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陽,新野,荊州郡治所在。
新野本是荒敗小縣,經過諸葛亮招撫流亡百姓,編戶齊民屯墾發展以來,已然成為南陽繁華所在。
以至於曹操接手後,選新野為荊州治所。
一場零碎細雪籠罩城裏各處,文聘盤坐在新造的火炕上,不由長歎。
長子文岱、養子文休,侄子文厚俱是麵色沉重,就聽文聘說:“馬季常遣人來南陽傳授火炕、火牆建造之術,我已派人星夜持工藝圖冊進獻大王。大王若不增兵南陽,我恐冬雪未化,馬季常唾手可得南陽之地。”
傳授技術自然不是給平民,是給南陽各縣的士人家族傳授,由這些士人家族向周邊輻射擴散。
傳授技術的過程中,眉來眼去發生一些事情也在所難免。
文厚與文聘關係親密,沒有父子之間的羈縻:“伯父,江東連敗於荊州,今求和在即。大王割江夏以振江東戰心,然江東喪膽,恐會再圖淮南地。待江東整頓兵馬出濡須進犯合肥時,也是荊州軍北上之日。”
文聘不做點評,去看文岱,文岱體質不好,坐在暖融融火炕上,咳嗽也少了很多。
隨著《防疫救護十二策》傳播,文岱此刻戴著竹笠,垂掛三重細紗,口吻難得堅定:“父親,李偉恭方正大賢也,授業講學門人親友遍及荊益揚三州。如此人物,卻被吳侯以通敵之罪賜死。吳侯自絕荊州士民,意在示好漢王,以表其無覬覦荊州之心。”
李偉恭,本名李肅,南陽宛人,李嚴的親族,與文聘是同鄉。
孫權不僅很幹脆的殺了李肅,還將南陽羊衜、謝景等投奔江東的後起之秀紛紛誅殺。
最先懷疑李肅、羊衜這些荊州人泄露機密,隨著這些荊州士人被殺,引發陸議、謝旌率軍出走,緊接著是虞翻帶著家眷出逃,後麵除了部分在豫章、江夏一帶公幹的江東大族逃到荊州外,餘下的幾乎一網打盡。
文聘又看養子文休,文休遲疑猶豫:“父親,我聞荊益乏糧,田孝先率偏軍進駐湘關時,因江東獻米而罷兵。這三年來大王盡遷漢中百姓,致使中原空虛,軍民無不哀怨。唯有江東魚米之鄉,屯墾收獲頗豐,多有貯存。”
“若是春耕後江東支米於荊州,自率軍進犯合肥,荊州軍得江東之米,以關君侯、馬孟起、田孝先之善戰,我軍無險可守,唯有退往中原一途。”
文岱體弱不統兵,文休、文厚分掌文氏部曲。
見素來好動多言的文厚躍躍欲試的樣子,文聘側頭去看,文厚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伯父,近來市井中有三則謠言,頗為惡毒。”
文聘隻是搖頭笑笑:“又有什麽不能說的?今覆巢之下無完卵,我家存亡與否就在半年內。”
文厚還是很機敏的,看看襄樊之戰、江陵、麥城之戰,也就文厚反應快,帶著文休從田信手裏保住性命。
隨著戰爭結束,各方討論戰爭中的人物,田信已經創造一個駭人的戰績:戰必勝,對陣敵將不死也傷。
“是,那侄兒就鬥膽說了。”
文厚身體往火炕中間的幾案處挪了挪,放低聲音說:“侄兒聽說漢王封田孝先為扈穀亭侯,田孝先上表相辭,推降將徐承貞之功。漢王拜徐承貞平虜將軍,督八千湘江水師,封順德侯,食邑千戶。”
“另兩則流言與北方有關,一則造謠,說世子喜好鑄造寶劍,於將軍率歸吏士多有因罪被誅者,有人說死者多取血淬劍,也有人說於將軍憂懼臥病。”
見無人反駁,文厚暗暗鬆一口氣,又說:“還有一則謠言流傳廣泛,說關君侯水淹七軍時,大王左右故意泄露遷都之言,誘發魏諷之亂。世子前後誅殺數千家……”
文聘這時候輕咳兩聲打斷,語氣平靜:“大王於我有知遇之恩,大王在一日,我為大王守土一日。此類言語,不可再說。”
“是,侄兒明白輕重。”
文厚鬆一口氣,自嘲:“伯父,也就我家身處邊郡,部曲繁盛,故舊遍及左右。否則豈有今日安逸?”
這話沒人反駁,被曹丕大肆誅連的主要群體是關西士人,及荊州士人,劉表是兗州山陽郡人,山陽郡的士人也跟著倒黴,關東、河北士人牽連深度淺,並不廣泛。
如果沒有在外統兵守禦疆土,文家不管待在許都還是鄴城,都難逃下獄受誅一途。
蒯家運氣不錯,蒯祺戰死在房陵,使蒯家渡過一場滅頂之災。
現在的問題不是文家願不願意為曹家盡忠效死,而是這種行為有沒有意義。
曹丕殺伐酷烈威風凜凜,也就能嚇住所謂的門閥、士人,嚇不住文家這樣的實力派。
拚盡全力抵禦荊州軍北伐……這是注定要失敗的戰爭,不是高估關羽,也不是低估自家。
而是南陽各縣無險可守,隻要荊州軍發起全麵北伐,曹軍又無援軍的話,各縣勢必望風而降。
經曆黃巾、袁術、張濟張繡、劉表劉備反複統治,南陽人已經學會了亂世生存的精妙手段。
不就是投降?
漢末二百多萬人口的南陽,如今已被戰爭、疫疾折騰的就剩最後一口氣。
南陽的門閥、豪強早已經沒了帝鄉望族的榮耀,也不敢再嚷嚷祖宗匡扶光武帝的故事傳說。
文家若想反抗,可能到頭來連自家部曲都會背離。
畢竟,南陽終究是帝鄉所在。
公平而論,u看書 ww.uukanshu.co漢軍旗幟,對南陽人的吸引力更高一些。
曹操不派援兵來南陽,這就是公平。
曹操、曹丕會不會派援兵來南陽?
除非打一場傾盡國力的決戰,否則不會派。
關羽不到三萬人的軍隊北伐,前後殲滅曹仁七萬人;打完襄樊之戰,關羽還調頭回去打贏孫權主力,前後盈獲兩萬八千餘級。
荊州軍可沒有誇大戰果以一作十的宣傳習慣,說俘斬多少就俘斬多少,盈獲多少就盈獲多少。
現在關羽、馬超合兵七八萬,來年進伐南陽,曹操、曹丕派多少援兵才能擋住?
以中原的空虛,明年秋收後,能否動員一支十萬人規模的野戰軍來荊州參戰?
打不動,魏軍現在是真的打不動,最少需要兩年休養。
魏軍主力打不動,難道荊州人跟荊州人自相殘殺?
蒯家、蔡家遷移中原、河北也能很好生活、發展,他們是世家,有文化傳承,子弟隨時可以出仕。
而文家不同,失去部曲,文家在曹魏眼中就沒了價值。
帶著部曲撤到中原……要麽交出部曲,要麽死,幾乎不可能有第三條路。
文家沒得選,能選的話,早就從江夏遷往潁川,或汝南駐屯,沒道理丟到南陽。
曹操也沒得選,這是文家底蘊不足造成的,文家不能失去安身立命的部曲;文家帶著部曲進入中原,時時刻刻都會遭到猜忌。
聚散離合就是這麽的奇妙,劉備最需要文聘的時候,文聘帶著江陵投降曹操;現在可有可無了,文聘隻能帶著南陽郡來降。
新野本是荒敗小縣,經過諸葛亮招撫流亡百姓,編戶齊民屯墾發展以來,已然成為南陽繁華所在。
以至於曹操接手後,選新野為荊州治所。
一場零碎細雪籠罩城裏各處,文聘盤坐在新造的火炕上,不由長歎。
長子文岱、養子文休,侄子文厚俱是麵色沉重,就聽文聘說:“馬季常遣人來南陽傳授火炕、火牆建造之術,我已派人星夜持工藝圖冊進獻大王。大王若不增兵南陽,我恐冬雪未化,馬季常唾手可得南陽之地。”
傳授技術自然不是給平民,是給南陽各縣的士人家族傳授,由這些士人家族向周邊輻射擴散。
傳授技術的過程中,眉來眼去發生一些事情也在所難免。
文厚與文聘關係親密,沒有父子之間的羈縻:“伯父,江東連敗於荊州,今求和在即。大王割江夏以振江東戰心,然江東喪膽,恐會再圖淮南地。待江東整頓兵馬出濡須進犯合肥時,也是荊州軍北上之日。”
文聘不做點評,去看文岱,文岱體質不好,坐在暖融融火炕上,咳嗽也少了很多。
隨著《防疫救護十二策》傳播,文岱此刻戴著竹笠,垂掛三重細紗,口吻難得堅定:“父親,李偉恭方正大賢也,授業講學門人親友遍及荊益揚三州。如此人物,卻被吳侯以通敵之罪賜死。吳侯自絕荊州士民,意在示好漢王,以表其無覬覦荊州之心。”
李偉恭,本名李肅,南陽宛人,李嚴的親族,與文聘是同鄉。
孫權不僅很幹脆的殺了李肅,還將南陽羊衜、謝景等投奔江東的後起之秀紛紛誅殺。
最先懷疑李肅、羊衜這些荊州人泄露機密,隨著這些荊州士人被殺,引發陸議、謝旌率軍出走,緊接著是虞翻帶著家眷出逃,後麵除了部分在豫章、江夏一帶公幹的江東大族逃到荊州外,餘下的幾乎一網打盡。
文聘又看養子文休,文休遲疑猶豫:“父親,我聞荊益乏糧,田孝先率偏軍進駐湘關時,因江東獻米而罷兵。這三年來大王盡遷漢中百姓,致使中原空虛,軍民無不哀怨。唯有江東魚米之鄉,屯墾收獲頗豐,多有貯存。”
“若是春耕後江東支米於荊州,自率軍進犯合肥,荊州軍得江東之米,以關君侯、馬孟起、田孝先之善戰,我軍無險可守,唯有退往中原一途。”
文岱體弱不統兵,文休、文厚分掌文氏部曲。
見素來好動多言的文厚躍躍欲試的樣子,文聘側頭去看,文厚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伯父,近來市井中有三則謠言,頗為惡毒。”
文聘隻是搖頭笑笑:“又有什麽不能說的?今覆巢之下無完卵,我家存亡與否就在半年內。”
文厚還是很機敏的,看看襄樊之戰、江陵、麥城之戰,也就文厚反應快,帶著文休從田信手裏保住性命。
隨著戰爭結束,各方討論戰爭中的人物,田信已經創造一個駭人的戰績:戰必勝,對陣敵將不死也傷。
“是,那侄兒就鬥膽說了。”
文厚身體往火炕中間的幾案處挪了挪,放低聲音說:“侄兒聽說漢王封田孝先為扈穀亭侯,田孝先上表相辭,推降將徐承貞之功。漢王拜徐承貞平虜將軍,督八千湘江水師,封順德侯,食邑千戶。”
“另兩則流言與北方有關,一則造謠,說世子喜好鑄造寶劍,於將軍率歸吏士多有因罪被誅者,有人說死者多取血淬劍,也有人說於將軍憂懼臥病。”
見無人反駁,文厚暗暗鬆一口氣,又說:“還有一則謠言流傳廣泛,說關君侯水淹七軍時,大王左右故意泄露遷都之言,誘發魏諷之亂。世子前後誅殺數千家……”
文聘這時候輕咳兩聲打斷,語氣平靜:“大王於我有知遇之恩,大王在一日,我為大王守土一日。此類言語,不可再說。”
“是,侄兒明白輕重。”
文厚鬆一口氣,自嘲:“伯父,也就我家身處邊郡,部曲繁盛,故舊遍及左右。否則豈有今日安逸?”
這話沒人反駁,被曹丕大肆誅連的主要群體是關西士人,及荊州士人,劉表是兗州山陽郡人,山陽郡的士人也跟著倒黴,關東、河北士人牽連深度淺,並不廣泛。
如果沒有在外統兵守禦疆土,文家不管待在許都還是鄴城,都難逃下獄受誅一途。
蒯家運氣不錯,蒯祺戰死在房陵,使蒯家渡過一場滅頂之災。
現在的問題不是文家願不願意為曹家盡忠效死,而是這種行為有沒有意義。
曹丕殺伐酷烈威風凜凜,也就能嚇住所謂的門閥、士人,嚇不住文家這樣的實力派。
拚盡全力抵禦荊州軍北伐……這是注定要失敗的戰爭,不是高估關羽,也不是低估自家。
而是南陽各縣無險可守,隻要荊州軍發起全麵北伐,曹軍又無援軍的話,各縣勢必望風而降。
經曆黃巾、袁術、張濟張繡、劉表劉備反複統治,南陽人已經學會了亂世生存的精妙手段。
不就是投降?
漢末二百多萬人口的南陽,如今已被戰爭、疫疾折騰的就剩最後一口氣。
南陽的門閥、豪強早已經沒了帝鄉望族的榮耀,也不敢再嚷嚷祖宗匡扶光武帝的故事傳說。
文家若想反抗,可能到頭來連自家部曲都會背離。
畢竟,南陽終究是帝鄉所在。
公平而論,u看書 ww.uukanshu.co漢軍旗幟,對南陽人的吸引力更高一些。
曹操不派援兵來南陽,這就是公平。
曹操、曹丕會不會派援兵來南陽?
除非打一場傾盡國力的決戰,否則不會派。
關羽不到三萬人的軍隊北伐,前後殲滅曹仁七萬人;打完襄樊之戰,關羽還調頭回去打贏孫權主力,前後盈獲兩萬八千餘級。
荊州軍可沒有誇大戰果以一作十的宣傳習慣,說俘斬多少就俘斬多少,盈獲多少就盈獲多少。
現在關羽、馬超合兵七八萬,來年進伐南陽,曹操、曹丕派多少援兵才能擋住?
以中原的空虛,明年秋收後,能否動員一支十萬人規模的野戰軍來荊州參戰?
打不動,魏軍現在是真的打不動,最少需要兩年休養。
魏軍主力打不動,難道荊州人跟荊州人自相殘殺?
蒯家、蔡家遷移中原、河北也能很好生活、發展,他們是世家,有文化傳承,子弟隨時可以出仕。
而文家不同,失去部曲,文家在曹魏眼中就沒了價值。
帶著部曲撤到中原……要麽交出部曲,要麽死,幾乎不可能有第三條路。
文家沒得選,能選的話,早就從江夏遷往潁川,或汝南駐屯,沒道理丟到南陽。
曹操也沒得選,這是文家底蘊不足造成的,文家不能失去安身立命的部曲;文家帶著部曲進入中原,時時刻刻都會遭到猜忌。
聚散離合就是這麽的奇妙,劉備最需要文聘的時候,文聘帶著江陵投降曹操;現在可有可無了,文聘隻能帶著南陽郡來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