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三三章一把大火全燒光


    “娘的嘞,這朝鮮佬的炮兵倒是好漢子。”科爾昆在付出了近六百人的傷亡後終於殺上了城頭,麵對逃出城外的朝鮮飽兵,他覺得那才是合格的士兵。


    科爾昆的話剛說完就愣在了那裏,看著城外突然殺出來的兵馬,他有了一種不好的預感,尤其是看到城頭上的火炮基本上都是彈藥告罄,不詳的預感越發強烈。


    “貝勒爺,城內起大火了。”一個八旗軍官跑到阿巴泰身邊說道,盡管八旗兵對殺人放火非常在行,可是現在城內的火勢超出了可控的範圍,走在街上都烤人的臉膛,再不撤出漢城,估計城內的人都得被燒死。


    阿巴泰也非常納悶,自從他率兵進城後,城內突然燃起了大火,難道朝鮮人想要跟他同歸於盡嗎?拿十數萬朝鮮百姓來做賭注?


    阿巴泰正疑惑不解的時候,科爾昆飛跑到他麵前,道:“貝勒爺,城外發現敵軍,我們好像中計了。”


    阿巴泰走上城頭一看,西城那些還在往外逃的朝鮮百姓被城外的那支部隊給打回了城裏,這更讓他糊塗了,難道城外的部隊不是朝鮮軍?那又是哪的隊伍呢?


    城內的火越燒越旺,那些想要救火的朝鮮百姓發現火是越救越大,而且有的著火的地方竟然用水澆不滅,這讓人心更加恐慌,紛紛想要逃出城去。


    盧鼎看著城內再次湧出來的朝鮮老百姓,將手一揮,三個營一千二百人組成的六個射擊梯隊輪番上陣,十輪射擊不到,想要逃出城的朝鮮百姓不得不退回城去,麵對城外殺人的狂魔,城內無情的火似乎更容易接受些。


    阿巴泰握緊了拳頭,道:“那些人絕對不是朝鮮軍,我們不能再留在城內了,撤。”


    進去容易出來難,當八旗兵想要出城的時候,遭到了強有力的打擊,密集的子彈像是下雨一樣傾瀉到八旗兵的身上,一個衝鋒過後地上留下了三百多具屍體。


    “貝勒爺,他們好像是明軍。”科爾昆覺得隻有明軍才會有如此犀利的火器。


    阿巴泰臉上掛著許多汗珠,不知道是被火烤的還是緊張的緣故,他擦了擦汗,道:“不管是誰,他擋住了我們的路,如果我們不殺出去,遲早都得被燒死在城內,給我衝。”


    科爾昆知道情勢危急,他馬上叫人把一於多朝鮮百姓驅趕到陣前,想用朝鮮百姓做盾牌,掩護八旗子弟衝出城去。


    左良玉見韃子兵驅趕朝鮮百姓出城,道:“韃子倒是夠狠的,可惜我沒有那個憐憫之心,傳我的命令,繼續逼近,不要給城裏的人任何出逃的機會。”


    原本三百米的距離被推進到二百米左右,不但子彈密集了,炸彈也接二連三的拋到城門附近,造成了極大的殺傷,在硝煙慢慢消散後,死屍幾乎堵住了城門。


    科爾昆見朝鮮百姓即便死也不願意充當人體盾牌紛紛往城內逃,他己經徽得下令把這些人殺掉了,因為他們和朝鮮百姓麵對的局麵都是一樣的。


    城內的火己經到了無法控製的地步,不管是朝鮮百姓還是八旗軍兵,全都像是無頭蒼蠅一樣尋找涼快點的地方,有的人甚至直接從城頭跳了下去,可是結果是九死一生,而即使僥幸保住了性命,等待他們的也是無情的殺戮。


    左良玉看著走來的李延,問道:“城內燃燒的是什麽?在城外就感覺非常烤人,似乎連水都澆不滅。”


    李延笑道:“是用黑油提煉出來的,一旦燃燒非常難以撲滅,我們弄進城裏有三十多車呢!漢城基本上算是廢了。”


    左良玉曾經吃過大火的虧,當年被徐洋燒的毀了容貌,聽了李延的話,道:“都說名將白起因為殺人過多而生生世世投胎為豬,我的名氣遠遠比不上白起,可是下場估計和白起差不多,這麽做是會下地獄的。”


    “戰爭使人命不如狗,即使我們不做,韃子劫掠過後他們也不會有好下場,這就是國家積弱的後果,如果朝鮮國力雄厚,兵強馬壯,試問誰敢打他們的主意?弱者沒有選擇的權力。”李延見城內的大火己經衝天而起,道:“估計再等十分鍾,就沒咱們什麽事了,大火會把這座城市燒成灰燼。”


    正如李延所說,在火勢大到使明軍都不得不後撤到五百米距離的時候,城門那裏再也沒有人往外走了,通過破開的城門可以看到漢城內一片火紅,房屋燒的都剩下了架子,卻看不到人影了。


    三天,漢城的大火整整燒了三天才算熄滅,事後經過統計,包括五千韃子兵在內,漢城沒有一個活口,因為是火燒致死,死屍基本都化為了灰燼,所以不必擔心會有大規模的瘟疫發生。


    左良玉走在漢城的街道上,火雖然熄滅了,但是仍然感到非常的火熱,空氣中還飄著一股異樣的味道,那是人肉被烤焦的氣味。


    “大人,北城方向發現大隊騎兵,偵察兵說那是馬參謀長的人馬,馬參謀長奪取了韃子的五於多匹戰馬,正在朝漢城趕來。”


    左良玉哦了一聲道:“我正奇怪韃子的戰馬哪去了,原來是想要從陸路過來接應韃子兵啊!倒是便宜了馬如龍和夢庚那小子。”


    原來馬如龍和左夢庚破了原州後一路北上,在韃子順北漢江南下漢城的第二天,他們就殺到了春川城,並且偵查得知韃子在江北有無數馬匹,卻沒有多少士兵,因此渡過北漢江後就把靴子的戰馬全部接收了,策馬奔往漢城。


    當馬如龍和左夢庚等人抵達漢城後,被入眼所見驚呆了,諾大的漢城成了真正的廢墟,除了明軍看不到其他的人,聽士兵們說,當漢城被焚毀的消息傳開後,朝鮮百姓一窩蜂的奔江華島方向去了,別說人,就連狗都不敢往漢城方向走了。


    “傳我的命令,讓王進忠馬上帶人到漢城來,我們研究一下下一步的計劃。”左良玉看見馬如龍和兒子在城外安營紮寨了,對身邊的親兵說道。


    第三三四章國王的淒涼生活


    臨時營帳內,左良玉聽完馬如龍匯報戰果,不由得高興萬分,對身邊的左夢庚道:“臭小子幹的不錯,不過你也別驕傲,要是沒有馬參謀長在你身邊,你弄不出這麽大的動靜來,還有那個叫楊文聰的,要記一大功,陣亡的官兵要詳細記錄在案,皇上一定不會忘記他們。


    馬如龍己經知道左良玉等人取得的“輝煌”戰果,他略微皺著眉頭道:“左大人,下一步我們要怎麽做呢?”


    “這正是我召集你們來的目的,大家討論一下進一步的計劃,是繼續在朝鮮南部行動,還是北上迎擊韃子,據偵察兵偵查所得,韃子己經攻陷了朝鮮的開城,聽朝鮮北部逃下來的老百姓說,韃子在朝鮮兩江道、鹹鏡南北道一帶十分活躍,向東己經打通了入海口。”


    眾人聽了左良玉的話,大多數人的想法是繼續北上,不論他們跟朝鮮打的怎麽樣,總沒有和韃子打仗來的有份量,在軍功的計數上得分也是不同的。


    左良玉見意見趨於統一,道:“既然這樣,那就定下來繼續北上,但是朝鮮南部的事情要做充分的布置,馬參謀長,你有什麽建議沒有。”


    馬如龍見左良玉突然問了自己這麽一嘴,略微詫異後馬上明白了左良玉的心思,道:“我的建議是讓王進忠部分出一半的兵力,餘部和左大人的人馬會合後北上進擊韃子,由夢庚統籌朝鮮南部的工作,負責將朝鮮百姓驅趕到江華島附近,不知大人以為如何?”


    左良玉心中不由得豎起大拇指,心說馬如龍倒是察言觀色的一把好手,把自己的心思揣摩透了,他的想法就是讓左夢庚留在沒有太大危險的朝鮮南部,反正兒子的功勞己經賺到手了,再拚命也沒有太大的意義,等回到京城後就給兒子謀一個別的進階工作,免得在軍隊裏讓他跟著提心吊膽。


    “就這麽辦吧!夢庚你明天就在這裏等著王進忠辦理交接,具體的我一會再安排一下。”左良玉見兒子張口欲言,馬上拿話把兒子想說的話給堵了回去。


    李延見左良玉決定北上,道:“左大人,明天一早我們就要走了,到了京城後,我一定給左大人報捷去。”


    左良玉心中一動,道:“李兄弟,我先謝謝你了,等一會你慢走,我還有些事情跟你商量一下。”


    散會後,左良玉把李延叫到身邊,道:“李兄弟,你離開朝鮮後要返回京城吧?我這裏有封信麻煩你轉交給皇上。”左良玉說著寫了一封信,吹幹後交給了李延。


    且不說左良玉整頓兵馬繼續北上,左夢庚率領騎兵在朝鮮南部驅趕百姓趕往江華島方向,單說負責“接引”朝鮮國王的李過。


    李過一直在暗中盯著李倧,自從李倧出了漢城後就跟著李倧跑到了江華島,本來江華島在戰時就會變成朝鮮國王的行宮,等閑人是進不去的,好在李倧的內侍中有一個是特務部的編外人員,李過和幾個得力手下才得以一直跟著李倧。


    “頭,剛剛得到的消息,漢城被焚毀了,一個活口可能都沒有留下,左良玉這小子可真夠狠的。”出去打聽消息的人回來對李過說道。


    李過略微露出驚訝神色,繼而點點頭道:“如此也好,等李倧到了京城後,朝鮮百姓會跟著蜂擁而至,也不用我們再浪費唇舌了,還沒有劉肇基的消息嗎?”


    “我差點忘了,劉肇基大人送來了一封信。”那人說著把一封信遞給李過。


    李過展開看了看,道:“劉肇基的人馬己經停靠在了附近的龍遊島,但是因為朝鮮水軍封鎖了江華島附近的水域,他無法過來跟我商量如何賺走李倧,決定在李倧的別宮等我們,我們今晚就進宮見見那位逃跑成癮的國王吧!”


    用惶惶不可終日來形容此時的李倧一點都不過分,尤其是他聽到國都漢城被焚毀,百姓死傷無數之後,更是用被子把自己裹了起來睡覺,否則他會覺得心髒要蹦出來。


    “啊。”


    李倧叫了一聲從夢中驚醒,聽到越走越近的腳步聲,更是把被子緊了緊,等看到走進來的是得力的內侍,才鬆了口氣。


    “恭喜大王,大明朝有消息傳來了……。”內侍說著覺得不妥,此時恭喜李倧,豈不是等著掉腦袋嘛!


    李倧倒是沒有在意,急道:“是嗎?人在哪裏?來了多少軍隊?他們是不是可以幫著寡人。……,,


    內侍見李倧如此神態,忙道:“來人己經被安排在隔壁住下,此時天色己晚,信使一路疲累,大王還是明早再召見信使吧!”


    李倧點點頭道:“對,得讓人家休息好,行宮裏還有一些食材吧?明天一早弄一桌豐盛一點的酒席,好好的宴請一下信使。”


    安排好這一切的李倧再也沒有了睡意,他打起精神想了想自己今後的出路,如今朝鮮南北糜爛,國都都被倭寇焚毀了,形勢雖然沒有上兩次近乎喪國嚴峻,但也差不到哪去,想要力挽狂潤己經不是他的事情了,主要還得看大明朝是什麽態度。


    如果大明朝出兵的話,會像上次那樣沒有私心嗎?李倧覺得這個可能性不大,據他所知大明朝和以前的大明朝不太一樣了,尤其是當政的君主崇禎皇帝是個急功近利的人,想要大明朝出兵幫助收複失地平定朝鮮局勢,不付出讓崇禎皇帝滿意的代價肯定辦不到。


    如果大明朝不出兵呢?李倧想到這心不由自主的抽搐了一下,如果大明朝不出兵,那麽他隻剩下一條路了,那就是內附,成為大明朝真正的附庸。


    李倧看看左右,沒有一個人影,那些平日裏陪伴在自己身邊的重臣忠臣一個人影都不見了,他現在真想找個人商量商量,哪怕是被他申斥的把腦袋磕出血的金自點也行,看看怎麽辦才能度過眼前的難關,可惜任他怎麽看都沒有人,隻有淒涼的夜風輕輕的吹過,更是憑添幾分淒涼氣息。


    第三三五章金條


    李過看著一桌子豐盛的酒席,眉頭皺了皺,他真有些佩服李倧了,在這個時候居然還有閑心擺譜,厚待自己這個使臣,不由得拿李倧和崇禎皇帝做比較,按李過對崇禎皇帝的了解,如果把崇禎皇帝換成今日的李倧,隻怕崇禎皇帝絕對不會把心思花在招待使臣上麵,而會分秒必爭想辦法如何擺脫困局,這就是差距,領導者的差距才造成了兩個國家巨大的差距。


    聽到屏風後麵傳出的腳步聲,李過轉頭一看,李倧在兩名內侍的陪同下出來了,李過並沒有行大禮,而是學讀書人給李倧作揖,算是見過禮了,講究起來,李過的態度有些傲慢。


    李倧哪還有心思去看李過的姿勢,他求李過還來不及呢!走到桌邊一探手道:“請坐,不知上使吃的如何?身在別宮,一切從簡,還望上使不要見怪。”


    李過聽了這話,給李倧的評分又降低了一分,但是臉上沒有表露出來,道:“還好,還好,在下從來沒有吃過這麽豐盛的酒宴,看著都覺得非常舒坦。”李過這倒是沒說假話,他也陪崇禎皇帝吃過飯,但是崇禎皇帝崇尚節儉,一頓飯最多六七個菜,而且家常菜居多,絕對不會奢侈到弄這麽一桌飯菜來吃。


    李倧倒真給李過麵子,親自陪著李過吃飯,等吃的差不多了,李倧才道:“上使,不知上朝對於朝鮮的局勢有什麽看法,寡人的求援書信……。”


    李過根本就沒回京城,哪知道什麽書信啊!但是崇禎皇帝針對朝鮮的基本方針他知道,聽了李倧的話隻好在一旁打馬虎眼,沒有正麵回答李倧的問題,李倧問的直了,他就把問題留給還沒有來的劉肇基回答,李倧對此也沒有辦法,隻能幹著急。


    “啟享大王,明朝的將軍來了,正等候大王的召見。”內侍來到李倧近前道。


    李倧知道能給他正確答案的正是前來的這位將軍,馬上道:“快請,快請,另外讓人撤換酒席,重新上菜。”


    劉肇基進來看到李過在那裏,衝李過點了點頭,對李倧道:“大明帝國陸軍中校劉肇基見過大王。”說完敬了一個軍禮。


    李倧一看軍裝整齊,軍禮有力的劉肇基,被劉肇基震的愣了愣,道:“將軍來的正好,寡人盼星星盼月亮總算把將軍盼來了,快快請坐。”


    李過見劉肇基走了過來,壓低了聲音道:“黑白大法,配合著來吧!”


    劉肇基聽了李過的話,頓時明白李過是要和他一個唱白臉,一個唱黑臉,忽悠李倧,看這個架勢,唱黑臉的肯定是自己了。


    李倧最關心的是劉肇基帶來了多少人馬,見劉肇基落座,迫不及待的問道:“不知將軍率領了多少人馬前來救援?”


    劉肇基咳嗽一聲道:“本官率兵三百登島。”說完就不再言語了。


    李倧見劉肇基整個一個木頭,完全是問一句說一句,沒有餘外的話,感到甚是沒趣,知道麵前的這個明朝軍官壓根沒把他放在眼裏,隻好把精力用在李過身上。


    李倧也會演戲,說話之前把眼淚先弄出來了,他擦擦眼淚道:“二位,寡人這個國王當的一點樂趣都沒有啊!想必二位也都知道,自從寡人登基以來麻煩不斷,先後兩次被韃子攆的無處藏身……寡人承認自己不是一個好國王,但是祖宗的基業不能放棄,隻有硬著頭皮往前走……現如今朝鮮落得這個局麵,寡人實在是想不出出路了,唯一的指望就是上國能夠出麵幫助平定朝鮮的局勢,寡人不會說什麽,算是求求二位幫寡人想想辦法……。”李倧說著站起來給李過和劉肇基深深的鞠了一躬,給足了李劉二人的麵子。


    李過和劉肇基自然不在乎李倧給不給麵子,但是李倧這個舉動把李過的安排給打亂了,俗話說伸手不打笑臉人,眼前這個哭著鼻子的李倧就更加不好打發。


    劉肇基見李過一個勁的咳嗽,他清了清嗓子,道:“大王,您既然把話說到了這個份上,那麽本官也給你交個實底,本國如今正值多事之秋,西北西南邊境都不太平,而東麵韃子在出兵朝鮮的同時還派出兵馬騷擾遼東,我國不可不調重兵防守,因此大王想要大明帝國出兵朝鮮,這個萬萬辦不到,本官臨來的時候,我皇己經交代了,大王如果不嫌棄的話,可以到京城去避難,我朝一定不會讓大王受到任何委屈,至於出兵朝鮮一事,還得從長計議,希望大王能理解我朝的苦衷。”


    李過接口道:“劉大人說的是,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大明帝國的難處也很多,大王也許不知道,當年我朝出兵朝鮮抗擊倭國來犯之敵,可以說是舉全國之力呀!造成的國庫虧空用了很多年才補上,即便我皇答應大王出兵幫助收複失地,驅除外敵,也得我朝有那個能力才行,現在是有心無力呀!”


    李倧見劉肇基和李過這麽說,知道想要大明朝出兵是沒有希望了,留給他的隻能是前往大明朝的國都內附避難,然後再想辦法說服崇禎皇帝幫助他複國。


    “兩位大人,寡人的希望就寄托在你們身上了,希望兩位大人能夠替寡人在皇帝麵前美言幾句,小小意思還望兩位大人收下。”李倧說完叫人捧上兩個托盤,裏麵各放著十根金條,金光閃閃的耀人的眼睛。朝鮮再窮也是一個國家,身為國王的李倧還有些家底,雖然不多,但是折合一下也有三百多萬兩銀子,這個時候正是他施展銀彈攻勢的最佳時機,以後想要花錢估計都花不出去了。


    李過看著麵前的十根金條,心說李倧實在是不會做人,當著兩個人的麵拿出這些玩意,他和劉肇基誰敢要啊!保不齊以後會讓崇禎皇帝知道。


    李過倒是把李倧想的過於簡單弱智了,當宴席散了之後,李倧準備和李過劉肇基趕往北京城,在私下裏,李倧派人單獨給李過送來了二十根金蔡,並且告訴李過先前那十根可以上繳國庫,這二十根權當李過的辛苦費倒是讓李過喜出望外,大讚李倧會做人。


    第三三六章出了一身冷汗


    李過和李倧一行走海路趕往北京,來到北京城後將李倧安排在禮部的別院住下,李過則先去見宋獻策,然和和宋獻策一起去見崇禎皇帝。


    宋獻策和李過走到禦書房門口,看見德昌王朱由崧從裏麵走了出來,朱由崧的臉色有點難看。


    朱由崧看著宋獻策和李過,苦笑道:“二位小心著點,皇上的心情不大好,有什麽不好的消息最好等一會再進去,免得讓皇上更生氣。”


    宋獻策和李過點點頭,他們帶來的絕對是好消息,崇禎皇帝知道一定會高興的,斷然不會給他們臉色看。


    “皇上,總參謀長宋獻策和李過在外麵候著呢!”負責傳話的女官走到崇禎皇帝近前低聲說道,剛才崇禎皇帝衝朱由崧發脾氣把她可嚇壞了,此時大氣都不敢喘。


    我嗯了一聲,道:“叫他們進來吧!希望會是好消息。”本來我己經能夠很好的控製自己的情緒,可是最近幾天委實沒得到好消息,最為嚴重的當屬危及國之根本的邊患。


    因為我來到了這個時代,這個時空中的一切跟我所知道的曆史相比變的己經大不一樣,除了大敵滿洲八旗部落被死死壓製在遼東之外,最近幾天在西北突然冒出了一個敵人來,首領的名字一大串那麽長,不過倒也有些能耐,把吐魯番、葉爾羌、亦力把裏這三個地區整合起來,實力不俗,根據情報部打探來的情報,此部擁有鐵騎五萬,雖然還沒有西進或者南下的打算,但是終究是除了皇太極之外的一大威脅,讓我不得不防。


    正為邊患的事情鬧心的時候,外交部突然接到了歐洲幾國的朕合國書,內容雖然很委婉,但是意思非常明確,近乎於和大明帝國宣戰,心情不暢的我自然狠狠的數落了朱由崧一通


    宋獻策和李過進來後,我擺手示意二人不必見禮,道:“李倧接來了嗎?隨行的都有什麽人?”


    李過道:“微臣把李倧安排在禮部的別院住下了,隨行的倒也沒有什麽人,幾個李倧的妃子和三個子女還有一些侍從,至於朝鮮的朝臣,重要的大臣都被特務部梳理了一遍,沒剩下什麽人了。”


    “這一點你做的不錯,李倧現在身邊沒有一個可以商量事情的大臣,可以讓他更聽話,但是也不能讓他寒了心,免得事與願違。”


    李過道:“皇上說的是,微臣一定會做的滴水不露,讓李倧不會覺得受到絲毫的冷落,不知皇上什麽時候召見李倧?”


    我微微一笑道:“你這是拿人錢財替人消災啊!李倧給你那三十根金條就不要上繳國庫了,朕本來還想給你弄一個宅子,現在隻好讓你自費去建造了。”


    李過聽了崇禎皇帝這話,頓時覺得從心窩子裏往外感到寒冷,同時又感覺到崇禎皇帝心中對他的關心,如果崇禎皇帝不這麽說,必然是心中對他有什麽想法,事後肯定會處罰他,現在這麽說了,那就是另外一回事,可以當作君臣之間的談笑,而且也給了他一個台階下。


    我見李過的臉色變的有些難看,知道此番敲打肯定會讓李過今後不敢再耍心眼,道:“朕晚上在宮中設宴款待李倧吧!讓他的妃子和子女都來參加,你現在就可以過去告訴李倧了


    宋獻策見李過走了,道:“皇上剛才可把李過嚇的不輕啊!估計這幾天晚上睡覺都不會安穩。”


    我笑道:“朕這是給他敲敲警鍾,預防他犯錯總比他犯錯以後再處罰他要好,李過有些能力,身處的位置又非常重要,朕不忍心看他犯錯誤啊!”


    “皇上一片愛護之心,相信李過也明白的,記得當年微臣把他嚇的尿了褲子,沒想到幾年過去他倒是出息了。”宋獻策覺得崇禎皇帝對臣子的愛護是發自內心的,這讓他覺得非常難得。


    “愛卿一會也去見見李倧,先跟他溝通一下,讓他明白明白自己的處境,朕記得朱由崧有一個妹妹還沒有婆家,朕冊封她為長平公主,將她下嫁給李倧,此舉也能讓李倧心裏踏實些,不知愛卿以為如何?”我問道。


    宋獻策連連點頭,道:“皇上此舉甚妙,一來表明大明帝國並沒有輕視他,二來也有了把李倧永遠留在大明帝國的借口,三來是解決了長平公主的終身大事。”


    我笑了笑,知道宋獻策為什麽這麽說,那個朱常河的女兒今年己經十八了,樣貌還行,就是體重承襲了他的父親,有將近二百斤,找個好婆家真不容易,把她許配給李倧倒也是個好歸宿。


    “愛卿,李倧既然己經來了北京,那麽接下來就可以開展大移民計劃了,朕己經下令給劉肇基,讓劉肇基在朝鮮散布消息,就說李倧己經決定定居在大明帝國,但是心懷故民,如果有願意跟隨他的,盡可以去大明帝國投靠他,他定然會拿出一部分錢財來幫助故民重建家園,朕記得李倧手裏有個二三百萬兩,讓他都拿出來,朕的內庫再拿出三百萬銀元,當作這次移民的費用吧!”


    宋獻策皺了皺眉頭道:“皇上,區區五六百萬銀元對於這種大移民計劃來說,無異於杯水車薪呀!”


    我點點頭道:“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大移民可不暴撇魯事,是要給大明帝國創造新的疆域,並且徹底的解決國內少數民族的治理方式,如果朝鮮百姓不願意來,就讓左良玉多燒幾座城池也就行了,等大明帝國的子民遷往朝鮮半島的時候,朕會拿出一千萬銀元來支持,免得沒有人願意去,具體的計劃朕會召開擴大會議詳細的討論。”


    是親三分向,朝鮮百姓此時怎麽說都是外人,有錢也不能往他們身上補貼啊!等移民過來的朝鮮百姓安定了,心向大明了,我自然會拿出一部分資金來改善他們的生活。


    第三三七章樂不思蜀新解


    宋獻策告退後一邊走一邊想,此次對朝鮮半島的大移民計劃隻怕會犧牲朝鮮總人口的三分之一,能活著定居在大明帝國境內的朝鮮百姓隻怕不足五百萬。


    宋獻策來到禮部的別院,叫人通傳後,時間不長李倧和李過親自出門來迎接宋獻策。李徐己經從李過的口中知道了宋獻策的身份,知道眼前其貌不揚的人是大明朝的高官,深得崇禎皇帝的信任和倚重,這樣的人物他怎麽敢輕視呢!


    宋獻策圓滑世故,拾掇李倧可以說是小菜一碟,和李倧等人走進去後,宋獻策咳嗽一聲道:“王爺,皇上決定今晚在皇宮宴請王爺一家人,如此殊榮讓我嫉妒啊!”


    李倧啊了一聲,沒想到崇禎皇帝這麽快就見自己,意外之餘心中懸著的石頭稍微落了落,剩下的就看晚上崇禎皇帝的說辭了。


    “宋大人說笑了,寡人雖然才來貴境,但也聽說大人深得聖眷,該嫉妒的應該是寡人才是。”


    宋獻策笑了笑,對李過道:“我們這位王爺有些不通事故啊!本官早上還沒有吃飯呢!也不說招待招待。”


    李過聽這話就知道宋獻策想跟李倧溝通溝通,馬上起身道:“王爺和大人在此稍坐,我現在就去安排。”


    宋獻策見廳堂內隻剩下了他和李倧,道:“王爺今後有什麽打算?不妨說出來聽聽,本官如果能幫的上忙,一定不會袖手旁觀。”


    李倧聽了這話,歎了口氣,道:‘大人這一問:悶的我是啞口無言,失國之君哪還有什麽打算啊!隻盼能平平安安就好了,”


    宋獻策笑了笑,道:“不知王爺熟通我朝的曆史典故否?可知韜光養晦的意思?”


    李倧搖搖頭道:“寡人不知,環望宋大人教我。”李倧不是笨蛋,宋獻策今天來肯定是給崇禎皇帝打前站,否則宋獻策那麽忙,哪有時間來答對他呀!


    宋獻策道:“三國後期,蜀漢被滅國,蜀後主劉禪被帶到魏國的首都洛陽,魏國權臣司馬昭賜給劉禪一萬戶食邑,封他為安樂侯,日子過的非常安逸。有一天劉禪到司馬昭的府叮答謝,司馬昭設宴款待他,宴會中有人穿著蜀服奏蜀樂,跳蜀漢的舞蹈助興,見此,劉禪的隨從們不禁黯然神傷,隻有劉禪一個人鎮定自若,依然喝酒取樂,司馬昭看到這種情形,十分驚奇的問劉禪,難道一點都不想念蜀國嗎?劉禪卻說他生活在這裏很舒服,樂不思蜀。”


    宋獻策把話說到這裏就打住了,他相信李倧一定能聽出他話裏的意思,如果把他的意思吃透了,李倧今後的生活會十分的舒坦安逸,反之就要遭罪了。


    李倧熟讀儒家經典,對樂不思蜀的典故哪能不知道,他明知故問就是要探探宋獻策的底,探探崇禎皇帝究竟要怎麽安排他,聽了宋獻策的話,他內心放鬆了很多,站起身道:“宋大人的良言,寡人記下了,來日定當厚報。”


    李倧知道劉禪的樂不思蜀是韜晦之策,麵對宴飲中的蜀國樂曲和舞蹈,隨從們黯然神傷而劉禪卻表現出驚人的自製力,鎮定的喝酒不為所動,看來劉阿鬥也知道司馬昭的心思,也不是一無是處,盡管李倧知道他和劉禪的處境不一樣,但是如果他能做到劉禪第二,今後的日子就不用愁了。


    皇宮中笑聲不斷,周皇後不知在哪聽到崇禎皇帝要把朱由崧的妹妹許配給朝鮮國王李份,覺得崇禎皇帝是在坑人家朝鮮的國王。


    “皇上您又不是不知道,德日王力了這個妖妖的帶事,幾乎把滿朝文武都問遍了也沒人敢娶,聽說那位妹妹近一年來就壓壞了三張床呢!”周皇後笑道。


    我也忍俊不禁道:“愛妃可不要這麽說,胖又怎麽了?唐朝還以胖為美呢!聽說那四大美人之一的楊貴妃體重就驚人,咱們這位禦妹隻不過比楊貴妃胖了一些,模樣還是不錯的,嫁給李倧,朕還覺得虧待了她呢!到時候少不得要多給些嫁妝。”


    周皇後把兒子抱起來,道:“反正有些不太好,等慈煊長大了,選妃可得讓我把關,免得選出來一位不太妙的妃子。”


    “愛妃這話讓朕想起了差點忘記的一件事,說到慈煊的婚事,朕決定正妃等慈煊長大了自己選,如果李倧再有女兒的話,就是慈煊的側妃,這下有了兩條婚姻紐帶綁著李倧,諒他也翻不出朕的五指山。”


    周皇後啊了一聲,道:“要是禦妹的女兒可怎麽辦?要是像禦妹那麽胖,可把慈煊給害了,這我可不答應。”


    “怎麽會呢!禦妹就是生了女兒也不能和慈煊成親的,那可是三代以內的近親呢!”我可不想讓兒子和近親結婚。


    我和周皇後正說著,王承恩來報說李倧一家人己經來了,我馬上讓李倧等人進來,並叫人去找田貴妃等人,李倧還有幾個殯妃,單靠周皇後一個人有些招待不過來。


    李倧一家人在王承恩的帶領下走進皇宮的內殿,讓李倧感到吃驚的是宮殿的規模和裝橫程度,簡直可以用寒酸來形容,他的宮殿都比這裏的建築要輝煌許多,當然了,在漢城的宮殿己經化為一片灰燼,隻能在腦海的記憶中浮現出來供他追憶。


    等李倧來到宴席的主會場,看著桌子上準備的酒菜,不由得將吃驚程度提高了幾分,桌子上的每一樣酒菜都極為普通,普通的以前他都不屑一顧,他不禁想,難道貴為大明朝的皇帝,每天吃的就是這些飯菜嗎?如何下咽啊!


    李倧心中想歸想,該有的禮數一點都不能忘,走到廳堂內看到站起身來身穿龍袍的年輕人,知道那就是大明朝的崇禎皇帝。


    “那兒王李倧參見皇帝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李倧走到近前跪倒在地,磕頭見禮,在他身後跟著跪下了一地的人,都是李倧的妃子和子女。


    我走前幾步將跪在地上的李倧攙扶起來,道:“王兄不必多禮,快快請起。”看著李倧站起來我不禁打量他,發現他的容貌和情報上的年紀差的比較多,不知道還以為他比我大三十歲呢!


    第三三八章老子窩囊兒子精


    李倧看了崇禎皇帝一眼便不敢再看了,因為他的眼神一對上崇禎皇帝的眼神,發現對方的眼神非常犀利,像是一把尖刀似的能刺入人的心髒。


    我從情報部以及特務部了解了很多關於李倧的事情,對李倧的為人有一個大概的了解,此時見李倧表現出的神態很符合他的為人,不禁笑道:“王兄過去坐,千萬別客氣,朕這個人不拘小節,王兄也不要覺得拘束。”我說完招呼李倧及其家人落座。


    周皇後等人見李倧的家人表現的也非常拘謹,馬上麵帶微笑過來將她們拉過去坐下,周皇後負責招待李倧的妃子,田貴妃則負責誇讚李倧的子女,分工非常明確。


    “王兄……。”


    李倧聽到崇禎皇帝這麽叫,馬上道:“皇上折殺小王了,如果皇上不見外,小王表字和伯,皇上稱呼小王一聲和伯即可。”


    我見李倧極力堅持,點頭道:“和伯,你心裏是不是埋怨朕啊?埋怨朕不出兵幫助你抗擊韃子和倭寇。”


    李倧連道不敢,道:“和伯不敢,正如李過大人所說,家家有本難念的經,皇上出兵那是憐惜朝鮮的百姓,不出兵也是本分,我們朝鮮有句諺語說的好,不能餓著肚子去救濟窮人,說的也是這個道理。”


    我歎了口氣,道:“和伯諒解就好,朕得知消息也是心急如焚,可是大明帝國大部分的兵力都無法調動,也隻能幹著急,海軍倒是有些船隻,可是光有船也不行啊!”


    李倧陪著小心道:“皇上說的是,不當家不知柴米貴,和伯對此深有感觸,大明朝家大業大,當好這個家就更不容易。”


    “朕己經接到了山東和遼東的急報,說有大批的朝鮮百姓背井離鄉前來大明帝國逃難,朕不忍心看著他們大部分喪身大海,己經命令海軍妥善救援,凡是想來大明帝國繼續投靠和伯的,朕都會待之如自己的子民,這一點和伯盡管放心。”


    李倧聽了崇禎皇帝這話,擠出幾滴眼淚,道:“皇上宅心仁厚,和伯萬萬不及,和伯代朝鮮百姓謝謝皇上的恩德。”說完起身鄭重其事的給崇禎皇帝鞠了一躬。


    我伸手把李倧托住道:“和伯你這是幹什麽,出兵一事朕沒有幫忙己經覺得萬分過意不去,做些安置朝鮮百姓的事再不行,那朕這個皇帝幹不幹還有什麽意義啊!”


    周皇後這邊聊的差不多了,見崇禎皇帝和李倧還在哪裏扯個沒完,道:“飯菜都涼了,你們再接著聊的話,我們就隻能吃涼菜涼飯了。”


    我哈哈一笑道:“愛妃說的是,和伯快些過來吃飯吧!朕這裏沒有什麽好吃的,要讓你受委屈了。”


    李倧看著桌子上的飯菜,情不自禁的問道:“皇上每天就吃這些嗎?”這對李倧來說是不可相信的。


    田貴妃在一旁道:“這還是有客人呢!否則我們吃飯總是四個菜一碗湯,今天你們來了才增加到十二個菜,倒是借了你們的光。”


    我見李倧神情有些恍惚,道:“如果每頓都是好酒好菜,浪費太嚴重了,朕算過,像樣一點的飯菜即便再節省,每頓飯也得花費一百銀元,而這樣的家常菜每頓不過十銀元,節省出的銀元雖然不太多,但是日積月累可就是一筆不小的數目,節省出來的那些銀元拿去救濟生活困苦的百姓,豈不比浪費要強的多。”


    “此乃明君所為,怪不得大明朝一天天的強大,有這樣的君主,上行下效,國家怎麽能夠不強大呢。”


    我嗯了一聲看看說話的人,發現說話的是個十二鬢犁二禁右的孩子,而在他身邊,有兩個十四五歲的孩子正惶恐的看著他。


    李倧見自己的兒子沒經允許就說話,有些牛氣,道:“該早哪有你說話的份,還不退下


    一個三旬左右的婦人趕緊把說話的孩子扯到懷裏,臉上露出驚恐的神色,將求救的目光放到周皇後身上。


    周皇後知道李倧夫婦有些多慮了,起身道:“皇上,說話的這個孩子是王爺的兒子李澄,他身邊的是趙貴人。”周皇後對趙貴人印象不錯,不忍趙貴人擔心所以出言解釋。


    我哦了一聲,心說如果李澄沒經大人教就說出那番話,倒是一個好苗子,走過去摸了摸李澄的頭,道:“小家夥挺聰明的,朕考考你,地形者,兵之助也,除了用在軍事上之外,你是怎麽理解這句話的?”


    李澄沒想到自己的一句話惹出這麽大的羅亂,他不由得回頭去看自己的母親趙貴人,見母親衝他點點頭,他才道:“景異情異,不同的環境會產生不同的心情,悲景使人憂傷,樂景使人歡樂,恐怖景使人害怕,冷景使人冷靜,熱景使人興奮,說明了環境的作用,高明的軍事家並非單靠兵力取勝,對環境的利用也有獨到之處……。”


    我拍拍李澄的後腦勺,對李倧說道:“和伯,你生了一個好兒子啊!此子將來前程不可限量,朕想把他放到大明帝國的學府裏深造深造,不知和伯以為如何?”


    李倧沒想到平時不怎麽喜歡的兒子李澄給他爭光了,道:“皇上那是看得起他,是他的造化,和伯哪有不答應的道理。”


    我見李倧答應了,心說太好了,如果李橙真是一塊材料的話,經過大明帝國的各種教育,隻怕是對大明帝國忠心耿耿,絕對不會給朝鮮國王效力,再者據我所知,這個李澄乃是庶長子,很不得寵,隻要利用好這一點,還愁他不給我賣力嗎!


    和崇禎皇帝形成強烈對比的是李澄的兩個哥哥李睿和李滾,他們並不是李倧的長子,但是卻是嫡子,是李倧的原配所生,自從李誤等人死了之後,可以繼承王位的就是他們哥倆,身份比李橙尊貴的多,而李橙卻在他們麵前大出風頭,還得到了崇禎皇帝的器重,他們哥倆哪能不生氣呀!


    第三三九章對李倧的安排


    隨著第一批朝鮮難民抵達天津新港,如何安置這些朝鮮百姓成了當務之急,北京城內的議事大廳內為此展開了熱烈的討論。


    我挖了挖有些癢癢的耳朵,打斷還在討論的群臣,道:“朕己經聽的清楚了,現在圍繞這件事有三點比較有爭議,第一就是給予李倧什麽樣的身份地位和待遇,第二是將李倧安放到哪裏,第三是如何處理朝鮮的難民,是也不是?”


    群臣紛紛點頭,覺得崇禎皇帝說的這三點都是至關重要的,這三點如果解決了,那麽朝鮮半島的事情基本就告一段落了。


    對這三點我早有主意,隻是有些籠統,今日跟群臣一番討論,己經有了一個具體的處置方案。


    “李朝世世代代接受大明帝國的冊封,李倧的身份地位不應該有大的變動,不過稱號上可以改一改,朕將冊封李倧為壽王,封地在陝西的榆林,諸位愛卿以為如何?”


    宋獻策道:“皇上將李倧的封地定在榆林,是不是要把朝鮮百姓也都遷往那個地方呢?


    我點頭道:“從朝鮮遷移來的百姓將有一半被安置在陝西地區,那裏的條件雖然不太好,但是挖個窯洞就能安家,非常的方便,也將節省一大筆錢財。”


    倪元璐咳嗽一聲道:“皇上,如果遷移費用隻有六百萬銀元的話,朝鮮百姓將會經受巨大的考驗,此乃人命關天的大事,微臣覺得應該追加四百萬銀元……。”


    在座的大臣中隻有宋獻策等少數幾個人知道朝鮮半島的事情是大明帝國一手導演的,因此說話的時候多多少少替朝鮮老百姓考慮了一些,倪元璐就是其中的代表。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他們想要有一個安定的生活就要付出代價,能挺過來的,明年再給他們補貼也不晚,挺不過來的,朕也沒有辦法,大明帝國不是慈善堂,為他們敞開國門己經是最大的恩德了。”


    孫承宗見崇禎皇帝把手放到雲貴川那一帶,道:“皇上是想把另外一部分朝鮮百姓遷移到雲貴川這片區域嗎?”


    “愛卿說的不錯,雲貴川等地民族眾多,朕之前那個軍政分離的辦法效果還不錯,但是沒有一個典型,無法突出以供模仿,朝鮮百姓總比那些地頭蛇好擺弄,拾掇好了也可以讓那些土司明白什麽叫樣板。”


    孫承宗歎了口氣道:“這是一個龐大的工程,最快也要五年時間才會見效,朝廷恐怕會不堪其累呀!”


    我道:“朕還是那句話,隻要朝鮮百姓能夠融入到大明帝國當中,朕不會吝音對他們的補貼,今年就不算了,明年開始朝廷會在基礎建設和學問教授上給予他們幫助,隻要他們自己努力生活,過的肯定要比在朝鮮半島強許多。”


    這可不是我說大話,朝鮮半島的生活水平和大明帝國的平均水平相比差了很多,即便是把朝鮮百姓遷移到比較落後的地區,條件也比朝鮮半島好許多,加上越來越多的技術變革和先進工藝應用到日常生活中,嚐到了甜頭的朝鮮百姓肯定不會再懷戀故土。


    李倧膽戰心驚等了幾天之後,終於等到了大明朝對他的安排,來宣旨的除了王承恩之外還有他比較熟悉的李過,王晨恩把冊封李倧為壽王的旨意宣讀完,李倧跪倒謝恩後接受了王承恩和李過的道賀。


    李過見李倧又要發錢,忙道:“王爺就別客氣了,王總管那裏還有另一道口諭,王爺聽了一定會非常高興。”


    李倧愣了一下後又要跪倒,王承恩忙道:“王爺不必多禮,皇上準備將長平公主許配給你做王妃,另外,如果王爺今後有女兒的話,皇上將替皇子納其為側妃,今後王爺不但是皇上的妹婿,還是兒女親家,此等殊榮大明立國以來未有啊!”


    李倧這回徹底放心了,娶大明皇室的公主為妃是他求之不得的美事,等他有了女兒還能和崇禎皇帝結為親家,看來他要抓緊時間生個女兒才行。


    李過見李倧光顧著高興,道:“王爺,我知道您手裏有些銀子,那些玩意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現在戶部正在募捐款項救濟朝鮮難民,王爺何不將銀子捐出去一些博一個好名聲,也可以讓皇上放心。”


    李倧忙道:“李大人說的是,錢財乃身外之物,小王的傣祿相信己經夠日常開銷,這就把多餘的都捐出去。”李倧何嚐不知道讓崇禎皇帝猜忌的後果,等他無權無錢之後,睡覺也不必擔心崇禎皇帝尋個借口治他的罪了,再說他真的愧對朝鮮百姓,拿出金銀來救濟朝鮮百姓能讓他的心裏好過些。


    李過和王承恩回宮複命的時候,李過發現李延也回來了,正在跟崇禎皇帝說著什麽。


    我看過了左良玉的書信,信上除了介紹戰事進展之外,說的多是對新式武器的評價和使用心得,以及一些需要改進的地方,看來左良玉還有些腦子,知道這些東西非常重要。


    “總管大人回來的正好,朕己經晉升程卜東為少校軍銜,賜畢懋康帝國進步勳章一枚,總管先去宣旨,晚上朕設宴寬帶他們兩個。”我說完想了想又道:“把皇家科學院的那些院士也都請來吧!免得還得請兩回。”


    李過見崇禎皇帝說完了,道:“皇上,臣這位弟弟胸有韜略,在特務部實在是有些埋沒他,他自己也希望能去軍中效力,還望皇上成全他。”


    我點點頭道:“左良玉在信上也說了,火燒漢城的主意還是李延想出來的,這個功勞朕記在心裏,等朝鮮的事情結束後統一進行封賞,李延,你想去哪個部隊?”


    李延心中非常興奮,道:“我想去李定國的部隊。”


    “好,既然你想去,那朕就先讓你去試試,但是到時候受不了那個苦你可別來找朕哭訴。”我說到這不禁想李延能不能挺過李定國的操練,李定國的部隊可不是那麽好進的,海軍陸戰隊可以說是大明帝國陸軍的精華所在,裏麵叫出一個普通士兵都是一隻猛虎啊!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成為崇禎以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鱘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鱘魚並收藏我成為崇禎以後最新章節