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梁河之戰


    《中國軍事百科全書·軍事曆史卷》


    徐學遠


    宋太平興國四年(遼保寧十一年,979),宋軍為奪取幽州(今北京,遼稱南京),在高梁河(今北京西直門外)被遼軍擊敗的一次作戰。


    太平興國四年五月初,宋滅北漢後,宋太宗趙光義,為收複五代時後晉石敬瑭割讓給契丹的燕雲十六州(今北京至山西大同地區),即令宋軍自太原轉兵東進,企圖乘遼不備,一舉奪占幽州。二十九日,宋軍抵達鎮州(今河北正定),作進攻準備。六月十三日,宋太宗親統大軍兼程北進,連克金台頓(今易縣東南)、岐溝關(今涿州西南)、涿州等地。為阻止宋軍向北推進,遼將耶律奚底與蕭討古等,率軍迎戰於沙河(今涿州北拒馬河)。宋將傅潛、孔守正率前軍先與接戰,主力繼至,將其擊敗,俘獲500餘人。二十三日,宋軍進抵幽州城南。幽州城高壘固,方圓30餘裏,是遼國軍事重鎮。除由南京留守韓德讓率重兵據守外,又派南院大王耶律斜軫駐守城北。耶律斜軫於得勝口(今北京昌平北)得知耶律奚底等軍敗,遂以耶律奚底青色旗置於得勝口,佯作潰軍,示弱誘敵。宋軍輕敵冒進,被遼軍從側後擊退。


    二十五日,宋太宗以部分兵力與耶律斜軫軍相持於清河(經今北京清河鎮之河),自率定國節度使宋渥、河陽節度使崔彥進、彰信節度使劉遇、定武節度使孟玄喆,從四麵向幽州強攻。在宋軍強大攻勢下,城內人心浮動。遼鐵林都指揮使李劄盧存率部下百餘人出降,城中更加恐懼。遼將耶律學古聞訊,率軍自山後馳赴幽州,因宋軍圍師甚嚴,乃穴地以進,與城內守軍合兵固守待援。二十六日,宋軍攻城不克,遂轉兵至城北清河攻打耶律斜軫軍。激戰竟日,殺遼兵甚眾,獲戰馬300餘匹,耶律斜軫軍敗退。三十日,宋軍集兵再次攻城,300餘人乘夜登上城垣,又被遼軍擊退。宋軍屢攻不克,將士倦怠厭戰。遼景宗耶律賢得知幽州被困,急令援北漢回師途中的南京宰相耶律沙、惕隱耶律休哥相繼增援。七月初六,耶律沙率部先抵幽州,與宋軍激戰於高梁河畔,戰至黃昏,耶律沙軍敗退,宋軍乘勢追擊。時遇耶律休哥率騎從間道馳至,人持兩炬衝殺而來。宋軍不知其多寡,不敢再進,於高梁河畔布陣抵禦。耶律休哥與原屯清河的耶律斜軫合軍,乘夜暗由兩翼向宋軍發起反擊,城內守軍聞援兵至,亦開城出擊,城中呐喊助威。宋軍三麵受敵,陷入重圍,頓時大亂,全軍潰退,死者萬餘人,宋太宗乘驢車南逃。耶律休哥受傷,仍率軍追擊至涿州,獲兵器、糧秣不可勝計。


    此戰,遼軍先固守堅城,疲憊消耗宋軍,爾後充分發揮騎兵優勢,遠道增援,迅速扭轉被動局麵,挫敗宋軍進攻。宋軍輕敵冒進,首戰失利,對以後與遼作戰造成了不利影響。


    ******


    乘驢車南逃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入雲深處亦沾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落梅如雪亂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落梅如雪亂並收藏入雲深處亦沾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