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下葬於當陽縣境內荊山餘脈,無限接近長阪坡,當陽縣更名為惠陵邑,今後惠陵邑將由太常卿管理,不歸江都尹。
甘氏追封為皇後,遷葬惠陵
劉備的諡號、廟號擬定陷入爭論,首先是廟號,雖三興漢室,可帝係更易,跟靈帝、劉協沒有傳承關係,所以首選廟號是世宗、世祖;也非過嗣繼承,不能用紹宗。
可孝武皇帝廟號世宗,光武皇帝廟號世祖。
三興漢室再造社稷,劉備的廟號隻能是祖,不能用規格次一等的宗。
經過反複討論,由關羽做主,在烈祖、成祖之間,選了漢成祖作為廟號;而諡號,則是漢昭烈皇帝。
不同於規模繁複、龐大的兩漢帝陵,劉備的惠陵在荊山開鑿石道安葬棺槨,僅以文牘、瓦片做陪葬,不封不樹。
不封,是指不在陵墓外堆積土山;不樹,就是不栽植標識陵園的林木、雕像。
田信所獻的方天戟並未陪葬,方天戟若是陪葬,今後必然有風波。
劉備下葬,一切塵埃落定後,馬超才姍姍來遲,到惠陵成祖廟祭拜劉備。
成祖廟分前後,馬超隻能停在前廳祭拜,前廳內立有一座石雕翁仲,翁仲拄立方天戟;除此之外再無裝飾。
馬超清瘦異常,精神恍惚。
這半個月來,備受煎熬,在猶豫、悔恨、惶恐中渡過。
他望著翁仲石人,仿佛看到了田信的身姿。
後悔麽?
不後悔,沒什麽好後悔的。
雖說錯過了返回中樞的機會,也錯過了托孤重臣的榮譽……可自己還活著,活的好好的,這就足夠了。
心中孤獨,他一人跪坐在蒲團,低聲講述:“陛下,我自知有罪。當今天下,誰又無罪?我有罪,無愧。”
“雲長公、孝先於我有恩,恩情有輕重之別,孝先恩重,雲長公稍次,再次是陛下。我與陛下,各取所需。”
“陛下仁厚,孝先也仁厚。”
馬超口吻輕嘲,沒多少敬意:“陛下不該退卻退一步,孝先也不該退這一步。各退一步,我如何自處?關中人又該如何自處?”
“嶺南實屬不毛之地,孝先為大義不恤部伍,又不知會枉死多少兒郎?”
“嘿嘿,快則三年,慢了五年,孝先定會後悔。”
馬超站起來,走近翁仲石人,伸手觸摸方天戟,指尖觸碰,似乎有源源不絕的力量順著方天戟順著指尖、手掌湧入自己體內。
頹敗、消沉之意被驅逐,馬超戀戀不舍收回手,左手壓在腰間劍柄,劍是修複的流星劍。
他目光越過門洞打量後方修好的正廟,微微眯眼:“孝先與陛下情若父子之狀,就當他為陛下守孝。”
說罷,心中舒暢了許多。
他轉身走出成祖廟前廳,對此處侍奉成祖廟的官吏微微頷首,就闊步離開。
積鬱已久,想說的話說完,他已經找到了今後生存、奮鬥的目標。
頭頂的山被搬走,馬超仰頭眯眼看酷暑烈日,也覺得十分舒適,仿佛這刺痛、灼蝕臉皮的烈日能曬幹內心的陰霾,驅散心中陰寒、潮濕和黑暗,能帶來光明。
路邊,馬超與趙公衛隊匯合,他翻身上馬,遙遙觀望南邊的糜城、江都城;也不言語,輕踹馬腹拉扯韁繩,向東一拐,沿著當年劉備長阪坡敗逃向東的路線進發,直趨漢津,返回江夏。
現在諸葛亮回到江都,不管江都到底是誰拿主意,隻要自己乖乖呆在江夏軍屯,誰能奈何自己分毫?
靜靜等待,天時自有變化。
馬超前腳離開,後腳陸議、廖立領著三百餘軍吏自荊城南下而來。
諸葛亮已經抵達江都,等新皇帝孝期結束,就開始賞賜群臣,執行新的國策。
根本策略不會改動,但方方麵麵都有細微改動。
比如廖立就有職務調整,調整前,他要返回江都述職、除職後,授予新的職務。
這三百餘的軍吏團隊裏,有二百多人是廖立這回考核選取的年青軍吏,普遍掛著少尉、中尉肩章。
龐季也在隊伍裏,當初涉事的二十五名高級軍吏也都在這個隊伍裏。
這些人不能殺,也不能繼續留在南陽,最好送到偏僻的嶺南。
陸議、這些被牽連軍吏恨不得砍死龐季,龐季也恨不得打爛自己嘴巴,沒事好端端逞能瞎說什麽?
隻是抵達惠陵成祖廟時,龐季認了出來,指著南邊七八裏外的軍屯據點:“那……那是糜城前山屯?”
前山屯很有名,是田信一族遷來時,被安置的民屯據點。
“是前山屯,聽說如今劃歸惠陵邑。”
龐延和聲回答,被龐季牽連,他也沒什麽好生氣的,事情不能怪龐季,這人就這性格;也不能怪陸議嚴格處置,畢竟事情如果宣揚出去,就是天大的災難。
楊先也在南遷隊伍裏,作為負責這起事件的校事,他多少知道一點情況,也在處理範圍內。
他悶悶不樂,思念故土,思念那裏的人、馬、犛牛。
不知何時才能錦衣還鄉,侍奉雙親,與鄉黨遊獵山水之間?
成祖廟有守廟令,官秩六百石;有同級的食監,專司三牲祭品,副手監丞;守廟令之下有官秩四百石的丞、校事長;此外還有廟郎、寢郎、園郎專司成祖廟的各方麵細致工作,最後還有守廟衛士。
理論上來講,這支守廟衛士從惠陵邑征發組成,衛士的指揮權握在太常卿。
途徑成祖廟,官吏理應參拜。
陸議、廖立一同進入前廳參拜,陸議頭紮一條孝帶,行三拜九叩大禮。
他麵容平靜,閉目默默禱告,向劉備英靈懺悔,也可能是解釋。
廖立則低聲講述:“陛下,臣才疏學淺,又好品頭論足,本係豎儒,稱名一時,卻於國無用。陛下使我守一郡之土,寸土不留盡委於賊。若留朝中,屍位素餐,貽誤社稷。”
“臣亦懷有私心,好逸惡勞,欲事半功倍。”
嶺南是個什麽情況,大家都知道。
田信本人去嶺南,根本不敢帶女眷;陳太子衛率編製裏的童子軍就停留在鄉邑,與編書團隊一起生活。
哪怕田信已經將嶺南最新的地圖發回荊州,u看書 .uuknsom 也沒人看好開發嶺南一事。
特別是瓊崖島、夷方島這兩座據說轄地千裏的大島,再大的島……也沒人看好開發一事。
僅僅是珠江流域的開發,就需要耗費許多人力,承擔許多風險;嶺南偏僻山林的開發成本、難度很大,幾乎沒有開發價值。
海外這兩座大島,想必更為凶險。
現在天下最寶貴的是人口,而不是貿易獲取來的寶石、奇珍、金銀。
所以嶺南開發,見好就收即可。
田信還是會回來的,現在沒必要回江都朝堂,去給關羽、諸葛亮添堵。
彼此執政的理念不同,現在孤伶伶去了,獨木難支,也等於給自己添堵。
不若後退一步,教書育人,培養衛率童子軍,今後再擇機返回朝堂。
甘氏追封為皇後,遷葬惠陵
劉備的諡號、廟號擬定陷入爭論,首先是廟號,雖三興漢室,可帝係更易,跟靈帝、劉協沒有傳承關係,所以首選廟號是世宗、世祖;也非過嗣繼承,不能用紹宗。
可孝武皇帝廟號世宗,光武皇帝廟號世祖。
三興漢室再造社稷,劉備的廟號隻能是祖,不能用規格次一等的宗。
經過反複討論,由關羽做主,在烈祖、成祖之間,選了漢成祖作為廟號;而諡號,則是漢昭烈皇帝。
不同於規模繁複、龐大的兩漢帝陵,劉備的惠陵在荊山開鑿石道安葬棺槨,僅以文牘、瓦片做陪葬,不封不樹。
不封,是指不在陵墓外堆積土山;不樹,就是不栽植標識陵園的林木、雕像。
田信所獻的方天戟並未陪葬,方天戟若是陪葬,今後必然有風波。
劉備下葬,一切塵埃落定後,馬超才姍姍來遲,到惠陵成祖廟祭拜劉備。
成祖廟分前後,馬超隻能停在前廳祭拜,前廳內立有一座石雕翁仲,翁仲拄立方天戟;除此之外再無裝飾。
馬超清瘦異常,精神恍惚。
這半個月來,備受煎熬,在猶豫、悔恨、惶恐中渡過。
他望著翁仲石人,仿佛看到了田信的身姿。
後悔麽?
不後悔,沒什麽好後悔的。
雖說錯過了返回中樞的機會,也錯過了托孤重臣的榮譽……可自己還活著,活的好好的,這就足夠了。
心中孤獨,他一人跪坐在蒲團,低聲講述:“陛下,我自知有罪。當今天下,誰又無罪?我有罪,無愧。”
“雲長公、孝先於我有恩,恩情有輕重之別,孝先恩重,雲長公稍次,再次是陛下。我與陛下,各取所需。”
“陛下仁厚,孝先也仁厚。”
馬超口吻輕嘲,沒多少敬意:“陛下不該退卻退一步,孝先也不該退這一步。各退一步,我如何自處?關中人又該如何自處?”
“嶺南實屬不毛之地,孝先為大義不恤部伍,又不知會枉死多少兒郎?”
“嘿嘿,快則三年,慢了五年,孝先定會後悔。”
馬超站起來,走近翁仲石人,伸手觸摸方天戟,指尖觸碰,似乎有源源不絕的力量順著方天戟順著指尖、手掌湧入自己體內。
頹敗、消沉之意被驅逐,馬超戀戀不舍收回手,左手壓在腰間劍柄,劍是修複的流星劍。
他目光越過門洞打量後方修好的正廟,微微眯眼:“孝先與陛下情若父子之狀,就當他為陛下守孝。”
說罷,心中舒暢了許多。
他轉身走出成祖廟前廳,對此處侍奉成祖廟的官吏微微頷首,就闊步離開。
積鬱已久,想說的話說完,他已經找到了今後生存、奮鬥的目標。
頭頂的山被搬走,馬超仰頭眯眼看酷暑烈日,也覺得十分舒適,仿佛這刺痛、灼蝕臉皮的烈日能曬幹內心的陰霾,驅散心中陰寒、潮濕和黑暗,能帶來光明。
路邊,馬超與趙公衛隊匯合,他翻身上馬,遙遙觀望南邊的糜城、江都城;也不言語,輕踹馬腹拉扯韁繩,向東一拐,沿著當年劉備長阪坡敗逃向東的路線進發,直趨漢津,返回江夏。
現在諸葛亮回到江都,不管江都到底是誰拿主意,隻要自己乖乖呆在江夏軍屯,誰能奈何自己分毫?
靜靜等待,天時自有變化。
馬超前腳離開,後腳陸議、廖立領著三百餘軍吏自荊城南下而來。
諸葛亮已經抵達江都,等新皇帝孝期結束,就開始賞賜群臣,執行新的國策。
根本策略不會改動,但方方麵麵都有細微改動。
比如廖立就有職務調整,調整前,他要返回江都述職、除職後,授予新的職務。
這三百餘的軍吏團隊裏,有二百多人是廖立這回考核選取的年青軍吏,普遍掛著少尉、中尉肩章。
龐季也在隊伍裏,當初涉事的二十五名高級軍吏也都在這個隊伍裏。
這些人不能殺,也不能繼續留在南陽,最好送到偏僻的嶺南。
陸議、這些被牽連軍吏恨不得砍死龐季,龐季也恨不得打爛自己嘴巴,沒事好端端逞能瞎說什麽?
隻是抵達惠陵成祖廟時,龐季認了出來,指著南邊七八裏外的軍屯據點:“那……那是糜城前山屯?”
前山屯很有名,是田信一族遷來時,被安置的民屯據點。
“是前山屯,聽說如今劃歸惠陵邑。”
龐延和聲回答,被龐季牽連,他也沒什麽好生氣的,事情不能怪龐季,這人就這性格;也不能怪陸議嚴格處置,畢竟事情如果宣揚出去,就是天大的災難。
楊先也在南遷隊伍裏,作為負責這起事件的校事,他多少知道一點情況,也在處理範圍內。
他悶悶不樂,思念故土,思念那裏的人、馬、犛牛。
不知何時才能錦衣還鄉,侍奉雙親,與鄉黨遊獵山水之間?
成祖廟有守廟令,官秩六百石;有同級的食監,專司三牲祭品,副手監丞;守廟令之下有官秩四百石的丞、校事長;此外還有廟郎、寢郎、園郎專司成祖廟的各方麵細致工作,最後還有守廟衛士。
理論上來講,這支守廟衛士從惠陵邑征發組成,衛士的指揮權握在太常卿。
途徑成祖廟,官吏理應參拜。
陸議、廖立一同進入前廳參拜,陸議頭紮一條孝帶,行三拜九叩大禮。
他麵容平靜,閉目默默禱告,向劉備英靈懺悔,也可能是解釋。
廖立則低聲講述:“陛下,臣才疏學淺,又好品頭論足,本係豎儒,稱名一時,卻於國無用。陛下使我守一郡之土,寸土不留盡委於賊。若留朝中,屍位素餐,貽誤社稷。”
“臣亦懷有私心,好逸惡勞,欲事半功倍。”
嶺南是個什麽情況,大家都知道。
田信本人去嶺南,根本不敢帶女眷;陳太子衛率編製裏的童子軍就停留在鄉邑,與編書團隊一起生活。
哪怕田信已經將嶺南最新的地圖發回荊州,u看書 .uuknsom 也沒人看好開發嶺南一事。
特別是瓊崖島、夷方島這兩座據說轄地千裏的大島,再大的島……也沒人看好開發一事。
僅僅是珠江流域的開發,就需要耗費許多人力,承擔許多風險;嶺南偏僻山林的開發成本、難度很大,幾乎沒有開發價值。
海外這兩座大島,想必更為凶險。
現在天下最寶貴的是人口,而不是貿易獲取來的寶石、奇珍、金銀。
所以嶺南開發,見好就收即可。
田信還是會回來的,現在沒必要回江都朝堂,去給關羽、諸葛亮添堵。
彼此執政的理念不同,現在孤伶伶去了,獨木難支,也等於給自己添堵。
不若後退一步,教書育人,培養衛率童子軍,今後再擇機返回朝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