正是提高自己名聲的機會,王奇當然不會放過。
不久之後,王奇的一小詩就開始流傳開來。詩名《輕肥》
意氣驕滿路,鞍馬光照塵。
借問何為者,人稱是內臣。
朱紱皆大夫,紫綬悉將軍。
誇赴中軍宴,走馬去如雲。
樽壘溢九醞,水陸羅八珍。
果擘洞庭桔,膾切天池鱗。
食飽心自若,酒酣氣益振。
是歲中原旱,冀州人食人。
小詩一傳出來,就被人廣為傳誦,一時之間,王奇馬上成為反閹的鬥士,他的名聲都快可以和著名的黨人陳藩,李膺相媲美了。
宦官們當然很惱火了,但是此時他們已經接到了王越的通知,讓他們不但不能陷害王奇,還要盡量的幫助他,至少要讓他得以繼續當書院的祭酒。
宦官們無奈,現在已經是最後一封信了,他們可不想前功盡棄。再加上王家也很不好惹,也就隻得同意了。剛好有大臣為王奇鳴怨,宦官們就做個順水人情,讓王奇得以重新執掌潁川書院。至於王奇的書,現在就已經流傳很廣了,根本不可能再禁了。
得以重新當祭酒的王奇,更加的鋒芒必露,又寫了一係列的書來宣傳自己的主張。而各種各樣的學說,也引來了各地的名士豪傑,他們紛紛前來潁川書院求學。
(暈死!寫這一章可真累,查了兩天的資料!oo終於打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